出生排行新解讀

當朋友們聽說我們家的老三今年秋天將進大學主修電影時,幾乎都免不了睜大了眼睛,但有少數幾個好友不甘止於驚訝,繼續追問:

「如果是你們家老大想要學電影,你們會讓他唸嗎?」

這個問題確實讓我想了好一會兒!我想會不會去唸至終是孩子自己的決定,但我相信我們可能不會像支持老三那樣地去鼓勵老大。原因有幾個:

1. 在對待第一個孩子的問題上,我們對自己的判斷不是很有信心,育子經驗也不夠,因此在類似的重大決定上會採取比較保守的態度。
2. 對第一個孩子的期望較高,也可能較不實際,因此希望他除了顧及興趣外,能儘量同時兼顧一技之長的培養。因此如果他想讀電影,我們可能會考慮要他副修另一個科系。
3. 當時在育兒知識上,例如,孩子的成熟程度,心理的疆界等等所知有限,因此與孩子在前途的選擇上意見不同,發生衝突時,很難同時顧及合情與合理。一旦視此為敏感話題,就非常困難與孩子做有效地溝通,結果也就很難與孩子達到共識。

三個孩子的差別待遇

一次,老大當時約四歲左右,老二約二歲。吃完晚飯,先生在客廳摟著老大問他上學的情形,說說笑笑。老二靠著外婆在一旁看著爸爸和哥哥,外婆注意到老二緊盯著爸爸和哥哥兩個人的臉來回觀望,自己的臉上卻沒什麼表情,也沒有想走到爸爸和哥哥那裡去的意思(我在臥室照顧一歲的老三)。事後母親就和先生描述了當時的情景,提醒他家中若有二個以上的孩子,老二或中間的孩子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希望我們從他們小的時候就要注意,免得造成孩子心中的自卑感。

從母親的提醒,我和先生愕然發覺我們在對待三個孩子的態度上的確有差別,不是因為特別偏愛那一個孩子,而是一種習慣。和不同的孩子似乎已形成一種固定的相處與互動的模式。就在這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情況下,母親適時的提醒使我們與孩子相處時,常從他們的角度和需要來考量,而不是按自己的習慣,不加思考地做出反應。

出生排行對孩子是否有影響?

談到出生排行,一般而言對孩子會造成兩方面的影響,

一:在個性上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由於在研究與實驗執行上的困難,出生排行與個性形成之間的關係倒底如何,在科學研究的佐證上非常有限。因此許多行為科學家不願意承認這兩者之間的關係有多少,甚至多數認為在一個人的個性形成過程中,比起天生的個性特質與父母的教養模式等,出生排行的影響可能是屬於最小的那一類。

二:對一個人的成就是否也有影響:
許多行為科學研究家發現排行對一個人在成就上的影響並不顯著,因此認為出生排行對一個人的成就不會造成什麼影響。(相關資訊請看本期出生排行真的有影響嗎?一文)

然而,從人際關係的角度來看,家庭中的每個成員的確有他獨特的角色,爸爸、媽媽、及兄弟姊妹,都必須接受自己的角色,並且尊重其他家人的角色,一個家庭才能發揮功能。如果父母可以瞭解這些互動關係產生的原因,發揮,或做改進、調整,相信不但有助於家庭關係的和諧,也會有助於孩子的成長與成就。

如何善用出生排行次序,發展個人特質

在忙碌的家庭與工作生活中,一般父母很難逃脫用習慣的方式或個人的偏愛與孩子相處。但如果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更能幫助父母與子女超越出生排行所帶來先入為主的想法:

1. 孩子之間的比較

在嬰兒時期,孩子必須完全倚賴父母得以生存。一旦進入幼兒,開始與人互動,也就開始建立他們對環境的解讀與回應方式。當然最多的互動與接觸就是在每天的生活中,與父母或兄弟姐妹。而在互動的過程中,特別是與年長的哥哥姊姊或父母相比之下,孩子會產生「不如人的感覺」,而這些「不如人的感覺」往往因著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與軔性,成為一個人求進步和向上動機的來源,以致能將劣勢轉為優勢(註)。但是如果父母常對孩子做過份的責罵和要求,不但加深了孩子的自卑,更嚴重的是打擊了孩子求上進的志氣。這也就是聖經中對父母的提醒:「不要惹兒女的氣,免得他們失去了志氣。」(西 3:21 )

因此孩子之間的比較是自然的現象,但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透過善性的競爭,開發出自己個性的特質。換句話說,若出生排行對你們家的孩子的個性的確會有影響時,不妨善用孩子求好上進的心,鼓勵他們發覺出生排行對他們有那些優勢,那些劣勢。並且善用優勢,克服劣勢,體會出「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他旨意被召的人。」(羅 8:28)的寶貴意義。

2. 人生目的的追求

人的成長與努力的方向不僅受現實的狀況影響,還有另一個同樣重要的因素就是他的「理想」。在面對「不如兄弟姊妹的感覺」時,如果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或「理想」,給予鼓勵與支持,就會免去孩子承受來自兄弟姊妹的壓力。特別是在孩子幼年時,母親的態度具決定性的影響。

還記得老三進入高中後,總是打不起勁兒來。眼看著兩個哥哥一一找到他們的興趣與方向,我相信老三在兩個哥哥之下有相當大的壓力。一方面因為是老三,必須承受兩個哥哥已完成他們某一階段的任務,因此他也似乎不能差太遠。但另一方面,也正因為他是老三,從父母身上而來的壓力卻少了許多。在找到了自己的興趣與人生方向後,也明顯地看到他一反以往的態度,開始在學業上更加地主動積極。對哥哥們的態度也逐漸有改進,從以往的遠處觀望,進而能說出心裡的話。

決定權在自己

有些人以身為家中老大而自豪,深知自己所受的益處,和因此能盡上一份心力而有內心的滿足;有些人卻以為家中老大而苦,覺得壓力太大,沒有自己,所得的好處無法與責任的繁重相比。

有些人以身為家中中間的孩子而自喜,沒人管,剛好可以按自己的興趣與志向行事;有些人卻以為家中中間的孩子而苦,沒人管,得不到父母的重視與支持,以致無法像兄姊或弟妹有成就。

有些人以身為家中老么而自足,得到父母最多的疼愛,接受自己的本像;有些人卻以身為家中老么而苦,做什麼都不被看重,沒有哥哥姊姊來的有份量。

同樣的處境卻有不同的結果,關鍵就在於如何用正確的眼光來認識自己的處境,並做出積極的回應。

(註)Henry T. Stein, Birth Order Family Constellation Influences Life Style.” Alfred Adler Institutes of San Francisco & Northwestern Washington.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