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潘燕 譯
為所愛的人,將禮物送給真正需要的人。
在綺雲家的聖誕樹枝上,掛著一個小小的白信封,沒有名字,沒有任何記號,但十年來,每年聖誕節都有它的蹤跡。
綺雲的先生濬可十分痛恨傳統的聖誕(當然不是真正的聖誕),到處充斥著漫天飛的禮品廣告,許多人花費過度,還有人最後一分鐘還要為某某叔叔買條領帶,為外婆買點面霜粉盒,諸如此類完全不是真心實意,只是為了應景的無奈。
瞭解濬可的感受,有一年聖誕節開始,綺雲決定不再送他一般的禮物,像襯衫、毛衣、領帶之類的,而費心想想他會喜歡怎樣的表達,終於得到了一個非常別出心裁的靈感。
話說他們十二歲的兒子凱文,在學校裡參加中級程度的角力比賽隊。當聖誕前夕,和市中心教會所贊助的角力隊有一場友誼賽。那隊的孩子大部份是黑人。
那些市中心的黑人孩子所穿的球鞋破爛到似乎只靠鞋帶繫在一起
。而凱文這邊的孩子們,穿著整齊漂亮的藍金兩色的制服,及閃亮的角力專用新鞋,兩者成了強烈的對比。
當角力比賽開始時,綺雲發現對方的隊員們頭上居然連保護耳朵的角力專用輕薄的頭盔都沒有。顯然對下層社會的他們而言,那是一種買不起的奢侈品。結果凱文那隊將他們大大擊潰。角力是按不同的體重來分級比賽的。當對方的孩子們站起來準備角力時,他們衣衫襤褸卻昂首闊步地虛張聲勢,似乎有一種市井小民的驕傲,不甘心承認自己的敗北。
濬可坐在綺雲旁邊,很難過地搖頭:「我真希望對方任何一位會贏。」「他們非常有潛力,但全軍覆沒對他們的士氣打擊真大啊!」他喜愛所有的孩子們,曾經在孩童足球隊、棒球隊當了多年教練,十分瞭解孩子們的好勝心理。這情境激發了綺雲送聖誕禮物的靈感。
那天下午,綺雲跑到一家體育用品店,買了幾個角力頭盔和幾雙角力專用鞋,以無名氏的名義送到市中心教會。聖誕夜時,她擺了一個信封在聖誕樹上,裡面有一張紙條寫上她所做的美事,並說這是她送給濬可的聖誕禮物。
可以想見,濬可開心的笑容是那年聖誕最令人難忘的情景。往後每年聖誕,綺雲都循著這美好的傳統──有一年花錢請一群弱智的年輕人去玩曲棍球,另一年為那聖誕前一星期不幸失火,房子完全燒燬的老人家送一張支票去。再一年為孤兒院的孩子們送食物和玩具等等……
信封袋變成他們一家過聖誕時最精彩的部份。在聖誕日的早晨,它總是最後被拆開的禮物。孩子們甚至不在意他們的新玩具,反而睜大雙眼,翹首以待他們的父親拆開那聖誕樹上神秘的信封,急於揭開裡面的祕密。
孩子們漸漸長大,聖誕禮物不再是新穎玩具,而是以較實用的用品取代。但那信封袋卻從未失去它的魅力。
幾年前,濬可去世了。聖誕來臨時,綺雲整個心神還裹在傷痛裡
,幾乎沒心思佈置聖誕樹。然而聖誕夜時她還是將一個信封掛在聖誕樹上,到第二天早晨,樹上居然多出另外三個信封。她發現每個孩子不約而同地,都將一個信封獻給他們敬愛的父親。濬可的精神,就像聖誕的精神一樣,將不斷地代代相傳下去。
(取材自英文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