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著名的企業家王永慶先生,年輕時曾經賣過米。這位當年賣米的「少年仔」,能夠成為今日海峽兩岸商場上,都赫赫有名的人物,是不是他遇到的好機會比較多呢?
據說,他賣米的方法的確與眾不同,因為他總是態度親切地,和前來買米的客人閒話家常,也留心客人們購米的數量及間隔時間,並且耐心的做成記錄,然後在客人家中的米缸未空之前,就先把米送到客人的府上。在許多年前那種落後的社會裡,他雖然沒什麼傲人的學歷,卻以銳利的商業眼光,加上細心、耐心及辛勤的工作來創造比別人更多的生意機會,自己發展出一套既有市場調查,還外加免費送貨服務的營業方式,為他累積了不少良好的人際關係及財富,奠定日後投資並經營企業的基礎。
哲學家培根曾說:「智慧之人所創造的機會,遠遠超過他能遇見的機會。」
美國娛樂界著名的黑人女演員、主持人溫妮歐普拉也說過:「有人問我該怎樣才能像我一樣紅?其實我只是在每一個機會來臨前,確定自己都已經準備好了。」
所以想要達成理想中的目標,可不能只是枯坐乾等著機會自動找上門來喔!如果我們能認真地將謙虛學習的態度,當作是平日努力的「心態」;並樂觀地把突破困境的經驗,當做是生活中學習的「時機」,同時讓「心態」與周遭環境中的「時機」常相「會合」,就可為自己打造出許多進步的「機會」,然後一邊兒走一邊兒學,一步一腳印地慢慢累積心得與成果,自然就會逐步朝著目標不斷地前進。
珍惜家人相處
不單是求學、找工作,或是做生意、闖事業,需要時時爭取並把握機會,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不也是如此嗎?家庭中的夫妻及親子之間,或是與親朋好友來往時,若是自己不把握機會付出心力與精神,並且珍惜每個相處及交往的機會,又怎能期待會「不勞而獲」地擁有和諧美滿的家庭生活,與良好的人際關係呢?
有位朋友經常感嘆,當年夫妻倆因為都把心思放在學業與工作上,生了孩子就送回台灣請父母代為撫養,等自認各方面都穩定下來以後,再將孩子接來。沒想到多年來,他們和孩子之間,卻一直有層隔閡似的,很難建立起親密的感情,與良好的溝通與互動關係。所以現在他們只要一有機會,就提醒年輕的夫婦,可要趁著子女年幼時,努力搭建好親子關係的橋樑,否則錯過了機會,就後悔莫及啦!
至於人間最親密的夫妻關係,有時反而成了最被忽視的一環。許多人願意豪氣萬千地為朋友、親戚「赴湯蹈火」,卻沒想到該花點時間及精神,培養些夫婦間共同嗜好與娛樂的機會。這就是為什麼不少當年曾攜手走過「一見鍾情」的浪漫,或共同經過「愛情長跑」考驗的佳偶,後來竟然落得只有「相敬如兵」或「相敬如冰」的遺憾與怨嘆。其實夫妻感情的增進,不見得需要鮮花或禮物,只要雙方都能同心,偶而找些機會,一起吃個簡單的午餐,或是在家泡壺茶或喝杯咖啡,兩人促膝而談,互給對方一些加油打氣,或吐吐苦水的機會,這樣常常用心營造相聚相知的機會,一定會隨時讓夫妻之間,達到感情「加分」的效果。
把握機會成長
聖經中耶穌曾用「赴王筵席」的比喻,揭示了我們心中的「價值觀」,將會影響我們自己生活中排列的優先次序,並決定了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是否能把握機會,做出正確及有智慧的選擇。所以我們不但在信仰上,要「趁著耶和華可尋找的時候尋找祂,相近的時候求告祂」,好認識這位創造宇宙萬物,並賜下生命活水的真神。也要趁著親人或朋友相近的時候,即時表達關懷與珍惜,否則一旦失去機會,就可能抱憾終身了。
體諒、包容的愛會讓我們更具敏銳的「心思」,可以看出他人的需要,而隨時把握住付出關心與幫助的「時機」;凡事謝恩的習慣會幫助我們常存謙卑的「心態」,而抓住不竊奪神榮耀的「時機」;專心仰望神的帶領,更會讓我們擁有喜樂的「心態」,即使處於逆境也不致錯過經歷靠主堅強的「時機」,所以如果我們真能順服聖靈的帶領,讓神所喜悅的各種良善「心思」,與各個可學習的「時機」緊密地「會合」,就必定能把握住每一個可以成長、並不斷更新的「機會」啦!
一篇不錯的文章分享:
一旦時機成熟,不論好的或不好的東西都會來臨。
http://blog.udn.com/oyt0915/26677109
去看了你的部落格,很多雋永的語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