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裝新袋

古老的福音,現代的理解﹔福音現代理解;系統實踐神學。

現代的生活和我們的老祖先相比,確是天壤之別。如果山頂洞人(或是北京人)碰巧走進小說中的時光隧道,被引渡到2010年的上海或紐約,他會看見一個不可能理解的萬花筒世界──渴了,打開水龍頭就有水喝,不必跋涉到溪邊用手掌掏水;每天報紙所涵括的資訊,就比古人一輩子所學的還要多;閒來上網就可以搜尋到各國現場娛樂;飛機十個小時就跨越了一輩子走過的距離。還有夜間會反光的高速公路、冷暖氣、大學、超級市場、手機、高鐵……。人類生活上的重大突破,當然是歷史點點滴滴累積的結果。其中有些點滴在正確的時間,匯集成為動能強大的氣流,創造了風起雲湧的勢力,一舉造成了歷史上劃時代的突破──第一波工業革命就是傑出的例子。

工業革命之突破
工業革命之前數千年人類生活,可以說沒有重大變化。挑水喝還是挑水喝,跑茅廁還是跑茅廁,牛力耕田還是牛力耕田。但自從發明了蒸汽引擎之後,人力風力小船突破成蒸汽動力大輪船。發電機發明之後,手搖紡織機突破成馬達電動紡織機,內燃機問世之後,馬車突破成汽車。鋪柏油的工程技術,把土路突破成高速公路。

工業革命之前偶爾也有幾位巨人,像彗星一般劃過歷史天際。比如說,哥白尼。在埃及古典多利買的宇宙觀裏,太陽、月亮和眾星是繞著地球轉的。但哥白尼經過長久的天文觀察之後,斷言說,地球是繞著太陽轉的。天文學到了哥白尼,產生重大的突破。又比如說貝多芬,之前的巴洛克音樂都是結構嚴謹、對位精準的風格,貝多芬注入了想像力豐富的浪漫情懷(你聽聽他的田園交響樂和英雄交響樂),將巴洛克音樂突破成浪漫音樂,只是這些小漣漪沒有匯集成大浪潮。

工業革命所以匯集成為滔天巨浪,掀起近代文明的序幕,是因為在六個主要的陣線鋒頭上,同時引動突破──

(1) 方法論:找到了科學求知的方法和企業經營的門道,全人類忽然都聰明起來了。

(2) 動機:自由市場給敢冒險敢投資的人,財務上成功的機會,全人類忽然都動員起來了。

(3) 教育:小中學教育的普及把人類的潛能釋放出來,全人類忽然都能幹起來了。

(4) 傳播交通:飛機、電訊、電視等媒介,將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全人類忽然都開竅了。

(5) 創意:醫學、土木工程、電機、高能物理等,各行專業都竭力追求突破,全人類忽然都靈光起來了。

(6) 整合:各專業之間一串連成系統,前進的浪潮就形成一股勢力萬鈞的突破力量。

教會突破與基督榜樣
教會呢?拿今天的教會和三百年前的教會相比,雖然有些進步,但幅度遠遠不如太空船、手機、液晶、電視、網路、電子書、心臟手術、基因學等領域改變那麼巨大,難怪當代教會無力向年輕人訴求。歐洲的教會逐漸人口老化,美洲的教會會友也逐漸減少,許多人看教會是維護死板教條的老頑固。

教會可能突破嗎?
我們得先看看耶穌基督的榜樣。主耶穌突破了舊約,進入了新約;突破了律法,進入了恩典。當時祂所面對的兩個主要對手是文士和法利賽人。這兩種人各有他們的宗教信仰上的執著:法利賽人關心分別為聖,過於關心如何把神介紹給罪人,所以他們責備主耶穌同稅吏娼妓一起吃飯;文士則關心抽象神學思想上的正統,過於聖經應用上的智慧,所以他們挑戰主耶穌在安息日治病。

從主耶穌的教訓裏,我們可以看出突破的發生,關鍵在於用心分別為聖,也同時關心罪人(世人)的福祉。所以主耶穌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祂來乃是召罪人悔改(太 9:12-13)。

突破發生的另一個角度,是關心神學思想上的正統,也同時關心聖經應用上的智慧。論到安息日治病,主耶穌這樣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祂進一步指出,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 太12:11-12)

今天的教會處在社會的邊緣,原因也跟主耶穌時代的猶太教類似。當時的法利賽人驕傲地說,我們的道德比世人(稅吏娼妓)高尚,今天的我們也自負地說,我們的信仰比世界的學問更優秀(我有永生靈性,你只有今生的物質,所以你們的學問沒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當時的文士自豪於律法知識的正統,忽略了安息日來求主醫治者的需要。我們今天也自豪於神學思想的正統(神論、三一論、基督論、聖靈論、救恩論、教會論、末世論…),忽略應用聖經醫治人心(美化人生)的需要。

我們必須覺悟到教會在社會中的地位,已經跟十八世紀之前很不一樣。當近代物理、化學、天文、數學、傳播、經濟學……尚未萌芽之前,一般大學只教神學,教會主導社會,教皇權威一度高過君王,神權高過民權(民主)。所以奧古斯丁的神學可以影響整個羅馬帝國;馬丁路得的改教可以再造整個德國;戴德生帶動英國的宣教風向。

然而,到了後現代的今天,不管教會喜歡不喜歡,手機、電視、網路,世界貿易的風行是擋不住的。同樣地領導學、傳播學、潛能開發、管理學、動員組織學這些顯學的流行,也不是教會能擋得住的,就像教會擋不住天文、物理、數學的普及一樣。

這些事實令我們痛定思痛,站在廿一世紀的門口,思想未來神學的調整和福音的策略,懇求神賞賜聰明智慧,在這一代作出重大突破 。我個人思考上述難題已經四十年,願意野人獻曝,拋磚引玉,提出後現代的四個主要思想調整,冀望引動未來福音工作的突破──

一.特殊啟示與一般啟示的和諧( Reconciliation)

1.聖經是神的特殊啟示

聖經教導我們有關基督的位格、工作和救恩真理;科學是神的一般啟示,告訴我們有關世界、物質、人心的運作法則。聖經是一次交託聖徒,沒有錯誤,沒有修改的必要。科學若經時代驗證,已經演進達到最後定論真理,我們也應當接受。並承認兩者同時來自神,應該是互相不矛盾的。

2.聖經與一般知識的關係

我建議一個很好的立場:聖經真理衡量一般知識(我們是否接受某項一般知識,就看它與聖經真理是否牴觸),一般知識襯托聖經真理(一般知識可以用來幫助我們了解聖經的奇妙偉大)。

3.認識二分法的謬論

傳統神學認為光明與黑暗,屬基督與屬魔鬼,隸屬二種不同國度,將這區隔無限制擴張,以致這種區隔將宇宙觀過份簡化成二元世界 。

物質 靈性
今生 來生
短暫 永恆
肉體 聖靈
人的稱讚 神的稱讚
必朽壞 不朽壞
愛己 愛神
一般學習 聖經神學

如果我們秉持這種視觀,必然會對社會一切知識發明採取敵意,很困難吸引慕道友。

改變這二分法的神學思想,認知左側各項目,一經基督信仰聖化 ,便可以被神悅納使用。這認知將使基督信仰對社會大眾更加友善。

二.神學思想與應用智慧的兼顧

神學內涵從奧古斯丁到馬丁路得、加爾文、歷經一千一百多年,從神論到末世論,已經接近完整。我們感謝先聖先賢留下的信仰規模 ,珍惜它、保護它、歸依它,絕對不可離棄,離棄它就不成其為基督教。

但擁有純正神學信仰內涵,不足以保證該教會是興旺、合神心意的。後現代的今天,我們應當用心去努力的是實踐的智慧。

1.成長的教會都擁有實踐的智慧
正統神學的實踐需要下列一般知識的協助,紅花需要綠葉的陪襯 ,才能發揮影響力:
●動員學:佛羅里達州「珊瑚礁長老會」知道如何動員全教會會員 ,出去作個人談道。

●組織學: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掌握了組織小組,進行關懷 ,創造了向心力和歸屬感。

●教育學:「美南浸信會」出版的主日學材料,從小學到高中畢業 ,分成十二等級,有效將教育原理與信仰結合。

●輔導學:「馬鞍峰教會」將福音的醫治大能,用團體輔導的方法 ,編進復原團契( Recovery Group) 帶領許多上癮患者(酒癮、性癮、毒癮……)獲得新生。

●傳播學:「水晶宮禮拜堂」透過電視廣播,將福音遍傳到世界各角落。

●演講學:許多出色的佈道家,使用了大量演講技巧。

●領導學:「學園傳道會」的白立德,知道如何領導三萬宣教士,齊心為神國努力。

●心靈勵志學:德州「湖木教會」牧師奧斯丁,有效地使用講台進行心靈的激勵、醫治。

●訴求學:皮爾博士有效使用一般語言 (具體、通俗,非抽象 )來表達福音,向社會大眾訴求。

●管理領導學:麥斯威爾博士從聖經讀出了領導管理法則。

教會需要上述十項實踐的智慧 ,才能有效成長,彰顯正統神學的美麗。

2.教會可以從社會借鏡
對於上述學問,社會上的公司 、大學,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應用與發展。參考他們的經驗,教會可以在很短時間內躍進。
原來,公司、大學是人所形成的活組織,教會、基督教機構也是人所形成的活組織。兩種組織有其差異(屬世、屬神),也有它的共同點(成長、社群),兩者間共同通用的知識,可以平行移動,轉移給基督徒使用。

3.世上的學問,以基督教的眼光來看,只分三種──神學、人學、鬼學。以往教會的立場,注重分別為聖,力求不被社會污染,放棄人學,以至人學被其他宗教吸收,被鬼學所使用。

今天我們應當努力,使上述十項人學,都能被聖化,給神學使用 ,有效拓展福音疆土,引動基督教傳播上的突破

4. 上述十項人學應從聖經立場,發展成實踐神學。沒有一間教會可以脫離這十項人學而大大蒙福成長 ,所以這一代基督徒應努力,把聖經裏的動員學、領導管理學…都讀出來,將它組織成實踐神學。

系統神學從奧古斯丁到加爾文已經成形,不需要我們做什麼。但實踐神學的成形是我們這一代應當努力完成的。

三.福音派、靈恩派、生命派、生活派的平衡

十字架最神奇的地方,是它將正反兩股力量結合在一起。比如說 ,十字架將神的公義和慈愛融合在基督的救恩裏,又將舊約的律法和新約的恩典,揉合成救恩的傑作;又比如,馬太福音強調的彌賽亞王權與馬可的卑僕,約翰所注重的神性與路加的人性,結合成一個完美的十架。

仿照上述的結構分析,福音派 、靈恩派、生命派、生活派,也在十字架上形成一個完美的平衡──
1.福音派:透過理性,對神的道之了解,引發人格蛻變。

2.靈恩派:邁過直覺,對神的靈之經歷,引動人格蛻變。

3.生命派:透過內在對基督委身的態度,引發人格蛻變。

4.生活派:透過外在對聖經應用的智慧,引發人格蛻變。

福音派在第四世紀奧古斯丁時成形;靈恩派在廿世紀初在洛杉磯的 Azusa燃起聖火;生命派在十七世紀的清教徒時代,提出最佳表達 ;生活派出現在歷史舞台大約四十年。生活派一出現,十字架四大派完整成形(如圖七)。
哪一間教會找到實踐這四大派的鑰匙,必然引動量與質快速成長的突破點。

四.主日崇拜同時佈道與造就

教會未來的發展,將會逐漸走向同時向基督徒和慕道友訴求。同一篇信息,基督徒聽了深受激勵,決心實踐聖經來美化人生;慕道友聽了也大受感動,激起歸向基督來改造人生的決心。這一類的信息有一個共同特色:不只注重解經的正確,更加注重應用聖經的美善,因為主日崇拜是教會人力最充沛的場合。懂得善用崇拜同時向基督徒和慕道友訴求,將是下一波教會突破的主要切入點。

五.教會成長的楷模
放眼普世教會,下列四個教會及團體的表現,值得我們注意。他們似乎都已在組織及神學思想上轉化成功,掌握了後現代教會量與質成長的祕訣,創造了佳美的成績,他們的楷模值得我們效法。

1.福音派:馬鞍峰教會的華理克牧師,實踐了教會目標的五大要素:會員( Membership)、成熟( Maturity)、服事( Ministry)、宣教 (Mission) 及敬拜( Magnification),教會在短短卅年時間裏,突破到三萬多人。

2.靈恩派:中央純福音教會的趙鏞基牧師走靈恩的路線,又透過培訓傳道人及小組,把教會帶到七十萬人。

3.小組教會:堅信教會的鄺健雄牧師,有計劃地推行小組,培育小組長、將小組經營成相愛、禱告 、傳福音、關懷的基本單位,教會短時間成長到一萬多人。

4.主日崇拜:同時向基督徒和慕道友訴求。「湖木教會」的奧斯汀牧師,透過生活應用智慧的信息 ,吸引了大批信徒和非信徒。他接任牧師以來,只有六年的時間,教會從五千人突破到三萬人。

後現代的社會及人群心理,特別注重實用及經驗。教會領袖如果能從上述五大要點發展實踐神學,面對後現代的挑戰和機會,全能的上帝必然把突破的方法和路線,啟示給誠心尋找的有心人。

(作者為飛揚協會會長,著有《採擷靈韻》等百餘本書,常應邀全球各地講道。育有成年二女。現定居南加州鑽石崗。)

1 Comment

  1. www.cff666.com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客气,而对亲密的人太苛刻。

    Reply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