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片新看《芭貝特的盛宴》

地上豐筵令人歡樂和睦,天上盛筵更榮更美,令人嚮往。

最近看了部老電影《芭貝特的盛宴 》(Babette's Feast),對我這首次觀看者來說,仍舊是簇新的,因它首映時,我在當時閉塞的大陸無緣得見,今日補上大有相見恨晚之感 。

這部拍攝於廿多年前的丹麥作品,實錄了鄉村無名傳道者的默默奉獻。劇中人物不多,畫面徐緩潔淨,配樂簡單恬靜,情節也不跌宕起伏,但將拓展天國帳幕的事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心理刻畫得出神入化,「此處無聲勝有聲」恰到好處。

司空見慣了現今屏幕上離奇兇殺色情、鏡頭快速轉換、音響震耳欲聾,以及特技大場面等眼花繚亂的螢屏作品,這部片子獨具一種濁澗清流、潤物細無聲的藝術效果,四兩撥千斤,動人心弦,不失為賞心悅目、清新享受的精神饕餮。

引人入勝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兩個世紀前,北海邊的小鎮,父親帶著倆個年輕貌美的女兒牧會傳教。其間無論是姊姊與尉官初萌愛情、還是妹妹想投身舞臺,可能成名,都沒有使這對姊妹改變意志離去。即使多年後,老爸辭世,她倆仍舊一如既往地堅守禾場、敬虔事主,無悔地度著平淡清苦卻充實、溫馨的日子。若干年過去了,一位叫芭貝特( Babette)的女士從內亂的巴黎出逃,曾經與妹妹有過戀情的那位男高音推薦來此避難,姊妹倆收留她作為廚娘,共同生活。十幾年後的一天,芭貝特托朋友在故國買的彩票中了一萬法朗大獎,姊妹立時做好思想準備,接受這位女傭可能提出請辭「榮歸故里」。

不料芭貝特卻提出,要在老牧師百歲冥誕那天,搞個法式筵席紀念他,一切皆由她操辦。人們尋思這大概算是她臨別前的答謝告別儀式了。只見她遠從家鄉運來各種原料,從陳釀、餐具、調味品,到各色蔬菜、奶酪、肉食甚至活海龜等,歡欣而精心地忙碌預備著。到了那天更是大顯身手,在簡陋的廚房和爐灶上,烹飪調製出了一席豐盛的法國大餐。

來賓中有半個世紀前初戀姊姊的軍官(現已是將軍),還有鎮上常到牧師家聚會的老教友,眾人對於這頓相對於教義而言不無奢靡的飯局求主原宥,禱告後便開始進食。慢慢地越吃越香,慢慢地開始相互饒恕寬諒起對方來,解開了以往彼此的芥蒂。並幾次藉著曾到過巴黎嘗過上等豪宴的將軍之口,說出了這桌酒席的高檔正宗、地道原味,絕非一般水準。

意想不到的結果
當宴終人散後,始終忙未停歇的芭貝特心滿意足地坐下來,像是完成了一樁巨大的心願與任務。她淡然坦誠地告訴主人,自己正是將軍所提到的大酒店那位名廚,曾譽滿巴黎,只因戰亂躲禍才捨棄了一切來這兒保命。怪不得這些年來她從不說起自己的身世,原來廚藝如此精湛。

她接著又對姊妹倆表示,自個並不打算歸國,而要同她們一起繼續生活下去;那萬元獎金全都砸進這桌「滿漢全席」上了,她傾注囊中所有,表達報答良善主人的一點心意。

哇!這個結局真是「於無聲處 聽驚雷」,給人以巨大的心靈震撼。教我不由地想起了《新約》中的 瑪麗亞:打破了價值不菲的真哪噠香膏玉瓶,將寶貴的膏油抹在耶穌的腳上,相隔兩千年、二者的寓意遙相呼應、異曲同工。如此收尾,將片子的現實教育意義推向了不可多得的藝術巔峰。

我深深地思索:那粉絲、歌迷無數的歌唱家,何以在為摯友尋求可信賴的人時,首先想到的是這對他雖接觸不多,卻直認可靠的姊妹倆;其信箋中也流露出自己在華麗劇場里,鮮花掌聲的背後,對遠離塵囂,寧謐有實義生活的歆慕。這就是信仰的力量,生活的真諦,信仰歸屬的真實反映。

跨越了二百年後的當今社會,城鄉物質世界雖已極大豐富,但許多人的心仍舊是虛空的,在亂離與試探來臨時,依然四處尋找可遁隱保身之處;但只有耶穌基督能夠無遠弗屆地做人心靈的避難所,正如諾亞時代的那艘能躲避滅頂大洪水的方舟,就看被獲救的人是否認定 、投奔了,而周遭的基督徒們便是一封封最好的薦信。

耐人尋味的認知

我苦苦地冥想:教徒若以為通過刻苦己身才能克服肉體和眼目的情慾,其實這並不能有效地制止精神的出軌和今生的驕傲;內心的犯罪包括嫉妒、苦毒、憎恨等,不會因著節衣縮食、簡房陋居便會勢微力弱。反之,若懷著對神、對人謝恩、感激之心,即便喝的是瓊漿玉液,住的是高樓豪宅也同樣會榮主益人。耶穌在世時不就說過:「人子來,也吃也喝,你們卻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路 7:34),可見他所行的與施洗約翰不吃不喝的方式不同,但只是兩種不同的生活形式 ,並無特殊的靈意屬性。上帝洞察人的內心,不在乎外在的儀禮、表象。只要是不絆倒人,信徒起居飲食的不同不算啥,像保羅說的「吃的人,是為主吃的,因祂感謝神;不吃的人,是為主不吃的,也感謝神」(羅14:6),即是這番道理。

我細細地體會:若不在「靈魂深處鬧革命」,惟苦待肉體,那僅是徒有其表,實質上跟日日揮霍一樣地會蒙蔽、麻木人心,照樣滋生仇恨、怨言與矛盾。故愈加理解了《箴言》30:8:「使我也不貧窮,也不富足。」說明適中就好,莫走極端,關鍵在於心態與情理。這部電影的標題及其內容主旋律──一桌盛餐,真正的涵義是在觀眾心中所起的催化作用,堪稱是一桌對「心靈與肉體」都俱佳的美好盛宴,也是一種很好、另類的傳福音方式,潛移默化地成就了不容易做到的教化主題,使信仰與現實、教義與文學融為一體,水到渠成地達到了藝術的高潮。難怪它能毫無異議地榮獲當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大獎,成為多年來世界影壇的經典之作。

我幽幽地聯想:芭貝特不光是心被恩感、藉宴獻謝,同時還表現出了一旦找到了真正的依靠歸宿,便不再眷念原先擁有的,甘願放棄一切的生活態度。就仿彿福音書中的那個比喻:「天國好像寶貝藏在地裡,人遇見了就把他藏起來,歡歡喜喜的去變賣一切所有的,買這塊地。」(太13:44)此劇出人意料的結尾恰好地映射出這一境界,既催人淚下又引人入勝。的確,這位曾在繁都上層社交圈裡蜚名當紅的人物,瞬間失去了自己的親人、絢麗的舞臺、耀眼的光環,落魄隱居於乏味不開化的鄉野漁村,無聊度日,若非強烈的求生欲望又怎能承受得起?因著執著的堅持,後來便得著了真道。

日光之下並無新事,這部電影向觀眾昭然諭示:世間所有的,都會如煙雲一般地過去,惟有得著永恒之道才是至真至上;人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性命,一無是處,何況壓根兒就賺不到呢!

企盼達到的生命高度

我切切地揣摩:我等信主之人,將來在天家重新聚首,共赴基督羔羊的盛大婚宴,一定也是這般出奇的豐盛精彩,是世人所難以想像出來的珍饈美味,宛如片中那些普通鄉民生平頭一遭得嚐這頂尖佳餚美釀的華筵一樣。

天上的盛宴必遠遠勝過人間廚師所能烹制的錦菜玉食。所以《芭貝特的盛宴》似乎又是個小小的預表,不無影射將來復活後基督徒在天與主共同坐席。從而教我時時儆醒,在地努力遵循神道去行,忠心恪盡己責,完成主託付的大使命,這才可能不失進入新天新地的入場券,有緣出席這場在天家與主同在,永恒快樂的天國筵席。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