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l+Alt+Delete倦怠

許多上班族或是家庭主婦,天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他們時而昏頭轉向、筋疲力盡、時而無心思考,只想昏睡不醒。

仔細酌量,生活環境照常,工作內容依舊,辦事能力也綽綽有餘。可是就在某一時期,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什麼事都不想做。在一個人旋轉的圓舞曲中,倦怠感有時來勢洶洶,著實令人無力抵擋。

何謂工作倦怠
1994年,國際勞工組織指出:全球正朝向「緊張的世界」邁進。從身心醫學的角度而言,「過度緊張」會使個體出現疲倦、焦慮、壓抑、工作能力下滑等現象。社會學者稱此一現象為「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一詞又稱為「工作崩耗」(job burnout)。這是一種專業知識尚存但工作熱情不在的徵兆,早存在於70年代西方國家。當時工作倦怠僅限於描述以人為服務對象的工作領域,個體出現一系列的負面心理症狀。其中包含長期的情感消耗或身體疲憊、對服務對象的不人道態度、工作成就感降低等等,現今已延伸至所有的工作領域。

「工作倦怠」通常以情感衰竭、心理封閉和成就感低落等三向度劃分,簡述如下:
1.情感衰竭:認為自己所有的情感資源都被榨乾枯竭,能量也被消耗殆盡,感到工作特別累,壓力特別大,缺乏幹勁、失去活力,對工作有挫折感、緊張感,甚至出現恐懼心理。

2.心理封閉:刻意與工作本身或與工作相關的人員保持距離,對工作不如往常那般熱心與投入,喪失工作主動性,懷疑工作本身的意義,不再關心自己對工作是否有貢獻。

3.成就感低落:對自己持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或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毫無貢獻。

工作倦怠之特徵
1990年,《上班族出走》作者廖和敏提出尋找工作與生活平衡新主張,引發「上班族出走」的風潮。當時辦公室流行互問語:「你打算什麼時候出走?」。

2007年8月,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針對上海上班族研究調查顯示,製造業、金融業、機關團體、特殊服務業和文體科技(註:指文化教育、體育運動、科學技術)等五大領域,工作倦怠者高達40%。形成工作倦怠的過程是漸近的,其生理心智和評價特徵如下:

1.生理特徵
身體能量耗竭感,持續萎靡不振,極度疲乏虛弱,免疫系統降低,失眠、頭痛、腰酸背痛、腸胃不適等。調查研究顯示:出現上述症狀的頻率,不同的階層和性別,差異懸殊。基本上,管理階層與女性員工的生理疲憊度較高。

2.心智特徵
顯著的空虛感,工作熱情減退,喪失理想目標,缺乏動機,自我評價低落,自我懷疑、退縮自閉,無力感與失敗感導致心理投入減弱。研究顯示:88%的員工從未或偶爾發生上述狀況,而高階主管的心智狀況,明顯高出基層員工約10%。

3.評價特徵
對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評估下降、工作機械化、效率減低、消極怠工。研究顯示,經常出現上述情況的比例,管理者約占2%,操作員工約10%。

倦怠從何而來
正如反覆的模擬考練習讓學生產生「考試倦怠」,同居情侶在一起久了也會「愛情倦怠」一樣;甲狀腺分泌不足,造成「機能倦怠」;長期失眠,內分泌失調引發的「精神倦怠」,這些都會影響內心狀況與工作表現,不容忽視。

企業管理上有一句名言:「沒有作不好的事,只有被擺錯位置的人。」例如,交際型人格工作者被要求朝九晚五守著公文卷宗。擺錯位置的人當然無法熱情擁抱工作。

工作倦怠除了與性格傾向有關,也和專業能力是否受肯定有關。《克服工作倦怠:怎麼更新工作熱情》(Overcoming Job Burnout: How to Renew Enthusiasm for Work)一書作者貝芙莉‧波特(Beverly A Potter)向企業管理人直言,主管缺乏獎勵和員工的無能感,是導致工作倦怠的兩大主因。換句話說,企業員工長期「無設計藍圖的搬磚」工作,意即「缺乏人生方向與大目標」,也是工作倦怠之病蠹。此外,增加員工「存在價值感」,也能減少職場上不必要的失落感。

對於知識型員工而言,為減少工作倦怠,應實施寬容式管理。工作之餘,學習喘口氣也是一門學問。倘若迫在眉睫、莫名的倦怠感襲擊而來,休假又遙遙無期,那麼,就試著忙裡偷閒吧!花點時間靜下來思考,自己要什麼?擅長領域在哪兒?性格傾向適合從事哪類型工作等等。

克服工作倦怠
倘若倦怠感能像電腦一樣,同時按下 Ctrl + Alt + Delete 就能刪除,那該有多好!在台灣,30%的上班族有工作倦怠的問題,其中「對工作前景不確定或無力感」尤為普遍的現象。

活在一個物慾橫流、金錢至上的世代,一般人很容易不知不覺就陷入「以擺脫工作為生活目標」的生命倦怠中。事實上,你我都應當清除「一夕致富夢」的思想毒素。想用五年、十年時間換取一輩子錢財的人,一點也無法享受工作的真正意義與服務人群的快樂。

英國文學作家奧斯卡‧王爾德(Oscar Wilde)說得好:「人世間有兩種不幸:一是一無所有,一是一無所缺;兩者相比,後者猶為不幸。」這「不幸中之大不幸」,指的就是現代人無可救藥的「倦怠」。然而,對生命倦怠也不全然與錢財有關。憂鬱氣質的人、有創意的人、著重內心世界並強調意義的人,也都比較容易陷入對生命的倦怠。

筆者自身克服生命倦怠週期的方法是—–勉強自己洗把臉、梳妝一番,跟著大夥兒走。讓丈夫、兒女、親友們的生命活力感染我,並在「關懷他人」與「在他人的需要上看見自己的責任」的行動中,重拾生命的喜悅。

生命倦怠與喜樂
「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腓4:40)「喜樂」對憂鬱氣質的我而言,是難得的,也是容易流失的。我幫助自己得喜樂的秘訣是—–將上帝聖言反覆背誦與默想。

「你們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也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至歪腳,反得痊癒。」 (來12:12-13)

「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30:15)

近代著名作者,身兼科學、生態學家與自然文學作家身份的瑞秋卡森(Rachel L. Carson)曾在《驚奇之心 》(The Sense of Wonder)一書中寫道:「倘若我對仙女有影響力,我會請求她賜予世上每個孩子一顆驚奇之心,一生一世永不磨滅,作為一帖永遠有效的解毒劑,以抵擋日後生活的倦怠與幻滅。」

身處倦怠期,當如何克服呢?以下是克服工作倦怠七法寶:
1. 分析雜念包袱之來源。
2. 換個角度想,心情轉個彎。
3. 「樂在工作」非難事,秘訣是「跟自己比」。
4. 被老闆責罵不要耿耿於懷。
5. 尊重個別差異。
6. 營造良性的組織文化。
7. 耐心等候。

學習工作,也要學習休息,切勿讓當下「喝咖啡」的流行時尚干擾您的睡眠品質,甚至影響倦怠修復工程。

請記得上帝的忠告:「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46:10)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