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放學回家,必須穿越一片稻田,走在只容得下單隻腳的田埂上,害怕滑進田裡,把鞋弄髒還算事小,最怕的是一腳踩在滑溜溜的毒蛇身上,被蛇反咬一口。
那麼您猜猜看,當菲利‧派逖(Phillipe Petit),一位以追求挑戰為樂的法國高空走鋼索特技師,被記者問到,在離地一百一十層高的紐約世貿雙子大廈之間,雙腳踏在細細的鋼索上,他最怕的是什麼?
他想了想,說:「即使下面沒安全網倒也不是挺害怕的,我最怕的還是蜘蛛、蛇、還有….結婚。」(註1)
有人說,人若只想平平安安,無風無浪地過一輩子,他的願望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相對地,假如一個人想轟轟烈烈的過一生,機會反倒大一些,而其中唯一的訣竅就是得學會選擇冒什麼樣的險。
冒險的好處
一些研究人類冒險行為的專家認為,冒險不但會將人的勇氣和品格激發出來,增加自信和創意,讓生活中增加活潑的色彩,更重要的是,冒一點險,踏出習慣的生活方式,才能讓我們真正知道自己的極限和成長的機會。
並且有趣的是,根據行為學家的觀察與研究,由於冒險、生長與突破是人天性的一部份,如果一個人在意識裡一直刻意避免去做一些沒有把握的事,下意識裡,他反而會去做一些危險的事,像開快車、酗酒鬧事、賭博等等。(註2)
因此從正面與積極的方向,去嘗試一些新的經驗或想法,不但會幫助一個人成長,同時也添加生活許多新鮮感與樂趣。
害怕與冒險
在聖經中,有一位充滿了冒險精神的傳奇人物。他的名字叫雅各,他一生中所得到的東西,幾乎都是靠冒險而來。冒著被咒詛的危險,爭取到長子的名份和神的祝福(創27);冒著屢次被欺騙的危險,爭取到愛妻與產業(創29-32);冒著生命的危險,爭取到原諒與接納(創33)。
雅各每次都能冒險成功,祕訣在於他從不冒沒計劃的險。聖經中將雅各在每次冒險過程中的心態與反應,都描述地非常詳盡。而值得我們效法的是,雅各每次遇到這種挑戰時,都有恐懼與憂慮,但也正因為害怕,他在執行之前一定會做兩件事:
祈求全能神的憐憫和祝福,
儘力做周詳的計劃。
害怕雖是冒險的頭號敵人,但同時也是冒險的最佳伙伴。沒有恐懼和害怕,就沒有冒險與勇氣。
冒險二原則
想要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面對恐懼並且去克服它。(There’s nothing more empowering for a man than to meet his fears and overcome them. — Frank Farley )(註3)
想冒險一下嗎?有二個原則:
有什麼害怕或顧慮的地方?找出害怕的理由。
衡量風險的大小,做出應對的計劃和準備。
通常只有自己才真正知道自己的最怕是什麼。然而有些害怕是合理的,譬如會危及生命安全的事,酒後絕不要駕車,或將所有的積蓄全部投資在一個人人看好的公司。這類的冒險不但不要去嘗試,還要儘力去避免。
有些害怕則是不必要的,特別是許多源自於孩童時期的恐懼感,但是成人後卻仍不加思索地去避免。好比小時候第一次上課學游泳,被老師一把推進游泳池,喝了幾口水,從此談「水」變色,無論游泳池或海水,一概敬而遠之。
這種恐懼則是可以被克服的,克服的方法就是找出一個自己覺得合適的學習步驟。先和教練溝通教學的方式,彼此都瞭解後,再按自己練習的時間和進度,決定每一次學習的內容。每個學習的步驟愈小愈好,使自己能充分掌握學習的內容。以不斷地練習來克服失敗的恐懼,再大的風險,只要值得,自己也會勇往直前了。
冒險是機會之窗!
菲利派逖已懂得如何掌控在高空鋼索上的恐懼,因此在世貿中心的屋頂間走鋼索已有相當的把握。
如果您是飛揚雜誌的忠實讀者,相信您也已經熟悉了一些人際關係的技巧,瞭解「愛裡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的真理(約壹4:18)。
因此,有時不妨問問自己,有那件事是值得自己鼓起勇氣,冒險一試?
即使被誤解,卻能冒一點險,先不去理論,反而先去認清自己被人誤解的原因,說不定「不打不相識」,反而因此結交了一個知心好友;冒一點險,表達自己對配偶的感受。或許不能像徐志摩一般才情兼具,但你的丈夫/妻子或許會因此而更加自信與美麗。
冒一點險,接受孩子的本像,少說幾句責罵的話,多說幾句鼓勵的話,讓他們按著神賜給他們的特質,和神的時間表成長吧。
鼓起勇氣,向人見證耶穌基督對你的影響,說不定有人的生命從此改變。
冒險一下又何妨!
我有三個正值青少年時期的兒子,喜愛坐雲霄飛車和玩電腦賽車,在其中享受驚險刺激,樂此不疲。然而,從小到現在,唯一讓他們百聽不厭的故事,就是他們舅舅(我哥哥)小時候愛冒險的故事。從拆收音機卻又裝不回去;撐起雨傘當降落傘,從屋頂上跳下來;趁電梯行駛中,硬將裏門撐開,滿足了一窺電梯門外究竟的好奇心。每次聽完以後,必定追加一句「還有沒有別的?」
聽別人的冒險故事固然過癮,自己去經驗一下會更神奇。我們雖不必像高空飛人、雅各,或我老哥那樣以過冒險的生活為樂,但若學會了溝通的一個小技巧,就試試看;在辦公桌前坐久了,起來和同事談談福音和生活,偶而冒險一下又何妨!
註1. Bensimhon,D. The cheer of living dangerously, Men’s Health, Mar/Apr92, Vol.7 Issue 2, p56.
註2. 同上
註3. 威斯康辛大學人類行為學博士
閱讀參考書籍:
Backus, William Jack & Marie Chapian, 林麗雪譯,「正本清源話情緒」,大光傳播,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