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習慣性無助感,吞噬你的生命力;
別讓習慣性的懶散,消滅你的戰鬥力。
柏林圍牆被拆毀時,1989年十一月九日晚上七點,透過衛星電視的轉播,我們目擊成千上萬的人,在倒塌的圍牆上雀躍,那是充滿了希望與未來的一刻。這個象徵拘禁、不自由、腐敗和經濟蕭條的鐵幕,在被一磚一磚地敲毀,整個東歐似乎點燃了一柱希望的火苗,明天的日子將如西歐、北美一般的自由繁榮。然而,同屬鐵幕裏的近鄰波蘭,在政經轉換的劇烈過程中,持續的高失業率,卻使波蘭人很快地又再一次跌入無助的深淵,失去了那雀躍在柏林圍牆上的活力。
波蘭的若克勞大學(Wroclaw University) 對此現象做了研究,探索人民士氣低落的原因。原來波蘭人民已習慣於共產經濟,共產經濟制度中沒有所謂失業的問題。因此波蘭人民深信,失業的問題是新政府的責任,政府應該想辦法提供各種就業機會給公民,公民本身並沒有責任去找工作,或是去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另一個對波蘭人民的心態較深入的描述是,從過去的經驗中,老百姓早已認清,無論做什麼,無論是否努力,最後換來的並無任何差別。許多人乾脆放棄努力,這種心態稱為「習慣性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註1】
習慣性無助感
習慣性無助感的造成通常是因人生經驗中不斷的挫折,這些挫折使一個人以為,無論如何努力,對情況都不會有任何幫助。這種想法也是造成自我形象低落的原因,甚至形成抑鬱症。
人類行為學家撒利格曼(Seligman, 1973)曾用兩組狗來做實驗,先將第一組狗栓住,不讓牠們跑掉。然後不定時地電擊這些狗。同一過程重覆幾天後,將狗栓去掉,再施以電擊。此時這些狗本可以輕易地躲開,因為已經沒有狗栓栓住牠們,牠們甚至可以輕輕鬆鬆地一跳,就能跳出那個實驗的隔間。但是超過一半以上的狗都沒有嘗試躲開。
第二組的狗從沒有經過電擊,但一旦受到電擊,幾乎全數都即時逃離。結果明顯地表示第一組的狗已學會忍受電擊,並且接受了牠們認定的一個事實,就是即使再怎麼努力也於事無補。【註2】
活力的殺手
感覺無助往往可以使人謙卑,去尋找解決的方法。它也可能使人灰心到放棄努力。習慣性的無助感是,認定一個事實,就是自己已走到盡頭,無論做什麼,都於事無補。很自然地,活力也就隨之褪去。
活力的最大殺手是認定做了也沒用的一種心態。除了習慣性的無助感之外,還有一種類似的心態就是「習慣性的懶散」(learned laziess)。
習慣性的懶散就是認定自己事情做不做都無關緊要,反正別人都會把事做好。繼承了大量遺產,不需要工作的人,可能會有習慣性懶散的傾向,因為缺乏戰鬥力的緣故。
留心敵人的陷阱
習慣性無助感,與習慣性的懶散都是錯誤的心態,留意這種心態如何造成,會幫助我們避免掉入喪失活力的陷阱。
1.「不可能」的陷阱
當我們的思想只是以自己與外在的環境為中心時,許多事看起來就是「不可能」。
聖經中記載了一個極具代表性的事件。一個夜裡,耶穌在水面上行走,預備到他門徒那裡。耶穌的門徒之一彼得說:「主!如果是你,就請你叫我從水面上走到你那裡去。」耶穌說:「你來吧!」彼得就從船上下去,在水面上走,要到耶穌那裡去。但突然起了風,彼得心裡就開始害怕起來,同時身體也往下沉,就喊:「主阿!救我!」耶穌就抓住他的手,拉他起來,說:「你這個小信的人哪,為什麼懷疑呢?」﹝馬太福音14:25-31﹞
當彼得看到自己的無助和環境的惡劣時,他覺得在水面上走是「不可能」的事,忽略了在他沉下去之前,他已經走在水上面的事實。當他覺得不可能時,他就經驗到果真不可能。然而,人的「不能」並不代表神「不能」。神不但「能」,並且應許在我們「不能」時,會為我們開一條出路﹝哥林多前書10:13﹞ 。因此使徒保羅也說:「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立比書4:13﹞
2. 「力求完美」的陷阱
根據研究,許多女人,通常對週圍的人有很強的責任感。為了滿足親友各種的需要和要求,耗盡了自己的精力,但是,至終卻發覺無論做得再多,也永無止境,並且無法改變身邊的任何人與事。長期的無助感最後導至憂鬱症 。【註3】
「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羅馬書12:3﹞我們需要瞭解自己應當承擔,與能夠承擔的範圍。自己沒有把握的事,不要輕易承諾。
3.「道上有猛獅」的陷阱
聖經中形容懶惰的人是作任何事都提不起勁的人。懶惰的人伸手到盤中取食,但連把食物送進口裡都嫌累。﹝箴言26:15﹞每天坐在家中,那裡也不想去,就藉口「外面亂得很哪!」工作也不想做,理由是「看人臉色有什麼意思,我又不愁吃穿!」
然而,懶惰的人最後的去處,不是貧窮就是恥辱。﹝箴言6:11;馬太25:30﹞
活力的泉源
活力的泉源在於認清人生努力的方向和目的。無助感和懶惰常在這個過程中混淆我們的視線。特別是在困境與失敗中,我們缺乏的通常不是活力,而是正確的認知。即使我們真的已走到人的盡頭,我們也當明白,「天無絕人之路」,人有盡頭,可是神卻是永無止境。在神沒有難成的事。我們並不孤單,神說:「我必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裡來。」﹝約翰福音14:18﹞
戰勝無助感的方法
學習如何處理失敗。一個人若不知在失敗中如何自處,他就無法真正認識自己的能力在那裡。
‧認清自己無助感的來源。
‧認清責任的歸屬,為自己需要做的事設定界限。
‧自我肯定與自信的建立。
‧等候神的幫助。
「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
註1: Grzymaly-Moszczynska, Halina. Unlearning learned helplessness:? The view from Poland. Christian Century, 3/16/94, Vol. 3 Issue 9, p.281.
註2: Levine, Ann.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NY:Random House, 1977, p.35.
註3: Kiefer, Linda M. Learned Helplessness: A Factor in Women's Depression in Journal of Women & Social Work, Spring90, Vol. 5Issue 1, p.26.
參考資料:
1. Powers, Mike. Stressed out, Human Ecology Forum, Spring93, Vol.21 Issue 2, pp. 7-9.
2.Levine, Ann. Understanding Psychology. NY:Random House,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