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瑪哈陵下的嘆息

因為教書的緣故,我常常有機會利用寒暑假作教學觀摩之旅,慢慢也就喜歡上旅行。

成為傳道人並走上宣教的人生之後,更有多次「體驗宣教」的旅行。無論是自己的旅行或是為了宣教,踏過不少國家的土地,其中在我心中存留深刻印象的,是與中國並列世界五大古國的印度。

印度是世界文化古國之一,有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人口超過十億,僅次於中國,可惜卻是地大貧瘠,不管大城或小鄉都充滿著貧窮景象──街頭上可以看見行乞的街童和骨瘦如柴的婦女、髒亂的角落、傷殘和病弱者。奇怪的是根據世界調查,印度百姓的快樂指數很高,自殺率很低。顯然上帝用奇妙的方法眷顧著這塊土地的生靈。

在印度,兩極化的衝擊處處可見,富裕與貧窮只在一街之隔,落後與先進只在一鄉之隔,科技與迷信也是在人種之隔。

愛的分享行動
有一次,我們下榻一間三星級飯店,旅館的設備和供應都很好,早餐非常豐富。或許大家太疲憊,沒有什麼胃口,以致桌上剩了許多食物。我忽然看見窗外一群偷窺的小孩,便直起身來探察攢動的身影,他們卻一溜煙的跑掉了。

我下意識地抓起桌上的麵包,奔追那群孩子。跑過了馬路,才發現馬路的斜坡下,有著一排排矮小的草屋。這些矮小的草屋,都是用香蕉葉編成的茅屋。我探頭進入,並拿出麵包分送給他們。他們先是用骨碌碌的大眼睛盯著我,待我點頭微笑,示意他們拿走我手上的麵包,他們才靦腆的接了過去。在黑漆漆的屋簷下,我分不出他們黝黑的皮膚及暗淡的內室。

離開那排矮房後,心中有奇特的感覺,我稀奇自己這股勇氣打哪兒來,也頓時羞愧以往用偏狹的眼光看人。求主憐憫我這顆充滿塵沙的心,但願神使我「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2:5),讓這心不只是一種思想,而是一個真實的行動。

完成幾個宣教機構的拜訪和觀摩之後,心想既然老遠跑到印度來,一定得去參觀一下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泰姬瑪哈陵,但我沒有想到這個旅程非常辛苦。

造訪泰姬瑪哈陵
在晦暗的清晨,我們六個人分乘兩部老爺車,進入舊德里阿格拉北部的亞穆納河區。這趟路途實在很遠,一路穿越過許多不同風味的鄉野。車內沒冷氣,車外塵土飛揚,在滾滾黃土的車程中,沿途的各種景象實在讓人好奇和興奮,因此即使我累得眼睛很疲倦,也不捨得打盹休息。

當我們經過一個錫克教人聚集的一個鎮上,興奮地看見席地吹笛引蛇的奇景;經過鄉間時也看見印度人的頂上功夫,用頭負荷著極重的物品,卻還腳步輕盈。還有遠處的田間,一群群穿著「沙麗」(註:印度婦女傳統的長衫)耕種的婦女……

六七個鐘頭的顛簸之後,終於到達嚮往中的泰姬瑪哈陵。外表看來它像是一座平常的古建築,紅磚砌成的圍牆外觀有些紅砂斑駁。才一下車,乞丐、遊民和小販一下子全都圍了上來,就在我們驚慌之際,穿著軍服的衛兵衝了出來,才把他們一一驅散。

經過高高的紅磚門牆,走進牆內,如茵的綠草、寬敞花園和高大的樹木,祥和靜謐的景象,比起一路上的黃土飛揚,這裏簡直是另一個世界。此時習習涼風吹來,我們便擺脫了一路上的勞頓和酷暑。

就在所經過的花園的盡頭,一幢宏偉莊嚴的白色宮廷式建築巍峨聳立,那就是「泰姬瑪哈陵」。來到陵前,首先必須穿過卅五公尺的大門。進入之後,前院一片的古木參天,絨絨厚實的草坪,增添了肅穆的氣氛。整個外廓看來,這座花園陵寢的樣式融合了印度、波斯、中亞的回教風格,以四方形奠基,壇的高度有七公尺,總面積約110平方尺。陵宮的四方角落各有聳高的「呼拜樓」,這陵宮以肉眼幾乎看不到的十二度向外微微傾斜,聽說是為了預防地震坍塌。

華麗陵寢的血淚代價
遠觀這個花園陵墓,並不覺得有什麼特別,但脫了鞋進入陵墓內部參觀,這才知道它為什麼是世界奇景之一。

看來有點孤寂的泰姬瑪哈陵(Tja Mahal)被稱為世紀之奇,背後流傳著一個皇室的悽美愛情故事,也道出國王不義的行為。

這位國王是蒙兀兒王朝第五代帝王沙賈漢(Johan. Gir)。相傳他和生於波斯世家的比格姆(Araumand Banu Begam)相戀,比格姆雖只有十五歲,卻聰慧美麗,柯南王子對她相當迷戀。邂逅了四年後他們結婚了,成為印度第一對不具政治色彩的皇家戀愛婚姻。比格姆是個聰慧的女子,她幫助丈夫在一場驚濤駭浪的王位爭奪戰中勝出,並登上王座,從此更受沙賈漢的倚重和恩寵,並賜名為「蒙泰姬瑪哈」(意「宮中翹楚」),印度人直稱「泰姬瑪哈」,以示敬仰。

1613年,身懷第十四個孩子的泰姬瑪哈,堅持一貫伴君隨側的原則,跟著沙賈漢出征「德幹之亂」,就在德幹高原的營帳中難產而香消玉殞,年38歲。臨終前,她懇求沙賈漢答應她兩件事:第一,不再續弦;第二,建一座象徵兩人情愛至深的陵墓,作為她的永眠之處。

為實現對愛妻的承諾,沙賈漢不惜耗盡國庫,用盡餘生來完成妻子的心願。他聘請波斯最好的設計師、君士坦丁堡最權威的圓頂專家,以及阿拉伯書法家;他又網羅了土耳其、波斯、印度的雕刻建築名匠,用高純度的大理石、佛羅倫斯的馬賽克、波斯的鑽石、錫蘭的藍寶石和玻璃、俄羅斯的孔雀石、土耳其的翡翠等世界最頂級的建材,每個建築的縫隙都用金絲和銀絲編織,巧奪天工堪稱曠世建築神蹟。

沙賈漢不叫這座花園陵墓是陵墓,他稱它為「皇冠皇宮」。印度語泰姬(Tja)是皇冠的意思,而瑪哈(Mahal)指的是皇宮,所以這是一座「皇冠皇宮」。

1632年動工的這座建築,曠時廿二年,動用了二萬二千工人。歷史上很難再找到一個需要如此浩大工程的陵寢了。不幸的是,就在竣工之後,所有參與建築的設計者以及工匠,全都被挖去眼睛和砍斷手臂,以防再有第二座同樣的陵寢。這不義而殘忍的私心,使許多無辜的人被埋葬在個人的私慾裏。

天上永恆的家鄉
耶穌來到世上的時候,沒有接待祂的地方(路2:7),活著的時候連枕頭的地方也沒有,死的時候死在十字架上(腓2:8)。祂是榮耀的神子,在地上卻找不到任何的建築遺址來記念祂。世人算什麼,卻在有限的年日裏,為可朽壞的房子耗盡心力,死的時候,又在為看不見的居所煩惱。

談到享受,所羅門是最有心得了。他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買僕婢,又有許多牛群羊群,勝過以前在耶路撒冷眾人所有的,不但積蓄無數的金銀和財寶,又得唱歌的男女,但他在年老時,卻大嘆這一切都是虛空,都是捕風,在日光以下毫無益處。這樣一位享受榮華富貴的國王,最後的勸勉竟是:「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傳12:14)他在離開這世上的時候,跟所有的人一樣,雙手帶不走任何一樣屬於地上之物。

聖經上說:「在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來11:13)也說:「他們卻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就是在天上的…….因為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來11:16)這地上可留戀的都將成為過去,耶穌在天上為我們預備的家鄉,才是永恆沒痛苦的福樂之地。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