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與醫療交相作用的另一度空間。
馬修醫生是一位醫科的副教授,任教於喬治城大學醫學院。有一天大約清晨兩點,馬修六歲大的兒子突然病的很厲害。馬修馬上在櫃子裏找了藥給兒子吃,照顧他回去繼續睡覺。半個鐘頭後同樣的情況又發生了。於是馬修給他兒子再吃了一次藥。過了不久,兒子又起來了。這次他直接走到爸媽的房間,對馬修說:「爹地,這些藥都沒有用。我們可不可以禱告?」馬修醫生和兒子禱告後,兒子回房睡覺,一覺到天亮。
奇蹟式的藥物
二十世紀初,在北美地區,一般人的平均壽命是47歲;到了二十世紀末,人的平均壽命則增加到75歲。人類增加的這28年壽命要歸功於1940年上市的盤尼西林。盤尼西林當時被視為「奇蹟式的藥物」,治癒了許多當時致命的疾病。然而由於人類壽命的延長,許多長期慢性的疾病卻隨之增加。對於許多頑強的長期病痛,先進的藥物與外科手術至今仍束手無策。許多醫學界的人,因而很認真的在探討另一個戰勝疾病的「奇蹟式的藥物」──禱告。
1993年,在全美國只有三所醫學院開設「心靈與醫療」的課程。到了1996年,則增加至三十所。在眾多研究所謂「心靈與健康」的醫學界人士中,Dr. Herbert Benson 班森醫生,哈佛醫學院與一家波士頓醫院的院長,是在這個領域中的權威。根據他的研究:
● 30%到90%的病人就診,是屬於身心性疾病,與壓力有極大相關。
● 禱告會影響腎上激素與可體松的分泌,而這兩者的分泌又會直接影響到身體的免疫系統。
● 那些表示能感受到神的同在的人,他們的健康狀況較佳,生病復原的速度也較快。(《Timeless》, Healing, Herbert Benson)
有一位外科醫生曾說:我很少發現在那些垂死病童的父母當中,有那些是無神論者。禱告的存在與它的影響是無庸爭議的。但是隨著近五十年來藥物製造與醫療科技的高度提升,禱告在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卻逐漸被人遺忘。一直到今日醫學界開始投入各樣的資源,在心靈與醫療的關係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傳播媒體也開始對此做更多的報導(例如:《時代週刊》在1996年6中4日有關禱告的專題報導)。禱告的功效似乎又再次引起人們的注意。然而要真正瞭解禱告或心靈與醫療之間的關係,我們必須從教導禱告的權威:《聖經》裏去發掘。
《聖經》對醫治的看法是建立在兩個非常重要的基礎上:一是神對人救贖的計劃;其次是全人的健康(包括身、心、靈三方面)。任何醫治的最終目的,是人能得到真正完全的健康。
信心是醫治的起點
「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因為到神面前來的人,必須信有神,且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來11:6)
人若不相信有一位能力超越的神,他的禱告就毫無意義。有一些人認為疾病是出於神的懲罰,因此禱告也不會得到醫治。有這樣想法的人乃是因為對神救贖的計劃認識得不夠完全。或許因為在舊約的記載中提及,神曾降疾病與災害給埃及人,使人有錯誤的聯想。神降災給一些特定的對象,不單是因為他們的惡行,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相信神,不願意在神的面前悔改。神的救恩是為世上所有的人預備的,但條件是我們願意去接受。願意相信並接受神的人,就是神的兒女(約1:12)。有那個父母不願將最好的給自己的兒女?更何況是我們天上的天父呢(路11:9-13)?
也有一些人會問,若病不得醫治,是不是因信心不夠?答案是:不一定。暗室之后蔡蘇娟女士,因眼疾而在不見天日的暗室裏,渡過她大半生的歲月。她對神的信心與認識,使她對健康與醫治有更深遠的看法。雖然她的生活範圍被局限在一斗室之內,但她活出了比一般健康的人更活潑而喜樂的生命。使徒保羅也曾被他身體的疾病困擾過,他求神,神並沒有醫治他。但是保羅因此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能力與力量的來源(林後12:6-10)。
因此,對有些人而言,身體的疾病不但不會限制他們充滿活力的生命,相反地,因著這些病痛,他們的生命能更豐富而美好。這也是神救恩奇妙的地方。
全人的醫治
「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靈魂興盛一樣。」(約參2)
對一個有信仰的人來說,身體得到醫治只是人生的一部份。其他如我們的心思意念與人生態度是否合神的心意;飲食習慣是否有偏差;所處的文化背景對健康是否有正確的看法,及我們的人際關係如何,這些也是我們健康與否的指標。
禱告的能力
「耶和華如此說,我聽見了你的禱告,看見了你的眼淚,我必醫治你。」(王下20:5)
「義人祈禱所發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雅5:16)
禱告的能力不但有功效,並且不受時間與距離的限制。 1988年,一位心臟科醫師 Dr. Randolph Byrd 伯德醫生,在他任職的舊金山綜合醫院,為393位心臟病患者做了一個研究。他找了一群居住在其他城市的基督徒,為其中一半的病人禱告,但是這些病人並不知情,另一半的病人則沒有人為他們祈禱。結果是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需要的藥物治療,居然比沒有人為他們祈禱的病人少了五倍,並且併發症也少了三成以上。
醫治的方式
雖然在新舊約時期,醫療的方式與技術極為有限,但我們仍能看出當時的信徒如何使用不同的資源來醫病。
1. 信心、認罪、禱告,及抹油
「你們中間有病了的呢,他就該請教會的長老來,他們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
為他禱告。出於信心的祈禱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來,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5:14-16)
2. 藥物:「以賽亞說,當取一塊無花果餅來,貼在瘡上,王必痊癒。」
(賽38:21)
3. 飲食的控制
「因你胃口不清,屢次患病,再不要照常喝水,可以稍微用點酒。」(提前5:23)
4. 神蹟
「得血漏的女人,摸了耶穌的衣服,病就痊癒了。」(可5:25-34)
「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手按病人,病人就必好了。」 (可16:17-18)
保持健康的秘訣
1. 有信心的禱告
「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 」(腓4:6-7)
我們應當常常禱告,祈求神幫助我們過一個身、心、靈三方面平衡的生活。當身體不適時,不要單倚靠藥物,更要倚靠神。
2. 默想神的話語
時常默想可以使人的心靈與身體的狀態更加協調。然而默想當尋求並倚靠聖靈的帶領。
3. 音樂與詩歌
音樂與詩歌不但能紓發我們的情感,也能撫平我們不安的情緒,使我們的身體放鬆。對身、心、靈都有很大的幫助。
4. 享受神的同在
與神同在的感覺就像剛出生的嬰兒熟睡在母親的懷裏。安全、滿足、沒有憂慮。常常來到神面前,單純地享受人生的這個片刻。
5. 以喜樂心迎接每天成長的機會
「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17:22)
周神助牧師在他所著《敬虔與健康》一書中引用專家對喜樂所做的一項報導:笑二十秒對身心的益處勝於跳五分鐘的韻律操。喜樂是一種人生態度,是出於人主動的選擇,而非被動的情緒反應。你想過一個喜樂的人生嗎?決定完全在於你的選擇。
6. 遠離惡事
「不要自以為有智慧,要敬畏耶和華,遠離惡事;這便醫治你的肚臍(身體),滋潤你的百骨。」 (箴3:7-8)
聖經中多次提到我們應當遠離,甚至「逃避」某一些惡行:貪婪、因酒滋事、淫亂、打架、惡毒的言語、嫉妒與紛爭。相反地,我們應當時常留心作美善的事、與人有益的事,追求成為一個完全人。
無論是透過禱告或是藥物,使病痛獲癒,皆是出於神的恩典與供應,我們都當以感恩的心,來接受神為我們預備的醫治與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