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會常常聽見,明明生活富足有餘之人,卻整天抱怨生活開銷龐大,收入不夠花用。
我有一位女性朋友,正在和丈夫鬧分居。她平常習慣了丈夫的高薪收入、兩輛大車的享受,這會兒正籌算著丈夫應該付給她的贍養費。只見她計算機一打,理直氣壯地說:「孩子的愛迪達運動鞋、電腦、手機、電話費,還有每年的旅遊費用……,開玩笑,他若只給一點錢,難道要我們像貧民戶一樣過生活?!」
再多還是不夠花
另外一位朋友,六年內搬了四次家,每次都花大筆錢裝潢、添購新家具,每月的治裝費、三不五時就藉各種名義開派對。所以她雖然在大公司上班、收入頗豐,銀行的戶頭裡卻總是赤字。
最令我無法理解的,是有一對夫妻都有高收入的雙薪家庭。結婚十年、數度流產之後,終於順利生下期盼已久的孩子。但是他們卻毫不猶豫地繼續頂客族(DINK: double income no kids )的生活,將孩子丟給遠在台灣的奶奶照顧。理由是:害怕錢不夠,將來養不起孩子!
捨下職場作主婦
和他們比起來,我們家在經濟上算是寒酸了。不僅開的是一輛沒有空調的老爺車,沒有常常出外用餐或開派對的能力;連旅遊,都是用最節省的露營方式。但是我並不覺得生活中有任何缺乏。當年碩士剛畢業,就在家哺育大女兒,接著老二又來報到,我這個專職家庭主婦就這麼一年接一年做下去。雖然也大可以出去找份有酬勞的工作,讓家計寬裕一點,享受多一點,但是我深信教養孩子是身為母親的神聖天職,不應假外人之手,而是應該盡心盡力去做好的一件事。因此不顧將來自己的就業顧慮,一頭栽進養育孩子的任務中。
多年下來,陪著孩子成長,看著她們健健康康、亭亭玉立,學習與品性各方面都堪稱良好。同時也因為跟我的親密關係,他們這兩個住在德國的中德混血兒,在德語之外,還說得一口標準中文。我們一家大小,個個學習勤儉持家、將錢花在必需品上,不跟別人比較,衣著飾品也不講究名牌。連孩子們都懂得在買東西之前,先比較價錢,估計一下自己的需要,再衡量一下錢包,然後才決定買不買。
想起來,我真要慶幸當年自己未投入職場,只倚靠信心,順著女人的「母性」。不然,也會經歷當今許多職業婦女對工作「捨不下」,並周旋於職場與家庭間的窘境吧!
俗話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擁有的多了,就以為少一點就得拉警報!其實,我們真需要這麼多嗎?多到讓人本末倒置、忘了工作所為何來,自己暈頭轉向不說,還犧牲了與家人共聚、和孩子相處的寶貴時間?
貧困、富裕都能過
新約中記載著一個人,他不殺人、不姦淫、不偷盜、不欺詐,也不作假見證,而且還很孝敬父母。這個人希望能夠得到永恆的生命,便來問耶穌該怎麼做。耶穌要他變賣他的所有,分給窮人,然後來跟從耶穌。(可10:17-21)「那人聽見這話,就變了臉色,憂憂愁愁地走了,因為他的財產很多。」
(可10: 22 新譯本)
耶穌藉機教導他的門徒說:「我實在告訴你們,有錢的人是很難進天國的……駱駝穿過針眼,比有錢的人進神的國還容易呢!」(太19: 23-24 新譯本)不是因為窮人比富人的品德高尚、較有資格,而是因為貧窮,更能讓人學習信靠上帝、仰賴上帝的恩典而活。一旦有錢有勢,人就容易凡事靠自己。要富人放棄看得見、摸得著的財富「保障」,轉而信靠「虛無飄渺」的上帝,那挑戰是何其大啊!
如此說來,富裕不見得是幸福;而簡樸過生活,也未嘗不是一種福氣,甚至可以說是上帝的保守。
先求神國是秘訣
再說,世上有什麼是真的保障呢?如果上帝不給我們,誰能保守得住?反之,如果上帝要給我們,誰又能抵擋得了?耶穌說:「你們中間誰能用憂慮使自己的壽命延長一刻呢?…所以不要憂慮…你們的天父原知道你們需要這一切。你們要先求他的國和他的義,這一切都必加給你們。」(太6:27;31-33 新譯本)
使徒保羅是我們看待物質條件的好模範。他形容自己:「知道怎樣過貧困的生活,也知道怎樣過富裕的生活。我已經得到秘訣…。」而他的這個秘訣,正是「藉著基督所賜的力量,我能夠適應任何情況。」(腓4:12-13)
換言之,問題不在於貧窮或富裕,關鍵是我們有沒有凡事守住正確的優先順序,將上帝的話語與指示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任憑焦慮、害怕、虛榮,或所謂的「保障」來左右我們的決定。
理財的學問大,追隨耶穌的勇氣與決心更大。如何在物欲橫流、講究消費的世代正確地處理錢財、看待自己的所需,能「得」且能「捨」,實在需要極大的智慧。
但求上帝的憐憫,賜給我們智慧做正確決定,當個財務的好管家,而不是被金錢轄管的奴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