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必須以「神是誰」為座標。神曾向人類認同,人類才可能向神認同。
我養過青少年,知道美籍華裔子女青少年時期,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身份認同危機——父母開車送兒女上學,他們不想讓父母和高中同學打照面。從學校打電話回家絕不講中文(旁邊有同學在聽啊)。也不喜歡與父母為伍,免得被同學看作跟屁虫。有人用「香蕉」來形容華裔青少年,意思是說,外面是黃的,裡面是白的。
然而,這個身份認同危機大約會在大三(廿歲左右)消失,他們開始以父母為榮,珍惜華人文化,渴望學習華語,喜愛華式食物。到了卅歲時,更能了解父母努力在美國打天下的艱辛,並感激父母胼手胝足所提供給他們的求學機會。
這身份認同的危機並非只局限在美籍華裔青少年,普世每個角落都有人失落了自我——後悔自己入錯了行的中年人;尋思怎樣可以搞個婚外情的壯年人;擔心死後歸宿何方的老年人,都有某種程度的認同危機。如果把尚未找著自己的個性特質、恩賜才幹和職業性向,也當作認同危機的話,許多人在某一段時期,都難逃過這認同危機的難題。簡單地說,認同危機就是一個人在尋求「我是誰」。
「個人性」的我是誰,固然有賴自己去探索,認識自己的人格、恩賜、性向。「原則性」的我是誰,則有賴信仰和價值觀,來為「人類是誰」劃定座標。換句話說,只有在「創造主」和「受造者」的對應關係,和「神」與「人」的相對位置,才能取得「我是誰」的定位點。這種定位只能在神啟示祂自己是誰,並說明祂心中理想的人是怎樣的形象,才能獲得。也就是說,人所尋求的身份認同,必須在「神是誰」的座標下,顯出「我是誰」的真意。
當世人被身份認同的危機所壓傷時,神差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向祂所愛的勞苦大眾認同:
祂教導我們生命的真義,
祂恢復我們做神兒女的權利,
祂纏裹我們心靈的傷痕,
祂安慰我們的憂苦,
祂鼓舞我們將殘的鬥志。
耶穌基督來的時候,祂是來向這廣大的憂苦大眾認同(來2:17),來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賽53:4),來代替我們所當受的刑罰(彼前3:18),來醫治我們的創傷(彼前2:24),來與愁苦的人類一掬同情之淚(約11:35)。
祂從來不是手搖芭蕉扇,遠離人間疾苦,在高天上享清福的神明,祂來觸摸罪人的感受。
奇哉,這道成肉身的奧秘!
●祂伸手摸大痲瘋病人。
●祂坐下來和撒瑪利亞打水的婦人談道。
●祂抱起孩子為他們祝福。
●祂到耶利哥城稅吏撒該家去吃飯。
●祂對婦人說,平平安安的去吧!妳的信救了妳。
奇異的奧秘,道成肉身,向人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