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李順長
Author: 李順長
February 1, 2008
自我期許擁有前導和成全的能力。 初高中時代作文課,大部分的人都作過「我希望將來作個…」之類的文章。每個人的理想,從想作個科學家、醫生、太空人、奧運金牌得主,到飛行員、航海家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這種自我期許的抱負,如果配合其個性及天賦才幹,又加上高度委身操練,是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會應驗。 人生的塑形力 我初高中時代的自我期許──做個工程師,只應驗了兩年,大學畢業後,作了兩年瓦斯公司管線設計工程師。之後因蒙召事奉神,離開大學本科的工作。但我的自我期許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轉了個方向——做個神僕。我期許自己做個佈道家、基督教作家、神學思想家的美夢,經過四十年的委身鍛鍊,可以說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應驗。 自我期許對人生的塑形能力,可以從下列經文看出來: 我(保羅)因此自己勉勵(期許),對神對人長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 (保羅期許自己) 只要完成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保羅期許自己,也期許提摩太)作貴重的器皿(提後2:21)、作無愧的工人(v.15)、作基督的精兵(v.3) (大衛期許自己)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享有神的同在)。(詩23:6) (保羅期許以弗所的基督徒)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彼得期許散住亞西亞的信徒)個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健康的自我期許 你如果胸懷間有一個健康的自我期許,它會成為你人生的導引力。如果你能激勵兒女,叫他們心中存有一種積極的自我期許,他就會有機會超越人生的挑戰,達成目標。通常,自我期許以下列三種形式展現: 1.自我形象:形象認同有一種提升氣質人格的能力,耶和華對基甸說:「大能的勇士啊!你靠著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士6:12, 14)基甸一旦認同「大能勇士」的形象,果然以三百勇士,大破米甸人十多萬軍隊。 2.人生目標:人生目標形成生命投資的祭壇。主耶穌向保羅顯現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6:18)保羅將這呼召持守為人生目標,果然創造了至少六間教會,寫作了十三卷聖經書信。 3.道德價值:道德價值的自我期許,是一生品德的盾牌。詩人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1-2)信徒將這道德指標與信仰結合,一生必然按時候結果子。(詩1:3) 缺乏了自我期許,一個人成了隨波逐流的浮萍,他的成敗只繫於風雲際遇,大部分以庸碌的一生收場。有了健康的自我期許,享有豐盛人生的機會大增,主要因為自我期許擁有下列兩股能力: 前導能力:自我期許提供了人生的目標,讓一個人自然而然地投入精力、時間,去追求達成該目標所需要的技能、教育、資源。如果這種努力與他的天賦、個性恩賜相配合,神必祝福他的美夢成真。因為自我期許通常走在成就前面,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它對人生擁有前導的奇異能力。 成全能力:誠懇的自我期許是內心的渴望,這種誠摯的渴望,通常以無聲的禱告呈現在神的寶座前。它也以無形的影響力,下達命令給潛意識,去執行整合創意、努力、學習等精神力量,至終達成目標。 我個人在幼年就自我期許成為一個作家,潛意識自然就指揮我的注意力,去用心觀摩好文章的佈局、思路結構、表達方法、趣味及轉折、文筆等,無意也無形的模仿,促進了我的文思、文筆、文采,為四十歲以後的作品,奠下美好根基。到了老練的五十歲,心中期許自己寫成某一本書,潛意識就作工,一幕幕把我幾十年服事、讀經、人生的歷練,組合成波濤澎湃的文思。這種自我期許引動內在潛意識能力的開發,我是屢見不鮮的。 謹防副作用 自我期許固然是個人進步的推動力,但是它也有其副作用。就像世上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總是帶著反向的冒險性在內。比如愛情是美好的,那種被愛的感覺,那種有人被我愛的滿足感,把人給捧進了天堂。但是愛情也是一把兩刃的利劍,它有失戀的可能,也有被嫉妒排斥的可能,所引發沮喪斷腸的滋味,會把人推進地獄。可以說,幾乎人間的美好事物,都有它的陰影存在。 自我期許也不例外,它固然提供了目標、熱誠、活力,是成就進步的催化劑,但同時也是挫折感的來源。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期許太高,不容易達到,又缺乏技能將目標分解成適當步驟;或是執行不徹底,很可能引發挫折感,至終喪氣失志,對你信心反而造成嚴重打擊,降低了成功的機率。自我期許太高,也可能驅使自己成為自己的苛刻工頭,明明是一般資質,卻催逼自己達到天才的境界,一生汲汲營營,沒有快樂安息。 壓力與動力的調和 自我期許要恰到好處,必須配合自己的個性、特質、恩賜、背景、技能、訓練等要素。這些要素會隨時間而變化,所以自我期許也應該隨時間而調整,應比目前處境提高一點。一方面作個人努力的動力,一方面稍作努力就可以達成,一步一腳印,向更高的軌道攀爬。當然,邀請神來作你的夥伴,祂作董事長,我作總經理,大增蒙福的可能性。 作父母或是師長、老闆,也常會把期許投射到兒女、學生、員工的身上。長輩的期許以祝福、鼓勵、信任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樣具有非凡的前導能力和成全能力。撒母耳先知祝福(膏立)大衛為王;主耶穌期許彼得作初代教會的根基,這兩個美好的期許果然引動當事人,在意識、思想、行動上變化,蛻變成君王,崛起成領袖。這兩個例證說明了長輩對晚輩的期許,攜帶著巨大的成全能力。 上對下的期許若失去中庸,演變成過度期許 (over-Expectation),至終長輩失望,晚輩愧疚,兩造都不快樂。特別是晚輩,他們可能怨恨這種成龍成鳳的壓力,但又無顏見父老失望的眼神,可能灰心沮喪到跳樓自殺。這種悲慘的結局提醒我們,期許是進步動力,也是莫大的壓力。長輩對晚輩使用期許的前導能力時,應格外小心。 解決這矛盾的有效方法,藏在基督教奧秘的十字架裡。十字架是個加號,將公義和慈愛加在一起:耶穌的代死滿足了上帝的公義(有罪必罰)的要求,也滿足了上帝慈愛(給人類有赦罪之恩)的本性。十字架也神奇地將期許和接納加在一起;期許是進步的推動力;但是在無力達成目標時,無條件的接納為當事人提供了安全感。在期許和安全感這兩股力量下長大的孩子,必然是健康、可愛、上進又有安息的可人兒。 你看,基督教的十字架是何等的奇妙啊!
Author: 李順長
February 1, 2008
1995年的十二月,在美國首府華盛頓召開了一次禱告大會。其中有來自卅六州的各基督教派代表,及許多社會名流參加。十二月七日那天(正好是珍珠港事件紀念日),大會收到一封來自日本,充滿著溫馨感人的信,裡面的內容如下: 「奉主耶穌的名向你們問安:十四年前的今天,我率領著日本機隊空襲了珍珠港,引起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但今天我寫信給禱告大會,與你們同心為世界和平祈禱,這是何等的差別啊! 我是淵田美津雄,曾經是海軍轟炸隊隊長。現在我已悔改歸主,熱心為基督作見證。上帝使用珍珠港事件改變了我,使我可以蒙祂大大使用,將上帝的和平帶進人間。憑著我們奇妙主的大愛,向您們問安! 淵田美津雄」 何等奇異的故事,一個日本海軍轟炸隊隊長,蛻變成基督耶穌的見證人;一個殺滅數千人命的軍人,蛻變成引導人認識主的神僕;一個戰爭的差役,蛻變成和平的使者。淵田美津雄的改變,說明了耶穌基督的福音擁有何等奇異的能力!它改變了一個人的認知、改變了一個人的世界觀、改變了一個人的自我形象,也改變了一個人的自我期許、和他的人生方向。 淵田期許自己做神救恩的見證人,他也真的成為深具影響力的傳道人。這個曾在珍珠港上空下達「虎、虎、虎」攻擊令的元凶,戰後,他在日本火車站,從一個美國宣教士手中,收到一張「我曾是日本的戰俘」傳單。那位被日本人凌辱的美國軍人,大戰結束後去唸了神學院,獲得學位後立即到日本宣教,向凌辱他的日本人傳揚耶穌基督的救恩。淵田看了單張,大受感動,因而悔改信主,走上了事奉及宣教的路程,並善用了他的知名度,為主做了美好的見證。 這些見證說明了基督福音奇異的改變能力,來自下列幾個重要的真理: 上帝的大愛,帶給我被接納的確據。 十字架的赦罪之恩,會帶給我罪蒙赦免的心靈平安。 神兒女的特權,帶給我自我認知的新境界。 生命的最高意義是為了事奉神,帶給我人生的意義與價值。 榮耀神是我人生的目標,帶給我道德上自我期許的提升。 復活的盼望如天國應許,給我永生的把握。 本期飛揚雜誌的主題是「自我期許」。我們將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信靠主耶穌是如何提升一個人的自我期許,以及自我期許的提升如何改造一個人的一生。從這個角度,來認知基督福音如何改造一個人,這是較少人探索的話題。讀者們循序漸進,瞭解基督福音作用力的原理,對體會福音的大能必有助益。 二月中旬是師母潘燕歸回天國一週年紀念,這位忠誠的神僕事主四十二年,她的委身必得坐寶座的稱讚。
Author: 李順長
December 7, 2007
幾年前行為科學家高爾曼(Daniel Goleman)的書「情感智慧」(EQ)出版,掀起一陣風潮,把社會大眾的注意力,從IQ智力智慧,轉移到EQ情感智慧。這本書主要的貢獻是把歷史上的迷思擊破,使原先獨尊IQ的成功之模式,扭轉成IQ與EQ並重的局面。甚至倡言EQ比IQ對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影響更深遠。
Author: 李順長
December 1, 2007
一九九七年,我們夫婦從俄亥俄州哥倫布市搬到南加州洛杉磯,開始創辦飛揚事工的旅程。這個決定耗費我們六年的禱告時間,尋求神的引導。我們從穩定的牧會工作轉入機構服事;從穩定的教會財物供應,轉入無固定來源的信心生活;從已有的事業轉入艱辛的創業。再加上我年逾五十三,這使得這個決定格外不容易,因為如果創業失敗,我已經沒有時間和機會復原,畢竟創業是卅幾歲年輕人的特權。 迎戰巨人歌利亞 我和內人潘燕覺得這個抉擇很像小小大衛迎戰巨人歌利亞,也很像以色列人過紅海。大衛出戰歌利亞,從神的角度來看,需要神引導的確據;從人的角度來看,需要個人非凡的信心;以色列人過紅海,從神的角度來看,需要神保護的證明;從人的角度來看,需要選民堅強的信心。上述的發展,結果如何?大衛戰勝了歌利亞,登上以色列國的寶座;以色列人過了紅海,傳為歷史美談。飛揚事工呢?從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十年,從神學、同工、工作、財物、影響力的角度來看,神的同在與祝福,證實它的成立確實是神的帶領;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信心結出佳美的果子。 信心的重要性,從歷史的事實可以看出它的軌跡:新大陸是相信地球是圓形的哥倫布所發現的;飛機是相信比空氣重的金屬鳥能飛上天空的萊特兄弟所發明的;電腦視窗軟體,是相信電腦族會喜歡容易使用的程式的比爾蓋茲所發展的;共和國是相信民主是最佳政體的先聖先賢所創始的。 幾乎人類所有的文明都含有信心的成分: 信心就是看見秋收的可能,農夫就在春天撒種。 信心就是夢想戴方帽的光采,大學生付出四年寒窗。 信心就是指望金牌的光榮,運動員肯苦練十年。 信心就是航海家在尚未有海圖的大洋裏,揚帆向前。 信心就是情侶膽敢將終身幸福交託給對方。 信心就是生意人在尚未享有市場之前,就設立工廠。 信心就是活在次時空下的人類,相信有一位超時空的上帝。 信心就是基督徒在尚未看見天國前,將一生奉獻給耶穌基督。 信心就是使徒們堅持,奉耶穌的聖名可以叫瘸腿的起來行走。 聖經中的見證 聖經上花了巨大的篇幅,強調信心的重要性: 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9:23) 照著你們的信心給你們成全了吧!(太9:29) 你們禱告,無論求甚麼,只要信,就必得著。(太21:22) 你們雖然沒有見過祂,卻是愛祂;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祂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彼前1:8) 新約聖經一再強調信心的重要性,因為有限的人要經歷無限的神,只有信心才能搆到,不是科學、理性、邏輯、實驗所能到達。從今生要搆到永生,從物質世界要搆到靈性世界,從受造的人要搆到創造的主,從次時空的人要搆到超時空的上帝,沒有別的途徑可以達到,只有信心的跳躍可以搆到。兩造之間的鴻溝如此巨大,即使科學再發達,技術再進步,也絕無可能在兩造之間打通一條直達的路,那是上帝保留給信心英雄的特權。 什麼是信心?希伯來書11:1說:「信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用現代語言翻出來:「信就是對未來所盼望的事有十分的把握,是對眼睛所沒有看見的事有十分的確定。」比如說,基督徒對死後「得以進入天國,與主永遠同在」的把握,是屬於未來的盼望。沒有去過天堂,確知其真實存在,且秉持著十分有把握的態度,這就是一種信心。比如說,人類沒有一個人的眼睛曾經見過上帝的存在,基督徒卻對看不見的上帝,秉持確定其有的態度,這就是信心。 眼未曾見的信心 人類的認知受到了時空的限制,他所能知道的是時間上的「現在」,和空間上的「這裡」。現在的事已經是事實,不需要運用信心;但是「未來」的事和空間上的「那裡」,眼睛未曾看見,就得運用信心。再舉個例子,法官審理罪案,他並不在犯罪現場,只能根據證物、證詞、證人作出審斷,基本上那是一種信心。 我們可以大膽的說,人類所有的認知和行動,都和信心有關,任何人為將來的收獲,投入現在的努力,是一種信心,為空間上的那裡(天國),投入這裡的委身(奉獻),也是一種信心。奧古斯丁給信心下了一個美麗的定義:「信心就是相信現在所看不見的,信心的報酬就是將來得以看見現在所相信的。」用基督教的語言翻譯出來,這句富有深度的名言應是:「信心就是現在就相信人的眼睛所看不見的上帝和天國;如果你秉持這樣的信心,你的信心一定會得到報償,將來你也一定會看見現在所相信的上帝和天國。」 信心擁有投射的威力,將現在的努力投射成將來的結果,所以信心更顯得重要。舉凡企業投資,政治決策,生意運作,科技研發,都需要信心。缺乏信心將會癱瘓一個人的行動力,而且是以害怕的形式發展出來。因為害怕失敗,所以不敢走下一步,以致失去可能擁有的美好結果。 先聖先賢的信心之路 我們可以從聖經所記載先聖先賢的故事,擷取寶貴的真理。舊約士師基甸召集了以色列的三百勇士,就敢出擊米甸敵軍十二萬拿刀的軍人(士8:10),靠著「火把藏空瓶,吹角驚敵軍」之計,大敗米甸人,這種以寡擊眾的勇氣,就是非凡的信心。基甸的信心主要來自神的呼召— —耶和華神向基甸顯現,說:「大能的勇士啊!我差遣你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士6:12,14),基甸求神給他證據,以羊毛的乾、濕,來確認神真實的呼召。一旦神的選招確定,基甸即使自認卑微,仍舊勇敢地、以信心承擔重責,擊潰敵人,為以色列民族寫下英勇歷史。確定神的託付、神的呼召,是基甸信心的勇氣的源頭。 另外,亞伯拉罕從故鄉迦勒底的吾珥出走,撇下一生的經營,所展現的也是非凡的信心。他只知道神呼召他離開拜偶像的吾珥,去建立一個敬拜神的家族。希伯來書11:8說,他「出去的時候,還不知往哪裡去」,更顯出亞伯拉罕信心的偉大和對神呼召的確定。 再說到大衛少年時,敢出戰巨人歌利亞,靠的是「耶和華與我同在」的信心,心想:既然先知撒母耳已祝福在先,將來必作以色列王,所以我相信征戰必然得勝。 還有摩西,一個在曠野牧羊四十年的老人,赤手空拳地對抗埃及數十萬軍隊,解救三百萬以色列奴工,爭得自由,這也是神必同工的信心。 從這些活的聖經歷史教導,我們有把握的結論,下面三種信心來源是健康有效的: 確定你所選擇的道路,是上帝的旨意和呼召。接受屬靈長輩代表耶和華神的祝福。擁有神必同在、神必同工的確信。 擁有這三個來源的非凡信心以後,任何困難就不能在你面前站立。主耶穌曾應許:「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它也必聽從你們。」(路17:6)
Author: 李順長
December 1, 2007
下面幾節經文攜帶著重要的真理: 凡給你祝福的,願他蒙福。(民24:9) 滋潤人的,必蒙滋潤。(箴11:25) 饒恕人的,必蒙饒恕。(太6:14) 親近神,神就必親近你們。(雅4:8) 不論斷人,就不被論斷。(太7:1) 給人,就必有給你們的。(太6:38) 這幾節聖經指出,基督徒蒙恩的秘訣是:想要怎樣得著,就怎樣付出。主耶穌曾作證說,聖經的話是真實的,就是天地廢去,聖經的話,一點一畫也不會廢去。認真地實踐上述這幾節聖經,就必蒙福,付出與獲得之間有它的因果關係。當然,這需要一點信心。 你要在財物上蒙福,必須先奉獻十分之一,這需要一點信心,畢竟你是先付出。 你要農作物蒙神祝福也豐收,必須先撒種。這需要一點信心,畢竟你是先撒出種子。 你要配偶愛你,必須先付出愛給配偶。這需要一點信心,畢竟你是先付出愛。 你要怎麼收,你就怎麼種。堅守這種原則的人是主動為蒙福造勢的人,神賜福給他,只是時間的問題。善用這項因果定律的聖經原則,必然蒙福。 飛揚眾同工誠懇地邀請你來,經歷神寶貴的應許。過去這一年,飛揚的事工往前跨出了一大步,除了原有的網站、CD、雜誌、牧家關懷等十幾項工作外,新開的十二美門和曠野神學院 (曠神)培訓,也有大幅進展。北美、台灣、香港等地,許多教會都願意使用十二美門的材料,作為向社區外展的切入點。曠神培訓年輕工人的事工,也在遠東建立了許多據點,這一切都是神的恩惠,率領飛揚同工向前行。 我們很需要你的關懷,在禱告上托住我們、在話語上鼓勵我們、在財物上支持我們。飛揚依賴每一年的聖誕月奉獻,來補充一年來的財物不足。聖誕季提醒我們:天父為了愛世人,賜下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為禮物。傳統上,聖誕節都是「給」的季節,為了感謝主耶穌基督,而大方地「給」的信徒,必有機會經歷到神打開天上窗戶傾福給他,甚至無處可容 (瑪3:10)。在財物上與飛揚同工的你,聖經應許你說:「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林後9:8)感謝神,因祂有說不盡的恩賜。(林後9:15)
Author: 李順長
October 8, 2007
韌性,一種從逆境反彈回來的能力,是贏家和輸家的分水嶺。教導你的兒女處理挫折的技巧,和堅忍的人生態度,是做父母的重要天職。你可以教導他做個贏家,將失敗化成邁向成功的踏腳石。
Author: 李順長
October 1, 2007
唯有神施恩的手,才是我們終極安全感的來源。 卅一年前,我的小女兒才三歲,跟著我回台灣南部老家過年。回程遇上了洶湧搭火車人潮,每個車廂都擠滿了人,連立腳之地也找不著。我只好從窗子把她隔空放入劃定的對號座位。我嘛,則維持該有的紳士風度,從車門走入。 沒想到短短半截車廂,竟耗了我廿分鐘的「擠功」,才穿越人牆到達三歲女兒所在座號。這廿分鐘,她看不見爸爸,喪失了安全感,哭得死去活來。等我坐定,她才窩進父親的胸膛,轉悲為喜,停止了哭泣,過不久就沉沉地睡著了。記得我當時含著淚水,向上帝禱告說,我要盡一切的力量,維護女兒的安全感。 人的本能──尋求安全感 人在缺乏安全感時,大腦會驅動所有的力量,來解決安全上的需要。比如,巴格達被戰火蹂躪,有一點經濟力量的市民都逃到約旦、黎巴嫩等地,尋求一個安全的環境;又如,中年人都努力作財務規劃投資,尋求的是晚年無慮衣食的安全;又如,一人獨行的女性應避免黑暗的巷道,以保護身家性命的安全。再如,軍力強大的國家發展航空母艦,企圖把戰線拉到距離本土遙遠的領域,為的也是國家的安全。還有,女士們喜歡寬闊肩膀的男人,尋求的也是安全感。 尋求安全感是人的天然本性。每個國家都承認:尋求安全是個人的天賦人權。每個人都有權追求免於威脅的自由、免於憂慮的自由、免於恐懼的自由、免於飢餓的自由、免於害怕的自由。這股驅動力十分強大,有時令許多人廢寢忘食,汲汲營營,甚至把人生意義和上帝給遺忘了,那可算是本末倒置了。 路加福音12章16-21節,記載了耶穌所講「無知財主」的比喻,責備的就是這種把安全感單單建築在財富上的錯誤。這位經營有術的財主,心裏打算的、是蓋更大的倉庫,好收藏一切的糧食和財物。他對自己安慰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樂吧!」神對這位財主的評語很簡單:「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神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耶穌說,財富巨大,在神面前卻是貧窮的人,當引以為戒! 安全感的終極來源 主耶穌基督並未責備人追求安全感的需要,祂責備的是,人不該把安全感單單建築在財富的虛浮根基上。歸根究底,財富應不是安全感的終極來源,一方面它散聚無常;一方面,人的享用財富受到死亡的限制。主耶穌教導我們,凡事把安全感建築在父神身上的聖徒,方能有免於憂慮的自由,也能勻出時間和心力來事奉神。主以靈活的形像語言教育我們──神養活烏鴉,必然也眷顧每一個事奉神的人;祂為野地的百合花安排每一個細節,也必然為事奉祂的人安排周全。 耶穌基督以美麗的應許,認可聖徒安全感的需求。祂說:「你們只要求祂的國,這些東西就必加給你們了。你們這小群,不要懼怕,因為你們的父樂意把國賜給你們。」(路12:31-32) 個體的安全方面,世人大多依靠財富;而在國家的安全方面,邦國靠的是地理、外交、軍隊。俄巴底亞書指出,國家若是依賴地理、外交、軍隊,而不依靠神,就是把安全感建立在虛浮的沙土上。俄巴底亞先知指責以東說,你依靠地理形勢在眾山懷抱之間,易守難攻的特質,就以為安全了嗎?即使你像大鷹高飛,在星宿之間搭窩,我(神)必從那裏拉下你來。(俄4)你依靠邦國結盟就有安全感嗎?與你一同吃飯的,設下網羅出賣你。(俄7)你依靠軍隊嗎?提幔哪,你的勇士必驚惶,以掃山的人都被殺戮剪除。(俄9) 上述經文指出,人的安全感終極來源是神,而不是財富、國防、外交、軍隊。這不是說,聖徒不必費心經營財務管理,邦國不必經營國防、外交、軍隊。這些經文是要告訴我們:依靠外在力量而忘記神將是人類的至大損失。 克盡自己的天職 然而,如果有人每個月把收入花光,不夠用時就呼求養活烏鴉的主眷顧,他如果因此而挨餓就是必然的惡果,因為他忽略了個人管理財務的職責。如果有國家從不經營國防、外交,也不訓練軍隊,等到被侵略時才呼求耶和華,他被欺負也是必然的,因為他輕忽了保護自己安全的天職。人盡自己一份力量,又把安全的至高保障繫在對神的信仰上,是最牢靠穩妥的。 缺乏安全感的世人,常有過份憂慮的傾向。主耶穌知道憂慮會蠶蝕一個人事奉的心志和時間,因此,祂應許神會供應我們生活所需,會保護我們生命安全,好叫我們可以勻出心力來事奉神。這些應許是如此清楚,好似神自己拿了金鋼鑽的筆,清楚雕刻在聖經的本文裏: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就是你們的頭髮也都被數過了。所以,不要懼怕!你們比許多麻雀還貴重。(太10:30-31) ‧人把你們拉去交官的時候,不要預先思慮說甚麼,到那時候,賜給你們甚麼話,你們就說甚麼。(可13:11) ‧婦人焉能忘記她吃奶的嬰孩,不憐恤她所生的兒子?即或有忘記,我(神)卻不忘記你。 (賽49:15) ‧(神安慰保羅說)不要害怕!你必定站在該撒面前;並且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 (徒27:24)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 當一個人盡一己之力,來照顧自己的安全(財務、健康、工作等),他就有權祈求神的引導、保護、供應。畢竟,人類的智慧和力量都有限,唯有神施恩的手,才是我們終極安全感的來源。有了安全感,人才有安息,才敢跨出信心的一步,才能有所學習,才能有人際關係的發展,才能有所成長。
Author: 李順長
October 1, 2007
一個有安全感的領袖,事業上比較容易成功。他能欣賞有才華的下屬,比較不會去排斥或對付他們;他比較有雅量去聆聽屬下的意見,不覺得被威脅;他也比較可能提拔才俊,團隊配搭更有效率。相反的,一個缺乏安全感的領袖,自覺被有才華的下屬威脅,興風作浪去排斥忠心耿耿的部屬,他會把團隊搞得雞飛狗跳,對付根本不存在的想像之敵,至終會把自己的前途送進墳場。 掃羅王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當時全國沒有一個勇士敢去應戰巨人歌利亞,人民心裡抑鬱。青年大衛手無寸鐵,只持一根甩石的機弦和手上五塊石頭,就敢請纓出戰。果然,牧羊童大衛得勝,砍了巨人的頭,凱旋而歸。婦女們高興的歡唱:「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此時,只要掃羅王信任大衛,收他為乘龍快婿,國王和駙馬同心治理以色列,國勢必蒸蒸日上。 不料缺乏安全感的掃羅竟然嫉妒大衛,害怕他功高震主,將來奪了王位,自己兒子的王位也會岌岌不保。掃羅王竟然心生消滅大衛的詭計,興起全國軍民去對付忠誠的大衛,至終被神離棄,戰死沙場。缺乏安全感反而毀滅了自己的前途,所害怕的事反而臨到自身。(箴10:24) 從以上例證,我們可以看出安全感與成功之間的因果關係──一個有安全感的領袖,已經肯定了自己,也有雅量肯定別人。他覺得自己豐富,就有雅量去付出、享受,因施比受更為有福;他覺得自己安全,就有雅量去信任;他覺得自己被神恩待,就有雅量去恩待別人;他覺得自己富有,就有雅量去分享。這種雅量激起更多人的愛戴,團隊配搭的加乘效應一發酵,成功是必然的。 相反地,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自己覺得貧窮,就很容易落入自私的情緒陷阱。他因為自卑,就處處顯得過份敏感,以致酸化人際關係。他常常會處在害怕的情緒中,也缺乏冒險負責任的精神。他既事事保護自己,就很難交到知心的朋友,這些負面的力量是他成功路上的絆腳石。 缺乏安全感的妻子(丈夫),也會疑神疑鬼,消耗很多無謂的精神力量,去防範一個不存在的假想敵,這樣,反倒腐蝕了夫婦之間的信任。本來甜美的婚姻,也可能因為斤斤計較財物,而破壞了原本融洽的感情,大多可以在缺乏財物的安全感中找到潛藏因素。 信靠真神耶穌基督,可以大幅度增進一個人的安全感。其作用力雖然有聖靈做工的神秘成分,但大體上仍有下列因果關係可循── 相信神是我天上的父親,按祂美意創造了獨一無二的我:我就有健康的自我形象。 知道神垂聽我的禱告,我心靈就卸下重擔。 神是信實的,祂應許護衛我的安全:我享有安息。 神的慈愛永不改變:我靈魂的錨就拋牢在安全港。 因信仰耶穌基督而生發的安全感是最深穩的,從這安全感滿溢出勇敢、創意、信任、捨己、學習、喜樂、和平等美德,其他祝福連環沛降,也是必然的。
Author: 李順長
August 1, 2007
平衡是一種兼容並蓄的美麗。 如果地上有理想教會,該教會應該呈現怎樣的風範?如果地上有完美的基督徒,這人該有何等的英姿丰采?如果地上有理想的家庭,該家庭又應展露怎樣的藍圖呢? 任何人如果都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家庭、人物、教會畫幅理想圖,答案可能就像世界人口這麼多。本期主題「平衡」,我們就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幅理想圖的品質吧! 家庭的理想圖 理想的家庭應該含有公義和慈愛的平衡:公義是家規嚴格,為行為、道德、良心樹立正確的標準。慈愛是保證接納,即使家庭成員誤犯家規,管教之後總是表達無條件的接納。若只講公義卻無慈愛,孩子將缺乏安全感,但光有慈愛卻無公義,孩子將被溺愛而淪為自我中心。偏執一方都不是家庭之福。 理想的基督徒應該擁有自信和謙卑的平衡品質:自信是相信全智、全能、全愛的神,按衪美好的旨意,創造了一個獨一無二的我,天生我才必有用,我必定有某方面的恩賜可以榮神益人。謙卑是認知使我與人不同的是神,既然一切都是從神領受的,就沒有什麼可誇。(林前4:7)有自信卻無謙卑,自信很容易淪為驕傲;有謙卑卻無自信,謙卑很容易淪為自卑。自信而又謙卑的平衡,展現在不卑不亢的美麗裏。 教會的理想圖 理想的教會應該持有對內和對外的平衡:對內是遵行基督的命令「彼此相愛」(約13:34),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以愛來融化人與人之間隔斷的圍牆。對外實踐基督的吩咐「廣傳福言」(太28:19),將神的道傳到世界各個角落,以十架救恩來改變人心。 有對內彼此相愛卻缺乏對外廣傳福音,教會將縮小成為世外桃源;有對外廣傳福音卻缺乏對內彼此相愛,初信者無法感受基督的愛,就缺失了學習成長的機會。 理想的教會應該擁有敬拜神和服事人的平衡,敬拜神是打開心靈來享受神的同在、恩典、更新和能力。服事人是進入社區,去關心世人的需要、困難和問題。敬拜是一種流入,服事是一種流出。有流入又有流出,聖徒的靈性必然是健壯、活潑、多結果子的。有敬拜而無服事,就像有流入而無流出的死海;有服事而無敬拜,信徒很快就會靈力耗盡枯竭。 一般來說,教會若注重團契(小組)的組織活動,來實踐對內彼此相愛,對外廣傳福音就顯得較為薄弱。教會若專注於主日敬拜的有形事工,服事社區的無形活動就會相對較為缺乏。要使教會達到對內和對外的平衡,敬拜神和服事人的平衡,不但需要在意識上覺悟到平衡的重要性,還要在行政方面刻意建造事工上的平衡。 「不平衡」跟你我有什麼關係?想像一下,一個國家若十分之九的人口是男人,只有十分之一是女人;想像一下,一個只有動物沒有植物的地球;想像一下,一個社會只有勞工,沒有知識份子;想像一下,一個經濟體只有輸入而沒有輸出;想像一下,一個教會只注重神的能力,而忽略人的努力。 神費了相當的心思,來護衛神學理念上的平衡,有時某個聖經作者的神學思想側重一方,衪就興起另一個作者,強調神學思想的另一方面,來取得平衡。事實上兩造雖然表面上顯得互相矛盾,但卻同時是真理。 信心與行為的平衡 比如,保羅在羅馬書三至五章,強調因信稱義的真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行為上)遵行律法。」(羅3:28)並且舉「亞伯拉罕信神,這就算為他的義」(羅4:3),作為歷史例證。這邏輯解析確實是鏗鏘有力,把「靠行為的完全而稱義」之門堵得死死的,好讓我們這憑信心來到基督十架之下的人,在寶血裡找到完全的安息。啊,何等輕鬆自在,我不需要行為上修行得多完美,我只要依靠基督寶血就蒙接納! 這個信念極可能有個副產品,有人會誤解基督教不注重行為,反正犯了任何大罪,主都會接納赦免!為了防止可能的誤解,神興起另一個使徒雅各,在聖經的另一端《雅各書》,強調行為的重要性:「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2:17)雅各把假基督徒「嘴巴說信,心裡卻沒誠實悔改」之門堵得死死的,使信心與行為結合成一物的兩面,並且同樣舉亞伯拉罕為例證:「我們的祖宗亞伯拉罕,把他兒子以撒獻在壇上,豈不是因行為稱義麼。可見信心是與他的行為並行,而且信心因著行為纔得成全。」(雅2:21-22) 上帝是何等的卓越啊!祂藉著保羅的神學理念告訴我們,靠「行為的完全」而得救是不可能的。相形之下,簡單的因信稱義就成為我們的安全感──接受基督的十架恩惠,真是簡單又確實。然而祂又透過雅各的神學理念告訴我們,救恩可不是舊貨攤上的廉價品,不必付出真心悔改的代價就能獲得。真信心一定有真行為的記號表彰出來!兩位使徒神學理念上的平衡,可以說是上帝智慧的極致。 恩典與律法的平衡 神甚至投資一千四百年的時間,來成全神學理念上的平衡。比如在3400年前,透過摩西在西乃山頒佈律法。過了一千四百年,在西元的起點,透過耶穌在加略山頒佈恩典。律法給了人類生活行為的共同準則,為社會提供了道德規範,以處罰來嚇阻人類犯罪。恩典則給了罪人蒙恩得赦的機會。為願意悔改的人提供了新生,以寶血來吸引人向善。 這律法與恩典的平衡,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創意──有律法而沒有恩典,上帝只是個嚴苛的祕密警察;有恩典而沒有律法,上帝則淪為任憑人拔鬍鬚的慈祥老公公。只有在恩威並施,律法與恩典平衡的環境下,人類才有可能既愛且敬這位創造我們又救贖我們的恩主。 以上這些論述平衡的神學大菜已經端上桌,讀者也已經享用了,現在來一盤點心小菜,包管讀者大人回味無窮。正反面兩種味道融合的靈性佳餚,嚐起來就是有上帝手藝的鮮美味道。 調整自我的平衡 接納自己與改善自己的平衡:接納自己就是認知神已經接納一個有優、缺點的我,所以我也接納一個兼具優、缺點的自己。這種自我接納是平安喜樂的最深沉根基。神已經饒恕了我,我當然也應當原諒自己。 改善自己就是決心像天父完全一樣(太5:48)。總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腓3:13)企圖去蕪存菁,靠著聖靈的力量,得勝缺點,彰顯基督的榮美。 殷勤與安息的平衡:殷勤就是盡自己一份力量,常常竭力多做主工(林前15:58),避免因懶惰而虧損神的工作。安息就是完全交託在神手裡,知道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127:1)。 神成就與人努力的平衡 最後,Already Is 和Yet to Be的平衡是最富有趣味的了。我姑且把它的中文翻譯為「上帝所成就」與「我所須努力」的平衡。上帝所成就的事,比如十架寶血的救恩、因信稱義的恩典、聖靈同在的應許、天堂的盼望、無條件的接納、永不變質的愛……等,都是上帝所完成的工作,不需要我們再做什麼,只管憑信接受,這些福份我們都可以享有。我們因上帝透過耶穌基督所成就的,而有非凡的安全感,因為這些福份具有永恆的特質,並不隨時間而改變。 一個基督徒的神學,如果過份側重「上帝所成就」,安全感固然有了,他卻可能會失掉上進的活力,反正一切神都已經完成了。這種只重享受不重付出的基督徒,既不努力,潛能和恩賜也會冰凍起來。喪失了雄心、企圖心,靈力和體能也都會退化。 這時,「我所須努力」的另一半神學就派上用場了:基督的福音需要傳揚、成聖的功夫需要我去追求、教會的事工需要我去委身、個人的恩賜需要我去開發、弟兄姊妹的問題需要我去關懷。腓立比書2:12說:「當恐懼戰兢,作成你們得救的工夫」,指的就是我當盡的一份力量。連主耶穌都說:「我有當受的洗(當做的工),還沒有成就,我的心是何等的迫切(熱切)!」(路12:50)這種「功尚未成」的使命感,驅使我們去付出,並轉化成為我們的精力、熱誠、成長,使這屬靈歷程富化為成長的探險之旅。 一個享有安全(主已完成救恩),又有使命(我有待完成的工作)的人生,是最健康的人生。 八月號飛揚雜誌送到各位讀者手上時,可能是你一年中休閒成份最濃的時候。搬一張搖椅來,斜躺在你家後院樹蔭下,讀這篇有關平衡基督徒生活的文章,一面領受成長的刺激,一面享有些夏日的慵散,不亦快哉!
Author: 李順長
August 1, 2007
今年飛揚雜誌徵文比賽共有四十餘位參與。每位的作品都言之有物,要選出前三名及佳作,著實讓飛揚評審同工花了相當的工夫。 一份基督教雜誌的功能,最主要的當然是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這個目標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卻有許多講究。聖經真理有它的嚴肅性,要把它寫得清新可讀,那就得費一番心思。救恩神學有它的抽象性,要把它寫得與生活思想相關,彰顯它的實用性,那就得費心考量它的表達方式。基督教有它的悠久性(畢竟二千年歷史算是相當漫長),要把它寫得適用於廿一世紀的現代社會,那就要靠一點想像力。信仰內容有它的規範( 神學架構是不容許有絲毫污染的),要把它寫成富有創意性的經驗體會,那就需要有心人在聖靈的帶領下,化禿筆為生花妙筆。 飛揚的五位評審同工,定下十二項評分標準,從內容、文筆、思想、神學、聖經運用、表達、結構、轉承、感力等角度,來衡量每一篇作品。初選入圍後再經複選,選出最佳作品。結果應該是相當客觀的,一來評選者是個五人團隊,而不是個人的獨角戲,二來評選有它客觀的標準,而不是憑主觀感覺下結論。 這次徵文的前三名作品都發表在本期雜誌上,其餘佳作將陸續刊登在以後的雜誌及飛揚網站上。讀者若細加揣摩得獎者的文章神韻,必有心得。倘若在研讀之中,感悟寫作的技巧,興起動手執筆的念頭,這種「有為者亦若是」的心志,主都會紀念。 一份基督教雜誌,除了把好文章送到讀者面前之外,它還有一個神聖的使命——–發掘更多有潛力的作者,激發他們寫作的動機,提供他們揮灑的舞台,鼓舞他們心靈的創造。更多優秀的作者被發掘,神的國度就豐富起來。飛揚雜誌秉持這理念,將會繼續舉辦徵文比賽,進而可能辦寫作培訓班。 本期主題「平衡」,討論基督化生活品質的全面性,又觸及正反兩種質素的兼容並蓄,例如公義與慈愛的平衡,Already Is 和Yet to Be 兼顧,讀者們仔細品嚐,必有收獲。「平衡」本來就是宇宙秩序、生物活力、生命美麗的根基。 我個人正逐漸從喪偶的傷痛中復原。師母蒙神恩召,於今年二月十四曰歸回天家,迄今已近半年。很感謝弟兄姊妹們的關懷,給了我莫大的安慰鼓勵。在三餐飲食上照顧自己,是我現在生活上的學習和趣味,上帝總是有說不盡的恩惠。
Author: 李順長
June 1, 2007
成功,有模式可遵循;失敗,有軌跡可借鏡。 有兩個人,同樣是君王,同樣才華出眾──大衛和掃羅。然而至終大衛被稱許為合神心意的人,掃羅最後戰死沙場,王權被大衛所取代。為什麼?一個走進了成功的模式──憑信心出戰巨人歌利亞的勇氣;寫了至少七十三篇詩篇的靈性敬虔,和兩次義釋掃羅的美德,把大衛送上了王座。 掃羅?違抗神的命令;越份擅自獻祭,又交鬼過陰,至終走進了失敗的模式,被神厭棄。 差之毫釐 失之千里 有兩個人,出身同一個家庭,同為父母所疼愛──雅各與以掃(雙胞胎)。然而,至終雅各高升為以色列十二支派的祖先,以掃則演變為神百姓的宿敵以東人。為什麼?一個走進了成功的模式──雅各雖然用了不光明的手段,以一碗紅豆湯騙取了長子的名分和祝福,但畢竟他羨慕屬靈祝福的赤子之心,贏得了神的喜悅。以掃?只知道打獵和體能(血氣本能的代表),對屬靈追求一點胃口都沒,至終距離神的心意極遙遠,走進失敗的模式。 有兩個人,同樣是人家的媳婦,同樣是寡婦──路得和俄珥巴。然而,至終路得名列彌賽亞家譜,成為大衛的曾祖母。俄珥巴的名字則永遠凐沒在漫漫歷史長廊。為什麼?一個走進了成功的模式──決定個人前途時,路得決定拋棄故園家鄉,歸依以色列真神,服事婆婆拿俄米,神將她的美麗心志留於丹青。俄珥巴?決定回歸娘家,繼續事奉偶像假神,置老年婆婆於不顧,至終走進失敗的模式。 有兩個人,同樣蒙召作耶穌基督的使徒,同樣嚴重地失敗過──彼得和猶大。然而至終彼得重新被主託付牧養群羊,猶大以吊死自己來結束悲慘的一生。為什麼?一個走進了成功的模式──雖然三次否認主,但彼得相信慈愛的主願意饒恕他,再給他第二次機會,而崛起成為初代教會的領袖。猶大?他自覺罪惡深重,不配來到主基督面前,至終為自己的失敗蓋棺論定。 成功或失敗是有軌跡可尋、有模式、有方法的。聖經留下這些人物,作為我們的榜樣與鑑戒。目的是,激起我們效法聖經成功人物的心志,並避免重蹈那些失敗者的覆轍。 有兩個國家,執政者都希望對外改進國際地位,對內改善人民生活──中國和北韓。中國經過廿多年的奮鬥,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最快速繁榮的經濟奇蹟,在2006年底握有一萬億美金的外匯儲備。北韓?以勒緊褲帶發展核武的模式,被戲稱為無賴的國家。為什麼?一個走進了成功的模式,一個走進了失敗的模式。 吸收成功的經驗 中國的領導人自1979年改革開放之初,就知道最重要的是創造十幾億人口的就業機會。從台灣和日本學習成功模式──在沿海地帶設立特區,以廉價的勞力來吸引外商的投資,加上前幾年以減免賦稅作為誘餌,並以打開國外市場作為產品銷售的通道。這幾招果然奏效,台商、日商、美商紛紛前往投資,帶進了資金,也帶進了技術,及就業機會。所賺取的外匯又化成人民幣,在大陸支援了高速公路、辦公大樓、房地產、社區、電信、百貨、便利商店的建設等等,只廿多年就崛起成為世界製造業的重心。 懂得吸收別人成功的經驗,按步前進,依法泡製,可以大幅度縮短摸索的時間──日本學美國的成功模式,只五十多年就做到美國二百年才到達的境界。台灣學日本,只四十年就做到日本五十多年的模樣。中國學台灣,只廿八年就做到台灣四十年的地步,八九不離十。成功是有模式的,肯虛心學習,效法已有所成的先行者,不但減少摸索的時間,而且成功的機率也有相當的保障。 聖經的成功模式 聖經很少使用成功這兩個字,但使用了相當多同義詞來表達相同涵義,比如,順利、通達、興盛、蒙福、多結果子等。攜帶著類同的思想,對聖經的成敗模式稍作探索,常有出人意外的發現: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祂所作的,盡都順利。 (詩1:2-3) 愛耶和華你的神,遵行祂的道,謹守祂的誡命、律例、典章,使你可以存活,人數增多,耶和華你神就必在你所要進去得為業的地上,賜福與你。(申30:16 ) 主阿,求你側耳聽你僕人的祈禱,和喜愛敬畏你名眾僕人的祈禱,使你僕人現今亨通,在王面前蒙恩。(尼1:11) 我口要說智慧的言語,我心要想通達的道理。(詩49:3) 約瑟住在他主人埃及人的家中,耶和華與他同在,他就百事順利。(創39:2) (耶路撒冷教會選立了七位執事,同心服事。之後)神的道興旺起來,在耶路撒冷門徒數目加增的甚多。(徒6:7) 我經過懶惰人的田地…荊棘長滿了地皮…我看見就留心思想,我看著就領了訓誨。再打盹片時,你的貧窮,就必如強盜速來。(箴24:30-34) 你若不聽從耶和華你神的話…你出也受咒詛,入也受咒詛。(申28:15-19) (因耶路撒冷君民行淫亂的事,耶利米先知預言)猶大悲哀,城門衰敗,眾人披上黑衣坐在地上。 (耶14:2) 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16:18) 人的愚昧,傾敗他的道,他的心也抱怨耶和華。(箴19:3) 關鍵因素──敬畏神 當然,一個國家的成敗,涉及教育、制度、科技、領導、稅務、人民素質、文化傳統,絕非簡單的事,也絕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明。聖經倒看明一項簡單有效的原理──敬畏神是成敗法則中最具決定性的因素。仔細思量,不無道理。如果一個國家的國民大部份認識真神,在工作態度、守法、待人處世、制度的制定、主僱關係、領導的精神上,遵守聖經的法則,其成功是必然的。就像美國過去兩百年,以基督教的精神立國,人民敬業守法,蒙神祝福一樣。 相反地,不敬畏真神,缺乏信仰作精神根基,很容易走入失敗的模式,只要一兩股逆境的摧殘,就把人推入惡性循環的陷阱。許多青年人落入吸毒、幫派、打架、色情、槍械、偷竊的魔爪,他們的淪亡似乎都有一套共同的失敗模式── 1.環境上經歷過幾次嚴重的失敗(比如學校成績低落)。 2.心態上形成低落的自我形象。(我不是讀書的料子)。 3.自信心嚴重受損(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結果)。 4.泛化到人格的每一個範圍(我不但成績差,和父母關係也差,我是個沒用的人)。 5.意識形態放棄努力(我的命運就是如此)。 6.悲慘的結局(接受隨波逐流的人生)。每個國家都有一些社會的邊緣人,他們一生走過的軌跡,正是這失敗模式的寫照。 成功的階梯 也有人因信靠耶穌基督,潛意識中持守信仰作精神態度的法則,有智慧勇氣踏過人生的高山低谷,進入善性循環的美境。他們的興起似乎享有一套類似的成功模式──…
Read more
Author: 李順長
June 1, 2007
廿二歲,大學最後一年,我初信主耶穌,剛受完洗,就很羨慕站在台上講道。從講台所釋放的神之道,有一種難以形容的能力。它拆毀又建造,它責備又安慰,它壓傷又醫治,它做聖靈光照又寶血遮蓋的工作,就在我眼前彰顯出改變生命的奇妙大能。 從此,我不但羨慕講道,也熱中學習講道──傳道人在台上講一句話,我在心中複述一句;傳道人講三個重點,我在筆記本上就記下三個重點;傳道人聲調抑揚頓挫起伏有致,在我腦中也跟著抑揚頓挫起來。我注意他講章的結構,我揣摩他讀經的亮光,我觀察他情感的投入,我研究他表達的技巧。 現在,我講道了四十年,我才覺悟到當年的臨摹學習,對我有多大的幫助──原來,學任何技能,臨摹是最佳途徑。你想學書法?你得臨摹柳公權、王羲之;你想學寫作,先模仿幾位出名的作家;你想學做生意,就跟著成功的生意人跑幾年吧;你想學牧會,你得在大牧師手下受教。 你跟著一個成功的模式走,一來可以縮短摸索的時間,二來可以保證效果八九不離十。 近廿年來,基督教工作做得很成功的有幾間教會──韓國中央純福音教會,趙鏞基牧師的靈恩模式;新加坡堅信教會,鄺健雄牧師的小組教會模式;馬鞍山教會,華理克牧師的棒球四壘模式;芝加哥柳溪教會,海博比牧師的管理模式;德州湖木教會,奧斯汀牧師的生活化信息模式。這些成功的教會,都很大方,並不吝惜將他們的經驗傾囊相授,只須花一點報名費,就可以學習到上乘功夫。 模式學不但在基督教界流行,舉凡宣教、講道、教會增長、植堂,都有模式可學,它在世界各層面也被廣泛應用。政治上大家都學二百年前創下的模式──民主;經濟上世界各國也都模仿自由市場的模式。這模式的概念已滲透進入世上各行各業,比如領導模式、外交模式、教育模式、競選模式、談判模式……難怪有些思想家,靠敏銳的觀察力,能解析出未來卅年的管理模式,和競爭力模式。當然各大公司都會重金禮聘,先學為快,所付的代價當然也是昂貴的。 基督徒的使命既然是廣傳福音、建造教會、高舉基督,我們就應當關切有效達到這些目標的模式,並斟酌教會群體的恩賜和性格,選一個較適合的模式,臨摹前進,聖經上倒真有這種「有樣學樣」的吩咐: 你們要如此行。(林前11:25) 你們該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樣。(林前11:1) 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20:21) 耶穌說,你去照樣行罷。(路10:37) (耶穌說,)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 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我們也當為弟兄捨命。(約壹3:16) 當然,在天國裡蒙神稱許的,是那些在地上樂意效法主耶穌之思想模式、生活模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