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韓琦

小婦人的大成就──慕拉蒂

神透過一個瘦小的女子,來成就祂偉大的事工。 上個世紀初,有一個只有130公分高的女士,她會九種語言,年輕時就遠渡重洋來到中國。在那兒奉獻了她最好的歲月,最後死在回鄉的途中。然而神透過這位瘦小的女子,幫助了後來五千個宣教士,她究竟是怎麼辦到的呢? 慕拉蒂(Charlotte Lottie Moon)於1840年出生在美國維吉尼亞州的一個富裕莊園,家中的煙草種植園達一千五百英畝。她在家裡七個小孩中排行老三。南北戰爭前的南方莊園裡,僕役眾多,且有黑奴。在她少年時,父親因船難意外過世,母親仍支持她,14歲時就讓她到維吉尼亞女子神學院就讀。該校是美南浸信會創辦的學校,雖然父家是傳統的基督徒家庭,但在學校時慕拉蒂才更多思想關於信仰的事情,她開始認真地信奉基督。她成績非常優秀,除了英文以外,還會西、法、義、德、希臘文、拉丁文及希伯來文。18歲時,她參加一個由著名的佈道家 John Broadus帶領的特別聚會,慕拉蒂大受感動,決心要獻身宣教。 南北戰爭期間,慕拉蒂在家幫助媽媽管理家裡龐大的產業。之後,她在喬治亞州及肯塔基州教書並持續關懷弱勢的學童。但是她一直想要去外國傳教,尤其心繫著一個遙遠、龐大的國度──中國,而原本不接受女性傳教士的美南浸信會,恰在這當頭逐漸放鬆了性別限制,慕拉蒂的妹妹愛蒙雅已經在她之前成為宣教士。這更激勵了她,慕拉蒂也向美南浸信會申請去中國。終於在1873年7月,慕拉蒂申請成功,搭船來到了中國。姊妹倆先在山東的登州會面,先跟著差會的其他宣教士學習語言。 唯有女人才能夠 當時大部分的宣教工作都是由已婚的男性宣教士去開拓,宣教士的太太──師母們只是輔助先生的工作,所以像慕拉蒂這樣單身的女傳教士,身分特別尷尬,變成了協助「師母」們的小妹。然而在跟著師母們去鄉村裡探訪家庭的過程時,她發現女性在對中國宣教的事工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當時的中國是強調父權的封建社會,中國女子不論是否已經結婚,不可能與外國男性交談。慕拉蒂明白:「唯有女人才能傳福音給女人」。然而由於她沒有先生,差會只讓她待在縣城的學校裡教書,慕拉蒂覺得很挫折,不禁自問:來到這遙遠的地方做什麼?原本計畫許多福音的事工,現在卻只能執教鞭管著那些好家庭送來的學生守規矩。 我不能沉默 於是慕拉蒂開始寫信,不厭其煩地寫信,請求差會的上層,也就是美南浸信會國外宣教部當時的負責人H.A.Tupper,告訴他在宣教最前線的實際狀況,請求他與總會方面協調改進支援的方式。慕拉蒂不單要求金錢的支援,也要求當時人力配置的改善,更直接呼籲家鄉的教會「動起來」──不只是金錢的奉獻支持,也組織禱告小組,為在國外的宣教士禱告,並鼓勵單身的婦女們自己投身在宣教當中。她的文筆流暢,相當具有感染力,有一封信裡寫道:「想到這些人的生命,從生到死,連一次都沒有聽聞耶穌名字的機會,真令人哀痛。而我能傳揚福音給幾個人呢?這些人的需要時時催逼著我的心,所以我不能沉默!」 在1888年,美南浸信會的教會聽從了慕拉蒂的請求,在聖誕節的前一週專為了宣教事工募款,這次募款募得了美金3315元,在當時足夠支持三位宣教士去中國。 直接上前線 1885年底,慕拉蒂放棄了穩定的教職,隻身前往更內陸的區域,她的足跡到達平度、黃縣、通州,開拓新的宣教工場。有時一天願意歸信的人多達數百人。當時人們擔心中國人會排斥西方人,然而慕拉蒂在1890年,從平度寫信回美國時,這位來自以熱情好客著名的美國南方女子,信裡洋溢著樂觀和對中國人的愛:「說中國人不好客真是一大錯誤啊!我在其他地方從未感受到如這裡所感受到的中國人的熱情與好客!」 歸信的人日益增多,她持續寫信請求在美國母會的支援,也呼籲基督徒要走出自己舒適的安樂窩,來到新的宣教工場。然而,經歷了義和團、捻亂、甲午戰爭,山東的的境況越來越糟糕。1904年慕拉蒂回國述職並呼籲奉獻,之後她又回到山東。沒想到回到那裏所面臨的是即將發生的大饑荒。 瘦弱卻堅強 當時美南浸信會國外部不僅沒有錢供應宣教士,還負債累累。甚至各宣教士的月給都得減少。個頭已經很小的慕拉蒂身體日漸削瘦,甚至得病,幾乎走不動路。後來她的宣教士同工才發現,她把自己微薄的所得,大部分都給了中國信徒們,她說:「他們更需要。」 1912年,慕拉蒂已經是72歲的老人,她終於病倒了。鬆開她蓬鬆的衣服,發現她竟然瘦弱到有如皮包骨,僅剩不到25公斤重。同工們遂決議必須送她回美國治療。但她終究沒有支撐住漫漫回鄉路,船駛到日本神戶港時,她就在那兒榮歸天家了。 慕拉蒂因病在船上去世時,體重尚不足25公斤。她對中國深厚而捨己的愛,大大激勵在美國母會的信徒,於是大家熱心地對宣教事工出錢出力,甚至有人效法她投身在宣教場上。美南浸信會也從1888年開始,每年聖誕節前,都固定專有一週,為宣教士奉獻,至今持續不輟。慕拉蒂過世已經百年,這一百年間所募集的宣教款項超過了15億美元,支持了超過五千名傳教士到各處宣教。 (本文獲允轉載自《希望森林》網站: www.seewant.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