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紀洞天

偷渡記

神是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 這個故事是陳師母告訴我的,我不得不驚歎生活中的真實,竟然會比小說還要小說。 陳漢章是先於妻子劉淑嵐來到匈牙利的,等到劉淑嵐去辦理赴匈簽證時,情勢已急轉直下,她一再地被拒簽。幸好天無絕人之路,山不轉水轉,那時據說正逢美國飛機誤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 這一炸,倒使中國和南斯拉夫的關係更鐵了。頭腦靈活的國人乘此良機潮水般地湧向南斯拉夫,他們也要像電影《瓦爾特保衛塞拉熱窩》那樣地支持南斯拉夫人民反擊「美帝」。有時一天居然有四趟班機降落在貝爾格萊德機場。 劉淑嵐也就是乘著這股東風來到南斯拉夫的。可到了南斯拉夫,她還是辦不了到匈牙利的簽證,夫妻依然分居兩地。「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 。」 險惡偷渡路 劉淑嵐可不想呆在南斯拉夫,再等下去她會發瘋的。她決定花錢請蛇頭幫她偷渡到匈牙利,鄉下人什麼苦沒有吃過,不就是跋山涉水,忍饑挨餓嘛,這算得了什麼? 出發前,蛇頭信誓旦旦地向劉淑嵐保證:「妳放一百個心好了,我一定會安全地將妳交給妳老公。」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劉淑嵐確實是踏上了匈牙利的國土,但卻被匈牙利邊防軍給逮住了。這時,劉淑嵐正想找蛇頭理論,可老奸巨滑的蛇頭早已不見蹤影了。 劉淑嵐倒是臨危不懼,她在被邊防軍抓住前,趕緊給丈夫發出最後的資訊:「完了,我出事了,快來救我!」隨即她毫不遲疑地將手機和中國護照丟在山溝裏。邊防軍從劉淑嵐身上什麼也沒有搜到。 有意思的事發生了,所有的偷渡者都被關進了監獄,等候被遣送回南斯拉夫,唯獨對劉淑嵐卻作了特別的處置。 請妳幫我禱告 花開兩枝,話分兩頭。此刻,我們回過頭來說說陳漢章。當他得知妻子劉淑嵐決定偷渡時,不由地憂心忡忡,不知如何是好。已經信主的他找到了陳師母訴苦。他對陳師母說:「師母,這事妳可一定要幫幫我,淑嵐要偷渡來匈牙利,妳幫我向神禱告,求神讓她平安順利地到達匈牙利,我們夫妻倆已經分居多年了,實在太需要團聚了。」陳師母不知幫多少教友禱告,可這樣的禱告,她就是在神學院也沒有學過呀!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 」(箴 9:10)陳師母左思右想,終於找到亮光。她對神說:「神啊!我也不知道這事該怎麼向你訴求。偷渡的行為是你不喜悅的,可你也說過,『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創 2: 24)他們夫妻盼望團圓,但又無法實現。劉淑嵐已正正規規地申請了簽證,可就是批不下來,迫不得已才走上了偷渡這條路。神啊!您愛世人,在您的眼中,地上是沒有國界的,可現在地上還有國家之分,國與國之間還要簽證。劉淑嵐是您的兒女,我就將她交在您的聖手中 ,求您按照您的恩典去扶持這位姐妹。」 保護你的是耶和華 就在此時此刻,陳師母的腦海中突然蹦出一段熟悉的《聖經》金句:「保護你的是耶和華,耶和華在你右邊蔭庇你。白日太陽必不傷你,夜間月亮必不害你。耶和華要保護你,免受一切的災害,祂要保護你的性命。你出你入,耶和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神啊,太謝謝您了,你用詩篇第 121篇回答了我。陳師母一無掛慮了,這一夜睡得很安然、很香甜。 可是第二天,陳漢章卻哭喪著臉來找陳師母,他說道:「師母,糟了,糟了,淑嵐被關進監獄了,怎麼辦,怎麼辦才好?」 此時,陳漢章的腦子已亂成一團麻,都語無倫次了。陳師母安慰他說:「別急,別急,我們先到獄中探望她,再想想辦法。」 倆人來到監獄,可得到的答覆是根本沒有劉淑嵐這個人,問監獄長可以上哪兒找到這個人,他乾脆兩手一攤,雙肩一聳,甩出一句外交辭令:「無可奉告。」 當陳師母和陳漢章沮喪地走出監獄時,一位監獄看守偷偷地向陳師母招招手,他對陳師母說:「我知道你們要找的人在哪兒。」說時遲,那時快,他立即遞給陳師母一張手寫的地址,並迅速地消失了。 陳師母和陳漢章找到了那個地方,原來那是一座孤兒院。怎麼回事,難道劉淑嵐在孤兒院裏,會不會是監獄的看守騙了陳師母?既然人都來了,就打聽情況再說吧,陳師母找到院長,果然有個新來的孤兒名叫劉淑嵐,被安排在二樓 204室。 原來,劉淑嵐雖然已二十多歲了,卻長著一張娃娃臉,又加上個子矮小,邊防軍捉住她時,從她身上搜不出任何資料,便斷定她還是個孩子,於是將她送到了孤兒院。陳漢章終於見到了久別的妻子,他偷偷地將自己的手機塞給她,並悄悄地說了幾句。 第二天,陳漢章大大方方地開著車子來到孤兒院。孤兒院不比監獄,不但沒有荷槍實彈的看守,甚至連鐵絲網、圍牆也沒有。陳漢章的車子到達時,劉淑嵐正同其他孤兒們在操場上打球,陳漢章的車子就在操場上轉了幾圈,劉淑嵐便找了個機會悄悄地上了車。 就在當天的下午,一位牙醫奉移民局之命前來檢查幾個孤兒的牙齒,從牙齒是可以準確地判定一個人的年齡的,可是他們怎麼也找不到劉淑嵐了。 主動自首認罪 陳漢章和劉淑嵐就這樣重逢了 ,不管怎麼說夫妻團聚,總比讓劉淑嵐一個人呆在孤兒院好。但是,他們倆每天讀《聖經》後,心頭總有一片驅不散的陰影籠罩著。周復一周,月復一月,幾個月過去了,夫妻倆總感到心中的不安不斷地加深,像一塊石頭壓在心上,奇怪的是這石頭一天比一天地沉重。 第四個月的一個上午,劉淑嵐在陳漢章的陪同下來到警察局自首,承認自己是偷渡來到匈牙利的。法院認為劉淑嵐主動自首,認罪態度良好,就判她入獄半年。 半年後,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 ,陳漢章開著車子前來接劉淑嵐出獄。劉淑嵐對陳漢章說:「我今天早晨讀詩篇時,讀的是哪節金句,你猜得到嗎?」陳漢章說:「有意思,我來接妳時,出門之前也讀了詩篇中的一段金句。」 劉淑嵐說:「那好,我們一起把這段金句讀出來。」倆人齊聲朗誦:「你的話是我腳前的燈,是我路上的光。」 (詩…
Read more

神命雨水滋潤大地

古往今來,有關「雨」的詩文真是難以計數── 孟浩然《春曉》寫道: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王維《山居秋螟》: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張志和的《漁歌子》: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人夢來。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寒雨連江夜人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李白的《江上寄巴東故人》:漢水波浪遠,巫山雲雨飛。 李商隱《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范仲淹《岳陽樓記》: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 沒有雨,何來滋潤? 可以這麼說,歷代的文人墨客很少不留下與「雨」有關的詩文。在我的印象中,雨應當是自古以來就存在的,有日月星辰,自然有風霜雨雪。 然而《創世記》卻告訴我們,在耶和華神創造之初,「野地還沒有草木,田間的菜蔬還沒有長起來,因為耶和華神還沒有降雨在地上……。」(創2:5) 沒有降雨在地上。不是說,「雨露滋潤禾苗壯」嗎?若沒有雨,花草樹木怎麼生長?似乎是為了回答人們的疑問,接著創2:6又告訴我們:「但有霧氣從地上騰,滋潤遍地。」這就怪了,沒有雨卻有霧,這是怎麼回事呢? 科學家告訴我們,如果地面熱量散失,溫度下降,空氣又相當潮濕,那麼當它冷卻到一定的程度時,空氣中一部分的水氣就會凝結出來,變成很多小水滴,懸浮在近地面的空氣層裏,這就是霧。雨與霧就不同了,雨滴是空氣中水蒸氣附著在空氣塵埃上形成的。 從天降雨恩澤萬物 起初,神創造天地時,地球上的空氣是非常純淨和新鮮的,不像後來那樣,混進了許多有毒和污濁的氣體,也不像後來那樣佈滿了塵埃。由於沒有污染,那時的天空比現在看起來更明淨、更高闊,彷彿一塊巨大、純淨的藍寶石,不時反映出上帝的榮光。 由於高空中很少塵埃,水蒸氣很難凝結成水滴,所以沒有雨。但是晚上當氣溫下降後,水蒸氣就漸漸下沉,在地面上就形成霧氣和露水,滋潤著地上的花草樹木。 「外邦人虛無的神中,有能降雨的麼?天能自降甘霖麼?耶和華我們的神阿,能如此的,不是你麼?……因為這一切都是你所造的。」(耶14:22) 奉神的命,雨出現了,滋潤大地,使萬物生長,也顯示出神豐富的恩典,就如徒14:15所說,那創造天、地、海、和其中萬物的永生神,「為自己未嘗不顯出證據,就如常施恩惠,從天降雨,賞賜豐年,叫你們飲食飽足,滿心喜樂。」 (徒14:17)

問大地是方是扁

中國的古人對腳下的大地一直是很好奇的,她究竟是什麼樣的形狀呢?為了看清腳下的大地,人們只好登高遠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高樓還是太矮了,人們又登上了高山。「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然而只是看到四周的小山峰,還是看不到大地的盡頭。 唐朝詩人晏殊寫道:「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但天涯地角究竟在哪裏呢?於是,古人認為遙遠的海南島應當就是「天之涯,地之角」了。 既然天涯地角走不到,古人也就推測大地應當是方形的。《黃帝內經.靈樞.邪客第六十一》寫道:「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古詩唱道:「牧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穹廬,旃帳也。其形穹隆。用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來形容天地倒也挺適合的,天圓地方嘛。 古代的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個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陸四面環繞著海水,有一個渾圓的巨大天罩蓋在上面。而古代的印度人則認為,大地是一個圓盾,有三頭大象馱著,站在烏龜背上。莊子的想像力是夠豐富的,他筆下的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背負青天朝下看,也沒有發現大地是個圓形的球體。 公元前五世紀,埃及的學者厄拉托西尼,在正午太陽直射的時刻,觀察立在亞斯文城的一根竹竿並沒有影子,但是在距離八百公里遠的亞歷山大城,立的另一根竹竿卻可以看到影子,他想,如果地球是平的,這時候兩地的竹竿應該都沒有影子才對,因此他推想地球一定是一個圓球。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提出地球是圓形的。後來他的學生亞理斯多德,在觀測月蝕時發現地球投射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圓弧形,進一步證實他老師的觀點,這也是圓形地球的直接證據。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越過大西洋,然後西行至菲律賓。1522年9月從地球的另一方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完成環繞地球的航行,才證明地球是圓的。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人造衛星進入宇宙空間,開創了載人航天的新紀元。他拍攝了有關地球的許多照片,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真面目,果然地球是圓形的。 有意思的是,在公元前723年,《聖經》中的《以賽亞書》就明確地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賽 40:22) 這段經文明明白白地說地球是個「大圈」,這不是指在平面上畫一個圓圈,而是指一種立體的圓球而說的。從上俯視地面,人當然很小。這種感覺我們在飛機上也可以感覺得到。 在新約裏也有經文暗示地球是圓的觀念。「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路17:34)而馬太福音 24:40卻說:「兩個人在田裏,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我們知道,主的降臨像閃電一般地來到。「 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太24:27) 這就怪了,為何有人正逢夜間在床上睡覺,有的人卻是日間在田裏勞作呢?只有一個解釋:地球是圓的,東半球是黑夜時,西半球正好是白天,反之亦然。當科學家還不懂得地球是圓形的時候,《聖經》卻已準確地告訴人地球是圓的,這也就說明了《聖經》確實是神所默示的。

磐石為我出油成河

近讀《聖經》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約伯記》裏有一節經文令我震驚。約伯說:「奶多可洗我的腳,磐石為我出油成河。」(伯 29:6)約伯是個公元前 2000年的人物,相當於中國的商朝時期的人。《約伯記》的作者大約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紀,屬於中國春秋時代的人。無獨有偶,申命記 32:13也說:「耶和華使他乘駕地的高處,得喫田間的土產;又使他從磐石中咂蜜,從堅石中吸油。」《申命記》的作者摩西是公元前 1400年的人物。 不論是「磐石為我出油成河」還是「從堅石中吸油」,應該說都是指石頭裏的油,可以簡稱為石油。可是,問題出來了,不論是約伯本人,或是摩西都是不可能認識石油的。據歷史文獻記載,世界上第一個提出石油的人是中國宋朝的大科學家沈括(公元 1031-1095年)。 他在北宋元豐三年( 1080年)時出任陝西延安府太守,在《夢溪筆談》書中記錄了石油的存在狀態與開採過程。他寫道:「在鄺州、延州境內有一種石油,就是過去說的高奴縣脂水,脂水就是石油。」 他還是第一個使用石油的人,他將石油燃燒後產生的煙塵製成了墨。他還寫了一首《延州詩》描述了延州開採石油形成煙塵滾滾的盛景:「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未老,石煙多似洛陽塵。」「石油」一詞最早就是沈括提出來的。然而,如果與約伯和摩西相比,發現石油的第一人似乎就不是沈括了。 更有意思的事情是,美國德州有位錫安教派的基督徒名叫布朗(John Brown),他從《申命記》和《約伯記》得到啟迪,既然摩西說:「從堅石中吸油」,約伯也說:「磐石為我出油成河」,那麼在以色列這塊土地上就一定蘊藏著豐富的石油了。 同時,他也受到當地教會牧師史皮爾曼的(Jim Spillman)影響。這位牧師寫了一本名為《尋找偉大寶藏》的書,宣稱他已找到了以色列蘊藏石油的地點:就是《聖經》中有關要賜福給約瑟以及以色列 12支派,地圖顯示有如一個頭部輪廓等等內容。 布朗於是成立了「錫安石油」(Zion Oil) 公司,並在以色列進行了廣泛的勘測,下定決心要將設想變成現實。以色列前總理梅爾夫人(Golda Meir)曾對布朗開玩笑地說:「摩西帶領猶太人花了 40年走過沙漠,卻來到中東唯一沒有石油的地方。」布朗則信心滿滿地說:「我想,他是錯了。因為《聖經》中清楚地提到『埋在地底深厚的賜福。』」 祝願布朗能早日在以色列找到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