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魏淑嫻

麵包王的傳奇故事

王大張,一個特別的名字,不小心會讀成「張大王」。在南加州聖地牙哥,他事業有成,經營的西點麵包廠,已經是無數旅館、餐廳、公司行號精美餐點的供應站。像許多成功的人物一樣、他的背後也有個屬於他自己版本的傳奇故事。但這故事中令他自己嘖嘖稱「奇」的,倒不是他恢宏的事業版圖,他津津樂道的,總是一種比關乎他事業、工作更大的「傳奇」。這個傳奇就不是屬於他個人的獨家版權,而是其他人也能經歷的。 年輕的發財夢 台灣眷村長大的王大張,獨子,活在眾多姐妹的環繞中,成長過程顯得特別溫馨快樂。1972年來美讀書外,還帶著一個發財夢。有著父母親傢俱事業的餘蔭,他的發財夢倒也做得順理成章。來到美國的第一站——Minnesota,他還做了一項特別的決定,娶了一個美國妻子。而這位基督徒妻子就成了日後把他的人生從發財夢,推向更高和更自由層次的第一股力量。 賢慧的妻子,為了他,回台灣學中文;賢德的王大張,也回報她,陪她一同上教會。儘管那時候他已開始自己的事業。來到教會,每次口袋裡裝的都是生意廣告的傳單。但久而久之,「生意」就作到了神的身上,不知是神成了他的顧客,還是他成了神的顧客,總之,他就這麼成了一個「天國」的生意人,開始傳起天國的福音。不久,他在Dallas遇見一位美國弟兄,如他自己追憶,他的生命像一支火炬,就在那一刻被一把火驟然點燃,而且一燒,就再也沒有熄滅過。 成功、失敗都是經歷 而就在此時,他在Dallas草創經營的傢俱店,生意日漸興隆,業務不斷拓展。身為基督徒,他感謝神;身為家中眾女子環繞下的獨子,他也一償男兒不讓「巾幗」,光耀門楣的宿願。 然而傢俱事業的興旺,並沒有為他在生活中帶來太大的意義和喜悅。不久在朋友的慫恿下,他嘗試開發另一項事業──打地基(foundation drilling),未料,這一著棋是個錯誤的移動,在短短時間內,他就賠掉了五十多萬美金,還讓年紀輕輕的身體受到虧損。在醫院一張心電圖的催逼下,家人異口同聲勒令他停止一切工作,回到聖地牙哥去休養生息。 經歷這次打擊,他想到的倒不是自己「丟臉」的問題。他問神:這樣的遭遇,豈不是讓你自己「蒙羞」嗎?但神回答他一句話:「我絕不會因此蒙羞。」 真正的老闆 1988年,他東山再起,為了脫離家庭的餘蔭,走出自己的路,他真心嘗試,想要轉換跑道,於是開始學做烘焙的生意(My Flavorite Bakery)。剛脫下西裝,穿上圍裙的日子,有時打從鏡子前走過,鏡中的人竟陌生得連自己都不敢相認。起初幾個月,只有一個墨西哥的小幫手,終日忙碌,收入微薄,日子中除了“tired”就是“tears”。雖然這時心中仍有神的同在和平安,但不確定的未來,常令他陷在無助的黑暗裡。 有一天,在連續工作兩天兩夜後,又累又絕望中,他竟然不能自已地大哭起來,覺得四處都封死,沒有出路。在那時他彷彿見到有一條繩子掛在屋中,他直覺地就想到繩子的意思是要往頸子上掛吧!但同時他心裡有一個很清楚的聲音在呼喚他,說:「孩子,不要看你的四周,要往上看,拉住繩子,我要帶你出去。」 神對他心靈的開啟光照又帶他到一個全新的開始。雖然環境並沒有立刻隨之改變,但此時他漸漸學會自己不當老闆的「心態」,而讓神成為店裡真正的老闆。他退居為「僕人」,只問耕耘作事,其餘就以信心接受“Mighty God does mighty things.” 漸漸地,他的店裡總時而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幫手前來工作,留下技術,不久後又離去。王大張店裡糕餅的口味和技藝,就這樣像一張拼圖,被一小片,一小片不經意的祝福,漸漸給拼齊綴滿了。 神也一步步地把門打開,帶著他的產品,由一個小麵包店走向大型集會、博覽會、海洋世界、智高樂園(Legoland),就連美國總統喬治布希去年五十四歲生日慶祝會的蛋糕都是他店裡做的。 甚麼叫做「平安」?當你與神能直接溝通,這就是平安。因為九一一世貿中心的慘劇,使來到聖地牙哥觀光的人驟減了大半,很多的大型集會都取消了。許多商家都為生意憂心忡忡。「然而我們的神是豐盛有餘的神,這些憂慮都不是從神而來,所以我拒絕擔心。」 在這扇門還未關閉的同時,另有一條路已鋪好了。在他們中央工廠旁搬來了一家替監獄受刑人裝貨的郵購公司。他們很喜歡他店裡的產品,將之列入他們的目錄,並開始大批地訂貨。 傳「奇」的生命 問他一個東方人怎麼會做這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西點?又問他訂單都是怎麼來的?王大張總是說那是他「Boss」的本事,因為祂是行奇妙大事的神! 人生中,當然有比「麵包」更重要、更困難的事。由此他提到聖經中的一個人物——撒該。撒該是個有錢的稅吏,因不滿足自己的人生,想見耶穌,又因人多,個子矮,只好爬到樹上爭看一眼。是他這一絲「頑固」的信心,結果把耶穌從眾人中請到他家來住。耶穌的來到,帶給了他從此完全不同的人生,他脫離了外表虛偽的華麗,成為一個真正富足的人。 王大張想傳的就是這樣行奇事的神。祂可以使一切更新,使人自由,重新開始。我們要敢於去期待並在信心裡“Ready to get excited!”「你們要嚐嚐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 雖然不能看見神的手,卻可看到神的手印處處都有。這就是為什麼王大張稱自己是世上最快樂、最富有、最蒙福的人,因為主耶穌不再是他的訪客,而是成了他生命中永遠的主人。

尋真的故事

一個人名利雙收時,他會向人分享什麼?恐怕大多時候就是那些可以自驕驕人的光采和成就。李世敏醫生則不然,他人生的聚光燈是打在他如何在不可信賴的世間,尋找真愛與真我的崎嶇過程,以及他如何在其中找到那條真正的「生命線」,並循線找到他渴望已久的「真」與「愛」的發源地。 李世敏是位有口皆碑的小兒科醫生,執業於洛杉磯,目前也擔任全福會會長。說起他的今天,他總要你陪他一同走過從前。 苦澀中的成長 李世敏生長在台灣中部南投的鄉下,童年的記憶留下的多是苦澀,少有甜蜜。貧窮、孤單、絕望,這些日後才懂的名詞,對他早就是一種「生活」。 窮人的一線希望,在當時的台灣就是抓緊讀書升學的「生命線」,不放鬆任何一個環節。皇天不負苦心人,初中、高中的金榜題名,終於像根繩索,把力求上進的李世敏從南投的鄉下拉了出來,進入了繁華的台北。但這段看似成功,喜劇發展的過程,卻在年輕的他心中留下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深深烙痕。在台北求學的日子,他總是在溫飽的邊緣掙扎,環顧左右,他常嘆上蒼不公,幸福、歡樂向來只叩某些人家的大門。 這條升學的「救命線」,不久又繼續把好學勤奮的他帶到了美國。在進了南加大的醫學院後,心中總算鬆了一口氣,爬在「升學天梯」的頂端,此時的他終於覺得可以稍微開懷,一抒胸臆:我也有尊嚴了!但是很快他就察覺,伴隨這份尊嚴和一點驕傲而來的,不是平靜、快樂、滿足,而是空虛、怨恨,和似乎是施展報復後留下的挫敗和失落感。 生命的再思 1989年,順利完成學業,他開始當住院醫生,也就在這一年,困惑他已久,苦苦探詢有關自我的問題,漸漸有了答案。 那一年住院醫生的日子,極為辛苦。在一家市立醫院上班,每天進出其中的大多是社會的邊緣人,生活窮困,問題叢叢。對李世敏,這類的人他一點也不陌生,而對他更不陌生的是這些人的心態和感受——沒有自尊,沒人理會。醫院繁重的工作,使他筋疲力竭,每到下班時刻,就恨不得立刻插翅離去。 也就在這一刻,他開始注意到他身邊這一群不一樣的同事,他們一樣忙碌一天,可是卻不像他急急求去。他看見他們對待窮人就像對待富人,他們也給窮人笑容、耐心和尊重,還可以不吝嗇地付出下班後的時間。 這一小群人身上,這種只有「愛」可以描述的特質,深深吸引著李世敏的心。這份愛,也彷彿穿越了時空,撫摸在出自南投鄉下,那個窮苦,沒有自尊的孩子身上。這份真與愛的吸引,牽引出另外一條「生命線」,使他開始循線探索。 他首先找到了這群人每天中午必讀的一本書——聖經,又去尋訪了他們每週必去的地方——教會。一心一意,他只想探個究竟,一窺他們生命中「真」與「愛」的發源地。 生命不再一樣 漸漸地他也打開聖經,為自己的問題尋求幫助。去教會,從過來人的經驗中去學習。也漸漸地他愈去靠近神偉大真理的浩瀚海洋,他自憐、受傷的身影就愈渺小,而慢慢化為水滴,溶入大海之中。憤怒漸漸平息,苦毒悄悄淡去,他整個人就此鬆綁。此時的他,第一次嚐到生命中真實自我浮現的喜悅。他懂得可以被饒恕,而又可以去饒恕人,是人身上何等幸福的一種能力。不久,他受洗,加入教會,生命開始了另一程的追求。 試煉中的成長 成了基督徒,最可貴的不是凡事順邃,而是生命有了價值和航向,並在逆境中得以經歷神的同在和能力。 1992年,李世敏籌措了一筆不多的錢,開始了自己的診所。這一天的實現,對李世敏的意義,恐怕還不如對他父親來的大。這是他父親辛苦一生的期待,開業的這一刻,就是他「望子成龍」的一刻。 開張大吉的熱鬧很快就過去,來捧場,做體檢的親友也都跑完了龍套,接下來才是正戲要上場。起初的幾個月,不管怎麼宣傳廣告,上門的客人就是寥寥無幾。面對著門可羅雀的診所,李世敏心酸地想著,難道辛苦一輩子,至終只是一個沒有病人看的「醫生」?從小習慣孤獨的他,這時也愈發體會社交能力的重要,可是卻又苦於欲振乏力。 這是一個人盡頭的時刻,也是一個人膝頭最柔軟的時刻。他跪在神的面前,把這個自己解不開的大難題交給了神,而神也以所賜的平安回應他。此後,他學習信心中的等候。 神沒有忘記他。過了些日子,一天夜裡,藉著一位素不相識的婦產科醫生,應急求助,神為他開了一扇新的門。由於李世敏的醫術、醫德、以及一路對人生特別細膩的體會,加上神在他心中放下的恩慈、忍耐。往後,他的小病人就成了他最好的廣告,上門求診的病人源源不斷。 傳「真」的生命 執業多年,如今病人的數目,早已不是關懷的重點,隨著時空推移,人生的問題也會改變。對李世敏的人生,他最稀奇的是遇見創造生命的神,因為生命由祂而出,所以只有祂能定義,祂知道怎麼修補。在祂的裡面,找到真我,這個真我就不會再丟失。現在的他,除了看病,就是傳達這個真實的信息:「我的心沒有安息,直到我安息在你的懷裡。」(奧古斯丁)

靈命深呼吸

從上帝的真理中定義人生的場景 在上帝的誡命中深飲人生的活力 跑步可以健身,鍛鍊跑步之鑰,在於注意怎麼呼吸──每一口吸氣,吐氣要徹底完全,盡情深入。 現代人制式的生活作息,造就成「輕薄短小」的呼吸習慣。活著,但常在「缺氧」狀態,雖然攝氧是免費的。 生命航向圖 深遠厚實的「靈性攝氧」可能嗎?聖經中記載一則耶穌提出最大的誡命:「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神」(可12:30)。 乍看這是嚴苛,令人不悅的律法教條,而其實,它意含著的是一種盡情、奔放、激越、飛颺、熱烈去活的人生。 真理是為愛和熱情「背書」的。全人透徹,舒暢的靈性深呼吸──盡心、盡性、盡意、盡力,肇始在「愛神」的同時。 愛神,使人「知天命,明法則」,取得生命的航向圖和通行證,還得到萬物之主的示意背書,要盡情去活,不負此生。 真理為熱情背景 愛神,就是一切從祂而出發。真理導向出的水流,穿山越壑,奔行有方,行腳不疲,雖然「萬山不許一溪奔」,還是「堂堂溪水出前村」。真理背書的「激情」,不會半途觸礁,臨終翻覆,不隱含自毀性質,不落入「二律背反」困境。 聖經把美好的生命情態,以「誡命」來呈現。若誡命是一種硬性的邀約,要如此硬性,為的是幾樣的「恐怕」。 主體和客體 恐怕:我們在人與物的主體和客體的關係上迷失方向,以致活在擾攘不安的淺薄呼吸中。我們先要找到祂,就會知道「人」受託治理「物」和為「物」命名的職份,把自尊從「物役」的泥淖中拔出,開始有能力去定義人生的場景。 「處卑賤」時,知道卑賤的是環境,遭遇,不是我這個人的卑賤。在豐富中,更知道要慎「處」,免得「忘了我是誰」,將自己「物化」,豐富一場,徒然只做成一件事──壓傷別人,壓傷自己。 主動對應與被動反應 恐怕:我們對真理的實踐軟弱無力,不敢堅持,以致蟄伏在生命的淺灘裡。我們必須一窺祂大光的莊嚴威儀,發現在祂掌握下行進的歷史軌跡。唯有如此,對世俗流風,才不再只有被動的反射〈react〉,而能贖回勇氣,去主動對話和回應〈respond〉。 當天國的定律,一時似乎比不上「今世之子」的智取巧奪之功時,引航的燈火不會沒滅,「價值」不在「價格」前軟弱退怯。「堅持」成了生活中的品質,成為維護價值的扭力,成為走出新路的每一步腳印。 喜樂之因與果 恐怕:我們自掘的喜樂之泉太小了,不夠支持生命的全程,灌溉大旱之逆境,心中常懷美物易逝,歡笑只容淺嚐之憾。 我們需要一聽祂的隆隆之聲,判定喜樂要從事物的依藉中分離,因它原是從神寶座源遠流出的非賣品,認識到人之「分別心」所緣起的「善惡樹」,在救贖中已被判定無效,我們就可免去貪心之苦,知道「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12:15〉。喜樂先於事物存在,是生活態度的原因,不是結果。 我們因此會有多一點點的經驗,就是我們能給的變多了,要求的變少了;自由變多了,限制變少了。有什麼樣的命令,比「要喜樂」的命令這麼意外難懂,但又希望它是真的呢!一直要等我們去到神面前時,才能稍窺其中奧秘。 要求或是保護 我們常注意誡命的要求性質,而忽略它的保護意義;常抱怨「愛神」,就得如何被強制、剝奪,很少注意到人生命的活力,來自對神傾注全力的信心和愛。因為在祂裡面我們「被稱義」〈beingjustified〉〈許立中〉。得到最高層次的「接納」,從那裡再流洩出的生命,自有另一番的眼光,和熱情。 回顧今天的生活,多少時候我們蜷曲在一種生命情境,是呆滯侷促,浮掠不安的。忙碌活動的底層是「一潭不流動的水」,「一串沒風吹的鈴」〈王志學〉。好久已無所愛,亦無所憎,有的只是對周遭事物,人之生死,瞬間淺近的感覺,「繼續地存在下去,只因沒有事物值得為之而死」〈Dorothy Sayers〉。 後現代主義的學者認為「人」是歷史近期,也是最後的發現,卻又發現「人」裡面所藏的並不如想像中的可貴。人獨立於神外的實驗,可以從這個時代,或更多可以從自己的身上得到反映,就是靈性的擱淺,生命氣息的微弱。 神在創造人時所設定的保護原則,近代雖然一再面臨挑戰,質疑,甚至唾棄,卻也一再被證明不但人,就是整個文明的生機活力,在於需要對造物主真心地發出追尋與探索。以致能在社交能力朽壞的過程中,得蒙救贖。

神奇的字眼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林後5:17)) 大自然的除舊佈新,常令人自嘆弗如。院中的杜鵑、石南都在謝了春紅的當兒,細心備妥來年的蓓蕾新妝。楓樹、楊柳,年年添新吐綠,做來毫不費功夫。 人生舊事要過去,就不是「新陳代謝」這麼簡易。「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在歲月的滄桑裡,人心堆積起的舊事,對未來常有股左右的力量,伴隨著生命的行進。 選擇反應的自由 在生命的難點上,專家提醒:E(Event)+R(Reaction)=O(Outcome) (事件+反應=結果)因之,總不要棄守第二陣線的要素。事情臨到不是自由的,但個人的反應是自由的。臨陣的一腳,可以決定球的去向。 自由,是內在的自覺,不是發通知單就能收到。舊事堆積的能量,會幫助人踢這一球。只是有時它有它自己的主張。舊事堆積,最常見的就是它的陳腐氣味,昔日榮光、美事,如今都成具具陳屍,絲毫起不了作用,既挑不起一點今日歡笑的漣漪,還添增壓力,預告暗淡無光的未來。 成就可能貶值成厭倦 有對夫妻朋友,兩人求學都是一路戰績輝煌,張張文憑來自「五星級」名校。念完書、謀職順利、購車置產、生兒育女,完成令人稱羡的前半生,繳出漂亮生涯規劃的成績單。這些經心的經營,卻擋不住「憂鬱症」對這位丈夫的造訪。很難明白出了什麼事,又有什麼事生發如此強大的味覺屏障,竟遮住他對所有周邊事物的品嚐。 只知,世間許多美好的事,對保障內心幸福、快樂的「效度」與「信度」都極其有限。既遮蔽不住全面,又無法重新驗証,還得小心不變化成靈魂的痲瘋病──厭倦。 奢侈容易淪為必須 愈是生命中基本的事物,愈有一個特性──非它不可;有了它,卻世途尚遙,僅夠倖存。就如陽光、空氣和水,一時興來人會欣賞、感謝,但不足以讓人擁抱出意義。 生命中外添的華美事物,也有一特性──從發生的一刻,就開始由「奢侈品」漸轉成為「必須品」。新車、新房、新學位,到手以後,慾望的碼錶就開始緩緩歸零。沒有它,不行;有了它,還是世途尚遙,僅夠倖存。 目的常常變質為機能 追逐的「目的」(Purpose),會不脛走樣,變質為「機能」(Function),使得事物對人歡樂的有效性大打折扣,新鮮度不能久存,漸而生發陳腐倦怠。,許多人做過、經歷過這個實驗。心理學家容格發現,他35歲以上的病人中,大部份身體上有疾病的,都和心靈有關。若要病得根治,不能忽略心靈這領域。 褪舊變新的可能 若要舊事已過,煥然一新,靠的不是事物,而是生命的主體──人。人要從歲月的磨損,身心的老化中再造成新,要先找到生命的再生區域──靈魂。靈魂的除舊佈新,脫離陳腐倦怠,舊事纏擾,這正是生命的設計師──神,唯一能夠,也是祂極切盼做成的。 有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孫子問他為什麼一本聖經可以天天讀而不乏味,他說他在聖經中遇見神,神使他每天的日子都像初次到了天堂門口,那麼樣的新鮮、雀躍。 人往往很忙碌,活著時花費很多時間在經營人生中「可以有的」,但常忽略了人生中「不可無」的。先知阿摩司對後代的預言是「主耶和華說,日子將到,我必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饑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摩8:11)耶穌說世間有一種黑暗,就是人心的昏花,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的世界裡,人在繁華中失去性情,成了「吹笛不跳舞,舉哀不捶胸」的情感失憶狀態。 天涯可咫尺 弔詭的是,昏花與清明,倦怠與新鮮,像在「天涯」,卻在「咫尺」。只是人的「自由」,像「懼怕」一樣,都是一種選擇,不知能否把那一球穩定地踢向「咫尺」卻又在「天涯」的另一個區域。心理學家羅士杰說「我不信有人能教另一個人做一件事….我只知道當一個人願意時,他就會做成」。 神,這位不能被推動的推動者(The Unmoved Mover),深願祂的兒女分享祂這樣主動創造的性情,在人生的難點上,以「我願意」作出起死回生,化腐朽為神奇的抉擇。

發現你和我

你我的相遇,是生命流向生命的對話,是繁華落盡後的真淳。 我按你的名認識你,你在我眼前也蒙了恩。(出33: 12) 重大的發現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從宗教經驗的角度來看,扭轉生命的三大發現是:「發現你」、「發現我」,以及相互關聯著的「發現你和我」。這裡的「你」是指神。神人關係是一種親密的「你」和「我」,而不是一種疏離的「祂」。「祂」和「我」即使有關係,也是間接,不是面對面的。一個人不能和他親近的人老是以「我」、「他」的關係存在。那個「他」一天不能成為我口中、心中可以直接稱呼,向之表達的「你」,我的心中就不會滿足,會覺得受到了剝奪。 發現 為何用「發現」這兩個字來描寫生命的扭轉呢?發現,不是別人行動的結果,而是一種出自我內心的驚嘆,是哲學上「啊!」(Aha!) 的現象,其中帶著原發性的主動。 從「知道」到「發現」,有時要走好長的路,而且其中還發生了質變。一旦「知道」成為了「發現」,就旋動起生命之輪,能叫以西結書中那片骸骨赫然成軍;能使約伯奇蹟式地從痛苦的爐灰站起。 「發現」若發生在人生重大的課題上,生命就引動美妙的轉折。就如,發現神你原來是這般親密地存在著;發現我不只是一個統計數字,不只是一個群眾潮流裡非得順勢而行的移動者。原來,你按著我的名認識我,我在你眼前也蒙了恩。這種發現引動了「重生」,一個更新再造的生命,會對環境和人生際遇作出不同反應的生命。 發現你 懷特赫 (Alfred Whitehead)作過一個比喻 (Process and Reality)。一個行路人若迷路時,不是大聲問:「我在哪裡?」而是問「其他東西都到哪兒去了?」我在我的身子裡,我在思考、判斷,我並沒有失去。迷路,是因為我失去了我周遭該有的存在。 當初亞當犯罪時,並不自覺迷失,反倒為自己編織裙子穿上,但他「躲避耶和華的面」。他擁有自己,他仍存在著,但他丟棄了生命中最重要、不能少的絕對定義、參考點,就此他只能以他的妻子及治理下的物界作為座標來生活。兩人互為座標,不能解決迷失的問題。把重要根本的問題層次降低,以下層次來取代上層次,也是徒勞而無功。 神因此在人類歷史的扉頁上,留下幾個警醒大字:「你在哪裡?」這不是一個可以立即回答的問題。祂殷殷期望,人在走過歷史,遙想未來的當兒,冉冉升自心底,真心有此一問,並循此懇切地探求,或許有一天醒悟,會撫嘆悲切地對神說:「我是卑賤的,我用什麼回答你呢?」(伯40: 3) 求你指教我「你在哪裡?」因為離了你的面,除了漂泊,我還能在哪裡呢? 「發現你」的人,生命可以走出以物交物相引相失的迷航。「發現你」的人經歷「敗部復活」、生命再造。而且「發現你」的人還發現了一件更好的事:你比你的造物,比你賞賜給人的東西,更遠遠豐富偉大,無以倫比。 「發現你」的人(約伯)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42:5)他不說:「一番相識,徒有所聞。」 「發現你」的人(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喜樂」(腓4: 4),「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羅5:3)。他說喜樂是神賜的「天賦人權」,不需要環境的首肯。 「發現你」的人(哈巴谷)說:「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不效力,田地不出糧,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 (哈3:17-18) 他沒有說 「我一敗塗地」,「天喪予!」 「發現你」的人(奧古斯丁)說:「我心沒有安息,直到我安息在你的裡面」(《懺悔錄》)。他經歷過人世間的「過盡千帆皆不是」,他知道,物歸物,靈歸靈。該撒的歸給該撒,神的歸給神。 發現我 發現你,就會發現我。因為「你按我的名認識我」,「祂按著名叫自己的羊,把羊領出來」(約10:3) 每一個生命的被造都是神匠心獨運的,有著神的「命名」。不只是蘊含著創造主的初衷和情意,更是被祂「認識」過的。不只是在祂的旨意中,更是有一天要被「領出來」的。 人是唯一會「發現我」的動物,而所發現的我常是呈現不同面貌,且總是在角色和功能的框框裡。因為世上的人也常「按著我的名認識我」,因之人要「赫赫有名」,不願「籍籍無名」,也因之人對自己的感覺和定義,隨名之大小變化,總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發現神後,會有一雙眼睛把神當初造我的情意和初衷,從群眾的框框和生命的附加價值中分別出來。我的「所是」(being)不再被「所有」(having)所支配,我的價值不再和我的角色混為一談。 神從不把「我」和其他人比較,一個人能從神的眼裡重新發現自己,是生命的奇蹟。那些經歷重新被神認識的人,會發現一個內在藏了「寶貝」的我,從這一點,他們的生命開始提昇上揚。 ● 拿但業在無花果樹下 (約1: 48)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