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劉亦文

還記得上初中時,坐公共汽車上學,來回路上,望著車窗外倒退的一景一物,常納悶 自己是從何而來,以後又會如何。這個問題隨著我成長,直到我認識了耶穌才找到 了答案。年事漸長,又發現,人生除了要有方向和目標,還需要有人同行,路程中 才不至於孤單喪志。在基督裏,我也找到了人生中最好的同伴。

面對未來,活出期許

去年在YouTube中有一個轟動一時的短片「你知道嗎?(Did You Know?) 」由一位美國高中老師研究製作,探索現在學生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看過他的發現結果後,立刻引發了許多人的啟思,同時不得不做些人生態度的改變。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 對正在就讀的大學生而言,前二年所學的科技,第三年就過時。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 ● 現在的學生未來在換第十四個工作時,平均的年齡是卅八歲。在 北美,四分之一的人在目前的 單位上工作不超過一年,二分之 一的人,不超過五年。 ●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 在2006年結婚的新人中,有八分之一是在網路上認識的(註)。 當你讀過這些資訊後反應是什麼?你的「自我期許」會有什麼改變嗎? 「自我期許」的威力 小至在一天的生活中,一個人是否能把握時間,有所成果;大至在一生中,一個人是否能掌握機會,運用自己的才幹,榮神益人,都與一個人的「自我期許」息息相關。簡言之,「自我期許」可以說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而每個人的自我要求,和對自我的認識與認同有直接的關係。 中國人對傳承文化的傳統,一直抱持「人人有責」的自豪與使命感,因此在每個人的「自我期許」中,都免不了設定「以天下為己任」為個人人生的終極目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是「只管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由此看來,「自我期許」多半是一種立志,一個目標,一個未來;而不是一種感受、行動和現在。 現代人對「自我認識」的重要性已有共識,對「EQ(情緒智)」的瞭解也更普及。如何使「自我期許」從單單立志擴展到行動,使我們達到榮神益人的目標,是現代人面對的挑戰。從基督徒的眼光來看,這也是神在這個世代給我們的託付與責任。 「自我要求」的智慧 一‧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3-17) 「眼高手低」在自我期許中常與「遠大目標」混淆,以致自我期許的事情似乎永遠是未來式。這些偉大的目標只是在安慰自己—–我有目標,我有志向。然而在今天,我需要做什麼?有哪一件事是我今天一定要做的,有哪一件事是一定要做完的?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有不同的職責與重點,儘管許多時候有「身不由己」的感覺,不能做想做的,只有一大堆該做的,但把握時間好好把該做的事做好,當收割的季節來臨時,就會慶幸當時做了該做的,而如今在最美好的時候,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了。 二‧把握機會學該學的事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 5:15-17) 許多人常以逃避和忽視的態度生活,對生活周遭科技變化、全球暖化、憂鬱症的認識、用創意來解決問題等等重要議題,不願意去瞭解,或是認為這些問題太大、太複雜,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樣呢?留給專家去操心吧!這樣就會導致在時代性的課題上,毫無自我期許;在因果關係的循環下,與時代議題越來越脫節,個人也就越退縮在自己習慣的世界中,無法和周圍的人互動,做出任何的貢獻。 一個有「自我期許」的人,必然是一個願意學習與成長的人。在一個「知識正以十倍速度成長」的環境中,如何把握學習的機會,可以藉由參與講座學習 (例如飛揚協會舉辦的十二美門講座 )、網路涉取知識、加入固定小組或讀書討論等等方式,都能幫助自我成長,並與時代接軌。 三‧把握生命給予當給出的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3-34) 人生的價值觀基本上決定了我們的「自我期許」。若你認為每個人都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有愛、尊貴、榮耀的品質,你就自然對自己的做人處世,舉止言談有更高的期許。同時,若你也認識人有自私的本能,在認知和能力上,每個人都不同也很有限,就能明白我們需要彼此包容、相互扶持。…
Read more

父母心●伙伴情

若非親身經驗,許多人或許難以想像,做為一個現代父母的工作量與憂心的程度絕不亞於開創一番事業。並非每個父母都可既是工程師,或是會計師,同時又是兒童教育專家,或是人際關係高手。但由於現代生活的多樣性,與對工作效率的要求,每樣事情要做得好,似乎沒具專業知識與水準就根本免談。

以事奉神為最大喜樂

過去這九年來,與李潘燕師母朝夕相處,目睹師母如何在創立飛揚協會的艱難過程中協助牧師,看著《飛揚》從無生有,由李牧師師母家的一間小房間,到現在的一棟房的辦公室。更有幸看到常常將自己隱藏於牧師背後的師母,不為人知的膽識、遠見、毅力與獨特的眼光。飛揚每一位同工對師母不僅僅愛她、敬重她,更從師母身上學到愛神愛人的榜樣。 在飛揚出版的54期雜誌中,每一期的每篇文章,師母都不知讀過多少遍才會到達讀者的手中。師母對所有從飛揚出去的每個字句,無不細心琢磨。雜誌「人生補帖」專欄,師母所翻譯改寫的文章,已成為許多讀者的最愛,時常被要求轉載與使用。 同工們常常很難想像師母如此的耐心與細心是如何培養出來的? 師母謙稱:「可能是我本來就好靜,個性比較內向,所以很適合做文字工作。」然而認識師母的人,無不知師母一生犧牲奉獻,對生命中所扮演的每一個角色都是兢兢業業地全力以赴。 然而在飛揚的這九年的服事中,同工們的確感受到師母在文字工作中所得到的滿足與喜樂。例如: 師母最不喜歡放假,因為上班是她最有成就感的時候。 師母54歲開始學習使用電腦編輯雜誌、58歲開始學習使用網路,如今63歲,是我們所認識的師母中,電腦與網路操作最熟練的。 師母從去年七月開始化療,但從未停止雜誌的邀稿、編輯、翻譯改寫文章、及校稿的工作。在最新的這期雜誌中,仍有師母的兩篇文章。 在師母生病的這將近十個月中,師母所想的都是趕快好起來,就可以回辦公室上班。 同工們所認識的師母是一個安於簡樸生活的傳道人,後來才知道師母從小卻是生長在一個生活優渥的環境。師母曾對同工說她最大的享受就是「在書店裡買一杯咖啡,讀一下午的書。」有時牧師出外講道,同工與師母出外走走,但師母總是逛街卻不買東西。但對同工卻是非常大方,吃飯一定搶著付錢。 身為《飛揚》的創辦人,她從來都是以服事同工為她帶領同工的風格。師母的溫柔是眾所周知的,師母不但從未對牧師大聲說過一句話,對任何一位同工也是如此,她的柔和謙卑,讓與她同工的人都如沐春風,備受尊重。 當師母榮歸天家那日(2月14日)飛揚同工們圍在師母床邊向她道別時,師母所躺的那個房間正是她和牧師創立飛揚所使用的那間小房間。師母在回應神呼召的同一個地方被神接去,這個奇妙的安排非常符合師母生前最喜愛的一種文章風格,就是文章的主角在文章尾聲時,有一個出人意料的轉折,讓人豁然明瞭,或叫人深思不已,但一定叫人永遠難忘。 師母文如其人,人如其文,當我們懷念師母時,從她的字裡行間中必能尋得她的溫柔、良善、謙卑、愛心與忠心。相信神會使用師母一生的事奉,透過飛揚的各項事工,繼續在世界各地改變人的生命,成為眾人的祝福。

出生排行新解讀

從母親的提醒,我和先生愕然發覺我們在對待三個孩子的態度上的確有差別,不是因為特別偏愛那一個孩子,而是一種習慣。和不同的孩子似乎已形成一種固定的相處與互動的模式。就在這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情況下,母親適時的提醒使我們與孩子相處時,常從他們的角度和需要來考量,而不是按自己的習慣,不加思考地做出反應。

接納孩子的特質─是舒解孩子嫉妒心的有效方法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免不了和周圍的兄弟姊妹、同學或好友去比較,比較的結果免不了會產生自卑或羨慕,甚至嫉妒。即使成年人許多時候也很難逃脫「比較」的牢籠。因此父母們需要對自信心較弱的孩子格外的有耐心,時常透過上述的三個親子原則:觀察,傾聽,與真正的接納幫助孩子找到神所賜給他們獨特的才能,使他們能真正發揮所長,成為神所重用的人。

「那里亞春秋」的聯想

狄斯奈出奇招,為影片宣傳做訴求。基督徒想辦法,為福音廣傳而訴求。 在今年十二月,狄斯奈公司將推出一部比擬「魔戒」三部曲的巨片──「那里亞春秋」(The Chronicles of Narnia)。這部影片是根據基督教文學大師路易士(C.S. Lewis)所著──《那里亞春秋》一書拍攝而成。並且狄斯奈公司鎖定基督徒的市場,從今年二月開始進行十個月的廣告。這個廣告也曾在今年五月份馬鞍山教會的「教牧研討會」大會中,向將近四千位來自四十九個國家,超過二百個不同宗派的教牧人員放映廣告片斷。 狄斯奈公司一直和宗教畫清界限,在90年代又因提供健保給同性戀員工的伴侶,遭到基督教福音派的杯葛直到今天。因此拍攝「那里亞春秋」是狄斯奈公司主動改變多年來的作風,向基督徒訴求之舉。 他們如何向一群對他們不友善的對象去爭取支持,是一個值得基督徒探討與思考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一步─走出僵化的思想 訴求要能成功,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僵化的思想,認識人性共同的需要。 「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一片,為獨立製片的梅爾基布森賺進六億多美元,這個數字讓娛樂界看清一項事實,就是有相當龐大的觀眾群認為人生不單有身、心方面的需要,還有靈性和信仰上的需求。 狄斯奈公司從利潤看出了人性深層的需要,雖然他們過去並不認同基督教的信仰,但既然發現這是個事實,就即刻將學到的功課付諸行動。狄斯奈公司不但聘請基督徒經營的廣告公司參與宣傳,也在基督徒的網站上做影片的預告。 反觀我們基督徒在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時,許多時候容易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就是用基督徒之間所熟悉、所習慣的說法和做法,向不同於自己信仰、思想、文化……的人傳福音,結果往往是「雞對鴨講」,效果不彰。 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時,碰到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來自於一群思想僵化的信徒。當文士和法利賽人看到耶穌、門徒和一些稅吏、罪人一起吃飯,就很不以為然,耶穌怎麼會和一群「有問題」的人在一起?耶穌對這些只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用自己所定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人,祂的回答是:「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5-17) 使徒保羅對訴求的執行原則十分簡單:「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如今,基督徒成為娛樂界的訴求對象。身為基督徒,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福音終究藉著大眾傳播媒體,向廣大的群眾傳遞出來;憂的是,大多數基督徒常常苦於找不出向非信徒訴求的竅門,有些基督徒甚至不認同「訴求」的需要,因此就如同法利賽人,將自己圍在越來越小的宗教圈內。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基督徒如何在所處的環境發揮光和鹽的功能,不但需要有基督徒美好的生命見證,也需要有與環境應對的智慧。對現代的基督徒而言,如何跨越熟悉的傳福音方式,開拓並運用其他的管道,例如使用多媒體傳福音等等,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二步─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 訴求的原因很多,但訴求的成功與否,和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息息相關。特別是關係到當事人的生存與福利,在訴求的過程中自然就會運用創意,徹底地執行。 對營利機構而言,賺錢與利潤就是命脈,因此迪斯奈公司為「那里亞春秋」一片,想盡方法也要擠進基督徒的生活圈。 那麼基督徒向人傳福音,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在那裡?傳福音基本上是完全為了對方的好處。這種將對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的想法與信念,大概只有在親子、夫妻的關係中或許能看到──就是愛。 基督徒的人生目標是榮神益人,因此愛神、愛己、愛人成為行事為人背後最大的動力。當使徒彼得看見一個生來就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到聖殿尋求賙濟,彼得的憐憫之心促使他向這瘸腿的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這個瘸子即刻完全恢復正常。瘸子所求的或許只是三餐的溫飽,然而彼得向他訴求的,卻是神的救恩與失去的健康。 在生活中,完全用愛心向人訴求有時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毫不受教,我行我素,會令父母有很深的挫折感,甚至失去教養的信心和盼望。在這種時候,聖經中對我們的鼓勵是:「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成功訴求的第三步─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 提供所需在速食業同行一致以低卡低醣向顧客訴求時,漢堡王(Burger King)的新任執行長葛萊格布蘭尼曼(Greg renneman)(註1) 卻因一項統計報告,反而推出了一份有760卡路里的「超大煎蛋三明治」,推出後大受歡迎。那項統計報告中說明常去速食店的人口只佔全部人口的18%,但這些人的消費額卻佔速食營業的49%。因此布蘭尼曼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Give Our Best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根據喬治巴納,吸引未信者去教會的主要因素: 1….
Read more

跳出你的安樂窩

突破阻力──怯於真相,自我中心;進到完全──更新變化,長大成人。 如果你我已臻於完美,就毋須改變。因為完美的一個特徵是,無從改進。如果你我是凡人,凡人要成就神的託付,就得更新變化成合神使用的器皿。 若摩西一直不肯跳出「拙口笨舌」的自憐情結,就不可能成為民族的領袖,將以色列民族從奴役帶向自由。 若約拿一直堅持「自己是對的」,就無法被神使用,為歷史見證在魚腹裡三日三夜的神蹟。 若以利亞認為自己已「沒有利用價值」,就不可能在傳道事業的巔峰後再創高峰。 若以斯帖單單考慮「自己生命的安危」,就不可能被神使用,成為拯救以色列民族的器皿。 若「浪子回頭」比喻中的主角浪子,堅持「決不回頭」,就不可能重享父親無條件的愛與接納。 「心事」有誰知? 在教會中最喜樂的往往是那些剛剛信主的弟兄姊妹。反觀信主有相當一段時日的「老基督徒」,似乎總有些「心事」,請他們分享一些見證,總是面有難色,除了信主的見證,就沒有其他的經歷可言。請他們在教會參與事奉,也總是以時間無法配合,又沒什麼恩賜而婉拒。很可惜的是,許多人也就不知不覺地,一直停留在這個「沒見證、不事奉」的階段,十年如一日。 有些基督徒雖也讀經,但讀讀停停,也禱告,但三天曬網、兩天打魚;又有些基督徒講起聖經中的道理是頭頭是道,但行事為人卻一點也看不出是基督徒。 改變的阻力 在正常的情況下,若看到不滿意、不好的地方,人都會主動、樂意地想辦法調整、糾正、甚至設法避免重蹈覆轍。但是有些人卻在同樣的地方一再跌倒而不自覺,或是一切以「不要要求太多,這樣已經不錯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來為人處世。我們常不免要問,倒底是「卡」在哪裡? 一個人不願意改變,通常是基於下面兩種阻力:「怯於真相」與「自我中心」。 一‧怯於真相 有一些人不願意照鏡子,是因為不滿鏡中的自己,卻又無法改變自己,而逃避面對這痛苦。無法面對事實或真相的主要原因通常源自於──害怕。 1.害怕失敗,害怕自己達不到某種要求或水準,或是神的標準。很多時候同儕同行的壓力,會使我們不敢說出心裡真正的想法,如果提不出什麼高明的論點,還是別「自不量力」,否則被人看出自己的不足,被批評不上道,更糟的是可能還會被排擠,因此還是以「不變應萬變」。 2.害怕投入,因為一旦投入某一個選擇,就有可能必須放棄其他的選擇。在聖經中就有一個這樣的人物。有一個青年才俊去見耶穌,想找出得永生的路子。耶穌回答他必須遵守神的誡命,並說出各樣的誡命。青年才俊回說,這些我都遵守了,還有其他的嗎?耶穌說:「你若願意作完全人,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聽完這話,年輕人就憂憂愁愁的走了,因為他的產業很多。(太19:16-22) 對這個年輕人來說,從一個「善人」要更進一步變成一個「完全人」,是他所羨慕和追求的,但是他無法承受這個改變所必須付上的代價。 3.害怕被拒絕,一個人的改變會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周圍的人,以及與他們的關係。人都有被認同接納的需要,如果改變後不被別人接受,特別是所愛的人,對我們在改變的方式與幅度,就會有相當程度的影響。例如,一個人信主後,與原有親友之間的關係也自然會改變,這些連帶的改變並非易事。耶穌曾帶領當時的一些官長信祂,但他們卻因法利賽人的緣故,不敢承認,恐怕被趕出會堂。而約翰對這些官長的評論是「這是因他們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約12:42-43) 4.害怕不可知的未來。現在一切都很好啊,變來變去變得更糟也說不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怕失控、怕改變的結果就是生活在一個自認為舒適安全的環境裡(comfort zone),並且合理化自己的選擇。 一個不願意面對事實或真相的人,是一個仍活在黑暗裡的人,不認識神也不相信神。 二‧自我中心 改變的另一號大敵就是「自以為是、自以為義」。只用自己的方法,不願接納其他方法,並且也只有用自己的方法,才能達到自己(或神)的要求與標準。 在聖經裡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被耶穌指為假冒偽善的法利賽人。這些法利賽人能說不能行,作的都是表面功夫,喜歡人捧,自以為是。內心充滿了污穢,可是卻去挑戰耶穌愛心救人的權柄。(太23:2-4, 25) 雖然耶穌最痛恨假冒偽善,但耶穌基督的愛與憐憫並不撇棄任何一個願意悔改的靈魂。因此即使曾經逼迫信耶穌的人,堅持「因行為稱義」的法利賽人掃羅,因著聖靈的引領至終卻改變為宣揚耶穌、「因信稱義」的使徒保羅。 變化更新三步曲 改變的發生有時是很自然地進行,有時是被迫必須作改變,但改變的過程卻是一樣。如果我們立定志向,希望在某一方面有改變、有成長,下面一些建議可提供參考,使我們能按著聖經的教導更新而變化:「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一‧靈裡的領悟: 我們需要虛心地來到神的面前,求神幫助我們看見改變的需要,和面對事實真相。(太5:3) 無論是自己在神面前的領悟,或是透過他人,及其他的管道,我們都應存感恩的心,感謝神給我們機會更認識自己,也相信改變是神祝福的開始。 二‧改變的目標 改變的目標與我們人生的目標應當是一致的。耶穌基督對基督徒的期許是:你們要完全,像天父完全一樣(太5:48),使徒保羅也對神的兒女有如此的目標:「我們所求的,就是你們作完全人。」(林後13:9) 要「完全」,對許多基督徒而言,可能從來不覺得是可能的,是不實際的目標。理由是,我們都是罪人,而且無論人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達到神的標準。聽起來是否很耳熟?一方面許多基督徒是這樣相信也這樣宣稱,另一方面我們在前面「怯於真相,害怕失敗與達不到神的標準」的部份也解釋了這些人為什麼在行事為人上並不覺得需要改變。 許多基督徒多年來生命沒有更新變化,也不能明白神在自己身上到底有何計劃,因此過的生活與不信主以前似乎沒多大差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不明白,神要我們以「像天父完全一樣」,作為我們生命改變的目標。因此聖經中提醒基督徒──「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喫奶,不能喫乾糧的人。凡只能喫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纔能喫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5:12-14, 6:1) 基督徒對真理的認識是屬靈生命成長的根基,需要個人也需要教會一起扶持,彼此建造。但單單聽道還不夠,還必須行道(雅1:22-23)基督徒明白真理後,當進一步將信仰在生活中應用出來,熟練仁義的道理,就能分辨好歹,為主所用。 三‧改變的操練: 改變的目標清楚,就按部就班盡力去作,不需擔心要達到某些人的標準,只要盡力而為,如同保羅所說:「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耶穌基督所以得著我的。」並且忘記背後,努力向著前面的目標直跑。(腓3:12-14)…
Read more

記憶的種子

將神的道存在記憶裡,它會保守你心。邀神的靈進入記憶裡,祂會醫治你靈。 我有一好友,已年過半百,是教會中的成人主日學老師。在一次課堂中他提到自己一個很特殊的經驗,就是幼年時期在兒童主日學中背誦的「使徒信經」(全文共139個字),四十年來從未有機會再去接觸,最近在家裏準備教學中居然一字不漏地背誦出來。但令他感動的是四十年前背誦時還是孩子,幾乎完全不瞭解內文的意義,如今道來,句句代表著他的信仰真諦。神在他幼年預備了一個充滿基督之愛的成長環境,四十年前栽下的種子,如今發芽成長。 記憶的種子 「所以到他從死裡復活以後,門徒就想起他說過這話,便信了聖經和耶穌所說的。」(約2:22)耶穌與門徒相處的三年多,用各樣的機會將「福音是什麼」,舉例說明給門徒聽,又行各樣神蹟顯給他們看,在門徒的心裡撒下了福音的種子。當耶穌從死裡復活後,門徒將過去所見所聞與當時的事實相比之下,發現完全一致。很自然地就信服了耶穌所證實的福音,並承接了傳遞福音的使命。 人的記憶不只是一本像簿,幾套錄影帶,無法改變的過去,是死的;人的記憶是待完成的腳本,待發芽的種子,期待著下一階段的發展,它是活的。在聖經中有許多的「想起」,在這些「想起」之後,都是行動,而不只是緬懷而已: ● 若「想起」有人得罪你們,就當饒恕他,好叫你們在天上的父,也饒恕你們的過犯。(可11:25) ● 提多「想起」你們眾人的順服,是怎樣恐懼戰兢的接待他,他愛你們的心腸就越發熱了。(林後7:15) 記憶的傳承 人不分年齡、性別都有念舊的情懷。但除了情感上的慰藉,鑑古知今是我們回顧過去的另一個主要原因。中國人與猶太人在民族歷史與文化的傳承上都做了相當大的努力,以致後代的子孫們有前車之鑑 ,較容易走在正路上。 對基督徒而言,我們的記憶離不開與神的關係和教會的生活。在我記憶中最難忘的幾乎都是與神同行的一些經歷。尤其是來美國唸書的第一年,無依無靠,每天必先讀聖經再出門。聖經中的教導與聖靈的引導成為我生活行事的依據和憑藉。當我全然倚靠祂時,每天也得以親眼見證神的話語是何等真實,聖靈的引導是何等奇妙。那一年的諸多經歷直到如今仍是提醒我要凡事倚靠神最有效的方法。 聖經教導我們嚐過主恩的美好,仍須時常數算主恩,並且也要將神的作為傳遞給神家中的其他成員,包括我們的下一代,幫助他們有榜樣可循。申4:9說:「你只要謹慎,殷勤保守你的心靈,免得忘記你親眼所看見的事,又免得你一生,這事離開你的心,總要傳給你的子子孫孫。」 面對痛苦的記憶 自伊拉克戰場凱旋歸國的英勇戰士們,在踏上了自己的國土後,似乎終於可以卸下武裝戒備,開始享受與親友團聚溫馨的時光。但就在夜深人靜時,記憶中的世界開始活躍起來,待戰時的焦躁、激戰中的忘我與血腥,及戰勝後的快樂和罪疚感一幕幕景象開始浮現在腦海。這些鮮明的記憶帶給他們的震撼不亞於在戰場上的經驗。許多戰場上的英雄此刻才發現,如何面對在腦海中不斷浮現的記憶片斷,是一場更具挑戰的自我心靈之戰。 我們不一定有參戰的經驗,但人生中的記憶並非全都是美善的。後悔的事我們都做過,恐怖的經驗也多少有一些,曾被傷害誤解的人絕不在少數。這些揮之不去的記憶並非如想像般地能成為「往事已矣,來者可追」的過去,相反地卻常常在我們的心裡作祟,啃蝕我們的自尊,挑起對人的不滿。 面對痛苦與負面的記憶需要勇氣與智慧,而能提供我們勇氣與智慧的是完全的愛與包容,「並不是我們憑自己能承擔甚麼事;我們所能承擔的,乃是出於神。」(林後3:5)許多從戰爭的陰影中走出來的退役軍人,他們在面對殘酷回憶的同時,依賴著許多愛的回憶,如同袍之愛,親情之愛,教會中弟兄姊妹的愛,來幫助自己重新檢視這場戰爭對自己和對國家所代表的意義。當他們明白了這些記憶所代表的意義時,也就能真正地「忘記背後,努力面前」,邁向人生的另一階段。 聖經中有一個人物,他用獨特的眼光和胸襟來面對過去不愉快的記憶,不但化解了仇恨,並且轉逆境為祝福,他就是約瑟。 住在迦南地的約瑟,年幼的時候得到父親雅各特別的疼愛,又鋒芒畢露,以致遭到哥哥們的嫉妒,被哥哥們設計陷害,最後被賣到埃及。但由於他凡事倚靠耶和華,雖在異鄉異地卻贏得人緣與信任,最後竟成為埃及法老王的宰相。 當約瑟的哥哥們後來因饑荒求救於約瑟時,約瑟不但不記前嫌,並且將被出賣的痛苦經驗解釋為:「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給你們存留餘種在世上,又要大施拯救,保全你們的生命。這樣看來,差我到這裡來的不是你們,乃是神。」(創25:5-8) 約瑟用一種神國的眼光來解讀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不幸遭遇,將「被賣的事件」重新定義為「神的差遣」,因此更加肯定了自己人生的意義與目標,同時也為哥哥們解圍。約瑟證明了痛苦的記憶可以蛻變為成長的喜悅和多人的祝福。 記憶的鍛鍊 有些記憶如知識與技術等,由於內容透過文字、數字或規則來表達,非常具體,因此當我們回想時,所記起的內容與實際的內容不會相差很多,這也就是為什麼我那朋友在記憶中浮現出來的字句,還能與四十年前兒時所背誦的完全一樣。這種記憶可稱作「文字記憶」(semantic memory)。(註2) 但有些記憶如事件、環境、對話等等,則因人、因時、因地的不同,而影響我們對它的描述與解釋,因此每次回想時,內容與重點都有可能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約瑟可以用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來解釋過去發生的同一件事情。這種記憶可稱作「事件記憶」(episotic memory)。 一. 文字記憶的鍛鍊 對基督徒來說,行事為人需要神的話語做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因此熟記、背誦聖經中的教導絕對是必要的。在人生的路程中,神會使用這些埋藏在我們記憶中的話語,適時地提醒與幫助我們(約14:26)。 ● 耶和華阿,我記念你從古以來的典章,就得了安慰。(詩119:52) ● 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的存在心裡,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西3:16) 二. 事件記憶的鍛鍊 在許多無法明白的事上,我們需要倚靠神的智慧與引導,對事情本身和相關的情況有更全面的瞭解,允許自己與他人有足夠的時間來重整對記憶的組合,不輕易論斷任何人,也不論斷自己。「時候未到,甚麼都不要論斷,只等主來,他要照出暗中的隱情,顯明人心的意念。那時各人要從神那裡得著稱讚。」(林前4:5) ● 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弗5:20) ●…
Read more

永不落伍的時代感

每個星期三的早上,飛揚辦公室的氣氛像是一個教室。「用現代語言向當代人傳耶穌基督的福音」是飛揚的工作使命,但也時時刻刻地在挑戰飛揚的每一位同工。因著回應這個具有時代性挑戰的呼召,李順長牧師對所有同工的栽培和引導就以此為目標導向。 什麼是「用現代語言向當代人傳耶穌基督的福音」?就是將耶穌基督的福音透過現代人思考與表達的方式,經由現代傳播媒介有效地傳遞給當代的人。 「現代」與「後現代」 無論你喜歡與否,承認與否,或接受與否,按西方思想的分類法,我們思考的模式,不是屬於「現代」就是「後現代」。 以我們家為例,從飲食健康來看,我們家老二就是一個標準的「後現代」,對現代科技反感多過好感,吃東西講究原味、天然、和健康。我則仍沉迷於「落伍」的「現代」,遲遲不願放棄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吃東西講究美味、方便和變化。因此老二吃完加州大白桃後,還不厭其煩地拿起榔頭將果核敲開,吃完果仁才算「完工」──營養工程。我則只吃甜美的果肉,連包在果核旁邊的果肉都懶得吃乾淨。如果要我像兒子那般吃法,除非「太陽打從西邊出來!」 塔納(Richard Tarnas)(註)將西方思想演變分成四個階段: 古典思維:以希臘哲理為主軸 中古思維:以基督教思想為主 現代思維:以科學理性思維為主導,也是目前社會的主流思想。 後現代思維:沒有任何固定思考模式,在「現代」與下一個將要來臨的時代之間的一個過渡階段。最大的特徵就是反現代,特別強調對貧窮與弱勢的照顧,與對人類內心世界探索的急迫性。 「後現代」思維 在一種模式中習慣後,除非有迫不得已的原因,或充分的理由,一般人都很難接受新的習慣。從古典思維蛻變成中古思維經過了四百年的掙扎,從中古思維進入現代思維也花了將近二百年的時間。 現代思維在廿世紀達到巔峰,西方社會在享受過科技帶來的繁榮與進步後,卻發現現代科技是一把雙刃的利劍,創造福祉的同時也帶給人類與環境許多破壞與災難。基於對「現代」科學與科技的失望,「後現代」思維幾乎可以說就是「現代」思維的叛徒,反正「現代」人往東,「後現代」人就往西,為反對而存在。 「後現代」思維架構在社會科學上,採主觀思考模式,強調一切事物的未知與未定,沒有絕對的真理和好壞。流行文化的水平與藝術同等,因此瑪丹娜和巴哈一樣好。 但「後現代」人的確看到了一些「現代人」忽略的地方: 科技將一切制式化,欠缺了人性的觸摸。 現代科技造福了西方文化,卻遺忘了許多世界其他角落的弱勢族群。 現代文化中的分割性、專業性扼殺了整體性。    福音的切入點 在「現代」與「後現代」兩種思想模式交錯的時代,呈現出非常多人類文化中的需要與欠缺。當一個人覺得有需要時,就是應該餵飽他、照顧他的時候。基督徒當預備好自己,隨時將全備的福音傳講給這些叩門,尋找生命意義的人。 下面是幾個向現代人(包括現代與後現代)傳福音的切入點,提供您做參考: 一‧全人發展 「現代」社會中完全由理性來主導的思考模式已經不再能滿足一般人的需求。人們已逐漸意識到自己情緒與靈性運作的一些法則,及它們與行為、思想,甚至身體健康之間的關係。 因此從全人健康的角度出發,審慎地解析現代人生活中的狀態與需要(身心),然後帶入聖經的真理(靈),不但幫助現代人認識了自己的問題癥結所在,更重要的是透過這一切來認識那一位創造人類,並賜下完備救恩的主基督耶穌。 二‧全球人類發展(Global Human Development) 我們教會有一位正在攻讀法律的年輕姊妹,去年開始在一個提供免費法律服務的基督教機構做義工。她所參與的事工就是和印度政府合作,籌組法律訴訟費用,替印度雛妓贖身,平均一個雛妓必須花一百美金的訴訟費。這項事工後來成為我們教會高中團契的宣教事工。 正在高中就讀的老二與老三(道地的後現代人),很自然地投入這項事工。在參與的過程中,他們學到最大的功課就是,看見自己雖然有限,卻能影響世界另一個角落的一群有需要的人。他們憐憫人的心腸,對公義的渴望,傳遞神福音給那些受欺壓的印度雛妓的意願,若非投身在其中,是我們永遠無法傳授的。基督徒需要走出教會,進入社區,真正去認識和關愛我們的鄰舍。 三‧商業奇蹟 或許您已經發覺到,現在大學中最熱門的科系已不再是科技與工程。從就業與就學的現代驅勢不難發現,在後現代社會中,與人類本身相關的領域,逐漸在西方社會中扮演了領導的角色。除了一直被看好的生物科技、醫學、法律等領域外,在後現代社會中有一匹黑馬,就是商業。 在商業世界中,不斷改變是生存的必要條件,以致在後現代社會中,商業成功的模式不斷翻新,似乎沒有停止的跡象。因此商業行為背後的思考方式已成為其他行業紛紛仿傚的對象。 基督徒事業成功的例子不在少數。如何正確地看待金錢,有智慧地運用金錢,如何將金錢用在福音的工作上,我們需要這些商業思想家貢獻出他們的智慧與經驗,使經常捉襟見肘的福音事工能創造出更多的資源。 四‧「授權」觀(Empowerment) 無論是現代或後現代人,都已開始逐漸熟悉授權的觀念。尤其網際網路,將授權的好處發揮得淋漓盡致。在學校、家中或工作中授權給學生、配偶、兒女、下屬的觀念,也逐漸取代過去命令、掌控的想法與做法。這是一個可喜的現象,因為授權本來就是聖經中一個極重要的觀念。神造亞當,並授權他治理大地(創1:28)。神又差遣愛子來到世上,授權那些接待他的人做神的兒女(約1:12)。透過授權的行動,神與人,人與人之間的互動配搭就完成了最美好的定位。 在現代人中教導授權的觀念是最天時地利人和之舉,無論在生活或信仰上都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不落伍的時代感 「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
Read more

心眼新眼

1981年來美進修時為了繳報告,花了一百多美金買了個電動打字機,抱著投資的心理,心想雖所費不貲,但這可是符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原則,說不定用得好,這「兄弟」(Brothers)電打還真會跟著自己一輩子哪。誰知學位還沒拿到,寫報告的「利器」新秀──電腦就毫不客氣地將電打一腳踢開,短短的三五年之間,在校園中就完全取代了電動打字機。 這還沒完呢!本以為就像計算機(calculator)取代算盤,電腦也不過就是大型的電子計算機,快速代行一些繁複瑣碎的運算功能罷了。誰知個人電腦(PC)出爐後,人類的行為模式從此整個被顛覆了。 廿年後的今天,高科技幾乎在各個行業中都造成工作型態上的改變,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有誰會想到不過將十進位變換為二進位的一個運用,造成的影響居然可以「顛覆」所有人的生活型態? 任何型態的變化、創作、突破、轉型,或視野座標的轉換等,都有可能造成人在生活型態或行為模式上的改變,有些改變程度較深,甚至會挑戰傳統的思維。但無論程度是深是淺,可以肯定的是:適應生活與思想模式的快速變化已成為廿一世紀人類的必修課。在人類歷史中,已有許多先知先覺先行動的開路先鋒,或許我們可以從他們身上先學一些功課。 美國現代舞蹈之母 十七歲的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第一次去觀賞心儀已久的聖丹妮絲(Ruth St. Denis)帶著東方神秘色彩的舞蹈。瑪莎仔細地望著舞台上聖丹妮絲的動作、眼神、與舞衣,她知道自己的一生將與舞蹈成為結下不解之緣。 雖然比一般人都起步得晚,但葛蘭姆很快地就展現出她在肢體動作與空間感方面的才華,十年的習舞就已追上同儕,並成為舞團中的台柱和教練。 不但在舞台上被認可,葛蘭姆也將舞蹈正式帶入學院。但對接近三十歲的葛蘭姆而言,肢體語言只是一個工具,雖然她的舞蹈技巧已超越一般同行的水準,但是卻苦於無法將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感受,透過傳統貴族式的芭蕾舞蹈表達出來。因此葛蘭姆進入人生的一個極具挑戰的景況──如何改變舊有的思考與表達的模式。 葛蘭姆花了另一個十年來揣摩,如何創作出一套更能表達現代人感受的肢體語言。另外她也拓展出相關領域的瞭解,特別是在音樂上,開創了為舞蹈而作曲的先例。為了創作出屬於美國文化的舞蹈,她花費了許多時間到美國各地旅行,而體驗出印地安人的生活與心境,這些經驗都成為她後來編舞的最大靈感來源。 有人說瑪莎葛蘭姆對舞蹈的貢獻,就是把觀眾從「欣賞舞蹈」帶入「思考人生」,將舞蹈的視野提升到更高的座標。因而被推崇為美國現代舞蹈之母(註1), 導路先鋒 以提出「多重智商」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而聞名的哈佛大學人類成長學教授郝爾嘉納(Howard Gardner),曾研究廿世紀七位不同領域的傑出人物,他們的創作如何改變了許多人的思考和表達方式(註2)。 嘉納的研究結果發現,這些挑戰傳統思維與形式,開拓新疆界的傑出人物,雖然才智各不相同,但卻具有五個共同的特徵: 赤子之心:最單純的人往往最容易看見問題的核心。 專長所在:在自己最專長或熟悉的領域中嘗試改變或突破,較容易成功。 時機配合:所謂「時勢造英雄」,環境往往是最有效的催化劑。 愛的支持:在嘗試改變當中,身旁若有人鼓勵、支持和討論,過程將會更順利。 肯付代價:當衡量改變所帶來的結果是值得的時候,個人的犧牲往往在所難免。 基督徒的福氣 但在此我不得不說,有一群人是非常有福的,就是基督徒。 在人類歷史中,影響人「行為與思考座標轉換」最大又最深遠的,就是耶穌。是祂將人類從「律法時代」帶入「恩典時代」。 因此,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一定是經驗過「心靈視野座標」改變的人,用基督徒常用的形容詞就是「重生」的經歷。這樣的經歷使人對行為與思想模式的改變有第一手的經驗,因此對自己的成長與改變有信心,有期待。而這些特徵與嘉納教授的研究結果也相互輝映。 赤子之心 將物理世界從「絕對論」帶入「相對論」的愛因斯坦,自小對自然界中的物體就很有興趣,他在自傳中提到,他所探究的事情其實都是他在孩童時期就開始思索的。 也由於他前半生投入物理的研究,在後半生就對人、哲學和信仰有更多的學習與思考。愛因斯坦因而建議著名的人類教育學家匹葉杰(Piaget)針對孩童時期的心智成長(cognitive development)做深入的研究(註3)。匹葉杰接受了愛因斯坦的建議,後來也成為這個領域的開山祖師。 孩童的心充滿好奇並且極其開放和柔軟。耶穌曾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太18:3)一個成年人若在豐富的人生智慧之外,仍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對未來存有期盼和夢想,就很容易在平凡瑣碎的事物中看見不平凡的真理。 專長所在 能夠創作成功,或轉型成功的人,通常對所做的事「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將基督徒的思維從「地球為宇宙中心」帶入「地球非宇宙中心」理論的哥白尼(Nicholas Copernicus),同時精通數學、天文、醫學與神學。 與哥白尼同樣生長在十五~十六世紀,將「因行為稱義」帶入「因信心稱義」的馬丁路德,13歲就開始在大學中學習法律,21歲時在一個類似使徒保羅的經歷中決定成為修道院士。大約30歲左右在教學與研究中悟出「因信稱義」,突破了一千多年來的基督徒思想和行為模式(註4)。 時機配合 改變或開創新方向最好的時機是在覺得有欠缺,或與別人想法與做法有相當差距的時候。但許多轉型或創作成功的人,他們卻都坦承,在過程中,有許多事情配合的完美,與想法的產生都是超過自己所能想像的,是很神秘且奇妙的經歷。以賽亞說:「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賽40:31)神的恩惠具關鍵性的地位。 愛的支持…
Read more

性向千秋

你亂性格的!到底你是哪一型? 「哇!這個人亂性格的!」通常是青春少女形容行逕瀟灑,無論外型裝扮,或為人處事完全無視同行與流行,但卻流露出一種自信與自在,叫人既羨慕又覺得有種說不出的神秘感。 等到年齡漸長,有過一些「失望」的經驗後,就不再輕易地僅憑外表或某些行為斷定一個人「很有個性」。甚至要欣賞一個「有個性」的人,心理也早有預備,不但要欣賞他的優點,也得同時接受這種性向的缺點。 在猶太人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衛王,在十來歲時即因過人的膽識與靈性,雖是個小牧羊人,卻以一顆石子,一把彈弓擊垮了身裁魁梧,頭戴銅盔,身穿鎧甲的職業軍人歌利亞。當時的公主米甲(掃羅王的次女)情不自禁地愛上了大衛,並嫁給了他。大衛後來接續岳父,成為神人喜悅的以色列王。試問,具備如此性格與能力的夫君還有什麼可挑剔的? 但結婚十來年後,有一天當大衛迎接耶和華的約櫃進城時,米甲看見大衛王在耶和華和臣僕面前踴躍跳舞,心裡卻輕視他,並冷言冷語,似乎完全無法忍受丈夫的舉止。(撒上18:20;撒下6:16,20) 問題出在那兒?是性向不合?原來可不是很欣賞對方的嗎?還是性向會變? 性向會變嗎? 許多人覺得自從來到美國後,自己就變得比較小氣;也有些人覺得結婚後,因配偶的關係,變得比較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有些人則認為當了父母以後,個性卻變得愈來愈保守。可是個性變了,人不就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嗎? 個性、品格與習慣代表了人類行為的三個不同的層面,而這三方面又會在生活環境的變遷中相互影響,因此的確非常困難劃分清楚。飛揚雜誌在過去曾分別談過品格與習慣,讀者可以對照參考和比較。 一般而言,習慣是可以經過訓練而展現出來。品格的培養則必須是透過環境或經歷的磨練,加上個人心思意念的投入而產生。習慣改變是非常可能的,品格改變則需要經過較複雜的過程,比較困難。而性向則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本性,是發自內心,不會改變的。 性向類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向,但要清楚自我認識卻不容易,何況去瞭解另一個人的性向,如配偶、子女、同事,或教會中的弟兄姊妹的性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但若能參考一些不同性向特徵的資料,對瞭解自己與周圍的親友,會有相當大的幫助。 性向的分類法有許多種,在廿世紀中葉發展出來的MBTI (Myers-Briggs Types Indicators)是目前使用最多的一種,然而需要經過專業心理學家的指導來進行辨識。 但為了一般人也可以使用這種性向分類法,David Keirsey(註1) 根據MBTI中的十六種性向,整理與歸納成四種,並且用一些大家熟知的代表性的人物做例子,幫助使用者更容易瞭解這些性向的特色。您可以上網回答一個簡單的問卷( 註2),即可大致找出自己性向的傾向,下面是這四類性向的簡介。 Keirsey將人的性向分為四類,但每一類中又可以再細分(註3)。這四類性向的分別是: 一、理性型(Rational, NTs or intuitive thinker):傾向以內心的直覺與思考來解釋外在發生的事物。 特質─求知慾高 喜愛溝通理念,追求個人目標。 善於規劃管理(NTJ), 或善於發明模擬(NTP)。 人生目標在追求成就。 尊重兒女的獨特性,是思想上的好伴侶,從小就好學。 代表性人物: 比爾蓋茲(ENTJ)、艾森豪總統(INTJ)、華德狄斯奈(ENTP)、愛因思坦(INTP) 佔總人口約5% ~ 7% 二、理想型(Idealist, NFs or intuitive…
Read more

基督教教育的現代化

馬友友的父親,幼兒音樂教育博士馬孝駿曾經說,要出一個藝術家必須是幾代人的結晶──爺爺輩有錢,父輩有文化,兒子才能有條件成為藝術家。對馬友友來說,爺爺的錢離他似乎遠了點,父親對他的教育給他的感受更深刻,但是對從事教育的馬孝駿而言,他一路走來,用上述一句簡單的話說出教育的代價,其含意是十分深刻的。 來美留學的華人中,特別是去到華人不多的美國中西部城市唸書的,許多人都有被美國牧師或基督徒家庭照顧的經驗。這些基督徒從言談舉止中自然流露出的愛心,與謙遜柔和的處事態度,不但讓異鄉學子即刻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也使我們這些「龍的傳人」很自然地放下身段,虛心受教。 很多留學生因此而想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以往在媒體中所認識的美國及西方文化,和真正接觸到的這些美國基督徒的價值觀似乎有相當大的差距? 如果要簡單地回答這個問題,可這麼說──基督教的教育工作在美國的歷史中奠下了紮實的基礎。 教育的投資 中國人對教育一向看重,無論是一般教育或是專業教育。下一頓飯有無著落可以再說,上學的錢卻如何也得先支出。教育是未來希望的保證。因此為自己,或下一代,花錢接受最好的教育,似乎是人生最好的投資。 但是什麼是最好的教育?如何能提供最好的教育?這是每個世代的人都必須面對、思考並且作出明智的抉擇,才能給自己和子孫帶來祝福。 去年轟動一時的紐約學前班學校的新聞,一位在紐約華爾街名聞世界的所羅門史密斯班尼證券行任職的金融分析師,為了想將自己的雙包胎孩子送入92街Y學校(專收學前班的幼兒學校),不惜走後門,請老闆捐一百萬美金給學校,以此得到入學的機會。為了回報老闆助一臂之力,此分析師為大客戶AT&T的股票做不實的評估,沒想到卻被揭發。而92街Y學校真有好到這種程度,讓為人父母不擇手段? 事實上,更接近正確的說法是,紐約市學前教育設施的供應遠不及需求,僧多粥少的結果,就成為變相加價。 教育的代價雖高,但卻非商品,多花點錢就保證一定能買到比較好的教育。 基督教教育 對大部份的華人而言,「基督教教育」是個非常陌生的字眼。或許有些人上過基督教所辦的學校,聽過基督教設立的大學、中小學,甚至知道神學院。但「基督教教育」到底是什麼?值得我們重視嗎? 與任何其他教育一樣的是,基督教教育的目的是在幫助學生: 知識上的充實(包括一般知識與特殊知識) 能力的培養(包括思考、學習與表達的能力) 但是基督教教育與其他教育一個很不同的地方,就是無論是知識的傳遞或是能力的培養,基督教教育工作者都會將所教導的以聖經與神為依歸──「我們傳揚他、是用諸般的智慧、勸戒各人、教導各人.要把各人在基督裡完完全全的引到神面前。」(西1:28) 以基督教信仰立國的美國,透過世世代代在信仰上忠心的教導,不但為美國塑造出無數優秀的領袖,也在人民彼此間奠定了如手足般的關係。直到今日,基督教信仰對布希總統的影響是世界周知的事實。而負責國家安全事務,也是布希總統的左右手,萊斯小姐(Condoleezza Rice)不但是位牧師的女兒,本身也是一個堅定的基督徒。她曾在接受訪問時說到:「每次遇見一些事件時,我都會將思考後所研擬出來的計劃,放在禱告中交託給神,然後求神帶領我,而神從不誤事。」(註1) 基督教教育的轉型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基督教教育也歷經了數次的轉型,以期符合時代的需要。 傳統的基督教教育主要是透過二個管道進行:神學院和教會。負責教導的都是受過專業的神學訓練。然而近年來,教育的普及和科技的進步,傳統的基督教教育已無法單獨挑起這份艱巨的工作。 著重全人的教育工作 自十九世紀末到廿世紀,培養科技與經濟方面的人才是世界教育的主流。然而廿世紀後面的廿多年中,這些科技文明發達的國家卻發現人的問題更難解決,轉而求助於社會科學與心理學。 差不多與此同時,有部份北美基督教教育機構也開始在傳統的神學教育中,以聖經中的人學為本,以社會與人類行為科學為輔,探討人類心靈的運作法則,以致能更有效地幫助人與人,人與神和諧的關係。在「飛揚雜誌」中常出現的一些翻譯文章,大多來自一個基督教機構所出版的雜誌《Psychology for Living》(註2),這個機構即是現在南加州頗富盛名的基督教大學Biola University的心理研究所Rosemead Graduate School之前身。這個基督教大學的心理研究所目前已經造就出許多傑出的心理研究專家、醫生與教授(註3)。透過他們的專業,將神的愛與全能帶給有需要的人。這些基督徒心理醫生也與其他在各科行醫的基督徒醫生組成網絡,彼此支援配合,以期能照顧到病人的全人健康。 為許多中國基督徒熟知的愛家(Focus on the Family)創辦人詹姆士道森醫生(Dr. James Dobson),也是在七零年代感受到基督化家庭的重要性,而投入基督教家庭教育的工作。到目前已有接近一千位同工共同為這神聖的使命而努力。 基督教教育的普及 由於科技的普及,使教育與學習的方式產生革命性的變化。在過去被視為只有受過專業訓練才可能得到的「專業知識」,如今透過網絡資訊,已經成為「一般知識」。 例如:對「過動兒」的認識與瞭解,透過網絡資訊,至少可從三方面得到幫助: 1.在家就可以找到許多專家的解釋與建議。 2.有類似情形的家庭,可將他們的經驗談放上網,提供他人參考,避免錯誤的重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