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俞一蓁
給正在經歷中年危機的妳
話說怒氣
神、人、己,誰該為我的怒氣負責? 我曾經有機會在北加州的「郡危機中心」擔任華人熱線輔導義工,接過許多求助電話。我發現無論是親子衝突、家暴、婚變、人際失和,甚至憂鬱症等等,幾乎都與「沒有處理掉的怒氣」有關。心中一點小小的不滿、小小的失望、小小的壓抑……,逐漸在心中的「悶燒鍋」中醞釀成懊惱、氣憤等等,最後這些「怒氣湯」就從「壓力鍋」裡爆破出來。 那時,我上了一門「面對自我」(Self Confrontation) 的輔導課程,記得有次課堂上討論到這些有趣的現象: 1.男人,平均每週發脾氣六次。 2.男人生氣,多半與客觀環境、工作有關。 3.女人生氣,多半與人際失和有關。 4.男人傾向以肢體宣洩怒氣。 5.單身比已婚者易生氣(兩倍)。 6.在家比在學校、辦公室裡,更輕易發洩怒氣(兩倍)。 7.幾乎所有需要輔導的個案,都和怒氣有關。 始作俑者的怒氣 我在擔任電話輔導時,就遇上不少女人主導的家暴事件。另外,事業心強的女人,生氣的原因多半仍是與工作有關。至於最後一點,我的接線經驗一再讓我體會到:幾乎所有需要輔導的個案,「始作俑者」都與沒處理掉的怒氣有些關聯。 過去自己在研究所輔修諮商輔導,也翻譯過幾本與輔導有關的書籍,日常生活中常有人來尋求幫助,加上電話輔導的訓練與經驗,讓我一再地體驗到「人」的有限。再多的輔導方法、再熟練的傾聽技巧,若不能看到問題的癥結出在「人心」,都只能解一時之急,而無法一勞永逸地「教會人釣魚」。 縱容怒氣的結果 一般人會認為,這是平常人的正常現象:人嘛,發脾氣在所難免。我自己過去就常被孩子氣得「怒髮衝冠」、「暴跳如雷」。但,再怎麼說,都不應該認為暴怒是件理所當然的事,而進一步縱容這些怒氣,讓它演變成對人、對己的實質傷害。 仔細觀察,人們發洩怒氣的方式可謂千奇百怪:從一數到十、傾聽音樂、拼命運動、射擲靶板、喝酒、大吼大叫、捶枕頭、寫抗議書、報復(扳平對手)、參加「怒氣管理課程」等。但這些都只能暫時挪走怒氣的「症狀」,卻沒有挪走怒氣的「根源」;只是治標,不是治本。 怒氣的根源 在「面對自我」的輔導課堂上,我們發現怒氣的根源,和以下這兩項因素脫不了關係:第一是「自我」。當「我」沒有在「我」期望的時間、照著「我」要的方式、得到「我」要的東西時,就開始生氣了。也就是說,當我們以自我為中心,處處要別人按照自己所求所想的去說、去做、去行事時,怒氣很容易就發作出來。 其次一項就是認為「老天不仁」。對於自身的處境、遭遇不滿,認為神管得不對,神也管不了這麼多。換句話說,對於自己居然無法掌控自身的境遇不滿極了。當事情不是按我們所想的發展,超過我們能夠掌管時,就將怒氣投向應該順我們意的神身上了。 其實這不就是中國人說的「怨天尤人」嗎?不是天錯、就是人錯,似乎自己永遠都沒錯。抱著這種想法,久而久之不就氣壞了?!除非我們能看到問題的癥結出在「人心」,也是出在「己」上;否則還真難消除怒氣呢! 編按: 「因為人的怒氣,並不成就神的義。」(雅1:20)所以我們「當止住怒氣,離棄忿怒,不要心懷不平,以致作惡。」(詩37:8) 「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弗4:26)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並不是養了個世界聞名的孩子,就了不起。 並不是孩子年收入百萬、千萬,就了不起。 無論孩子成不成名,無論孩子有沒有成就,都不是構成父母了不起的條件。 了不起的父母是: 尊重孩子; 發自心底愛孩子、卻不溺愛; 不吝於鼓勵孩子; 敢於教導、訓練孩子; 無論孩子的資質如何,永遠不放棄孩子;不會為了父母自身的方便,假手其他人或物去替代父母養育之責。 當四周環境處處對孩子不利、全家陷入孤立無援時,他們仍然堅強地捍衛孩子。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就是承認自己一無所知,謙卑尋求真正對孩子有幫助的智慧與經驗。 就是承認自己會犯錯,且勇於改正,也敢向孩子道歉的父母。 什麼樣的父母了不起? 就是承認自己不過是平凡人,單純地以平凡人的愛來愛孩子。 父母是不是了不起,老實說,和別人有關係嗎? 只有孩子的心裡雪亮,父母的一舉一動,父母言教、身教一有不一致,他們看得一清二楚。 若能讓他們說出心裡話,大概、大概天下沒有一位父母是了不起的。
愛的故事
有天清晨我起來觀賞日出。哇!說不來有多美!我邊欣賞邊讚美神美妙的創造。坐在那裡,我深深感覺神的同在。 祂問我:「你愛我嗎?」「神啊,我當然愛!你是我的救主,也是我生命的主!」祂又問:「如果你身體上有缺陷,你還愛我嗎?」 這可把我難住了。我看著自己的手、腳、和身體其它部位,自忖過去我認為理所當然能做的事,沒辦法做了。我回答:「主啊,很難耶!但我仍然愛你。」 「如果你的眼睛瞎了,還會愛我的創造嗎?」怎麼可能?我怎麼可能去愛那些我看不見的東西?但我想到世界上有多少盲人,仍然深愛神,也愛祂創造的萬物。「想來是很困難,但我還是會愛。」 主又問:「如果耳朵聾了,你還會聽到我的話語嗎?」耳朵都聾了,怎麼可能聽得到任何聲音?但我馬上瞭解:我們不只用耳朵,更是用心靈來傾聽神的話語。「雖然很難想像,但我還是聽得到你的話語。」 「成了啞巴,你還讚美我?」沒有聲音,我怎麼可能讚美?就在那時,這意念在我腦中出現:神是要我們發自心靈最深處的讚美,至於唱得怎樣、聲音好不好,並不重要。讚美神不一定要用詩歌,即使迫害臨到,仍然能夠感謝神,這就是將讚美獻給神。所以我回答:「儘管我的嘴巴不能唱,但我仍然讚美你。」 主接著問:「你真愛我嗎?」我鼓起勇氣,大膽堅定的回答:「是的,主啊,我愛!因為你是唯一的真神!」 我認為答得不錯,神卻問:「那麼你為什麼還犯罪?」「我只是平凡人,不完美。」 「為什麼生活一帆風順時,你離得我很遠?只有在身處困境時,你才迫切禱告?」我無話可答,只淌下淚來。 主繼續問:「為什麼你只在團契或退修會時才唱詩?在主日崇拜時才尋找我?為何你只是自私地為自己祈求?卻不能忠心地代求?」 淚水不斷地從我的面頰滾下。 「為什麼你以我為恥,不把好消息傳出去?遭受迫害時,為什麼你不投入我的膀臂,卻向其他人哭訴?當我給你機會,奉我的名服事時,為什麼你總是找藉口推託?」我無言以對。 「我賜你生命,保守你不虛擲這份禮物。我賜你才能用來服事我,你卻總是不理睬;我已經向你啟示了我的話語,你卻沒有從中獲得知識;我已經對你說話,你卻把耳朵關上;我已經向你展現我的祝福,你卻轉眼它顧;我已經將我的使者送到你那裡,當他們被人驅趕,你卻袖手旁觀,什麼都不做。然而,我聽到你所有的禱告,也都回應了。」 「你真的愛我嗎?」我沒辦法回答,我怎麼可能回答?我羞慚窘困,我還能說什麼?我心在吶喊,眼淚流不停,「主啊,我實在不配做你的孩子。」 主回答:「孩子,這是我的恩典。」我問:「為什麼你仍然不斷地原諒我、愛我?」「因為你是我的孩子,我絕不會丟棄你。當你哭泣時,我感受得到,並且會陪同你哭泣;當你歡樂時,我會與你一同歡笑;當你心情低落時,我會鼓勵你;當你跌倒時,我會扶起你;當你疲憊時,我會抱著你。我會與你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我永遠都會愛你。」 我從沒這麼大哭過,我怎麼會這麼冷淡?我怎麼會做出這麼多傷害神的事?我問神:「你有多愛我?」,主張開雙臂,我看見祂釘痕的手。我俯伏屈膝在基督救主腳前。第一次,我真心誠意地開始禱告。
面面俱到妙管家
為自己的生活評評分吧! 整瓶汽水砸落地上,我正要喊「等一下!」,孩子已搶先抓起,一把扭開瓶蓋…。清理善後時我想到:這有點像我們的生活,不可能再放回瓶子,但外頭卻黏搭搭、亂糟糟的。 你不覺得自己的生活就像這樣?已四面八方噴出,不可能再放回瓶裡。每當新年復始,我們常興沖沖地想:妥善的「新年新計畫」能讓我們重新站起來。結果卻是:繁瑣的日常生活,把一月份的「新鮮開始感」奪走了,計畫也隨之泡湯,在亂糟糟中,整個被沖走而去。 我們都清楚自己需要在某些方面改進!然而滿腦子想的就是照顧好家人,這把我們的神經繃得緊緊的,至終成了彈性疲乏的鬆緊帶。 記得飛機起飛前空服人員的示範嗎?「拿到氧氣罩,先給自己戴上,然後才幫你身邊的孩子或有需要的人戴上。」身為養育者,我們若把自己拉扯到極限,以致「氧氣不足」,就不能帶給身邊人什麼幫助。 這裡提供一個簡單、可行的方法,你可以用來衡量生活是否平衡,而讓生活回歸正軌。 你可能上過類似「生活輪」的時間管理課程。我常常用它讓生活步入正軌。試試看,這方法挺不錯的。 第一步: 將「生活」想成一個輪子、一個圓圈,或一塊大餅,把它切割成四個主要部分──身體、精神、情感、靈性。 第二步: 把這四部分,每部分再分割成三小部份: 精神:娛樂、生活管理技巧、職業。 情感:個人成長、愛情、與家人、朋友的關係。 靈性:個人靈命更新時間、禱告時間、與其他信徒相聚的時間。 第三步: 將圓心當成0,外圍當成10,把你對生活的滿意度,按照不同等級畫成曲線。例如:還算健康,卻缺少運動,就在那部分的“5”畫上記號。 不用太詳細。可以參考下面這些項目: 身體上 健康方面──你就像自己期望的那麼健康、活躍嗎? 財務方面──你財務經營得不錯?還是半夜常常睡不著,擔心不夠用? 生活環境方面──你工作、生活的場所舒適嗎?壓力低嗎? 精神上 娛樂方面──你有娛樂、歡笑的時間嗎? 生活管理技巧──你對自己應付生活的方式感到滿意嗎? 職業方面──無論是在家中、職場,你滿意自己的工作量嗎? 情感上: 個人成長──你對自己人格的發展滿意嗎? 愛情方面──你有時間好好與配偶或情人相處嗎? 家人、朋友關係──這些關係是讓你更具有活力?還是讓你精疲力竭呢? 靈性上 靈命更新時間──生活中,有機會讓靈性成長嗎? 禱告時間──你每天花時間禱告嗎? 與其他信徒相聚時間──你每星期有時間和其他信徒相聚嗎? 第四步: 現在看看你的輪子,是否平衡?為標在高點的區域慶賀吧!同時留意那些標在低點的區域。這四部份生活,哪部分特別有問題?有沒有四部份都出現某些問題? 第五步: 選個最低點,作出小小的改變,這改變將會提高它那個區域的滿意度。每個月都重作評估,保持每次提高一小步的評分。 你若覺得這個任務太重,要把你壓垮,你可以求神賜你智慧、力量,一次專注在一個小小的改變。 若有哪個區域已經完全把你壓垮了,禱告神引導你,去找一位能夠幫助自己的朋友或輔導。 記住,一次一小步,你能夠讓生活恢復平衡的。…
Read more
祂會找到你!
我在大學教授「信心神學」課程。十四年前第一次看見小湯,那是開學第一天,整堂課他都在梳理及胸的長髮。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奇怪,非常奇怪。 那學期,小湯一直讓我頭痛不已,他根本不相信有一位無條件愛我們的神。課程結束交上期末考卷時,他以憤世嫉俗的語調問我:「我究竟找不找得到上帝?」 「找不到!」 「呃,那不是你一向積極推銷的產品嗎?」 我等他快走出教室門口,才大聲說:「我不認為你找得到祂,但我保證:祂會找到你!」 小湯聳聳肩離開了。我微微感到失望,他沒抓住我話中的含意。 之後,聽說小湯畢業了……接著,是個壞消息:小湯罹患癌症,已經末期。 我還沒來得及去看他,他就來找我了。他走進我的辦公室時,人已經非常消瘦,化療的緣故,長髮掉光了,眼睛卻明亮有神,講話的聲音,第一次讓我覺得鏗鏘有力。 「小湯!我常想到你,聽說你病得很重。」我脫口而出。 「喔,是很重,我得了癌症,沒幾星期可活了。廿四歲,就知道自己快死了,但總比活到五十歲,成天飲酒做樂、玩女人、拼死命賺錢來得好。」 接著,他告訴我為何來找我。 是因為課堂最後那天你對我說的話。雖然那時我從未認真找過上帝,但我還是常常想到你的話。醫生告訴我身上的腫瘤是惡性的,我開始認真地尋找上帝。當癌症擴散到身體其它重要器官時,我開始拼命猛敲天堂大門。但……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 有天早上我醒來,決定不找了!我決定不再管上帝,或死後的事情!我決定利用我僅餘的一點點時間,做些更重要的事情!我想到你,以及你曾經說過的:「人生中最可悲的事情,莫過於『沒有愛的走完一生』;但,當你離開人世,卻從來沒有告訴過你愛的人:你愛他們,那同樣是件可悲的事情。」所以啦,我就從最困難的對象開始:我的爸爸。 爸爸當時正在看報紙。 「爸爸,我想跟你說件事。」 「唔,說吧。」 「我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事。」 「什麼事?」 「爸爸,我愛你。我只是要你知道這事。」 報紙掉在地板上。當時父親做了兩件我從來不記得他做過的事:他哭了,同時抱著我。我們徹夜沒睡、傾心暢談(即使爸爸第二天還得上班)。 對媽媽和弟弟就比較容易。我們抱著、哭著,分享了彼此一些深藏的秘密。 那就是我,在死亡的巨大陰影下,才開始向親人敞開自己。 然後有一天,我轉過身來發現:上帝就在那裡!很顯然祂正按照自己的方式、自己的時間表做事情!你說對了,即使我停下來不再找祂,祂仍然找到我! 我請小湯到我班上,把這些告訴我的學生。儘管我們訂了日期,他卻沒辦法來了。 當然,他的生命並沒有隨著死亡而結束,他的生命只是改變了。他跨出信心的一大步,邁入了人類肉眼所未曾見過、心裡未曾想像到的更美生命。 他去世前,我們的最後談話:「我沒辦法到你班上去了。」 「我知道,小湯。」 「你願不願意替我告訴他們?你願不願意……替我告訴全世界?」 「我會的,小湯。我會訴他們的。」 編註: 當我們還不懂得愛上帝時,上帝已經愛我們。(約壹4:10) 在我們還不懂得尋找上帝時,上帝的獨子耶穌已經來尋找我們。(路19:10)
教養孩童走當行的道
「正向教養」的方法,許多是我們早已熟悉的,例如:即時「抓住」孩子做得好的時刻;每天至少稱讚孩子十次;找出孩子的特長與興趣所在,加以培養;使用鼓勵的字眼,建立起孩子的能力與自信;看重孩子的努力,不要只注意結果…等等。但「正向教養」仍有缺失,在極端注重特長時,對於消減短處,以及如何建立起一套「獎勵好行為、糾正不好行為」的辦法,仍有待努力。
阿丹習藝記
阿丹學過的玩意兒真不少,老媽陪學的過程才是試鍊! 現代的孩子似乎個個身懷絕技:靜可琴、棋;動可踢(球)、打(拳)。捫心自問,自己並不是為了怕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也不是為了趕時髦、與人比較,才讓孩子習藝。一切,只是為了「萬一」:萬一,這些學習過程真能培養孩子的毅力、耐心、定力呢?萬一,這些真能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呢?因著這萬分之一的希望,我也搭上這班現代父母的列車。 家中三個孩子,老大老二是學什麼像什麼,一點即通,領悟力比老爹老媽高多了,這讓我以為:所有的小孩都是這樣!等到老三阿丹正式習藝,我才深深體會:人類真是「生而不平等」也! 阿丹學過的玩意兒不少,游泳、棒球、籃球、空手道、喇叭、鋼琴、西洋棋、中文…。但他習藝的過程,只能以千辛萬苦來形容。(我是說我這老媽,在一旁看得千辛萬苦也!) 多年啦啦隊隊長當下來,我總也瞧出了一些苗頭,體會到技藝之外的學問。 阿丹學泳 先說游泳吧。阿丹原本不怕水,小時候常喜歡潛在水下對我們扮怪臉、或揮手。五歲開始參加社區游泳隊,隊裡並不要求這年紀的孩子會游泳才能加入,我們以為是好事,哪料卻是惡夢的開始。 阿丹當時正值最最淘氣、好奇的年齡,能同時注意身邊發生的許多「瑣碎事」,卻顧不上我們要他注意的「重要事」。要教阿丹這種「過動小子」,沒有兩把刷子是不成的:如何將指令簡化?如何耐著性子多賞些鼓勵?如何不被急於看見成果的壓力所主導?這可難為了那些青少年教練。 他的心猿意馬、「有聽沒有到」,讓他一開始就把教練教的呼吸法搞錯了。在喝了水、自覺快要淹死之後,就完全不敢到水深的地方 ,也不願意再參加任何比賽。老實說,社區間比賽,六歲以下的孩子,常常是由教練扛著、揣著游完全程,哪有什麼壓力可言?他卻可以在起跳前、哨音一鳴、掉頭就走! 整整兩個暑假,成天就哄著阿丹往水深處游,哄著他參加比賽,這讓我身心備受煎熬。當時我在他身上只看到:這孩子怎麼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青少年教練們的沮喪、其他家長的眼光,也深深影響我。這場拉鋸戰,讓我忽略了阿丹四歲多就會認字讀書的事實;這場拉鋸戰,也使我忽略了阿丹會騎腳踏車的事實。我「看不見」每個人的學習步調,本來就有不同! 有天我在讀《耶利米哀歌》第三章時,忽然體會:我正讓阿丹取代了神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每天活在他「當下」的起起落落,難怪會陷入「茵蔯和苦膽的困苦窘迫」。 那之後,我就釋然了,不再在乎他不到水深的地方去,也不再勉強他參加比賽。阿丹八歲時,我也鬆手,允許他退出游泳隊。 兩年後,阿丹告訴我,他想試試再加入泳隊。十歲那年暑假,他學會了四種泳式,也不再視比賽為畏途。這使我看見了阿丹「不做沒把握事」的特色。去年市泳大賽,阿丹拿了十二歲種籽B隊的自由式季軍,以及蝶式第八。 回首過去八年,惡夢早已過去,阿丹完全不記得自己曾經怕水深、懼比賽的情形,提醒他時,他只覺得好笑。 阿丹習弈 三年前暑假,阿丹在社區大學學西洋棋,當時幾乎是每下必敗,偶爾在家和老爹對弈,就看他隨心所欲、亂下一通。 第二年暑假,他說還想上棋課。好啊,難得自己主動想學,就學吧!結果一個暑假下來,仍是鴉鴉烏、不得要領的亂下。 第三年,他又要求再上。老師沒變、課程相同,這錢值得花嗎?我開始猶豫,但瞧他那麼想上,我就聲明:最後一年囉! 這年終於開竅,每天下課後就要和老爹老姊挑戰,不但會佈局,還開始拿著各家棋譜研究。很快的,老姊贏不了他,老爹則勉強扯成平手,甚至投降認輸。 阿丹習藝的過程,讓我想到哈洛偉爾醫生(Edward Hallowell)寫的《不再分心》(暫譯)《Delivered from Distraction》。書中他提到,一個人真正的快樂,建立在這人內在的特質上,這些特質包括了:樂觀、具與別人自在交往的能力、擁有「我能夠做」也「願意去做」的態度……。 究竟什麼樣的生活經驗,最能激發出這些內在特質呢?哈洛偉爾從他過去廿多年的經驗,發展出一套「五步驟計劃」(five-step plan),這計劃不但能夠激發出這些特質,也能夠增強一個人的特長與潛能。 這五個步驟是:有所歸屬(connect)→自在的玩(play) →反覆練習(practice) →精通(mastery) →被人肯定(recognition)。這些步驟好似一個圓圈,可週而復始、循環不止,每一步自然就引向下一步,一旦開始,終其一生都可以繼續下去。 快樂學習的訣竅 這套理論的概要是這樣的: 1.有所歸屬:這是圓圈的起頭,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所屬的對象可能是神、是父母、老師、朋友、藝術音樂等。你在其中,感到受歡迎、被需要、被公平對待、感受到愛,建立起喜樂、信心、自尊…。 2.自在地「玩」:當你覺得有所屬,自然就會安心的走第二步,在玩中,發掘出自己的才能與特長。玩,包括任何形式的活動,你在其中,腦子好像被點燃,想像力得以發揮。 3.一旦找到能夠全然玩在其中的活動,就想一玩再玩,這就進入第三步:反覆練習。不須別人要求,自己就心甘情願的去做。持續一生的習慣、訓練,往往是這樣造成的。 4.反覆練習之後,就進入了第四步:精通、熟練。這並不是說你一定最好,而是指你會進步,比以前更好。有進步,其實就是建立自尊、自信與動機的秘訣。 5.當你精通某些事情時,別人就會注意到你,肯定你所做的、你的價值,這就進入第五步:被人肯定。得到肯定,是激發孩子行出正面行為的動力。 這五個步驟,很自然就能產生出:安全感、熱忱、謹慎自守、自信、自尊、動機、合於道德的行為……。 阿丹的習藝正是如此。神、爸爸、媽媽、姊姊、老師、朋友…是讓他有所歸屬的對象;當他主動想學,且樂在其中渾然忘我時,就會自動自發的想要一練再練;熟練之後帶出的成果,讓他被所歸屬的對象友善的肯定、接納;這又讓他繼續樂在其中,在圓圈中循環進步,也在快樂中,激起「我能夠做」也「願意去做」的態度。 要他學的,若不是出於自己情願,而是父母或其他人的勉強,那可有得瞧了,事倍功半不說,親子之間衝突頻頻,責罵、氣惱、自尊心受損…,原本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弄得烏煙瘴氣,得不償失。…
Read more
國度任務的連鎖效應
他正以記者特有的新聞鼻,闖入警方圍堵的暴力事件現場。沒想到車子被持槍逃逸的當事人撞毀,警察全力追捕,哪管得上他…突然身旁冒出個人,將一部嶄新車子的鑰匙遞上,說車送他了。 有這等怪事? 這就是”Pay it Forward”(傳下去)電影的片頭。 原來四個月前,正值開學第一天,七年級社會課老師要求崔福的全班同學:想出個可以改變世界的好法子──將它付諸行動! 崔福想:十一歲能做什麼?不能開車,不能投票,甚至老師不放行,連上課時去個廁所都不能。但老師提醒他們:「你們不會永遠被綁住…總會有自由的一天!等你們終於熬出頭,卻發現自己完全沒有準備好;而這世界又讓你們大失所望。怎麼辦?」老師鼓勵他們:去想出一些實際可行的主意。 崔福當時想到的是:如果我能幫助三個人,做到他們自己都沒辦法做到的事。之後,他們每個人也去幫助另外三個人……哇!想想看,這樣下去,影響會有多大! 電影就在這名記者抽絲剝繭下,挖掘出短短四個月,「傳下去」已悄悄地在許多城鎮進行。 電影細節得自己去看,我只在這裡提一下崔福說過的一段話:「『傳下去』,究竟該怎麼做?沒人能事先安排。你必須睜開眼,仔細留意、去看出四周人連他們自己都沒看到的需要。這就像修理一輛壞了的腳踏車,你給自己機會,去『修理』一個人。」 我怎麼會成立「家有過動兒」網路聯盟的?追溯起來,和這部電影有關。怎麼說呢? 國度任務 二OOO年末,南加州Coast Hills Community Church貝丹尼牧師(Denny Bellesi)看了這電影,立即向教會委員提出他「國度任務」(The Kingdom Assignment)的構想,結果委員會拿出一萬美元,要他「去做吧!」 緊接的那個星期天,他在教會一千名會友中,徵召一百名「志願軍」,交給每人一百美元,要他們自己去找出自己的「國度任務」,同時告訴他們三個條件:一、這是神的錢,不是他們的。二、必須把錢投資在對神的國度有幫助的事情上。三、九十天之後,將結果告訴會眾。 「參與的人都是尋常人,大半掙扎在工作、婚姻或養育兒女中,為經濟、生活而奮鬥。這些人就像你我。」貝牧師夫婦之後在《國度任務》一書中這樣描述。 二○○一年二月七日結果出來了。短短三個月,一萬美元衍生成十萬,使數千人得到幫助。 就在「國度任務」剛開始的那個星期,當地一家報社記者寫了篇專訪,標題為「教會傳下去!」。之後短短幾個星期,全美一萬多家報紙(舉凡華盛頓郵報、芝加哥論壇報、波士頓環球報、西雅圖時報等),都以頭版報導。廣播公司也跟進,NBC電視台甚至作出追蹤訪問。《人物》雜誌、《婦女當代》雜誌,開始刊登這些故事。「國度任務」帶出的結果,連貝牧師夫婦都大為驚嘆。以下摘錄三個故事: 祈願樹 史地夫四十四歲時,已身為廣播軟件公司總裁,常帶著妻女到世界各地旅遊。一天他突然接獲獨女猝死的消息。晴天霹靂!那一刻,他深深體會到世上所有的權勢、財物都無法換回愛女。之後,他開始在星期天參加貝牧師教會的聚會,不久就接下他的「國度任務」。 他決定以「祈願樹」紀念愛女,為社區貧困有需要的家庭,實現他們的聖誕願望。他與幾對夫妻尋訪出八十項願望,向社區傳遞這計劃後,反應熱烈,不到七十二小時,所有八十項願望都有人包下了,原先的一百元化作八千多元的禮物與禮券,共有一百多位鄰居參與了這項計劃。 漢堡推拿 葛瑞是位推拿師,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早已讓他厭倦,最糟糕的是他似乎什麼都不在乎、不關心了。很偶然地,他接下了「國度任務」。 他和從事都市宣教的朋友聯絡,兩人把那一百元買了熱呼呼的漢堡,就在洛杉磯市區一條尿味沖鼻的人行道邊,擺起推拿的桌子。消息在流浪漢中傳開,大家前來排隊,等著推拿、並吃熱漢堡。當天下午回家前,他為一名衣衫襤褸的酒鬼矯正背部,這老人肯定每晚就睡在路橋下。那人握著葛瑞的手老淚縱橫:「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只知道自己有十年沒這麼舒服了。」 一個月後,葛瑞和兩個兒子回到同一地點,做著同樣的事情。這項任務,改變了他,也改變了他的家庭,而漢堡推拿工作呢?目前仍然繼續著。 最美的微笑 麥可在貧困中長大,力圖上進,學生時代一直是榮譽學生、明星球員,最終成為成功的商人。 他原先接下任務,以為就像賽球,可以吸引別人的注意,等終於弄清怎麼回事時,恨不得一出教堂,就把錢給流浪漢了事。但日子一天天過去,錢還待在他皮夾子裡。 他太太在紅十字會工作,知道有個家庭正處在困境。他就打電話去問問,結果發現,這家的一對兒女雙雙死於罕見的疾病,他們沒錢舉行葬禮;僅餘的一個兒子,又罹患另一種怪病,牙齒全掉光了。這時麥可向神說:「教練,讓我進場吧,我準備好了。」之後,他逢人就為這家庭籌募一百元的相對基金。想得到嗎?他籌到了超過一百元的一百倍。 之後有位牙醫生聽說這事,就自動開始了他自己的「國度任務」:為那牙齒掉光的男孩動手術,免費安裝義齒。麥可永遠忘不了手術後男孩的微笑,美極了! 「國度任務」,不在乎你是不是很忙、不在乎你是不是受過訓練,它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這些任務各式各樣,任期有長有短。從那時到現在,全美,甚至世界各地許多教會,都開始了他們的「國度任務」,對當地社區、社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二年十月,我也在舊金山灣區的華人教會接下了「國度任務」。在參與的過程中,我反覆思考:自己的一切應該都屬於國度的「國王」,「一切」不應該只是拿在手中的錢,也應該包括自己的特長與生活經歷。究竟我人生特殊的經歷是什麼?哪些是我過去一直不敢踏出的旅程?哪些是我未盡的旅程?而這些應該是可以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結果,我踏出了在網路上成立「家有過動兒」的互助團體。以下是摘自「家有過動兒」網路聯盟中的一段「開場白」: 家有過動兒 無論別人怎麼稱呼我們的寶貝:淘氣的阿丹、跳跳虎、過動兒、或注意力不集中症……;無論我們這群身為父母的,每天活在多大的壓力之下,讓我們互相鼓勵、彼此支援吧! 十多年了,我走在這條路上,閱讀過不少相關書刊,努力為我家的「阿丹」尋找最適合他的學習環境和方法,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讓任何人隨意踐踏他的自尊。目前,我仍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學習。…
Read more
讓我們來玩球
鄭告訴我:「我喜歡妳和我說話時,看著我的眼睛。朋友中,妳是少數正視我眼睛的人。」我脫口回答:「和妳講話不看眼睛,看哪裡?」 還是女兒上小學後,自己才稍稍跨入美國文化的門檻,其中一項就是美國文化教導孩子:講話時,雙眼要看著對方的眼睛(所謂eye-contact),否則會顯得沒自信、不誠懇、有所隱藏。這點絕對和我從小學到的相反:和人說話,特別是和長輩在一起,不可以盯著人眼睛看!不禮貌!要盯,只能盯兩眼正中鼻樑上方的位置。 與鄭所以結為知己,彼此所以能向對方一無顧忌地傾吐成長路上諸多的坎坷、境遇、與心路歷程,想必與眼內所流露的淚光,目光中所傳送的信賴、瞭解,有極大的關係。眼裡是藏不住東西的,一個人的心思、意念,會從「靈魂之窗」宣洩而出,讓人一覽無遺,敏銳的人是能夠讀得懂的。 文化衝擊 那年,先生回母校教書,三十啷噹歲,自己就被學生封為師母了。教職員宿舍中,不少像我們這種所謂的「歸國學人」。剛回國,最困惑的是,明明大夥兒使用相同的語言,怎麼常常聽不懂別人在說什麼?到車站買票,問不出該在哪裡排隊,售票員十有九次面色冷然地說:「不會自己看!」到銀行辦事,也總是誠惶誠恐等著挨罵。甚至朋友聊天,也常常追不上張三或李四的話頭。 那時心想,出國時有所謂的「文化震盪」這回事,怎麼回了國還會發生?也許是這股文化的再震盪,促使我反思:到底是我的問題?還是這個環境出了問題?是我的溝通技巧不夠?還是因為社會變遷太快,人人忙著調整腳步,而不再在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顧不到我們的「心靈世界」。 交友比如玩球 當時我雖然對自己文化再震盪的反思還未找到答案,但與相契的朋友在一起時,有個極深的體會:與人談話就好比玩球,球拋出去,對方若能接中,再拋回來,就這樣拋來接去一直不停的,就是話語投機的朋友。反之,球丟過去,對方卻一再失手漏接,或是接到球後,卻扔錯了方向。談不起來的,常常都是彼此默契不夠,難以深交的朋友。 我很喜歡廣東話說的「雞同鴨講」,這真是絕妙的形容。雞和鴨怎麼講話?除非都變成了雞,或都變成了鴨。這讓我想到艾理斯(Albert Ellis)的「人格ABC理論」。他認為人際之間發生的情緒反應C(Emotional Consequence)常常不是事件本身A(Activating Event) 所造成,導火線往往在於彼此不同的信念B(Belief),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想法不同。假如我是以雞的想法去看鴨,或以鴨的想法去看雞,當然就會發生溝通不良、「雞同鴨講」的狀況。 夫妻間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妻子們總認為「他若愛我,就應該知道…」,奇怪了,不說出來,妳還真希望那些大部分都像梁兄哥的「呆頭鵝」先生們,解讀得了我們未說出口的心思?不溝通,而想當然爾對方「應該懂得!」不是太強人所難了嗎? 以當年那些售票小姐為例,假如我發現小姐是因為剛和男友鬧翻,心情不好,並不真是衝著我,我想我和她就無所謂衝突可言。人與人之間所以發生誤會,往往在於雙方對事件有不同的看法。退一步,從對方的角度來想,無論是婆媳、夫妻、親子……等各種人際關係,就很容易打開許多問題的癥結。 人心三狀態 有機會重讀哈禮斯(Thomas A. Harris)寫的《我好,你也好》(I'm OK, You're OK),覺得他所提出人際關係中的「交流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很有意思。簡單地說,他認為每一個人心中都存在著三種「狀態」──父母、孩童、成人。人與人相處時,若不能真正成熟的以「成人」去對待「成人」,許多問題就會產生。 環顧我們四周,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衝突,總是因為有人老想以權威管制的「父母」狀態去對待別人。親子之間特別明顯,若父母一輩子不能與孩子(特別是成年子女)以「成人」對「成人」的態度進入朋友的關係,就無法真正的溝通,進而還會產生極大的傷害。我見過有母親在兒子婚後仍以「父母」狀態介入兒子生活各個層面,結果兒子二次婚姻皆以離婚收場,到現在仍繼續禁止孫女與她的母親見面,甚至電話都不准接。 但,另有一種情況是:有人真的甘心一輩子找個「父母」,而沉浸在受人照顧、不需負什麼責任的「孩童」狀態中。 當然夫妻關係又另當別論,我喜歡將夫妻的角色定位為「變魔術」,有時應處在「父母」、「孩童」的相互依持,有時又應該是「成人」對「成人」的濡沫相知。許多鰜鰈情深的夫妻,都是拿捏得出何時當「父女」,何時當「母子」,何時又變成「成人」對「成人」。 相互尊重 這些看似複雜,說穿了,其實就在於人與人之間相互的尊重罷了。我們是否願意把四周的人當成「人」來尊重?我們是否能看透一個人外表包裝的驕傲、自卑等面目下的真面貌?我們是否真正體會得到「人不過是人」呢?只要是人,都有被愛、被尊重的需要,只要是人,都有個極限,都可能處在「人外有人,山外有山」的情況。瞭解了這些,就不至於心中無神、目中無人了。 玩球時,彼此所以能接中對方拋過來的球,就在於會為對方設想,瞭解彼此的想法,也能以「成人」對「成人」的心態來交往。聽人說年齡越大,越難交到知心的朋友,但我有不少好朋友,老實說都是在邁入中年之後交上的,相信和這些領悟有極大的關係。有時想想,到了目前這把年紀,投出去的球還能有人接中,是件非常愉快的事,不是嗎? 怎麼樣?心動不如行動,試試看,把理論化為行動,讓我們一起下場玩玩球吧!
我家的阿丹
我家阿丹上小學一年級了。七年,對我而言,絕不是一眨眼的工夫。漫畫上淘氣阿丹的鄰居,威爾遜先生說過:You have to expect the unexpected!(你必須料到會有料想不到的狀況發生!)真是對這種小孩最傳神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