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

當上帝創造父親

上帝的手在盆裏摶起一塊泥土,祂從父親開始做起。當一個高大堅實的骨架現出雛形時,第一位天使忍不住好奇地問:「這種高度,就是彎腰陪小孩子玩積木都有困難,更別想用嘴親吻小孩,道聲晚安了。」上帝微笑說:「只要願意俯就 ,陪伴小孩一點都不難。而且,他要與母親攜手並肩,帶領全家看見遙遠的地平線。」

聽從父訓受益多

我前半生命運的轉折,受父親的點化良多。在當時沒覺出他怎樣的遠見卓識,心比天高的少年人自以為是得很,惟不願悖逆,惹得老人家生氣,只好屈從罷了。直到若干年後開花結果「摘桃子」了,方悟出他的睿智正確來。僅舉兩例為證。

永不太遲

我母親和我都接受好動症是人的腦力表現於行為的狀態,而不是一種疾病。我九歲的時候,我們就接受這想法了。我們了解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音樂、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藝術、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視覺方面,而我的腦子嘛,偏偏喜歡同時專注在許多事情上,而不單是一次一項主題。

拆毀一堵牆的力量

雖然身為母親的女兒,但很多時候,我是站在父親家裡這邊幫腔,仗著有祖父撐腰,我逃避母親的管教,甚至無數次頂撞她,讓她難堪。有一次家裡只留我、母親和弟弟,我因領頭帶弟弟胡鬧,母親氣不過,追著我滿屋子轉,最後仍被她揪住,挨了頓好打。感覺出來那是出氣的刑罰,是對無奈現實的抗議。那陣窮追猛打後,母親把自己整個身子埋在沙發裡,一臉悵然地對我說:「妳是爸爸家的女兒!」

當星星在夜空中閃耀

婚後的生活雖不致驚濤駭浪,卻也顛簸不定。婚後不到二個月,便發現懷了身孕。雖然生兒育女也在家庭計劃之內,可對我來說實在有點措手不及。我當時剛定居德國 ,對家務一竅不通,也未熟習當地語言、生活、文化,一個連最基本的駕駛技能都欠佳的準媽媽,如何有能力照顧新生命呢?於是我不斷催逼自己,希望在短時間內熟習家務、操流利德語、了解育嬰資料等 。不過我越是發狠學習,越是達不到理想。

兒子的抗癌感恩記

我家的么兒是我和我先生的心頭肉,他的個性特別甜,因此他在我們心中的地位,似乎總要比兩個哥哥重要一些。因此當他那無意間被我們發現的腳上的小腫包,竟然被檢驗出是癌時,真對我們有如晴天霹靂般的打擊。那時他才十六歲呀!正是青春年茂的年紀,叫我們怎能接受這樣的事實啊?!

全職媽媽的福分

職業婦女還是全職媽媽?相信是許多母親的掙扎。母性的本能是隨時照顧和保護幼小的生命,現代社會卻在驅趕母親離開她的幼兒。中國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美國宣揚婦女解放,旨在提高婦女的社會地位,卻同時貶低了母職的崇高。母親們即使可以不顧社會壓力,也逃脫不了家庭經濟的壓力。

延緩滿足與成就

幾年前行為科學家高爾曼(Daniel Goleman)的書「情感智慧」(EQ)出版,掀起一陣風潮,把社會大眾的注意力,從IQ智力智慧,轉移到EQ情感智慧。這本書主要的貢獻是把歷史上的迷思擊破,使原先獨尊IQ的成功之模式,扭轉成IQ與EQ並重的局面。甚至倡言EQ比IQ對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影響更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