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觸摸生命

一個微笑,可以融化他沉重的臉。 一句安慰,可以鼓舞他喪氣的心田。 一項建議,可以引領他踏出迷茫谷。 一點服事,可以減輕他人生的擔子。 一次分享,可以激發他的鬥志與潛力。 一個代禱,可以溫暖他疲倦的靈。 一點見證,可以刺激他再三深思。 一張卡片,可以帶給他陽光普照。

飛揚是成長的喜悅

當我們佇立在二十一世紀的門口,遙望一下世紀的機會和挑戰,想到盼望和失望、科技和人文、物質和心靈、富有和貧窮,將會做出更複雜的交集,展現出更多采多姿也更獨特離奇的風貌,我們不能不想到基督教信仰也面臨了這相同的機會和挑戰。永恆不變的真理如何能觸摸多變的時代脈搏呢? 信仰的內涵如何能觸摸生活的層面? 飛揚雜誌嘗試以積極的態度來回應上述的機會和挑戰。催化它誕生的理念,是一種對古老福音如何向現代心靈訴求的關懷;一種對抽象信念如何與實質生活結合的關切;一種對宗教真理如何與一般知識印證的關心。 在這理念主導下,我們定下未來兩年十二期的主題:蛻變、心靈醫治、關係─最高的價值、贏家的風範、陽光化的思想、抉擇、自我形象、創意的天地、活力、成功新解、自由之探索、潛能這玩意兒。從大部份人感興趣的角度,來探討信仰在生活上的著力點。 創刊號這期的主題「蛻變」,我們選用了下列文稿,每篇都從一個特別的觸角,展示信仰的美麗。 蝴蝶組曲─心靈蛻變的潛能, 從思想、情感、行動入手。 韓德爾的郵包─絕望谷是人生成長的最佳激素。 效法天上的園丁─「割捨」是引向豐富的捷徑。 早來的祝福─為信仰傳承而感恩的心,強化了一個人的自我定位。 夜光漆啟示錄─惡劣環境是上主化裝的祝福。 自我價值的重建─對神的信心可以重塑一個人的自我形象。 曙光乍現─在饒恕裡心靈得著醫治的動人情節。 三震成局─如何善用環境上的轉折,來提昇一個人的職業生涯。 關山萬里行─「多元化」的洗禮可以是你一生美麗的禮讚。 在飛揚雜誌邁出第一步的歷史性時刻,因著它資源的有限,也許成品未能完全達到它的理念標準,請您允許它有成長的空間。用您的稿件來富化它的內容;用您的代禱來澆灌它成長;用您的推薦來伸展它的觸角;用您的財務支持來強壯它的體質,它就會在您的祝福中茁壯、結實。 願這本飛揚雜誌陪伴你經歷到「人生是成長的機會,飛揚是成長的喜悅」。 會長 李順長

蝴蝶組曲

人類雖然沒有身體蛻變的本能,卻擁有心靈蛻變的可能。 蛻變是昆虫世界裏,極富戲劇性的生命現象。在毛蟲的成長階段裏,有一天牠告別了過去的歲月,吐絲成繭,把自己包裹在安全網裏。身上的細胞根據遺傳基因的指令,換成另一形態的身體和衣裝。待牠破繭而出,牠已改頭換面成為亮麗的蝴蝶。 從前爬行在兩度空間,如今飛行在三度空間。從前是人見人怕的百足虫,如今是人人喜愛的百花天使。從前藏躲在林蔭深處啃食葉片,如今飛舞在豔陽下傳播花粉。春天若失去蝴蝶君的點綴,大地將失去許多生趣。 <b>天鵝變</b> 人類雖然沒有身體蛻變的本能,卻擁有心靈蛻變的可能。我們眼見醜小鴨變成天鵝,毛蟲變成蝴蝶,蝌蚪蛻變成青蛙,這自然界所吟唱的美麗詩歌,激起了我們多少的憧憬:我這隻麻雀有朝一日也能蛻變成鳳凰嗎?我這乞丐可能蛻變成王子嗎? 請聽這些渴望蛻變的心曲: ● 我們夫婦倆一談話就吵架,這種溝通模式可能突破嗎? ● 我一看見喜歡的女生就手足無措,怎麼辦? ● 奇怪,為甚麼凡事我總往壞處想,習慣可能再造嗎? ● 我怕黑、怕孤單、怕失敗,我害怕「害怕」,有救嗎? ●我社交笨拙,別人談笑風生,我卻無法參與,怎麼辦? ● 一遭遇到刺激,很容易就發怒,情緒失控,有解藥嗎? ● 我常內心矛盾衝突,不想做的事偏去做,還有希望嗎? <b>人格三要素</b> 物質界的改變現狀總是需要能量。要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速度,需要能量。要改變生活模式的軌跡,需要心靈的能量。只要有足夠的心靈能量──動機、決心、方法、程式,人人都可以重塑人格,再造美好的習性,經驗到從毛蟲蛻變成蝴蝶的新生命。 決定我們人格的三種主要力量是:思想、情感和行動。我們是我們所思想,我們是我們所感覺,我們是我們所行動。你怎麼思想你就是怎樣的人,你怎麼感覺你就是那樣的人,你怎麼行動你就是那樣的人。如果我們有辦法積極化我們的思想,我們就蛻變成積極的人。我們能美化我們的情緒,我們就蛻變成可愛的人。我們的行動有建設性,我們就蛻變成有建設性的人。 <b>一、重塑思想的角度</b> 嚐試從另一個新的角度,來理解舊的事物,你會有一種盲點被照亮的喜悅。這新的視觀會引動你情緒上的變化,也會引動你反應上的變化。 太座每次和你意見不同,你認定她是故意找碴兒,夫婦間的對話就脫不了火藥味。何妨換個角度來看這事件:她是關切而不是敵對。她是補足我的弱點而不是消滅我的志氣。如果男人能了解上帝設計兩性之間的差異,是為了互補而不是衝突,男人會有較佳耐性聆聽太座,從女性細膩思考的角度,補充了先生有衝勁但不夠周密的短處。 女士們如果能從第一度空間的觀點,躍入第二度空間的觀點,嚐試去理解男性的特質,欣賞會代替鬥爭。妳將會看見他的慷慨而不是浪費;他的雄才大略而不是粗枝大葉;殷勤而不是工作狂。妳的家庭生活會更美好。 這種思想座標的轉移,效果是非常迅速驚人的,特別是當我們從人的座標,轉移到從神的座標來看萬事萬物。你從永恆來看短暫,從聖經來定義成功,從神的祝福來看苦難的正面意義。把失敗看為成功的踏腳石,把失業看做創業的契機,把逆境看做品德的展研所,你會成為新造的人。 學習從聖經真理的架構看萬事,毛蟲可以蛻變成蝴蝶。 <b>二、培養情緒的力量</b> 情緒決定我們是喜樂或沮喪,是勇敢或怯懦,是寧靜或躁急,是心靈平安或浪濤洶湧,是樂觀進取或悲觀畏怯,饒恕或記恨,感恩或懷怨,仁愛或敵視,蒙祝福或受咒詛,活在希望或活在懊悔。 無謂的憂煩會耗損我們大量的情感生命。相反的,平安的心和喜樂的靈是創造力和生產力的溫床。如果我們能創造喜樂和平安的心境,我們就能整合意識、潛意識、超意識。一旦這三股力量結合,幾乎沒有不可能成就的事。 情緒主要受過去的事件和將來的展望這兩股力量所左右。如果我們看過去的事件是一種損失,憤怒、懷怨、仇恨的情緒就會油然而生。如果我們看未來的希望渺茫,害怕、沮喪、懦弱就會爬滿心田。 聖經教導我們對過去不要抱怨,而要感恩;對將來不要害怕,而要相信。抱怨會使我們的注意力集中在負面事物,引發破壞性的情緒。感恩則使我們注意神如何將從前的逆境,轉化為現在的祝福,引動建設性的情緒。害怕會使我們注目將來的困難,信心則使我們注視上主的大能。 如果我們信得過天父的智慧,相信過去的事件有祂的美意;如果我們信得過上主的權能,相信祂為你的將來有最好的安排,你回顧過去不是抱怨,而是感恩;你展望將來不是害怕,而是信心,你會活在平安與喜樂裏,這平安與喜樂會創造你內在的力量。也會引動神外在的祝福。 學習信靠上主無限的智慧和奇妙大能,麻雀會蛻變成鳳凰。 <b>三、堅持行動的積極</b> 思想能製造情緒,情緒決定了行動。反過來也是真的。行動也能變化一個人的思想,比如一個人犯了錯,他會重整他的思想,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行動也會帶動情緒,你即使不開心,但你決定說話、態度、行動都開心,不久你會感覺你的情緒真的喜樂起來。 敬請堅持行動的造勢力量: 你先提供花蜜,蜂兒自然圍在你身邊飛舞。 你先幫助別人,引動別人愛的回饋。…
Read more

效法天上的園丁

割捨,就是為了整體長遠的美景,甘心放下零碎、短暫的好處。 欲使植物成長茁壯,栽培者須付出保護、修剪、等待的代價。上帝栽培你我的生命,更是如此。 保護,就是為了維繫成長的機會,暫時施加「照顧性的限制」。 有一次,在靈糧宣教大樓對面的大安公園中,看到園藝工人將一株株單薄細小的台灣欒樹,分別用三根粗木樁交叉架住。我問工人:「為什麼要這樣架住小樹?」「要不然小孩子搖、腳踏車碰撞、淹水、強風、地震、都會弄倒它們的!」「要架到甚麼時候才拆掉?」「直到它們經過一次颱風的考驗!」你是否覺得聖經的道德標準或基督徒的行為準則,似乎是一種束縛?其實,那是天父慈愛的保護,為的是讓我們免於過早暴露在撒旦無情的侵害引誘之下。當有一天,我們成熟到可以在上帝面前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時,就表示已得到真理中的真自由了。 割捨,就是為了整體長遠的美景,甘心放下零碎、短暫的好處。 曾種植一片斗六草坪。偶爾發現兩三株含羞草鶴立雞群地搖曳於斗六草之間。 我向來喜歡鄉下小姑娘般靦腆又靈巧的含羞草,當時卻總是一見到就拔。小孩問我為什麼?我說:「含羞草雖然可愛,但是我的目標是培育一片斗六草的草坪。如果不努力拔除,含羞草的根蔓延得又快又深,沒幾天這兒就會變成含羞草叢而不是斗六草坪了。」 為了全人長遠的成長,一些我們愛不釋手的觀念、傳統、嗜好,即使看似無傷大雅,往往也必須割捨。而當你我靠著信仰的力量,下定決心割捨之際,也就是接受上帝的修剪。? 等待,就是耐心守候、細心呵護,絕不放棄希望。住屋後院中有幾棵茶樹,有一回房子外牆噴漆,這幾棵樹橫遭池魚之殃,蒙上了一層厚厚的白灰。友人說沒法救了。然而,想到它們開花時的絢爛風姿,我還是拿起水管拚命澆。不料白灰洗盡,露出已枯黃的葉子,隨即紛紛飄落,空餘枯枝。友人勸我鋸掉,我不死心,天天澆之不已,它卻毫無動靜。過了約兩個月,我終於宣佈放棄。不料就在攜鋸持鋤,預備砍伐之時,居然看見枯枝上星星點點地冒出了無數微小的嫩芽。 天父對待那些失意沮喪、了無生趣,或強硬頑固、剛愎自負的人豈非更有耐心?只要祂的時機一到 ,枯木長出綠芽、枯骨也能復生。讓我們向這一位日日以保護、修剪、等待、栽培你我生命的天上園丁,敞開心門,決意跟隨。

韓德爾的郵包

絕望谷是邁向另一高峰的踏腳石。 六十高齡,破產,腦溢血,創意枯竭的老人,人生還有何希望? 1714年的一個晚上,韓德爾沒精打采地漫步於倫敦街頭。過去的榮耀與未來的絕望在他的心裡交戰不已。從前的風采更襯托出現今的淒涼,沈重到令人窒息。好幾年來,國王和王后因為他莊嚴高貴的音樂,賜給他許多的尊榮。後來嫉妒他的人驅散了他的聽眾,加上接二連三的厄運,他完全破產了。緊接的又是腦溢血,造成他身體部份癱瘓。雖然在一陣短暫的休養之後,他曾恢復創造力,然而連連不幸的際遇,已剝奪了他最後一絲創造的火花。 將近六十高齡,卻無任何積蓄,加上體弱多病,韓德爾在倫敦街頭徘徊,深覺他已窮途末路了。他絕望地喃喃自問,為什麼神如此待他。一如耶穌基督向神哭訴:「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何離棄我?」 韓德爾黯然回到他破舊的居所,看到一個郵包擺在他的桌上。打開包裹,裡面是一疊聖樂歌劇的劇本,還有一封請他為這劇本譜曲的信。無精打采地,韓德爾隨意翻閱著劇本。 突然有一段話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被藐視,被人厭棄,多受痛苦,常經憂患,世人不尊重他,神也定意將他壓傷,使他受痛苦。」這不正是自己親身的寫照嗎? 韓德爾專心地讀下去。「然而他相信神,……神會給他安息。」這充滿信心和希望的金句,在韓德爾心中開始燃起火花。「…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歡欣,歡欣,……哈利路亞!」 幾節摘錄自聖經的歌詞,激起了澎湃的美妙旋律。韓德爾覺得熱情洋溢,美妙的樂音似乎如波濤洶湧,從天而降。創作靈感點燃起來了,他抓起一支筆,以驚人的速度一頁一頁寫下樂曲。 第二天早上,男孩給他送早餐來,韓德爾眼睛瞪著他,卻視而不見。一天過去一天,大師工作入了神,時而跳起來,衝到鋼琴彈琴,時而來回踱步,雙手在空中飛舞,高唱「哈利路亞!哈利路亞!」淚流滿面。最後,他終於筋疲力竭,睡了下來,一覺睡了十七個小時。這時桌上赫然擺著的是有始以來最偉大的聖樂──《彌賽亞》。 六十高齡,創意枯竭的老人,人生還剩下甚麼?神沒有離棄韓德爾。只等他經過人生的最低谷,神要扶起他飛翔在另一高原上。只等他嚐盡了靈感枯竭的苦滋味,神要傾注豐沛的旋律於謙卑的心。 被棄絕的苦澀為韓德爾預備了心靈的舞台,來體會神如何傾注希望於絕望谷中。 《彌賽亞》永垂不朽,歷年來聽哈利路亞大合唱的觀眾,無不肅然起立。韓德爾本人也因《彌賽亞》而重生。晚年雖然身體虛弱,為病所纏,然而他不再向絕望低頭。他深知,人需要信心、勇氣來化悲劇為勝利。只要樂聲頌揚,他點燃的火炬,永遠會照亮世人。 你正走進人生的低谷嗎?張開眼睛搜尋你的「郵包」,神要藉一個美妙的機緣,幾句奇妙的經文,托起你,飛入另一個高原。

早來的祝福

時空從未交集的祖孫兩人,卻在信仰的感恩裡交會了。 親愛的祖母: 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稱呼您,覺得不好意思,有點拗口、有點彆扭。對一位未曾謀面的長輩寫信,不是太常有的經驗。但因為血緣親情源遠流長,即使我們兩人所處的時空沒有交集的機會,還是有無數的人事物,將我們細密的縈繫結合。特別是將近中年,少時的桀驁不馴早已飄颺遠去;而前瞻未來,會微微感到驚悸;往後的路似乎太明見萬里、毫無隱蔽。好像一齣戲還沒有進入高潮,就要準備謝幕下台般的令人措手不及。 因此,我趁著在人生階段轉折交接的空隙夾縫之間,立足停留片刻,緬想追懷我的根源,試圖把其中的千絲萬縷理出頭緒,這樣的心情,想必您能體會吧! 不過,在向您述說近來的感想之前,我要先插入一段簡短的個人經歷,也許能使您更明白寫這封信的動機。 三個禮拜前,我前往位於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神學院參加一場定名為「婦女與事工」的會議。不會開車的我,肩掛著皮包,手提著曾隨我各地奔波,外層印有世界地圖的旅行袋,意興昂揚的搭地鐵到曼哈頓第四十二街,再乘坐巴士,一個半小時後抵達目的地。 <b>普林斯頓奇遇記</b> 普林斯頓是一個優美的小城,閑適安祥的氣氛與紐約的喧嚷繁華迥然不同。再加上冬意漸消,和煦的陽光輕巧的灑了一地金黃,不少年輕父母帶著稚齡孩子漫步街道,恣意享受久違的溫暖。兩旁林立的商鋪格局都不大,但是櫥窗擺設各有特色,趣味橫生。仔細觀察,很少看到現代的高樓大廈,而多為歷史悠久,保存得當的建築。雖然沒有精雕細琢的緻密,也談不上甚麼富麗堂皇,但皆具典雅莊嚴的風格,看來甚為賞心悅目。 報到後,便開始一連串的活動,參加的五、六十人,清一色為婦女,絕大部分來自鄰近各州,且多為牧師或傳道人。她們時而愁眉不展,時而輕鬆微笑的討論牧養教會的難題,準備講章的方法,或是如何兼顧教會與家庭。她們對信仰的追求深沉投入,也對聖經的解釋頗多創意,這一切都讓我覺得新鮮驚喜,受益良多。這股新的衝擊,挑戰我原有的思想觀念,需要時間去深思整理。 <b>黃雛菊的感恩</b> 第二天中午,有一個簡短的崇拜。帶領的姊妹在桌上放了幾個造型迥異的水瓶,有玻璃的、有陶製的,也有瓷器及塑膠做的,另有兩束淺紫與鮮黃的小雛菊斜插在花盆裏。 在唱詩禱告後,這位帶領的姊妹用她細緻而感性的聲音,要求我們每個人安靜的回想,在我們的一生中曾遇見過那些人,傾流出他們自己的生命,就像水瓶傾流出水一樣,滋潤灌溉了我們的生命,使得我們茁壯成長。想到了以後,若願意與大家分享的人,可走到前面的桌邊,選一朵花,簡單的介紹這位自己所感謝的人,然後將花插進水瓶裏。 會場先是沉默了半晌,然後一位姊妹輕輕的起身,慢步走向桌前,微彎著腰,仔細的把一朵黃色的雛菊抽離花盆,拿近自己的胸前,轉過身來面向大家,略微哽咽的語音緩緩的流瀉出,經過數十年悲歡離合後所凝聚的體驗與領悟。 就這樣,姊妹們一個接一個的魚貫走到前面,一幅又一幅的感恩畫像不斷的呈現在眼前。 那是一個奇妙的時刻:一群素不相識的人,聚在一起懷念曾在她們生命中用心給予過她們的人。有些已是雞皮鶴髮,有些還正值妙齡,但她們都有故事要說,而每個故事我們都仔細聆聽,不願遺漏任何細節。 水瓶裏的花越插越多,我也覺得我的心靈越來越亮麗豐盈。 有不少人提到自己的祖父母。一位姊妹的祖父母是農人,她從他們那兒學會了駕駛耕耘機,砍除雜草,練習摘桔收成,培養對土地的親密愛惜。另一位姊妹原本對她的祖母不甚了解,但老人家過世後,她找到許多日記、手稿,才逐漸明白祖母的所思所想,而產生深厚的孺慕情懷。 我坐在柔軟舒適的椅子上,四週圍繞著美國的姊妹們,大多數的人專注傾聽,有幾位頻頻拭淚。佈置得簡單大方的聚會廳,在挑高天花板的襯托下,顯得明亮寬敞,一塵不染的長窗玻璃框住如茵綠草與蔚藍晴空。我突然被不真實的眩惑所籠罩,因為我想到了您,親愛的祖母。 <b>三代情</b> 對您的印象皆從他人轉述而來,是模糊不全的。祖父很早就去世,您獨力撫養八、九個孩子,一直生活窮困,拮据渡日。五十年前的台灣甚為簡樸刻苦,很多人家裏都自養家禽家畜,您也不例外。但是養豬養雞都不順,若不是生病死亡,就是有其它的意外發生,自家人要食用都有困難,更遑論拿去市場賣錢。 爸爸記得唯一例外的一次是他小學時,養了一頭山羊,他每天負責帶它到附近的溪邊吃草喝水,漸漸培養出感情。可惜好景不常,您決定要賣掉那頭羊來添補家用,爸爸無力阻止,只能獨自神傷,最後一天與那頭羊道別時,不禁黯然淚下,從此他沒有再養過動物。 我不曉得您知不知道這一段小插曲?可是我還清晰記得爸爸提起這段往事時,微微羞赧的表情混合著淡淡的感傷。也恍然明白為何他一向對我們養小動物不特別贊成。一部份原因當然與我們養動物的紀錄惡名昭彰有關,不過,我猜他對那頭羊的歉疚也有一定的影響吧? 爸爸在家排行最小,與兄姊的年歲差一段距離,所以當他們皆已成家立業,分擔生活重擔時,他卻很幸運的一直在您身邊,他的死黨好友都受過您的熱情招待。 您後來因心臟病突發而去世,這群朋友盡了很大的心力幫忙料理喪事。有時我覺得很遺憾您那麼早就離開,否則會帶您到處去玩,尤其在這個交通發達,資訊便捷的時代,世界有如「地球村」的理想正逐步實現,您到各地繞一繞,定會 有大開眼界的新鮮與驚奇。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來想,我認為您若仍還健在,也許有些事情會讓您感到難過不忍,就像我剛到美國時,媽媽為我的每一件大小事擔心:從吃喝住行,個人安全,到適應環境,上課交友。儘管每次通電話時,我都秉持「報喜不報憂」的原則,但是我明白母親的心是吐絲的春蠶,一縷縷牽掛的思念是沒有盡頭的。尤其是使不上力、幫不上忙的時候,感覺更是艱苦。我猜這種情形也許會發生在您的身上。 <b>信仰的傳承</b> 二十年前,我們全家從台灣移民到南美,開始一段完全嶄新的生活。語言隔閡,民情迥殊,在異鄉胼手胝足打拼奮鬥的冷暖心情,雖非三言兩語就能道盡,但有一點要向您深深致謝:雖然生活曾經有過許多不如意,甚至回顧以往歲月,會有些許不堪回首的蒼涼,以及隱隱作痛的缺憾,但是我沒有失去溫柔敦厚的心。 苦毒怨懟如浮雲翳日轉瞬即逝,不曾在生命中發芽紮根,因為從您那兒我承傳了基督信仰,在人生大河的湍湍急流中,尋得可以依賴攀附的中流砥柱,並進一步探索「跟隨耶穌腳蹤行」的意義,嘗試為主而活的可能性。 所以我得以逐漸脫離自以為是的驕妄與自憐自哀的頹喪,放眼於個人處境以外的紅塵世界,細觀在日常瑣碎中打滾的芸芸眾生,才恍然領悟耶穌忠告「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彀了」的體諒,祂並進一步提供心靈得享安息的方法在於: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柔和謙卑。 容易的軛,輕省的擔子 人確實負軛背擔,想駕馭自己的生命。個人的慾望、親友的期待或是社會的價值觀,很多時候限制我們不能有更理想的發展,禁錮了精神自由。似田間拖犁老牛,不得休息、不可回頭,只能一直往前,直到生命的盡頭。 但我無法了解,短短一生,飄流不定遭人唾棄,最後甚至被自己的學生出賣,上了十字架的耶穌,為甚麼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至今我仍不十分確定,但我猜想耶穌是否有一個類似「海床」的中心,一個如奧古斯丁所描述「除非找到神就不能得安息」的隱密處。這個不為人知的動力給耶穌一雙翅膀,他依然負軛背擔,成為肉身的限制與痛苦,不曾因他是神子而豁免。 相反的,他品嚐了更多的譏嘲、批評、背叛、謀殺。但他未曾陷入罪惡泥沼,反而飛越日常生活的紛擾,翱翔於人性醜惡之上。雖然在世僅三十餘年,但他活得強烈深刻。 我深深認同這樣一個又出世又入世的思想理念與生活方式。尤其在自身有過不少「社會邊緣人」的體驗之後,更希望自己能委身投入人間,不是要追求甚麼可歌可泣的經歷,而是願意在每一日用心做該做的事情,來更了解上帝對我們的心意。 就如四、五十年前,您在一個偏僻閉塞的小鎮,專心信仰上帝,撫育子女長大,每星期天到教堂清掃,在毫不起眼的平凡中,以不卑不亢的踏實默默低頭耕耘,並不時仰首星空,編織希望。 謝謝您,親愛的祖母曾有人說過我長得很像您:外表、身材、甚至脾氣。生得一張薄而寬的嘴唇是我的註冊商標,偶爾成為別人開玩笑的焦點,年少時還曾為此悶悶不樂了一陣子。對於身材我也不是完全沒有意見,小學畢業後便停止長高,我洩氣的看著原本一個個都比我矮的弟妹,突然像吹了氣似的拼命往上衝,出落得修長高脁。我也如氣球一般,只是方向不同,不斷的往橫長。至於脾氣,大致上還算溫和。如此簡單的描述,不曉得是否能幫助您對我有個初步的印象。 我看過您的畫像,一向眼力欠佳的我,實在無法確定我們之間的神似之處。但這並不要緊,因為與爸爸的親密關係及藉著他所承傳的宗教信仰,讓我與您無形的連結。 因為您影響了爸爸,也間接影響了我,而且是非常重要的影響:我的價值觀與人生方向,雖曾經過外在的挑戰與質疑,偶爾還有自己的掙扎與反省,但皆深深紮根於聖經教訓,建立在對天父慈愛篤信不疑的基礎上。 我是一艘航向確定的行船,即使未來有驚濤駭浪的危險,我也不致迷失,因我知誰是舵手,為此,我再說聲:謝謝您,親愛的祖母。…
Read more

夜光漆啟示錄

生長在惡劣環境中,有人淪落成社會渣滓,有人卻反彈成傑出人物。 如果摔跤可以摔出暢銷全世界的夜光漆,如果摔跤可以把一個無名鐵路工人,摔成夜光漆公司董事長,任誰也樂意伸展雙臂,擁抱人生逆境背後的祝福。 1930年代史威哲(Robert Switzer)任職鐵路碼頭工人。他失足摔落在卸貨架上,頭部重傷,被迫在一個黑暗的病房中養傷。想不到這無聊的暗房,卻激起了他對夜光物質的興趣。 出院後第一件事是遍搜他父親藥房的瓶瓶罐罐,尋找會發光的有機物質。他和弟弟在自家廚房攪拌化學物和膠質,總共投資了1.75美元。第一個客戶是舞蹈員,購買夜光漆塗製劇裝。 第二次世界大戰打響了夜光漆的知名度。它被軍隊大量使用,在夜間作戰時,靠它分辨敵友的陣營。一九八五年史威哲從夜光漆公司董事長退休時,這螢光劑已經滲入了生活的許多層面,從網球到公路標識,從書籤到汰漬洗衣粉的神效藍珠,都留下它的蹤跡。 <b>成功的催化劑</b> 你想改善你人生的航道嗎?先培養優良的人生態度:把生命歷程中不可避免的摔跤,看做祝福,而不是咒詛;把困難看做是成功的催化劑,而不是失敗的輓歌。 高砌珞(Goertzel)詳細研讀了三百位世界名人的家世背景,這三百個有頭有臉的人物,都是世人所推崇成就卓越的偉人──羅斯福總統、海倫凱勒、丘吉爾、史懷哲、甘地、愛因斯坦等。他的研究成果,收錄在《偉人的搖籃》(Cradle of Eminence)這本書裏: ●偉人中有四分之三出身貧寒,不是家庭破碎,就是父母霸道、雙親佔有慾特強,或被父母冷待。 ●八十五個小說家、戲劇家中有七十四個,二十個詩人中有十六個,兒童時代活在父母冷戰、吵架的陰影下。 ●有四分之一的偉人患有瞎、聾、殘廢等身體上的殘障。 生長在這種惡劣環境,有人淪落成社會渣滓,他們卻反彈成傑出人物。悲劇可能壓碎某些人的鬥志,他們卻學會化逆境為祝福,迎風展翅。 <b>隱藏的祝福</b> 我們若相信逆境背後隱藏著神的祝福,相信神按祂的仁愛,為我們的人生設計了每個細節;相信神能將黑色木炭塑成彩耀的金鋼鑽;相信神能在沙漠中開出江河:我們會伸出雙臂,擁抱人生的機會── ●耶路撒冷的教會受迫害嗎?它成為福音遍傳世界的契機。那些被迫分散的門徒,把救恩帶到撒瑪利亞、安提阿。(徒八1~5) ●保羅被捉下監嗎?他把監獄化成福音的講台。「我所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中興旺了福音。」( 腓一12~13) ●大衛被嫉妒他的掃羅王追殺嗎?他讓神在靈魂深處壓榨出信靠的詩歌,動人的旋律感動了三千年來億萬讀者的心弦。(詩六十六10~15) ●約瑟被十個哥哥出賣到他鄉異地嗎?他把埃及的囚牢轉化成邁向宰相寶座的踏腳石。(創四十一37~41) <b>逆風展翅七訣</b> 摔跤,不是每個人都能摔成夜光漆董事長,有些人會摔得一蹶不振。然而那些躍馬山谷平原,笑傲冷暖人生的強者,他們卻似乎擁有積極的生活態度。你如果操練下列迎逆風展大翅七訣,就有機會翱翔於廣闊的藍天── 1. 相信神愛我,為我的一生做了最美好的安排。 2. 回想過去生平中三件逆境轉化成祝福的事。為此感恩。 3. 以寧靜的心接受現在的逆境,看它是化了裝的機會。 4. 秉持黑雲之上陽光依然普照的信心,歌頌神依然掌權。 5. 禱告神賜下敏銳的洞察力,能補捉困難背後的契機。 6. 邀請神做你的合夥人,迎接挑戰。 7. 以喜樂的態度創造蛻變的成果。

變化

●所以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林後4:16-17 ● 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林後5:17 ● 如果你們聽過祂的道,領了祂的教,學了祂的真理,就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 弗4:21-24 ● 每早晨這都是新的,你的誠實,極其廣大。 哀3:23 ● 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 結36:26 ● 變化的律是大自然最不可抗拒的力量。 白愛門(Edmound Burke) ● 宇宙中惟一不改變的定律是,宇宙在不停地改變。 ● 變化是危險的,但盲目守舊更加危險。 喬亨利(Henry George) ● 世界會改變,上帝永遠堅立。 白羅博(Robert Browning) ● 人生是成長的機會,蛻變是成長的喜悅。 李順長 ● 有人不斷地改變工作、配偶、朋友,卻忘記了改變自己。 ● 古文明喪失了它運用智慧,來改變方向、解決問題的能力,終致崩潰。 華克(Kurt Waldheim) ● 只要想想改變自己多不容易,你就明白改變別人有多難。 布雅各(Jacob…
Read more

自我價值的重建

你的自我價值可以不必受制於過去的歷史,你對神的信心可以重塑你的自我形象。 二十多年前,填寫大專聯考志願是一件既惶恐又刺激的經驗。惶恐的是當時並不清楚自己真正所愛好的是什麼,但是卻要面對一個似乎是影響一生的決定。刺激的是面對那琳瑯滿目的科系,未來似乎是充滿了新奇與希望。 班導師在輔導我填寫志願時,給了我一個很有趣的建議。她先問我:「妳喜不喜歡打抱不平?」我想了想,說:「喜歡。」她接著說:「我看妳的嘴唇算是薄的,嘴唇薄的人通常能言善道,加上妳又喜歡打抱不平,可以考慮去唸法律。」 即使對一個十七歲的少女而言,對這位班導師的話,我當時的反應是覺得好玩多過認真。誰會真正因為嘴唇薄去唸法律呢?至於愛打抱不平這一點,現在想想可能用我比較愛告狀來描述似乎更接近事實。這個故事的結果是,我花了將近另一個十七年去發掘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是什麼樣的工作。 <b>健全自我的八大特徵</b> 一個人的「自我認識」不單影響著對自己的接納與認識,也影響到他生活中幾乎各個層面。我們的生活目標,會隨著對自己的瞭解與肯定的程度而定。而生活的目標又直接影響到生活的方式,與生涯的規劃。 一個能肯定自己價值的人有下列八項特徵: 1. 有一個均衡的生活內容。 2. 會選擇並投入自己真正喜愛做的工作。 3. 工作很努力但卻不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4. 願意嘗試新事物與冒險。 5. 不低估也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6. 與自己而非與別人競爭。 7. 在解決困難之前會先思考。 8. 一個能肯定自己價值的人也能肯定他人的價值。 因著對自己的肯定,他們無論在家庭中,在工作場所,甚至在整個社會中都較能扮演一個稱職而成功的角色。 <b>自我價值感的形成</b>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中,某些因素對自我價值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在幼兒時期,親人,特別是母親與幼兒本身的個性、對自我價值的形成有著關鍵性的影響。長大一點,到了孩童階段,再加上學校老師的影響。在這兩個階段中,外在的因素扮演著關鍵性的角色。 進青春期,家庭在社會中的階層,個人的外表及思考的能力,對自我價值感的形成有極大的影響,青少年期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尋找自我。他們從同伴中尋找,也從心靈中尋找。 到了成年的初期,與異性交往的經驗與前途上的選擇,是影響這個階段自我價值感的重要因素。成年的中期,也是所謂中年危機時期,對外表與體形之改變接納的程度、人生目標是否有意義,與人際關係的品質這三方面,是能否平安渡過中年危機,而進入榮耀的黃金歲月的試金石。 最後,老年期的自我價值感是建立在是否能為自己在人生的舞臺上找到一個定位。司蘊道 Chuck Swindoll(深受眾多聽眾喜愛的福音廣播傳道人,及達拉斯神學院院長)曾說:「我相信人生是由百分之中Q發生在我身上的事,及百分之九十我決定如何面對它而組成的。」對於這些在人生不同階段,影響我們自我形象的因素,我們需要認清一個很重要的事實,那就是:人無法改變過去,也無法避免一些將來的事,但是有一樣事卻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選擇用怎樣的態度來面對這些事。 <b>自我價值感的重建</b> 一棟房子蓋了五年以上就得開始維修。若再加上受到一些人為或者天然嚴重的損害,則可能需要重建。人的自我價值感也是如此。因著人的罪與不完全,我們的自尊都曾經受到或多或少的創傷。當你的自我受到了傷害,你用什麼來療傷呢?是用報復還是用麻醉自己的方法來逃避這些傷痛?或是積極地去重建自尊?你個人積極的決定可以為自己帶來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聖經中,有關自我價值感重建的教導,佔了相當多的篇幅。歸納來說,自我價值感的重建有四個要素:無條件的愛與接納、信心、時間,與環境。重建的過程如下: 一. 神無條件的愛與接納神無條件的愛與接納,是認識自己的本相與肯定自己的開始。神不但創造了我們,祂更以完全的愛來表達一個造物者與被造者之間的關係。(約3:16,太22:37-38)。在接受耶穌成為我們個人的救主時,也就是我們開始能真正認識自己本相的時候。 哥林多後書5:17說到:「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一個經歷了神救恩的人,對自己的價值會有新的體認。對已往發生的事情,無論是出於外人加在自己身上的,或是出於自己個性的弱點,會開始用一種饒恕、接納與感謝的態度來看待。他的自我價值不再完全建立於過去的經歷上,而是建立在自我的認識與對神的信心上。 <b>二、發掘自己的特質</b> 一個人對自我的接納應當建立在神給他的特質上,而不是在於與別人比較或競爭。俗語說:「天生我材必有用」。在聖經中提到,每一個人都是神獨特的創造。「我們原是神的工作(或作品),在基督耶穌裡造成的,為要叫我們行善,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2:10)。 至於如何發現自己的特質呢?羅馬書12:2說到:「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造成對自我形象不滿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對自己存著一種不切實際的期望。用別人成功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結果是失望與打擊。…
Read more

曙光乍現

一個背離妻兒的丈夫,如何在妻子無條件的饒恕中找到醫治。 看哪,我受大苦,本為使我得平安。你因愛我的生命便救我脫離敗壞的坑,因為你將我一切的罪,扔在你的背後。 以賽亞書38:17 <b>歸家</b> 九七年二月六日,下午。 休士頓機場侯機廳。 我拖著疲憊的步伐行走在長長的通道上,那通道似乎永無止境,極限處若隱若現,可望而不可即。回首前塵,洛杉機的一切已成為過去的夢魘,我甚至不想去回憶幾小時前飛機起飛的情形。 此時此刻,我僅僅体會到一種解脫。神的引導讓我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能與惡夢告別,回歸到家人的身邊。 六個月的飄零留下來的是傷心和懺悔,是痛苦與自責。回顧過去發生的一幕幕情景宛如在昨日,如今卻是不堪回首。 自費國家公派的留學生,開始了生命中嶄新的一頁。然而隨著學業、事業上的成就,移民身份的解決,到購屋置業,家庭經濟狀況大加改善,我就逐漸在生活上放任自己,不再檢點出外入內的行為舉止。 <b>外遇</b> 九六年六月的一個晚上,受朋友之邀,我們夫妻倆來到一家華美的餐廳,為一位遠方來的學者作陪。席間與來自同一城市出國的Z小姐相談甚歡。後來的幾個星期裏,我與她由一面之緣,發展到不可一日不見的地步。等我意識到這危險時,事情已經到難以收拾的地步。女方多次以自殺相逼,使我無法橫下心離開她。但是對妻子一次次的苦勸卻置若罔聞。 就在此時,妻子在朋友引導下進了一間華人教會。第一次聽道她就深受感動,立即決志信主。那時她多麼希望靠神的幫助能使我及時回頭,使即將要破碎的家庭重歸圓滿。但是,神的計劃卻非她所能預料的,然而我不但沒有回心轉意,反背道而馳,愈行愈遠。 這時,我在當地一所大學找到一份教書工作,而且在母校擔任講師。另外,還擁有兩家中餐館。應該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飛黃騰達的時期,然而我卻不知珍惜。 <b>出走</b> 在十月的一個下午,我放棄了所有的一切,離開了這座我居住了八年的城市,離開了愛我、依賴我的家人,也離開了那些關心我的朋友,卻和Z小姐相偕飛往幾千哩之孕~的洛杉磯,尋求兩人的歸宿。然而,天涯茫茫,哪裏是循私情者的落腳之處呢? 人群的騷動把我的思緒拉回到現實。由休士頓飛往克利夫蘭的班機開始入艙了。我急忙拎起提包,夾在隊伍中走進機艙。我開始感到有點兒激動,因為下一站就要進入俄亥俄州了,那兒有我的家。闊別了半年的土地即將重入我的眼簾,我的妻兒即將重入我的懷抱,怎麼能不讓人激動呢?!尤其這半年裡顛沛流離的生涯,更讓我体會到家庭與親人的溫暖與可貴。這對在嚴冬裡迷路之人是何等重要啊! 機艙裡的暖氣令人昏昏欲睡。 朦朧中的記憶又回到了剛抵洛杉磯的入秋時節,我和Z小姐一落腳便迫不及待地尋找工作謀生。 原以為憑我多年的學歷和經驗找工作不會太難,尤其是在機會眾多的大城市洛杉磯,更不會有什麼問題。 <b>打擊</b> 事實卻不然,每一次求職都會碰釘子。特別是高等院校的工作,雖經過幾次面談,卻一無所獲,最後只好到一家中國餐廳當服務生,後來又換到一家貿易公司做助理。現在看來,這是神在我身上施展的第一步計劃。 那期間,我經常穿梭在工廠、公司、店鋪、商人和各色人種的消費者中間,為推銷每一筆生意,不惜低三下四地費盡口舌、踏破門坎。昔日讀書人的斯文模樣全不知丟到哪裡了。那種在高校中養成自視甚高的心態也早已一掃而光。 我內心的深處也常常懷著愧咎,因為我知道我的妻兒一定在為我擔心。我一聲不響地離家出走,把所有的擔子都擱在妻子身上,對她們的打擊之重是難以想像的。再看看我自己現在這付落魄樣,真是今非昔比,心裡的感受實在是苦澀萬分。 <b>省悟</b> 在上班的地方,我無意中發現一本小冊子,是中國大陸一位學者寫給知識分子的基督教簡介。它以科學的論證闡釋聖經的真理,用平易的語言講述神與人的關係。它把社會看作一個家庭結構,而將人生比喻為追求像耶穌那樣完美的過程。若在過去,我會把這本書當作迷信而不屑一顧。 但是現在,當我經歷了那樣多的幻滅和磨難之後,開始醒悟了。這些年雖受過許多高深的教育,卻單單缺少領會作人的真諦。如今想來人的罪也即人的缺陷,最大的莫過於漠視上帝的存在,以自我為中心,追求虛幻和私慾。原以為是奔向一個更美好的新生活,殊不知卻造成對家庭也是對社會的叛逆與傷害,更是扭曲了自己的人生。 漸漸地,我與Z產生了愈來愈多的磨擦,加上我和她出身背景迥異,我們之間的裂痕越來越大。我終於產生回歸的念頭。我知道,現在悔之已晚,失去的一切不可能再彌補了。但是,只要家人肯原諒我,我還可以從頭來過。 <b>饒恕</b> 終於,在逾時六個月的杳無音訊後,我的妻子接到了我從千哩之外打來的電話。一聽到我要回家的消息,她的聲音已被泣噓哽咽了,遲遲才出聲:「那就快回來吧,我們都很想你。」迫切中含著懇求。 飛機緩緩地降落,我的心卻向上提起,我不知道妻子是否還能再接納我這罪人;看到她的第一眼我應該說什麼?正當猶豫的時候,妻子已來到我的面前,接過我手中的行李。此時此刻,說什麼都是多餘的了。 <b>重生</b> 我終於回來了。家人和朋友沒有嫌棄我,我的生活又重新開始了。這一切要感謝主的恩典,都是靠妻子和會友迫切禱告得來的。回家的第三天,我就同妻子一道走進教會並決志信主;在復活節的時候一起受洗,正式成為基督徒。 轉眼又過半年,靠著主的恩典,我們家已克服由於我出走引起的經濟危機,我自己也找到了工作,一切都在復原中。神的計劃成就了,祂就是要讓我經歷這一場磨難,從中領會祂的教導,明白祂的旨意,走上一條通往天國的正路。 如今下面這首大衛的詩成了我心中最深的禱願 :「耶和華啊,求你聽我的禱告,求你使我清晨得聽你慈愛之言,因我倚靠你;求你使我知道當行的路,因我的心仰望你。」

三震成局

<b>對「三」這個神奇數字的體會,提昇了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更為卓越。</b> 我是一個醫生,不但擁有醫學(職業病)知識,也兼備科學(毒物學)和法律學識,這些背景塑造了我成為一個相當獨特的人。 綜合這三方面知識的觀點和技術,使我在專業方面比人略勝一籌。又因為通曉三種語言與文化,使我往往能把遭遇到又困難又複雜的問題,迎刃而解。因此,有不少機會在美國各地受邀出庭作證,又為一些公司解決他們污染的問題。然而有今日的成就,實在應該感謝掌管我生命的主,為我安排了過去變化多端的境遇。 <b>多元化的人生 </b> 我的生涯似乎和「三」結下不解之緣。前半生是環境使然,後半生卻是刻意經營的。回溯我幼年成長的故事,或可說明多元化的遭遇如何豐富了我的人生。 我出生在一個小康的家庭,父親在1949年時從大陸撤退到台灣,和一位台灣小姐結婚。父親在中國受教育,後又留學日本,所以他會講標準的國語和日本話。由於他的雙重文化經驗和教育,使他比當時的人更有遠見。 <b>震撼連連</b> 在五十年代時,他在國內和國際上的貿易事業都相當成功。由於公司的擴展,他必須在香港開設分公司。所以,在我還很年幼時,全家便移居香港。 在香港,我被送到九龍的培道小學。培道是著名的女中,而它的附屬小學也招收男生。一個小男生,就讀於女校,終日面對的都是女生,那是我生平遭逢的第一波震撼。感謝神的恩典,讓我在六十年代通過了考試,進入一所非常好的英文中學就讀(喇沙學院),那是一所清一色男生的學校。於是,我又面臨第二波的「性別震撼」。 <b>生命的轉捩點</b> 我就讀初三時,家裡又有了一次大變動。父親決定回台開設公司,全家又必須搬回台灣。我對台灣的印象很模糊,總覺得香港才是我的家。那時我才十五歲,卻決定隻身留在香港繼續我的學業。父親便安排我住在他的一位職員家裡。那位職員又抽煙又好賭,在那種環境下,我得接受身處誘惑重重的外界,第三波震撼的考驗。 感謝神的恩典,那職員的姊姊知道我是基督徒,就介紹一位老姊妹帶我去一間宣道會做禮拜。我在那教會參加崇拜多年,後來又很積極參與青少年團契和詩班。1970年,我十七歲時,接受耶穌基督作我個人的救主,從此又開展了我生命嶄新的一頁。 1972年,我高中畢業,必須決定到加拿大或台灣唸大學。我父母希望我回台灣。經過多方的考慮和禱告,我決定回台灣去,不但可以和父母在一起,而且可以進入一間醫學院就讀。於是我在那兒完成了醫學院學業,並遇見我的妻子,那是神為我預備最好的另一半。 1980年父親決定移民美國,拓展他的業務。他曾是一位很成功的企業家,在香港、台灣、韓國、日本和美國都有分公司,這在七十年代是相當罕見的。於是,我隨之遷移加州,並在那兒完成職業病和環境醫學的專業訓練。神為我預備了國際知名的教授們,雖然要求嚴格,卻使我受益良多。同時也讓我有機會接受環境和勞工法律的專業訓練。 當時有一位醫生教授,他同時也是位知名的英文作家。我每篇報告都必須經過不下於十次的修改,纔能令這位教授滿意。另一位指導教授是位科學家兼律師,使我不得不在表達和溝通技巧上下功夫,纔能過關。然而從前苦心鍛練的文筆和溝通方式,竟都成為日後極大的祝福。 1986年我在一位很有權威的海軍醫官手下考醫學證照。當時,他的車胎漏氣了,請我幫他換車胎!我毫不猶豫地一口答應。(這時正在緊張的醫學考試中呢!)這件事我過後就忘了。隔年,我妻子正感到私人診所太忙了,對我個人的身體和靈性都不好。很奇妙地,那位海軍醫官忽然打電話找我,問我是否知道有人有興趣到聖地牙哥去作海軍軍醫。我馬上回答他,我很有興趣。結果,我立刻就去海軍診所上任了。(為了國家安全計,一般申請過程通常需要花上幾個月或幾年!) <b>對「三」的領會</b> 我這一生中,有幸在三種不同的文化中成長,學會了三種語言,又研究三種不同的專業,並能把它們融會貫通,應用在我從事的行業中。這些經歷讓我聯想到「三位一體」的真理。 「三位一體」這個用詞,首先是由第二世紀的拉丁神學家特土良提出的,這概念到第四世紀才被發揚光大,並且有系統地闡釋出來。聖奧古斯丁的著作《三位一體》(AD.400-416)更鞏固了「三位一體」的基督教神學教義。聖奧古斯丁著重在聖父、聖子、聖靈的同等和同存,並強調對三位一體的瞭解,不能把三個位格分得太開,以致變成三位神。 三位一體是真神的獨特屬性,祂是具有三個位格的一位神,但祂不是三位神。很像我的職業,融合了醫學、毒物學和法律三種不同的專業領域,卻能毫無矛盾地同步運作,但我仍是一個人。當我使用三種專業訓練,或說三種語言時,我不會混淆不清,也不會因為有三個頭銜而人格分裂成三個。事實上,住過三個文化不同的地方,擁有三種專業技術,使我更能瞭解和尊重其他不同文化或背景的人。 <b>在變動中成長</b> 對某些人而言,人生是枯燥乏味的,當有不順遂的事發生時,總易怨天尤人。其實,人生的歷程總會不斷地遇到困難挫折,多半的人卻不喜變動。然而從積極的角度來看,改變正可帶給人機會來裝備自己,以迎接更大的挑戰。神的目的不是要藉著變動來壓制人,事實上,神容許人生變幻莫測,化危機變為轉機。 當我回顧過去許多境遇的變動,雖然我當時不明瞭是什麼原因,也不喜歡,但我並不灰心懼怕,因我相信神掌管一切。如今,我明白了正是因為這許多的變動,我才有機會學好幾種語言與專業技術。我可以和大陸人、台灣人、香港人認同,和美國人相處,也毫無困難。 環境上巨大的變化──從香港到台灣到美國;生活上巨大的變化──醫學、毒物學、法律;語言上巨大的更換─廣東話、國語、英文。這些巨變有可能會壓垮一個人,但我能幸運地轉換這些壓力成為祝福,主要是因為我相信基督教三一的真神吧! 「三」是導向豐富的數字;請珍惜人生意想不到的機緣吧!

關山萬里行

<b>從高雄轉進布宜諾斯、底特律,最後落腳台灣中部的美妙故事。 </b> 雖然年紀不大,但每次要自我介紹時,總有一言難盡、說來話長之感。因我「多文化」、「多言化」、「多元化」與「多變化」的背景,是無法用三言兩語講清楚的。 <b>多文化</b> 從出生到十二歲,我是個道地的「台灣郎」,在高雄渡過童年及六年小學的時光。十二歲生日那天,我們姊弟三人隨著父母「萬里尋找佳美居所」,移民到地球另一端的南美洲──阿根廷。一住就是十四年,因此接受了拉丁美洲文化的薰陶,並受完中學、大學的教育。 在我二十六歲生日前兩天,我們又毅然決然放下第二故鄉,飛到美國從新發展,如今已有六個年頭。本想兩次移民已經足夠,不能再作浮萍漂流,是該安定下來的時候了!豈知上帝的帶領超乎人的預料,在出國二十年後,又為我安排回台工作的機會。 <b>多語化</b> 在台出生,在家說台語;上小學後學校教的是國語,在學校裏學生不准講台語。我曾被推選為「國語推行生」(想必是我的國語說得不夠標準吧!),責任是檢舉「偷講」台語的同學,並罰他們錢。但由於沒人反檢舉,說最多台語的居然就是在下! 到南美洲後得從頭學西班牙文,對爸媽來說可是艱鉅的工程,對我而言卻輕而易舉,每天到街上和小朋友一起踢足球,三個月下來,罵人和不是罵人的話已學得差不多了。此外每晚在爸爸督促下,讀小學二年級的課本,一天一課,背頌、默寫後打分數,通過後才能睡覺。六十多課花了兩個多月,接下去四年級課本九十幾課,課文更長也更難,又花了三個月,雖是土法煉鋼,但頗有成效,紮下良好基礎,加上天生學語言有超乎同儕的優勢,從未覺得苦。 學西文的同時,我的中文不但沒有退步,反而更上一層樓,這一切要歸功於每星期上教會。我是在「阿京中華基督教會」信耶穌的,在那裏有一群背景相同、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使我每天都盼望主日的來臨。 在我參加的青少年團契裡,有一對夫婦擔任輔導,他們軟硬兼施,幫助每一位契友在聖經上下功夫。不只讀聖經,還要背,而且作筆記、寫日記。我一寫就是十五年。漸漸的,文筆開始流暢,成語、俗語和俚語,古詩、新詩甚至打油詩都難不倒我。偶爾投稿,只要不說自己只有小學畢業的中文程度,文章被採用是常有的事。 抵美時年齡已經稍嫌大些,學起英文應該比較吃力,不過已有的西文基礎使我能在學習上事半功倍。考托福時越難的單字越像西班牙文,以致於越考到後面得分越容易,反而前面那些簡單的字母令我傷透腦筋、猜不勝猜。為了加強英文,我每天開車從不聽音樂,只聽新聞與體育「脫口秀」(Talk Show)電台;此外也到圖書館借一堆汽車、電腦和經貿雜誌回家閱讀,懂不懂都無所謂,全部吃進去再慢慢消化。前不久為了測驗幾年下來水平是否提升,跑去考了一次托福,竟中榜首(637分),也證明了自己使用的方法極為有效。 <b>多元化</b> 1. 音樂:爸爸曾擔任中學音樂 老師二十多年,家裏開過鋼琴公司及工廠,從小到大都在叮叮噹噹聲圍繞中生活。三歲時爸爸就教我看譜,「斗來米發所拉替」朗朗上口。抱我到朋友家,只要表演「識譜秀」兩三分鐘就能獲得大包小包的餅乾糖果為禮物。 稍大後開始學樂器,起初鋼琴、小提琴在父母逼學下履遭挫折,彈音階時因節拍太快手常常抽筋。小提琴空弦拉到睡著,直到屁股接觸到藤條之火辣辣感才把我驟然叫醒,使我至今仍排斥這兩樣華人父母最希望子女學習的樂器。心想自己有兒女時絕不讓他們學鋼琴、小提琴,只有這兩種樂器是組不成樂團的。後來轉學大提琴,老師很疼我,上完課就帶我去百貨公司吃熱狗、買玩具。為了不讓他失望,努力練了一段時日,十一歲就進了管弦樂團。 到阿根廷後開始研究吉他,後來無師自通,只要唱得出我就彈得來,換調自如,不需看譜,合弦照樣掌握得恰到好處。 十七歲時與哥哥和另一對兄弟,兩把電吉他、一把貝斯、一套鼓,組成「亞當合唱團」,用基督教歌曲傳福音,好不快樂! 2. 醫學:這是我的專業,在阿國首都布宜諾斯愛麗斯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來美國又花了三年時間學英文、考過醫師執照,並做了一年派駐位於底特律的韋恩州立大學,腦神經外科的訪問學者。 原本想在美國找份住院醫師的工作,但不巧近年外國醫生大量湧進,一向缺人的市場頓呈飽和狀態,粥少僧多,數千外籍醫生被拒門外,我也無法倖免。但上帝關閉一扇門,也必為我開啟另一扇──我在台灣中部一家大學醫學院找到外科住院醫生的席位,兩年普通外科做完,隨即進入腦神經外科繼續受專業訓練。 3. 生意:我天生就有生意頭腦,在阿根廷十幾年家裏開過小型超市、餐館、樂器行;來美後也開過餐館。除了小型超市外,其他全由我策劃並參與經營。私人方面我也教學、買賣二手樂器,空閒時間就做「網路直銷」。短短幾個月,下線人數已往百人大關邁進,獎金額數節節高漲。 4. 演講:因為做直銷,短時間內達高銷售額的成績,為自己帶來一點名氣,演講機會接踵而來。為了促使網路成長茁壯,我花費不少時間用電腦設計了一套演講材料,以助自己作較專業性的「演說」。 5. 宣教:每次演講,我會有意無意地把信仰對自己的影響與聽眾分享,告訴他們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全是靠著主的恩典與幫助。我的動力、活力和精力全是我所信靠的上帝所賜給的。 <b>天生我材</b> 若不分享見證主恩,就會覺得影響得不夠、幫助得不足。我能介紹聽眾加入我的直銷行列,賺取巨額獎金,藉公司的營養產品預防疾病、延年益壽;也能幫助他們發揮潛能,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然而若不把耶穌基督引介給他們認識並相信,仍無法解決他們靈魂歸宿的問題。 比起那些從小按部就班,大學畢業後就順利找到工作的乖寶寶,我大概慢了至少十年才真正踏入社會,也就是少了十年的工作經驗並發展事業的時間。 但感謝上帝賜給我許多天賦才能,包括音樂、語言、口才、生意頭腦、醫學學歷、以及強壯的身體。祂也用「多文化」的背景、「多語化」的語言、「多元化」的專長、「多樣化」的興趣、及「多變化」的遭遇來雕琢、磨練我。為的是要我更能幫助人,除了能貢獻社會國家與教會外,更能為天國大業盡心竭力,不致辜負上帝的再造生命之恩,和祂所賞賜的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