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戰地歌聲

箱型車在崎嶇的道路上緩慢前行,地面上處處是炸彈所留下的坑洞。觸目所及有坦克車的殘骸,和地雷炸過的痕跡。車子行經一段路就必須停下來檢查,接受穿著不同軍裝、不知屬何種軍團的士兵查詢,路旁轟炸後的廢墟提醒車內的人,有關紐約雙子星大廈的夢魘…… 這是由「全球交換救援機構」組織的阿富汗之旅,目的是安排九一一事件的受難者家屬,與阿富汗受美軍轟炸的受難者家屬見面,使彼此受苦的心靈得到安慰。然而真正能鼓起勇氣,來參加這次行程的家屬並不多,有三個人臨時退出。他們發覺自己無法承擔這麼大的冒險,土匪仍在阿富汗到處橫行,戰亂仍未平息。萬一有任何傷亡,叫其他家人如何承受另一次的傷痛!也有家屬覺得美軍仍在砲轟當地,這並非作療傷之旅的適當時機。 療傷隊一行 留著棕色落腮鬍的得烈,是加州沙加緬度學院的音樂教授,今年56歲;瑞塔‧拉薩是一位不斷吸煙、聲音粗啞,但神情堅定的紐約老太太;此外還有凱莉‧康寶等少數參加這次冒險行程的家屬。 得烈教授二十歲的女兒為了提前回家,臨時改搭93號航班,卻不幸墮機喪命於賓州。瑞塔的小弟為陪伴在四肢癱瘓的同事身邊,因此未能及時逃出世貿中心。凱莉28歲的姊夫則死於五角大廈內。相同的悲劇使他們的命運聯結,又一齊克服對長途旅行的心理障礙,飛過半個地球,途經倫敦、阿拉伯大公國及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扺達阿富汗首都庫布市。 23年戰亂,十年蘇聯的佔領,使庫布市呈現斷垣殘壁,到處可見沒有屋頂,只剩牆壁的房屋;藍色蒙面頭巾下的婦女,抱著小孩向外國人討錢;山羊、驢子與本田汽車一齊在街道上同行。只有大自然的風景依舊,荒涼連綿的山脈聳立在遠方。晴空下,一些小孩在放風箏,理髮店內男士正在剃掉鬍鬚,這些事原都是神學士政權所禁止的。有幾位大膽的年輕女孩,除去象徵束縛的蒙面頭巾,正向這群美國人揮手;一群小女生坐在街邊折紙花,享受新得著的自由。 「人性是堅忍的,雖然在一些人臉上仍可看見驚嚇的痕跡,但即使身處苦難的境遇裡,人們總還在尋找微笑和快樂的時刻。」得烈教授觀察道。 惺惺相惜 在四天行程中,這些受難者家屬的情緒,隨著目睹悲劇的普遍和痛苦的真相,而承受極大的衝擊。他們探望那些因地雷或美軍轟炸而受傷的病人,及孤兒院裡因戰亂而失散的小孩。得烈教授情緒的最高潮,發生在當他與留著黑色落腮鬍的阿布都‧包捨相擁而泣時。阿布都五歲的女兒因美軍炸彈擊中公寓牆壁,被倒塌的牆壓死。 兩個男人分享著對自己女兒的回憶。阿布都描述,5歲的娜西拉曾經得到每個人的寵愛,而轟炸的聲音使她驚嚇害怕,連夜裡也無法安睡,但如今她卻必須獨自在黑暗裡了。他希望女兒的死能帶給阿富汗和平,「三十年戰亂使一切如此殘破,我們的小孩景況淒涼,沒有學校或遊樂場所,希望戰後的建設能帶給孩子更好的生活。」 得烈教授則相信女兒笛奧拉仍對他說話。在九一一事件後兩天,他根據女兒日記中寫的「我尋求和平」心聲,創作一首歌曲「和平的腳蹤」,並錄製成音樂帶,播放給阿布都一家人聽。這幾天裡,他逐漸從心靈的哀痛中找到安息。孤兒院童所唱的歌曲,在他心中縈繞不去,他又創作一首詩歌。回程時已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廣播電台,由一位阿富汗聲樂家演唱播出,這首歌也將在他的音樂課裡流傳。 分享生命的人生 「這四天是我生命的轉折點,當我看見阿富汗人民承受這麼多苦難,讓我把個人的痛苦放回適當的視野,雖然我永不會忘記失去愛女的憂傷,但我已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和目標。」 得烈教授想起樂於助人的女兒,決定繼續發揚她分享生命的人生。他想起有一天在沙加緬度開車上班途中,聽到一家當地電台在45分鐘之內,就籌到六萬美金給九一一受難家屬。 「如果美國人民不是如此與世隔絕,而常有機會看到世界各地的苦難,他們必定會有更多關懷的行動。」 得烈教授決定為庫布市的孤兒院籌款,並計劃重訪阿富汗,盡力幫助這些孤兒,他們可愛的臉龐已銘刻在他心上。正如他在女兒追思禮拜上所引用的聖經:「不要為自己積攢地上的財富,要積攢財寶在天上。」 女兒折喪的生命,使他的眼光投向永恆,生命的腳步也踏上一段新的旅程。 (取材自洛杉磯時報)

人生中的驚奇

楔子 生命中常有許多驚奇,是突如其來的,在人生常軌外,掀起驚心的浪濤,人在其中浮沉,或驚喜,或痛號,經歷之後,才能體會神讓萬事互相效力的奧妙。 篇一 初來美,在一間公司裡覓得一份影印職員的工作。上班之始,像是外星人降落地球,對同事的言談說笑,百分之八十聽不懂。 一天中午,突然一個高個女孩走過來,神秘兮兮地遞給我一張卡片,輕聲地說了一長串話。我只聽懂了一句「不要告訴她」,究竟「她」是誰﹖不要告訴的內容是什麼﹖我全然不知,只是依樣畫葫蘆地在卡片上簽了名。 那一陣子,常看到那一群女孩躲在一起吱吱喳喳,滿臉鬼祟又興奮的樣子。謎底終於揭曉了,一天工作到一半,眾人一陣耳語傳音:「到會議室集合」。 我茫茫然尾隨眾人入會議室,一進門,我就愣住了。滿屋子五彩的汽球。雪白的桌布上擺滿了寫著「Bridal Shower」的杯子盤子。一堆包紮精緻的禮物,在桌角堆成了小山。然後突然有一個人追來喊著:「她來了,她來了,大家準備好!」會議室的燈關了,窗帘全被拉上,眾人全屏住了氣。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正覺得有些呼吸困難時,門嘩地一聲開了,我的四週像地雷般,爆出了震天的吶喊「Surprise !!」進門的女孩似乎被嚇壞了,呆站在門口一分鐘,然後開始不斷尖叫起來。 那是我在美國第一次參加的「驚奇」派對。以後的歲月裡,經歷了不同目的之驚奇派對,生日的、結婚的、生產的,甚至離職的、退休的…名目繁多,但每一次主角進門時,臉上湧起的驚喜都像那瞬間即開的曇花,猛烈地,一綻放,一屋子的人就薰得開懷大笑起來。 那樣的驚奇裡,有不同的情愛,深濃的祝福,還有人在生命轉折階段時,揚帆待發的喜悅…… 篇二 那個星期五,一如往常的星期五,走廊有人在聊著週末要去做什麼,窗外的藍天依舊透藍,甚至不帶一絲雲彩。前門除草的工人,依舊把除草機拉得震天價響。世界的腳步是那樣沉穩,沒有人嗅得出任何一絲異樣的氣息。 下午4﹕30分,突然接到一封email:下午4﹕45分,在餐廳開會員大會。祥寧的氣氛瞬間消失,實驗室內慵懶的工作氣氛突然緊張起來。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會是好事還是壞事﹖」 「公司八成借到錢了﹗」 「No, 我想公司一定是沒借到錢,大概又要裁員了﹗」 公司在幾個月前,就一直在為新的籌資努力,上次的會議中宣佈﹕「目前許多投資者表示興趣,但要到6月1日,錢真正存入銀行才算數。」 如今,距6月1日已過了一星期。這一周中,上層的頭頭們蹤影未見,每天都有新的謠言傳佈,卻沒有人知道公司的命運究意如何。 四點四十五分,所有人一反往常地準時到會,平日的高談闊論,換成了一片死寂。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大老闆仍未出現。 五點了,嘩地一聲,大老闆緊閉的辦公室門終於開了,他大踏步走進來。 「我們等待資金的時間用完了,錢還是沒有進來,所以我不得不宣佈,公司營運到今天為止。你們會拿到今天的薪水,下星期我們就全面關門」。 他的語音一落,所有的人全愣在那裡,沒有人發聲。 「我很抱歉,非常非常地抱歉,我也覺得心痛,不過這是一個殘酷的事實。」 這一句「事實」,一下驚醒了許多人,有人開始臉上有了表情,有人開始提出問題。 「對不起,因為公司沒有錢了,所以你們拿不到任何遣散費,也拿不到累積未用的假期費。不過你們可以趕快申請失業救濟金!」 有人在呻吟,有人在咒罵……在一片兵荒馬亂中,我意識到一個事實,那就是在短短十五分鐘內我失業了!! 木然地收拾東西回家,我取消了原先答應買香酥排骨飯做晚餐的承諾。我的心情實在香酥不起來,只是一直沉沉的,像沉在海底的大石,波紋不興。 一路上,我想著這份意外,會在我生活中帶來怎樣的轉折﹖工作廿年,常開玩笑說要退休在家,讓老公養。真地被勒令「退休」了,又像在高速公路上奔馳的汽車,被警察硬生生地攔下來,既無準備,就顯得十分慌亂。 「神啊,你讓這事臨到我,美意究竟如何﹖」我在心中無聲地吶喊。教會弟兄姐妹的關懷,紛至沓來,安慰的,幫忙查公司工作機會的,遞履歷表的……,我的心開始浮出了海面,重新讓溫暖的陽光撫觸,我開始體會到神第一步的旨意──塑造我成為一個需要幫助的人,才能真正了解有需要者的心情和得到關懷時的感恩。 這次的「驚奇」,讓我在失措中不得不學習緊緊抓住神的應許,「不要為明天憂慮。」 「當將你的事交托耶和華。」 我不知道何時能再重回職場,但在這段人生的岔路中,我在學習謙卑、學習仰望、學習享受與兒子共度的暑假生活。在別人眼中,失去工作或者是一件「不幸」,我卻在慢慢咀嚼,在神的時間中,神讓萬事成為美好的奧妙。 篇三 同樣是星期五,距離驟然失業,只有一個禮拜。我們全家照預定計劃南下探望父母,順便慶祝父親節。 糟透的交通,讓我們比預定時間晚了一個多小時才到,興奮地衝下來,還不忘告誡孩子們﹕「看到外公外婆要說好!」 大門卻是緊閉地,門上貼了一張字條和一個電話﹕「爸爸早上心臟病突發,在購物中心倒下,現正住在加護病房裡。」突如其來的噩耗,透過電話傳來。 我手腳冰冷,奔向醫院的途中,我不知道該把思想置在何處。父親從未有心臟方面的問題,如今卻因心臟衰弱,在生死的邊緣掙扎。 這實在太突然了!難道神也要我略嘗約伯的心情,在短時間內失去工作,現在又要面對失去父親的可能﹖ 不、不、我一路拼命呼求。…
Read more

那e夜,我被刺激!

人過四十,最大的發現是,生理時鐘比任何電子鐘都來得精準! 六點醒來,乾脆下床。根據以往經驗,躺著還是白躺,因為不可能再入睡的啦! 如同往日,早起靈修過後,打開電腦查看昨夜是否有電郵進來,然後上「飛揚論壇」看網友發表的論點。 想到今天是八月十五日──投稿的「截止日期」(deadline)在望,不知是哪條神經線被刺激到了? 好罷!乖乖坐著別到處狂飆衝浪了;拿了杯豆漿一旁放著,定下心,十指開始在電腦鍵盤上敲打飛舞。 上午十點,大工告成。再三修改潤飾後,寫好投稿信,附上「迴紋針」(attachment)…總算,美國東岸時間十一點,也就是加州上午八點……哈!潘燕姐、惠娟姐一打開電腦,就能收到我的稿件哩。 按下「傳送/接收」,心中的喜樂真的只有上帝和我自己知道。享受著這種被刺激後的「生產」成就,也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啊! 還來不及高興,電腦螢幕在顯示「傳送郵件」完成後,立即又顯示「接收郵件」……不可能吧!人們最愛掛在嘴邊的祝賀話──「心想事成」在眨眼間就臨到我了嗎?飛揚真的收到了? 電腦若長眼睛,我想,它一定會笑我當時眉開眼笑的憨勁兒。 怎麼了?飛揚 湊近眼珠一看,不是什麼回條通知,而是「傳送失敗」的訊息! 按下「全部回覆」立即再試一次,依舊失敗。噯!看來,「天」真的是不從我願也! 我開始討厭起自己來。因為,急性子又完美主義的我,幹嘛一定要在截止日,又選定在編輯人的一天之始,將自己的靈感之作,交其手中! 真是的!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何苦? 對了,試試「神采飛揚」網站!咦!「無法顯示網頁」──怪怪,怎麼了?飛揚! 沒有了「飛揚」,這下子我的心情真的也跟著飛不上來、揚不起來了。 接下來的幾個鐘頭裡,我每隔十分鐘、半小時、一小時「空投」;又每在「空投」的挫敗後,懷抱著希望上「飛揚網站」。 最後,終於忍不住了,打了通電話去「關心一下」,心下預料的「壞」消息終於在我的耳中證實了──全當(down)了。然而,潘燕姐要我下週一才「伊妹兒」過去,怎需要等這麼久呢? 掛了電話,我不死心地又每隔一個鐘頭,去了個「空投」。 人黏在書桌前,隨著指頭按觸「我的最愛」、「飛揚網站」……最後總是「無法顯示網頁」六個大字映入眼簾,我的心在失望茫然中漸漸消沉。 飛揚,我的最愛 天生憂鬱氣質的我,雙手雙臂開始向內蜷曲。 夜裡,我問自己:「飛揚,真是妳的最愛嗎?」 「什麼愛不愛?那只不過是一個經常瀏覽之網站的檔案名稱罷了。」我的頭索性也埋入懷裡。 「可是妳不是天天去,而且是清晨黃昏、睡前睡醒,一天數次……」理性的我咄咄逼人。 「好啦!好啦!我承認我是喜歡飛揚網站啦……」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沉默中,我害怕自己內心的對話。 「那…那…妳有沒有忠心地為飛揚的事工代禱?」來了,來了,我真是內心羞慚、無言以對。 「那…那…你有沒有繼續不斷地以實際的行動支持飛揚?」哈!這點我有。妳看,我今天不就是在為「主題文章」寫被刺激後的作品──「奇妙的主──偉大的生命設計師」一文嗎? 蜷縮成一個大滾球的我,探出頭來準備面對這場「刺激」後的理性對話。 刺激與自省 多少次從睡夢中醒來,夢中的我曾是一個殺人犯、曾是一個背約者、或是一個……驚恐、詫異、傷心……悔過之餘,總是憶起了約伯在苦難中曾說過的一句話:「你就用夢驚駭我,用異象恐嚇我。」(伯7 :14 ) 受「夢境」刺激過後的我,日間整個人深藏在讀經、沉思與內心的對話之中。 十六日清晨醒來,雖沒有夢,但我卻開始重新檢視自己,在過去一天二十四小時周遭所發生的人事物。 正如同大多數的人共有的心理,我希望飛揚站長每天登錄幾篇「最新出爐」佳文,三不五時來道「拿手菜食譜」,又期待飛揚每週別忘了給我寄上「e信e得」網上週刊… 當手中處理著信件時,耳朵不忘聽著「廣播櫥窗」線上講座;讓李順長博士的「小勝大贏」、「陽光化思想」、「自我期許」……把整個腦袋裡裡外外清洗一遍。 沒事就瀏覽「飛揚論壇」也跟著大夥兒一搭一唱、七嘴八舌,不然看看游建國的屬靈漫畫、阿飛傳奇……也算是人間一大樂事。 有時在「我的最愛」裡尋找往日曾覓得又來不及閱讀欣賞的好網站,一望見了「無法顯示網頁」字樣出現,二話不說,按下「刪除」毫不心疼;電腦還多事,問什麼妳真的「要將oo丟到資源回收筒嗎?」當然!「是」。…
Read more

因信仍舊說話

與菲國濃厚的情結,促使我每年必回菲一遊,每次皆見人事的莫大變遷。「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在達時馬利村的豪華宅院,首推八十年代的黎大衛宅(David Lee)。他每週來往拉斯維加斯,一擲千金,面不改色。家中古董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在馬可仕末期因賭債台高築,又因工廠失火,全部家業付之一炬。舉家遷往加拿大紅杉市,以避鋒頭。其夫人與我同年,他鄉遇故知,見她卻已盡失昔日風光。 另一豪門巨宅,商而優則慕真道,與我以文會友。曾請教「裹足」的來龍去脈,我以《南史》潘妃「步步生蓮花」典故應之,因而成為知友。其夫人Judy後來居上,不但信主,且成為婦女團契的健將,經常開放其家院為團契聚會使用。家中僕從如雲,衣香鬢影,賓主盡歡。 此番訪岷市,王氏伉儷已分別作古,大宅亦已易主。所幸第二代克紹箕裘,並已信主,足以告慰父母在天之靈。 居岷期間,有幸回到舊任所的婦女團契演講,地點假另一大院,主人聲稱為王夫人故友,係其赴美前所結佳果。如今王夫人雖已不在人間,卻因信仍舊說話。 世事變遷,滄海桑田,正如聖經所說:「卑微的弟兄升高,就該喜樂。富足的降卑,也該如此。因為他必要過去,如同草上的花一樣。太陽出來,熱風颳起,草必枯乾,花也凋謝,美容就消沒了。那富足的人,在他所行的事上,也要這樣衰殘。」(雅1:9-11)

唾液的妙用

耶穌拉著瞎子的手,領他到村外,就吐唾沫在他眼睛上,按手在他身上,問他說:「你看見甚麼了﹖」他就抬頭一看,說:「我看見人了….。」(可8:23-24) 耶穌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約9﹕6-7) 你若照耶穌一樣畫葫蘆,只怕醫不好瞎眼,還會惹人笑話。其實耶穌根本不必借助於唾液,如馬太九章二十九節所記載,祂只要摸瞎子的眼睛,就能使他重見光明。祂如此做是要試驗那瞎子的信心,看他是否照吩咐去洗眼睛。但話又說回來,唾液雖不能治瞎眼,它的功用可不少,是無法用普通水來取代的。 神起初造人時,在我們口腔的周圍裝了三對唾腺,其中以耳旁的腮腺最大。它們每天分泌約有一公升的唾液。一般人以為唾液只是用來滋潤食物幫助下嚥而已,其實它含有上百種的蛋白酵素、抗體、賀爾蒙和有機化合物,能分解食物中的糖份,抑制口腔內微生物的繁殖,防止牙齒溶解蛀蝕,並幫助傷口癒合。我們看見動物受傷時用舌頭頻舔傷口,那是有原因的。 唾液的分泌 唾液的分泌是由大腦神經傳到唾腺的訊號來控制。當我們看到或想到好吃或很酸的東西時,唾液的分泌會劇增。俗語說「望梅止渴」「垂涎三尺」是有科學根據的。 緊張或害怕會抑制唾液的分泌,因此人會覺得口乾。此外,嚼動下顎這個動作本身也會促進唾液的分泌,難怪有人說話得意時就口沫橫飛,聽者若避閃不及則有被噴及之憂。 唾液的功能 各種動物唾液的結構及功能各有千秋。蝙蝠的唾腺只有十分之一英兩,而大象的唾腺各重四十磅,難怪動物園裡的大象吃草時,口水像沒關好的水龍頭不停地往下滴。 公豬的唾液裡含有男性賀爾蒙,當牠向母豬挑情求愛時,會將口水噴灑在母豬身上,以撩起她的性趣。 短尾鼠 (short-tailed opossum)利用牠口水中某種化合物來劃割牠的勢力範圍。 Swiftlet 這種小鳥的唾液內含有某種膠質,可利用它的黏性來築巢。而我們將它採集來做燕窩湯。(希望讀者不會因此倒胃口)。 吸血蝙蝠的唾腺裡有某種蛋白素dra-culin,它有防止血液凝結的功能,使蝙蝠能吸血吸個痛快。此外,在蝙蝠洞裡成千上萬的蝙蝠,做母親的就是利用她唾腺的獨特味道來認辨她的幼兒。 對人類來說,唾液是我們身體所分泌的液體中(包括眼淚、汗水和尿)最容易取得而隨時可用的。除了已述的特殊功能,我們還用它來貼郵票、黏信封、算鈔票、棒球投手投曲線球等。這些用途是否是神當初造唾液時所設想的,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唾液分泌失調 近年來唾液分泌失調的人越來越多,導因有數種。有些藥物,如抗高血壓、抗沮喪的藥會引起口腔乾燥,但這副作用只是暫時的。頭部或頸部長惡瘤的人接受放射性治療時,他們的唾腺很可能會受到傷害而永遠失去功能。患有Jogren's 症狀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失控而攻擊自身的唾腺。這種症狀通常發生在中年人身上,而女人得病的機會是男人的九倍。 當一個人的唾腺被破壞時,一些想像不到的毛病就會紛紛出現。他們早晨起床時舌頭會像被膠水黏在口腔內。說話和吞食是一大挑戰。他們的舌頭成為酵母菌醞長的溫床而長白斑,蛀牙也如春天的野花紛紛出現。這些毛病不是用多喝水可以解決的,因唾液不單是水而已。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探討唾液的成份,希望能製造有效的人工唾液來滋潤保護口腔,醫治那些不再分泌唾液的人。 中國人有個惡習…以吐口水表示對他人之不屑或看不起,卻不知吐掉多少寶貝。當我們還能流口水,說話嚥食自如時,讓我們好好珍惜,感謝神賜給我們這樣萬能妙用的唾液。

卡城之秋

卡城的秋天不長,但卻很有色彩。通常在九月以後,你會開始發現,周圍的樹木漸漸地變了顏色,從淺黃到橘紅,再轉到殷紅。層林盡染,絢麗無比。金黃色的落葉飄飄然洒滿了街道,院落,仿若油畫一般。偶爾,一隊大雁南飛劃過天際,幾聲鳥啼,你不禁會感到,天涼了。 離情依依 孟姐妹和孟醫師就是在這個金秋時節,告別了我們,退休移居到聖地牙哥。這也是卡城教會老人不多的原因,也許厭倦了冬天的大雪,一等到退休,就搬離卡城,到加州或佛州等暖和的地方去了。 送別他們的那個主日,我心裡有些悵然,好像一個明知母親要出門的小女孩,卻拉住母親的衣襟撒賴一般,我抓住孟姐妹的手說:「你們不可以走,當初你們打電話邀請我們來卡城的時候,可沒說你們要離開,若早知這樣,我們就不來了。」孟姐妹把我抱在懷裡,不住地安慰我。我知道,在孟姐妹那裡,我是可以撒嬌的,因為我們第一次見面時,她就說我長得像她的小女兒,還拿出照片來佐證呢。 卡城的呼聲 那時,我先生在富勒神學院即將畢業,我們還在尋求服事的工場,當我們發出了幾份應聘申請之後,神的靈感動我們不再像世人尋找工作一般「遍地撒種」,而是留在原來實習的教會尋求神的帶領。幾個月後,我們突然接到一通從卡城教會打來的電話,從電話那端傳來的聲音是那麼溫柔、細膩,令人無法判斷她的年齡,只知道是個姓孟的姐妹,直到後來見面才知道,她已經是做了外婆的人了。 孟姐妹在電話中邀請我們去卡城面談,我們委婉地告訴她我們在神面前的領受和決定,也就是婉拒了她的邀請。但她卻不放棄,細柔的聲音充滿了懇切與熱情:「我們這個地方很小,請牧師不容易,教會已經有兩年多沒有牧師了,弟兄姊妹在靈命上非常需要餵養,我們看到你 的資料,同工們禱告很久,才邀請你們來 我們教會考察,盼望神繼續作工,讓我們知道祂的旨意。」得知我們從未去過密西根 州,還特意加 了一句:「你 們也可以算是來這兒旅遊吧,一切費用由我們負責,請你們無論如何來看看吧。」一番情辭懇切的話使我們難以拒絕,就這麼「看一看」,使我們的服事道路與卡城結了緣。 教會的大家長 由於我們在卡城的服事,與孟姐妹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她對我們這對年輕的傳道人好像母雞愛護小雞一樣,呵護備至。在我們剛到卡城時,向我們介紹教會的歷史發展,弟兄姐妹的狀況,以便使我們盡快熟悉環境和進入事奉的狀態。在教會弟兄姐妹中間,常聽說的一句話就是「孟姐妹一定知道」,或「去問孟姐妹」。 後來我才知道,神賜給孟姐妹特別有關懷的恩賜。很多新來的朋友,或有困難的人都在孟姐妹如沐春風般的話語安慰中,得到極大的幫助。就連誰家夫妻鬧個彆扭,孩子不聽話等等,都來找孟姐妹評評理。久而久之,大家都把她當作知心的大姐或是慈祥的母親。 有一次我問她,怎麼會有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照顧教會弟兄姐妹眾多的需要,她笑著說:「我不會教主日學,也不會彈琴唱歌,但若是神能藉著我有限的能力來服事祂,我就盡量做好我該做的。還有一個小祕密,我兒女都大了,離開了家,老伴的診所離家也遠,每週才回來一次,我有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不用來為神做工,心裡不踏實。」 我知道孟姐妹在一個學校裡做醫護工作,每天也是要朝九晚五地上班,晚上回到家瑣瑣碎碎的家事也需要料理,並不像她所說的似乎是閒得沒事做。然而她那顆願意擺上的心使她在服事弟兄姐妹時,流露出的溫柔、謙卑和愛心,足以讓人感到神的愛就在她生命中彰顯。 作多人的祝福 其實,孟姐妹在關懷人的同時,也常常記得為人代禱,在她心裡有一張代禱的名單,凡她所能知道的,都在她的禱告中被記念。最長的禱告是她為她先生孟醫師的禱告,據說,她和孟醫師結婚時,孟醫師尚未信主,年輕有為又事業通達的孟醫師,以一個科學家的眼光,很難相信聖經裡的一些神蹟奇事,更難接受一個眼看不見,手摸不著的神的存在。但孟姐妹相信神的應許,不住地為丈夫禱告,並且為了在家中有美好的見證,為主受了許多苦。多年後,神終於感動孟醫師歸向主,成為神的兒女,夫妻一同在主裡享受同心事奉的甘甜,成為許多人的祝福。 記得在送別他們的那個主日,平日言辭不多的孟醫師主動要求分享見證。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說:「在卡城是我人生最快樂的一段時光,因為我認識了主耶穌,我會十分懷念卡城教會的弟兄姐妹。」 孟姐妹一家搬去聖地牙哥不久,我打電話去問候,得知孟姐妹去大女兒家幫助照顧外孫女,因為大女兒隨教會的短宣隊去泰北參加短宣去了。我知道神在繼續使用她和她們一家,又過不多時,我再去問候,孟姐妹興奮地告訴我,他們所住的地方,有許多退休的華人,她又開始參加了教會的探訪和關懷的工作。 當我問起孟醫師的身體,因為我知道,就在他即將退休前,醫生在他肺部發現了一塊陰影,懷疑是不好的症狀,但孟姐妹及教會的弟兄姐妹迫切為他禱告,孟醫師也求神醫治他,多給他年日來服事神,神果然醫治了他。 此事成為他退休後改變他晚年生涯規劃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聽孟姐妹說,孟醫師和當地的幾個退休華人醫師組織起來,經常為社區貧窮的和有需要的人義診,給當地的居民帶來極大的祝福。我再一次驚嘆神的作為。 更美的黃昏 金秋時分的離別,使我有幾分感懷,但看到神帶領孟姐妹及孟醫師在退休以後,到了一個新的福音工場繼續為主做工,心裡便充滿了感恩。 退休,在許多人眼裡都有「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無奈,但我卻看到屬神的兒女在奔跑天路上是永無止境的,直到有一天,我們都能欣慰地如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祂顯現的人。」(提後4:7-8)

看哪,這個人

引子﹕神人二性 加個引子,是怕人往我頭上扣帽子。於是宣布,如是我信﹕信耶穌具有「完全的神性,完全的人性」。 語出〈利奧大卷〉,見於主後449年大利奧所寫的一封大名鼎鼎的信件,此信奠定了此後一千五百多年來基督教關於基督論的共識,無論是希臘東正教或羅馬天主教,還是後起的更正教,這就是著名的基督神人二性論﹕「完完全全的神,出世成為完完全全的人,有他本身完全的神性,也有我們完全的人性。」兩年(451年)後的迦克墩會議,將其制定為信條,說是﹕「神人二性,沒有混淆,沒有改變 ,沒有區別,沒有分離。」 我也略知,此前此後,在基督教歷史上出現的許多異端和偏差,毛病大都出於基督論上。或者是承認耶穌基督的神性而否定他的人性,或者相反。近代以來自由派的一個基本錯誤,就是只承認基督的人性,但拒絕承認他是神。在批評他們的錯誤時,一些福音派的基督徒可惜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基督的人性在他們那裡成了一個虛名。 完全的人之樣式 在承認神人二性的前提下,我不能不問﹕主耶穌的「完全的人性」到底表現出什麼,它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呢? 我三年多前畢業於慕迪聖經學院,所以,自然就翻開了我們的教科書,其中論述到基督的人性時說﹕耶穌是真正的人,但他沒有承受人的罪惡及其墮落本性。書中並把這個論點解析為六點﹕耶穌由童女所生,他有一個真正血肉的身體、有一個正常的成長、有人的靈和魂、有人的特性、有人的名字。這些都不錯。但有了這些就是有了完全的人性嗎? 也許是受自己所學的哲學專業的影響,也許是天性使然,回顧信主前,心中時常悲涼﹕渴望清清白白,但心靈早已被污染;盼望堂堂正正,卻偏離了正路。我為什麼活得不像一個真正的人呢?但什麼是真正的人呢? 在困惑中我又翻開了厚厚一本的〈天主教教理〉(弟兄們,千萬別因此而定我個死罪),其中說﹕「基督由於是真天主和真人,便具有完全符合和順從天主理智和意志的人性理智和意志,而天主的理智和意志是祂與聖父和聖神(即聖靈 —范註)所共享的。」 這一說頗有啟發力,因為它著眼的是從人的理智和意志完全符合,和順從上帝理智和意志來界說人性的完全。但此一說似乎有明顯的哲學前提﹕就是它是以知(理智)、情(感情)和意(意志)來界定人的心靈結構的。這三分法自然是西方哲學的傳統。 楔子﹕想起了孟老夫子 好像又聽到了孟老夫子和告子爭論,焦點在什麼是真正的人性?告子﹕「生之謂性」嘛。人性就是人生下來就有的東西啊,不用學就會的。後人會叫它本能。 孟子﹕願聞其詳。 告子﹕食、色,性也。你不知道有一部片子會流行嗎,名叫〈飲食男女〉啊! 孟子問﹕那阿狗也吃啊,阿貓也喝啊,春天一到,此阿貓在你窗前叫彼一阿貓,那叫春叫得你心發髦了。你說,這貓、狗之性與人之性一樣嗎? 告子默然,不知如何回答是好,滿臉的問號都快一個接一個地蹦出來了。 孟子回答﹕你明白,這人與動物不是一個類的。可雖然如此,但他們之間的區別卻是非常微小的。人性嘛,就是「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也可以說,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地方。 告子冷笑,問,噢,那是什麼啊? 孟子答﹕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也。 插進這個楔子是為了說明﹕從反面說,人性雖離不開人的天然本性,但它並不是人的本能;從正面來說,人性就是人之所以為人者。 正傳﹕從創世記到第二亞當 「完全的人性」是什麼?這只有回到〈創世記〉中才能明白。它集中表達在那句最偉大的話中﹕「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人」(創1﹕7)。 什麼是上帝的形像?恕我繞開那無盡爭論的陷阱,用摩根的一句話作個概括﹕「完全的人,就是上帝的形像」。 問題是完全的人在哪裡?在第一個亞當中,我們看到了自己,我們墮落了,即便在我們追求完美人性的夢中,也深深地打上了罪的烙印;只有在第二個亞當──耶穌中,我們才看到了上帝,看到了真正的人。於是,我們有希望了﹕在亞當那裡,人性是在何處失落的;而在耶穌那裡,人性就是在何處達到完全。更重要的是,耶穌願意拯救我們,祂是我們的完美﹕生命的完美,人性的完全。 唯有耶穌是完全的人。「完全的人性」體現在耶穌的整個生命中。讓我們避開邏輯分析,在耶穌生命的幾個片斷中看到那完全的人性所散發出來的神聖光輝﹕ 在伯利恒,我們看到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奧秘﹕道成了肉身。聖子居然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這豈是謙卑一字所能道盡的? 約旦河的水日夜流,但當它看到耶穌的身體被約翰浸在水中的時候,如果它有知,它也將為耶穌的聖潔而歌唱。 完美人性的表現 面對著那麼多看到耶穌行了神蹟卻不悔改的人們,耶穌在責備了他們後,還是憐憫他們,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11﹕28-30)這柔和的聲音,柔和的心,正是人性柔和的極致。 耶穌在猶太人的節日期間所說的話是何等地坦誠﹕「我不求自己的意思,只求那差我來者的意思」(約5﹕30)。「我從天上降下來,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來者的意思行」(約6﹕38)。無論是思念還是行動,都按照上帝的意思,絕對地信賴祂,這不正是「完全的人性」最顯著的標準嗎? 當耶穌把小孩子抱在懷中,並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太19﹕14)然後又給他們按手禱告,這不僅像有的弟兄說的﹕是一幅最美麗的真正男子漢的圖畫,更使我們知道了單純、純潔,不在於年齡,而在於心靈。 在那最後的晚餐後,耶穌站起來,脫了衣服,拿起一條手巾束在腰上,隨後把水倒在盆裡,就開始為門徒一個接一個地洗腳,並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把這一雙雙腳一只只地擦乾,於是我們就明白了,什麼是為他人服務。 走進客西馬尼園的深夜,我們看見耶穌的朋友們都睡著了,但耶穌還是跪在地上禱告。他極其傷痛,幾乎要死,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他禱告說﹕「父啊! 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路22:42)但是,上帝並沒有撤去這苦杯,於是,主耶穌還是順從了。信賴上帝和順從祂的命令是絕對不可分開的。保羅說得何等地好啊﹕主耶穌「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2﹕8)。 愛的極致 第二天耶穌被釘了十字架,他面對的是多麼冷漠的目光,多麼冷酷的心腸,多麼愚昧的腦袋,但耶穌居然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宇宙間還有什麼比這樣的人心更廣大的呢?沒有了。 耶穌一直諄諄地教導人,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上帝,同時,也要愛人如己。他的生命就是這愛的極致。保羅說﹕「為義人死,是少有的;為仁人死,或者有敢為的。唯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上帝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5:7)耶穌的門徒約翰說﹕「主為我們捨命,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約一3:16)…
Read more

有友萬事足

現代父母的最怕有二:一:當孩子抱怨無聊時,父母不知從何幫孩子,找些有趣的事做。二:明知圍繞在孩子們四周的媒體,無論是眼睛看的、耳朵聽的,大多數所傳遞的刺激與資訊都不恰當,父母卻束手無策。 無聊 現代的孩子以下列兩種最具代表性,一種是每天的時間表排得滴水不漏,連三餐也得在車上趕路的途中解決。一種是天天在電腦或電視前如老僧入定,甚至連吃飯睡覺都無法將他們從坐位上移動一下。但奇怪的是,如果問他們覺得每天過得如何,他們不會說忙,也不會說玩得很過癮,而會說:很無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難道現代的孩子真的那麼無聊?無論父母花多少心血、時間和金錢為他們安排活動,添購各種休閒遊樂裝置,頂多三分鐘熱度,若再使不出新花招,孩子就覺得沒意思了。更糟糕的是,一天到晚變新花樣刺激孩子們的,卻是一些只想圖利,而罔顧心靈道德的不法之徒。 為什麼人們常常在尋找刺激,卻又這麼容易就覺得無聊? 三人行 住在南加州的孩子,迪斯奈樂園、環球影城、和納氏草莓樂園(Knott's Berry Farm)一年不知要去幾回,親朋好友來訪,總免不了陪遊一番,常常去到不想去。 有一天,已是高中生的老二興高采烈地告訴我,教會的高中團契要去環球影城。我心裡正納悶,都去了那麼多回了,怎麼還那麼興奮?實在好奇,禁不住問他是真的想去嗎,不嫌去了太多遍?但從他自信滿滿的口氣,我知道他早胸有成竹了:「媽,只要是和好朋友出去,去那裡,去多少回都沒關係。」 事實上,這不是第一次聽他這麼說,只是這回有實例佐證,讓我頗為信服。 不久,為了想再証實老二所言不虛,我答應老三邀請一些朋友來家裡玩,但是來玩些什麼,他們自己出點子。 看他從幾天前就開始聯絡、安排,有時和我協調一下他們的安排,讓我逐漸相信老二所言不假。當天,一共來了十個孩子,有時一起玩,有時幾個人聊聊天,屋裡玩膩了,就到院子裡晃晃。晚上客人走後,我問老三玩得開心嗎?他臉上煥發出的笑容是得到廿多個迦列老虎(Garfield),也從沒看過的。 有友相伴,不但使生活更加有趣、豐富,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結交良友也會帶來許多彼此刺激與成長的機會。 孤單 青少年最怕的是孤單。特別在這個尋找自我,思考與情感突然開竅的階段,他們對外界資訊與支持的需要,遠超過人生其他階段。如果在家庭中或學校裡得不到,他們就會從其他的管道尋找。 根據統計,青少年在電腦前最常做的就是網上聊天(註1)。他們的需要很簡單,就是親朋好友的接納與支持。然而很不幸的是,有相當多的青少年完全沒有成人的督導,因孤單無聊,而嘗試從許多不恰當的感官刺激中尋找滿足,從色情媒體或磕藥中去經驗情緒的「High」等等。 人類的心靈常在渴求刺激。善用這項事實,父母就有機會激勵孩子成長。忽略這項事實,孩子可能自己去找不恰當的刺激,來填補自己的無聊。 不恰當的感官刺激不但引動人透過不恰當的方式去滿足一時的慾望,產生不可收拾的後果,並且快感消失後,只會帶來更多的焦躁與不滿足。心志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根本無法瞭解其中的因果關係,也無法靠自己來面對這種問題。 因此若發現孩子沉溺在電視、電玩、上網,或其他有害身心的活動,而逐漸與朋友、家人疏遠,父母必須儘快與孩子溝通,一方面幫助孩子另尋健康的活動,一方面父母也必須安排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父母的關心與支持永遠是激勵兒女最有效的方法。 成為別人的激勵 人與人之間因互動而產生的影響與激勵是無法估量的。 除了父母與朋友,我們孩子周圍的成人,如父母的朋友、音樂老師、教會及學校的輔導、牧師等,透過他們的專業與愛心,也會激發出孩子對各種不同領域的求知慾甚至他們的潛能。 根據1992年卡內基青少年成長研究,對青少年做的調查當中,詢問他們最想要的東西。其中包括: 1. 安全的娛樂設施。 2. 真正有趣的科學博物館。 3. 提供最新出版書刊、錄影帶及音樂的圖書館。 4. 露營及運動。 5. 和值得信任,知識廣博,並且真正喜歡他們的成年人聊天,談論生活中所發生的事。 6. 學習一些新的技藝。(註2) 然而,幾乎所有的青少年都提到一個共同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能有一個成熟的大人在旁邊,聆聽他們的心聲,關心他們的需要。 或許你的孩子已經上大學了,或許你還沒結婚,或許你的孩子還小,無論如何,若有機會和一兩個青少年聊聊天時,問他最近在作些什麼,幾年級了,開個玩笑問他有男/女朋友了嗎?話匣子打開後,為他祝福(祝福的方法可參考第23期飛揚雜誌)。你的祝福很可能激發出一個未來的企業家或音樂家。 最好的朋友 「盜賊來,無非要偷竊,殺害,毀壞;我來了,是要叫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Read more

飛揚近況
年終大贈送

感恩、聖誕最佳禮物! 飛揚協會系列錄音帶 一年一度大贈送凡購滿每 $60,免費贈送任選一套錄音卡帶,多買多送。 12/20截止。 ●飛揚協會李順長博士 《生活講座錄音帶》共10套,一套3卷,每套$20.00 ●廣播部王祈女士及諸多專題 專家生活勵志廣播節目卡帶,共11套,每套2卷$12.00 詳情請閱本期(第28期)雜誌p.21,或洽詢范淑玲姐妹,電話:909-860-0395 Fax:909-396-5215 飛揚廣播更換電台! 「生命協奏曲」自10月起改至AM1370播出 LA地區的聽友請注意: 自2002年10月起收聽「生命協奏曲」,請於同一時間(每周六8:30AM)轉台至AM1370,別忘了!每周六上午8時30分,王祈仍將為您邀請專家一起在AM1370空中相會。 洛杉磯社區資源月曆 我們深感主給飛揚的一個託付是福音機構資源的整合。因此,在今年五月左右開始著手籌劃「2003洛杉磯社區資源月曆」。 連結十二個福音機構 社區資源月曆(掛曆13.5吋寬x19.5吋高,見附圖,彩色月曆樣張可以在飛揚網站上看到。) 內容是向南加洛杉磯社區介紹這十二個福音機構的服事項目,每月介紹一個機構。增加社區對福音的曝光與接觸,以及機構服事社區的機會。 參與的十二個機構為:角聲社區中心、多加協會、愛家協會、空中英語教室(救世傳播協會)、真愛協會、全福會、恩泉輔導中心、佳音社、台福傳播中心、雙福社區服務中心 / 感恩工作室、海外校園、飛揚協會等。 月曆目前已經完成設計,交付印刷廠,在十月份內將會在南加地區發行,發行量達三萬到四萬份。 服事社區新的突破 我們雖然本身資源極為有限,但是願意拋磚引玉,嘗試推動南加州福音機構資源連結的服事工作,發揮整體事工,協同服事的效率。 由於是第一次推動,所以我們先從比較熟悉的洛杉磯地區開始,以後再逐步推展到外地。 每位月曆上刊登廣告的贊助者都會收到固定分數的月曆,可以當作年底的贈禮送給業務上的客戶,有效地讓十二個機構服事項目的資訊進入華人社群。我們深信這是實際體現主耶穌教導我們「施比受更為有福」,服事社區新的突破。 我們預計將有超過兩萬份月曆進入未曾有機會接觸過福音的家庭中一年的時間,請為他們能得到神的愛與賜福禱告。 因為有兩萬個左右的家庭會接觸到福音,所以我們也曾發出信函,邀請南加地區的教會刊登資訊,為的是當有人想要進一步了解福音時,可從月曆中找到教會,與之聯繫。 邀請教會承接牧養的部分 當人們渴慕福音時,必須有教會來帶領他們。因此除了藉著這份月曆讓機構的資源連結,將福音服事的實質進入到社區中,還必須要有教會承接牧養的部份,這樣,福音的傳遞才算真正完成。 凡是在月曆中社區資源版教會欄內刊登教會資訊的教會都會得到四十份月曆。若是需要更多,可以與飛揚聯繫,以每份$2.00購買。 若是因著我們的疏漏,或未及通知的教會牧長,或是弟兄姊妹計劃將月曆當作感恩節,聖誕節禮品送給朋友的話,請與我們聯繫購買,到指定地點領取。廿份以下每份$2.50,廿份及以上每份$2.00。在月曆上有預留的空白,可以貼上教會或是個人的聯絡資訊。 若您是在南加洛杉磯地區,不論是牧者或信徒,我們都鼓勵您參與這個2003月曆認購與派發的工作。讓我們信徒、機構及教會攜手同工,落實主耶穌「施比受更為有福」,將福音從我們的周圍傳開。 e網情深 看起來很努力在做,繼續加油。目前基督教生活網站中作入口網站的還很少,更生活化些,就能吸引更多信徒與非信徒。 過客 今年,北上加拿大省親時,首次身邊沒有帶一堆「磚頭書」去看,天天上飛揚網站閱讀,靈修勵志、擷取佳文、瀏覽論壇……「神采飛揚」真的是令我神采奕奕、身心飛揚。在此感謝您們在主裡的愛心與辛勞。 嬌嬌…
Read more

生長激素

斯約瑟(Joseph Scriven)擁有地上一切的美麗事物──財富、教育、敬虔的父母、快樂的人生。愛爾蘭人所欽羨的,他都享有。但有一天悲劇降臨,就在結婚的前一天晚上,他的未婚妻溺死。這件意外導致斯約瑟的一生,轉了一個巨大的彎,他找到了最好的朋友──耶穌。 斯約瑟受此刺激,在極度的悲傷中尋著了耶穌的安慰,從此以後生活的模式全然改變。他離開愛爾蘭,搬到加拿大的希望港,將一生精力投入在做困苦者的朋友──他將衣服和財物送給需要的人,並為需要他的人工作,不拿任何報酬。不久斯約瑟被當地人尊稱為「希望港的好撒瑪利亞人」。 有一天斯約瑟病了,有個朋友去探望他,在他病塌旁發現了一張紙,上寫一首「耶穌恩友」的詩歌。這個朋友讀了,深受感動,詢問道:「這首美麗的詩歌是誰寫的?」斯約瑟回答:「主耶穌和我一起寫的。」 上帝允許祂的兒女,身受苦難熬練的刺激,再親自幫助當事人,將刺激展現成美麗的作品──「耶穌是我親愛朋友,擔當我罪與憂愁,何等權利能將萬事,帶到主恩座前求。多少平安屢屢失去,多少痛苦白白受,皆因未將各樣事情,帶到主恩座前求。」這首耶穌恩友歌,一百五十年來安慰了萬千受傷的靈魂,找到了最知心的朋友。這首詩是神撥動受傷者的心弦,刺激他寫下了千古不朽的佳作。 苦難激發偉人 平順的環境較難產生偉大的心靈;平淡的日子很少能激蕩出動人心弦的作品。偉人和巨著似乎都是在激素的催化下,人格被錘煉,思想被激奮,潛力被煽動:約瑟被十個哥哥出賣所刺激,仍維持饒恕的美德,益發顯出其胸襟寬大,氣度超凡。 大衛被先知撒母耳膏立為王所刺激,揚起迎戰巨人歌利亞的勇氣與智慧。 尼希米被故國耶路撒冷城牆破敗的消息所刺激,興起重建聖城牆垣的決心。 保羅被司提反殉道的血所刺激,心懷被基督徒捨生忘死的熱誠所感,內心逐漸轉化為福音 的沃土。 摩西被荊蕀火焰中說話的神所刺激,驚悟帶領以色列民出埃及的責任,已然降臨肩頭。 彼得被耶穌話語中的權能所刺激,這位加利利的木匠,一句話就保證了滿船的魚獲,刺激引發了彼得的大徹大悟:「主啊,我是個罪人。」(路5:1-8) 羅馬帝國的軍官百夫長,目擊耶穌釘十架,身受酷刑,仍為無知的暴民祈禱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被這天下無與倫比的氣質所刺激,這百夫長驚歎並信服:「這是神的兒子。」(太27:54) 人人都需要一些從神而來的刺激。它── 敲開了死硬的心門; 震碎了頑固的偏見堡壘; 喚醒了沈睡的靈; 擴展了靈魂的視野; 改變了人生的跑道; 激起了文學、藝術的靈感; 預備了柔軟的心來回應神的呼召;挽回了步向滅亡的腳步。 刺激激發潛能 一個沈迷在事業、報表、成長率、定單、利潤、股價的中年企業界男士,你想向他傳福音?你想用「耶穌愛你」這四個字,就改造他成為一個全然為主而活的聖徒?你想丟一句話:「今晚我們教會有佈道會」,就能請得動他的尊駕?你想一節聖經:「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就能引動他覺悟來世權能? 他需要的是刺激,從神來的刺激,像老鷹為雛鷹苦心預備的刺激一樣。 雛鷹即使羽毛已經豐滿,仍捨不得離開牠從小習慣的安樂窩。這兒多舒適啊,一張嘴就有母親餵食,身體下是嫩草鋪成的床墊,四周是樹枝築成的保護牆,不需要花力氣煽翅就可以居高臨下,飽覽山川美景。雛鷹說什麼也不會有動機要離開這舒適區。 老鷹自然有牠的辦法。牠把窩裏的上層細草軟墊給撕離,露出底下尖銳的荊棘,弄得雛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雛鷹再不嘗試鼓翅,老鷹就啄牠幾下,甚至推牠離巢。往下掉的雛鷹在尚未能掌握空氣動力的原理之前,老鷹迅速斂翼而下,到雛鷹下方伸展雙翼接住牠,再飛向高處,重複這些訓練課程,雛鷹受此刺激,迅即學會獨立。(申32:11) 神安排的環境 全知、全能、全愛的神知道什麼樣的環境對你最好,祂刺激你我成長的妙招,比老鷹的更睿智。祂善用失業、挫折、疾病、苛刻的上司、財務困難、車禍、親友死亡、健康損失等刺激,來做成屬靈的學校,並差派聖靈作導師,親自調教祂心愛的子民,耐心期待著一件美麗的作品成形。 在大衛夠格坐上寶座之前,他必須經過多年被掃羅追殺的艱苦歷程。就在走投無路,求告無門的刺激之下,他學會依靠神,寫下了憾人心弦的馨香禱詞。這種靈氣浩蕩的作品,是一帆風順的日子冶煉不出的。你看這患難之下的頌詞: 耶和華啊,你的慈愛上及諸天;你的信實達到穹蒼。 你的公義好像高山;你的判斷如同深淵。耶和華阿,人民、牲畜,你都救護。 神阿,你的慈愛何其寶貴!世人投靠在你翅膀的蔭下。他們必因你殿裏的肥甘得以飽足;你也必叫他們喝你樂河的水。 因為在你那裏,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36:5-9) 以色列歷史上最傑出的君王大衛,與神同行甚為親密,他最令歷代基督徒心折的品質是,他能透視到一個事件背後,所隱藏的神之匠心,並尋求神在這外在刺激中所要教導他的功課。這種敏感度也許是他靈性爐火純青的原因。 當大衛的兒子押沙龍企圖篡位,大衛被迫急忙離京出走,落難在野地。此時基拉人示每看見大衛虎落平陽容易欺,竟然咒罵他說:「流人血的壞人哪,今天耶和華報應你了,你兒子篡你的位,你是自取其禍。」 大衛身旁的大將亞比篩聞言大怒,向王進言:「容我去割下這死狗的頭。」大衛卻把這刺激看作是神的學校,攔住亞比篩出手:「由他咒罵吧,因為這是耶和華吩咐他的。或者耶和華見我遭難,為我今日被人咒罵,就施恩於我。」(撒下16:5-12) 太舒適的生活,太安逸的環境,太平淡的日子,太順遂的工作,會使心靈逐漸生銹腐蝕。一點刺激,一點變化,一點新鮮,一點震撼,才能使惰性被擊破,產生新的認知,新的覺悟。 悔改的契機 比如說浪子。路加福音第十五章記述,小兒子索取父親的家產,又變賣所有的化成現金,跑得離父親遠遠的,把錢花在酒肉朋友和娼妓身上。一個沈迷在聲色犬馬中的青年,你勸他要「腳踏實地」?你罵他「放蕩敗家子」?你抬出孔孟大道「知過能改」?你祭出「藤條伺候」的絕招?你祈禱神給他一劑振聾啟瞶的刺激。路加福音十五章14節說,浪子重回父親懷抱的激素是,「他耗盡了所有的,又遇著那地方大遭饑荒,就窮苦起來。」就在走投無路的刺激下,浪子興起了歸家的念頭。…
Read more

名琴名師名言

三百多年前義大利名匠史特蒂瓦里(Antonio stradivari),精心製造了幾把小提琴,其音色之圓滿豐潤,全歐洲的製琴師無人能出其右。即使過了三百多年,至今仍穩居歷史泰斗。他所設立的工藝水平,就是卓越的代名詞。論到如何製造一把完美的小提琴,史氏曾寫下了這些名言:「你得上到黑森林,砍下一棵三百年老樹的心臟。將之運到希臘,藏之一百年,吸盡雅典名哲的演說精華,又嘗盡希臘鴻儒的悲劇。再運送到義大利擱置一百年,用古羅馬的雄偉氣魄來浸透它。」 「然後將它置放在多福白崖(White Cliff of Dover)上二百年,飽嘗潮汐的滋味,接受隆隆雷聲、閃閃電光的洗禮,再加上擁抱海浪的歌舞。」 「下個一百年它得身處凡爾賽宮(Palace of Versailles)的豪華夜生活,目睹宮廷建築的莊嚴氣派和園藝的華美。最後再經一百年挪威高山的生活體會,經歷雪崩的大場面,耳聽瀑布的呼嘯和農夫的穩定脈搏。」 「至於弓嘛,你得取一個女士的頭髮,她必須是一個熱戀過,犯罪過,又到過十字架的腳下祈求拯救的聖徒。」 「現在,你有了琴,又有了弓,但只有上帝能模造一個優秀的小提琴家。」(註) 史特蒂瓦里的琴歷經烽火戰亂,留傳至今者每一把都值數百萬美金。華裔大提琴家馬友友以演奏史氏名琴為榮,大師加名琴,相得益彰。 看來史特蒂瓦里製琴手藝之所以高超,不獨在乎其刀法精巧,也在乎其見識深廣,證諸彼所論製琴名言,更顯出其見地之豐富。 上述史氏名言是在討論琴材的預備過程嗎?還是在討論製琴大師的塑造歷程?或是在描寫偉大人物的訓練班課程?它是一種製琴公式?還是美麗寓言? 我讀到了一項莊嚴的哲理。 如果偉大的心靈是類似史氏名琴一樣的卓越作品,上帝就是雕刻師。在塑造的過程裏,上帝安排了廣涵的環境刺激,來豐富化這些偉大的心靈: 摩西先經埃及王室教育的刺激,再經曠野牧羊四十年的刺激,終於塑成以色列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 雅各先是騙取哥哥長子的名分,再經被母舅拉班欺騙廿一年的刺激,才領悟到先祝福別人是自己蒙福的最短途徑。 大衛必須先走過被掃羅追殺的刺激,才能熬煉出感人肺腑的美麗詩篇。 所以,如果蚵蠔必須經過沙粒的刺激,才能產生亮麗的珍珠;如果詩人必須歷經亡國的刺激,才能寫下感人肺腑的頌詞;如果幼童必須走過荷爾蒙的刺激,才能長大成人,你我怎麼可能避過上帝所允許的刺激? 本期飛揚選擇以「刺激」為主題,著眼於虛心在神的學校受教之益。讀者撫卷細細品味,心靈必受刺激。若渴望多受靈性刺激,請上網遨遊「神采飛揚」網站,www.touchlife.org. 註:Herbert Prochnow ,1800 Quips & Illusrratious for All Occassions Grand Rapids; Baker Books, 1994, pp.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