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屬靈免疫力

接種疫苗,保你平安! 大約三千年前,中國人的老祖先就觀察到一種奇特的現象:一個被天花侵染的人,一生再也不會有被天花傳染而喪命的危險。中華民族先祖因而發明了一種預防天花的方法,叫做「種花」。 以毒攻毒 宋玄宗時(998~1022AD),宰相王旦的兒子染上天花而病亡,他傷痛極深。晚年時王旦再得一子,擔心這個兒子又像長子一樣會死於天花,出了大賞訪求各地高人防治天花。結果四川有個人應徵,他從皮袋拿出一點「粉末」,用銀管塞進王旦兒子的鼻孔裡,輕輕一吹,就大工告成。王旦的兒子過了幾天發了一點熱,病就好了。後來天花流行時,很多孩子都死了,王旦的兒子卻平安無事。 很多人去請教這位四川高人,才知道那一點神祕的「粉末」,就是從患天花者身上取下來的痘痂,陰乾後研磨而成,叫做「時苗」,等於人工感染天花,危險性比較大。後來改用接種過多次的痘痂,又叫「熟苗」,毒性較少,接種後安全性較大。(註1) 西方的天花疫苗是由英國的勤納醫生發明的。勤納醫生發現當天花流行時,擠牛奶的女孩都沒有一個被感染,因而推斷說,她們因為接近牛而培養出免疫力,逐漸發展成種牛痘的防疫方法。 神奇的免疫力 人類身體的免疫能力是上帝所賜的珍貴禮物。我們每一天都暴露在許多病毒細菌的攻擊之下,幸好我們血液中的淋巴球擔任起警衛的角色,把這些細菌消滅。我們的免疫系統一旦與病毒打過仗而得勝,它就發展出一種抗體,循著血管巡防全身,遇到下一次疫癘流行時,碰上病毒就將之剿滅,保護我們免於被侵襲而患病。 這種因暴露而發展出免疫力的技巧和理論,到了近代已發展到十分純熟。卅多年前我兩個女兒出生後,都接種了三合一、天花、小兒痲痺等疫苗,這些疫苗神奇地保護了她們的健康。小兒痲痺的疫苗是將病毒的一段基因密碼分離出來,大量複製。該段基因系列無感染力,可以說是十分安全。人體接種後,能發展出抗體,一旦真病毒出現,該抗體就能死咬住病毒,消解其毒性。近廿年愛滋病(HIV)猖狂,許多醫學中心研製疫苗,大致也是使用這方法。 因暴露而發展出免疫力是人體對抗病毒的最佳防衛,身體健康有賴這個機制的功能,我們心靈的健康也依靠神所賜的靈性免疫力,來除滅靈性病毒的侵襲。 慎防屬靈病毒 關於屬靈生命,面臨屬靈病毒攻擊的可能性,耶穌基督曾說:「撒但想要得著你們,好篩你們,像篩麥子一樣。」(路22:31)又說:「你們要謹慎,防備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酵(屬靈病毒)。」(太16:6)祂自已就曾被屬靈病毒三次攻擊,幸賴神的道和神的靈才戰勝了頑強的病毒(太4:1-11,記載主耶穌曾三次被魔鬼試探,三次都依賴道與靈得勝)。 屬靈病毒侵襲的著力點主要是人格(心靈),目標是使神在人心中的形像被消滅,以魔鬼的品質取代之。主要的病毒有下列七個基因系列:虛假的瘟疫、律法主義的流感、自義的腦膜炎、迫害的傷風、扭曲教義的寄生菌、誤解舊約的變形蟲和冷淡退後的肌肉萎縮症。幸虧救主耶穌基督已預備了七種疫苗,可以在基督徒靈性健康的系統裏,培養出對抗這七種主要病毒的免疫力。這七種疫苗的神奇功能,確實達到功參造化的美麗境界。 一. 抗「虛假瘟疫」疫苗 染患這虛假瘟疫的法利賽人(偽君子),最擅長的拿手功夫是,外表虔誠內心虛假,在人面前的表現是一套,內心的想法又是另一套。耶穌責備他們說,「你們將薄荷、茴香、芹菜獻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反倒不行了……你們這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有禍了,因為你們洗淨杯盤的外面,裏面卻盛滿了勒索和放蕩。」(太23:23~25) 主耶穌基督在世時對人類都能接納饒恕,惟獨對法利賽人的假冒為善,嚴詞責備,用心良苦。祂的目的一方面是震醒當時的偽君子,一方面是為二千年來的聖徒打免疫針。大凡誠懇的信徒,讀了馬太廿三章,都能發展出相當程度的抗虛假免疫力。 二. 反「律法主義流感」疫苗 罹患律法主義的學究,外表有些書卷氣,泡在字句的日子久了,那咬文嚼字的功夫自然是一流高手,但始終與上帝的心隔了一層幔子。這些文士批評耶穌竟然和稅吏並娼妓(罪人)一起吃飯,他們關心的是舊約分別為聖的命令,耶穌回答說:「健康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7) 耶穌所關切的是如何領罪人回歸真神。 法利賽人注重的是守安息日的條規,當安息日什麼工都不可以做。他們挑戰耶穌在安息日治病是觸犯舊約律法。主耶穌說:「你們中間誰有一隻羊,當安息日掉在坑裏,不把牠抓住拉上來呢?人比羊何等貴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太12:9~12)又說:「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2:27) 耶穌導引我們掌握律法的精髓,而不是拘泥於死硬的字句,為歷代信徒打進抗律法主義的免疫針。 三.克「自義病毒」疫苗 被自義病毒侵襲的人,都展現「律己寬,待人嚴」的批判性,嘴巴批評別人的功夫銳利,手腳實踐真理的力量卻是薄弱。主耶穌基督責備這些自義的偽君子說:「為什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太7:3~4) 祂為願意誠心對付這自義病毒的人提供免費疫苗:「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樑木,然後纔能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太7:5) 四. 勝「迫害傷風」疫苗 迫害這病毒專門攻擊「靈命」的中樞神經系統,使人生發「靈糧厭食症」,甚至令信徒「翻胃嘔吐」,將信仰排出體外,拒絕為信仰付出代價。尤其在政治風向球變化,或在民間宗教與耶穌基督信仰交集的峰面,常有雷雨發生時,這病毒最是猖狂。 主基督耶穌為歷代信徒打進防疫針,耳提面命說:「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太5:10~12) 五. 制服「扭曲教義內涵寄生菌」疫苗 這寄生菌附在屬靈生命的腸胃裏,吸收了營養,用來壯大自己的勢力,繁殖自己的族群。最可怕的是它所排出的毒素,可以從裏面腐化屬靈生命的有機體,蠶食基督徒的生命力,從根本把基督教變質。 主耶穌基督和眾使徒,都為我們預備了有效的疫苗: ● 當假基督出現,行大神蹟奇事時,你們不要信。(太24:23~24) ● 要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爭辯。(猶3節) ● 將來在你們中間也必有假師傅,私自引進陷害人的異端,連買他們的主他們也不承認,自取速速的滅亡。(彼後2:1)…
Read more

才德婦人遠勝珍珠

財富、智慧、賢妻,你選哪一樣? 假定你是二十出頭的年輕人,前途不可限量,而神問你,「你願我賜你甚麼,你都可以得到。」你的回答會是什麼呢? 讀過聖經的人都知道,這是所羅門王年輕剛接王位時,神問他的問題。在這膾炙人口的故事裡,所羅門說「求你賜我智慧、可以判斷你的民、能辨別是非。」所羅門因為求這事、就蒙主喜悅。神對他說「你既然求這事,不為自己求壽、求富、也不求滅絕你仇敵的性命,單求智慧可以聽訟,我就應允你所求的,賜你聰明智慧……。你所沒有求的我也賜給你,就是富足、尊榮……。」(王上3:10-13) 功虧一簣的所羅門王 結果所羅門的智慧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所羅門的財富當代無人能比。如果是電影或小說,就以此收場,一定鼓舞人心,也賺人眼淚。只是這不是所羅門的結局,也不是所羅門故事的全貌。蓋棺論定, 聖經對所羅門最後的評價卻是,「所羅門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不效法他父親大衛,專心順從耶和華。」( 王上11:6)。 這樣的結局相當出人意外,卻提醒我們思考一個年輕時的所羅門沒有想到的問題:年輕人,不論男女,都希望尋求事業、財富,和知識。只是世事難料,在漫長的奮鬥歲月裡,經歷挫折時,鬥志會減少,理想會改變,人需要什麼幫助, 才能避免功虧一簣? 盍各言爾志 從前有三個年輕人,下班後常到咖啡店聊天。他們雖不富有,但對未來滿懷希望,常常憧憬未來最想要做的是什麼。有一天,第一個年輕人豪情萬丈地說,「假如將來我有錢,我就要做好事,幫助窮人。」第二個年輕人不甘示弱,就說,「我希望將來我有知識,那我就要辦學校,讓窮人能受教育。」輪到第三個年輕人,卻見他低頭不語。在另外兩人不停追問下,才喃喃自語似地說,「我最想要的是娶一個好妻子,一個賢德的女人。」 這一天,先知以利亞,喬裝成一個沿街賣藝的人,正巧也在咖啡店裡。當他聽到他們的對話時,就到他們面前,問第一個年輕人,「你說的是真的嗎,如果你有錢,不會拒絕上你家門的窮人?你真會照你講的做嗎?」「那當然。」第一個年輕人毫不猶豫地回答。於是以利亞從口袋裡拿出一個錢幣,說,「這錢幣會帶來好運。我把它送給你,唯一的條件是,你要好好善用它,幫助有需要的人。」 然後以利亞問第二個年輕人,「你真願意建學校,讓窮人的孩子也能上學嗎?」第二個年輕人回答,「是的,這正是我夢寐以求的。」以利亞就從手上的一本書中取出裡面的一張紙,送給第二個年輕人,說「好好學這紙上記載的,並用來建學校給窮人的孩子,就像你應許的。」 最後,以利亞轉身問第三個年輕人,「假如你遇到一個好女人,你真願娶她嗎。」「我會很高興娶她。」以利亞於是對他說,「那麼去問你隔壁鄰居的女孩,看她願不願意嫁給你。」 美夢成真之後…… 後來第一個年輕人事事亨通,賺了很多錢,而且是用不完的錢。開始時他記得自己的願望,所以把錢分給窮人,幫助任何到他家裡尋求幫助的人,連在旅行時,也不忘做慈善事業。只是過了幾年,他就厭倦了幫助人的日子,逐漸停止了慈善事業。 第二個年輕人的學習能力大增,幾乎過目不忘。幾年之內,他就成了有名的學者,也建了幾所學校,並接受窮人的小孩。但沒有幾年,他就只收富家小孩。後來當教室不夠時,他也不願再收學生了。 第三個年輕人去見鄰居的女孩。她不漂亮,脾氣似乎也壞了點, 所以追求她的人不多。但他知道她是個好女孩,兩人不久就結婚了。 過了幾年,以利亞決定拜訪這三個人,看看他們的近況。他喬裝成旅客,到第一個朋友的豪宅前,向應門的僕人說想見他的主人。等了很久,主人才出來,當以利亞說天色已晚,沒錢住旅館,求主人讓他過一夜時,主人就很不耐煩,不客氣地吩咐他的僕人,快給這窮旅客一枚錢幣,打發他上路吧。 於是以利亞說,「如果這樣, 那就還我幾年前給你的那枚錢幣吧。」主人不屑地說,「錢幣我多的是,還在乎那枚破爛錢幣嗎。」 以利亞說,「那麼去打開你的抽屜,那枚錢幣就在那裡,把它還我吧。」主人把錢幣還給以利亞後,以利亞就轉身離開。當他在路口消失時,那豪宅就變成小屋,只見主人落荒而逃,後面追著的是他的僕人,要向他追討所欠的工資。 以利亞接著裝成一個老人,帶了一個小孩到第二個人的學校,請求讓小孩入學。當第二個人知道他們沒錢付學費時,就趕他們走,「快走吧,我們沒有空缺,我厭煩了你們這些不付學費的人。」 以利亞說,「既然如此,那就把我當年給你的那頁紙還我。」第二個人想打發以利亞離開,隨便應付地說,「開玩笑,經過那麼多年,誰還知道那頁紙在那裡。」但以利亞堅持,「我不開玩笑,那頁紙在你的枕頭下,去拿來還我。」當他掀開枕頭,果然找到那張紙,就還給以利亞。一轉眼,以利亞消失了。只見學校頓時冒起一陣濃煙,學生紛紛往外逃躲。 配得祝福的女子 最後以利亞裝成一個窮人到了第三人那裡。他並不在家,只有他妻子在家。當她看到這又餓又窮的人,就請他入屋內。以利亞說,「我流浪久了,全身又髒又破。」她說,「沒關係,我看你和我先生身材差不多,可以穿他的衣服。我先生還在上班,不久就會回來。」她讓以利亞換洗乾淨,並為他準備飯食。飯後以利亞在屋裡休息,她自己就到屋外,靜靜等他先生回來。 當他先生回來時,她上前迎接,說,「今天家裡來了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請不要生氣,我把本來要給你的晚餐先給他了。」先生一點不生氣,反而說,「親愛的,感謝神讓我娶了你。你的好心和善行,在我們有困難時一定會拯救我們的。」 以利亞聽到了,就出來對他們說,「從你太太所說所做的,我知道你們有錢會幫助窮人,有知識會幫助義人。因此,我要以錢財和知識祝福你們和你們的子孫。」以利亞就送給他們那枚錢幣和那頁紙, 還特別祝福他們,「願你們的日子 ,能經歷神更多的恩典和祝福。」 娶妻娶德 這故事探討的是一個也許會引起爭議,卻是非常實際的問題:事業、知識、配偶,那個最重要?列王記上11:1-4說「所羅門王在法老的女兒之外,又寵愛許多外邦女子…。論到這些國的人,耶和華曾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不可與他們往來相通,因為他們必誘惑你們的心,去隨從他們的神。所羅門卻戀愛這些女子。…所羅門年老的時候,他的妃嬪誘惑他的心,去隨從別神,不效法他父親大衛,誠誠實實的順服耶和華他的神。」 所以,即使所羅門王有「你以前沒有像你的,在你以後也沒有像你的」超人智慧,但缺少一個敬畏神,賢德的妻子,終究還是犯糊塗,一生功業,功虧一簣。 所以,箴言書卅一章說:「才德的婦人誰能得著呢?他的價值遠勝過珍珠。」(箴31:10)。我們知道,一本書的結尾通常是全書的重點,是高潮和結晶。箴言是智慧書,而「智慧」書的結尾討論的卻是「才德的婦人」,的確令許多初讀箴言的人大惑不解,甚至失望。可是仔細深思,才德的婦人,豈不是年輕人,包括所羅門,所忽略而一生最需要的嗎? 婚姻影響一個人一生甚鉅,卻很少聽到年輕人渴望娶賢妻,或渴望當賢妻的。所羅門的故事和箴言三十一章,是神賜給父母和青年男女的智慧和祝福。有心的父母,是否應從小教導孩子,以免長大後太遲了呢?

不發芽的種子

勇敢和誠實是邁向成功的最佳途徑。 很久以前,在遠東有一位皇帝,他漸漸老去,開始考慮遴選一位繼承帝位的人,但他不想依照慣例選自己的臣子或兒子中的一位,而是用一個別出心裁的方法來遴選。 有一天,他召聚國中所有的年輕人,說:「現在我準備退位,要遴選一位繼承者,我決定從你們中間選出一位。我要給你們每人一顆種子,這顆種子是非常特別的,我要你們帶回家去種在土裡,好好灌溉它。一年後,將你所種植的成果交來給我,我要檢視裁奪,並從中選出一位來繼承我的王位。」 在場有一位名叫雋麟的年輕人,和其他人一樣,帶了一顆種子回去,興奮地將皇帝的話告訴他母親。母親幫他找了一個盆子和一些土壤,他就小心翼翼地將種子種下去,並勤快地澆水。每天澆水的時候,他都看看它是否有發芽、成長的跡象。 幾個星期後,其他年輕人在一起,開始談論他們的種子已經發芽並長了一些。雋麟每天回家都檢視他的種子,但什麼也沒長。又過了幾個星期,還是連芽都沒發。 這時,其他年輕人已經談到他們的植物長得如何如何,但雋麟的盆栽裡根本沒有任何植物長出。他洩氣得很,感覺自己絕對沒希望被選上了。六個月過去了,每個人的種子都長成高大美麗的植物了,只有雋麟的盆子裡還是什麼都沒長出來。他沒臉告訴任何人,只一味地等待他的種子發芽。 一年的期限到了,所有的年輕人都興致勃勃地帶著他們的植物去給皇帝檢視裁判。雋麟告訴母親,他纔不想帶著那空無一物的盆子去給人笑話。但母親鼓勵他帶著空盆子去,並誠實地說明實情。雋麟雖不情願,但知道母親是對的,只好硬著頭皮帶著空盆到皇宮去。 當他到達時,驚訝地看到其他人的植物,千姿百態,奼紫嫣紅的,甚是美麗。雋麟將他的空盆放在地上,大家看見了都紛紛訕笑他。 皇帝來了,他環視全場,並向年輕人打招呼。雋麟躲得遠遠的,恨不得有地洞可以鑽下去。皇帝說「哇,你們種的植物、小樹和花朵真美啊!今天你們當中就有一位會被選上為繼承王位者。」 忽然,皇帝看到躲在背後的雋麟和他的空盆子,他就命令侍衛將雋麟帶到他前面來,雋麟嚇得半死,他想「皇帝知道我是失敗者了,他可能會將我處死。」 當雋麟來到皇帝面前,皇帝問他的名字,他戰戰兢兢地回答,其他年輕人都譏笑他,開他玩笑。皇帝要大家安靜下來,看著雋麟向大家宣佈:「看啊!這就是你們的新皇帝,他名叫雋麟。」大家都難以置信,雋麟自己也莫名其妙,他連一棵植物都種不活,怎麼可能成為新王呢? 皇帝接著解釋說:「一年前的今天,我給每人一顆種子,告訴你們要種植下去,澆灌它,然後今天帶回給我看。然而我給你們的種子是煮沸過的,根本不會發芽。除了雋麟以外,你們每個人都帶了漂亮的植物來。我想當你們發現那顆種子沒有發芽時,就自作聰明,用別的種子取代。雋麟是唯一有勇氣和誠實敢帶著空盆子和不會發芽的種子來的人,所以他就是我選上,繼承我王位的人。」 聖經也教導我們誠實的重要:「使你們無可指摘,誠實無偽,在這彎曲悖謬的世代,作神無瑕疵的兒女。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腓2:15)在任何情況或場合只要我們堅守誠實,上帝總會負責一切的後果,而且常常是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取材自英文網路文章)

永不妥協

降魔六掌,救主親授。 巴納研究組織(Barna Research Group) 在 2003 年做了一項有關道德觀念的調查,發現被訪者中,超過一半人(54%)認為非因不忠於配偶的離婚是可以的;有43%可以接受同居;42%可接受性幻想;36%贊成同性戀合法化。而上述受訪者都是教會中人! 基督徒免不了犯罪? 不曉得從什麼時候開始,教會裡流傳起這樣的說法,「基督徒也是人,既不能遺世獨立,更不能羽化登仙,天地悠悠,眼所見,耳所聞,處處陷阱,就是想避也避不開,逃也逃不掉。因此,基督徒犯罪實屬難免!」上述理念筆者暫稱之為「基督徒也犯罪說」。 乍聽之下,此說言之成理,有其事實基礎,甚至有一定的聖經根據!但問題是:基督徒生活在這罪惡滿盈的世上是否非犯罪不可?若是這樣,則所有在病菌滿佈的環境下工作的醫護人員,就註定要生病了。我認為「基督徒也犯罪說」非但幫不了信徒過敬虔、合神心意的生活。反之,它悄悄地合理化犯罪的行動,把犯罪本身的嚴重性淡化了,甚至把犯罪理所當然化,大大地削弱基督徒對罪惡的抵抗力。 增強屬靈抵抗力 聖經從來未允許過信徒可以在罪惡世界中打滾,耶穌說:「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28)神始終沒有因人之不達而降低祂的標準。不錯,祂體恤我們的軟弱(來4:14-15),但絕不等於視信徒犯罪為理所當然(猶4;羅6: 1-2)。既然基督徒不能離開充滿罪惡的世界,怎麼可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答案只有一個:增強屬靈的抵抗力! 台大醫學院微生物暨免疫學研究所一位教授臚列了十五樣增加身體免疫能力的相關項目:(1)好好睡一覺(2)每天運動30分鐘(3)按摩(4)吃些人參(5)維他命C每天200毫克(6)維他命E每天200國際單位(7)若喝酒,每天不超過一杯(8)不濫用抗生素(9)關係親密(10)開懷大笑(11)每天花五分鐘做做白日夢(12)相信自己(13)每天花20分鐘寫日記(14)有宗教信仰(15)參加藝文活動。 若要不生病,不是靠吃藥,而是加強抵抗力。同樣地,若要不犯罪,不是降低神所定的標準,纂改聖經的真理,而是增強對罪的抵抗力。增加身體免疫能力有其法,增強屬靈的免疫能力亦有其法。 在聖經裡,我們可以在馬太褔音4:1-11從耶穌得勝撒但試探的整個過程中,歸納出對罪免疫的六個法則: 一‧識破「沒什麼不妥」的陰謀 很多人認為魔鬼對耶穌的第一個試探是關乎物質方面的事,但再細想一下,撒但要耶穌去做的,也沒什麼不妥。肚子餓要進食,不是件最自然不過的事嗎?把石頭變成食物,又不是變成金磚,既非奢求,也非妄求,何罪之有呢?這種「沒什麼不妥」或稱為 “so what”的論點正蠶食著許多信徒的心靈。 我曾親耳聽過一位牧師說:「替那正在同居的人施洗有何不妥?只要這人真心信主就可以了。」也曾聽過一位信徒說:「只要彼此相愛,不結婚同住一起有什麼不妥?只要有婚姻的內涵,又何必拘泥於一紙婚書?」「為什麼要反對同性戀,這些人只是性取向不同,當中不乏比基督徒還好的人,作為信徒,我們不要反對,而是要以愛心包容。」 殊不知這種沒有什麼不妥的哲學,正是撒但背後的詭計。第一個試探的陰險處,不在食物本身,也不在解決飢餓一事上。最大的問題出在解決飢餓的方法上,撒但要耶穌用牠提供的方法去滿足自己的需要,這方法就是要耶穌靠自己親手變出食物來。 耶穌看準撒但的暗算,敏銳地回答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這正是對準撒但的要害出招,能存活有許多方法,不須聽撒但的話。雖然填飽肚子沒有什麼錯,但若用撒但的方法去填,就是萬萬不可。今天有許多表面看來似乎沒有什麼不妥的事,骨子裡卻是撒但要人只用自己的才幹和方法去滿足一己之慾,只靠自己的智慧去解決問題,不去依靠神。這正是牠最狠毒之處,信徒豈能不格外當心?若要避免身陷罪海,必須棄絕那種沒有什麼不妥的哲學,即使是最小的事也得依靠神! 二‧識破撒但誘使人質疑神的詭計 魔鬼引誘人犯罪的手法,從世界初創到如今,同出一轍。始祖犯罪,就是中了撒但這招質疑神的詭計。在明媚的伊甸園中,撒但對夏娃說:「神豈是真說…」在渺無人煙的曠野裡,撒但對正在禁食獨處的耶穌同樣地說:「你若是神的兒子…」這招質疑神的話確實厲害。魔鬼常用的技倆,就是要信徒去懷疑神所說的話和祂的應許。千百年來,這招屢試不爽,屢奏其功,多少愛主的信徒也敗落在此招之下。 夏娃的犯罪是全出於無知嗎?非也!她事先就得到神的訓示,清楚知道神的心意。耶穌在受試探之前的四十天,也親耳聽到父神對祂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夏娃清楚神的告誡,耶穌也清楚知曉自己的兒子身份,試探一來,前者失敗,後者得勝。夏娃受引誘懷疑神,耶穌受引誘卻堅信神,用不著撒但的獻計去証明自己早已被父神所肯定的身份。 今天的信徒有著整全的啟示──新舊約聖經,而神的心意和法則,對信徒的肯定,白紙黑字地記載在這千古不變的聖經裡,可嘆今天不少信徒還像始祖一樣,寧願受魔鬼的詐騙,也不願相信神話語的真確。信徒若有對神話語堅定不移的信心,就是一劑強而有力的屬靈防疫注射了! 三‧識破撒但斷章取義的技倆 很明顯,在第一個試探裡,耶穌純熟地使用神的話,技巧地揮灑這把屬靈的寶劍,直搗撒但的破綻,自暴其謀。雖然撒但的第一個計謀失敗了,牠並不因此放棄,既然耶穌用神的話反攻,牠也不甘示弱,再用神的話去試探耶穌,企圖叫祂中計就範!當牠把耶穌引進聖城,帶往殿頂上,就引用詩篇91:12來試探耶穌,說:「你若是神的兒子,可以跳下去,因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 撒但誘惑人犯罪,有時是看準人的情感薄弱,像第一個試探就在耶穌身體疲弱時出招,試著攻耶穌於不備。對善於講理由的人,撒但也有其技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叫人如入五里霧中,當轉不出來時,就上其大當。驟耳聽去,委實理由充份!對啊!耶穌是神的愛子,縱然幼稚地跳下去試試,相信神也會吩咐使者接住。 不少信徒曾因此鑄成大錯,用神的話把自己的不對合理化,還用指頭去指責別人的不是。耶穌不但熟讀神的話,祂更清楚,正確地使用神的話。神的旨意、帶領是不會自相矛盾的。請注意,引誘人曲解神的話語是撒但的專長,牠沒有在這裡釋經,只把一個犯罪的場合與那節取出來的經文放在一起。如何理解?如何按那人的理解作出相應的行動,撒但不去做,牠誘使當事人去做。撒但所做的是製造一個錯誤釋經的環境,叫人自投羅網。耶穌深明其技倆,祂沒有用神的話去支持那些愚蠢的行徑,而是再次以神的話,鏗鏘有力一句:「不可試探主你的神!」就攻破了撒但的奸計。信徒不用聖經的話去支持一己之私就可免於犯罪! 四‧識破撒但不分時空的誘惑 在第二個試探裡,撒但把耶穌帶到殿頂,一般人認為是神聖的地方,有時聽到信徒抱怨教會裡為何如此多事。此語背後的理念就是教會應該沒有問題才對!其實彼得一早已經提醒我們:「務要謹守、儆醒,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喫的人。」(彼前5:7-8)遍地遊行意思是任何時間與地點,撒但都可工作。 過去的數十年中,特別在華人的信徒身上,撒但成功地把信仰兩極化,大大降低了信徒的警覺力,徒然做了很多屬靈的表面功夫,卻不知上了魔鬼許多的當。不要以為撒但的工作一定在妓院、賭場、夜總會,就是最神聖的講壇,先知也可以假託神名傳說虛言(耶14:14)。 君不見耶穌時代,法利賽人敬虔的禱告(太6:5)、禁食(太6:16)、奉獻(太6:2),但在耶穌的眼中,卻都是害人的毒酵,連使徒時代的福音傳人(腓1:15, 17)都可以有撒但的作為。一些信徒簡單地把某些特定的事物,如讀經、禱告、敬拜、唱詩視為屬靈,把某些事物,如工作、生活資訊、休閒、娛樂、運動(當然要適當)等,歸作屬世,殊不知努力工作也可以榮耀神,努力讀經也可以出於屬靈的驕傲。 因此,若要避免掉入這個二分法的陷阱,唯一的方法就是無論做任何,都像是為主而作的:工作如是(西3:22-24),生活的每個細節亦如是(羅4:6-8),在教會裡如是,在家中亦如是;在比賽中如是,在工作中亦如是;在學校裡如是,在休閒娛樂中亦如是,過一個統一的屬靈生活。這樣,就能化解撒但這二分法的詭計,真正活出敬虔,一舉手、一投足,都可以活出新生的模樣(羅6:4)。 五‧以頑強的意志抵抗撒但的誘惑 撒但的前兩個計謀相繼不得逞,就使出最後絕招,就是帶耶穌上高山,在祂眼前展示萬國之榮華,牠要耶穌用眼去看。「眼目」是一個具策略性的堡壘。當眼見之物進入腦海,就能建構出萬千圖像。始祖的犯罪,是由懷疑神開始,繼而被眼目情慾牽動,終於犯下大罪。大衛得罪神,也由眼目開始,因擋不住眼前的美色,一失足就鑄成大錯,殺人之夫、淫人之妻、招神所怒、為神所懲。撒但用盡各樣的方法叫我們去看,看那些好看的、不該看的、誘惑人的。今天人可以盡看,但有一天,神必要審問「少年人哪…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的事,神必審問你,所以你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克去邪惡」(傳11:9-10)。 撒但要耶穌先去看,看得差不多了,看到防線鬆弛,然後伺機而起,直教耶穌拜牠。撒但要耶穌所做的非常簡單,只是那麼一拜,不費吹灰之力,就可得到千萬人夢寐以求的萬國與萬國的榮華;不用通過十架窄路,一切都垂手可得,何樂而不為?…
Read more

男人難人

現代好男人身兼父親、盟友、良師。 「老婆,小寶的尿布又髒了,你去看看吧!」永明在客廳中喊著。 「光宇,下週三晚上Alice在學校將參加籃球賽,這是她的小學今年第一次球賽,我們可不要錯過。」淑美提醒著光宇。 「佳薇,Jack最近悶悶不樂,不知是否為了申請大學的事感到困惑,晚飯後你跟他談談好嗎?」維勇向太太道出心中的關切。 從以上的對話,這三對夫妻針對不同年紀的孩子,談論他們所面臨的喜悅與挑戰。有人說:「一日父母,終身父母」,這句話確切地道盡華人父母對兒女關愛的深切。 孩子小時,我們希望他們長得高又壯,入學後,父母又使盡渾身解數,幫他們報名參加各種學習班,任勞任怨地充當司機,只希望孩子能「高人一等」。當孩子邁入青少年階段,除了擔心他們受到過多負面的同儕壓力而不知如何應對外,又須面臨孩子日後升學就業的正面壓力,現代的父母真是難當啊! 近廿年多來,在社會科學領域裡,父親角色的話題已獲得專家學者廣泛地注意,在報章雜誌上也不難看到賦予新好男人的口號以及社會所期許好男人形象的相片與短文。似乎現代的父親已無法過著將收入交給太太後,便可以翹起二郎腿,喝茶看報嗑瓜子的悠哉生活。 除了社會對現代父親的期許提升外,現代的女性因著普遍提高的教育水準及經濟生產力,對男性在家人關係參與的要求上遠超過上一代女性的標準。 新現代好男人 筆者嘗試描述現代社會對新好男人的幾項期許:現代男人在工作上要有非凡的表現,盡其所能地在工作上不斷升遷,直到衝破升遷的極限。在家庭生活方面,現代男人,站起來可以刷油漆,及在廚房作菜;坐下來,可以陪太太、兒女天南地北地閒聊;趴下來可以和兒女玩耍及辦家家酒;晚上躺下來,不能立刻打呼睡覺,還得陪太太15分鐘枕邊細語,聯繫感情。男人,真是難做人啊! 那麼該如何提升父親在家中的參與呢?筆者在本文對父親參與的定義為:父親直接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提供生活所需的金錢,健康的溝通與情感表達,以及道德或信仰上的指引和教育。一般而言,研究父親角色的學者通常將父親參與分為下列幾大項。 學齡前 從孩子出生到三歲的這段日子,孩子通常消耗父母親的體力遠高過心力。父母不太需要擔心他們的交友,及其他外來的負面影響。但照料嬰兒的飲食、換洗,及睡眠則佔去大多數父母的時間。任職於美國 National Institute of Child Health and Human Development 研究父親角色的學者Michael E Lamb指出,當父親參與孩子的活動時,多數的父親比較願以有意義的遊戲導向與孩子互動(例如:打球、堆積木、教孩子騎單車之類的活動),而母親則較多表現出照顧關懷的行動。 由於,從父親的觀點,多數的嬰兒無法與父親產生上述具有意義的活動,大多數父親較不擅長照顧小嬰兒。華人年輕一代的父親中不乏新好男人,期盼積極參與養育嬰兒的責任,當他們因缺乏經驗而打翻牛奶,或甚至幫倒忙時,妻子不妨給予言語上的鼓勵和支持,而不是說「我就知道男人不會帶小孩。」諸如此類的話,只會減低他的參與意願。 家庭婚姻的文獻中指出,許多太太認定家務事是她的管理範圍,丈夫參與的增加便意味削減她的權力,因此抱持著「守門員」(gatekeeper)的精神,有形無形地減少丈夫的參與,甚至使用較多挑剔的話語激走丈夫。 然而,箴言25:11建議我們調整言語的內容,「一句話說的合宜,就如同金蘋果在銀網子裏。」有智慧又希望鼓勵丈夫參與的妻子通常會這麼說:「明昌,牛奶打翻了沒關係,我也打翻過,再倒一杯就好了。」妻子這番話讓明昌感到更有信心,同時也得到配偶的支持與鼓勵。 三歲到六歲的階段,孩童在生理、認知,及情緒發展上快速無比,時常帶給父母親許多意想不到的驚喜。多數的孩子可以跳的比以前高,會書寫自己的名字,也會表達不同的情緒。因此,父親的參與程度在此階段通常會高於嬰幼兒期。父親可以逐漸將一些基本的價值觀傳遞給學齡前的孩子,例如:一般的禮儀(教導何時說「請」、「對不起」、「謝謝你」);不是自己的物品不可隨便取用;不可搶別人的玩具等。 申命記6:5-7「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裏、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由於孩子的心單純,這個時期,父親若能將耶穌的救恩講得清楚明白,福音的種子將會在小小的心靈中慢慢地扎根,到老也不會偏離。 雖然,父親的直接參與對男孩和女孩的健全發展有關鍵性影響力,然而,學者卻提醒我們,夫妻關係在此人生階段扮演相當重要的功能。當夫妻間維持健康的互動關係時,多數的丈夫較願意參與教養兒女的活動。 因此,來自妻子的正面認同與鼓勵,會直接或間接地提升丈夫參與的意願,因為他知道教養兒女是夫妻共同經營的人生事業,而非妻子單打獨鬥的獨家企業。如此,有良好的夫妻關係將更可能擁有健康的親子關係。否則,在夫妻惡眼相對,惡言滿天的關係下,多數的丈夫將原本可以投入於父職角色的心力轉向工作。最後,吃虧的是全家人。 中小學時期 孩子入學後,會將大多數的時間投入在與同學或老師間的相處。來自學校課業的壓力,同學帶來的正面或負面的影響,身心靈的發展所伴隨的必然轉變,以及大眾傳播媒體不斷地給予孩子似是而非的混淆信息,造成此階段的孩子面臨許多的困擾。Dr. Henry B. Biller 提出:高品質的父親參與可以提升孩子對生活的滿意程度及生產力,同時也可促使孩子有較正面的自我形象、道德觀,和社交能力。 由於入學後的孩子,必將面臨許多人生實際的挑戰,例如;課業、交友、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時間或零用錢的管理等等。有些父親可能需要轉變以往較為高姿態的父子關係,多以「戰友」或「盟友」的姿態與孩子相處,讓他們了解父親與孩子站在同一條戰線上,相互幫忙,一同戰勝挑戰。 此外,一般的學術研究結果指出,青少年與父母相處的時間,普遍低於他們在小學的階段,可能是因為青少年與朋友相處的時間增加,或是參與校外的活動頻率提高,其中特別是父親與女兒的相處時間格外偏低。主要的原因乃是多數父親不太知道如何與女兒談論有關生理轉變的敏感話題。 於是有些父親增加與男孩的相處時間,因為父親較能了解男孩所面臨的處境。一般而言,青少年的男孩特別需要父親在言語及情感上,成為他們的生活榜樣。藉著與父親的互動,他們可以學習如何成為健康的男人。相對地,當父親感到與正值青春的女兒談話尷尬時,不妨給予配偶更多的鼓勵與支持,使得她們的困惑與迷惘得著母親的關愛。…
Read more

與人和諧雙贏

幫助你成為雙贏高手的二竅門。 我行我素,也能過活,與別人相處,和全人保健有什麼關係呢? 除非我們當隱士,不但與世無爭,而且生活完全自給自足;否則我們必須和別人接觸、來往。這種關係可能使我們融洽愉快,也可能使我們焦頭爛額;怎麼跟保健沒有關連呢? ●人有各種不同性格,我怎麼可能和所有的人都和諧相處? 這是個很實際的問題。不同的人確實有不同的個性。比如說,有的人一見面就會給您一個甜笑;有的人心不在焉,看到您也好像沒看見;有的人自以為天下惟我獨尊,看到您一副不屑為伍的神情。難道對這些人我們都必須點頭敬禮嗎?當然不是。別人對您怎樣,不是您管得著的。可是您要對別人怎樣,卻完全在您的自主範圍內。 1968年我在台北馬偕醫院當醫師時,醫院有推行禮貌的標語比賽。我提出「禮貌如鏡子,你笑我也笑。」得了第一名。其實不只在醫院的場合裡如此,在家庭、公司、教會裡,不也是一樣嗎?雖然別人對您的態度不同,可是何必老處於被動狀態呢?當您有良好的態度和禮儀,對方自然地也會反映善意和禮貌,對自己及別人的心理保健都有益。 ●可是有人真的冥頑不靈,「周身是刺」怎麼樣都合不來。怎麼個「和諧」法? 聖經在這方面有寶貴的原則可遵循。神絕不叫我們作「濫好人」,羅馬書12章9節說:「惡要恨惡,善要親近。」我們要嫉惡如仇。可是同一章聖經的18節說:「總要盡力與眾人和睦。」與大家和睦又是神很清楚的指示。 ●這不是很矛盾嗎?又說惡要恨惡,又說要與眾人和睦。怎麼能與壞人和睦呢? 表面上看起來矛盾,事實上並不衝突。嫉惡如仇的「惡」是指惡事、惡行,我們必須堅決拒斥、毫不妥協。可是,與眾人和睦是對「人」。即使是十惡不赦的罪人,神仍然愛他。「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這種愛與救恩所施予的對象,並沒有種族、地位、貧富、善惡的分別。神要我們存心盡力愛所有的人,與眾人和睦。 ●你說得容易。可是那個惡待我的傢伙,我恨都恨死他了!與他和睦,豈不是吃虧太大? 苦毒、怨恨,是危害心理健康的毒素。當我們恨某人時,吃虧最大的不是那個人,而是我們自己。懷恨會咬噬心房,如同老鼠咬嚼倉庫,遲早會有大破洞,甚至分崩離析。可是要饒恕那人,談何容易?必須從更高的階層來考慮。 如果您真正認識耶穌基督,那就容易得多了。這位天地之主,願意捨棄天上的榮華,降世為人。不僅降生在卑微的馬槽裡,傳道時又忍受世人的唾棄羞辱,卅三歲半時還被釘死在十字架上。耶穌是歷史上公認的人物,對世界有重大的影響是無可置疑的。他沒犯該死的罪,卻甘心為全世界的人接受流血、窒息而死的最殘酷死刑,為什麼?這實在值得思考。 如果這位偉大的神,為我的罪甘願降卑為人、受人唾罵、歷經憂患痛苦而死;那麼,可否因為我們擁有了這個更偉大的愛,而饒恕這個可恨的壞傢伙呢?有許多基督徒經驗到,當他們經由這種愛而真誠地赦免對方,甚至為對方的好處著想時,心裡頭的釋放及脫離「牢梏」的喜悅,是非常健康美好的。 ●能不能更直接一點,與人和諧從那裡開頭? 這是個有思維深度的問題。聖經指明:「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的」(箴4:23) 耶穌復活後向門徒吩咐:「但聖靈降臨在你的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自己所居的城市)、猶太全地(自己的國家),和撒瑪利亞(鄰國),直到地極(全世界),做我的見證。」(徒1:8)中國古聖賢也早已認清這種次序: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人和諧要從與自己內心和諧開始。對自己沒有自信、自愛、自重,就無法信任、關愛、尊重別人。 下一課我將討論內在的喜樂平安。當我們與自己和諧之後,與家人、朋友、同事和諧,進而貢獻社區,造福國家,至終世界大同。本文並非畫出整個藍圖,乃是希望誘導我朝這方面探索,與親友切磋,而達成對自己及接近的人都有利的健康生活環境。滴水穿石,積沙成塔;由您內心起始,積年累月,終會產生明顯的效果。 ●你的題目提到雙贏。誰和誰雙贏?豈不是有人贏,對方就輸了嗎? 雙贏(win-win situation)就是我們自己和所接觸的對方都贏得利益。許多的競賽,如賽球、賭博等,使人以為每次「接戰」一定得分出輸贏。贏者獲取一切榮耀與好處,輸者臉上無光,甚至傾家蕩產。其實在絕大多數人生的接觸上,無須馬上定名次,更無須只對一方有好處。 比如說,有人認為在公司裡,上司一定得如鷹隼般監視屬下,因為不管得嚴,他們就偷懶、作弊。可是懂得雙贏的老闆,尊重部屬,清楚地溝通他希望屬下完成的計劃,也幫助他們達成目標;完成後馬上嘉勉。這樣一來,屬下的人員樂意地把應該作的事努力作好,贏得完成任務的成就感和滿足。上司呢?贏得屬下的尊敬,也獲取完成計劃的利益。豈不是雙贏呢? ●聽說你在《家有兒女初長成》的著作中,曾提出「寒月刀」、「煦陽劍」的構想。請解釋一下好嗎? 走人生道路時,都會遇到難以克服的困境及需要付上極大代價的時期。那時須要用冷靜的頭腦、客觀的態度,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接受挑戰的毅力,來剖析問題所在而命中要害地解決。這就是寒月刀。然而一個人若只想用寒月刀解決所有的問題,冷剖硬砍,在許多事情上尤其是人際關係的難題上,常常弄得無法收拾。 如果這同一個人,知道運用真誠、關懷的態度,以周全的觀察力和百年樹人的毅力,扶助支持所接觸範圍的人,這就是煦陽劍:有如寒夜後剛昇起的朝陽,用溫煦、鼓勵、和善的方式,消除別人的自卑、焦慮和敵意。煦陽劍看起來一點兒也不威風凜凜,可是它的威力卻是「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向親人、朋友、同事經常運用煦陽劍,是與人和諧雙贏的保健習慣。 ●噢,我也很希望成為善用寒月刀和煦陽劍的「人生難題武功高手」。怎樣可以很快成為高手呢? 現代人多喜好速戰速決、吃快餐、抄近路。然而,這樣的作法,在獲得有長遠價值的學術研究,或經營家庭關係,或事業上,卻是欲速而不達。 我們在第一課養成健康習慣中已經研討過,不論身體、心理、靈性的保健,都要先養成好習慣而持續地作。「不勞而獲」只有暫時性的好處,不會有真正的成功。您所提的著作《青雲有路》(繁體字版),《你我都可以成功》(簡體字版),把人在邁往有永恆價值的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實際問題,用寒月刀法和煦陽劍道解決的過程寫照出來,可以供您作參考。對個性很強,反叛性厲害的女兒,怎樣學習使用煦陽劍來應付、教養,寫在《家有兒女初長成》書中,給遇到同樣困難的父母親作借鏡。 ●你在《青雲有路》及《你我都可以成功》,有一章講「語言圖像」既然是語言,怎麼又是圖像?請說明。 謝謝您提起這個重要的題目,因為語言圖像(word picture)是人與人溝通的一個有趣又有效的形式;就是用語言描繪一個圖像,藉此把心裡的意思生動地表達出來。例如我向一位所尊重,但已逐漸年邁衰弱的老教授表達敬意,寫:「您像一顆晶瑩的金鋼鑽。許多人經由您的明亮光輝而學到新知識,得到前途的指引,蒙受困擾時的鼓勵。這些已作的貢獻,並不會因金鋼鑽的年數多而減少價值。相反地,鑽石越老越名貴,歲月的磨鍊使它更燦爛,更被懷念。」 有一位我們教會朋友的太太得了乳腺癌,經歷長時間的治療與擔憂。我寫信說:「在我的心目中,您們像一對極為佳品的蘭花。在它綻放之前,需經過長時間的培植,並加上難聞、難看的肥料。但是經過這些磨鍊之後,所開的花朵更豐盈,所散的花香更馥郁,更能成為自己家庭及朋友、社會的祝福。」 在兒子離家去唸大學時,我畫了語言圖像給他:「我很想念你。你就像美國國徽的白鷹(bald eagle),目光銳利、雄姿英發,喜歡在高空翱翔;冒著強風,勇往直前。有時風勢強烈,想把這隻白鷹吹落山谷。但是這隻雄鷹,有長遠的目標,知道牠要往那裡去;所以和烈風奮鬥,突破困難,飛抵目的地。我知道你要飛到你計劃的目的地,途中會遇到許多挫折、引誘,想把你擊敗;但是我和媽媽都經常為你禱告,你會得勝。以前餵你的公鷹、母鷹都很想念你。看到你獨立、飛翔,引以為榮。但也很希望你回巢來看看爸爸媽媽。愛你的父親手筆。」常常練習而善用語言圖像,也是一個與人和諧雙贏的保健習慣。 建議: 1. 小組討論或自己思考時,提出自己 對「和諧」、「雙贏」的解釋。舉出在家庭裡、在事業上、在所屬的團體或教會中,已經見過或可行的和諧與雙贏的實例。 2. 說明蘇教授所提倡的「寒月刀」和「煦陽劍」是指什麼?在「與人和諧雙贏」上有用嗎?有什麼實際情況可使用這種寶刀良劍?…
Read more

逢凶化吉的福音

在凶吉的交會點,愛是撥動乾坤之力。 春天到了,樹長新綠,草吐鮮花,雲淡風輕,風和日麗,正是踏青郊遊的好季節。孫叔敖上山坡採標本,手揮網,肩荷鋤,準備擷取春天的豐盛姿彩。 孫叔敖邊走邊唱,正唱得興高采烈,冷不防從草叢裡竄出一條兩頭蛇來。一見到兩頭蛇,孫叔敖馬上頭皮發麻,因為從古以來就傳說,「只要見到兩頭蛇,這人死定了。」他頓時嚇得兩腿發軟,害怕即將來臨的死亡。 孫叔敖轉念一想,我既然活不成了,絕不讓這條蛇活著再去害別人!他揮動鋤頭,將那隻兩頭蛇砍死了,又順便挖個坑,將牠掩埋起來,免得再有人受害。 一回到家中,小孫叔敖倒在母親懷中哭起來。這位賢慧的母親,了解真相之後,很有智慧地解開他的心結:「你在最危險的時刻,仍然為別人著想,這種仁愛的美德,一定會幫助你逢凶化吉。」 聽了媽媽的安慰,孫叔敖收起了眼淚。媽媽的話在這機會教育的場合,化成他內心的深刻信念,「愛心擁有如此奇異的能力,此後我一定秉持這愛的法則處世為人。」 孫叔敖後來活到八十多歲,在楚國做了三任首相,服事了當時的國人,是春秋戰國時代極出名的人物。 這個故事所以能夠在萬千古典史蹟中留傳下來,是因它所影射的真理,含有萬世不變的永恆性:「愛心擁有奇異的能力。」並且一個秉持愛心的人,上帝隨時與他同在,祝福他手中一切的工作。 愛擁有何等奇異的能力: 愛使一個教書匠變成卓越的教師。 愛使一位女子變成偉大的母親。 愛使一個政客變成政治家。 愛使一位修女變成印度愛心大使。 愛使一個加利利的木匠犧牲生命在十字架上。 這愛從加略山的十字架發源,從耶路撒冷流向猶太全地,又伸向撒瑪利亞、安提阿、居比路、小亞細亞、希臘半島、羅馬、歐洲、美州、亞洲……在它所流經的領土,看啊,四福音所記述的美麗故事,又重現在歷史的長廊── ● 守財奴蛻變成耶穌基督的門徒。 ● 粗鄙的漁夫蛻變成偉大的使徒。 ● 活在僵化教條下的國會議員,蛻變成重生的基督徒。 ● 娼妓蛻變成淑女。 ● 逼迫基督徒者蛻變成捨生忘死的宣教士。 十架捨生流血的大愛,述說人類歷史上最重大的真理,「愛擁有奇異的能力。」 今天上帝要打開你心靈的視窗,如果你下定決心── 用代禱扶持軟弱的肢體。 用財務支持來協助神學生完成神學訓練。 用探訪關懷來軟化癱瘓老人的心房。 用福音來點燃監牢受刑者希望的火花。 用歌聲來振奮療養院中孤苦老者的心靈。 這仁愛的美德,一定為你引動天上賜福的窗戶。 「松樹長出,代替荊棘;番石榴長出,代替蒺藜。」 (賽55:13)

悍衛戰士

高品質的心靈生活可提升身體免疫力。 「免疫力強的人較不容易生病……」這句話您一定聽過。 到底「免疫力」是什麼? 「免疫力」是指生物體辨識自己、排除異己,以維持機體內穩定運作的生理功能;即人體內自身的防衛能力,又名「免疫性」。 免疫力因個體之不同,有強弱之差異。它具有抗原性,用以防衛抵禦外敵,這外敵包含病毒、細菌、黴菌、毒素、化學藥品等。 免疫力還具有清除不良細胞,修補耗損組織的能力,例如:割傷、瘀傷、骨折、癌細胞的處理等。 簡單說,免疫力具有保護生物體,使免於外在環境的威脅和淨化體內的作用。 免疫系統簡介 免疫系統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生自然性的「免疫力」(或稱「非特異性免疫」),另一種是後天獲得性的「特異免疫力」(「特異性免疫」)。 前一種免疫力負責人體正常運轉的基本免疫保障,主要是由人體的皮膚、腸胃和呼吸道黏膜完成;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例如:皮膚擦破了,病菌易侵入感染;病菌藉由嘴巴進入,腸胃易受污染。 特異性免疫主要是仗賴著己身的抗體,在病毒等異物侵入人體後逐漸形成產生的;對非自存之細菌、微生物等盡行辨別和除滅,是人體的主動防禦體系。 免疫力之形成 倘若人體罹患天花、痲疹、瘧疾、霍亂等疾病,人天生自然的免疫力對這些病毒並無識別的能力。病毒一旦入侵後,開始大量複製,於是人就出現了病情。此時,人體內的免疫系統「奮起反抗」與病毒爭戰,出現了免疫系統與外侵病毒爭戰的表現──「發高燒」。 人體天生自然免疫力與陌生的病毒經過戰鬥後,逐漸產生了專門對付此種病毒的免疫力,即後天獲得性「特異免疫力」。 從天生自然性「免疫力」到後天產生的「特異免疫力」之間,有的人被病毒打敗了,失去了生命,有的人保住獲得了特異免疫力;倘若再有類似病毒流行侵襲,身體便會主動迎戰。 疫苗注射就是利用此一原理,學童注射安全量劑之牛痘疫苗,促使身體產生特異免疫力;當天花病毒感染流行時期來襲時,特異免疫力就發揮抵禦外敵的作用,保衛人體不受病毒之侵害。 一種特異免疫力只能對付此種特定的病毒,例如:種牛痘疫苗,是無法預防痲疹的。 當人的身體能夠製造某種抗體,此特種抗體便開始在人體內循環;通常抗體能持續多年。但需注意的是,每種抗體在一定的期間內,只對特定的病毒有效,這正是名為「特異性免疫」的原因。 免疫反應 2003年SARS風暴中,人們對免疫力的認識,具體表現在民眾打針吃藥,力求提高免疫力的行動。 SARS風暴中,中國大陸地區人們紛紛以免疫增強劑預防SARS染身,造成坊間美其名為「免疫增強劑」大發利市。台灣地區則從價格不菲的健康食品,到路邊攤叫賣的鳳梨、綠豆、桑椹……無不宣稱「增強免疫力」、「調節免疫力」;「免疫力」頓時成為坊間食品的最佳賣點。 但是,免疫力愈強愈好嗎?事實證明健康的人接受免疫增強劑注射,一旦與SARS患者接觸頻繁,依舊無法逃離被傳染的命運。 從與SARS交手的經驗來看,向來被認為免疫力差、經常生病的孩童,卻是此波疫情中最能全身而退的族群。2003年6月中旬,以臺灣地區為例(696例)染患者近五分之一是20歲至29歲的青年人,0至9歲孩童僅佔2%。 為何身強力壯的年輕人敵不過新病毒?難道,大人的免疫力比孩童的免疫力差? 針對以上疑問,醫學界目前有「軍隊理論」和「免疫反應組合理論」兩種理論,分別簡介如下: 一、軍隊理論:免疫力是捍衛人體的軍隊,負責抵禦外侵者和監視體內叛軍的工作。一旦免疫系統發現有異,立刻部署,予以迎頭痛擊。免疫力的三軍將士分別為「非特異性免疫」、「T細胞免疫」和「B細胞免疫」反應。「T細胞」為指揮官,憑藉複雜的細胞網路溝通,協調各軍應戰。 二、免疫反應組合理論:免疫力是人體應付內在生理和外在病菌入侵的應變能力,每當環境發生變化,身體並不會一次啟動所有免疫反應,而是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方式來調控,活化一連串免疫反應。彼此抗衡作用中,有的強、有的弱,面對不同狀況,會出現不同的組合。孩童免疫力並不比大人差,而是與大人的免疫反應組合有所不同。大人在此次SARS風暴中,反應比孩童強烈,因此受到重創機會也相對的提高。 當新興的傳染病接二連三地出現,而疫苗、藥物研發趕不上病毒、細菌的變種速度時,以不干預免疫力,平日提供身體足夠的軍糧軍源,就能「養兵千日,用在一朝」,是儲備身體免疫軍團之戰力,均衡發展各種免疫反應的最佳方式。 心靈免疫力 最近十多年來,科學家們以免疫和神經科學的技術,對所有文化普遍現象進行研究,證實情緒與疾病、精神、身體間緊密相關聯;情緒影響疾病,反之,疾病也影響著一個人的情緒狀態。 《聖經》:「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箴17:22);笑聲和積極的思考都能幫助病人康復。 人們也常說:「笑一笑,十年少。」笑可說是健康的良藥。美國研究人員將「觀賞喜劇片發笑組」和「觀看恐怖片毛骨悚然組」兩組人的生理反應相互比較後發現,前者的免疫機能提升,對人的健康有助益。最近還發現,即使只是盼望不久將能開懷歡笑,人體也能產生加強免疫力和減壓的功效。 免疫系統可說是精神與健康之間的重要橋樑;研究發現腦和免疫系統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如果人長期處於矛盾、焦慮、緊張狀態,會影響體內內分泌的平衡,降低免疫功能,特異性抗體的產生銳減。此現象發生在老年人和住院病人的身體上更為顯著。 2004年1月19日《時代雜誌》(Time)報導,研究發現美好的婚姻性生活不僅能減少憂鬱,也能夠延長壽命、改善心肺功能、增進控制疼痛的能力,同時加強免疫系統,甚至預防某些癌症。 外向、喜愛與人交往的人,較不易傷風感冒,免疫功能也比內向的人高20%。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認為,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助於對抗壓力,減低壓力荷爾蒙對免疫細胞功能負面之影響。 常懷一顆感恩的心,無異於常常給自身心靈灌注免疫力增強劑;此外知足的心、饒恕他人的心也是增強心靈免疫力的最佳緣由。 接受基督耶穌的十架救恩,時常沐浴在聖靈的恩膏中,經常以感謝為祭獻給父神;聚會、崇拜、讀經、默想、祈禱、關愛自己與他人靈魂的需要、奉獻、施捨、行善……無形中都會提高屬靈的免疫力,讓你我的生命活得更堅強、更有意義。 參考資料: 1.《想增強免疫力?請小心!》,康健雜誌http://www.commonhealth.com.tw/content/056/056086.asp 2….
Read more

誰殺了耶穌?

今年2月16日出刊的「新聞週刊」之封面是頭戴荊棘冠冕,臉上傷痕纍纍之耶穌的照片。上面用醒目的字體印出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誰殺了耶穌?您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嗎? 該週刊以這問題為主題文章的原因是因為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導演了電影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或譯《基督受難記》)。它非常逼真地把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禱告,然後被捉拿、被審問、被嚴刑拷打,最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史實活生生地逞現在觀眾眼前。 不少人,包括非基督徒在觀看電影時都親身經歷到耶穌捨身流血的大愛,都情不自禁地熱淚盈眶。這是一部繼《賓漢》和《十誡》以來最偉大的基督教電影。不少教會買下大部份影票給自已會友及非信徒觀看。據說票房收入將高達四億美元。筆者同意某人對這電影的評論:「福音廣傳帶來這部電影,這部電影又帶來福音廣傳。」其影響力正方興未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別有用心之人故意抵毀這部電影,說它可能會導致反猶太人的運動。事實上,也有人引經據典,認為聖經中的帖前2:14~15已經清楚說明是猶太人殺死耶穌。但據該期《新聞週刊》的報導,也有不少人相信是包括你我在內的全人類把耶穌殺死,所以不應草草歸罪於猶太人。事實上,耶穌也是猶太人啊!似乎我們都被教導是因我們犯罪,殺死了耶穌。甚至有人說我們每犯一次罪是等於重釘耶穌十字架一次,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除了這兩種主要的說法外,當然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比方,筆者最近參加了一間擁有八千會友之聖經教會的主日崇拜。該教會的主任牧師是一位信主的猶太人。那天他像不少美國教會那樣為了配合“Passion”電影的上演而臨時以耶穌的受難為講題。他斬釘截鐵地說:「是上帝殺了耶穌!」您同意這種講法嗎?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誰殺了耶穌」是聖經和基督教信仰中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每人對這問題所認為之答案會影響他的一生。但竟有各種不同的答案,則是始料未及之事啊! How?耶穌怎樣被害? 我們先簡單地重溫耶穌被害的經過。聖經之第一卷書創世記早就預言稱為「蛇」的魔鬼要傷害稱為「女人之後裔」的耶穌。(見創3:15)耶穌是道成肉身的神。當他宣稱是神時,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包括大祭司、長老、法利賽人等都非常不滿,認為耶穌說了僭妄的話,起意要殺害他。加略人猶大本是耶穌的門徒,但因貪財之故,被魔鬼乘虛而入,竟為了三十兩銀子而出賣了他的主人。當羅馬兵丁在黑夜來客西馬尼園捉拿耶穌時,他以親嘴為暗號,讓兵丁逮捕了耶穌。 耶穌被審問幾次後被帶到羅馬巡撫彼拉多的面前,他查不出耶穌的罪,本來是想釋放耶穌的。但猶太民眾在宗教領袖的慫恿下,強烈要求比拉多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並且大叫如果殺錯了耶穌,「這罪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懦弱的彼拉多終於同意了他們的要求。耶穌被民眾嘲笑,被吐口沫,兵丁鞭打到體無完膚,血跡斑斑,慘不忍睹。甚至有人把荊棘造成所謂「皇帝的冠冕」,強行壓在他的頭上,嘲笑他說這是猶太人的王。最後兵丁用長釘把耶穌的手和腳釘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耶穌的血流盡、心破碎而死。 Who?誰殺了耶穌? 綜合上文的分析,筆者設計了一個問卷,對一間教會的會友作意見調查,要求每人對以下「誰殺了耶穌?」的九個可能的答案中選擇其中的一個: (1) 猶太人的宗教領袖 (2) 加略人猶大(3)魔鬼 (4) 彼拉多 (5) 猶太人 (6) 羅馬兵丁 (7) 我們(全人類)(8) 上帝 (9)其他 結果收回60份填上有效答案之問卷。超過半數的人(42人)的選擇是我們殺了耶穌。其次多人(8人)選擇是猶太人殺了耶穌。3人選擇是加略人猶大,3人選擇是上帝,祇有1人選擇是羅馬兵丁。3人選擇其他,其中1人認為是非信徒,2人認為以上(1) 至(8) 的答案都對要全部選上。 根據筆者的淺見,認為傳統的最多人選擇的答案實在有商榷之處。生活在廿一世紀的全世界人,怎能旅行到二千年前,同時來到巴勒斯坦的各各他山呢?耶穌是神的兒子,他可以求神差遣十二營的天使來保護他。大部份人都手無搏雞之力,又怎能殺死大能的耶穌呢?再說,現在世上有很多深愛耶穌的信徒,他們怎會忍心殺害耶穌呢?最低限度,這個答案似乎不合情理。 再說,聖經並沒有白紙黑字地清楚說出是全世界古今中外的人把耶穌殺了。為何我們不經思想就接納聖經沒有明文說出卻是非常重要的教義呢?我們應避免以訛傳訛。 當然,立刻會有人反駁說:「我不是說全世界的人,而是說全世界人類的罪殺死耶穌。」我的答案是:「全世界的人」,和「全世界之人的罪」,是兩個不同的答案,不應混為一談,要說得非常小心清楚才對。但如果說「世人的罪殺死耶穌」,對嗎?據筆者的淺見,這是答非所問。如果問「為何(why)耶穌被殺?」這是正確的答案。但如果問「是誰(who)?」,就不應選擇死物的「罪」為答案。如果警察宣佈已找到一宗兇殺案的殺人犯,名叫妒忌,就此了結,您同意嗎? 我們都知道在九一一事件中,一架民航機被暴徒劫持,要撞向白宮(或美國國會大廈)。機上乘客奮勇抗暴,結果機燬人亡。他們是為了拯救布希總統而壯烈犧牲,殺人兇手顯然是那四位暴徒,卻不能說殺人兇手是仇恨。如果說乘客是為了布希而死,故殺人兇手是布希,這也完全不合邏輯。 事實上,聖經說得很清楚,是當時的人,包括猶太人、宗教的領袖、屬外邦人的希律、本丟彼拉多等殺了耶穌。(見使徒行傳2:23;3:13-15;4:27;7:52;10:39;3:27-28) 如果說是「上帝」,則容易引起誤會,以為是神獨自作了此事。雖然有罪人被神獨自殺了的記錄(見使徒行傳5:1-10),但耶穌被害這事顯然有人直接參與。 最低限度有三處經文(以賽亞53:10;使徒行傳2:23和4:27-28)清楚說出神預定耶穌被害。再加上參考其他有關經文,筆者以為對「誰殺了耶穌」這個問題的較為完備,且避免引起誤會的簡明答案是:「神預定藉當時的猶太人和外邦人殺了耶穌。」不知先進賢達長輩牧者以為然否?敬請多多賜教。 Why?為何耶穌被殺?…
Read more

免疫力

● Intelligence is not to make no mistakes, but quickly to see how to make them good. Bertolt Brecht 聰明人不在於不會犯錯,而在於迅速地從中獲益。 ● Do not be afraid of mistakes, providing you do not make the same one twice. Eleanor Roosevelt 別害怕犯錯,只是,千萬別再犯同樣的錯。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