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成長的契機

我的成長歲月,要從婚後兩個月飛到美國談起。 1982年8月,隨從丈夫世鐸來美進入研究所秋季班。當時我是個無所事事的新娘子、伴讀生、異鄉人。世鐸身為研究所全時間留學生,家人的期望、課業的壓力、愛爾蘭教授難懂的腔調……哪有興致和新婚妻子談情說愛、甜言蜜語。 從小在家中是倍受寵愛的嬌嬌女,當時少不經事的我,不僅不懂得分擔體恤夫婿的壓力和辛勞,還有事沒事無理取鬧,說穿了還不是想引起丈夫的注意。 《箴言書》和成長 只是,負面的互動往往不會有好下場。我時常把世鐸吵煩了,他只得獨自一人躲到學校圖書館唸書去也,留下我自己一人在家中閉門思過。 那時,在情緒非常低落,才想起母親從臺灣千里迢迢帶給我,遺留在台灣,教會所送的結婚禮物──《聖經》。記得第一句幫助我在婚姻生活中成長的經文是:「寧可住在房頂的角上,不在寬闊的房屋,與爭吵的婦人同住。」(箴21:9)所羅門王寫的《箴言》中,出現類似的句子多達四次(箴21:19, 25:24, 27:15)。 聖經的話語雖不中聽,但多少達到心理暗示效果。尤其是我那自幼學來的吵架招式,在圍城戰火中都如同點燃的火箭,管它三七二十一,全一股腦兒直向不善於熱戰的丈夫身上瞄準發射。平常我按著日期研讀《箴言書》,有一天恰巧是情人節,我讀到的第一句話是「智慧婦人,建立家室;愚妄婦人,親手拆毀。」(箴14:1)彷彿當頭棒喝,上帝用祂自己的話,收斂了我多年來自以為是、潑蠻刁鑽的個性;雖然偶爾還會露出賴皮胡鬧來,但這一句每個月都會讀到一次的經文,還挺管用的哩! 鏡映與理想化 從產後憂鬱症,到為母則強的歷練,身為妻子母親無論是愛心、耐性、體力、智慧都倍受考驗。我開始對行為科學產生強烈的喜好,和盎然的求知慾;近年,特別獨鍾於「聖經心理學」、「同儕輔導」和「危機與協談」。 我學習到2至4歲之間是幼兒人格發展的第一個契機,稱之為「鏡映」(Mirroring);此時最需要的是母親的鏡映接納,以堅固其自我的發展。 人格發展的第二個契機則發生在4至6歲之間,稱之為「理想化」(Idealizing);孩童藉著與人親近,發展出安全、穩定、舒適等基本需求;又將撫育自己的父母親理想化,並且期望藉著與理想化對象生命相互連結,在融合過程中來發展自我。 此外,「觸摸」與「擁抱」是生命成長過程與家人關係互動上非常重要的成長激素。我的擁抱座右銘是:每天三個擁抱得以生存,五個可維護關係,八個或更多可促進生命成長。 「房屋因智慧建造,又因聰明立穩。」(箴24:3)透過這些行為科學理論,我獲得寶貴的育兒知識,同時也重新調整自己與配偶和親朋好友間美好的人際互動,並且學會掌握住每一個自我成長的契機。 智慧成長 有「知識的產婆」譽稱的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曾說:「教師像產婆,幫助學生自己生出智慧來。」對我而言,聖靈保惠師是我的恩師,幫助我在生命成長中行走在智慧的光照中。 信主後我一直喜愛當一位「沒有負擔」的基督徒;覺得自己比「作禮拜」的基督徒要好些,因為我參加詩班,也主持各種迎新活動和節慶晚會,偶爾也會很屬靈的當起音樂佈道主持人。但是,自己的內心卻遠遠抗拒著「負擔」兩個字。 記得有一年,參加美東南夏令營,晚間聚會結束時,聽見麥克風傳出:「對大會有負擔的弟兄姐妹請留步……」當時,我心想:「希望我這一輩子沒有任何負擔……」更何況我是個姊妹,「負擔」這種和扁擔、重擔、壓力……有關的字眼,沒有理由臨到我的身上。 接下來一兩年的日子裡,我鐵石般冰冷的心被《雅歌》中那句重覆了三次的「情話」給熔解了:「耶路撒冷的眾女子阿,我指著羚羊或田野的母鹿,囑咐你們,不要驚動,不要叫醒我所親愛的,等他自己情願(不要叫醒云云或作不要激動愛情,等它自發)。」(歌2:7;3:5;8:4) 1987年,聖靈給了我一個終身難忘的異夢,在自身感到罪孽深重、萬劫不復的夢境裡,「他帶我入筵宴所,以愛為旗在我以上。」(歌2:4)那時,我的心被罪惡壓傷、心靈傷痛。夢中「他的左手在我頭下,他的右手將我抱住。」(歌2:4)我享受著天父上帝、愛我的主耶穌赦罪的平安與同在的喜樂。 從那時起,我常常對主說:「主啊!我願意。」我願意一生一世跟隨主、服事主;求主帶領我生命中的每一個腳步,我歡喜快樂迎接主的安排和引導。 廿三年來,伴隨著我在異鄉中成長的另一句話是:「我兒,要將你的心歸我;你的眼目,也要喜悅我的道路。」(箴23:26)這句慈父恩言,時常縈繞我心。十多年來,我學習用嶄新的視野來看待周遭的人事物,生命裡就少了抱怨和怒氣,多了喜樂和平安。 性格成長 1990年,透過李順長牧師著作的《再造之恩》生活造就系列材料查經手冊,我深深被第一課「性格」的小標題所吸引:「如何再塑一個新我。」李牧師參考美國著名基督徒作家、牧者兼輔導員黎曦庭(Tim LaHaye)所寫的《屬靈氣質》(The Spirit Controlled Temperament)一書,將人的性格分為四大類型:熱血型(Sanguine)、憂思型(Melancholic)、激進型(Choleric)和冷靜型(Phlegmatic)。 我學習分析自己,知道自己所屬的類型,瞭解自我的優缺點和個性特質。接著,分析我的終生伴侶世鐸,然後三天兩頭把我們兩人的優缺點如數家珍地說給他聽。 感謝主,祂把「表達型─關係取向」社交風格的我,和「傾聽型─工作取向」社交風格的他一同打破,揉合為一;「你儂我儂」中重新塑造,賜下再造之恩。正如李牧師所訂的書名《再造之恩》,我倆在聖靈的恩助下,截長補短、相輔相成;生命更加豐盛、婚姻生活更加美滿。 老實說,「生氣」小吵的事難免會有,但發生的頻率漸減、衝突的時間縮短,而「給魔鬼留地步」的隔夜戰火已不復存在,因此少了年輕氣盛時「想犯罪」的衝動,性格漸趨成熟。 靈命成長 有一回,聽唐崇榮牧師的講道錄音帶,從《詩篇》第九十篇摩西的禱詞中,分享一個真正愛主的人,生命中的七個重要的禱詞。從此,我將這 七個禱詞化為個人成長的目標,如同「智慧建造房屋,鑿成七根柱子」(箴9:1),我的心湧出極大的渴慕: 1.我渴慕智慧的心:求主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 2.我渴慕赦罪的恩:神啊!我們要等到幾時呢?求你轉回,為你的僕人後悔。 3.我渴慕終身的愛:求你使我們早早飽得你的慈愛,好叫我們一生一世歡呼喜樂。 4.我渴慕得勝之樂:求你照著你使我們受苦的日子,和我們遭難的年歲,叫我們喜樂。 5.我渴慕敬虔的後裔:願你的作為向你僕人顯現;願你的榮耀向他們子孫顯明。…
Read more

小車大賽

曉博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不久前才開始參加童子軍活動。有一次,每人領取一張紙,一塊木料和四個小輪胎,要他們帶回家交給父親。 這可難倒了曉博,因為他老爸可不是那種和兒子打成一片,一起作些事情的典型。爸爸讀了那張說明書,對於和兒子一起用松木製作一輛賽車的主意嗤之以鼻。幾個星期過去了,那塊木料仍原封不動。 最後曉博的媽媽只好試試能否幫一點忙,於是母子倆開始合作動手製作賽車了。 媽媽對木工毫無概念,乾脆決定她只負責朗讀說明書,而讓曉博自己動手製作。 幾天後,那塊木料變成了一輛松木賽車,它雖不太平衡,有一點歪斜,但看來還差強人意。 曉博沒看過其他孩子的賽車,對自己獨力製造完成的「藍光號」賽車當然十分自豪。 重要的一天終於來臨了,曉博捧著他的傑作──藍色松木賽車,得意洋洋地和媽媽去參加小跑車大賽。 到了那裡,他開始覺得很洩氣,因為其他的賽車都是父子一同完成的傑作,有完美的油漆,和光滑亮麗且利於快速奔跑的車身型樣,他的賽車顯然相形見拙了。 有些孩子看到曉博那輛歪歪斜斜,毫不起眼的車子,就嘲笑他。尤其令曉博難堪的是,其他的孩子都有父親陪伴,即使單親的孩子,至少也有叔伯或爺爺(外公)陪伴,唯獨曉博只有媽媽陪他一起來。 賽車是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只要你是贏家,你就可以一直跑。於是一輛輛賽車跑向細沙的坡道。 最後只剩下曉博和看起來最光滑、跑得最快的一輛車。決賽要開始前,曉博怯生生地要求賽車暫停一分鐘,因為他要禱告一下,於是賽程暫停。 曉博跪下來,將他那輛松木賽車用雙手捧著,眼睛閉上,開始和他天上的父親談話。他懇切地禱告了幾分鐘,然後站起來,臉上帶著笑容宣告:「好,我準備好了!」 圍觀的群眾歡呼起來,曉博的對手湯米和他父親站在一起,得意地看著他們的車跑下坡道。曉博則和他心中的天父站在一起,盯著他的賽車搖搖晃晃地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跑下坡道,急速向前,居然領先一秒到達終點線,勝了湯米的車。 曉博興奮地向空中飛躍起來,大聲歡呼:「感謝上帝!」,觀眾們也報以如雷掌聲。 童子軍主任手持麥克風問他:「你剛剛一定是禱告求神讓你勝利囉!」 曉博回答:「不,先生,禱告求神讓你勝過別人是不公平的。我只求神幫助我的小賽車能跑完全程,那麼即使輸了,我也不會哭。」 有時孩童似乎另有一種超乎成人的智慧,曉博沒有求神讓他贏,他只求神給他力量接受任何結果。 當曉博起初看到其他人的賽車時,也沒有向神埋怨說:「不公平啊!他們有爸爸協助。」而他只求神賜給他力量。 我們往往花很多時間祈求神幫助我們能贏得比賽、得到第一,或是讓我們脫離艱困,而不是求祂賜力量,幫助我們渡過艱困。 曉博的單純禱告,給當天的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從不懷疑神是否聽他的禱告;也不為自己能贏而禱告;他只祈求神賜下足夠恩典,讓他可以坦然面對可能的失敗。 曉博的禱告,也等於向在場觀眾見證:他的父親雖不在身旁,天上的父卻肯定與他同在,縱使他的賽車不太美觀,至終卻能反敗為勝,讓他歡欣地離開賽車場。 (取材自英文網路文章)

另一種人生

貧窮、疾病、忠貞、真愛、神蹟,交集成一篇美麗的故事。 我想,從事文字工作者的一個好處,就是能夠進入許多人的生命中,而更加擴展自己靈命的視野,不致局限在自己成長的狹窄背景裡。 在我的工作中,經常需要去探訪一些人,每次的探訪都把我帶入另一個世界裡;探訪結束後,再次回到自己的生命中,一定為上帝所賜給我的人生發出由衷的感謝。 有一個喻道故事說到有個人,他向上帝抱怨他的十字架過於沉重,於是主耶穌把他帶到髑髏山頂,在那裡有許多的十字架,任他尋找挑選。這人挑了半天,選中了一個十字架,快快樂樂地背起來,才發現那正是他原來的十字架。我不喜歡換上別人的十字架,但是從別人的十字架裡,我總是得著不少的啟發與學習。 最近探訪了一對來自中國大陸的移民夫婦,他們不懂英文,也沒有學習的機會。他們就像是我們在唐人街看到的同胞,辛勤得像螞蟻,刻苦得像牛驢,謙卑有如哈腰的日本人,又單純得像小孩,只要有收入就開心。從祖國大地孕育出來的傳統觀念,讓他們甘心情願地與雙親及其他親屬同住,不但負起一家人的生活開支,還得努力地付清房子/車子的貸款,以為這就是人生了,全沒料到天有不測風雲。 貧病交加 在餐館做事的丈夫,某天在工作時誤食一個不乾淨的生蠔,食物中毒,引起急性肝炎。當他的太太為了性命瀕危的丈夫哭天求地時,他們的至親,那些他們天天以勞力供養的人,竟然早已有預謀,要求她的丈夫簽字放棄房子的產權。看不懂英文的丈夫,對自己雙親的要求沒有任何懷疑,就簽字了。當醫生宣佈準備後事時,他們就把房子偷偷地賣掉,搬家跑了,不留下隻字片語。但是人算不如天算。 在這之前,上帝已經眷顧他們了。我們且稱這個丈夫是「明」,太太是「芬」。明在年輕時就有糖尿病,但是自己一直不知道。在溫哥華開車時,好幾次因血糖過多或過低,在開車途中陷入昏迷,因而車禍連連。後來有個親戚幫他約了醫生看病。看病那天,親戚卻失約了,明在醫院的長廊徘徊,不知何去何從時,有個在當地醫院做事的華人營養師「安」正好經過。看到他一付失魂落魄的樣子,便上去幫助他,幫他找到了看病的醫生。此後安就成了他們一家的幫助。 當明因食物中毒而生命垂危之際,安找了教會的牧師與弟兄姐妹為他們禱告。明奇蹟似地康復了。出院後,芬付給新房主租金,不敢把房子被賣的消息告訴明。但是新房主要索取房子,明終於知道他的雙親在他垂危時,把房子賣掉,帶著錢遠走高飛,音訊全無的真情。在極度的心痛下,他開始大量吐血,再度入院。 噩運連連 當他住院時,另一位同事也同時中毒,但她是老闆的親戚,立刻通知老闆,關閉餐館,使衛生局無從下手找證據。當明需要申請失業補助金時,才發現因為餐館沒有打卡制度,沒有任何資料可以證明他曾經在那間餐館工作過;老闆還買通所有員工,包括帶他去的師傅,都一口咬定,明沒有在那裡工作過。因此他領不到失業補助金。幸而在安的幫助下,利用每年繳稅的證明,總算得到了一點補助。 這個人的噩運並沒有結束。十年之中,一直在死亡的邊緣掙扎。明不僅有高血壓、糖尿病、肝硬化、胃出血……,還被切斷了左下肢。他數次瀕臨死亡邊緣,在基督徒朋友們的不斷代禱下,一次次奇蹟似地生還。在上帝的恩典中,肝移植手術非常順利,左腳的義肢也可以走動了。但是兩年前,明在一次拔牙之後失去聽力,依舊得不到絲毫賠償。因為牙醫不肯負責,也沒有專科醫生肯開證明,說那是永久性的失聰。他們欲哭無處訴,到處吃閉門羹,人將他們棄之如敝屣,但是上帝卻沒有放棄他們。 被至親出賣、被朋友暗算、被庸醫耽誤的明,不知道人間哪裡還有真情?深恐年輕貌美的妻子也帶著幼兒稚女離他而去,惶惶不可終日。他一身是病,一點工作的能力也沒有,自卑又自慚形穢,便開始過著自暴自棄的生活。芬只是默默地做,堅定地守在他身邊,直等到他的心明白過來。 上帝不丟棄 上帝也是如此,祂差遣祂的使女和僕人去做明和芬的幫助。使他們的心終於明白了上帝的愛,因而接受耶穌基督做他們一家的主,並走入教會,享受主裡一家的生活。 在他們的困苦中,上帝為他們預備了兩位非常好的醫生。一位是腸胃科醫生,起初和他們比手劃腳的溝通,現在已是「忘語之交」;另一位為明做肝移植手術的醫生,每年都在他自己的家裡,為他的所有器官移植病人開宴會慶生。上帝也祝福他們的家庭,兩個孩子現在都已成年,非常孝順。不但自動約定輪流照顧父親,也幫母親買菜煮飯,分擔家務。特別是知道母親喜歡參加教會的團契,便一早叫母親不用操心,他們會把家務事都做好,使母親無後顧之憂。教會的朋友更答應他們,只要明在聖誕日期間不住院,便一定為他開慶生會。 逆境中的喜樂 當我去訪問時,在芬的婉轉細訴中,沒有眼淚,只有無限的感恩。我在他們身上,看不見過去的傷痕,只有在主裡完全的喜樂與平安 。芬很甜蜜地握住明的手,說:「他的每一天都是神給的。」 從他們一家人身上,我感受到最真誠的愛。這愛不是因為明有多少能耐,只因為他是芬的丈夫,孩子們的父親。雖然他對這個家似乎毫無一點貢獻,甚至替這個家帶來很多麻煩,可是他的家人愛他猶如最貴重的珍寶。 這是在人間很難看到的,人性美麗的一面。他的殘疾不是一天兩天,但芬和兒女對他的愛與呵護有增無減,他們珍惜他的存在。在一個有上帝的愛的家裡,愛的傳遞是如此地滿盈,使人感覺富足。 芬曾經帶著五歲的小女兒去當翻譯,當女兒說:「媽媽,醫生說爸爸快死了。」芬的心幾乎都破碎了。但是上帝的手扶持他們經過一個又一個的逆境。這個家在各樣的打擊下原是會支離破碎的,但是上帝藉著祂的使女僕人的手,重新建立起他們對人生的信心。 從黑暗入光明,逆境中有喜樂,在耶穌基督裡享有另一種人生,就是這樣的寫照吧!

成長動力

這幾年華理克牧師(Rev. Rick Warren)被選為美國基督教界最有影響力的牧師,他所著《直奔標竿》(Purpose Driven Church)和《標竿人生》(Purpose Driven Life)暢銷幾百萬本,所倡導的教會成長法,已成為世界各地取經效法的對象。只有廿六年,他的馬鞍峰教會從夫婦兩人開始,成長到二萬多人的超大教會,是個奇特的故事。 我心裡很好奇,馬鞍峰教會成長的祕訣何在?它成長的動力原理築基於領袖本人或組織方法?它成長的公式也可以適用在任何文化處境嗎? 華牧師在《直奔標竿》裡指出,只要做好聖經所啟示的核心五件事,神就會賜福祂的教會成長: 1.崇拜:教會的第一要務,是帶動會員盡心盡性盡意愛神。 2.事工:誡命中第二要務,是愛人如同愛自己。教會若透過各種事工來觸摸社會需要,就能搭起橋樑,引人到教會。 3.成熟:教導會眾遵守耶穌基督的教訓,在人格靈命上長成像基督。 4.會員:訓練教會會員,對教會忠誠,委身教會事工。 5.宣教:遵守耶穌的命令,向普天下萬人傳福音,領人歸主。 華牧師以獨到的筆觸,將教會的目標濃縮成五個要點,確實達到了提綱挈領的效果,給迷失在一本厚厚聖經中的教會,注入一股清泉。但我個人仍有一點納悶,這五個重點是每個讀過神學的傳道人都早就知道的呀!我想,知道這五個重點不難,難在如何將這五個重點執行得很好。 最近看到一本書《有目標的人生》(A Life With Purpose),麥喬治(George Mair)所著。麥氏訪問了許多華牧師的親友和會友,收集資料來解析馬鞍峰教會的成長現象。華牧師自己的著作《直奔標竿》,主要是從方法及神學(Methodology & Theology)的角度,探索教會事工的重心及策略。麥氏的《有目標的人生》則從領袖的人品及時代背景,看教會成長的根本動力,及如何善用外在大環境的浪潮。 麥氏指出,美國的民主政治和自由市場經濟是社會的兩大支柱,這兩股力量形成了人民的思想與人格特徵,善用這情境的宣教方法,容易引發反應,促進教會成長。廿世紀的最後卅年,有幾位傑出的牧師,從民主政治及自由經濟所發展出來的公司「管理經營」方法,找到了靈感,將之應用在教會成長的模式上,形成了華牧師所主導的浪潮。簡單的說,教會成長的要素來自四股力量── 1.神學內容(內在因素):從聖經來規範教會的主要目標及活動內容。 2.社會特色(外在因素):掌握聖經在現代社會中,如何向人的需要訴求之技巧。 3.工人品格(內在因素):上述要素畢竟是領袖來執行,培訓合適的領袖是重要課題。 4.管理經營(外在因素):如何將會友組織成神的精兵,有效地拓展天國疆土。 用十字架的四個象限來表達教會成長的要素,應是下列的具像: 越是能掌握這四股力量,妥善運用之教會,越有機會經驗到量與質的成長。

永不裁員的機構

永不裁員又福利豐厚的機構,伸手招募你,你肯參加嗎? 「危難」(Jeopardy)是美國一個相當受歡迎的有獎比賽電視節目。 節目主持人要三位參賽者答覆一系列天南地北、包羅萬象的問題。獎金由得分的多少來計算。最後一題是「危難」,因為誰是得勝者由是否答出該問題來決定。答錯了,可能會前功盡棄。得勝者可以在下次節目時與一位新手再較量。 近來的新例容許得勝者無限次地比賽下去。結果一位名為 Ken Jennings 的電腦軟體工程師破記錄地嬴了七十三次。他獲得的累積獎金超二百五十萬美元,打破美國電視比賽獎金的最高記錄。有人統計他共答對二千七百多條問題,但在面對第七十四次比賽的「危難」問題時,卻功虧一簣,敗於一位女房地產經紀。你想知道這條難倒「當今諸葛亮」的題目嗎? 這個問題是:「一間美國公司擁有超過七萬位從事白領工作的員工,他們每年只工作四個月。該公司的名字是甚麼?」 筆者聯想到另一個類似的問題:「一個機構擁有全球最多的員工,其分機構遍佈全世界。它從不裁員。該機構的名字是甚麼?」 在繼續閱讀本文之前,讀者不妨花一分鐘想想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者可以想想:「我願意到這間永不裁員的機構工作嗎?」 人生無法避免的兩件事 如果你尚未想到上述兩個問題之答案的話,現在給你一個提示:「這兩機構的業務興隆,蒸蒸日上,因為他們分別幫助人面對人生無法避免的兩件事。」現在你應該對問題的答案有點頭緒了,對嗎? 常言道,人生有兩件事是無法避免的:「第一是付稅,第二是死亡。」 現在你應該想到第一個問題的答案了,它是:「H. R. Block 報稅公司。」這公司規模宏大,在全美各地都設有分店。它的主要業務是替美國人填寫入息稅表。由於每年的報稅截止日期是四月十五日,該公司的大部份僱員每年祗在公司工作四個月。 由於「危難」遊戲節目無意中為 H. R. Block公司作了免費宣傳,該公司立即聯絡上 Jennings先生,表示願意為他提供終生免費的報稅服務和稅務指導。Jennings先生立即樂意地接受了這份禮物。 他們提供的第一項服務,是立即算出Jennings先生必須付美國聯邦及州政府的入息稅超過一百萬美元。 值得留意的是,H. R. Block 公司只幫助人報稅,而不幫助人付稅。事實上,如果請他們幫助報稅,第一件要做的事是同意付稅哩! 現在是思想第二個問題的時候了。既然死亡是每個人都無法逃避之事,哪一個機構可以幫助我們面對這個人生最大的難題呢?這不是醫院,因為它的員工,包括醫生和護士祗能幫助垂危病人減輕痛苦,甚至延長壽命。但當最後臨終時刻來到時,最精明的醫生和最高超的科技都無法幫助。唯一能幫助人面對死亡的,是已經戰勝了死亡的人。 歷史上有很多帝王將相、名人哲士、叱吒一時的風雲人物,但他們都無法脫離死亡的厄運。唯一已從死裏復活且不再死亡的人是耶穌。不錯,祂曾因被釘十字架而死亡,且被埋葬在墳墓,但祂的墳墓是空的,因為祂死後三天便從死裏復活。每年的復活節,全世界都有無數的人慶祝紀念耶穌的復活。聖經說得很清楚:耶穌「要藉著死敗壞那掌死權的,就是魔鬼,並要釋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的人。」(來2:14-15)跟隨耶穌的人組成以耶穌為元首的教會。全世界有超過十億的人相信耶穌,這是一間全球最大的機構,其分店遍佈全球,因為世界各地都有基督的教會。教會從不裁員,因為耶穌曾說:「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來13:5) 而且教會的工作很多,人手不足,又怎會裁員?這個機構有不少特色和福利,是與其他公司或團體截然不同的。現藉此文略加介紹。如你尚非會員 ,不妨考慮加入,因為他們正在招聘新員工哩! 家庭式的跨國企業 首先,這是間家庭式的機構。公司的家長和總裁是耶穌基督,每位成員是弟兄姊妹。希伯來書三章16節的另一翻譯是:「基督為兒治理神的家,這家就是我們。」 教會是屬於耶穌基督的,祂曾說:「我要建造我的教會。」(太16:18另譯) 耶穌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讓一切接受祂的人罪得赦免,成為神的兒女,成為神家的一員。聖經說:神的教會就是祂用自己血所買來的。(徒20:28)教會的每一成員,都與耶穌有血緣關係,故親如手足。 教會於兩千年前在耶路撒冷成立。她不斷地開枝散葉,至今已成跨國企業,遍佈全世界。耶穌曾用芥菜種來比喻教會的發展。祂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裏。這原是百種裏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太3:31-32)約翰說這跨國企業的員工來自「各族、各方、各民、各國。」(啟5:9) 為什麼教會能不斷地往前發展呢?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是教會每位成員都有工作做,他們不用擔心被遣散、被裁員。他們的主要工作,是遵行耶穌這位元首到各處傳揚福音的吩咐:「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 記得多年前,筆者在街道行走時,見到遠處有一商店,門外懸掛「結業清倉」(Out of Business)的大字,心中暗喜,不妨走去看看是否可以撿到一些便宜貨物。走近時,才看清楚那幾個英文字不是Out…
Read more

教會增長的藍圖

兩種相對的品質之兼容並蓄,組合為成長的最佳藍圖。 三月28日,復活節之後的星期一,我把三株百合花和十二盆鳳仙花種入「飛揚」後院。這三株百合在辦公室裡吐露了一個禮拜的芳香,用來紀念復活的基督耶穌,三位一體的真神。 這三株百合在它生命的全盛期,但十二株鳳仙花仍在它的幼年時期,我指望它會成長到初冬,並且相信谷中百合,隱基底的鳳仙花,以及院中原有的(沙崙)玫瑰,全部到位,便可將基督耶穌的馨香美麗與潔白無瑕表露無遺。 生生不息的教會增長 我期待鳳仙花會成長,因為成長是生物界很自然的現象。小孩會長大成人,小樹苗會長成大樹。主耶穌也指望教會會成長。祂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太13:31-32)照著主的預言,教會從五旬節發芽,不斷成長,從耶路撒冷擴展到撒瑪利亞、安提阿,不斷繁殖到歐洲、美洲、亞洲。這永不衰竭的成長,見證教會生命力的強韌。 到了廿世紀八十年代,華理克在加州橙縣創立了馬鞍峰教會。短短廿年,從十多人的核心,增長到二萬多人的教會。他所倡導的目標導向法則,在廿一世紀初葉,像野火一般燎原,從加州燒向美國各地,又引發亞洲眾教會的陣陣漣漪。馬鞍峰教會增長的模式,在華牧師的目標導向這本書裡,把教會生命力的增長法則,描繪得淋漓盡致。(註:基督徒個人生命的成長在第43期飛揚雜誌已經論述,本期雜誌將探索基督徒團體生命──教會的成長。) 教會的增長模式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分析,從社會學、教育學、行為科學、動力學、領導學等角度來剖析因果,已經有不少專家著墨。我們就不去錦上添花,且從聖經一個很有趣的角度來看教會的生命力吧! 神曾經向亞伯拉罕顯現,應許說:「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創13:14-15)當亞伯拉罕遵命向東西南北觀看時,他看見的是神的應許美地,一種有形的祝福,與萬國必因亞伯拉罕的信仰而蒙福的應許,互相輝映。 奇妙的十字象限 這個簡單的動作──向東西南北觀看,事實上隱藏著非凡的奧祕,因為當一個人轉頭向東西南北觀看時,這動作所劃過的空間是十字,所看見的是十字所分割的四個象限。我們如果解開這十字四個象限所代表的靈界奧祕,我們就解開了教會生命力成長的秘訣。 這奧祕神一直保留到啟示錄才揭開,(有趣,從創世記直到啟示錄)。使徒約翰看見神的寶座周圍有四種活物,各佔住東西南北四個位置,表現出獅子、牛犢、人、鷹的臉。這獅、牛、人、鷹所要啟示的成長法則,太抽象神秘了,所以神在舊約開始預備人心來了解它。在以西結書裡,一章10-14節展現過一次,四個活物前面是人的臉,後面是鷹的臉,右邊是獅子的臉,左邊是牛的臉。我們用圖像來表達,應該是如左下的具像:這獅、牛、鷹、人所象徵的意義,可以在四福音裡找到答案──馬太福音代表獅,獅子象徵王權,馬太福音的主題圍繞在耶穌是彌賽亞的主旋律上。馬可福音代表牛,牛象徵卑僕,馬可福音的主軸展現於耶穌在地上的卑微服事上。路加福音代表人,人象徵人性,路加福音的主旨,在於向希臘哲人說,你們羨慕一個理想人的形像,看啊,耶穌就是。約翰福音代表鷹,鷹象徵神性,約翰福音的主調,在於顯示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就是神。(註:因受上網規格所限,無法圖示,請讀者自行畫十字圖形) 一個成長的教會,必須兼顧王權與卑僕的平衡;神性與人性的平衡。每間教會都有王權,因為我們擁有永恆、生命、天國、恩典、復活,是世人所沒有的。每間教會也都應該從事卑僕的服事,去洗世人腳上的塵埃,去纏裹世人心靈的創傷,去安慰受傷的靈魂。 每間教會都具有神性,因我們是從神而生,認識神,對神我們生命的源頭的敬愛,表達在敬拜裡。每間教會也都具有人性,所以我們能理解人間疾苦,了解人類需要,成立各樣事工去滿足社區的需要。 兼容並蓄的完美 成長的教會必須具備這四個質素的兼容並蓄,向東觀看,看見了王權;向西觀看,看見了卑僕;向北觀看,看見了神性;向南觀看,看見了人性。缺少任何一樣就會導致殘缺,喪失成長的活力。比如,有王權沒有卑僕,那是官僚。有卑僕而沒有王權,那是貧窮;有神性而沒有人性,那是不食人間煙火;有人性而沒有神性,那是同流合污。基督耶穌最美麗的地方,乃是祂包含了四個象限裡,兩個相對品質都兼容並蓄的完美。 從以上的推演,可以理解向東西南北觀看的主要啟示,是看見了十字架,而十字架將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在一起,這是救贖大恩的極致表達。舉例說,十字架將公義和慈愛兩個相對的品質,及聖潔的神與有罪的人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十字架又將舊約的律法與新約的恩典,及行為與信心這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又比如,十字架將人實存的兩個特性:靈性(spiritual)與物性(physical),以及人活在時間中的特性:來生與今生,神秘地融合。 哪一間教會越能同時兼顧這些相對品質的需要,這教會的量與質越能同時成長,神也越樂意把他們腳掌所踏之地,賜給他們為業。 當然,同時兼顧兩個品質的融合並不容易。有些教會的牧師受限制於其個性的傾向,甚難帶領教會發展出十字架所融合的品質。比如,牧師如果人格傾向於公義嚴厲,缺少仁愛恩慈;神學理解傾向於靈性來生,忽略物性今生,那麼,該教會將較難吸引那些在今生物質上仍在掙扎的人,也很難引導那些自覺罪孽深重,渴望恩慈赦免的人。 神在祂無限的智慧裡,將祂的完美表達在舊約的公義和新約的慈愛裡;在王權的尊貴和卑僕的服事裡;在律法的秩序和恩典的婉約裡;在自然的定律和超然的神蹟裡;在白天的活力和晚上的安息裡;在Already Is(祂已完成的)之安全感,和Yet to Be(我們仍須努力的)之參與感裡。 教會存在的目的 有了以上的認識,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何華理克牧師的馬鞍山教會能成長如此快速。在他所著目標導向的教會(Purpose Driven Church)裡,他提出教會主要存在的目的有下列五項: 1. 敬拜(Magnification):你們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 2. 事工(Ministry):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9) 3. 宣教(Mission):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 4. 成員(Membership):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5. 成熟(Maturity):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28:20) 我們暫時只取華理克牧師所提五項品質的前四項,交叉成為十字架,來看教會成長的秘訣。(第五項品質成熟,可以和另外的三項品質,結合成另一個十字架)。 這四項品質可以用一個類似語言表達如下: 1. 愛神:整本聖經的命令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愛主你的神。…
Read more

靈命長進四F

「饒恕」有感化對手的能力,「忘記」能醫治心靈的創傷。 「向前」擁有日日精進的動力,「永恆」是生命價值的標準。 有四個以字母 F開頭的英文字:Forgive(饒恕)、Forget(忘記)、Forward(向前)、Forever(永恆),都別具意義。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地操練這四項品質,你的靈命一定會長進。 Forgive 饒恕 人若沒有罪過,便不需要饒恕。神知道人永遠無法清還罪債,祂因為愛世人,所以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來世,且死在十字架上,無條件赦免人的罪,代人還了罪債。 主耶穌實行自己的教訓,在十字架上為釘祂的人禱告,求神赦免他們:「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這是最偉大的代求禱告。 猶太人認為饒恕人三次已夠了,算是問心無愧。彼得則較普通人多一倍,他饒恕人七次。而主耶穌的要求則是七十個七次,就是要無限量地饒恕人(太18:21-22)。 當我們恨我們的仇人時,就等於給了他們致勝的力量。那力量足以妨礙我們的睡眠、胃口、血壓,甚至我們的健康和快樂。要是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如何令我們煩惱,他們一定會高興得跳起來。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傷害到對方,卻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像地獄一般。報復的代價太高了。 寬容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饒恕敵人,乃是最美的報復。(To forgive our enemies is a charm-ing way of revenge.) 有一位信主的兵士,在軍營裡常被不信主的同伴譏誚和戲弄,但他為主的緣故,始終以寬容饒恕的心忍受了。 有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這位兵士站崗回來,更換衣履。他雖然十分疲倦,但在未就寢之前,仍依照經常的習慣,先讀聖經,然後跪下禱告。那時恰巧另一位兵士也從外面回來,竟脫下濕淋淋的骯髒靴子,拋了過來,打到他的頭上,掉在他的身旁。可是他並不被這樣的騷擾驚動,他繼續禱告直至完畢,然後上床就寢。他一聲不吭,也沒有表示一絲兒的惱怒。 第二天清早,那不信主的兵士起床卻看見自己的靴子擦得光亮整潔,放在床前。這是他從那位基督徒兵士所得的回報。他心裡羞愧極了。從那天起,他就開始與基督徒兵士為友,並開始尋求神的真理。後來成了一個忠實、 誠摯的信徒。 ● 饒恕是全然忘記,不再記念人的惡,與他和好如初。 ● 饒恕是以基督耶穌的心寬容他、愛他。 ● 饒恕是放棄報復一個得罪你的人,愛一個冒犯你的人。 Forget 忘記 使徒保羅覺得走人生的路,有一件極重要的事,就是要忘記背後(腓3:13)。這話含有「悟既往之不駐,知來者之可追」的意思。既往之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要全然忘記。記念以往的成功,很容易令人自滿和驕傲。記念以往的失敗,則很容易令人喪膽和灰心。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經一處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於是馬沙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伯和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架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 當他們旅遊回來之後,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乾二淨。」 羅勃布朗寧寫的一句諺語說:「能寬恕,那很好;能忘記,那就更棒了。」 Forward 向前 今日有許多信徒信主多年,仍沒有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結果像在跑步機上原地踏步,沒有向前,正如以色列人在曠野繞圈子四十年。 張先生兩年前把年僅十五歲的兒子送到德國留學,花費了七十餘萬元人民幣。咬緊牙關,東借西湊。然而,兒子只知吃喝玩樂和逃學,沉溺於網路遊戲。父親知道後,下令兒子立即回國,因他浪費父親的金錢和心血。…
Read more

逆流而上

半個孤兒的他,有機會淪落為毒販流氓。相信耶穌的他,竟選擇蛻變為名星教練。 報上一則不起眼的小新聞,讓我感慨萬千!現年三十八歲的鮑伯卡林森(Bob Callison)目前是亞利桑那州格爾伯特市(Gilbert)一所公立高中的摔角(wresting)教練。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親切、平和的人,到過他家的人都說他的家中有一股特別「寧靜」的氣氛。 許多人不明白,他的家中有三個年齡分別為七歲、四歲,以及一歲的子女。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常會感到頭疼、大呼吃不消,而他和妻子是如何在幼兒「環繞」的情況下,依然能營造出一個寧靜的居家環境呢? 向著陽光生長 鮑伯卡林森微笑著表示,因為多年來他一直把建立一個祥和、寧靜的家庭,當作他努力追求的目標,所以他與妻子就不斷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這就好像各種花朵因著渴望溫煦的陽光,便會一直朝著有陽光的方向而生長一般的自然。 這話說的多麼確切呀!似乎為聖經中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做了最好的詮釋。因為我們會隨著心中隱隱所盼、所想的,悄悄地定下了目標,然後不知不覺地逐步朝著這個目標前行,可以說心中的期盼也就決定了我們成長的方向。 事實上,鮑伯卡林森自小生長的環境,非但一點都不「寧靜」,而且是十分坎坷。在威斯康辛州長大的他,四歲時就因父母失和而被送入寄養家庭,此後的十年裡共換了三個寄養家庭。 雖然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一家換一家「遊牧、遷移」式的生活,然而其中一位「寄養媽媽」帶領他認識了神,使他對人生的方向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他發現心中有一個最深的渴慕,就是將來自己能有一個溫暖、寧靜,與安定的家庭。十四歲以後雖然他又被送回與他長年酗酒,且有暴力傾向的父親同住,但他因為已經認識了神,所以靠著堅定的信心,使他有面對惡劣環境的勇氣。 高中時期,學校的體育老師無意間發現他頗有摔角的天份,於是引導他開始進入學校的摔角校隊。而後也是靠著這份天賦,讓他這個出生於貧窮、爭吵家庭中的孩子,能有一份獎學金進入大學的體育系。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以及專業的摔角教練。 鮑伯卡林森說,他在高中與大學的摔角練習中,不單單是學到各種摔角比賽時所使用的方法與技巧,最重要的是他在不斷高難度的訓練中,體驗到培養堅忍不拔、突破逆勢的鬥志的重要性。 如今他希望能將這些經驗教給這些青少年孩子,他發現有好幾位校內摔角校隊中的孩子,也是來自有問題的家庭,於是他常將自己的童年經驗與這些孩子們分享,幫助並鼓勵他們用積極、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困境。 出淤泥而不染 對於自年幼時就長得健壯、孔武有力的鮑伯卡林森來說,青少年時代幾乎每天都有「機會」變成毒販、流氓、或幫派份子,而他也認識不少這種自小在寄養家庭中輪流打轉的孩子,因為從小就立志要脫離貧窮,甚至不擇手段地「弄錢」,而走上了偷盜、販毒之類的歪道,最後染上一身毒癮或酒癮不說,有的還淪落為監獄裡的「常客」。 所以雖然從小生長在相似的環境,但若是所求所想的東西不同,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成長,也將活出截然不同的生命與生活。 察驗神的旨意 這起真人真事提醒了我,在陪著孩子們長大的同時,帶領他們真實的認識神有多麼重要啊!因為不只是讓他們有個信仰、有個生活準則而已,更重要的乃是讓他們能真正的走在當行的路上,因為只有當心中的價值觀建立正確了,言語行為與生活習慣才會端正與平衡,將來努力、追求,與成長的方向也才不會有所偏差。 如今「快速致富、飛黃騰達」似乎已成為現代人共同的努力目標。放眼望去,時下還真不少胸懷大志,希望能成為「比爾蓋茲第二」的年輕人,然而許多人卻盲目地走進了一片忙碌與茫然。 聖經上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就如鮑伯卡林森,能從童年的惡劣困境中掙脫出來,朝著追求人生光明面的方向成長,並且把握機會幫助他人肯定自己的價值,認真的過著有目標、有理想的人生,不也是個充滿祝福的人生嗎?

相煎何太急

喫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喫肥牛彼此相恨。(箴15:17) 西元589年正月,楊堅的軍隊攻入陳國首都建康,從而結束了南北割據。分裂了數世紀的中國再度獲得統一。隋文帝楊堅是一位明君,他對老百姓很寬厚。但是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選擇接班人時選錯了人選,從而斷送了辛苦創立的大隋朝。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生了五個兒子,他們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封次子楊廣為晉王。 楊勇為人忠厚,但也很任性,不會矯飾。文帝很節儉,但楊勇卻把巴蜀人製造的精細鎧甲再加雕飾。楊堅看到後大為不悅,告誡他說:「自古以來沒有奢侈而統治長久的帝王,你作為儲君,更應當以節儉為先,才能供奉祖宗廟。」但是楊勇聽不進去。有一年冬至,百官到太子東宮賀節,楊勇特別高興,高規格地接受祝賀,甚至出動樂隊。文帝聽說後更不高興,對楊勇的恩寵開始衰退,並逐漸產生猜疑。 楊勇在東宮有很多美女,當中雲昭訓尤其光彩照人,豔壓群芳。楊勇寵愛雲氏,而疏遠正妻元氏。有一天,元氏心臟病發作,沒多久就死了。獨孤皇后認為元氏死得離奇,可能是被人謀害,就對楊勇嚴加責備。後來雲氏主持東宮,並生了三個兒子,獨孤皇后就更加不高興了。原來,獨孤皇后是個出了名的妒婦,不僅不讓自己的丈夫擁有小老婆,就連兒子或臣屬的小老婆, 她也嫉恨如仇。 外貌欺人 與楊勇相反,晉王楊廣不僅摸透了父母的脾氣,而且是個超級演員。他每天只跟正妻蕭妃一人在一起,後宮美女如果懷了孕,就一律墮胎,發覺太晚不能墮胎時,則生下後扼死。於是獨孤皇后不斷稱讚楊廣愛情專一,品德賢良。 楊廣為了得到文帝的歡心,就處處投其所好,每當文帝要到他的府上來時,他就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姬妾們鎖在屋裏,只留下幾個又老又醜的女人在身邊侍候,屏風與帳幕都改成用粗布做的,又故意把樂器的弦弄斷,不讓人拂去上面的塵灰,擺在顯眼的地方。文帝看後自然大悅,認為楊廣不好聲色。 楊廣對朝中的大臣一向禮極謙恭。凡是執掌實權的,他都用盡心思去和他們結交。皇上和皇后每次派人到他家來時,無論貴賤,他和王妃都到門外迎接,親自帶他們到客廳落座,用美味佳肴款待,臨走時還要送上一份厚禮。來人回去後無不誇他仁孝。因此,楊廣名聲大躁,更為文帝和獨孤皇后所喜愛。 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每次入朝後要回鎮,臨行前都向母后辭行。有一次,他在辭行時,跪在地上痛哭,獨孤皇后也老淚縱橫。楊廣趁機進讒說:「我本來很笨,只知兄弟間要相愛,不料哥哥總想害我。我心裏真害怕,不知哪天會被他害死。」皇后聽了,憤然道:「太子越來越猖狂,我給他娶了元家的女兒,他不以夫妻之禮對待她,把她害死了。他只寵愛阿雲,使她生下那麼多豬狗!」 楊廣叩頭,哭得嗚嗚咽咽,涕泗交流,獨孤皇后也悲痛難支。從此,獨孤皇后不斷在文帝耳邊吹枕頭風,要他罷黜楊勇,改封楊廣。 骨肉相殘的悲劇 西元600年,文帝宣布廢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他說:「雲昭訓是她老爹雲定興跟別人通姦所生的,這個女人是淫亂的種。從前,晉朝皇帝司馬衷的太子娶了屠戶家的女兒,生的兒子就喜愛殺豬。婚配如果不能門當戶對,就一定會亂了皇家的血統。現在,我要把他罷黜,使天下得享永久和平。」 楊堅把楊勇交給楊廣看管。楊勇自認為無罪,不應受到罷黜,就不斷地請求面見老爹訴冤。楊廣從中阻攔,使楊勇的請求無法呈遞到楊堅那裏。楊勇苦不堪言,便爬到樹上,遙向皇宮呼叫哀嚎,希望聲音能傳到父皇耳裏,得蒙召見。楊堅果然詢問,楊廣卻說:「楊勇已經精神失常,不可能痊愈了。」楊勇始終都無法再見父親一面。 楊堅以為立了楊廣就可以享永久太平。然而四年後,楊堅患病臥床,楊廣入宮侍候,那時獨孤皇后已死。楊廣見楊堅的小妾陳夫人妖嬈動人,就趁她去如廁時上前調戲,陳夫人竭力抗拒,逃回楊堅處。 楊堅見其妾微腮帶怒,薄面含嗔,就加以盤問,陳夫人說:「太子欲非禮我!」楊堅不覺怒氣填胸,在御榻上敲了兩下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吩咐說:「傳喚我兒!」柳述等就去傳喚楊廣,楊堅說:「我要的是楊勇!」 柳述離開寢殿去寫詔書,準備廢掉楊廣,複立楊勇。但是太遲了,楊廣已徵調太子宮的警衛包圍了大殿,把左右宮女全都逐走,並派左庶子張衡進去,猛擊楊堅的前胸,以致鮮血噴出,濺灑屏風,楊堅慘叫數聲而亡。楊堅死後,楊廣繼位,立即誅殺親兄楊勇。他就是著名的暴君隋煬帝。 所羅門的智慧 聖經裏也有類似的兄弟相殘的故事。《列王紀上》第一和第二章就記載著大衛王逝世前他的兩個兒子爭位的過程。 大衛本來是選定所羅門作為接班人,但是他的另一個兒子亞多尼雅趁著父親病重而試圖篡位。亞多尼雅找來元帥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商議。他們二人認為舊的主人快要死去,應該抓緊時機迎合新主人,於是答應了下來。 亞多尼雅的做法是在約押和亞比亞他的附從下大排筵席,宴請皇親國戚和當朝權貴,與他們拉關係,好讓他們默認他的繼承權。但那時大衛在病中仍然清醒,大衛提前加冕所羅門,使之在大衛仍活著時就作王,粉碎了亞多尼雅的陰謀。 亞多尼雅自知性命難保,就逃到聖殿裏抓住祭壇的角。他知道所羅門不能在那裏殺他,否則他的血就會灑在祭壇的角上,而這是違反神的規定的,因為只有祭牲的血才可以灑在那裏(利4:7)。 所羅門當時赦免了他,並對他說如果他從此作個忠義的人,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如果作惡,就必死亡。但是亞多尼雅不肯安分守己,過了沒多久又向所羅門要大衛生前的侍女亞比煞做老婆,他的用心是險惡的,因為他的長兄押沙龍當初謀反時就是以親近大衛的妃嬪開始的(撒下16:22)。所羅門識破了他的詭計,把他殺死。 聖經記載這段歷史至少有二目的:第一是描述所羅門的智慧。第二是說明所羅門是神所揀選的繼承人,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神的選擇。 大衛的兒子們不和睦,大衛本人難辭其咎。在犯了姦淫罪以後,神就對他說過:「刀劍必不離開你的家」。(撒下12:10) 從上面的兩則故事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第一,我們要行在光明裏,不要犯罪惹動神的怒氣,以致禍延子孫;第二,要多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多瞭解他們,並教導他們彼此和睦相愛。

五星級的祝福

人生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五星級的困難,就是五星級的祝福。 我從小是個很平凡的孩子,因為家就住在教會隔壁,可以說是在教會長大的。每天循規蹈矩地上學、讀書,大學畢業後順利地進入旅行社服務。 由於這個行業常常需要在週日加班,或有國外出差的機會,我的生活方式因而擺脫不了交際與應酬;加上在1994年初,與幾個朋友合夥開建設公司後,更名正言順地經常沉淪於紙醉金迷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就與神漸行漸遠了! 雖然在這當中,良心偶爾還會有一絲絲的不安;但總是立即以不同的藉口安慰自己:「等以後公司業務比較穩定,經濟轉好一點時,再多作些奉獻就好了。」我以為只要靠著自己的能力比別人更努力,就可以早日出人頭地。就這樣,漸漸忘記了基督徒應有的謙卑,更忽略了聖經中上帝的寶貴教導。 一夕間風雲變色 想不到1996年底時,由於公司股東侵佔公款,捲款潛往美國,因此留下了巨額的債務。晴天霹靂地,我恍如從天堂跌到了十八層地獄。為了緊急週轉、變現,我所有的名貴轎車、豪華別墅,以及那許許多多的精心收藏全部都賤價出售。還有好多繳不出房貸的房產,也陸續地面臨被法院拍賣的窘境。那時我終於感受到「一夜之間風雲變色,兵敗如山倒」的痛苦!更嚐到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苦果。 為了克服這個巨大的難關,我急需將近美金一百萬元的龐大資金,卻不知如何籌措?甚至於爸媽辛苦一輩子打算頤養天年的老家,也因被我拿去辦抵押貸款,而面臨著法院拍賣。我擔心無法對年邁的雙親交代,不敢回去老家;更無法承受他們關心與焦急的眼光。另一方面,我的家庭也因而破裂。至此,我真是陷入了「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絕境。 曾經有幾度在搭乘電梯時,我都不由自主地伸手按至大樓頂樓26F,面對樓下的車水馬龍,有股力量驅使著我要往下跳,好像一切困難就可以一了百了;然而就在想要往下跳的一瞬間,腦海中總會有聲音連續地催促我:「趕快喊出『耶穌救我、耶穌救我』!」感謝上帝!直至今日我還能夠活著,我相信是因為「耶穌確實愛我。」 為了想要東山再起,我每天廢寢忘食地東奔西跑;然而,錢離我愈來愈遠,我總是徒勞無功。至此,我終於明白了傳道書一章二節的啟示:「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我也瞭解到「無論再怎麼努力打拼,如果沒有上帝的祝福,一切的掙扎都是枉然的!」 轉捩點 後來,我每天不斷地祈禱、研讀聖經;期待能夠得到上帝的憐憫。我也向上帝懺悔過去種種的不是;但是,眼看著經濟的窘況日益惡化,而上帝的回應卻不見眉目。無論是法院裡的官司、房地的處分,或是許多等待善後的事情,都無法順利完成,我的心因而都麻木了!每個夜晚都是長夜漫漫,無法入眠;到最後扶持我走過來的是《荒漠甘泉》與聖經約伯記的研讀,一遍遍仔細閱讀,又一次次懇切祈禱。 從約伯記的故事中,我領悟了神的旨意──我學習約伯不再為自己的困難煩腦,也不再每天急著想多賺錢,好東山再起;反而全心全力地為一些有需要的朋友代禱。曾經在一本教會的雜誌中,看到了兩句話語:「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還有「人不謙卑,就看不到神的真理。」這幫助我體會到上帝要我做什麼,不要我做什麼。 好不容易賤價地變賣完了我所有的資產,僅剩四間位於台中市鬧區大樓的小套房;然而我已沒有餘款繳交約美金兩萬元的房屋尾款。只好在禱告中不斷地祈求:「上帝啊!如果是出於你的旨意讓我擁有這些房子,您就替我準備好這筆錢!」做了這樣的祈禱後,心情大為輕鬆、不再煩惱!我明白所有的壓力與煩惱,皆是來自於自己的貪心,只要我不再貪心想「擁有」,那些讓我喘不過氣來的壓力與煩惱就不翼而飛。 及時的幫助 2000年底我收到久未連絡的吳老師寄來的聖誕卡,她在上面寫著:「有空請與我連絡。」當我以電話向老師請安時,她問我:「最近過得好不好?」我據實回說:「不好!因為有錢買房子,沒錢交屋。」結果老師告訴我她有錢,可以給我。此時,我內心深處知道,上帝終於派人送錢給我了;可是我怎能憑白無故地拿老師的養老金呢?我絕對不能拿!以後我怎麼還呢? 然而,我實在非常需要這筆錢啊!所以求問上帝該怎麼辦?忽然浮現出一個新的想法,「何不邀老師入股成為我的股東?」但是,連自己都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裏,我能從事什麼行業?開什麼公司?資金又在那裏?竟然敢邀請老師成為股東,那不是很不合理嗎? 不過我很清楚地知道:那是上帝聽到了我的祈禱,而回應我的需求。我不僅因而順利地交屋,還繼續地把往後每個月要繳交大約美金33萬元房貸利息的問題,經由祈禱交託給天父上帝。我知道上帝是愛我的,凡事祂都會有美好的安排,我不必恐懼煩惱。 新造的人 從此我改變自己行事為人的風格,不再與人斤斤計較,也不把利益擺在當頭;而且只要有為他人服務的機會,我都願意竭盡心力。所以,在大樓管理委員會的一次選舉中,我自告奮勇地站出來,秉持著上帝的教導,為所有的住戶服務,因此而得到了許多房東朋友的信任與支持。 這棟大樓的每個單位都是套房,但是幾乎所有的套房都閒置著,要租,卻租不成;要賣,也賣不掉!簡直是「套住」了所有的購屋者。所以我又在每天的祈禱中,問神該怎麼辦?請祂引領我。有一天,忽然想到:何不請那些房東將他們所有的套房委託我,交給我來為他們經營民宿?就是這樣,我不用出錢買套房,也不用花錢購買傢俱,卻成立了一家五星級的民宿。 我既不是主修旅館管理的專業人才,又未曾從事過旅館業,更沒有創業的資金,我只知道有一個愛我的上帝。靠著上帝的引導,我現在經營著這家住房率相當不錯的五星級民宿,它就是台中市的「中港新館」。 我終於明白了,上帝給了我一個五星級的祝福,祂的恩典實在夠我用!

父職天成

我的父親沒爬過最高的山,但他教我如何攀越人生的險山峻嶺。他沒有游過洋海,但他助我游過人生的惡水急流。他不認識一個字,但他栽培我獲取高等學位。他的腳蹤只局限在一個小鄉鎮的黃土路,但他鼓勵我將足跡踏遍亞、歐、美三洲。

別以為我沒注意

以下的信息,為人父母者不可不讀。要知道孩子們非常注意看你的一舉一動,他們會去模仿你所作的,而非只聽你所講的。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將我畫的第一張繪畫貼在冰箱上,我立刻想再畫一張。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為我做我最喜歡的蛋糕。我學到雖是微小的動作,卻可能成為別人生命中極珍貴的事。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在祈禱。我知道可以與上帝談話,也學到要信靠上帝。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作飯菜送去給生病的朋友。我學到人人必須互相幫助、彼此照顧。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花時間和金錢幫助有困難的人。我學到凡有餘的,要幫補那缺乏的。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即使不舒服時,還是盡力完成自己的職責。我學習到長大後,我也要作一個負責任的人。 別以為我沒注意,我看到你對我非常關心,我也立志盡力成為一個更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