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話自我,畫自我

小心營造你的自我形像,它是你自尊的工程師;小心營造你的自我期許,它是你前途的預言家。 現代人都很關心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像如何:政治家刻意經營他們的形像;初戀的情侶努力扮演羅密歐、朱麗葉的形像;有的公司強調品牌高級的形像;有的演員喜歡清純的形像;有的商人擺出售後服務的形像。他們都知道形像問題,關乎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 初代教會使徒保羅,寫信給提摩太,勉勵他做個忠心的神僕,他把神僕的三種美好形像,刻劃在提摩太面前──提摩太啊,你要做基督的精兵;做無愧的工人;做貴重的器皿。保羅知道一個人向甚麼形像認同,他的人格就往甚麼方向移動,逐漸變成那樣的人。 舊金山實驗 在六十年代,舊金山灣區的一所公立學校,發生一件至今仍為教育界津津樂道的故事。 年度剛開始,校長把三個老師叫進辦公室說:「我仔細地觀察了你們的教學方式,發現你們是全校最好的老師。我要給你們一個報償──將全校最聰明的學生集中在你們這三班。這些孩子的智商測驗都是最頂尖的,在你們的教導下,我指望他們的成績能提升20%-30%。我不希望被外界誤會為差別待遇,所以要求你們守密,你們不可以告訴學生,我也不會告訴家長。」 教師們很高興地參加這項計劃,他們一生的夢想,就是教天才班。新學年開始,這三位老師卯足了勁地投入工作。他們盡心竭力,極有耐心地幫助未能很快掌握新觀念的學生;花較長時間留校。若有學生趕不上進度,老師們都是想大概是自己教學方法出問題,而不是學生的問題。 學年結束了,這三班的成績不但是全校之冠,而且是整個學區之首,在學業成績上果然提升了20%-30%。校長再把三位老師叫來,恭賀他們的成就,老師也謝謝校長給他們機會教天才班。他們說教天才班是個愉快的經驗,這麼聰慧的學生教起來真是輕鬆愉快。 校長跟著解釋說,這只是一種實驗,其實學生不是甚麼天才兒童,他們只是從全校學童名單中,隨便抽中,再分配到這三班,他們只是普通學生。三位老師都吃了一驚,學生這麼優秀,怎麼可能?突然他們想通了,一定是因為優秀的老師,把普通學生教成優秀學生。 校長繼續解釋,這三位老師也是隨便抽來的。學年剛開始時,全校老師的名字放進帽子裡,他們只是偶然被抽出而已。 哈佛大學的羅深妥教授(Rob-ert Rosenthal)的實驗,說明了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對學生的表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這個故事證實了形像認同的巨大威力──校長對三位老師的高度期許,激發了老師的潛能。三位老師對學生的期許,建造了學生的卓越自我形像,開發了學生的潛能。老師對學生的期許,會在學生身上產生這麼大的影響力。一個人怎麼期許自己,塑造力只會更加巨大。 自我形像的營造 小心營造你的自我形像,因為你的自我形像是你自尊的建築師。小心經營你的自我期許,因為你的自我期許是你前途的預言家。你看自己是怎樣的人,至終你會成為那樣的人。 本世紀許多位行為科學家對自我形像做了諸多觀察,他們的結論大體是一致的。 一個人的自我觀,是決定他心理和動機的最重要關鍵因素。 布南登(Brender)擁有健康自我觀的人,有較佳機會發展他的潛能,較有創造力,工作較有效率。馬斯洛(Maslow)自我形像健康的人,較能全面發揮他的功能。羅歌(Roger)人格整全的人,他的洞察力、智力、生理機能運作較佳。細面(Seeman) 自我觀積極的人 1. 行動較有信心,具有建設性,較有效率。 2. 較有安全感、自信與自尊。 3. 較不會有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心理情結。 4. 較不會被困難的人事物所困擾。 5. 人際關係較佳,容易共事。 6. 人生觀世界觀較少扭曲。 飛特(Fitts) 自我應驗的預言 箴言23:7 說:「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這節聖經的意思是你看自己是怎樣的人,你就成為怎樣的人。一個人的自我形像具有自我應驗的能力(self-fulfilling prophecy)。它的作用力是這樣運作的(如下例): 1. 你曾有幾次考試失敗 2. 自我評估:我是不會考試的…
Read more

水仙,回聲與基督

水仙,自戀至死,迷失了自我;回聲,戀他而亡,失落了自我;基督,捨命十架,尋回了我們。 一個人可能才高八斗,卻瞧自己不起;一個人可能擁有眾多仰慕者,但卻擔憂,若他們知道真正的自己,還會如此仰慕嗎?一個人可能靈性高深,但在人群中卻毫無自信。為什麼會這樣呢? 自我觀與生活品質 希臘神話中的美男子那西塞斯(Narcissus),因自戀至痴狂,孤獨憔悴而死的故事,為人所熟知。外型出眾的那西塞斯,為何會淪入孤芳自賞的慘境呢?原因在於他自視過高。那西塞斯曾傲慢地拒絕眾多愛慕者的追求,包括了女神愛可(Echo),因而引起眾怒。眾神對那西塞斯如此不知好歹的懲罰就是:乾脆讓他愛慕自己個夠。那西塞斯被送到希臘南邊的赫利孔山,日日伴池顧影自憐,死後變成了池中的水仙。 愛可因著遍尋那西塞斯不著,最後也憔悴而死,成為山林中的回聲(echo)。一個人的自我觀,往往在不知不覺中決定了我們生活的品質。聖經告訴我們,「不要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要照著神所分給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合乎中道。」 (羅馬12:3) 我們該如何看自己才能看得「合乎中道」?首先就是要有信心。 信心是建立自我形像的基礎自我形像的刻畫是建立在自信與對造物者的信心上,也就是所謂的「天生我才必有用」。 然而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失敗的經歷,或因一些人在言語和態度上,有意無意地貶低,會使我們失去自信與對神的信心。 ● 信心的重拾需要從饒恕別人並尋求神的饒恕開始。饒恕能幫助我們忘記過去,努力向前,有一個新的開始。 ● 信心的重拾也需要藉著對自己更多,更深入的瞭解。認識自己的才幹能力,個性特質,與人的關係及與神的關係。 ● 信心的重拾需要有一個愛的環境。有一些瞭解你需要的人在旁邊,會使你更有把握。 愛心是肯定自我形像的力量 愛的力量是神奇的。愛能使人看到別人的優點,同時也能包容他的缺點。 在聖經的雅歌中,有一段和那西塞斯與愛可截然不同的愛情故事。書拉密女愛慕所羅門王,但在眾女之中,書拉密女對自己是否能得到青睞並無把握。因而在她的情歌中曾對所羅門王說道:「不要因日頭把我晒黑了,就輕看我。」 然而,所羅門王卻看到書拉密女特殊的美,讚美她的眼。並為書拉密女刻畫出一旦成為王后的她,會如何的美。書拉密女得到所羅門王的讚美後,對自己不再感到自卑,在後來的詩歌中,將自己比喻為「沙崙的水仙(或作玫瑰)。」 愛是接納,不是排斥。當我們接納自己,也被人接納時,就能更加肯定自己的形像,而不會像愛可一般,完全失去了自我,只能成為模仿別人的回聲,。 盼望是提升自我形像的指標 自我的形像會隨著我們與人,與神的關係而改變。有沒有一個真正完美的形像存在呢?聖經告訴我們,有。 人是按神的形像所造的,因此神要我們完全,像祂完全一樣。神給了我們一個柔和謙卑的榜樣─耶穌,盼望我們能愈來愈像他。「耶穌本有神的形像,但卻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2:6-8) 重塑自我形像幾點建議 1. 摒除別人對你不當評價之陰影,饒恕那些對你做過不正確批評的人。 2. 想確定自己的性向,不妨作一個性向測驗,與受過專業訓練的行為專家討論測驗結果,做一個參考。 3. 尋找一兩位成熟、有智慧,能給你中肯建議的朋友或前輩,常向他們討教。 4. 多去看別人的優點與長處,做適當的讚美和鼓勵。 5. 為五年後,甚至十年後的自己,勾畫出你希望看到的形像。 6. 設想在別人眼中,自己的形像如何。 7. 真正地去認識耶穌基督。 一個窯匠或許要摔壞無數個胚子,才能選中一個想要的,放進窯中烘烤。自我形像的塑造也需要經過人生的歷練與淘汰,至終選出一個被自己、被人,和被神滿意的樣子。只要有信、有望、有愛,我們至終必看到那完美的成品。

境相轉移

人生許多困擾,在所難免。然而,思想座標的轉移,使人視觀豁然開朗。 人生撲朔迷離,為什麼壞事會臨到好人身上,而好事卻偏愛壞人呢?這是一個很古老的問題,歷來宗教家,哲學家,智者絞盡腦汁,百思不得其解。 猶太拉比擅長用故事或比喻來解答人生問題。這是因為猶太人認為人生的問題複雜,解答時要考慮許多相關的人事物。 若以一點,二點,三點方式作答難免以偏概全,不能反映所思考問題的關鍵。以故事作答,不但容易理解,而且直接帶領問的人深入問題核心,達到教導的效果。針對以上的問題,猶太人裡流傳這樣一個故事: 以斯爾之惑? 從前有一個叫做以斯爾的年輕猶太人,他敬畏神,也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知足快樂。只是有時他會對周遭所見所聞感到困擾。例如隔壁一個好心的太太,唯一的兒子突然死了,反而另一家一毛不拔從不做好事,卻是兒孫滿堂。困擾以斯爾的是,為什麼神要讓這些事情發生呢?? 當他開始思考這些事情的原因時,他發現不明白的事情越來越多,神的奇蹟在世上到處可見,可是世上痛苦,不幸和失望也比比皆是。怎樣才能避免不幸呢?以斯爾非常的迷惑,他開始禁食禱告求問神:「神阿,求您讓我遇見先知以利亞,也許我看看他如何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行使神蹟奇事時,我就會明白了。」 以利亞之約 有一天,一位陌生人向以斯爾走來,對他說:「我是以利亞,你要問我什麼呢?」以斯爾興奮的說:「我想看看你在世上行使的神蹟奇事,因為我的世界一片茫然,許多事情我都不明白。」? 「當你看到我做的事情時,你還是不會明白,向你解釋又需要花時間,‧‧‧」以利亞回答說。 「不,不,我決不會耽擱你的時間,我答應你決不要求你解釋,只求你讓我跟著你,觀察你所做的事,我就滿足了。」? 「很好,但是你要記得,當你一開始問問題,我就要離開你。」 好窮人之牛 以斯爾答應以利亞。兩個人就一道上路。黃昏時,到了一個村落的一對夫婦家裡,這家人很窮,唯一的財產是一頭牛,然而他們仍非常好客,把所有的食物拿出來招待他們,留他們過夜。一個晚上大家談論律法,賓主盡歡,夫婦倆很高興,覺得很有榮幸招待他們。 第二天早上,以利亞和以斯爾準備離開繼續上路,以斯爾看到以利亞對這窮夫婦唯一的一頭牛遙遙的點點頭,就見那頭牛,窮夫婦唯一的一頭牛,突然倒地就死了。 「這算是對人家熱情待客的報答嗎?他們如此以愛心款待我們,為什麼要遭到這種報應?」以斯爾無法控制自己,開口問以利亞,「你為什麼要把那頭牛弄死?」以利亞繼續往前走,「你忘了你的承諾嗎?不論我做什麼事你都答應不問的。」 以斯爾很想問以利亞:「但是傳聞中你不是一向濟弱扶貧嗎?」只是他忍住了,繼續跟以利亞走。 壞富翁之樹 第二個晚上,他們來到一個富翁的城堡,這個有錢人只派了僕人把他們帶到僕人住的地方過夜,連麵包也沒有給他們吃,就讓兩人空肚子過了一晚。隔天早晨,以斯爾看到以利亞對著城堡院中一棵已搖搖欲墜的樹做了個手勢,只見樹不但挺直了,而且樹根似乎更加強壯了。 以斯爾更加困惑了,「對這樣小氣的財主,為什麼還幫他,把樹扶直了呢?」但是他默不作聲,希望也許繼續跟隨以利亞一段時間,能看出一些端倪。 金會堂之多 他們走了一天的路,到了另一個村莊,來到猶太人聚會的會堂,這個會堂富麗堂皇,連椅子都鑲了金銀。聚會正要開始,竟然沒人歡迎他們或請他們入坐,也沒人照猶太人接待過路旅客的習慣,請他們回家吃飯或過夜。 雖然沒人理采他們,以利亞最後還是倚門而立,對聚會的人大聲說:「祝福你們每個人都成為領袖!」以斯爾真是滿頭霧水,不知以利亞在做什麼。 窮小鎮之少 再下來的一天,又到了另一個小鎮,那裡人人都很窮,卻都非常熱情,大家把食物和酒帶到會堂,一齊熱烈的招待他們。當他們離開時,以利亞也祝福這個小鎮,他說:「願神賜給你們一個領袖。」? 謎底揭曉 再繼續上路時,以斯爾實在忍不住了,哭著對以利亞說:「夠了!夠了!我實在無法忍受如此不公不平的事。我認為你一切事都做顛倒了,你要離開就離開吧,但是能否請你解釋一下,讓我明白呢?」以利亞回答說:「我的朋友,好好聽著,記不記得那對死掉牛的夫婦?我們離開那天本來那位好心的太太會死的,是我求神以那頭牛代替她死的。」 「那棵有錢人城堡院子裡傾斜的樹,我把他扶直了。要不然,那樹根下藏著的財寶,不久就會被他發現了。」 「我對那有錢但小氣的村莊說願他們有許多的領袖,乍聽之下是一個祝福,實際卻是一個咒詛。因為一個團體裡有太多的領袖,結果意見分歧,眾說紛紜,也不能達成任何決議。」 「所以,願那貧窮但熱情的小鎮有一個領袖,其實是一個祝福。你沒聽說過寧可只讓一個智慧人治理全城,勿讓一群人治理全城這句話嗎?」 最後在離開前,以利亞說:「我的朋友,我最後給你的忠告是,當你看到惡人發達時,要記得報應遲早會臨頭的;當你看到好人遭殃時,要知道本來更壞的事也許避免了。不要再對世事困擾疑惑,人是無法了解神的作為的。」 以利亞離開了,以斯爾也回到家裡。從此以斯爾不再困擾不再疑惑,因為他知道藏在萬事背後的儘是奇妙,儘是神奇。 傳道書說,「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務都有定時」(傳3:1)。以賽亞書說:「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賽55:9)相信神的時間表和神奇妙的意念,是飛越人生謎題的最佳答案。 編註: 英文Paradigm Shift 描寫以斯爾的蛻變,從一個層次的認知能力,提升到另一更高層次的認知。Paradigm Shift 通常指模式、法則、典範的轉變。我們嘗試以「境相轉移」來描述這種人類經驗的提升。

馬路天使

只要你願意,人人可以作天使。縱使已屆金色年華,仍能成為別人的祝福。 懷德爺爺、奶奶從四年半前開始擔任本地小學的交通導護義工。我每天早晚接送孩子時,都會和他們打個照面,寒暄幾句。 印象裡這對老人家不論寒暑,從未遲到、早退。只要上、下學前十分鐘,一定可以看見他們像咕咕鐘般準時站崗,守在街口。最有意思的是慈祥的爺爺、奶奶手裡拿著「停」的標誌,在一趟趟護送學童、家長安全過馬路時,嘴裡一定不停地向每個行人及車輛一遍遍重複著:「早安!祝你擁有美好的一天。」「再見,願神賜福你。」也不管對方是否有反應,他們倒像是放錄音帶似的,一點都不嫌累。 剛開始,大部份的人都忙著趕時間,面無表情地匆匆行過,對他們的熱忱無動於衷。漸漸地,有些家長除了禮貌性回應他們的招呼外,也開始訓練孩子主動向兩位老人家問安、道謝。幾年下來,幾乎每個人、每輛車經過路口時,都像上了癮似地彼此自動招呼、減速讓行,街口熱鬧得好像懇親大會。 我和女兒們最愛享受他們親切、幽默的祝福。譬如當我身體不適時,老爺爺會關心地瞪著我說:「親愛的女兒,妳要為我們多保重啊!」小女兒穿新洋裝時,老奶奶會驚歎:「天啊,我們的公主殿下駕到!」 在亞利桑那州華氏一一八度的烈日下,老爺爺仍微笑著搧風:「瞧!多美的蔚藍晴空。」一般尋常日子,當然就成了他們口裡:「好得不能再好的一天!」 兩年前有一天,忽然換了兩個陌生的站崗義工,大家都議論紛紛。原來週末老爺爺不幸在自家廚房滑跤摔斷了手,更糟的是老奶奶又在路上被車子撞裂了髖骨,所以雙雙負傷告假。大夥都很難過,每天通過路哨時感覺怪怪地,好像少了很多樂趣。六週後,老爺爺右手裹著石膏又上陣了,口裡不斷向我們解釋,他們夫妻多麼幸運。「在神的保守下,『只』斷了一根骨頭和裂了一縫髖骨。」真是服了他們。 老爺爺個性隨和、溫柔,老奶奶熱忱、正直。雖然她很慈祥,可是許多不守規矩的家長與學童也經常挨訓。有一回,我看到老奶奶氣急敗壞地箭步追趕一位違規停車的家長,很兇悍地指責她:「在孩子們面前,妳真是好意思不守法呀!?」我打趣奶奶:「妳真神勇,能追得上車子。」她回過神來,扔下一句:「年輕時我跑得更快哩!還追過火箭的呢!」 每年情人節、感恩節,女兒都會為兩位老人家,準備兩張小小卡片和兩束玫瑰,親手奉上,表達謝意。老人家也一定客氣地回我們一封謝函及一大袋土產──巨無霸檸檬。我們相處的情誼有如一家人。 今年五月,懷德爺爺、奶奶突然向大家宣佈:他們將要搬回佛羅里達州定居。我們都不願意接受這個消息。許多孩童牽著老爺爺、奶奶的手,依依不捨地抹著淚,央求他們留下來。我難過地告訴他們:「你們走了,我們好像失去了一件寶貝。奧蘭多,這個城市真是令人又羨又嫉呀,將會有一對天使進駐,妳可把我們的陽光帶走了。」 老爺爺爽朗地笑了起來:「感謝主,何其榮幸讓我們這對七十七、七十五歲的『年輕人』有機會為您們服務,又交了那麼多好朋友。其實我們都很平凡,沒做甚麼。只要你願意,每個人都是天使。我深信神賜予每個人終其一生的每一分鐘都賦有特殊價值。沒有一件事是太小,不值得出力,也沒有一件事是太大,你不可能做成的。不要辜負上帝的期許呵!」 大夥聽完,都嘖嘖稱奇,看不出外表五、六十歲的兩老,竟已年近耄耋高齡了。有人趁機請益養生長壽之道。老奶奶笑嘻嘻地表示:「凡事交託主,凡事謝恩,起居規律,開心過活,就能永保青春啦。」老爺爺接著說:「我每天晨禱時,都求神讓我今天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是好人,每一件事都順利。我這麼相信,神就這樣成就,七十七年來神還沒對我失信過。」 我想起老奶奶曾說過追火箭的事,趕忙向老爺爺求證。懷德爺爺頑皮地摟了摟奶奶:「我退休前是GE公司的電子工程師,在佛羅里達太空總署上班。後來當了三十幾年GE零件廠的直銷經理。當年我們這組工程師可是承包了第一次登月火箭,及第一艘太空梭上所有電子通訊系統零件呢。我大半輩子都與火箭結緣,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家族會議決議全家大小三十餘口,都遷回佛州的緣故。」 後來全校為懷德爺爺奶奶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歡送會。約有一百多位師生、家長參加,送別了這對可敬可愛的老人家──兩位散發主耶穌真愛馨香的天使,是多麼令人懷念啊! 詩篇上說:「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利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裡。他們年老的時候,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2-14)在他們的身上,我真切地看到這幅美麗的圖畫了。

積極視觀

負面的事實往往有正面意義;調整你心靈的視力,逆境便化為祝福。 我所遭遇的綑鎖,更是叫福音興旺。(腓1:12-13) 小時候我們最喜歡聽故事。神仙故事叫我們心儀嚮往,英雄故事激起我們的壯志豪情,童話故事導引我們的想像力進入奇異的王國,偵探故事磨利我們的推理能力,民間故事預備我們的心來迎接社會生活。還有歷史故事,愛情故事… 敬請您拾回童心,以興奮的耳朵來尋找這故事的啟發性:從前,有三個騎士並肩穿渡沙漠。當他們正踱過乾涸的河床,陰影裡有個聲音傳來:「停步!」他們順服了。那個聲音吩咐道:「下馬,揀取小石充滿你的袋子。」這三個騎士照做不誤。那個聲音又說:「上馬,做的好。明天太陽初升時,你們會又高興又悲傷。」 騎士們催馬前行,邊走邊納悶,怎麼可能同時又高興又悲傷?沙漠裡的炎日和熱風張開它們的威力網,他們逐漸覺得袋子裡的小石頭沉重。經過商量,他們決定丟棄大部份的小石,至少算是遵行了那奇特聲音的命令。這主意果然使他們的旅途輕省些。 第二天日出時,騎士們伸手入袋,發覺夜間發生了神蹟。那幾顆小石變成鑽石、瑪瑙、紫晶。他們高興極了,意外的財富!然而,當他們想起大量丟棄的石頭,他們就陷入悲傷裡。 這一則童話故事不正是人生活生生的寫照嗎?我們為成果而興奮,為失敗而沮喪。為善用的機緣而高興,為溜逝的機會而悲傷。為順境而欣喜,為逆境而消沉。 問題是,誰也不知道昨天沉重的石頭,今晨會是晶亮的鑽石。我們怎樣曉得昨日的逆境,竟轉化為今天的祝福。我們沒人擁有這種預測能力。 但我們可以鍛鍊一件事,把我們注意力的焦點集中在所擁有的這幾顆寶石,而不是昨天丟失的石頭。注視今天所擁有的契機,而不是昨天已逝去的機會。為眼前的祝福感恩,而不為去年的逆境感傷。把你的心力放在正面事物,你就喜樂、活力充沛、有盼望、抬頭向前。你把注意力放在負面事物,你就悲傷、低沉、沮喪、絕望。 我們暫且稱這種正面的人生態度為「積極的視觀」。使徒保羅最是善用這積極視觀的第一高手:下監嗎?叫御林全軍聽見福音。 捆鎖嗎?更是叫福音興旺。(腓1:12-13) 受苦嗎?蒙基督多得安慰的機緣。(林後1:4-5) 絕望嗎?叫我不靠自己,只靠復活的神。(林後1:9) 軟弱嗎?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林後12;9) 你今天的石頭太重嗎?日頭十分炎熱嗎?神能在清晨時分,將小石頭轉化為亮晶晶的彩鑽。

超級模特兒

形像認同─一股塑造人生的巨大力量。 十萬人集體替模範父母畫像,這超級父母該是怎樣的英雄巾幗?一位英國的行為科學家兼作家赫茲博士(Dr.R.F.Hertz)作了一項饒富趣味的研究,他發出十萬份問卷給來自廿四個不同國家,八至十四歲各階層的孩童,要他們選出十項希望父母們遵循的法則。 傑出父母的畫像 這個問卷調查所得的結果,普天下做父母的都應密切注意。以下十項是大部份孩童所選出的: 1.不要在兒女面前吵架。 2.對每一個兒女一視同仁,絕不偏心。 3.絕不向兒女說謊。 4.父母之間必須互相寬容。 5.父母必須與兒女建立朋友關係。 6.歡迎你的孩子帶朋友回家。 7.請回答你孩子的問題。 8.不要在鄰居孩子面前斥責或處罰你的兒女。 9.多看你孩子的優點,少挑剔他的缺點。 10.情緒穩定,堅持對兒女的愛。 這十項品質堪稱孩子們心目中「模範父母」的形像,天下為人父母的,一定很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品質。你把它記在心裡,常常想到它,時刻提醒自己,說話向它認同,行動向它認同。久而久之,你就會愈來愈接近「模範父母」了。 形像認同的塑成力量 一個人在孩童時代所羨慕,所夢想的,會漸漸進入他的潛意識裡,導引他人生的方向。他的求學過程、他的思想、他的行動、甚至從事的職業,都會朝這方向努力,終究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小華高中時的物理老師,是一位很有創意的科學家。在課堂上不斷的啟發學生,鼓勵他們作各種嘗試和實驗,使學生對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小華在幾次物理實驗中有美好的成果,對科學便愈發入迷了,所以他立志將來一定要成為一個科學家。 小明的姑姑是個作家,會寫很優美動人的散文,又會寫情節精彩曲折的小說。小明從小讀姑姑的作品,總是十分入神且著迷,甚至廢寢忘食,養成她從小對文學的喜好和敏銳的觀察力。長大後,很自然地她便選讀文學系,夢想自己將來也能成為一位作家。 小強住在高級住宅區,他家的右鄰有一棟豪華的宅第,屋主是一位企業家,事業十分成功。小強偶而去他們家做客,看見屋內的裝潢佈置美侖美奐,令人心曠神怡。鄰居伯伯出入都坐豪華轎車,生活舒適優裕。小強看在眼裡,心裡十分羨慕,盼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成為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從前羨慕當個科學家的中學生,現在當了科學教授。現在崇拜作家的小學生,將來也有機會成為文學家。當代的企業家,創業的心志是當年從成功商人所激發來的靈感。形像認同有如此巨大的塑成力。 向基督認同的感化力 既然,一個人對某種形像認同,人格便往那個方向移動,至終成為符合那形像的人。做父母,有這傑出父母十要可茲遵循。身為基督徒,我們應向什麼形像認同呢?馬太五章1-12節列舉了天國子民的八項心靈品質,閱讀它、默想它、愛慕它,我們的人格就潛移默化。加拉太五章22-23節條列了基督徒九種行為楷模,認同它、思念它、羨慕它,我們的行為就逐漸變化。 耶穌在世時,祂的無瑕品德、祂的卓越教訓、祂的超絕言行,都是無以倫比的絕佳形像,是我們的最佳典範。我們要勤讀祂的話,並存記在心,仔細默想、咀嚼,並實踐在生活中。讓這些美好的形像深植在內心深處,再造我們的潛意識,更新我們的生命。 思想向基督認同,行為向基督認同,反應向基督認同,久而久之,我們便會經歷脫胎換骨的蛻變。

嗅覺的奧秘

小小的鼻子,卻有神奇的妙用,神造人的精心設計,令人嘆為觀止。 他父親以撒對他說:「我兒,你上前來與我親嘴。」他就上前與父親親嘴,他父親一聞他衣服上的香氣,就給他祝福。(創27:26-27) 起初上帝創造各種動物時,加予牠們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五種感官,使他們能覺察到周遭的環境而採取應對。聖經上首次提到受造之物的嗅覺,是在雅各騙取他父親以撒的祝福這件事上。(創27章) 以撒的妻子利百加偏愛次子雅各,她在幕後主使雅各去騙取長子的祝福,欺負以撒年老眼睛昏花,就利用他其他感官來矇騙他。她先照以撒所愛的美味滿足他的口腹,然後要雅各穿上哥哥以掃的衣服,又將雅各手上和頸項光滑處包上羊毛,以撒起初對假冒以掃的雅各半信半疑說:「聲音像雅各,但摸起來卻像以掃。」直等到他與雅各親嘴,聞到以掃衣服的香味,才深信在他面前的真是以掃,因此給他祝福。由此可見嗅覺雖非人類最主要的感官,卻可影響一個人的決定。 嗅覺的妙用 嗅覺是大部份動物最主要的感官,牠們靠嗅覺來尋找食物、追求配偶、或察覺掠奪者。人類可以分辨大約一萬種不同的氣息,從鮮花的馨香到鼬鼠的臭味。而許多動物的嗅覺比人類更敏銳,例如某種獵犬(Blood Hound)可以分辨每個人身體所發出的獨特氣味,我們因此用牠們來尋找迷失在荒野的人。法國人也利用豬獨特的嗅覺,去樹林中尋找一種長在地底下很稀有而價錢昂貴的野菇 (truffle)。不同的動物對同一種氣味的反應卻不相同,例如人路過茅廁必掩鼻疾行,而蒼蠅卻趨之若鶩。嗅覺使我們的生活增加不少情趣,生意人也在這感官上大動腦筋,人類每年花在香水、香料上的費用大得驚人。我們日用消費品如肥皂、洗潔精及止咳藥大都含有香料。嗅覺不只美化我們的世界,也保護我們使我們能察覺危險,如鍋子燒焦或瓦斯漏氣。其實天然煤氣本身並沒有味道,是瓦斯公司在其中滲入某種臭氣,使我們可以察覺。可惜人類聞不出一氧化碳,否則每年冬天因室內生火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就不會那麼多了。 奇妙的構造 一個人的鼻子不管它長得像希臘雕像,像鷹鉤或像蓮霧,我們都靠它來聞味道。在人的鼻腔上緣靠近大腦部位有一層嗅覺上皮(olfactory epithelium),上面長著千萬的嗅神經細胞。每個細胞和空氣接觸的這一面長著許多纖毛,上面佈滿了感嗅分子(olfactory receptor)。而另一端則形成纖維狀的軸索(axon),通到大腦裡的嗅球(olfactory bulb)。每當空氣中的化學分子和纖毛上的感嗅分子連結時,它會引發電子訊號,這訊號藉著像電線的神經軸索傳到嗅球,在那裡經過處理歸納後再傳到嗅覺皮質(olfactory cortex),最終傳到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內的感覺中心。 感嗅的神經 但人怎能分辨上萬種的氣味呢?這其中的奧妙只有全能的上帝能設計出來,而科學家們在最近幾年才對這整盤藍圖略有所知。原來人的染色體上含有三千個基因,指揮製造不同種的感嗅分子,每種感嗅分子只能和某種形狀的氣體分子連結,每個嗅神經細胞只能製造一種感嗅分子,製造同一種感嗅分子的神經細胞雖遍佈在整個嗅覺上皮,但它們的神經軸索卻都連接到大腦嗅球上左右對稱的兩小球(glomeruli)。如此,製造三千種不同感嗅分子的上千萬嗅神經細胞,它們的軸索共連接到六千個小球。當你聞一朵玫瑰花時,它的香氣和某一組感嗅分子連接,在嗅球上亮起一組獨特的信號,經大腦加以解釋,使我們有很愉快的感覺。而鼬鼠的臭氣和另一組感嗅分子連接,則引起迥然不同的感覺。每個人所能聞到的味道不盡相同,有人可能缺少某種感嗅分子而聞不出某種氣味。筆者有位同事就聞不出杏仁的味道,還有極少數的人因遺傳上的缺陷,完全沒有嗅覺,這種人的生活不但乏味,而且充滿危險。 馨香的靈氣 除了肉體上的嗅覺,我們也用味道來形容一個人的氣質,稱某人有書香之氣或銅臭氣。聖經也多次提到屬靈上的嗅覺,如詩人形容耶和華的衣服有沒藥、沉香、肉桂的香氣(詩45:8),或耶和華喜愛以色列人獻燔祭所發出馨香之氣(創8:21),保羅更要信徒散佈因認識基督而有馨香之氣。(林後2:14-16) 下一次當你聞到早餐的咖啡、有加利樹的葉香、或是嬰孩的乳臭味時,不要忘記對上帝說:「謝謝你賜給我鼻子,讓我能用嗅覺來欣賞你所創造的美麗世界。」並且希望每一位基督徒,都能像馬利亞一樣,肯將極貴重的真哪達香膏獻在主耶穌腳前(約12:3),使我們周圍的人能分享我們因認識基督而有的馨香之氣。

神奇的自我意識

一個人擁有健康的自我形像,是上帝的喜樂,是自己的尊嚴,是別人的幸福。 就在這信念下,我們來探索信仰如何提升一個人的自我形像,進而美化人格,滋潤人際關係。 在上帝所造的萬物中,惟獨人類擁有明顯的自我意識。只有人類能說出我這個字,只有人類能說出你、我、他這三個字,表達複雜的人際動力。也惟有人類享有自我意識的最高度表達─宗教情操。敬拜是人類對自己有限的自覺,從此生發出一種對神性完美的孺慕。 感恩是人類對自己不配的自覺,引動對無微不至地眷顧我的神之感激。悔改是人類對自己罪過的自覺,向神表白改過向善的決心。自我意識在人類的精神活動中,佔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個擁有健康自我形像的人,有充分的安全感,比較少猜忌人,因此更能和周圍的人和平相處。擁有健康自我形像的人,心理上有了自愛,更可能付出愛給周圍的人。自尊自愛的人精神上比較放鬆,所以創意和判斷力較敏銳。健康地自信的人,較少可能炫耀自己,較少患得患失,較少怨天尤人,較能愛人如己。 基督教信仰有提升人類自我形像的力量。某些人堅稱自己不過是一堆化學元素的排列組合,而基督教說,人是按著神形像被造的最尊貴活物。有些人相信生命的存在是偶然,基督徒相信生命的意義是為了榮耀神。從這美好的信仰帶動高度自我價值,生發美麗的際遇。

擁抱今天

不必為昨天憂傷,不必為明天憂慮,你要關心的是今天。 「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然會照顧它自己。今天的難處今天當就夠了。」 (太6:34意譯) 昨天和明天是屬神的,天父為昨天蓋上恩典的戳記說,一切的過犯我已赦免。為明天貼上仁愛 的應許說,一切的需要我都知道。在時間的洪流中,這三個時段─昨天、今天、明天,只有今天是屬你我的。 你不必為昨天憂傷。讓它的痛苦、錯誤、罪惡、懊悔永遠從記憶中抹除。天父每天吩咐海浪清洗岸邊的足跡,抹去昨天的不快,鋪上今天的清新。 你只需要保留美麗的記憶,那些甜美的、溫柔的、積極的記憶,用它玫瑰一般的幽香,來點綴你心靈的冠冕。 你也不必為明天憂慮,將它的懼怕、煩惱、困難、險阻全交托在天父的手裡。那位養活麻雀的主,必然定睛看顧你,為你創造新的機會。你只需要存著充沛的信心,迎向將來的祝福、應許、和新的契機。 你所要關心的是今天。今天的工作是服事人的機會,今天的時光是與神同行的機緣,今天的偶然是靈感的天使,今天的事件是最好的老師,今天的會話是神施恩的媒介。 你我只需為今天思想、工作、操心,明天和昨天都在全能的神手裡。祂已埋葬你我過去的錯誤,讓我們也埋葬對過去的懊悔。祂為你我的將來作了最好的安排,讓我們也把對將來的憂慮交托在神手裡。 今天的責任和機會,主啊!賜我力量來擁抱它。

放眼永恆立足今生

將我們的思想維繫於永恆的幅度;將我們的行動實踐於眼前的今刻。 「在我們的市鎮」(Our Town, By Thornton Wilder)一部話劇中,女主角 Emily因難產而死,舞台經理特別容許她,回到地上與家人再度一天。她帶著極高的期望回去。一天下來,她非常失望,因為她的家人並未珍惜相聚時光,時間在匆匆忙忙間悄悄地溜走。她在回到墳地之前,向舞台經理問道:「究竟人們在度過他們的生命之際,曾否意識到生命的存在,它的每一分鐘?」舞台經理回答:「沒有!(遲疑半刻)也許只有聖人和詩人有些許意識。」 曾否意識到生命的氣息、時間的溜逝、自己的存在?曾否注意自己的腦子裡想的是什麼?曾否懊悔剛才說錯的一句話? 或是為明天的約會憂煩?或是為下週一連串的活動擔憂?或是為找不到終身的伴侶而著急?這些懊悔、憂慮、計劃、憧憬固然是人之常情,但是所耗的心思精力並不能改善我們的生命素質;反之,一個不留意,生命就在這種「磨耗」下匆匆虛度。 聖經教導我們「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5:16-17)「愛惜光陰」在英譯本NIV 是「Making the most of every opportunity」有「把握每一個時機」的涵意。而KJV譯本是「Re-deeming the time」有「把時間贖回來」的意思。如何才能愛惜光陰,把它贖回來?關鍵在於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個時機,以及把光陰投資在可以有回報的工作或活動上,把我們的思想時時維繫於永恆的幅度中,而將我們的行動實踐於眼前的今刻裡。在這種「思想於永恆,行動於如今」(Think eternally,act contemporarily)的佈局之下,去整理我們對(一)責任(二)時機(三)滿足(四)成功的定義,以把握此刻去達到愛惜光陰的美境。 (一)責任 很多人一生都在等待、等待一個出名的時機、等待事業的名成利就、等待終身伴侶的出現、等待自己能夠被人欣賞。愛惜光陰就是,與其無盡期地等待,倒不如負起今天的責任,預備自己、改變自己、豐富自己,為自己的生命創造契機。 雖然際遇由不得我們作主,無論是順是逆,我們並沒有選擇權。但是對這些順境或逆境作出反應的選擇權,卻是完全掌握在我們手中。我們不能控制旁人對我們的毀譽,但我們得負起管理個人思想以及應對態度的責任,對神交託我們的生命、時間、才能、恩賜、金錢等等方面作忠心的管家。 (二)時機 時間是一條單行道(One Way),不可能回頭。過去的我們不能改變,未來的我們不能預料,唯有眼前的一刻,才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明白了這一點,我們便不會袖手旁觀、守株待兔般等候「時機」,卻會主動地去捉住眼前的每一刻,看每一個「此刻」為機會。 每一個錯誤或失敗,可以是一個拓展思想領域的衝激;每一個難處或困境,可以成為機會的起源地。你不需要等待心情美好才去愛你身邊的人;去愛身邊的人,就經驗到心情美好。你不需要等待成為屬靈偉人之後才去參加禱告會;去參加禱告會,你才有機會成為屬靈偉人。你不需要等待老練之後才去參與事奉;去參與事奉,你就會老練。這一切都在你的選擇,選擇把握現在這一刻,這便是你的轉機、改變生命的開始。愛惜光陰就是捕捉眼前的每一刻,化成成長的時機。 (三)滿足 許多人認為快樂與滿足是附帶條件的,他們會說:「如果我能順利畢業了,如果我能找到一位理想的對象,如果我能擁有一棟房子,我的一生便會愉快。」其實知足是可以學習的。保羅說:「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腓4:11)。保羅的秘訣是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主,看每一樣臨在他身上的事為神的旨意,隨事隨在都能夠接受,能夠處之泰然,能夠對神發出衷心的讚美與感恩。 所謂「隨事隨在」,就是從現在的一刻開始,不管你現在的處境、難題是什麼,你都可以不被外在的因素影響,而內心能夠靠著基督加給你的力量,篤信:「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我所得的你為我持守。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詩16:5-6),你便是勝利者。愛惜光陰就是,不為那些沒有得到的事物沮喪,卻為那已經掌握在你手裡的永恆福氣而滿足。 (四)成功 對成功所下的定義,也影響我們管理時間的策略以及個人的生活方式。有些人思想極端,不相信有永恆,所以抱著現實主義──「今朝有酒今朝醉」,過著只有今天而沒有明天的生活。另外有一些人是有理想,把人生目標訂得很高,每天汲汲營營地往上爬,把自己追求的放在第一位,把神人的關係以及屬靈的增長擱在一旁,及至危機臨近,才以救火的方式去補救。 要愛惜光陰,便要清楚認識什麼才是值得我們投資時間的活動。為了全人的成長,我們要把時間平衡地運用在靈命、身體、智慧、以及人際等四方面。在每週工作之餘,我們要定期休息,身心靈都得恢復。在人物與事物之間,我們要以「預防」的心態,不斷存款入情感的銀行,建立人際關係。愛惜光陰就是追求認識自己、訂定人生目標、發展個人恩賜才幹、充實自己在個人圈子內的裝備、預備自己在公共圈子中的表現,都是管理人生的一些應具策略。 我們這群屬於基督的人,已經不再活在黑暗中,而是行於光明的人生中,活出生命的彩虹,影響今生,及至永恆。關鍵在於你如何放眼永恆,立足今生。

等候主

等候,如枯竭的土壤 企盼雲海聚集, 匯落甘甜的細雨, 融合皸裂的記憶。 等候,若三月的風箏 翹盼柳枝拂起, 張開五彩的雙翼, 放飛蔚藍的天際。 等候,似靜默的礁石 渴盼海潮撞擊, 綻放奔騰的浪花, 吐露生命的氣息。 等候,如鹿渴慕溪水, 在你慈愛裡歸回安息; 等候,如鷹展翅上騰, 在你大能中重新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