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飛揚81期

真正的自由人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這部舞台劇,長年盛演,歷久不衰,因為劇中情節,撥動了人心深處的一根弦,激起人心靈的高貴情操。 尚萬強從監牢裏釋放出來,流浪街頭時,被一位神父發現,接到家裏。神父預備了豐盛的晚餐,解決了尚萬強的飢餓。從任何文化、任何角度來看,尚萬強都應當對神父由衷感激。 故事主人翁尚萬強那天晚上不告而別,並且賊手發癢,從神父家裏偷了銀杯,企圖賣給收藏人變現。被警察逮到,人贓俱獲。警方把他押到神父家對質,搜集指控的證據。神父告訴警察,那銀杯是送給他的禮物,並且神父又拿了一些貴重物品,對尚萬強說:「這些送給你的東西,你走的時候忘記帶了。」 這就是饒恕。 我可以想像,這個高貴的動作,在尚萬強心中產生怎樣的震撼力。 饒恕就像紫羅蘭把香氣抹在踩踏它的人的腳上。 這世界多少受傷的靈魂(他們傷害了自己,傷害了別人,也被別人傷害),渴望得著接納、得著饒恕、得著第二次的機會。渴望有人能原諒我一時的過錯,仍然能有人愛我、接納我。 饒恕是屬神的崇高品質。 十字架的饒恕與大愛,感化了數十億人,創造了璀璨新生。 下面三句話靈活地將人生的百景圖展現出來── 當我們砍殺的時候,我們像獸; 當我們批評的時候,我們像人; 當我們饒恕的時候,我們像神。 本期飛揚雜誌討論「饒恕」,徵文比賽共有四十幾位投稿,比往年的七、八十篇少一些。但編審委員發現,每篇投稿都是嘔心瀝血的佳作,作者親身走過刻骨銘心的經歷,從真實人生寫出感人肺腑的作品。 當別人得罪了我,法律沒有規定我一定要饒恕;同樣地,當我傷害到人,我也沒有權利要求對方一定要饒恕我。一個基督徒因被主耶穌的大愛所觸摸,甘心情願饒恕對方,更顯出信仰的非凡力量,饒恕的動作確實艱難,因為你有被重覆欺負的危險。但當你照聖經的教訓做了,你會經歷到饒恕的甜美滋味──醫治了對方,祝福了自己,榮耀了神名。 別人傷害了我們,產生了仇恨;我們傷害了別人,產生了罪疚。這兩種心理情結,都只有饒恕才能醫治。饒恕別人是高難度的動作,饒恕自己也同樣是不容易。有些人透過懲罰自己來舒解自己的罪疚,尋求自我心理安慰,然而這個動作就像喝鹽水解渴。正確的解決方案是接受耶穌基督赦罪的寶血。我要用一句震撼的語言來嚐試解開這個困難的心理迷宮:「神已經饒恕你了,為什麼你不肯饒恕自己呢?」 饒恕別人,接納自己,你是個自由人。

腳上紫羅蘭的香氣

饒恕是釋放一個囚犯自由──那囚犯恰恰是你本人。 不完美的人活在不完美的世界,我們得罪別人,別人得罪我們,經常會發生。我們的民族用精簡的九個字,傳神地描寫世上複雜的人際關係──做人難、難做人 、人難做。 我們傷害別人,後遺症是罪疚 ,別人傷害我們,副產品是仇恨。這兩種心理情結可以燒盡人的精力 ,磨損了我們的健康和生產力。 基督徒的信仰美麗地撫平這兩道心理疤痕──我得罪人所產生的罪疚,耶穌基督的寶血赦免了我;別人得罪我所產生的仇恨,耶穌基督的愛充滿了我,我就能夠饒恕。 人間何處無傷痕 在你我的周圍,許多受傷的心靈舔著傷痕── ● 男/女朋友移情別戀。 ● 父/母親離家出走,丟下嗷嗷待哺的兒女。 ● 我信任你,把我的秘密告訴你,過幾天變成了滿城風雨。 ● 配偶有外遇。 ● 在你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好朋友竟離棄了你。 這些刻骨銘心的經歷,若未經耶穌基督聖手的醫治,會扭曲我們的心靈思想,足以使鬱積的情緒,產生爆炸性的破壞力。 1995年 11月 19日,當時我在俄亥俄州的哥倫布市牧會,當地發生了一樁駭人聽聞的事件:凶手赫斯勒靠一把手槍,拿四條人命和一支膀臂作代價,一日之間搖身一變為哥市的新聞焦點人物。他槍殺了一對夫妻 (男子35歲,女子邁爾25 歲) 和他們五個月大的女嬰。隨後又驅車前往頂頭上司的住所,賞了他的手臂一顆子彈。最後來到葛利分家,對他開了三槍斃命。報上說 ,葛利分是赫斯勒在大學時女朋友的爸爸;邁爾則是他工作時約會過的女朋友。 情節似乎很簡單,失敗的戀情所釀成的酸葡萄心理,和被解聘的怒火,鑄造成仇恨的子彈。 聖經教導我們化解心裡仇恨的最好方法是「饒恕」他。「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 ,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太 6:15) 不肯饒恕,受害最深的是自己 。你恨到睡不著,得罪你的人可睡得很好。你恨到吃不下,得罪你的人胃口卻好得很哪!有個過來人使用靈活的語言,把不肯饒恕的苦境描繪出來: 「當我開始恨一個人,我馬上變成他的奴隸,他的身影像鬼魂一般隨地與我同在,使我無法享受工作,甚至像從前愉快的工作,現在幾個小時就覺得精疲力竭。我無法專心,恨像暴君一般抓住我的心,也就是在飯店吃飯的時候,牛排吃起來像橡皮,我不肯原諒的那人不讓我享受一頓晚餐。」 不只聖經教導饒恕的真理,社會上的大智者也倡言饒恕的美麗: 紫羅蘭的香氣 ● 饒恕是釋放一個囚犯自由──那囚犯就是你。 ● 饒恕就像紫羅蘭把它的香氣抹在那踩踏它的腳上。…
Read more

那天,你向我走來

父親的眼淚,滋潤了我生命的荒原。 那天,你向我緩緩走來。 你往前一步,我後退一步,直到我退到牆角,身子蜷縮成球,在寂靜空氣裡簌簌顫抖── 你已經離我只有一步之遙了。我低下頭,將淚濕的臉埋伏在掌心,無聲地等待必臨的審判,如同多年前,雷鳴閃電即將轟劈下來! 雷聲隆隆的「巨巖」 從記事起,不知愁的童稚歲月是一座園子,你不苟言笑的形象就如巨巖,遙遠地立在園邊天際線。母親卻是園子中央的樹,枝繁葉茂,花果扶疏,我寧願在園裡戲耍終日,也盡量不走近遠處硬梆梆的石頭山。何況山區經常打雷,轟隆隆讓我耳朵生疼,如果再不小心被藤蔓掃過,火辣辣青腫,擦上油也不消退。 再大幾歲,入了初中,多了早熟的青澀想法,用不完的精力,我不再安於藏匿在小園裡,開始一回回對你嘶吼頂撞;你嚴厲的管教,古舊的觀念,和動不動就搬出你們小時候何其困苦窮乏,我和弟妹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老故事……十來歲的我,全然沒有消化意願。我們原本遙遠的距離倏地拉近,兩邊轟轟烈烈近區開火。戰事頻繁,兩三下就搞得自己內裡遍體鱗傷,卻仍像一隻不甘心的小猴,逮著機會,就對著龐然巨巖丟石頭。 若非臉皮薄,放不下自己學校裡多年品學兼優形象,中學那些年,我也癡想過翻山越嶺,逃出你的管轄。母親不只一次說,「妳看妳看他的眼神,像要噴出火來,怎麼不能多體恤他一點?」 真光照明靈深處 直到出國讀書,頭次離家萬里,頭次我真正開脫了你的視線管區。是距離產生美感嗎?還是萌芽信仰,如燭光往靈魂深處照去,我慢慢看見自己裡面黑影幽深,也慢慢反芻你過往教訓,嘗到前所未有滋味。在研究生鳥籠般宿舍裡,我望著窗外星光,給你寫了長信,分享自己的信仰,更為過去衝撞忤逆的言行,有心無意丟擲過的石頭,求你原諒。 向來寡言的你,沒回隻字片語。 畢業前夕成了家,輾轉在南加落了戶,再不久有了孩子。各方限制與波折,阻擋回故鄉探親機會。你和母親一年一度短短來訪,還願意與我們上教會禮拜,就成了我周年大事。我收拾裡外,日夜禱告,想讓你們看見我們家庭和樂,園子雖小卻繁華似錦,想讓你們看見家族裡,頭個信主的我有好見證,想讓你們少操一份心。 理想vs.現實 偏偏生活這臺戲,扮演的各種角色,母親這職份,我表現得特狼狽。老大恩兒進幼兒園後,人際、情緒狀況不斷。老師幾乎天天皺著眉頭數點他闖了什麼禍,無理哭鬧了幾回。頂著教育博士光環,又常年在教會學校服事,甚至為了照顧孩子放棄心愛全職……這些都沒讓我如願長成枝繁葉茂的媽媽樹,幾年下來,我帶恩兒帶得筋疲力盡,雖然勉強還走在天路上,但對自己、對孩子、對丈夫都滿了怨憤苦毒。隱約感到這個孩子的需要非同一般,但當時診斷不出,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與看不見的敵人爭戰我覺得自己每天都在與看不見的敵人爭戰…… 那個五月天早晨,你們前一周剛從台北來到洛城。前夜才一歲多的曦兒鬧個不休,睡眠不足的我晨起頭疼如擂鼓。恩兒吃早餐時還平靜,換制服鞋襪時卻在地上爬來滾去,哭嚎著棉衫扎頸子,襪子也太緊腳,我七手八腳連換幾件上衣幾雙襪子都沒辦法止息。眼看上學即將遲到,我失去耐心,對他尖聲斥責,他更加鬧翻了天,臉脹紅如熟透番茄,窮喊到聲嘶力竭,母親和你溫言相勸也不管用,最後我硬把他架上車後座,狠狠甩上門,往學校疾馳而去。 晚春天空寶石湛藍,路邊玫瑰粉紫嫩黃開滿枝頭,我卻在恩兒和自己翻湧的情緒裡,開過風雨雷電區,幾次覺得自己將滅頂。 回到家中,走過滿地狼籍衣服襪子,看到沉默坐在客廳角落的母親和你,想到你們才目睹了一場無能母親主演荒謬鬧劇……一時我壓抑多日的憤懣羞慚如岩漿噴湧而出,我一邊落淚,一邊數落自己的無能與不足;即使在你們難得遠道來訪的日子,我也畫不出幸福家庭的圖畫,讓你們裱在心框上帶走。 為什麼我愈努力描繪理想家園,愈是反效果,尤其是與恩兒互動這一區塊,層層疊疊滿了醜陋新傷舊瘡?渴望虹彩絢麗的我,為何生命調色盤上佈滿深深淺淺的灰黑? 我愈數落自己,愈感愧疚,你和母親無言聽著我對自己貶抑,當彈藥暫時用完時,絕望的沉默如網罩下。對於不住救贖我的主,及不住為我付出一切的至親,我可以往哪兒去藏躲? 就在那時,你起身向我緩緩走來,你往前一步,我後退一步,直到我退到牆角,身子蜷縮成球,在寂靜空氣裡簌簌顫抖——你已經離我只有一步之遙了。 我低下頭,將淚濕的臉埋伏在掌心,如同多年前,即將有審判的雷鳴閃電轟劈下來吧! 但這回不同,我知道自己錯上加錯,曾經是一個讓你傷痛的女兒,如今是一個讓你傷痛的母親,你怎麼罰,怎麼罵我都該。 我緊貼牆角,身子蜷縮成球,任由恐懼、憂傷、羞慚、罪惡感一層層封裹,而你站定在我前面,崇高威嚴如巨巖。 巖石裡流出的活水泉 只是,雷沒劈打下來,閃電也無影蹤,你緩緩曲膝,伸手將我拉起,我震驚地吐不出一個字,你已經展臂將我緊緊抱住,哽咽著,你斷斷續續在我耳邊說:「當媽媽是不容易,真不容易,不要急,日子還長,神會幫助妳和孩子的……」 記事以來,除了三十年前祖父過世,我沒見過你紅眼框,除了弟弟還在襁褓中時,我也沒見過你抱了誰。 那一天,你破天荒的擁抱,給了我內裡更新的力量,因為我得著天上與地上父親無條件的接納與原諒。 那天以後,我依然時常犯錯,在親子路上依然走得跌跌撞撞,但有了在主裡、家人裡得蒙寬恕的確證,我發現饒恕自己和孩子的過犯都容易了許多。當我攀住恩典的膀臂,反覆練習原諒和被原諒,生命畫冊上的灰塵點點吹落,暗影層層消退,就是風暴後,還有彩虹從天邊彎下,彎入我們小小園子裡。 如果有一天,兩個孩子覺得我開始有一點點像「媽媽樹」,枝葉漸茂盛,花果正扶疏,那是因為,天上、地上的父親,饒恕了我千百個七次;天上、地上父親的眼淚,是巖石裡流出的活水泉……點滴滋潤我生命的荒原。 謝謝你,阿爸,那天向我走來。 得獎感言 與主同行的年月間,或多或少會有一些「神聖時刻」。神聖時刻,是神與人直接相遇的時刻,如黑夜裡的星子,在記憶裡閃耀,往往難以言詮。 《那天你向我走來》是對自己生命中那難以詮釋的奧秘恩典,形於文字的嘗試。寫作中間,有深沉的感動,不僅為自己經歷寬恕翻轉大能,更盼望原本私密的生命經驗,敞開後,因祂的憐憫,能成為多人的祝福。 謝謝飛揚雜誌與評審的肯定,謝謝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的導師與夥伴們與我同行文字路,更要謝謝與我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在生活裡天天願意寬容、饒恕我的另一半。這個獎,獻給我的阿爸──天上的父,與地上的肉身父親。

拆毀一堵牆的力量

雖然身為母親的女兒,但很多時候,我是站在父親家裡這邊幫腔,仗著有祖父撐腰,我逃避母親的管教,甚至無數次頂撞她,讓她難堪。有一次家裡只留我、母親和弟弟,我因領頭帶弟弟胡鬧,母親氣不過,追著我滿屋子轉,最後仍被她揪住,挨了頓好打。感覺出來那是出氣的刑罰,是對無奈現實的抗議。那陣窮追猛打後,母親把自己整個身子埋在沙發裡,一臉悵然地對我說:「妳是爸爸家的女兒!」

問大地是方是扁

中國的古人對腳下的大地一直是很好奇的,她究竟是什麼樣的形狀呢?為了看清腳下的大地,人們只好登高遠望,「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可高樓還是太矮了,人們又登上了高山。「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然而只是看到四周的小山峰,還是看不到大地的盡頭。 唐朝詩人晏殊寫道:「天涯地角有窮時,只有相思無盡處。」但天涯地角究竟在哪裏呢?於是,古人認為遙遠的海南島應當就是「天之涯,地之角」了。 既然天涯地角走不到,古人也就推測大地應當是方形的。《黃帝內經.靈樞.邪客第六十一》寫道:「天圓地方,人頭圓足方以應之。」古詩唱道:「牧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現牛羊。」穹廬,旃帳也。其形穹隆。用古代遊牧民族居住的氈帳來形容天地倒也挺適合的,天圓地方嘛。 古代的巴比倫人認為大地是個龜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大陸四面環繞著海水,有一個渾圓的巨大天罩蓋在上面。而古代的印度人則認為,大地是一個圓盾,有三頭大象馱著,站在烏龜背上。莊子的想像力是夠豐富的,他筆下的鯤鵬在九萬里的高空,背負青天朝下看,也沒有發現大地是個圓形的球體。 公元前五世紀,埃及的學者厄拉托西尼,在正午太陽直射的時刻,觀察立在亞斯文城的一根竹竿並沒有影子,但是在距離八百公里遠的亞歷山大城,立的另一根竹竿卻可以看到影子,他想,如果地球是平的,這時候兩地的竹竿應該都沒有影子才對,因此他推想地球一定是一個圓球。 公元前四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也提出地球是圓形的。後來他的學生亞理斯多德,在觀測月蝕時發現地球投射在月亮上的影子是圓弧形,進一步證實他老師的觀點,這也是圓形地球的直接證據。 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從西班牙出發,越過大西洋,然後西行至菲律賓。1522年9月從地球的另一方回到西班牙。第一次完成環繞地球的航行,才證明地球是圓的。1961年4月12日,第一個飛上太空的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人造衛星進入宇宙空間,開創了載人航天的新紀元。他拍攝了有關地球的許多照片,讓我們看清了地球的真面目,果然地球是圓形的。 有意思的是,在公元前723年,《聖經》中的《以賽亞書》就明確地告訴人們,地球是圓的。「上帝坐在地球大圈之上,地上的居民好像蝗蟲。」(賽 40:22) 這段經文明明白白地說地球是個「大圈」,這不是指在平面上畫一個圓圈,而是指一種立體的圓球而說的。從上俯視地面,人當然很小。這種感覺我們在飛機上也可以感覺得到。 在新約裏也有經文暗示地球是圓的觀念。「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路17:34)而馬太福音 24:40卻說:「兩個人在田裏,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我們知道,主的降臨像閃電一般地來到。「 閃電從東邊發出直照到西邊,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太24:27) 這就怪了,為何有人正逢夜間在床上睡覺,有的人卻是日間在田裏勞作呢?只有一個解釋:地球是圓的,東半球是黑夜時,西半球正好是白天,反之亦然。當科學家還不懂得地球是圓形的時候,《聖經》卻已準確地告訴人地球是圓的,這也就說明了《聖經》確實是神所默示的。

溫柔的眼神

父親臨終前的眼神,述說著饒恕的大愛。 臨上飛機前心裏有些不安,特地提早一點時間出門,彎到醫院去看看躺在病床上的父親。 父親已經病了好一陣子了,一向身體健康、每天一定保持健走運動的父親,怎麼會一倒下來就變得如此軟弱?坐在父親病床旁,不知要說什麼安慰的話,只是告訴他這次到美國、加拿大巡回演唱要將近一個月的時間,這是半年前就已經安排好的了。父親沒說什麼,只是依舊地囑咐我要一路小心,注意保持身體健康,不要擔心家裏的事,好好的認真演唱,最後還叫我早一點去機場免得耽誤了行程。 我聽話的站起來要離開,拿了行李出病房前轉身再看一眼父親,卻看到父親的眼神裏有些落寞,有一些我從未看到過的感覺,似乎是希望我能留下來,不要出國了。 在往機場的車上,我感到有些心慌,以及無法言喻的沉重。 家中不倒的支柱 從小父親就是我們家永遠不會倒的支柱。記憶中家裏無論遇到颱風、水災或是有家人生病的危急狀況,父親總是一肩扛起所有的責任解決困難,從不讓家人擔心。 記得當年因大哥經商失敗,導致家中的財務狀況窘迫、債務沉重,父親毅然提前從舒適安逸的工作上退休,把退休金拿來還債,然後去開計程車、晚上去旅館值夜班、當大廈管理……只要能賺一點錢改善家庭經濟的工作,父親從不退卻。那時我和妹妹都只是高中生,父親卻也從來不會因為工作的忙碌與沉重,忽略了照顧我們。印象中更從不曾看過他為自己任何不舒服或是病痛抱怨,甚至連眉頭都不曾縐一下。 有一次父親得了急性的胃炎,半夜痛得要命,他居然忍著劇痛獨自騎摩托車到醫院去急診,只為了不驚動任何家人。 旅程中的懸掛 可是今天我卻在父親的眼裏看到了那一絲說不出來的落寞和不安。在十幾個小時的飛行旅途上,只要一閉起眼,父親那落寞、不安、似乎有話想說、甚至有點懇求的眼神就出現在我腦海裏,讓我心頭沉重得完全無法休息。 一路上,我每到一個城市就打電話回家給妻子探問父親的病況,得到的回答都是「爸還好,不用擔心!」說實在;我根本無法確定這是否只是家人的安慰之詞,但也只能選擇相信,好讓自己在演唱旅途中比較沒有牽掛;安心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演唱。 好不容易結束了這趟旅程,回到家才知道這一個月來父親的病況好好壞壞地進出了醫院好幾次,而現在剛剛轉到另一所大型醫院,希望能夠得到比較好的醫療照顧。我趕到醫院看到父親氣色還不錯,臉上也有些笑容,我也就放了不少的心。 出國一個月,積欠了學校許多的課程,才回國就又一頭栽進了教課、補課的忙碌中,父親的病況好像也不再成為我心頭的重擔。直到有一天正在另一個城市忙著上課時,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妻子口氣凝重的告訴我父親的情況有點嚴重,要我盡快回來。 匆匆結束了課程趕到醫院,母親、兩個哥哥、妻子都在病房裏,而父親身上插滿了管子。我強自鎮定地了解了些狀況後,帶著許多的愧意要其他人都先回家休息,這幾天讓我來負責照顧父親吧! 哥哥們臨走前交待我,如果晚上有任何狀況要立刻通知他們。我滿口答應,心裏卻十分不以為然,父親不可能會有什麼狀況的,我深信過二天他就應該會好起來的。 坐在病床旁父親一直呼吸得很大聲、很吃力。護士要我一直握住他的手,免得他因為不舒服老是把插在鼻子裏,幫助他清除喉管裏痰液的管子給拔出來。 緊緊握著父親的手,我雜亂無章的為父親禱告著,求神醫治他、保守他平安渡過這次難關。我輕輕的、怕被別人聽到似的在父親耳邊跟他說話,我跟他說對不起,因為我一直在忙;忙得沒有時間來陪伴他,我請求父親原諒我,原諒我的不孝、原諒我的自私、原諒我在他身體最軟弱、最需要陪伴的時候離開他。我低著頭慌亂的、不知所措的、不停地喃喃自語,一面祈求上帝的保守和醫治,一面懇求著父親的原諒。 不知過了多久,父親的呼吸似乎逐漸平穩了些,忽然我覺得父親的手在回握著我,我趕忙抬起頭看到父親居然張開眼睛了,我興奮地趕忙問他要不要喝口水或是要吃點什麼東西。 刻骨銘心的一句話 父親沒回答我的問題,只用他一向溫柔的眼神看著我,然後以輕柔卻又清晰的聲音叫喚我的小名。父親說﹕「你是我的寶貝兒子,我永遠愛你!」說完這句話,父親又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我徹底的被父親這句話所震憾,我當然知道他愛我!他們那一輩的男人會付出一切代價、做一切的事來表達他們的愛,但是他們從來不會說「我愛你」這句話的。震憾之餘,我不知道我有沒有回應父親的話,告訴他我也愛他,只知道我更用力地用雙手握住父親的手,並告訴自己在父親完全康復前,我絕不再離開他身邊了。 固定每小時都要進來檢測父親狀況的護士在量了父親的血壓後,急忙把值夜的醫師叫進來,原來父親的血壓已經低到快測量不到了。在一陣人仰馬翻的急救混亂中,我知道父親已經走了。 當醫師告訴我父親的腦波和血壓都已經完全沒反應了,醫師問我要不要繼續搶救時,我說﹕「不用了!讓他平安地走吧!因為我知道他到哪去了,他就要回到天父的懷裏了!」 我是有太多太多的不捨,但我知道父親是去一個更美的地方;我還有太多太多的事想為他做,但我知道已經太遲了;我還有太多太多的話想告訴他,但我想他都已經知道了;我有太多太多的歉意想要表達,但我知道他都已經完全饒恕我了。 在追思禮拜中,聽著許多人對父親身前的追憶和推崇,我卻帶著許多的愧咎,熱淚盈眶地回憶起父親臨終前那無比溫柔的眼神。我明白父親的眼神裏有著許多的了解、許多的饒恕、更有許多的愛。 那溫柔慈愛的眼神 我突然想到當年耶穌被羅馬士兵捉拿後,彼得害怕得三次不敢承認他認識耶穌,彼得在耶穌最需要支持的時候背棄了他的主。在路加福音的二十二章記載著﹕當雞叫的時候「主耶穌轉過身來看彼得」,彼得想起耶穌所說的話,就出去痛哭。 我想當時耶穌一定是用無比慈愛溫柔的眼神來看祂所愛的彼得,耶穌的眼神中一定充滿了了解、充滿了愛、充滿了饒恕,耶穌基督溫柔慈愛的眼神使得彼得出去痛哭。 父親臨終溫柔的眼神,至今依然讓我激動,但他那溫柔慈愛的眼神讓我明白了什麼是愛、什麼是饒恕。慈悲憐憫的天父透過我在世上父親的眼神讓我更深地了解饒恕的真意,原來就是那毫無保留的愛,是那親身為我們的罪犧牲、甘心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愛。 我感謝父親他一生給我們全家人毫無保留的愛,我將永遠懷念父親那憐愛溫柔的眼神。我更感謝天父的慈悲憐憫的恩典,因著耶穌基督犧牲的愛,讓我們一切的罪惡過犯都得以饒恕;生命也因此更加地自由豐富,並得著永生的盼望──有一天能歡喜快樂地與父親在天國裡相聚。 得獎感言 在多年從事專業音樂工作的經歷中,起先較多偏重於音樂技巧方面的訓練,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發現對聲樂曲中的詩歌、文學部份需要有更多深入的探索,才能將音樂更完整的呈現出來,也因此對文字產生了興趣。 開始提筆寫作也不過是最近幾年的事,期待能透過寫作的過程,來學習剖析曾經發生在自己生命中的各種經歷,嘗試更深入地來體會神的心意、明白祂奇妙的恩典,因為「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感謝神!過去二、三年來,透過這學習寫作的過程,不僅學習到如何更多、更深地來明白神的心意 ;也直接、間接地幫助了自己在理解、體會與表達上都能更深刻、更美、更完整地用神自己所賞賜的音樂來敬拜、讚美、榮耀祂。 這一次能獲獎對我是極大的鼓勵和肯定,我願繼續更努力的追求與學習。但願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能夠更好、更美地來服事那賞賜一切的神!

永不太遲

我母親和我都接受好動症是人的腦力表現於行為的狀態,而不是一種疾病。我九歲的時候,我們就接受這想法了。我們了解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音樂、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藝術、有些人的腦子專注在視覺方面,而我的腦子嘛,偏偏喜歡同時專注在許多事情上,而不單是一次一項主題。

末了的金句良言

金句,常常是鑰節,開啟聖經的鑰匙。 小時候在廣州信主,參加主日學。很高興主日學完後,可以拿張小紙回家。紙的一面是一幅與當天主日學故事有關的插圖,另一面是當天學習的課程內容。印象最深的是小紙上有句用粗字印的經文,稱為金句,我們需要花一星期背誦這節金句。猶記得當時老師解釋說,這是像黃金那樣寶貴的句子 ,故稱為金句。當時心想:何處可以找到一本《金句大全》呢?由於見仁見智的緣故,相信任何一本《金句大全》的書,都一定會有人覺得滄海遺珠。 筆者無意寫本《金句大全》,卻想到一個尋找金句的簡易方法,是筆者信主數十年都從未聽人說過,也從未在查經書中讀到的,故撰寫此文與讀者分享。也藉此機會向主內先進賢達請教,看是否正確。 金句常在一卷書的末了 記得小時候上國文課,學習作文,老師常說一篇好的文章有一個基本的格式,即第一段是引言;第二段是主要內容;第三段是結論。 聖經的作者受神的感動和帶領,寫下不同的書卷。雖然內容風格各異,但常可以在其中找到「引言→內容→結論」的三段模式。在結論的部份,文章快要結束時,作者常會寫下一些重要的句子,叮嚀囑咐,讓讀者回味深思。保羅和其他使徒書信的最末一句,常是言簡意賅的祝禱。故在書卷的最末幾節,容易找到金句,就一點也不足為奇了。 當然也會有金句不在書卷最後幾節的例子。這種例子特別可以在舊約的書卷中找到。 有時候,書卷末節的金句就是全書的鑰節,即可以藉它一窺全貌,了解全書的主題和中心思想。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士師記的最後一句。詩篇的最後一句也是這樣。這樣看來,背誦這些金句,實在獲益良多。 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一些放在聖經書卷最末數節之金句的例子吧。 摩西五經的金句 「約瑟對他弟兄們說:『我要死了,但神必定看顧你們,領你們從這地上去,到他起誓所應許給亞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地。』」 (創 50:24) 「日間耶華的雲彩,是在帳幕以上。夜間雲中有火,在以色列全家的眼前,在他們所行的路上,都是這樣。」 (出 40:38) 「這就是耶和華在西乃山,為以色列人所吩咐摩西的命令。」 (利 27:34) 「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民 36: 13) 「耶和華打發他(摩西)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又在以色列眾人眼前顯大能的手,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 (申 34:11-12) 詩卷中的金句 「凡有氣息的都要讚美耶和華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詩 150:7) 「豔麗是虛假的,美容是虛浮的,惟敬畏耶華的婦女,必得稱讚 。」(箴 31:30) 「這些都已聽見了,總意就是敬畏神,謹守他的誡命,這是人所當盡的本分。因為人所作的事,連一切隱藏的事,無論是善是惡,神都必審問。」 (傳 12:13-14) 「我的良人,求你快來,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 (歌8:14) 舊約的其他金句…
Read more

錯過‧過錯

就在我最徬徨無助時,在街角遇見了上帝派來的天使。 上個星期,在網路上看到一則關於男子販賣海洛因被逮捕的新聞。對我而言,新聞的重點並不是案件的大小,而是關於被逮捕的犯人,一位年約四十的男子。 他,是我的朋友。 新聞中報導了該名男子因毒品獲利,住豪宅、開名車,全身上下盡是名牌。被警方查出的毒品市值更是高達台幣五千萬。 我很訝異,他已經賣起海洛因了。 罪中之樂的日子 八年前,我剛到台北,開始出入舞廳;和他成了朋友 。那是年少輕狂的慘綠年紀,那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是,為了過更快活刺激的生活,我們接觸了毒品,進而走上販賣毒品這條路,踏上了一段不尋常的旅程,直至生活起了變化。 我們選擇大麻、搖頭丸及 K他命。雖然我們知道海洛因是最賺錢的門道,但也知道它是一旦沾染上,恐怕很難有回頭的一天。我們告訴彼此,絕對不沾染上這所謂的毒品之王。 五年前的一場緝毒專案,有人遠走他鄉,有人被捉,更有身邊好友因吸毒過量致死。我的老闆也被判了幾近終生的牢獄。生活的圈子頓時瓦解,失去聯繫的我們,也各自開始截然不同的道路。而這幾年,我不曾有過他的消息。 因為那樣的日子,我來到泰國 ,想要在另一個國度中闖出一條可靠的交易線,重新來過。但是,我失敗了,且是一蹋糊塗。不會泰文的我,淪落在泰國的街道上,過著幾近流浪的生活,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沒有住的地方,甚至連吃飯都成了問題。 流落異地遇貴人 沒有想到的是,對於人生已經全然放棄的我,竟在深夜的曼谷街頭,遇見一位華裔雲南人;當年被放棄的國軍後裔,武大姊。 那晚,她收完生意攤子,發現了孤坐角落的我,她上前來到我身邊,開口說了一句話:「你是不是中國人?」 這句話,在我已然漆黑的道路上,燃起了一點星光。 她請我吃飯,塞了些錢給我,甚至帶我回到她家中,安排我的住宿及工作。我問過她為什麼對我這麼好,她說:「我是基督徒。」 在那半年,我跟著她上教會,參加小組,開始過團契生活。她沒問過我的過去,不在意我身上的刺青,只希望我能認識神,活在基督裡,在聖經真理的光照中,找到屬於我自己的人生方向與答案。 三心二意心徬徨 然而,我總會回想過去,若是可以,我寧願是在最輝煌,最精采的時候啷噹入獄。絕不願在這般惶惶不可終日,不知何去何從中度過 。我甚至暗想,那段有毒品在身邊的日子才是我最不想錯過的日子。我想回到台北,我想再次販毒,我想再次回到那無盡的黑暗中尋找快樂。 一年後,因為護照的問題我入了泰國監獄,再因為絕無僅有的可能,沒有任何身份文件的我反而被放了出來。一段不算長的鐵窗日子讓我有了新的認知,我開始意會到那至高無上者,是否正要藉此對我說話。 我更加的融入教會生活,並在一家小教會參與事奉,不只是因為武大姊的鼓勵,更為這得來不易的自由充滿感恩。 從上帝而來的勇氣,加上武大姊的開導,我終於連絡到兩年沒有聯繫的家人,母親更在尋回自己的兒子後,也跟著信了主。幾個月後,我回到台灣,以不同的面貌來到父母的面前,懇求他們的原諒,家人也接受了轉變後的我。 或許,我是真的變了;也或許,我只是「暫時」變了。 在家人的同意下,我再次來到泰國,試著重新開始生活,積極參與更多教會的工作。沒想到卻在教會裡跌了個大跤;我在眾人面前向神坦誠自己的罪過,但這卻成了教會私下攻擊我的話柄。 難道來到教會,只是為了承受另一次的傷害? 接納帶來挽回 我不知道我還能做些什麼,也不曉得該做些什麼。生命的轉變如此巨大,我反倒開始懷疑:相信耶穌,承認祂是我的救主,是讓我得到一切,還是錯過 ( 放棄 )一切? 武大姊看在眼裡,聽在耳裡。卻沒因為我所承認的、做過的那些錯事,對我心生警戒,或看不起我。反倒是用她自己的故事來鼓勵我 、支持我。 她只說:「誰沒犯過錯?」 上星期的這一則新聞,勾起了我對往日許多人、事、物的不堪回憶。對於是否錯過,我漸漸瞭然於胸了。 在這報導的最後一段裡是:在警察局偵訊期間,男子因毒癮發作 ,休克送醫急救。 在基督裡而免去「過錯」…
Read more

清理你的人生

電腦磁碟,需要清理;清理人生,需要耶穌。 使用電腦時曾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就是當磁碟的資料逐漸累積到快不能負荷時,Window會出現一個警告信息,同時運作的速度會受到磁碟空間的縮小而變得緩慢。當時我束手無策,不知該如何解決?後來請教了一個電腦專家,他很快就幫我解決了問題。 清理磁碟釋放空間 原來方法很簡單,只要利用電腦裡「磁碟清理」的功能,刪除磁碟裡不必要的資料,並把原來置放的空間做更有效的重組,釋放出閒置的空間(有時可放出 20%的空間),就會使原先減緩的運作恢復到正常速度。 人生的問題也類似。很多時候 ,你覺得時間不夠用,體力不勝負荷,往往是你的時間或空間被許多無益的事情霸佔了,以致於人生的運作捉襟見肘。你需要對自己的人生做些清理的工作,才能釋放出被浪費的時間和精力。怎樣來做呢? 電腦的做法是先分析到底有哪些儲存的檔案是無用,可以去除的,然後依類型列出表來,並顯示每個類型可以放出多少空間,由使用者決定要清除那幾類。然後根據你的決定,去除不必要的檔案或資料夾,最後再重組磁碟空間,做最有效的配置。 清除生命中不必要的…… 同樣地,在你目前的生活裡,可以先分析,有哪些時間的使用不適當,將之一一羅列,然後決定哪些應該去除。然後,再重新安排你的時間。由於去除掉一些非必要的事情,應該處理的必要事物就會更清晰、更容易安排。對於空間的處理也可用同樣的方式來改善。 使用電子郵件的人每天會收到許多的郵件,如果不及時處理,會越累積越多(當時的想法總是「等以後再說」),最後可以累積到幾千封郵件。這時,若要找一件半年前的郵件,可能要瀏覽上千封的郵件才能找到。如果你在看完郵件後就馬上刪除不必要的郵件,或者歸類,以後可能只要搜尋一兩百件,就可找到那郵件。 再舉些生活的例子,有人覺得時間老不夠用,每天似乎很忙碌,但是仔細追究,他花的時間許多是不必要的。譬如他平時花費不少時間在看連續劇、與人聊天,或者看報紙小說等等,白白浪費許多時間,以至於許多更優先的事項「沒有時間」處理。這樣的人生果效必然會很差。如果能先從計劃中扣除非必要的事情,或充分利用閒暇時間,人生的效率就會大為提高。 電腦的設計會考慮到「磁碟清理」的需要。上帝在創造人類時也給了人自我清理的功能,如曾子說的「吾日三省吾身」,但問題是人往往任憑放縱自我的喜好或慾望,荒廢了這種清理的功能;無法勝過慾望的驅使,以致我們的人生過度耗費在娛樂休閒的事上,甚至陷於聲色犬馬的誘惑裡。許多時候,「 想做」的事凌駕於「該做」的事,以至於錯置了你人生的優先次序。而這些「想做」的事情往往對你的人生是有負面影響的。譬如某人因嗜賭,不務正業,花費許多時間與金錢,最後傾家蕩產,走投無路。 請「專家」幫你清理 自有人類迄今,人性的傳承經年累月,已累積了厚厚的污染與雜穢,就像使用多年而充滿油垢的油鍋,要靠自己來清理已不可能,只得請教清理人生的專家來協助。首先你要有改善人生運作效率與品質的渴望,下定決心清除人生不必要的事物或垃圾。如果你無力勝過慾望的驅使,達成你的目標,你可以來向耶穌祈求。耶穌來到世界的目的,就是要幫助人清理他的人生,如同電腦工程師,可以協助你清除你電腦裡的雜物。 我們多數人不是電腦專家,更不是清理人生的專家。因此需要人生的工程師──耶穌來幫助我們做好清除的工作。我們的身體與生命是上帝創造的,祂最了解我們的問題,請這個原創設計師來幫你解決人生問題,才能夠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耶穌說:「凡勞苦擔重擔的人 ,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 11:28)我們的人生有太多不必要的重擔,這些擔子對你無益,甚至有損,壓得你喘不過氣來,更奪去了你心靈的平安與喜樂。來到人生的專業工程師耶穌這裡,讓祂來清理、整頓你的人生,你就必得享安息。更重要的是,修電腦須要花費,而耶穌的服務則是免費,何樂不為?

他是人們的守護天使

他觸摸了千千萬萬人的靈魂。 「神愛你,接受基督作為你的救主,你的罪將會被赦免,你將和神永遠在一起。 」過去的五十多年裏,在約二百個國家的四百多場大型的佈道會上,共有二億人聆聽過這個簡單而有力的信息。沒有什麼死後下地獄的恐嚇,只有簡要救恩的信息,卻讓多數聽眾都流淚悔改,走到台前接受基督作個人的救主。 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佈道家 五十五年的光陰,讓一位意氣風發的佈道家,成為一個自覺不久於人世的老人,但傳揚福音的使命感卻仍溢於言表。這位已屆92歲高齡的老人,就是被譽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佈道家──比利‧葛理翰 (Billy Graham) 。 葛理翰是一位乳牛牧場主人的兒子,十六歲時決志信主,1940年按立為美南浸信會牧師。後來他成為全職的佈道家,1947年開始舉辦大型的佈道會。他是戰後影響美國社會最深最久的人物之一。 1949年,年僅卅歲的葛理翰在美國洛杉磯舉辦了為期三周的帳篷佈道大會。佈道極為成功,引發全美國媒體的大幅報導,一時之間他成為名牧師,連當時的總統杜魯門也當面詢問他的佈道工作。而原本三周的佈道大會又延長了九周,並移進有六千個座位的大教堂內舉行。歷史學家形容當時的葛理翰,猶如一顆從地平線升起的新星。 接著,葛理翰成了福音機構中,專門從事佈道工作的傳道人,他善勸勉德的品格和運用媒體的巧妙,使得他的佈道工作在其後的五十年內長盛不衰。 勸勉「好人」歸向神 葛理翰的佈道會每場有幾萬人參加,對社會發生了巨大的影響。葛理翰把他佈道的重點放在向「好人」傳福音上。這些人從社會的角度來看是「好人」、「善人」,他們也上教會,但卻不是基督徒。因此,葛理翰只是反覆強調神的愛和鼓勵他們前來接受耶穌。葛理翰佈道的信息一直保持著簡單明瞭的風格;不提及審判和地獄驚悚的信息 ,只提及神的救恩與愛。這一點是他佈道極具力量的原因之一。 葛理翰在整個社會中掀起的福音運動,觸及了六至七千萬美國人的靈魂。他盡量避免涉及有爭議的教義,也避免與其他機構,甚至是其他信仰團體的衝突。他把注意力放在「好人」身上,極力勸勉他們向善。葛理翰與其他基督徒領袖最大的不同,是他更在意讓信仰與文化相和諧融洽。 例如:在他的佈道大會所唱的歌曲,充滿了現代音樂的旋律。他更注重的是在每個人的靈魂,而不是社會議題,與其他保守的基督徒領袖不同的是,他的佈道充滿了活力;信息簡單明瞭,除了聖經的話,沒有複雜的神學辯論;他的話常能觸摸到聽眾的靈魂深處。 葛理翰的足跡不僅遍及美國,更到達海外。在香港的一次佈道大會上,雖然一直下著小雨,但結束時人們仍湧向台前,他善勸的能力,甚至讓許多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感動,而跟著葛理翰作祈禱悔改,接受耶穌為他的救主。 總統的靈性導師 美國雖然嚴格遵守「政教分離 」的原則。但是由於基督徒人數眾多,因此基督教在政治上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作為基督徒的領袖人物,自然多少會披上一些影響政治的色彩。 大部分基督徒領袖關注社會議題,團結基督徒的力量去影響政府,不同的是葛理翰更關注政治人物本身,尤其是總統個人的靈性、道德景況,以及由此而來的影響。 他是唯一能夠成為自艾森豪總統 (第卅四任,1953-1961年)以來,總統的私人朋友和靈性輔助者的基督徒領袖。每當國家危急關頭,他都會被總統邀請入白宮,徵詢意見和祈禱。因此,葛理翰對美國政治的影響是極為個人性,也是更為人性化的。 例如艾森豪競選美國總統時,就請葛理翰提供宗教上的意見,但葛理翰以不涉入政治為由而拒絕。但他鼓勵已經不上教會的艾森豪重返教會,並送他一本聖經。在就職典禮上,艾森豪總統帶領全國禱告 。在他總統任內,開始了由葛理翰發起,後來被稱為「全國早餐會」的活動,並設立全國祈禱日,艾森豪本人也加入教會並接受洗禮。 1991年初,中東戰雲密佈之時 ,葛理翰又再次被老布希總統請到白宮徵詢意見;為和平禱告。葛理翰的禱告是:「讓戰爭迅速結束,減少死傷到最低程度,使中東能有長時間的和平。」 葛理翰曾分別由總統和國會授予公民最高獎項──總統金勛獎和國會的榮譽金章。 作為一個宗教領袖,他與自杜魯門總統以來的歷任民主黨和共和黨的總統都有私交,並被尊為道德上的老師,實是難得。這多少要歸功於葛理翰個人的靈性持守,並且不涉入政治的態度。 當國家發生危機時,葛理翰也是民眾景仰的人物之一。比如奧克拉荷馬大樓爆炸後,葛理翰應邀在追思禮拜中講道。 2001年 911事件後,在國家大教堂的紀念會,他也應邀發言。他在美國人民中的影響力由此可見一斑。 每當國家處於危急關頭時,獲總統邀請為國家禱告與諮詢的人中,就有葛理翰牧師。因此,他被美國新聞周刊譽為「美國總統的守護天使」。 「智慧人的勸誡,在順從的人耳中好像金耳環和精金的妝飾。」 (箴 25:12)

飛揚雜誌

飛揚雜誌內容特色 飛揚協會本著一貫的理念,以現代的話語,透過雜誌、網站及講座,邁向福音真理生活化、生活真理化的目標。 飛揚雜誌內容取向: 一. 符合基督教信仰 二. 注重生活化應用 三. 觸摸時代性脈搏 四. 探索知識面思潮 在這理念主導下,飛揚雜誌出版十三年來從各個層面來探討,現已經完成81 期的主題。這些主題都是從大部份人感興趣的角度,來探討信仰在生活上的著力點。此外,我們也開闢多種專欄:嶄新的透視力、生長激素、文化掃瞄、關係的建築師、心靈之旅、生命的樂章、翱翔篇、人生補帖、智慧的花束等等。 這些園地是開放給弟兄姊妹,能夠從各種不同的觸角,來分享其人生經歷,見證主恩,或各行各業具啟發性的見解、領受……以激勵人心,榮耀主名。盼望這些園地,在眾弟兄姊妹努力耕耘下,能展現出美麗繽紛的姿彩,散發怡人的馨香之氣,更結出各種佳美的果子,榮神益人。 徵文比賽揭曉 飛揚雜誌今年舉辦的第五屆徵文比賽 (主題:「饒恕」),共有四十幾位投稿,比往年的七、八十篇少一些。但編審委員發現,入圍的每篇稿件都是嘔心瀝血的佳作,作者親身走過刻骨銘心的經歷,從真實人生寫出感人肺腑的作品。 經五位評審評定,結果如下: 特獎前三名: 第一名:那天你向我走來 (黃瑞怡) 第二名:拆毀一堵牆的力量 (周瑋瑋 ) 第三名:溫柔的眼神 (蔡正驊 ) 優作 (共六名): 愛,在基督裡 (陳國貞 ) 抓住幸福的尾巴 (莎吉) 彌補殘缺 (子玉) 走出囚籠 (區曼玲 ) 不完全的見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