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飛揚19期
Author: 馮耀翔
April 1, 2001
精神污染可有強力清潔劑? 許多工業發展的國家被形容是得了「環境失調症」。這是指有許多現代人對現今或未來的環境抱持一種否定、排拒的態度,而深深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和行為。 我的工作之一是教授醫學院學生和醫師有關環境和人體健康的複雜關係。在上個世紀發生了一些影響成百上千人的環境污染事件。雖然造成污染的因素或有不同,但是如果事前能採取安全的防範措施,就大可避免這些不幸的發生。 環境污染的惡果 在1953年,住在日本水俁灣和新瀉郡(Minamata Bay and Niigata)附近的人注意到那裡的貓,腳無法直立站穩。更奇特的事是,那些以灣裡捕來的魚所餵養的貓有抽搐和早死的現象。後來,那灣區有數百個居民產生了一種當地醫生從未見過的症狀,並且那裡出生的嬰孩有腦部失常和異狀的痙攣。當他們長大些時,這些孩子被發現有智能障礙的問題。 經過幾年的調查研究,這種怪異的症狀的原因可追溯到一家製造塑料的工廠,排放含汞的廢料到海灣裡之故。這些含汞的廢料經由那海域的蝦和貝類,及食物鏈的上送而產生機能性的質變。這些有機性的汞物又汙染了魚類。過了好幾年,科學家和醫生才查覺那裡的居民所吃的魚是已被汞廢料所污染了。 在1979年台灣也發生一樁污染的事件。許多家庭包括中、老年人在他們的臉部和身體其他部位上生出嚴重的痘疹。由於類似的情況十年前也曾在日本發生過,醫生就搜集那裡病人的有關資料。 結果發現一種化學名叫PCB的東西,是用在米糠油的機器中的,在製造米糠油時這種東西就滲入到油裡面。以致數百食用這種米糠油的人就得此症狀。有些孕婦因而產下智力較低,行為較多偏差的孩子來。另一樁有名的污染事件,是發生在台灣和印度的某些地區的井水,因含砷而導致當地許多人罹患「烏腳病」。 住在美國的居民多半對環境的污染較為警覺。因此會要求空氣要清潔,水要純淨,食品不能有任何問題。當人們愈警覺環境污染,就愈無法容忍即使其危險性不大,卻會威脅他們健康的任何污染,諸如不良的空氣品質、被污染的水質,甚至是加工的食品等等。 因此愈來愈多人固定使用他們認為有益於他們健康的天然而純淨的物品。然而,能同樣關心人類心靈的純淨與否的現代人卻不多,鮮有人會在意道德價值和心靈是否純淨、健康的問題。 然而,我認為健全的思想、價值體系和靈性,就如同食物、水和空氣,皆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三大要素。我們的飲食不但要適量,並要平衡。如果我們飲食過度,就易導致肥胖。不少複雜的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就是由肥胖引起的。 人生價值的迷思 環顧四周,我發覺人們注意他們所吃的遠甚於所想的。在追求世界的東西,人們的心裡常被五種英文字首為「B」的東西佔據:美貌(beauty)、銀行(bank)、歸屬(be-longing)、事業(business),和智能(brain)。 多數美國人,尤其是婦女花費了許多時間、金錢來美化她們的外貌。商家和媒體總是不遺餘力地灌輸大眾被扭曲了的「美」的觀念。 銀行代表金錢。許多創業者為儘快地累積財富,而投注他們所有的時間、心力來達成目標。甚至不惜賣友求榮。這種「金錢就是權力」的錯誤觀念正彌漫在社會各個角落裡。 歸屬感則涉及自我中心的愛,愛原是美事,然而這世界充斥的卻是爾虞我詐、只取不給的欲求,人類心靈被污染成為自私自利的地獄所在。 當人擁有一個事業或成為其領導人,他就擁有權力與權威。由於對權力的誤解,權威因此也被濫用與誤用。領導人變成了暴君,而不是一個以服務為首的領袖。 另外,有許多才智之士不計代價地追求高學位,他們認為學識是人生中唯一有價值的事,而不辭勞苦地追求許多的學位,並鄙視那些低學位的人。這種高舉學識才智的扭曲心態肆虐了中國好幾個世紀。 除了心靈與思想的污染外,社會的價值體系在近幾十年也不斷在轉變。記得六十年代,我讀中學時,在課堂裡嚼口香糖即被視為一種「很嚴重」的冒犯行為。吸煙,在七十年代仍被視為一種「不良」行為。在八十年代,學生只能偷偷地吸毒。那時候,人們稱夫妻外的男女性關係是「淫亂」。 如今,嚼口香糖根本不算甚麼冒犯;在校園裡吸大麻或喝酒已見怪不怪了;不正常的性關係不再叫淫亂,而稱之為「外遇」。原本是一個絕對的道德價值,現在只成為心理語庫的一個詞彙。 即使是心靈健全的人也易受到汙染。「新世紀」運動(New Age)倡導「萬物皆神明」的觀念正影響著人的敬拜觀念。宗教已經變成一個專有名詞,而不涉及與一位真實、全能之神的關係。宗教不再是一種信仰,一種與神的關係,或一個服事的呼召,而是一種風尚而已。因此人的生命毫無改變,更談不上能心意更新變化。 人生美福何處尋? 在一次為期一週的全美醫師大會,主題為「讓我的子民思想」,其中討論到有關「甚麼是日光之下值得去做的事?」令我感到有趣的是,人在艱困的環境中往往不會質問生命的意義;只有當他達到人生的高峰,或獲有了一切,他才會質疑生命是否有意義。除非有無止盡的目標,否則他很快就會沉溺在眩目的成就裡,而迷失了方向,終致嘗受生命空虛的滋味。 我曾看到不少在北美或已開發國家的人,雖有很多物質上的享受,卻因為承受許多的生活壓力,和心理上的問題而導致更多身體上的疾病。 所羅門王擁有了一切人豔羨的學識、智慧、名聲和財富。他雖然享盡了人世間的各種美福,卻仍感受不到任何滿足。當人把神束之高閣,則任他從哪裡尋找,也找不到生命的答案。 我們能為健康的緣故,十分留意去防止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食物、水和空氣的污染,因為知道污染的食物、水和惡質的空氣會導致我們生病,甚至影響下一代的健康。然而我們豈能漠視思想被污染,價值觀和心靈被扭曲,而不與為環境保護所做的努力等量齊觀? 零污染的根源 聖經裡耶穌宣稱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約6:35)耶穌是純淨的糧,能永遠滿足人類的心靈。祂的話語帶有大能,祂的所作所為令人驚異。耶穌也宣稱祂所賜給人的活水,要在人的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4:10, 14) 祂極樂意賜予我們這生命的活水。在耶穌裡的一切是純潔無瑕、毫無玷污的。祂是所有人類關係的解答。認識祂將會帶給你真正的人生盼望與喜樂;擁有耶穌所賜純淨的心思意念,你將變成更為純真和有智慧的人。 朋友,你願更多來認識這位耶穌嗎?聖經告訴我們,任何人只要接受和相信耶穌,他就成為神的兒女。(約1:12)我個人已經嘗受到這完全潔淨,毫無污染的生命活水、食糧與氣息,並享受到由耶穌賜予的最上好福份,您也願意來享受這人生至福嗎?
Author: 王夢蓓
April 1, 2001
女人,妳的名字不是弱者;女人,妳的名字是幫助者。 大部份的女性自小就為將來的家編織美夢,也許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假想的伴侶,在人群中一望見他的背影,耳邊就響起了教堂的鐘聲。這個憧憬是一個頑強的心願,在不斷的尋尋覓覓中,一次又一次地造訪我們。 是誰把這樣一個吹不熄的蠟燭初次點燃在女孩的心中?縱使一再地為愛所苦,又一再地大失所望,絕大多數的新娘在婚禮的那一天,仍然像一個天真的女孩,在看似成熟世故的面紗底下,隱隱約約可見的仍是一雙充滿期盼的眸子。更遑論那些所謂幸福的少數,愛情的路上一帆風順,她們的心裡更是洋溢著無限的憧憬:「等我長大的時候,一定要和我所愛的人結為連理,我要奉獻所有的給他,和我們的家,做個幸福滿足的妻子。」這幾乎是所有女性的期盼,不管女權運動如何高漲,新女性主義如何抬頭,每一位步入禮堂的新娘,仍是帶著為愛奉獻一切的心情,虔誠地跪在聖壇前,求上帝賜福成全。 美夢難實現 直到第二天,第二個月,第二年…似乎伴著丈夫鼾聲入眠的永遠是自己沒講完的話,而會在乎襪子有沒有捲成一團的,也是自己。努力想建立更親密關係的,似乎也是女人。自己猶如孤島上的生還者,面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心中的吶喊只有自己聽得見。 面對一臉無辜的丈夫,只有一再向自己重述婚禮上的誓言:「或順境或逆境;或富有或貧窮……」為了愛的緣故,咬緊牙關憋住氣,勇往直前,然而她的心已冰冷,好些中年婦女因此走上了絕望的路。當責任完成,兒女長大離巢後,便像是卸任的奴僕。心想我已還清債務,仁至義盡,從今以後我倆互不相欠,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往後我只想清清靜靜地過日子,好好地對待自己。上焉者尚能相敬如賓,少來夫妻老來伴。下焉者則可能落入情感的試探,步入中年後仍擺脫不了婚外情的引誘,走上了不歸路。 男女差異大 對一個男人而言,家的意義可能和一個女人不盡相同。在一個男人心目中,當他結婚的那一天,他覺得自己已經跑到了終點,多年來辛苦的追求,如今終於可以高枕無憂了。在心態上他覺得成家的心願已達成,餘下的精力和時間必須另外尋找投注的對象,可能是事業,也可能是知識的追求。 然而對一個女人而言,從結婚的那天開始,就是她摩拳擦掌,大展鴻圖之時。她的事業就是經營這個新家,如今有共同努力的夥伴,正是方興未艾,充滿了潛力與契機,怎不令她興奮呢? 男女兩性看待婚姻的心態有如此巨大的差異,如何能同心攜手經營美滿的婚姻生活,確是值得加以探討的課題。 妻子的角色 其實造物者和婚姻的創立者──我們的神,早已告示我們雙方各負的職責。對於做妻子的,神說要做個「幫助者」。我們若能返璞歸真,回到大前提,遵守「使用手冊」上的說明,婚姻生活定可成為祝福,就像神當初的心意「那人獨居不好」,叫我們有了配偶,在身心靈各方面都能支取神的應許,過更豐富的生活,享受更豐盛的生命。 在婚姻生活中,妻子必須放棄童話式的美夢,認清事實,那就是人間中無一人能滿足她所有的需要,即使是自己所託付終身的丈夫。這份滿足感只有神才能賜予,不要受那些美麗動人的詩詞歌賦的矇騙,以為有了白馬王子或完美先生(Mr. Right),人生就圓滿無缺了。 聖經上告訴我們:「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詩16:4)如果期望先生來滿足我們所有的需要,這個願望必定落空。神的使用手冊上,已明明指示:「若喝別的水,必定會再渴。」賜生命的主才是惟一滋潤女人敏感,又詩情畫意心靈的源頭,而要求先生扮演上帝的角色,無疑是緣木求魚。 真愛與接納 男人最怕女人嫌他不好,不夠能幹。做為「幫助者」,妻子要學習那位大幫助者──「上帝」的榜樣,因我們的丈夫是與我們一同承受生命之恩的,所以要愛他、肯定他、接納他。 有一位幼稚園的老師,定意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對班上每一個孩子說一句肯定讚美的話。當一個個孩子排隊經過她面前,仰起他們天真期待的臉,她總能想到他們一天之內或多或少值得嘉獎的地方,「小明,你很會幫助人。」「小莉,妳很安靜看書。」唯有這一天,小華站在她面前的時候,她竟想不出一件可以褒揚他的事。這孩子又搗蛋,又不聽話,十分令人頭痛。但當她看著小華時,她靈機一動,說:「小華乖乖,你眼睛的顏色好漂亮。」小華充滿自信而快樂地離開教室。明天小華是否乖是另一回事,至少今天老師和小華都很滿足,因為他領悟到「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能做什麼,而在於他是誰。」要能完全接納對方,必須先謙卑地看到自己的不完全。 抓住他的胃 有人說:「要抓住男人的心,必須先抓住他的胃。」忙碌了一天,回到家裡有一頓熱騰騰香噴噴的晚飯等著你,是一個現代人的奢求,但全家人一起吃晚飯的確是很好的凝聚力。對於新新女性,也許不屑做個傳統的女人,更不願受柴米油鹽的捆綁,於是紛紛走出廚房。但是神創造女人,比男人心思細膩,觀察敏銳,柔軟的心也較易受教。只要稍微用心,事先預備,請教友人,加上豐富的資訊,在家做出一頓廚房自產的晚餐,比在辦公室設計電腦程式,對家庭有更長遠的影響。 肯定與讚揚 肯定丈夫本身,和他已經做到的,並公開表揚,也是「幫助者」可以努力學習的。「爸爸很努力賺錢。」「爸爸急公好義,是最好的朋友。」「爸爸愛我們。」「爸爸很積極進取。」都是鼓勵、肯定、讚賞的話,可以多多益善。也許多年的婚姻生活,令我們忽視了丈夫的優點,要回想當初為何選擇他為終身伴侶,他必定有吸引人的地方。何妨再用放大鏡看看,他有那些優點和特質,求神調整我們的視觀和心胸,多一份欣賞和感激,是婚姻生活中的維他命。 不越俎代庖 「幫助者」不是一味的搶救、縱容、溺愛,或代打。幫助者願意忍心看所愛的人受苦,因為那也是一條學習的途徑。做丈夫的也有自我成長的責任,所謂「好漢做事,好漢當」;「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過度的維護和縱容不見得對他有益。終極的幫助者是上帝,做妻子的不必扮演全能者的角色。若有不負責任的行為、言語,或精神、身體上的虐待,一定要事先談好後果,且須嚴格執行。讓後果成為後事之師,使他學到寶貴的功課。 做妻子的要用愛心支持他,並靠上帝堅忍的愛,永遠對他有盼望,就如上帝愛我們,希望我們做正確的抉擇,但祂不勉強也不代替我們做我們份內的事,只是永遠等待我們自動自發,上帝是隨時的「幫助者」,也是最好的榜樣。 婚姻靠神繫 神設立婚姻制度,要人類從婚姻的經驗裡窺知合一的奧秘。然而在這墮落的世間,再美的婚姻也會有它的缺憾。但是神應許要成為我們的避難所和拯救,祂將兩個不完全的人結合在婚姻裡,不是要他們彼此折磨,也不是要他們灰心喪膽,乃是要藉著天天捨己的經驗,體會祂浩大和源源不絕的能力,在各樣的試探裡,經驗祂的保守與信實,使兩個截然不同的人,在苦難的人生中,享受那最大「幫助者」的幫助。 讓我們在有血有淚,也有歡笑的婚姻中,靠主堅強,每天過著「願神的國降臨,願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6:10-13)的日子,直到我們迎接天上新郎的那一天。願這個主禱文,不止是婚姻中祝福的一首詩歌,也是所有身為人妻所盼望的。畢竟「有情人終成眷屬」還是值得珍惜與嚮往的少女夢,因為神的原意本是如此。
Author: 潔
April 1, 2001
生命有如溪流,流速有快有慢,有時似乎靜止不動,有時卻又萬馬奔騰。即便如此,只要看到生命有成長,流速的快慢,就不再是人生的執著,只要活得有意義,就不枉今生的流程。 孩子小的時候,常喜歡膩過來,要人陪著玩。有時候正忙著疊衣服,咚的一聲,一個小圓身軀就落進了懷抱。小頭正好頂著下額,讓你清楚嗅到奶香味,小腿正好疊入盤坐的雙膝,可以貼切的感受到那溫暖的體溫。 「媽媽唸書書。」咬音有些不清楚,不過意念十分堅定。 於是那個午後,我在無奈中,卻心甘情願地擁著那圓滾滾的小身軀,唸那已經唸了千百遍的「小熊的哈欠」。 突然有一天,驚覺手中的事居然可以一口氣完成了時,盤坐的雙膝卻空盪盪的有些冷清落寞。 於是和孩子們訂下了約定:「媽媽說給我十分鐘的時候,就要過來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孩子長大了 暗號發出的時候,已入青春期的老大,總是十分紳士地伸出手掌,來一個掌心對掌心的擊掌禮。這些年和他講話都要微仰著頭,出門時早已換成了他幫我遮陽撐傘。對一個身形比自己高大的男孩,我瞭解他有成長期的尷尬,我該尊重他的感覺。 剛入青少年初期的老二,還會伸出猿臂,來一個隔著些許空間的擁抱。既有對孩童期的依戀,又有「我在長大」的掙扎。 至於老三,則像一部圓頭火車,咚咚咚衝過來,刷地就一股腦兒全貼上來。頂著他的頭,常愛戲謔地逗他:「不要長大好不好?」 「可是我沒辦法不長大啊!長大了,我才能做很多事。」他理直氣壯的說。 「但是你長大了,媽媽就老了,你也離家了,那怎麼辦?」我故意裝得有些傷心,心裡還真有些失落感。 「不會的,我會一直照顧媽媽的!」他一口承諾,當然不知肩上的是一付怎樣的擔子。 生命會成長 午夜夢迴,孩子的童言童語,在心中彷彿涓涓的小溪流過。我忽然瞭解,真正的生命,是沒有辦法不長大的,是在留意或不留意中,有一天就會抽離了孩童時期的「隨心所欲」進入「有所分寸」的圓熟。成長後的生命,會把孩子的話語、心思、意念都丟棄了,而嚮往「能做很多事」的擔當,產生從「被人照顧」到「照顧別人」的蛻變。 即使生命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些許失落、些許苦痛,卻總比「怎麼老是長不大」的焦慮,更讓人心安與感謝。 喜獲麟兒 新年剛過,朋友的胖兒子著了地。他快樂的昭告天下,電子郵件裡充滿了新生兒的神采。五彩繽紛的畫面裡,有母親貼著孩子的小臉、有父親驕傲地抱著孩子。新生命來臨的喜悅,強烈地衝擊著觀賞的人。 想想也難怪,結婚了七、八年,終於有了第一個子嗣,而且是家族裡第一支傳宗接代的香火,那種急於與人分享的驚喜,就像決了堤的河水,堵也堵不住。 寫信去打趣他:「尿布、奶瓶、熊貓眼的滋味如何?」 他回信:「很好,一點不覺累…。」 我讀著,忍不住笑了。 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可以讓做父親的完全忘卻被打亂的生活腳步,依舊無怨無悔。可以讓做母親的忘卻生產時的撕裂痛楚,依舊又疼又愛。只因曾有殷切的期盼,就有被磨鍊出來的忍耐。曾有美麗的夢想,就不畏懼夢境成真後的煩瑣。 當新年的鑼鼓正喧天價響,擾得人心頭一團熱,卻聽到另一個令人心裡一涼的消息。 喪友之痛 「你知道嗎?聖誕節前的佈道會剛來教會的一對夫婦,還和我們同桌一起吃飯的,那太太在12月24日聖誕夜死了…。」 乍聽消息,我驚愕地說不出話來,怎麼會這樣? 纔廿出頭,花樣的年華,怎麼一下就成了一杯黃土? 「他們去海邊玩,丈夫替妻子拍照,才一轉眼,妻子就被突然捲上來的瘋狗浪給捲走了。」 友人還在描述事情的始末,我卻努力追憶他們的面容,還模糊不清時,心中卻忍不住淌下淚來。 一個生命的殞落,使人還來不及將其音容笑貌好好印在心上,煞那間就成了泡沫。一個生命的消逝,可能在前一刻還展現著燦爛的笑靨,下一刻就成了無蹤影的空白。 那幾天我常在反覆思想,生命究竟是什麼?是舞台剛升起時,眾人興高采烈的期待,還是舞台落幕時,獨自一人的滄然淚下?是為著賺得全世界時的汲汲營營,還是賠上生命時的懊悔不值?正如聖經所說的:「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太16:26) 也許生命的價值,不在乎賺賠,乃在乎是短暫或永恆。生命的意義,不在乎長短,乃在乎是否已抓住了那上好的福份。
Author: 思逸
April 1, 2001
面對這個時而興奮,時而消沉的大孩子,在旁看了著急又不捨的父母又當如何呢?豈能失望於他的不成熟、不穩定?或一昧地苛責他的表現、批評他的努力,添加他的罪疚感?抑或張起更高、更強的保護網來供孩子躲藏;處處耳提面命,事事代為決定,惟恐他受傷害?
Author: 莊芷
April 1, 2001
因著許多次「愛之深,責之切」所帶來兩敗俱傷的後果,讓我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就是原來許多「愛的習慣」也可能有所偏差,是需要修正改進的。
Author: 沈賢林
April 1, 2001
拿破崙失敗,敗在他崇敗心中的偶像。亞伯拉罕成功,成在他打破生活的偶像。 生長激素 拿破崙精通領導統御,在政治、軍事上都是一世梟雄。一生叱吒風雲,勝仗無數,甚至雄心勃勃地企圖統一歐洲,名留青史。想不到滑鐵盧一役卻打了敗仗,終其一生,不但未能征服任何人,反而成為笑柄。「滑鐵盧」甚至成為失敗、恥辱的代名詞。 拿破崙的晚年,被拘禁在小島上,在監獄裡陪伴他的是牆上的一個小十字架,和桌上的一本聖經。令他困惑不解的是,牆上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耶穌,在世時雖然卑微,死後基督教卻能繼續不斷地擴展,繼續不斷地得人心、征服人。而他拿破崙,枉為一世君王,雖驍勇善戰、聰明絕頂,統治的國度卻不過數十年,最後下場卻落得如此悲慘,老天是否沒眼,慧眼不識英雄呢? 亞伯拉罕的父親以販賣泥土作成的偶像為生。偶像店的生意很好,很多人購買回家供奉祭拜。年輕的亞伯拉罕十分納悶,為什麼從他手裡捏出來的,摔在地上即破的脆弱泥像,別人願意買回去戰戰兢兢地拜。他問他的父親,但是他的父親不理會他的問題,只叫他多做事,少開口。 偶像自身難保 有一次,一個看來年紀不輕的人到店裡買偶像,他看上了一個亞伯拉罕做的偶像。亞伯拉罕問他說,「請問先生,您多大年紀了?」客人有點驚訝亞伯拉罕的問題,但還是回答了,「六十五,你為什麼問這問題呢?」亞伯拉罕說,「我只是很奇怪,以你的歲數、智慧和經驗,怎麼會要一個才只有兩天大的泥像呢?」老人一句話不說地步出了店,不用說,亞伯拉罕遭了一頓罵。 另有一次,一位家裡遭到小偷光顧,受到驚嚇的婦人唏噓地到店裡來,她要買店裡最大的偶像回家保祐她。亞伯拉罕問她說,「妳為什麼不去偷一個偶像呢?偷偶像和偷其他的東西沒有什麼差別,是一樣容易的,我們店裡的偶像也常被偷。」雖然亞伯拉罕拿了一個偶像給她,但婦人也是沒買就走了。結果亞伯拉罕又遭了一頓罵。 偶像皆受造物 有一個夜晚,亞伯拉罕睡不著,他看到夜空中星光閃爍,十分美麗。星光讓他心中平靜不少,因此興起拜星星的念頭。可是他再看月亮,月亮比星星更亮、更好看,那要拜星星倒不如拜月亮。這麼一想,他又想起日出太陽的光芒,那麼應該拜的是太陽啊! 可是接下來,他就困惑了,因為他又想到雲,想到雨,想到風。到底是誰讓太陽、月亮發光,誰又造雲、造雨、造風的呢?這一切的背後,一定有一位主宰者計畫一切,雖然他看不到也不理解,但他知這主宰者才是他應崇拜的。 亞伯拉罕想通這道理,就起身 把店裡的偶像都打爛了。第二天早上,亞伯拉罕的父親看到店裡被打得稀爛的偶像,非常憤怒,問亞伯拉罕說,「你說說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會這樣呢?」亞伯拉罕說,「大概偶像們昨天夜裡吵架,互相打鬥,兩敗俱傷吧,你看,這偶像旁還有一把斧頭呢!」亞伯拉罕帶著微笑,好像真有這一回事。 他的父親更氣憤,「胡說!偶像怎麼會吵架,他們根本連話都不會說。」亞伯拉罕看著他父親,同意的說,「那麼,為什麼要拜偶像呢?他們又聾又啞,沒有一點能力,什麼都不是,更不會是神了。」 受造物不恆久 年輕的亞伯拉罕不認識神,啟發他靈感的是認識「創造者」與「受造物」的區別。神創造天地,是 「創造者」。除了「創造者」之外,其他一切都是「受造物」。而「受造物」之間物物彼此相剋,沒有一種夠堅強到永不會被摧毀。我們可以把亞伯拉罕對星星、月亮、太陽的思考推想到任何受造物上。 比如說,石頭夠堅硬,但利鐵卻能將它切成兩半;鐵雖硬,但火能燒軟它;火雖熾熱,水能澆熄火;水雖沉重,雲卻能帶著跑;雲雖能帶著水,卻是隨風飄浮;風雖強勁,人卻能抵擋它;人雖夠堅強,卻容易受恐懼疑慮所左右;恐懼能控制人,但酒能讓人壯膽;酒雖能壯膽,睡眠卻能輕易讓酒失效;而睡眠,最後卻敵不過死亡。沒有受造物能克服死亡,至終只有「創造者」能戰勝死亡。我們是寧可要「創造者」還是要「受造物」呢? 在現實生活裡,區別「創造者」與「受造物」是很重要的。例如,我們每個人都有野心、夢想,和追求的目標。有人追求金錢、名利;有人追求藝術、學問,也有人為國家民族而努力奮鬥。這一切都屬於受造物,都是彼此相剋,不能永遠長存。 根本問題在人心 然而,這個問題不是金錢、名利、藝術、學問、國家、民族等等 「受造物」本身的問題。羅馬人曾問猶太人,「你們的神那麼討厭偶像,為什麼不毀掉所有的偶像呢?」答案是:「神不毀掉所有的偶像,因為有人拜太陽,有人拜月亮,難道祂也要毀掉太陽和月亮嗎?」 羅馬人又問,「如果是這樣,那你們的神可以毀掉沒有用的偶像,保留有用的偶像啊!」答案是,「如果神這樣做的話,那人們會說,既然邪惡的、不好的偶像都毀壞了,那沒有毀壞的一定是好的,讓我們來敬拜它吧。」 問題是當一個人把「受造物」的地位在心中提高到高於「創造者」時,就變成是拜偶像了。人若拜偶像,敬拜和追求「受造物」,結果是如何呢?詩篇115: 8 警告我們,人手造的偶像「有口卻不能言,有眼卻不能看,……造他的要和他一樣,凡靠他的也要如此。」 拿破崙征服世界的雄心,就像亞伯拉罕自己手捏的偶像,是拿破崙為自己塑造的偶像。在拿破崙心中,它比一切都重要,結果,讓拿破崙一敗塗地的豈不正是心裡「要征服世界」這偶像嗎? 上一期飛揚雜誌(第十八期),在「眾生相大展」一文裡,提到讓神進到我們心裡,親自帶領我們應付情緒的衝擊 (情緒也是受造物)。 然而偶像不除,神是不會進到我們心裡的,「創造者」與「受造物」在我們心中的地位對我們影響深遠,豈容忽視呢?
Author: 李順長
April 1, 2001
讀過幾個民族英雄的故事,兒童時代的我們,大致都會撫書三歎:「舜何人也,禹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看過幾部壯士好漢的電影,青年時期的我們,大概都曾有過激動的情懷:「我也要做個對歷史負責的人物。」 一心想追求做個成功人物嗎?好志氣! 芝加哥第一國家銀行的副總裁克利斯多福(Christopher Wilson)仔細研讀過偉人傳記,分析他們所以偉大的原因。他發現史上偉人都具備五個共同特徵。是什麼因素使林肯、甘地、史懷哲鶴立雞群?具超凡的能力?當然也有許多擁有超凡能力的人物並沒有爬升到如此偉大的地位。對克利斯多福來說,這些天王級的偉人,都展現出下列五個美善的習慣: 1.擁有深刻的信仰,帶給他們內在力量,走過生命歷程中的考驗和危機。 2.從誠實的謙卑,流露出對周遭人群的敬愛。 3.追求公正和品德整全的本能。 4.珍惜上帝所賦予的才幹,盡力將它開發到巔峰狀態。 5.願意為他們所相信的真理犧牲生命的決心,絕不妥協放棄。 克氏貴為銀行副總裁,人生歷練必然豐富,他的眼光必有其睿利性。他個人認為第五個習慣──願意為信仰奮戰的決心,不顧一己的安危和物質損失,是大部份人最難達到的境界。但如果一個人養成了這些習慣,將一生建築在這信念上,雖然他不一定享有安逸和舒適的生活,但這樣的人一定找得到內心的滿足、心靈的平安和有意義的人生。 克利斯多福所觀察到的偉人五大習慣,證諸耶穌基督一生,果然是天衣無縫。 1.耶穌相信完成天父的旨意,是祂人生的最高指標。在嚴酷的客西馬尼園考驗裡,這信念是祂 得勝的內在力量來源。 2.耶穌心裡柔和謙卑,在對當時下層社會人物──娼妓、稅吏──的愛和接納上表露無遺。 3.耶穌的品德純全無疵,連最挑剔的敵人都找不出祂有任何道德上的破綻。 4.耶穌將祂卅五歲短暫的一生,全然竭力奉獻來服事人群。 5.耶穌為正義、真理和愛心,至終犧牲生命在十字架上,祂在壓力下絕不畏縮放棄。 操練前述五種好習慣,即使你沒有機會登上歷史名人榜,但在你妻子、兒女、親友、同事眼中,你將是個平凡的偉人。 本期飛揚的主題:「習慣」所選擇的文章,著眼於美好的習慣,如何幫助你在親子溝通,或人格栽培上更加成功。我們也使用了一點篇幅,探討如何戒除壞習慣,建造好習慣。聖經所贊許的好習慣一旦養成,它就會是你一生幸福安全的守護天使呢!
Author: 李順長
April 1, 2001
讓壞習慣成為歷史!讓好習慣成為自然! 在辦公室的同事間稍加留意,你可以察覺人類形形色色的習慣──某甲習慣把文案堆積在桌角右上方;某乙習慣於早晨灌下兩杯咖啡;某丙上洗手間一定撕下三張擦手紙;某丁最會巴結上司。 在繁忙的十字街頭紅綠燈前佇足片刻,你也可以觀察到芸芸眾生的生活習慣──某甲利用那卅秒替自己畫眉上妝;某乙利用那卅秒吃幾口三明治;某丙利用等紅綠燈時刻刮鬍子;某丁緊鎖眉頭,不耐煩地猛按喇叭。 這些生活細節的習慣也許無礙人生得失,但有些人生態度的習慣卻足以決定個人前途的成敗──比如,一個人的思想習慣是消極,還是積極;面對挫折是放棄還是奮戰;為人處世是多懷疑還是多信任;做事是敷衍了事或是認真負責,這些習慣具有決定人生命運的力量。一個人培養出健康優良的習慣,他有可能成為成功的吸鐵石。一個人落入壞習慣的模式,他很可能墮入失敗的惡性循環裡。 習慣成自然 聖經裡提到一些偉大人物所培養出的習慣,這些習慣是他們成功的根基──但以理習慣於一日三次,上樓跪在朝向耶路撒冷的窗前,在神面前禱告感謝。這習慣給他力量,在波斯王朝宰相任內,將國事治理得有條不紊。任何大小的抉擇,都先找個安靜的時刻,到上帝面前尋求祂的智慧,這是極佳的習慣(但6:10)。 耶穌的父母約瑟和馬利亞,每年的逾越節就到耶路撒冷去朝聖,在耶城住幾天,到聖殿去敬拜和禱告。這個美好的習慣一方面是民族向心力的表達,一方面是宗教情操的極致,提供他們靈性上格外與神親近的經歷(路2:41)。耶穌從小在這敬虔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塑造出美好的人格。 當然也有人不知不覺地養成壞習慣,阻礙了自己的前途,破壞了家庭和諧──有些人習慣了懶散,挨家閒遊,又說長道短,好管閒事,說些不當說的話(提前5:13)。又有人習慣了嘮叨,整天在丈夫的身旁滴滴答答,沒完沒了(箴19:13)。又有人習慣了什麼工都不作,反倒專管閒事(帖後3:11)。甚至有人習慣了說謊,良心麻木,如同被熱鐵烙慣了一般,提倡一些稀奇古怪的理論和鬼魔的道理(提前4:1-2)。這等人的習慣害己又害人,卻毫無自知之明。 習慣與效率 習慣是一種頑強的生活模式,有其時空上的一致性,常常會進入一個人的潛意識範圍,以直接反應的方式表達在生活中。因為習慣性的動作可以節省精力和時間,這種自動化的反應是個人或社會有效性的分界線,良好的習慣能產生高效率的成果,卑劣的習慣則導致低效率的狀態。 習慣的本身就像地心引力一樣,是中性的,如何使用它才決定它的價值。當我們不慎撞翻了玻璃杯,使它從桌上滾落到地板,摔得粉碎,這同樣的重力可以打破玻璃杯,但也可以幫助你開車急轉彎時,身體仍能牢靠地坐在車座上,而不致傾倒。習慣就像重力一樣,既可以破壞,也可以建設,端看你如何使用它。 社會的安定,在某種程度上是依靠約定俗成的習慣──比如開車,你必須養成留在自己車道,不隨意忽左忽右的好習慣,以保障自己和別人的安全。 比如做父母,你必須養成負起養育兒女責任的好習慣,以保證生命繁衍的確定性。比如工作,你必須養成尊重上司權威的好習慣,以保持公司營運效率的最佳狀態。比如保健上,你最好養成運動、刷牙、洗澡、休息的好習慣,以保有強健的體能。 好習慣舉例 如果你已享有下列好習慣,恭喜了,你的人生有較佳機會風調雨順: ‧認真工作的習慣,是你事業成功的基礎。 ‧量入為出,適當儲蓄的習慣,是你財務自由的保證。 ‧每星期日上教堂敬拜神的習慣,是你每週心靈力量更新的來源。 ‧負責任而不是抱怨的態度,為工作升遷創造了機會。 ‧多替別人設想,運用同理心的習慣,是美化人際關係的潤滑劑。 ‧每天安靜讀經祈禱的習慣,是你心靈與神共鳴的契機。 ‧以樂觀態度來面對人生逆境的習慣,為美好人生創造了向上的轉折。 ‧相信上帝而非懷疑上帝的習慣,是人生平安喜樂的催化劑。 壞習慣嘴臉 有些人生習慣卻具損人害己的殺傷力,一旦養成將後患無窮,不能不嚴加防範,比如: ‧吸食麻醉品的習慣,短暫的心理麻痺,換來了長期的心靈癱瘓。 ‧酗酒的習慣,以酒精來逃避愁煩,只會引發更多的空虛。 ‧濫交的習慣,發洩性慾是感染疾病的最快途徑。 ‧拈花惹草的習慣,不負責任的交友態度一旦養成,至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發怒洩恨的習慣,將親朋好友驅逐得遠遠的。 ‧將小難題擴展成大災難的憂慮習慣,足能消耗掉我們大量的情感力量。 ‧佔別人小便宜的習慣,自私的人不可能成為大企業家。 ‧背後說長道短的習慣,製造了人際關係的緊張。 ‧好吃懶做的習慣,是貧窮的主要成因。 ‧半途而廢的習慣,消滅了成功的機會。 改造習慣四妙招 如果在你的人生旅程中,有些壞習慣已經不知不覺養成,但你下定決心依靠耶穌基督的力量,破除舊習慣,重建美好的新習慣,下列方法必大有助益── 1.消除舊習慣的最好方法是,建立一個好習慣來取代。 培養積極思想的好習慣,消極思想的壞習慣自然就消失,培養一種努力上進的好習慣,那萎靡放蕩的壞習慣就不易有存活的可能。就像信仰耶穌基督,光明喜樂自然內住你的心靈,黑暗勢力裡的鬼魔邪靈則不易侵犯你。 2.除舊佈新需要極大的情感動力。…
Read more
Author: 編輯室
April 1, 2001
Habit simplifies the movements required to achieve a given result, makes them more accurate and diminishes fatigue. William James 習慣能簡化工作的流程,增加精確度,消減疲勞,而達到既定的目標。 It is not in novelty but in habit that we find the greatest pleasure. Raymond Radiguet 人會在習慣中,而非新奇中,享受最大的樂趣。 Habituation puts to…
Read more
Author: 劉亦文
April 1, 2001
用慣了舌的人,可以試試用耳朵 若想夫妻恩愛、親子和諧、朋友忠誠,或擁有美好的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許多人都會回答──溝通。 因為溝通能增進彼此瞭解,進而互相接納,良好的關係自然就建立起來。但對大多數人而言,溝通卻是件辛苦的差事,有些人本來就不愛說話,有些人則總是說錯話。 每個人都有一些溝通的習慣,有好習慣,也有壞習慣。我自己就有一個難改的習慣,特別是和孩子說話時──欲罷不能。有一次,老二練鋼琴練得心不在焉,我就對他訓起話來。沒想到,那次他倒氣定神閒,非常馴服。好奇之下,我犧牲「訓話」時間,轉問他:「你今天怎會這麼有耐心,乖乖聽媽媽講話?」老二回說:「噢!因為我知道妳又會說很久,我今天很累,妳說話時我剛好就可以休息,不必練琴。」然後很有禮貌地說:「媽媽,妳繼續說吧!」 習慣性對話 對許多人而言,說話已逐漸成為一種習慣,隨著每天例行的生活,反覆說著似乎必須要說的話。先生上班了,就說「別忘了帶便當!」孩子放學,就說「趕快做功課,明天有沒有考試?」至於對方有什麼反應已經不是很重要了。 日積月累,有些人一開口「三句話不離本行」;有人凡事「報喜不報憂」;有人愛「拐彎抹角」,從不直說心裡的想法;也有人一句話中少了三字經就覺得辭不達意。 在最親密的夫妻或親子關係中,即使是愛的表達,也因個人的習慣,常常不假思索,就用自己認為理所當然的方式表達出來。明明是心疼先生常常忘了帶便當,中飯就沒得吃,偏偏就說:「你是不是不愛吃我預備的便當,故意不帶,那我以後不做了,也省得我麻煩。」先生聽了會明白太太的心意嗎? 看著孩子回家一臉疲憊,本想摟摟他們,可是看他們一付不想搭理的樣子,自己也就作罷,順便丟句話,要他們看好時間,休息一下還是得做功課。試想,孩子聽了會感激父母的提醒嗎? 傾聽的習慣 經過無數「說了似乎也沒用」的錐心之痛後,發現「長篇大論」的愛心訓話實在有修改的必要。於是就向孩子虛心請教,什麼是他們能接納的提醒。 當我傾聽他們的想法,端詳他們臉部的表情,他們彷彿變了個人似地,同樣的話題──「怎樣練琴」,但從孩子的口中道來,不但實際,讓我知道該在什麼時候,用什麼態度去提醒或幫助他,而且也更拉近了我們之間的距離。 自己後來反省為什麼會對孩子如此地滔滔不絕,其實多半是自以為是。為了省時、省事,巴不得孩子按著自己的說法去做,速戰速決,問題不就一下都迎刃而解了嗎? 然而,溝通的習慣如果只是建立在自己的方便上,而不考慮對方的處境,這樣的溝通,不但徒勞無功,並且使人對這樣的溝通望而卻步。 一語成仇 除了人際之間以外,有時甚至一句話也可以造成兩國之間的嫌隙。1992年任日本首相的宮澤喜一,在美日汽車工業貿易談判期間,說了一句許多日本人常說的話──「美國人又懶又笨」,結果不但談判破裂,也引起美國朝野的忿怒與反彈。雖然宮澤喜一事後不斷解釋與道歉,但傷害卻已無可挽回。美日關係因此跌到了自二次大戰以來的谷底(Times, 2/4/92)。 「舌頭在百體裏是最小的,卻能說大話。看哪,最小的火,能點著最大的樹林。」(雅3:5)。在自由社會中習慣於享受言論自由保護的人,常會忘記話語的威力,和出口的後果。我們常忽略了聽者的感受和想法。只顧抱怨發洩,對身邊聽我們說話的人而言,常是一種沉重的負擔,甚至造成對方心靈上的傷害。 一語千金 得體的說話習慣,不但有助於人際關係的建立,還能為人生帶來祝福。所羅門王說:「一句話說得合宜,就如金蘋果在銀網子裏。」(箴25:11) 一句合宜的表達,千金難求。現代社會中,無論從政、從商、從文,深諳如何表達,以取得雙贏局面的人,是各行各業競相爭取的對象。 一語可以成仇,相對地,一語也可得福。希望有什麼結果,就必須先怎麼付出。聖經中說:「人若愛生命,願享美福,須要禁止舌頭不出惡言,嘴唇不說詭詐的話……」(彼前3:10) 良好的溝通習慣 1. 多說造就人的好話 用我們的話語去建造,而不是去拆毀。常用正面與積極的口吻與人交談。常說「請」、「謝謝」、「對不起」。對長輩多說關懷的話;對配偶常說感恩與欣賞的話;對晚輩常說鼓勵與讚美的話;對朋友常傾聽。做一個「她開口就發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則」的人。(箴31:26) 2. 先聽再說 在說話之前,儘可能先讓對方也有機會表達,不妨先說:「我想先聽聽您的想法如何。」真正地尊重對方的想法,傾聽對方的心聲。「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雅1:19) 3. 考慮話語的後果 任何的言語行為都會產生後果,「入口的不能污穢人,出口的乃能污穢人。」(太15:11)特別是驕傲、責怪、抱怨與閒言閒語的話,說錯話的後果往往難以彌補。 4. 勤練良好的表達習慣 若是可能,請朋友或家人隨時提醒自己。改變老習慣需要時間,建立一個新的習慣更需要練習。就先從學習說祝福與讚美的話開始罷,相信您的人生必定會有美好的改變。
Author: 吳黃蓮英
April 1, 2001
紮根溪旁的樹,會習慣性地結出果子 親近上帝的心,會習慣性地活出美德 你可留意有些人在任何環境下,都能表現恒常一致,合宜成熟的反應與態度?例如真誠寬懷地肯定對方的長處,不加辯護地接納對方的批評;忍耐恩慈地寬恕別人的過錯;溫柔謙卑地發表真知灼見;喜樂平和地與人相處;真實自然地對生命流露熱愛等等。然而這些行為反應並非隨著環境而偶然產生,也非虛偽造作。我們看見的乃是發自於他們本身日積月累的習性。 其實,良好聖潔的習慣是可以經過長期鍛鍊、全心全力去培養的。有人說,只要你恆切地練習同一個動作或思想,經過六個禮拜,就可養成一種習慣。主耶穌以四十天的禁食,打破了肉體對食物的慣性倚賴。祂憑著對神話語的倚靠,提高了身心靈與神同在的感覺,藉著這樣的倚賴與感受神同在的操練,主耶穌培養出肉體聽從意志的習慣。 禁食是屬靈操練中的一項,與其他的屬靈操練活動都是接受神恩典的管道。藉著恒常地讀經、默想、獨處、禱告、敬拜、事奉、認罪、閱讀、簡樸等操練,我們全人被擺放在接受神恩典的位置上,個人的本性受操練帶領,成為與神同盟(ally, 註1)。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成熟及合神心意的樣式。正如詩篇第一篇2-3節所說的: 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這樣一棵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的樹,正恰當地描述了屬靈操練與培養習慣的緊密關係。 一、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 基督徒大都渴望可以在一切事情上「盡都順利」。「順利」是指作出合神心意,按祂準則所發出的反應、選擇、態度與言行,也是我們這裡所稱為的「習慣」。是充滿「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的屬靈果子(加5:22-23)。要靈命結出這些果子,在一切事上表現這些習慣,我們必須要「喜愛」神的話語,因為祂的話語能產生莫大的威力。 許多人渴慕屬靈的習慣,卻從外面的方法著手:(一)抄襲果子(滿口屬靈話語);(二)仿造樹木(模仿屬靈人的神態舉止);(三)修剪護理枝葉(以心理輔導去診斷阻礙成長的理由);(四)不斷加肥促激成長(以正面思想去鼓勵肯定個人的潛能質素)。這些方法都有它的作用,但卻不能完全代替神話語的必然性。要盼望在一切事情上表現出成熟合宜的習性,我們必須從神的話語上下功夫,使靈命奠基於真理之上。 二、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 為何神的話語如此重要?因為祂的話語是絕對並真實的,不會因為任何環境、事物及個人的感受而改變,因此能帶給人真正的自由與釋放。當我們成為基督徒的時候,我們的本性仍帶著犯罪的傾向,我們必須把思想完全浸溶在神的話語裡,視真理為已經在我們身上成就的事實。如同保羅所說:「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羅6:11)這種「當看」(count or reckon)是一種思想上的操練。以真理去校正信念,把罪在我們身上失去效力看為事實。集合思想、意志、慾望和感受去進入心理的現實中(psychological realism, 註2),漸漸地我們會對罪失去興趣,而流通在我們身上的基督徒新生命,則促使我們喜悅一切合乎神心意的事(羅6:12-14);久而久之,塑造成的傾向就會成為我們的第二本性,發展出根深柢固的好習慣。 三、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 一件物品在未發揮應有的動能(kinetic energy)之前,必須被放置在一個適當的位置上,得著位能(potential energy),才能在任何時間都產生應有的功能。例如一條要被彈出去(動能)的橡皮筋,需要先被拉緊(位能)。故此一棵樹要按時候結果子,發揮動能,它不能過於理會時間(timing),因為時間不是它能控制的,它的注意力應該集中於保持在溪水旁的位置(positioning),使位能得以維持,蓄勢待發。 同樣地,屬靈的操練對靈命能產生位能的作用,經由各項的屬靈操練,我們定位於神,直接無阻地接受祂豐盛的恩典,在祂的亮光下去衡量世事的輕重;以祂的慈愛來肯定個人的價值;以祂的寬恕去溶化內心的苦毒。當我們整個人被祂的恩典所籠罩而產生無限的感恩,帶著這種心境回到世界中,從恩典江河中湧流出來的即是合宜的習慣。這固然是動能的發揮,也是位能帶給靈命的豐收! 四、葉子也不枯乾 當我們與基督聯合,猶如葡萄樹與枝子的關係,枝子若停留在被接合的位置上,就可得著樹的生命力,結出豐盛的果子(約15:5)。在結果子的過程中,樹木也需要栽培的人去整理乾淨,使枝子結出更多的果子(約15:1)。故此我們需要採用生活從簡、禁食和認罪等屬靈操練,使內心得以平靜簡樸,不被世事充塞而失其安寧;不為過多慾望所困而失去自制;不被太多罪纏繞而無法接近神。猶如被修剪乾淨的樹木,能吸收足夠的水份和營養,葉子就能顯出青蔥潤澤而不枯黃。當我們清除了阻礙靈命生長的因素,就自然能吸取源源不絕的恩典,帶來欣欣向榮的靈命景象。 五、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 我們實在是一個蒙福的人,能與神分工合作,攜手建立個人自我的靈命,我們只須留意保持在神愛裡面的位置,祂會供應一切能力的來源,掌管結果子的時間,並負責修理乾淨的實際工作。經由這種緊密合作,各按其職所產生的習慣,是神的榮耀與大能,也是我們的喜樂與冠冕。 朋友,你希望成為一位有福的人,經歷凡事盡都順利的喜樂嗎?從今天開始,請別再浪費精力,徒勞於外在的抄襲、模仿等途徑上,你需要的是把靈命如樹一般地連根拔起,將之栽在真理的溪水旁,恆心地持續各樣屬靈的操練,在神的時間裡,你必能表現出美好成熟的習慣,獲得靈命的豐收! 註1: Oswald Chambers, The Psychology of Re- demption (London: Simpkin Marshall, 1947) pp.26-27…
Read more
Author: 編輯室
April 1, 2001
「快樂是天賦的權利」講座報導 快樂的情緒是可以感染的,就像一點亮光可以使滿室生輝,難怪那些帶給人歡笑的人往往到處受人歡迎。 「成為快樂人究竟佔有甚麼優勢呢?快樂是可遇不可求的嗎?信仰有助於培養出樂觀積極的性格嗎?……」這個與全人類息息相關及共同追求的課題,在今年3月2日下午2-5時,於Arcadia Community Center舉行「快樂是天賦的權利」的講座中一一揭開個中的竅門。 此次講座由飛揚協會主辦,會長李順長博士主講。當天下午在講座舉辦前一個鐘頭,就有廿多個飛揚協會同工、義工,神采奕奕地忙著佈置、安排各項事宜,如迎接一場喜事的來臨。 當天參加講座的人十分踴躍,使能容納三百五十座位的會場幾乎座無虛席。李博士的講論,不但生動活潑、妙語如珠,不時引起會眾哄堂大笑,並且在輕鬆歡笑的背後,也蘊藏許多發人深省的至理名言,及條理分明、旁徵博引的豐富材料,以及具體可行的方法來實踐,令人印象深刻,也深受鼓舞。 「成為快樂人的優勢有:壽命長、健康佳、免疫系統較強、收入較高、創意較強……。」在第一場主題為「快樂人的畫像」中,李博士以生動的實例,列舉出為何樂觀者總比別人佔優勢。 然而,他強調,快樂的來源與物質並無必然關係。關鍵是在於我們的抉擇,是否願意以感恩的心靈,數算每天的祝福,為所擁有的,也為所沒有的感恩。 李博士指出,要成為快樂人的途徑,就是要調整我們的視觀──從積極面看萬事互相效力;態度──接受人生的事實,並且學會放手;信靠──將後悔,挫折,憂慮交托在神的手裏;捨己──忘懷自己;笑容──笑出快樂來! 在中場休息廿分鐘時,會眾紛紛到一桌擺設琳琅滿目的點心、水果前享用茶點,彼此交換心得、聯誼。更有不少人到訂購錄音帶處大排長龍,不但訂購今天講座錄音帶,讓未能參加講座的親友也能分享這些美好的信息,並選購許多其他講題的錄音帶,以彌補過去未能聽講的遺憾。 「快樂是一種心境。在環境與心境之間,神賦與人類高貴的自由──未經我的同意,無人能令我自卑。」在第二場的講座「樂觀的建築師」中,李博士進一步闡述,如何培養積極樂觀的性格、思想模式,及避免造成不快樂的原因……。 講座歷時三個鐘頭。從會眾熱烈的掌聲、面帶快樂的笑容,及蜂擁購買錄音帶的反應中,圓滿結束這場講座。看來,李博士花費不少心血搜集、精心製作的豐富內容,以及同工、義工這一兩個月不辭勞苦的籌備都得到美好的果效了。 神采飛揚網站動態 今年三月來訪網友的累進人數已經超過廿五萬人次,上網的網友瀏覽內文的平均頁次超過廿五頁。這些數據顯示出,飛揚網站以高品質內容為成長訴求的方向,獲得了大家的肯定。 另外一個重要的建構方向是連結網路資源,以功能性的整合作為服事的基礎。過去一段時間也一直與不同的網站作各種交流與連結的嘗試。 網路基督使團(http://www.ccim.org/)最近開始了一個叫「家」的網站(http://jia.ccim.org/),主旨是以家為範圍,透過網路的便捷來服事網友。內中匯集了許多精采實用的文章,從交友、婚姻、夫妻、親子到三代之間的相處,由許多大家熟悉的作者撰筆。除了神采飛揚網站在它的首頁連結之外,進一步連結了飛揚論壇的「家庭焦點」,作為網友張貼問題、討論與回應的園地。 相信您也已經注意到,飛揚論壇最近從一個園地分成了七個專題園地:生活天地(個人、教育、娛樂),信仰探索(聖經、真理、人生),家庭焦點(婚姻、親子、三代),社會綜覽(社會現象、時事探討),政經法律 (政治、財經、稅務、法律),科學新知(自然、科技),民生保健(飲食、消費、健康、醫學)。 這是一個給大家來互動的園地,若是您有任何的議題想要發表;或是您任職某個專業,願意分享您的經驗或資訊;或是有問題提出來發問,尋求高見的;或是看到好的、允許轉貼的資訊,都可以使用這個園地來與眾人共享。 我們正在組建家庭焦點的輔導團隊,希望能從家庭方面著手來提昇網友們的生活品質。站長是大家很熟悉的王夢蓓女士,她每天都會上網巡視,有問有答。 其他的專欄還需要有人來經營與開發,歡迎與我們聯絡。站長必須是要學有專長,在該領域有學理與實務經驗的為最佳人選;網站園地則是對外公開,希望大家能在該專欄的範圍內儘量使用,並且投入一份心力來充實內涵。 會長李順長博士 四至六月講道行程: 四月 6日 沐恩華人教會主崇 五月 1-4日中國華中某城領袖訓練 10日培城國語浸信會家庭講座 11日信義會伯利恆堂主崇 18日慕道園華人浸信會主崇 24-26日加州首府恩典聖經教會 退修會 六月 1日鑽石崗羅省教會主日佈道 8日貝市華人教會主崇 13日亞凱迪亞羅省教會講座 15日南灣華人宣道會主崇 20-22日恩信華人基督教會主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