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 飛揚32期

爸爸不在時

爸爸不在時,更突顯出爸爸回家的珍貴。 爸爸,我知道那天您含淚哄我睡後,就要拎著包包走了,我捨不得闔上眼,想多看您幾眼,怕以後再看不到您了,但眼皮愈來愈重,還是睡著了……。 夢中,看到姐姐拉著您的褲管,抱著您的大腿,不讓您走……,我嚇醒過來,也真聽見姐姐的哭聲,但我依舊躺著,不想下樓送您,因為,我知道您想做的事,向來就不顧一切地做了,我的心很酸,我想我們的家快要破了!以後,我也會像那常被欺負的同學一樣,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嗎? 第二天晚上,我見樓下燈好亮,聽到外婆和阿姨在深深嘆氣,媽媽聽見弟弟在哭,就上樓來拍拍他,又替我們把踢開的被子蓋好,然後把弟弟抱得緊緊地親他臉,輕聲說:「乖乖,不怕,有媽媽愛……。」我瞄見她眼睛下面流著兩條亮亮的水……。 爸爸,在這一段沒有您一齊吃早飯的日子裡,姐姐常常耍脾氣,要您送才肯上學、都快遲到了還在慢慢磨、頭髮亂亂的需要梳頭綁辮子、媽媽常被她一個人弄得又氣又急,眼眶裡滾動著淚水……。 現在,大完便沒人幫我擦屁股,我自己擦不乾淨,會弄髒手;一歲半的小弟弟,肚子餓了沒法等,就大吵大鬧,尿布又得趕緊換;我還不會綁鞋帶、褲子的拉鍊拉不上,等很久媽媽都沒空幫我,好幾次,我就左右鞋子穿反,內衣拖在長褲外面上學去了。 爸爸,我覺得媽媽好可憐!一個人兩隻手一雙腳,三個不懂事、又多事的小蘿蔔頭,樓上樓下怎麼跑得過來?早上起來,她要預備早餐,只應付這群不聽話的小搗蛋,就夠她受的了!再加上煮飯、燒菜、洗衣服、整理亂七八糟的房間,開車忙進忙出,送上學、去買菜、趕去醫院看病,又參加姐妹會,一拖就是三個。晚上,光替我們蓋被,就一夜沒得好睡,難怪白天她看起來,都是好疲倦的樣子! 後來,外婆每天早晚兩次,從她家趕來陪我們,照顧我們睡覺、唱聖歌給我們聽,媽媽心裡痛苦,到晚間教堂去禱告,我們半夜起來找不到媽媽時,有外婆陪著就不那麼害怕了。 最近媽媽出門、辦事、買菜、看醫生,或送姐姐和我上學時,小弟都可以繼續睡覺,不必把他從床上吵醒,跟著到處跑,因為有外婆在家。白天,我們在學校上課,外婆就開車回家做自己的事,她很忙,看書、作筆記,打電腦、寫文章;週末她會來陪媽媽,帶我們到公園玩沙子,還一起上教會作禮拜,總是不忍心讓媽媽太累,我覺得外婆好愛媽媽,我也發現她的頭髮白了一大片……。 爸,真希望您快點回來疼我們和媽媽,好嗎?沒有爸爸的地方不像是家,我們不要做沒有爸爸的可憐孩子!我們每晚都想念您,為您禱告,我們不能沒有您,甚麼時候回來呢?爸爸……。 今天,您竟然真的站在我面前,丟下手中的包包,雙手接住飛跑過去的我,淚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爸爸!爸爸!一定是天上爸爸聽見我們每天向祂求,求讓您聽見我們的禱告:「爸爸!我們很愛您,也很想您,一直盼著您快點回家來。」所以,您聽見就回來了!是吧? 謝謝耶穌,您不在家的時候,祂時刻陪在我們身邊。現在更好了,我們有兩個爸爸: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上!一個在家裡,一個在心裡!我不再怕人笑我,是個沒有爸爸的孩子了!今年父親節的禮物太棒了,您送我們一個圓圓的家,我們送爸爸心中滿滿的愛!

萬代足音曳過

那年五月參加了「真愛家庭協會」主辦的全人深度旅遊。 這是一次七天六夜,注重靈、魂、體發展,而且兼顧知性、感性、靈性均衡的「渡假營」。一路上,這30人的團隊,個個滿懷欣喜、歡聲雀躍,被大自然母親擁抱著,遨遊于霞光石隙之間:仰視浩渺星空,巡禮山岳峭壁,穿越荒漠大野,步踱沙丘平林,目墜深淵斷崖、身入死蔭幽谷。一群人圍著蘇教授,聽他講解動植物的生態、岩層的結構,於松針、掌刺之間,評頭又論足;隨著歲月激流的沖刷與沉積,在沙丘、鹽坨上,弓腰撿拾年代所遺落的驚嘆。 我們一行由加州洛杉磯啟程,往東北切入沙漠大荒,跨過加州和內華達州的「死亡谷」,橫越猶他州的美國聖地「錫安山公園」,以及千奇百怪、紅石嶙峋的「布萊斯公園」,南下亞利桑那州,暢遊號稱世界七大自然奇觀之一的「大峽谷」,隨即西行經金曼市,參觀原住民博物館,追溯印地安人的生活軌跡、緬懷其歷史陳因,最後折返原出發點—洛城。其中,尤以大峽谷的旅程格外令我震撼。 大地瑰寶、峽谷奇觀 經過五天行程,終於抵達夢寐嚮往的大峽谷。展現在眼前的壯麗景觀,令人忘我。它是唯一坐落在美洲大陸的世界奇觀,與亞洲的喜瑪拉雅山、非洲桑比亞的Victoria大瀑布、澳洲Great Barrier 的珊瑚礁、歐洲法西交界的PY鐘乳石洞 、中美墨西哥的Paricutin大火山、及南美巴西的Sugar loaf山等,並列為世界的七大自然瑰寶。 在大峽谷的北緣懸崖,我們尾隨教授,手拄拐杖、足踏危徑,留神腳下每一步,唯恐失足墜下深淵,有些過道窄到只容一人通行,地勢又高低起伏,常見樹根裸露橫梗奪路,一不小心就會絆倒。所以,大家沿途手牽手,行伍間彼此前後顧惜,小心走路,但對著千姿百態的山河和丘壑,還是默默在心版上,刻劃下寸寸縷縷的柔媚與壯麗。 行進中,山色隨腳步的移動而變化,向陽崖壁「崢嶸」,光禿斑駁。才轉過山角,卻驚見草本「爭榮」,濃綠滴翠!不是蒼天厚此薄彼,實是風把種子飄送過來,靠著雨露滋養生長,所以,背風面光禿,受風面有樹。感謝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讓恩澤廣被、慈露均霑的神。 大峽谷乍看之下,一片死寂,但卻有許多生命力強韌的生物。難得一見的紅褐頭禿鷹,穿越林梢,凌空飛去,我們這群都市鄉巴佬,又是陣陣驚呼。但當教授問起「禿鷹何以禿頭」時,卻各個無言以對了,該不會是「聰明絕頂」吧!原來:禿鷹常把頭探進屍身吃食,頭頂光禿,是為減少沾染細菌的機率。想不到,禿頭還是種保護呢,可見神造萬物各有其美意啊。 壁立千仞、長河切割 目擊山谷深處一條蒼碧,蜿蜒如帶,那就是縱橫千里、奔竄不息的科羅拉多河道,緣自當初豪雨沛降,水勢浩蕩,疾馳沖刷過這片大地時,匯成了河流。河水如刀,晝夜不捨地,寸寸鑿削著土石,把地割裂成陡崖和深淵;無堅不摧的激流,怒濤狂瀉,叫高山不得不低頭讓路,成了峽谷;長河切割,令平疇應聲崩陷,落為斷崖,而形成了今天大峽谷的地質奇觀。 谷中殘留的白骨,記錄著過往的歲月,標誌著生命在這裡煙滅,就像永恆邊緣上的一聲嘆息罷了!而長活的,卻是那不止息的流水,以及佇立在塵土中,以靜默見證造物主作為的山林與丘壑! 大峽谷的高深莫測,像一團永遠看不透的迷霧、一道永遠揭不開的謎底,任憑再本事的生花妙筆,都無法訴盡它的高遠;再繽紛的色彩,也無力描繪它的深邃;再敏感的鏡頭,總趕不及捕捉它的全貌。人豈敢言:征服瀚海似的峽谷?只有:臣服於它背後的那位設計師! 人類能像鳥兒般飛翔空中,俯瞰大峽谷的壯麗景色,是經過四千年的努力。雖然這不過像時間軌道上,最末端的幾段枕木,但卻從此改變了人和大峽谷的關係!翱翔可以使我們穿越重重障礙,深入峽谷內的寶庫,驚豔於它的隱秘,但對生命終極的深奧,卻只有回到主掌生命者那裡尋找根源和答案了。 亙古長流、浪花輕濺 峽谷的歲月好像永無盡頭似的,人類在飛逝而過的時間長壁下,一代過去一代又來。如今,我們正佇立在時空的某一基座上,回首前塵。感覺的不是日月如梭而是自己的流逝,當埋身地底時,它們卻仍昂首,看日落月升、看黎明黃昏! 千百年後,可能峽谷依舊,人事卻已全非,另一批光陰過客,同樣在這悠悠天地間,追念著現在的我們,後人視今,猶如今之視昔,那份「時不我予」的無奈,令人止不住要愴然神傷!在永不停息的時光軌跡中,人的有限和短暫,相較於屹立長存、雄偉壯麗的山河,我們恍若亙古長流裡的小小浪花,僅只輕輕濺起,瞬即消逝無蹤一般。我不禁低首默想,渺小、力微又短暫如蜉蝣的我,在古往今來、上下四方的定位和價值,究竟為何? 大峽谷對我們敞開胸懷,讓浸沐其中的人,在面對不朽景象的瞬間,有跟永恆合抱的偉大體驗,短暫若能與永恆合流,是否就意味著一切均將改觀?在極目所窮的千仞崗與萬里流之間的巖壁上,我看見了「時空」的縮影、觸摸到「永恆」的模型,那位太古前就辛勤的工師,祂的攝理與感動,至今在你我心中未曾停擺! 冥想中時光冉冉,紅日照射下的大峽谷,四散著金光,如虹的晚霞,帶著夾雜些灰綠與棕黃的玫瑰色,慢慢轉為昏暗,黑影悄悄籠罩大地,一道道銀電閃爍,天際一片璀璨,接著隆隆的霹靂聲,迴盪在空谷中,好像萬代歸家的足音曳過,與和鳴的天籟妙音,齊奏著動人心魄的自然交響曲! 曲終人散去,夜幕緩緩降,一幕幕拉起的序簾,又因生命告終,而垂幔謝幕。幕落下了,但億萬個生命的故事,卻一齣接著一齣地上演,如同峽谷壯美的音符,譜成了一首永恆的歌,從地老直到天荒,海角又是天涯……永不停息。 編註:讀者閱讀本文,若同時誦讀摩西所寫詩篇九十篇,兩者的信息互相對照,更能領悟真神的偉大和信仰的寶貴。與壯觀恆久的大峽谷相比,人類確實顯得短暫渺小,但與上帝的永遠相比,諸山與大地也只是時空之下的造物。最可貴的是上帝賦予人類有永存不朽的靈魂本質。人類若效法摩西,在七、八十年的過客光陰裡,將生命投資在上帝的國度計劃裡,人將可在永恆裡,享受神所賜的美善與尊榮。

愛就這樣爬上了心頭

楔子── 因為有愛,我們活著才有溫暖。 因為有情,我們人生才有色彩。 而愛與情的感受,卻不是可刻意強求的。 那些在不知不覺中爬上心頭的愛,最彌足珍貴。 篇一 老大要做Project, 為了尋找童年的照片,所有的相簿,都從塵封的壁櫥裡嘩啦傾倒出來,鋪在燈光洩滿的抬桌上。 間歇性的大笑不時爆發出來。 「這是我嗎?還是弟弟!」 第二個、第三個頭顱迅速齊集,笑聲成了混聲大合唱,三人爭相指認,又爭相否認。然後,倏地三個壯丁全跑過來。 「媽媽,妳告訴我們,這是誰?」 我拿過相簿來,自己也不能確認,那久遠相片中的娃兒究竟是誰。都是圓胖的臉,圓胖的四肢,站在草地上,趴在地毯上,看來都是一個樣兒。 「哥哥小時候最怕草地,一站在草地上,就成了急凍人,動也不敢動。」我開始回憶他們的童年往事。 「怕草?哈!你小時候怕草?好好笑哦……」兩個小的指著哥哥笑不成聲。 「你一出生就睜個大眼睛,骨碌碌地轉。小時候最愛笑,阿姨們都好喜歡抱你。」我指著老二說。 「女生喜歡抱你耶!……」一大一小對著老二揶揄起來。 「你啊,小時候掉落水裡兩次,幸虧大難不死,有一次還靠狗爬式的游泳技術,才沒沉下去。」 「哈哈!狗爬式的游泳….」老大、老二一下又成了聯合陣線。然後,三個人重新回到那幾百張的相片裡,大、中、小的頭顱連成了美麗的弧線,在暈黃的燈光下起起伏伏。 我在一旁看著、聽著,心裡的霧氣開始慢慢上騰,久遠的記憶也緩緩上升。 孩子成長的軌跡 曾經,他們溫暖的小手,緊緊攀趴過我。曾經,他們搖擺的小胖腿,蹣跚的走在我身旁,緊緊拉著我的裙角。曾經,與他們在幼兒園門口揮別時,他們聲嘶力竭地哭喊著:「媽媽,媽媽,我要媽媽!」 這一切都彷彿像昨日剛吹過的風,一轉眼,怕草的男孩要上大學了,愛笑的娃兒也抽成了玉樹臨風的個兒,連大難不死的小壯丁,都跨進了少年維特的年紀。 這些年,他們早已收斂了兒時膩在母親身旁的依戀,轉而極力尋求獨立自主。記得老大第一次開車時,我心驚肉跳,但一年來,他開車技術嫻熟穩重,出外辦事,接送弟弟的擔子,漸漸挪移到他肩上,我才驚覺兒子是長大了。 難得的是這些年間,他們手足之間的感情一直有增無減。每每看到他們在小桌旁一起談笑,在陽光下一起打球,在地毯上一起玩牌,我的心就被溫暖的情懷包圍。 周末打開房門,觸目見到他們碩長的身軀,特意擠在窄小的斗室內自搭地鋪,頭臉相對,睡容憨甜,愛的感覺就這樣爬上了心頭。「他是我兄弟」的畫面,燃得一心都是溫暖的火花很多朋友對我們說:「你們家的孩子怎麼教的?我們家只有兩個孩子,還是一男一女,就打得頭破血流,吵得雞飛狗跳的。你們還是三個男孩子耶,可真不容易啊!」 其實回想他們成長的歲月中,我們很少用言語告訴他們,當如何彼此相愛,教訓他們要如何彼此幫助。我們只是愛而不溺愛,管教他們在當管教時。而更多的是為他們禱告,盡力把他們帶到神面前。 正如保羅所說,栽種、澆灌的都算不得甚麼,惟有神叫它生長。我們不敢期盼孩子將來有什麼飛黃騰達的成就,只盼望他們心中常常有愛。 篇二 春風在開著的車窗裡飛舞,桃花、李花爭相穿越籬笆,在漫步小徑上,開得一樹粉紅乍白的時候,我知道春來了與同事散步時,她深吸一口氣說:「真好,春天來了!沉甸的心情也輕快多了。」 另一同事在路上摘了一束嫩紫色的小花,參雜了羞澀的小白菊,插在小杯裡,放在洗手間的抬子上於是,春天的氣息就順著花兒,溜進了嚴肅的辦公室。 坐在綠芽初發的大樹前,為教會將要錄製的CD練歌,寫旁白,那首熟悉的旋律「母親的愛」在耳中一遍一遍迴繞,許多往事,也在腦海中像走馬燈似的起落。 憶往事思親恩 想起多年前的初春,在醫院裡經歷著撕裂般的掙扎,直到那聲哭啼響亮地劃破漫長的等待,痛楚終於被激動喜悅的淚水淹沒。那年,第二次嚐到做母親的滋味,在一樹繁花初開的季節,抱著初生兒回家,特別能感受長冬之後,抱懷暖春的喜悅。 更多年以前的春天,母親也曾經歷同樣的痛楚,讓我在睜開眼的霎那,看見母親美麗的容顏,恰如雨後初開的百合。 成長的歲月中,有令母親煩心的時候,也有令母親舒心的時候。母親常說一句話:「等妳有一天當了母親,妳就瞭解了。」 如今,我當了母親,而且是三個男孩的母親。許多過往的回憶,常在撫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突然鮮明的跳躍出來。許多反省,常會在夜深人靜時猛然襲擊過來。 當年,我也是這樣讓母親憂喜夾纏的嗎?我問自己,淚靜靜地流下。 母親的胸懷 結婚離家後,與娘家相隔八小時的車程。每次回去探望父母,母親總會花上幾天幾夜的工夫,燒煮美食,讓我們一幫食客吃得眼大肚寬。走時還打包裝盒,塞得一車箱滿滿的食物,才依依不捨揮別。…
Read more

職場勇士

每個人一生被神所託付要做的工作都不同,規模有大有小,過程有難有易,但無論如何我們卻同為神的工作,祂為我們的一生都有最美好的預備。無論你現在的工作是順利,是艱苦,是喜歡的,或是厭倦的,但有一件事卻是相同的,就是我們都有一份榮幸能與神一起同工,使我們確定我們的工作必定有永恆的價值!

生涯規劃

現代人一談到「生涯」二字,最常聽見的連接詞便是「規劃」。 與「生涯」有關的名詞,除了「生涯規劃」一詞外,名目繁多,例如:「生涯發展」、「生涯成熟」、「生涯輔導」、「生涯教育」、「生涯管理」……等,這些名詞的意義與內容,雖因涵蓋之層面與探討之觀點不同而有所差異,但都具有「關照現在、規劃未來」的涵義。 何謂「生涯」、「規劃」?所謂「生涯」(career),根據《牛津辭典》的解釋為「一生的發展與進步」(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through life);《韋氏辭典》稱「生涯」為「前進的方向」(racing course);《辭海》謂之「生命的限際、生活、生計」;《大辭典》謂其「生的極限、生活、生計。」上述前兩本辭典對「生涯」有進一步的解釋:「生活之道」、「專業知識」與「職業訓練」……等涵意。 「生涯」CAREER英文原意為「兩輪馬車」,引申為「道路」;意即「人生的發展道路」。 簡言之,生涯是指一個人的人生旅程,不單指工作或職業,而是包含了人生命過程中的各階段與層面。 「規劃」是指籌謀策劃;意即按照一定的程序、計劃去完成所設定的工作。 無論是「生涯規劃」亦或是「生涯發展」都與人生不同階段之角色有密切關聯,也就是一個人在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綜合及結果;這些角色包括兒女、學生、公民、工作者、配偶、家管、父母、休閒者、退休者……等角色在許多重要的場所扮演之,這些場所包括家庭、社區、學校、工作場所……。再者,如同彩虹一般,每一個人在他(她)一生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多彩的、重疊的。 從以上我們可以給「生涯規劃」下一個完整的定義:在清楚目前個人處境、瞭解自我理想憧憬、找到未來人生目標,依照既定的規格計劃,按部就班的實踐之,以期達成個人生命存留的理念與價值。 規劃理念 古代的社會環境不像今日的瞬息萬變,人只要安分守己地過活,即可安然渡過一生。 周秦.古歌謠《擊壤歌》曰:「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於我何有哉?」莊子《讓王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下之間,而心意自得。」就是最好的例證。 活在後現代的時空,透過平面媒體之報導、電子傳訊之媒介、專家學者之書寫演講,一般人對所謂「生涯規劃」的話題興趣盎然。事實上,「生涯規劃」的概念並非現代人專屬的。 中國古哲學家莊子《養生主》說:「吾生也有涯,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謂人活著再長年歲也不過百年,要學的東西卻浩如湮海。 從生涯規劃講座座無虛席的現象,我們得以窺見人們處在一個急遽變化的社會中,渴望自己不被時代洪流所淘汰,亟欲在錯綜複雜、極端競爭的環境裡獲得生存的時空與優勢。 因此,完善的「生涯規劃」成為現代人決定錦繡人生的根本,也是奠定未來願景的基礎與動力。 需求層級論 有人說,人生如列車一般。火車從基隆出發,駛向高雄。沿途各站幾乎都有人上車下車;上車的代表新生,下車的代表轉向另外一個領域。 人生就這樣的上上下下,不過是短暫的數十寒暑而已,難道不值得我們珍惜嗎? 又有人認為20歲前的生涯是由父母負責,而20歲以後自己則應當負起全責。因為,個人生涯一切作為,操縱掌握於自己的判斷與行動,好壞順逆由自己主導決定。 既然「生涯規劃」是可以自己去策劃擬訂的,那麼怎樣的「生涯規劃」是最好的呢? 運用「需求層級論」可以協助你我更理性地規劃自己的生涯。「需求層級論」(Hierarchy of Need Theory)是馬斯洛(Maslow,1954)提出的,他認為人的一生伴隨著歲月成長,將產生五種層級的需求:(編註:該文僅引用該心理學家的理論,並非表示贊同他的信仰立場。) 「生理需求」:意即暖飽之需求;是人生存最基本的需求。 「安全需求」:意即免於恐懼、危險以及被剝奪的需求。 「歸屬與愛需求」:意即向心力、歸屬感、人際情誼之需求。「自尊需求」:意即自我的價值感、受尊重和肯定的需求。 「自我實現」:意即個人能充分發揮自我的潛能、勝任愉快的成就感。 每個人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裡,有著不同層級的需要;這並不意味著「高低」、「上下」、「層次」有別。同時,需求不會依照順序出現,數種需求可能同時存在。此外,有些人會一直維持某些特定需求層次,有些人則有明顯的變化和更易。 值得一提的是,遲暮晚年的馬斯洛,在他1971年的修訂版著作中,增加了一項他多年來對生命體驗的結晶──「靈性需求」。 靈性需求」是以追求「利他」和「超越自我」為生命目標,是「超越個人需求、協助他人達到自我實現之機會」的需求,是人最高層次的需求。 生涯規劃 有人說:最好的生涯規劃,就是在每個崗位上永遠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情…… 然而,筆者卻深深地體驗到,當我生下第一個孩子時,那不分晝夜的餵哺工作、清理尿布、褓抱呵護的育兒歲月,並不是我個人「有興趣」或「喜歡」去做的事。 筆者在先後生下二男一女,並且選擇長達16年的「育兒生涯」,是基於「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詩127:3),而我是孩子們的媽、是被呼召來暫管照護的。…
Read more

我們在天上的父

當人來到神面前,開口向神禱告時,第一句話應怎麼稱呼神,才是恰當又得體呢?有人喜歡呼喊「主啊」,取其尊貴的涵義;有人慣用「耶和華啊」,著眼於舊約神啟示祂自己是自有永有的特性;有人愛用「神啊」,可說是一般的稱呼用語。耶穌則喜歡用「父」這個字: 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祂的人麼。(太7:11) 凡稱呼我主阿,主阿的人,不能都進天國;惟獨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纔能進去。(太7:21) 你們的光也當這樣照在人前,叫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便將榮耀歸給你們在天上的父。(太5:16) 在人間眾多的人際關係裡,主僕、夫妻、師生、君臣、母女、父子、婆媳、官民等,神自己先選上「父親」這形象來啟示祂自己,必然有祂的原因。我們來到神面前,叫一聲天父,就可以享受親密的父子、父女特權── 天父的供應 天父的引導 天父的管教 天父的保護 天父的愛心 就在「父親」的稱呼裡,含著血濃於水的生命關係,標示著家族光榮的互相依存,隱含著「有其父必有其子」的人品延續,並帶給做兒女的「克紹箕裘」的自勵。 今年的六月15日是美國的父親節,許多人利用這節日表達對父親的感恩。兒女們送父親禮物,往往得費一番心思。至於我們送給天父最好的禮物是甚麼呢?今年你不妨預備個別出心裁的大禮──父親節那天,打開聖經,誦讀馬太福音第六章24-34節,並向天上的父獻上敬拜、讚美的感恩。叫一聲「天父,謝謝你」,就可引動那坐寶座者的慈愛笑容。 如果你身為地上的父親,請獻上一句衷心的仰望:「天父,幫助我做一個像你一樣的父親!」這句簡單的禱詞,最能觸動父神的心弦,因為培養出維妙維肖的兒女,正是父神的心願。 約翰穆珥(John Muir)是個偉大的自然科學家,他對大自然觀察入微,因此,有人尊稱他是「美洲自然學之父」。 在他年幼時,有一年穆珥的父親帶領全家橫越美洲本土。這一年的旅途中,他常常沐浴在日落與晨曦的光輝裡,置身於無垠的大草原,和白雪皚皚雪景裡。這一年的經驗之旅,在他心中播下對神的敬畏,開啟了他對大自然的探索興趣,並永久地塑造了他人生的軌跡,種下了熱愛大自然的種子。 今年的父親節,何不懇求天父幫助你彰顯祂的榮美,好將熱愛天父的種子,播在你兒女的心懷裡。這樣的禱告是永被紀念的。

文字之翼

年少的時候,許多說不出口的話、對人生的迷惘困惑、一些尚未碰觸的傷口,不知不覺地幻化為文字,便在字裡行間找著安歇之處。隨著歲月的更替,書寫一直是我整理、紀錄、呈現自己的方式之一。 大學時代,沒有選填中文相關科系,只因對中國古典文學提不起興趣。爾後,進入社會工作的領域,開啟了我生命中的另一片視野,但似乎也與正統的文學創作擦身而過。 其實,對於文字工作,我並沒有抱持太大的野心。說得簡單一點,這實在是我個人的嗜好,只不過每每投稿,往往被刊登。倘若持續抒寫生活中的雲淡風輕、愛恨情仇,雖當不成舉世聞名、萬古流芳或是排行榜上的暢銷作家,至少,也算是為自己的人生旅程留下註腳、銘刻印記。 然而,當我與上帝的慈愛、恩典及權能相遇後,寫作不再只是抒發個人情感的出口,而是我與上帝、他人、世界的對話。因著信仰,我開始認真地去思考寫作的內容、手法、方向及讀者心理。 寫作的心路歷程 身為一個寫作者,無疑踩踏著孤獨的步履。孤獨對於作者,是一種必須且似乎是必然的狀態。正因為創作本身,乃透過作者本人的自我省察、沉澱而蘊育出文字的果實,即便過程中鑲嵌著許多個人與其他生命、事物的交流,創作當時依舊是孤單的。非但如此,寫作的旅程中也難尋知音或友伴。 多數的人或許會從文章中得到啟發或感動,卻鮮少與作者展開對話。一方面,我不太容易得知讀者的反應(即使有,也常常只是一、兩句簡單的讚美,尤其在小說的創作上);另一方面,我也不太認識其他的寫作者,較難針對作品一同分享討論。特別是在基督教的文藝創作中,更令我感覺孤單及無助。 而我其實是期待透過文字,成為福音的管道,也作為自身信仰的一面明鏡。 幾年前我開始有一些想法,我深深覺得,「語言」或「文字」影響著華人廣大的非信徒對於基督教的認識。聖經固然是神啟示的話語,且帶著莫大的能力,但在傳福音的過程中,我們如何說得明白,說得貼近一般人的生活經驗,則值得去深思探索。倘若我們使用過多的「宗教術語」,往往只是加深隔閡及誤解。 運用現代化語言 然而,要如何將聖經的話語轉化為現代的文字,或者透過什麼樣的題材、故事拉近彼此的距離,仍舊是我極欲了解的方向。換句話說,讀者有沒有可能在市面上看到闡述信仰的書籍,不只是教條式或見證式的,乃是文藝創作性質的。這個議題雖然牽涉到出版界的現況,也反映出基督徒作者的兩難及寫作的功力。而我目前並未看到許多這樣的華人作家。因此,在我的禱告中有一份渴望及熱情,乃是在自己的創作生涯中,找到一種風格、型式,一種貼近華人生活、文化的語言,能夠將信仰呈現在非信徒的面前,讓多數的人更認識上帝。 相對地,對於教會內的文字創作,我著實也有些許的擔憂。倘若「話語」、「文字」能夠帶來力量,那麼熟悉宗教術語的人,是否就能創作出具有生命力的文章?和一般的文學創作剛好相反,在教會界的文章似乎較重視神學、真理的說明,而喪失了文學創作的活力及趣味。除了引用聖經的話語,似乎缺乏其他描寫信仰的字彙。 更可惜的是,文章的內容無非是正面、光明、喜樂的論調,即使有人性的掙扎,也總在最後經歷上帝的奇妙作為。這樣的作品並非不好,卻少了生命的深刻、創作者真實的感受,與對苦難的敏銳,較不易引起非信徒讀者的共鳴。 文字表達生命 而這樣的擔憂其實正影響我的寫作歷程。好似在教會界發表的文章,必須是強調真理、引述經文,並將結果引導至上帝的美善慈愛中。一旦描寫過多人性的黑暗面或屬世的價值觀,便會引發一陣捍衛真理的討伐聲。而因著對真實心境呈現在信徒面前,或說是教會面前的恐懼,我反而無法自由盡情地創作。但我深信,文字可以激勵、影響基督徒的生命。只是除了正面的闡述,我還在探索與神、與人之間更真實的感受與互動的歷程。 我想,一個能透過文字而帶來福音影響力的創作者,不僅需要寫作的本領、華美的文采、犀利的筆鋒,更需要親身與上帝相會,經歷生命的更新、品格的操練。否則能夠寫,卻不一定能在生活中實踐;能夠寫,卻不一定真實地面對自己及信仰。而我仍在尋覓兩者之間的平衡點。 文字好似夢想的羽翼,其動人的力道足以締造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若能以上帝的奧秘作為飛翔的方向,所經之處,將撩撥人的心田,揭開隱藏的面紗,埋下對永恆的寄望。

小玫的珠鍊

五歲的小玫等著她媽媽在廉價商店付賬時,忽然看到架子上一個粉紅色小盒子,裡面擺著一串閃閃發亮的純白珠鍊,她好喜歡,「媽,拜託,請妳買給我,好嗎?」 媽媽看著小玫仰起的小臉上期待的眼神,又看看價碼:$4.95美元,「過幾天就是妳生日了,奶奶會送禮金給妳,加上妳自己的積蓄,下禮拜妳就可以買了。」 一回到家,她就趕緊拿出她的小豬撲滿來算,只有$1.75,於是晚餐後,她跑到隔壁史密斯奶奶家,幫她摘除園子裡的蒲公英,賺取了幾毛錢。接下來的幾天,每天都幫媽媽做一些小差事,媽媽也賞了她幾毛零錢。生日到了,奶奶又給了她一張嶄新的一元美鈔,她終於可買下那串珠鍊了。 小玫愛極了她的珠鍊,每次戴它都感覺自己穿戴特別整齊,且成熟好多。她戴著這珠鍊去主日學、去幼兒園….到處都戴著,只有游泳和洗澡時怕把它弄濕了,才脫下來。 小玫的爸爸很愛她,每天晚上小玫上床睡覺前,不管他多忙,都會放下手邊的事情為她讀床邊故事。有一天晚上,他讀完故事時,問小玫:「妳愛爹地嗎?」小玫回答:「當然,你知道我好愛你。」 「那麼,把妳的珠鍊給我!」 「哦,爹地,不,我的珠鍊可不能給你,我可以送你那隻可愛的白色小狗熊,那也是我最喜歡的呢。」 「沒關係,甜心,爹地愛妳,晚安。」然後他親親她的臉頰。過了幾天,唸完床邊故事後,小玫的爸爸又問她:「妳愛爹地嗎?」 「爹地,妳知道我愛你。」 「那麼,將妳的珠鍊給我,好嗎?」 「哦,爹地,珠鍊不行,但我可以送你我的洋娃娃,那個我生日得到的禮物──全新的娃娃。她好漂亮,好漂亮,你還可以為她梳頭髮、穿鞋子呢!」 「沒關係,乖乖睡覺吧!上帝祝福妳,小寶貝,爹地愛妳。」像往常一樣,他親親她的小臉頰,走出了房門。 又過了幾個晚上後,當她爸爸來到她房間,看見她盤腿坐在床上,下巴有點抖 ,一滴眼淚靜悄悄地流下她的臉頰。 「小玫,甜心,怎麼了?」 小玫一言不發地將她的小手舉起,當她張開手心,裡面赫然就是那條她最喜愛的珠鍊,終於,她說:「爹地,送給你吧!」 眼裡銜著淚水,小玫的父親伸出一隻手去接過那條珠鍊,另一隻手伸進自己褲袋裡,取出一個紅色絲絨的盒子,裡面有一條真正的珍珠項鍊,遞給小玫。這串珍珠他一直放在身邊,只是等待小玫肯放棄她的廉價珠鍊,他就可以把珍珠項鍊給她了。 藍教士的見證 小玫的珠鍊激起我連想到藍恬梅教士的故事。 半年前,藍恬梅教士從台灣打越洋電話給我,邀我替她寫篇文章,登在她來台宣教卅週年的紀念刊物上。她的電話勾起我卅年前在「校園」工作時,與藍教士配搭服事的回憶。 神將中華民族的福音需要擺在她的心裡。這負擔超越了她對祖國澳大利亞的眷念;這熱忱勝過了她對親情的依戀。為了耶穌基督的福音,1972年9月,恬梅揮別了家園,來到新加坡的內地會總部接受「新生訓練」。同年12月踏上了台灣這片她所嚮往的宣教美地。 這卅年的宣教生涯證實了基督的愛超過她所擺上的,如經上所記:「神為愛祂的人所豫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她本來有心為主單身,神卻為她預備了美好的家。 她拋下了祖國澳洲,神卻為她預備了心愛的台灣,作為她的第二故鄉。 她本以為學中文是苦差事,神卻為她開啟了中華文化的大門。 她割捨了父母親情,神卻為她預備了許多親如手足的弟兄姊妹。 她以為宣教工場都是異教徒,神卻為她預備了同心的同工。 當我們肯為神割捨我們的心愛,神常常回報給我們祂的最好。 當我們下決心願意為神犧牲,神常常賞賜給我們祂的珍寶。

我眼已見主榮光

美國經濟已連著三年不景氣,加上最近對伊拉克的戰事,報紙電視多是悲觀的經濟消息和論點。公司行號在經濟低氣壓籠罩下,微笑,快樂似乎從大多數人的生活中消失了。連娛樂界最盛況的奧斯卡頒獎都創下歷年最低收視率。大家心裡關心的是,這樣的日子還要多久?什麼時候才會好轉? 然而,時局越是困難,越不應陷在這樣的思維裡。記得美國南北戰爭時,南軍曾獲勝直逼華盛頓,潰敗的北軍在城裡亂成一團,傷兵睡臥街頭,無人照顧。百姓聽到臨近的砲聲鼓聲隆隆,能逃的就棄城而逃。城裡的牧師們,聽到軍人凌亂的隊伍在街上荒腔走調,無精打采地唱著聖詩,不禁悲從中來。他們就問當時著名的基督徒作曲家茱麗亞 (Julie Ward Howe),能否寫首詩歌給這些軍人,鼓舞士氣。 茱麗亞答應了,可是寫什麼呢?戰敗的景象浮在茱麗亞心頭,斷岩殘壁,死傷累累,妻離子散,工廠停工,孤兒寡婦乞討露宿於街頭。茱麗亞很悲傷,徹夜難眠,不知如何下筆。破曉時,她讀到以西結書,「骸骨能復活麼?」,「主耶和華對這些骸骨如此說,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必給你們加上筋,使你們長肉,又將皮遮蔽你們,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你們便知道我是耶和華。」(結37:3-6) 茱麗亞有了靈感,如果以西結能在以色列亡國,遍地骸骨的景象中,看到神的復興和重建,那她也不需擔心當前失敗灰心的光景,所以她以「我的眼睛已看見榮光」起頭,寫下南北戰爭有名的「共和進行曲」(Battle Hymn of the Republic),歌的結尾是大家都耳熟能詳,深受喜歡的,「榮耀,榮耀,哈利路亞,榮耀,榮耀,哈利路亞,祂真理在進行」。(註:這詩歌後來改名為「我的眼睛已看見榮光」) 並非茱麗亞的肉眼看見主的榮光,因為和別人一樣,她肉眼看到的也是殘酷的現實──是戰敗和困難。但是茱麗亞心靈的「眼睛」, 或「心眼」,登高遠眺,超越視野,因此看到異常的景觀──她看到困境是暫時的,她看到神的榮耀在戰爭中彰顯,她看到神的真理在運行。藉著詩歌,茱麗亞把她所看到的帶給北軍。在北軍戰敗時,無疑是一針扭轉乾坤的強心劑,結果幫助北軍扭轉局面,轉敗為勝。 心眼的看見 肉眼受環境所左右,心眼卻能左右環境。以快樂為例,兩個人做一樣的工作,賺一樣多的錢,住一樣的房子,開一樣的車,但因快樂是心眼在心裡編織的結果,並不存在汽車房子裡,所以可能一個人快快樂樂,另外一個人卻悶悶不樂。 我們都知道是「心裡」快樂或「心裡」不快樂,不是「有汽車房子」快樂或「沒有汽車房子」不快樂。然而,人卻不在心裡找答案,而任憑肉眼引到汽車房子裡尋找快樂,豈不是本末倒置?難怪有人雖窮困而樂觀進取,有人富足卻鬱鬱不樂;有人殘疾卻勇往直前,有人健康卻畏首畏尾,都是因心眼所見不同導致的結果。 拉比的智言 一位非常受人尊敬的猶太拉比,因為從小駝背,一直單身未娶。 後來有人作媒,要促成他與一個非常漂亮的女孩結婚。女方父母因為拉比的名氣,很樂意答應了婚事。 可是拉比第一次拜訪女方時, 她在房裡看到他的駝背,甚為吃驚,就不肯出來見面,並堅決拒絕嫁給他。拉比知道了以後,就對女方家人說,「我很樂意取消婚約。但不知是否能給我五分鐘的時間與她單獨談談?」女方家人很尷尬,只好答應他的請求。 五分鐘過後,兩人從房間出來,不可思議的是,女兒竟改變心意,不但答應嫁給他,而且似乎非常樂意。拉比的學生很好奇,問「老師,您跟她說了什麼,居然讓她在五分鐘裡回心轉意?」 「很簡單,我講了一個故事:在我們都尚未出世時,有一天,天使把我們帶在一起,我們聽到天上有個聲音說,『這男人將來要娶這女人』,還有另一個聲音說,『他們之中有一個人會是駝背』。當時,我就禱告,『我的神啊,如果我們兩人有一個人會是駝背,那絕不能是她,請讓我駝背吧。』她看到我這樣禱告,就說,『神啊!這是愛我的人,我樂意嫁給他。』 人都不完全,所以在現實世界裡,人與人之間傷害摩擦無法避免:婚姻不會沒有問題,家人相處不會沒有問題,夫妻不會沒有問題。誰願當駝背,承受傷害呢?我以故事開她的(心)眼,讓她看到在夫妻之間,我願意挑負的責任和承擔的角色。」 心眼的開啟 在一般人的肉眼裡,駝背是殘障,是婚姻的妨礙。可是在拉比心眼裡,駝背可以不是殘障,反而是醫治的良藥和祝福。心眼影響深遠,是成敗樞紐所繫,人豈能大意。 馬太福音說,「眼睛就是身上的燈。你的眼睛若瞭亮,全身就光明。你的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你裡頭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呢。」(太6:22-23)。很多人不知道心眼是需要「裡頭的光」照明引導才明亮的。「裡頭的光」,簡單的說,指的是人心裡有神:「求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神,榮耀的父,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你們,使你們真知道他。並且照明你們心中的眼睛,使你們知道祂的恩召有何等指望。祂在聖徒中得的基業,有何等豐盛的榮耀。」 (弗1:17-18)。 時局艱難,肉眼所見令人惶恐不安,但只要求神照明我們心中的眼睛,不論目前世局如何動亂不安,能看見神永遠掌權。祂豐富的指望,基業,和榮耀就會安慰我們,帶領我們,順利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