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以色列那樣,蕞爾袖珍,卻聲名鼎鼎﹔被滅了兩千年後,又「死灰復燃」,重新立國,並且在幾十倍于己的周邊強鄰打壓下,寡能敵眾,越戰越昌盛,傲立于世界強邦之林。
小小民族,國際焦點
世界上沒有一個民族像以色列那樣,流離失所,浪跡天涯,僑居海外的人口多於本土的﹔經歷各異族傳統人文的影響數千載,而一直未被同化,且始終成為國際間的焦點話題。
世界上沒有一個宗教像猶太教那樣,在萬邦古人通拜多神偶像之時,獨尊一神耶和華﹔一國之「小教」,日後竟衍生出了基督教﹑伊斯蘭教等普世「大教」,信眾已逾地球人口的三分之二。
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種像猶太民那樣,精明超群,智謀經營,強悍﹑算計﹔總是逐著人類文明繁榮的潮流走向而居,從西亞到埃及,又到歐洲,再到北美,於寄棲地「木秀于林」,「喧賓奪主」,招致了「原住民」們羨嫌交加。
這耐人尋味的社會現象,難道只是一個歷史的巧合或偶然嗎﹖那麼其概率未免也太高了吧。為什麼無數的其它古文明﹑種族﹑帝國,都已徹底消失﹑滅絕,退出歷史舞臺了﹔或像其它「流浪的民族」如吉普賽人等,還在遊蕩寄居,皆始終未給人類昌明進步的歷程,打下神奇的烙印。
翻閱聖經,證據確鑿
我過去對此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有一天打開了《聖經》,此縈懷多年的謎團之答案,竟從教義卷宗中撲面而來,疑竇迎刃解開。
看官如若不信,不妨翻閱一下三大宗教皆公認的《舊約》,尤其是《創世記》,從以色列人的起源﹑稟性﹑得名,到民族的形成,信仰的確立,王國的興衰與光復,均言之鑿鑿,伏筆埋先,令人扼腕拍膝嘆為觀止。不論從「唯物論」的角度,把這三千多年前的古籍,當作人類最早最系統的史記來看,還是從「唯心論」的觀點,把聖經視為上帝所默示的話語來待,都不由人不頷首信服,它確確實實是一個歷史的必然。
有些「有神論」者或許認為,是以色列人比較「幸運」,他們的祖先當初拜對了神祗,這般機率也太低了吧。君不見從古到今,人類供奉過多少鬼神﹑飛禽﹑走獸﹑祖宗﹔或人用手藝﹑心思所雕刻的各種偶像,甚至「未識之神」的壇位(徒17:22),就偏偏猶太人「瞎貓撞上死耗子」、「矇」上了﹖如果翻開《聖經》的話,就會發現,根本不是這麼回事。
3200年前,帶領為奴的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摩西,就曾告訴他的民眾﹕「神喜悅我們的列祖,愛我們,從萬民中揀選了我們」(申10:15)﹔「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為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申7:7)。2000年前,道成肉身的神子耶穌,更為明確地指出﹕「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並且分派你們去結果子」(約15:16a)。這都說明,是明察秋毫、鑒察人心的造物主,藉著猶太民族來曉喻世人,見証祂自己乃宇宙的唯一真神﹔並且祝福這個族類,成為「有君尊的祭司」(彼前2:9),從而使得以色列人「得天獨厚」,與眾不同,產生了這一奇特,謎一般的史實。
據《舊約》記載,猶太人原系藉方舟,從洪水中倖存下來的,挪亞的長子閃之後裔。閃的十世孫名叫亞伯拉罕(創11:26),住在當時世界文明的發祥地,西亞的吾珥城,即現今伊拉克的納西裡耶附近。他被上帝看中、算為義人,聽從召喚,離開了富饒的兩河流域,遷徙到兩千公里外的迦南,即現今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當地人稱呼他為希伯來,意為「大河(幼發拉底河)那邊過來的人」。神應許、祝福他﹕必成為大國,子孫如海邊的塵沙(創12:3;13:16)。
從建國、滅國到復國
在迦南,亞伯拉罕生了兒子以撒、孫子以掃和雅各。雅各後來與天使摔跤得勝,獲得上帝的祝福,給他改名叫「以色列」,意為「與神角力者」。他的十二個兒子便成為日後猶太人十二個支派的鼻祖。其中第十一子約瑟作了埃及的宰相,接了全家七十餘口去埃及定居,經過四百多年的生養繁衍,壯大成幾百萬人的希伯來族。又由摩西帶領返回迦南地。此後,大衛建立了以色列王國﹔其子所羅門繼位,又修建聖殿,他死後國家一分為二,北方的以色列國(由十個支派組成)和南方的猶大國(由猶大,便雅憫二支派組成),分別於2600年前先後被亞述﹑巴比倫兩大帝國所滅。
再往後,中東地區又相繼淪為波斯﹑希臘﹑羅馬帝國的殖民地,耶穌即誕生在羅馬統治時期。希伯來語猶大(國)Judah, 譯成希臘與拉丁文為「猶太」(Jew),故希伯來﹑以色列﹑猶太等稱謂,均指這同一族群的人。而現今的以色列餘民,主要是猶大與便雅憫支派的後裔,也是聖經預言的一個應驗(創49:8)。
西元135年,羅馬人在鎮壓了多次猶太起義之後,決定撤銷「猶太省」,更名「巴勒斯坦」,禁止以色列人入住該地,旨在將「猶太」字眼從歷史﹑記憶中抹去。希伯來人不得不向歐洲遷移,開始了「在萬國中被拋來拋去」的飄零(耶15:4)。故土又依次被阿拉伯﹑奧斯曼﹑大英等帝國統治,一直到1948年復國,定名以色列。從此,散居世界各地的希伯來人不斷歸根返鄉,目前人口已逾六百萬,幾乎為現今猶太人總數的一半了。
兄弟鬩牆,以阿成仇
然而,割捨自己祖居地,讓以色列人鳩占鵲巢,阿拉伯人當然不幹,戰爭自猶太立國的翌日便爆發了,至今未停。巴勒斯坦意為「非利士人之地」,非利士則是挪亞次子含的後裔,乃迦南地的原住民。而阿拉伯,意為「沙漠的居民」,是從亞伯拉罕與其婢女所生的以實瑪利,及其他妾出的眾庶子而來,居住在約旦河東岸和埃及等地,上帝也曾應允他們成為大國(創13:18;
25:18)。此外,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系亞捫﹑摩亞(現今約旦)人的祖宗(創19:36)﹔雅各的孿生哥哥以掃,是以東(現今敘利亞,沙特)人的鼻祖(創36:40)。
顯而易見,以﹑阿(包括巴勒斯坦人)本是同父異母的一家人,猶太教與回教也共尊亞伯拉罕為先祖﹑先知。阿語中,亞伯拉罕譯作「易卜拉辛」,以實瑪利作「易斯瑪儀」,雅各作「葉爾孤白」,所羅門作「蘇萊曼」……。他們雙方綿延幾千年的冤仇,既非宗教衝突,亦非領土之爭,而是兄弟鬩牆,早為《舊約》所揭示過了(創16:12)。
而以色列的復國,遠在其滅亡以先,《聖經》就明文預言了,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準確應驗,並不意外﹔以﹑阿之間的惡鬥,早在兩族形成之初就已昭昭然,眼下愈演愈烈,亦不奇怪。
假如猶太人當初廣傳耶和華,而不是「據為己有」,讓其它族裔也因此蒙福,穆罕默德恐怕也就不用因聽道被拒而發奮圖「創」,憑著博聞強記,加上個人感受,歷經23年成就《古蘭經》,以及建立跟猶太人匹敵﹑擁有十幾億穆斯林的「大國」了。倘若以色列人當初不死守教條﹑以「神的選民」自倨,而是幡然悔過﹑承認耶穌是基督,降世開啟天國之門,成全律法﹑神旨,當今世界也定會是另一番景象了。
信者同為神之子民
當然,上帝始終不會撇棄祂的兒女,祂按著在創世之前便立的救贖計劃,藉著自己的獨生子耶穌,用大衛子孫的身分,道成肉身,死在十字架上,作了全人類各民族的挽回祭,從此福音傳遍天下,廣結碩果。縱然有幾分是硬心,硬著頸項的猶太人,至今仍不以《新約》重塑的耶和華善美博愛的形象為然,還在苦苦地翹首以待彌賽亞的蒞臨,但只要外邦人的數目滿了,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羅11:25)。神的恩賜和選召是沒有後悔的。
也正因著希伯來人的不順服,我們這些原本不是猶太人的倒蒙了憐恤從此成為上帝的子民﹑靈裡的以色列人,擁有三十多億基督徒的「大國」,兌現了主起初對亞伯拉罕的應許。
(作者來自山東,大學附院內科教授,曾遊學德、英、美、加等國臨床科研,現居加拿大多倫多。結婚逾卅年,育有一女一子。信主廿餘載,樂以文字佈道見證、榮神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