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男孩大不同

我有兩個男孩,雖然是中美合資的結果,但都是在中國長大的,小時候一直跟中國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的孩子們在一起,沒看出什麼明顯的分別。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倆從孩童,長成活潑、開朗、帥氣的陽光少年。每年我去另一個城市,會見母會的兄弟姐妹們,他們總是訝異兩個孩子的轉變。孩子小的時候,大家只是誇誇他們「小帥哥」;後來幾年,每次見面的時候,總有幾位姊妹非常詫異地問我:「你的孩子們都是在中國長大的,怎麼在氣質上越來越像西方的孩子?」看到他們自己的孩子變得太內向、太羞怯,他們很煩惱,問我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男孩怎麼變了樣?

最初,我以為這樣的差別,是西方人基因影響下的結果。但後來我留意觀察,越來越認識到,這是受到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影響,是社會文化的產物。現在我在雅加達一家華人學校教課,最初教幾班六、七歲及七、八歲的華人孩子。這些孩子大多天真、活潑、開朗,一個個都是陽光孩童,女孩美麗可愛,男孩健康帥氣。現在我開始教十二、三歲的初中班,沒想到這裡的孩子一個個竟然都變得少年老成,內向羞怯,不敢說話,怕說錯話。感覺就像是一棵棵的樹,都長歪了!短短五年小學時間,孩子們就完全變了樣!明顯地,變得不健康了。身體上、精神上不是更加舒展,而是更加萎縮。

我們的男孩怎麼變了樣?是什麼讓我們的男孩變了樣?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的男孩開始變了樣?

教育男孩的三要素

仔細思考我們孩子成長的過程,跟一般中國家庭的教育到底有什麼不同?我發現最大的不同其實有三點:

  1. 父親巨大的影響力

因為我先生的童年特別缺少父親的關愛,使他變得很內向,所以他特別注意關愛自己的孩子。記得從我家老大兩歲左右開始,他每天下班回家後,我去做飯,他就去陪孩子們打球踢球。足球、棒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到後來的籃球,各種球類樣樣通。在玩球的過程中,他跟孩子們有很多交流,所以他成為孩子們的第一個好朋友,孩子們也成為他的好朋友。

雖然我算是一位有魄力的女性,而我先生不算是那麼有魄力,但是孩子們的魄力和陽剛氣質絕對是來自父親的。為什麼呢?

我注意到,男性有天生大氣的一面。首先,他們不像一般女性那麼情緒化,他們能夠論事不論人。你們注意到沒有?男性之間即使彼此不喜歡,還是能夠平靜相處,他們比較容易不糾纏細節,著眼大處。譬如說,當我們一家人外出的時候,兩個男孩常常是不走直路走彎路,不走乾淨路卻要走泥路,不走平坦路,卻要去爬坡。每當這時候,我總是吆喝他們:「別走那邊,別把鞋和衣服弄髒了!」「別蹦來蹦去的,小心摔倒了!」「別喝涼水,小心肚子疼!」別!別!別!太多的「別」,太多的「不」,搞得孩子們手足無措。但是孩子們跟他們爸爸在一起的時候,爸爸是絕對不會教他們「乖乖的」,而是常常鼓勵孩子們,「玩吧,沒事!髒就髒了,回家洗洗就行。」幸好孩子們常常沒聽我的話,否則早就讓我摧殘地奄奄的了。所以孩子們小時候都喜歡跟爸爸在一起。

我們華人文化中有一種意識,好像帶孩子是媽媽和老人的事情,所以我們的孩子們都是跟媽媽、爺爺、奶奶、保姆等老弱婦孺長大的。故此產生一個大問題,就是對孩子們的最高誇獎,往往就是「乖」,好孩子的標準就是「乖」孩子。你讓一個小男孩「乖」,不是存心要讓他變成女孩子嘛?華人文化中對男孩的另一個轄制,就是「好男不與女鬥」的觀念,不管對錯,男孩總要讓著女孩。這樣就培養了女孩子當領導的習慣,男孩子反倒學會了去配合女孩子。這樣一來,我們的男孩還有多少自然健康成長的空間?這樣的教育越成功,我們的男孩就越可憐,人格發展就越被摧殘。

父親縱然軟弱,也不會去教導自己的男孩要「乖」,因為他們理解男性的特點。父親開闊的胸懷,給孩子們充分的自由成長空間,不在小事上糾纏,沒有不斷的否定,可以給孩子們成長中最需要的肯定力量。父親的關愛,能夠建立孩子們人格發展中的支柱:信心!

  1. 運動對男孩的重要性

運動首先能強健體格,使男孩能承擔未來一家之主的角色。其次,運動也能化解愁煩。男孩女孩在成長過程中都會有很多煩惱,特別是兒少時期,理不清道不明。這時候,女孩子之間的悄悄話,男孩子之間的體育運動,就成為他們化解愁煩的最佳途徑。

運動,特別是集體運動,還能造就男孩的社交能力,養成男孩跟各種人打交道、處理人事糾紛的能力。許多人認為,情商好比智商高更能使一個人快樂和成功,而運動正可以提升男孩的情商。我家老大回美國之後,留下他弟弟跟我們在一起,那時我家老二只有十四歲,正是需要同齡朋友的年紀。雖然他在學校裡有不少朋友,但是回家後就很孤單,因為他原來的很多朋友都是哥哥的朋友,現在他們也都走了。最初我很擔心他孤獨,看著他拿著球出去一個人打,覺得好可憐,也挺尷尬的。沒想到,沒過多久,他就有了好幾個朋友,都是打球認識的。通過打球,他學會了跟各種人交流,自己也變得很開明。

在我們孩子小的時候,跟周圍的中國男孩沒有什麼大的不同,一個小小的不同就是,他們每天放學後,就去院子及遊樂場踢球和玩。記得有好多次,我從窗往外看,只見大冷天裡面,只有他們兄弟倆在那裡玩,別的孩子不見蹤影。我多次勸他們不要出去,太冷了,也沒有別的孩子們在那裡,他們非要去不行,我只好放棄。北京的冷天很長,諾大的漂亮遊樂場,好像是專門為我們家倆孩子準備的。他們在那裡跑來跑去,大冷天裡卻跑得滿頭大汗。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他們長得竟然比他們的爸爸還高了,體格強健,性格開朗。常年不斷的運動使孩子們心情舒展,也使他們的長相變得舒展,這時,他們的氣質就跟周圍男孩有了明顯的不同。

  1. 肯定與鼓勵

華人教育中,最普遍、最摧殘孩童身心的一點,就是不斷的批評和糾正,缺乏對孩子的基本尊重和肯定。父母老師是孩童的絕對權威,孩童沒有很強的辨別能力,你批評他,他就會完全接受你的批評,你說他傻瓜,他就會認為自己是傻瓜。你總是把他管教得乖乖的,他自然就會變得乖乖的了。我跟外公外婆長大,一直到七八歲,童年的記憶中沒有批評,只有完全的肯定,所以我的性格很自由,同學們常常說我像個美國人。但是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卻對孩子們有太多的批評。幸好孩子爸爸常常誇獎孩子,總是鼓勵他們,總是不斷地告訴孩子們:「我愛你們!不是因為你們長得帥!不是因為你們聰明!因為你們是我的兒子!你們總是最棒的!我永遠都會愛你們的。」最初我聽到孩子爸爸這麼鼓勵孩子,真是感到有點肉麻,久而久之,發現孩子們都因此而快樂,也就習以為常了。

曾經遇到不少華人老師父母長輩,在他們那裡沒有表揚,只有批評。我感覺簡直都喘不過氣來!成人都無法承受不斷的批評,何況孩童?孩童沒有反抗的能力,結果只有被壓抑、被扭曲、被摧毀了。在我看來,父母老師在對待孩童的教育方面,超過百分之九十、甚至百分之九十五、九十八的話語,絕對都應該是鼓勵和肯定的話語。

我們的教育界基本都是女性管理,本來就已經很不適合男孩,加上華人特有的文化習慣和傳統,使華人男孩的成長更是雪上加霜!若要華人男孩更有陽剛帥氣,必須首先從父母開始,其次是學校老師,絕對不應該再對孩子們不斷地批評了!給孩子們足夠的成長空間,特別要尊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小學不一定要聘請男老師,但一定要聘請有男孩教育經驗,或願意學習如何教育男孩的老師。

孩子像是一棵樹,真正使孩子生命成長的還是上帝。感謝主,使我們沒有窒息孩子的成長空間,沒有用自己的想法和力量,奮力去塑造他們、扭曲他們。未來的道路還很長,願我們繼續配合上帝的帶領,讓更多的小樹在上帝的陽光雨露下,自由快樂地成長!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