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那不是愛

“祂捨棄天上的榮華, 知道未來使命,就是孤寂各各他山上,擺上生命為我受死。若那不是愛 ,天堂是神話,激情也是虛偽。若那不是愛”(詩歌 – 若那不是愛)
很小的時候,就覺得外婆與別人不太一樣,她總是抱著一本大聖經,東奔西跑。在教會時,她總是站在講台上的時間多,坐在椅子的時候少。大家對她都很尊敬, 看到她都稱她“王老太太”。她有時帶著我去別人家作客,臨走前,主人都會多塞些糖果餅乾給我。所以我常常自願做外婆的“護花使者”,拿到那些果餅的時候,心裡也總是飄飄然的,覺得當個外婆的跟班,也挺了不起!

篳路藍縷的傳道生涯
記憶中,外婆家裡常是高朋滿座,餐桌上也常會有不速之客光臨。偶爾深夜醒來,客廳裡還亮著燈,有人在低聲談話,然後就聽到外婆禱告的聲音。許多清晨,外婆還沒讀完聖經,就有人敲門。於是,外婆起得更早,她常說:
“不吃早飯沒關係,但神的糧沒吃完,禱告怎麼會有力量?”
長大些,才知道外婆原來是個傳道人,還創立了一間教會。 那個年代女傳道人不多,創立教會的更少。我不知道她是怎樣走過那些篳路藍縷的歲月,又是怎樣忍受那時代的人,因封建思想,對她的批評嘲諷。
有一回無意中聽到媽媽和爸爸說,外婆為了不增加教會弟兄姊妹的負擔,所以沒有向教會拿一分錢,多年來,外婆過的一直是信心生活。 我好奇的問媽媽:
“外婆沒有賺錢,哪來的錢請那麼多人吃飯?”
媽媽只是簡單地說:“那些人都是有需要的,而且外婆相信凡事上帝都會供應!”
那時才恍然明白,原來外婆不是個富有的人。這些年她每天操練的, 都是對天父應許的“不疑惑”。但奇怪的是,我從未聽她抱怨過,也很少看她憂愁過。我猜想,這個天父一定是十分富有吧!
後來才知道,外婆年輕的時候,日子卻是滿了陰雨愁苦的. 外公很早就撒手人寰,外婆獨力撫養四個孩子的過程中,常常覺得心力交瘁,走不下去。燒香拜佛成了她心靈唯一的寄託。直到有一天,她聽到宋尚節的佈道,神的話像大鐘撞開了她封鎖的心門,她被十字架的愛大大充滿,跪倒在台前嚎啕大哭,認罪悔改。從那天起,她棄絕了家裡一切的偶像,她說:“過去,我不知道是為什麼而活,現在開始,我要為這位愛我的主而活!”

黑暗中的喜樂與滿足
信主後,外婆完全變了個人,她熱心傳福音,拚著命領人歸主。有一次聽說偏遠的西北地區有福音的需要,她把年幼的孩子寄在孤兒院,隻身長途跋涉,越過高達四十里的秦嶺,遠赴漢中。當時山路艱難,還遇著大風雪,幾乎喪了性命。但外婆說:“想到主在十字架上為我所受的苦,我又有什麼捨不下的呢?”
好長一段時間,我一直思索,如果一個人的死,能讓另一個人捨下一切,這死的代價一定十分珍貴吧!如果一份愛能讓一個人不再為自己活,這愛的影響又是何等深遠呢?
外婆的一生,看似樣樣缺乏,可是她卻活得滿足自在;她並不富有,可是卻過得好似非常豐富;她應有許多憂愁,可是卻又常常喜樂。這與十架的死和愛有關嗎?
有一天,讀到保羅的話:“似乎憂愁,卻是常常快樂的;似乎貧窮,卻是叫許多人富足的;似乎一無所有,卻是樣樣都有的”(林後 6:10),我才恍然明白,原來滿足、富有、喜樂都不是來自物質的。 一個人能在黑暗中吟唱讚美的詩歌,是因“基督的愛激勵了我們”;一個人能在任何景況中知足,是因“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
外婆離世後,生命的故事卻並未就此終止。在父母親的身上,我看見另一段故事,繼續傳承…

從不凋萎的堅韌見證
記憶中,成長的歲月,幾乎都是在教會中度過的。我常聽父親講道,帶查經,看母親唱詩,教孩子。許多夜晚,他們還要披星戴月的探訪。媽媽的手藝一流,窮學生,剛出道的傳道人,是她最愛邀請的對象。這些學生後來有了成就,傳道人成了名傳道,談到母親當年的菜餚,都還想念不已,提到父母當年的付出,也都刻骨銘心…
能在人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刻痕,能讓人一想起,就“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除了愛和不悔的付出,還能是什麼呢?
七年前,母親發現得了淋巴癌,當時癌細胞已經擴散,情況十分不樂觀。從知道的第二天起, 母親就宣佈“以後活的每一天,都是神格外的恩典,每一天都將是我的新生,是為主活的生日!”
這“生日”從化療,抗癌開始,從忍受藥物帶來的不適和副作用而繼續延續。這期間,只要身體許可,母親從沒斷過聚會,甚至服事、探訪、關懷或接待人到家裡,也和素常一樣…
神“格外的恩典”讓母親多活了七年。直到去年七月,她的病情突然急轉直下,進出醫院數次,她開始失去胃口,身體逐漸衰弱,不得不住進療養院…
但我驚奇的是,即使她的“生日”不能再像以前一樣繁華燦爛, 即使她不能再參加聚會,服事弟兄姊妹,她的見證卻從未凋萎過。在療養院裡,她依舊關心神家的大小事工,為弟兄姊妹提名代禱。 直到生命的盡頭,在她神智幾近昏迷的時候,她仍舉起雙手,隨著 CD 敬拜讚美…
母親堅持到最後一刻的敬虔,成了我痛失母愛中的感恩。好幾次我被想念的波濤衝擊得心口發痛的時候,我就想起母親的話“活著是恩典,回天家是更美的安息!”
想到她如今已得到那“更美的”,享受那不再痛苦的“安息”,我的心就滿了安慰。
母親不再能吟唱的歌,我們卻仍要繼續吟唱……

走進四代傳承的信仰
在自己當了母親之後,我也常琢磨,怎樣能成為一盞放在燈台上的燈,去照亮孩子的生命。我和先生都沒有要孩子飛黃騰達的野心,可是我們對孩子信仰的要求,卻十分堅定。孩子從滿月,就跟我們進出教會,很早,就熟悉我們以神家為優先的生活秩序。先生一向的信念是“不可因為孩子,而影響了我們愛神的心。”
所以,即使有了三個孩子,他還照常肩挑教會沉重的服事,甚至在家庭、工作、教會之間,他還擠出縫隙,去修了神學學位。每年除了自己去宣教,還帶著孩子,一起去經歷生命視野的改變。
有一回,小兒子參加學校的軍樂隊比賽,清晨一點鐘回來,眼睛疲累的睜不開,卻對我說:“媽媽,我睡幾個鐘頭,等下你一定要叫我起來去教會聚會。” 那一剎那,我知道,我和先生的心力沒有白費!
在約翰福音的最後一章,使徒約翰記載了耶穌在提比哩亞海邊,向門徒顯現。又在岸上,烤了魚和餅給門徒吃,然後祂問彼得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愛我比這些更深麼?”西門彼得回答說:“主啊,是的,你知道我愛你!”(約21:15)
耶穌對他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你年少的時候,自己束上帶子,隨意往來,但年老的時候,你要伸出手來,別人要把你束上,帶你到不願意去的地方。”(約21:18)

完全降服於耶穌之愛
每次讀到這段,我的心中都有莫名的悸動。彼得是在經歷了耶穌體恤的供應後,才對主有了“更深”的愛慕嗎?還是看見死而復活的主,用那雙釘痕的手,向他遞出魚和餅的剎那,使他甘願完全捨下?
一個人對主的愛除非有深刻的體會,否則怎能甘願交出“自由”的鑰匙?一個人對十架除非有扎心的感恩,否則怎能從心底說出 “主啊,是的,我愛你”?
我從未奢想過,有一天,神的揀選也居然會臨到我們家。幾天前,二兒子邀請我們參加他七月份神學院的畢業典禮,他說他的負擔是能成為一個青少年的牧師。想到這個當年在三個孩子中最不願受束縛的,如今竟然甘願走上“被束縛”的道路,這個曾經讓我們傷過心的孩子,如今卻被神的愛完全降服,我心中的河流就忍不住奔騰踴躍。五年來,我們看著他辛苦的半工半讀,自己找學校,自己賺學費,自己找服事工場。我滿了感恩,讚嘆主愛的奇妙!
信仰的傳承,一代又一代,從外婆到我們的下一代,十架犧牲的愛從未退過色。生命的見證也從未止息過。一段一段上演的故事,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愛,是因為神先愛了我們”!
若那不是愛,天堂是神話. 正因為那是真實的愛,所有的故事,都成了讓人嚮往的天堂!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