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中的一個週末,我被邀請到中部的某個大學城,去帶領華人教會退修會,有大約五十多人參加,傳講了五堂信息。令我驚訝的是,竟然有一個白人女士與會。午餐時她和我同桌,從她的談話裡,知道她曾經到過中國某地教英文(教英文其實就是宣教士),七年裡,學會講道地的中文,回到美國後,寧可放棄英文教會,選擇小地方的華人教會做她屬靈的家。
認知與婚姻
教會牧師請我介紹華人男朋友給她,她自己說,有個小條件,必須來美國七年以上。原因?初來美國的華人,對這裡的生活認知有很大的差異,摩擦的機會很大,磨合的機會較小。原來我們生活所在的世界,一共有兩個:一個是外在的客觀世界,那是事實;另一個是內在的主觀世界,那是認知。可惜的是,內在主觀認知與外在客觀的事實,常常並不吻合。
外在事實與內在認知
對天文,婚姻,宗教信仰,企業經營,人際關係的知識,越符合真理,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大。你想測驗一下你的認知嗎?試試看 ──
• 先有蛋,還是先有雞?
• 人是進化來的,還是被神創造的?
• 國家富強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 成功的企業家通常具有哪些人格特質?
• 一個教會做哪幾件主要的事,就會在量和質的方面逐漸成長?
放棄?我了解,這些問題太大,而且跟大部分人的生活無關。
但是,下面這個議題,你可要留神了:到底耶穌是誰,是神的兒子還是普通的人?對這議題的認知,關乎你最大的幸福。
先遞上幾碟小菜,給你開開胃。原來不只是現代人容易患上認知的盲症,就連聖經上所記載的人物,也常有盲點。大體上人類有這幾個認知上的偏差:看高了,看低了,看扁了,看錯了,看歪了 ──
認知錯誤,後果嚴重
一、看高了。馬太福音24 章1-2 節記載,耶穌出了聖殿,正走的時候,門徒進前來,把殿宇指給他看,耶穌對他們說:「你們不是看見這殿宇麼?我實在告訴你們,將來在這裡,沒有一塊石頭留在石頭上不被拆毀了。」(太24:2)門徒的認知是,聖殿是何等雄偉,是猶太人的光榮,也是普天下的敬拜中心,是耶和華真神的榮耀,神的眼目看顧,它一定是永存不朽。但這是人的想法。神的想法是,我差我的兒子到世上來的時候,猶太人把他釘死十架,並且喊著說:「流這人的血,(責任)歸到我們和我們的子孫身上」( 太27:24,25) 。 紀元七十年,羅馬大將軍提多,帶兵圍困耶路撒冷,破城之後,焚燒聖殿,並且搜刮石縫中間的黃金,沒有一塊聖殿石頭不被翻過。事實是神忍心讓他的聖殿被毀,為了讓拒絕耶穌救恩的猶太人學功課。
今天某些基督徒也可能把自己看高了,認為神呼召我去完成某項宣教大業,某項慈善工作,即使這些挑戰,需要龐大的人力和財力,類似過紅海的神蹟,才能完成,他們仍堅持相信,在神沒有難成的事。堅持相信只要腳踏入約但河,河水就會倒流。這樣的信心令人佩服,但比較可能的結局是,他的認知把自己看高了。
自我認知的威力
二、 看低了。士師記六章11-24 節記載,耶和華神呼召基甸說:「大能的勇士啊,耶和華與你同在。你靠著你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麽!」 基甸回答說:「主啊,我有何能拯救以色列人呢? 我家在瑪拿西支派中,是至貧窮的,我在我父家是至微小的。」(士6:15) 基甸對自己的認知是,那是不可能的任務。至終神用神蹟說服基甸。事實是基甸得著信心,率領三百勇士,擊敗十二萬敵人(士8:10)。
今天有些基督徒也把自己看低了,落入自卑的陷阱,自覺一無是處。不想出去找工作,反正不會有人要我的;不肯氶擔服事,反正我一定把事奉搞砸;不敢結交異性朋友,反正最後一定被甩;不願嚐試創業,反正不可能成功。這種認知扭曲了思想行為,最後淪為一事無成的懶人。事實是,神造每個人都是天生我才必有用。信得過神的美意,努力工作服事,神樂意祝福這樣的人有所成就。
偏見埋葬了機會
三、 看扁了。約翰福音一章44-46節記載,好朋友腓力把好消息介紹給拿但業:「先知所預言的那位彌賽亞,我們遇見了,就是拿撒人耶穌。」拿但業被偏見蒙蔽了眼睛,不屑地說:「拿撒勒小鎮還能出什麼大人物!」他的認知幾乎使他喪失了成為十二使徒的機會。在朋友腓力的堅持之下,拿但業至終見了耶穌,被耶穌幾句話所折服。事實是,耶穌果真是神的兒子,人類的救主。不能認知耶穌是人類救主的人,得不著救恩。
今天有些人也會看錯事,與新的可能絕緣。一百五十年前火車靠蒸汽機這大力士的拉力,可以載重貨快速向前走,但卻沒有大力士制動機可以煞車,所以發生大車禍。西屋(Westinghouse)想到一個可能,既然壓縮空氣可以鑿石開遂道,必然也可以同樣制動煞車。許多人看扁了西屋,認為用空氣來制動是天方夜譚。經過許多實驗,西屋終於研發出壓縮空氣制動機。今天汽車的制動,使用液壓煞車,用的是與西屋同樣的原理。
看錯耶穌,悲慘結局
四、 看錯了。馬太福音十二章1-14節記載,耶穌在安息日治好了一個枯乾了一隻手的人,法利賽人認為耶穌觸犯了安息日,開始想辦法要除滅耶穌。主耶穌為了照亮法利賽人的盲點,仁慈地提出兩個銳利的問題:「為什麼祭司在殿裡為了事奉,犯了安息日,不算有罪?為什麼你們把安息日掉在坑里的牛羊拉出來,卻責問我安息日治病?」法利賽人看錯了父神設立安息日的目的。他們的認知錯誤,把自己摒棄在基督恩典的門外,主耶穌簡單地告訴他們兩項正確的原則:1. 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 2. 在安息日行善是可以的。
我們旁邊的人對我們都有認知錯誤的可能,我們不必被他們的冷血評論所打倒,只要我們相信神造我天生我才有用,勇敢前行,神必賜福。愛因斯坦的小學老師看扁了他:「遲鈍,低能,魂不守舍。」 但愛因斯坦仍崛起成為相對論的作者,把古典物理推進到近代物理。
認知差異,工作受影響
五、看歪了。馬可福音九章記載,使徒約翰對耶穌說,夫子,我們看見一個人,奉你的名趕鬼,我們就禁止他,因為他不跟從我們。耶穌說,「不要禁止他,因為沒有人奉我的名行異能,反倒輕易毀謗我。不抵擋我們的,就是幫助我們的。」(可9:39-40) 約翰所關心的是,用現代語言來說,他不是我們神學院畢業的,沒有正式訓練,只怕他的工作淪為異端。約翰這份認知不能說完全錯誤;主耶穌的回答卻指出認知的另一可能性:有些第二線的工作,即使沒有經過正式訓練,也可以做,這樣才有足夠的人力,照顧到廣大的需要。
外面周圍的同工對某件事的認知,都可能只是抓到一個重點,而不知道另一個重點也是正確的。比如說建堂,因為所需款項巨大,尋找動工的時機,肯定有不同的意見。有的認為款項大部分已經到手,不足部分應憑信心仰望,現在可以動工了。有的認為應等候幾年,全部款項到齊才做,免得半途停工。如果能設法鼓舞起猶豫者的信心,認知神的旨意,支取神的大能,同心向前走,那當然是最佳答案。
看準了!
看過前五項錯誤的認知,最後應當探索的議題,當然是如何建立正確的認知。正確認知的養成是漫長的過程,並且經常是從錯誤中摸索前進,不是一蹴可及的。請允許我野人獻曝,做出下列建議:
1. 歸依真理:我們的思想越接近聖經的思想,就可以大幅度降低錯誤認知的可能性。所以熟讀聖經是最佳保障。
2. 信服基督:相信耶穌是基督,是神兒子,是彌賽亞,是人類的救主,你的人生就建立起正確的座標系統,保護你遠離錯誤的認知。
3. 聖靈同行:正確地解讀聖經,我們需要聖靈作我們的導師,才能了解聖經的精意,而不是聖經的字句。
4. 謙卑學習:多聽愛主的弟兄姐妹對事情的看法。多聽正反兩種意見的論點,就能大幅度提高我們正確認知的機會。
5. 對付惡習:扭曲我們認知的四個主要力量是:1.合理化自己的本能;2.自我防禦的機制;3.盲點;4.多年積累的習慣。
認真對付這四股力量,你就有機會鍛煉成為認知的高手,打開上帝賜福的管道。
認知一改變,你的人生就改變:
– 夫妻關係美化。因為從前吵架時,都是你錯。現在,我也有責任。
– 引動神的祝福。因為想法正是神的想法。
– 事業更可能成功。因為做法正是神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