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ve 和Mimi Rodriguez,兩位來自完全不同文化的夫妻,一位是墨西哥移民第二代,一位是因政治迫害移民美國的越南華僑。他們因著上帝而相識、相愛,並且一起展開一段美好的服事,使許許多多的留學生度過孤單又辛苦的留學生涯,更因著他們認識上帝。他們沒有顯赫的頭銜,也非大富大貴,卻有顆願意服事及愛人的心,從代職事奉一直做到全職事奉,影響了許多的國際學生。在規劃這期雜時,我想到了他們,希望透過他們的故事,看見神如何藉著平凡的生命,帶出不平凡的影響力。
預先計劃好服事神
問:目前你們已經從職場上退休,在教會中擔任牧師,並在幾個大學從事國際學生的工作。請問,在退休之前,你們是從事什麼工作呢?
答:退休之前,Mimi是在一間化妝品公司的會計部門工作,Steve則是在洛杉磯時報(LA)Times)的發送及運輸部門工作。Steve從年輕時就打算55歲退休,要在教會全職服事。所以我們就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省錢、存錢,而這個計畫也真的照著這個時間表實現了。
問:你們退休之前,在教會有什麼服事?
答:我們在蒙特利公園(Monterey Park)的一個華人教會服事。從1981到1997,Steve從青少年、大專、社青團契輔導,一直做到成為平信徒牧師,Mimi則是負責兒童事工。但後來這個教會決定要轉型,我們也就不得不離開那間教會。
著手國際學生事工
問: 你們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國際學生事工的?
答:大約是從1987。當時我們遇到一個就讀 Whittier College 的香港學生,需要有人載他到教會,正好我們住在這所學校附近,就自願載他。主日結束後,他就邀請我們參加這所學校的國際學生團契。後來我們很喜歡這個事工,也覺得很有意義,就繼續投入,並且成為我們日後服事的主要方向。
其實在這之前,我們沒想過要做國際學生事工。但這往往是上帝做工的方式:祂賜下一個機會,讓我們在合適的地方遇到合適的人。
問:是什麼樣的機會,讓你們開始參與在Biola的國際學生事工?
答:1994我們在一個很偶然的場合,遇到當時在Biola國際學生事工的主任,並成為朋友。他告訴我,Biola國際學生當中的研究生沒有人照顧,問我願不願意幫忙,我就答應了。一般國際學生事工的機構,不會派人到Biola,因為這是一所基督教大學。我們的主要工作不是傳福音,而是營造社群,讓學生在異國仍能感受到歸屬感,這也奠定了我們事工的風格。
走過服事的低潮期
問:儘管你們很盡力的服事,當中也會遇到挫折和打擊。你們是如何克服這些挫折,繼續服事呢?
答:一、二十年前,我們所服事的教會因為要推動小組化,給了我們兩個禮拜的時間來做決定,是否能繼續配搭。這對我們而言,太過倉促來做決定,所以我們只能選擇離開。我認為當教會要推動一個新的事工時,應該給予參與服事者一段合理的時間來調整與適應。
當事情發生時,我們除了傷感,也有些罪咎感,甚至感覺有些不平。但經過半年的沉澱與尋求後,我們理解到,有些時候許多事情的發生不是我們所能掌控的,只要盡力做好該做的事。值得感恩的是,那時我們已經開始在Biola大學服事,大學裡有很多神學生是牧師,我們從他們那得到很多鼓勵與支持。因此,當類似的事再次發生時,我們就不再那麼介意了。而上帝也的確不斷為我們開新的服事機會,讓我們可以繼續服事。正如聖經所說:「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 8:28)。
問:對於那些在服事中遇到挫折的人,你會提供什麼建議幫助他們?
答:第一,要察驗你的心,並回想上帝在過去如何使用你。因為當你遇到我們所遇到的情形時,你可能會自責,覺得這十幾年的投入沒有太大意義。但這並不是事實,要增加對自己的認識,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其次,是無論別人怎麼說,或教會要做什麼改變,相信上帝都能使用你。教會或許有新的增長方式和理論,但很多時候,舊的方法也值得保留。我們不能墨守成規、一成不變,但新的理論和做法也需要時間的驗證。一個教會領袖也當時時保持謙卑,並有智慧地處理教會中的衝突。
把福音帶到人面前
問:服事帶給你們最大的喜樂是什麼?
答:我們覺得最大的喜樂,就是與這些國際學生們接觸時所培養出的友誼。看著他們成長,我們得到很多安慰;聆聽他們的心聲及看法,我們也得到許多幫助。此外,一起投入學生事工的前宣教士Uncle Howard及他的太太,也不斷為我們禱告、鼓勵我們。當時我們考慮加入他們在Biola的服事時,曾小心翼翼地問:「你們不介意我們加入這個事工嗎?」他回答;「誰說我們是上帝唯一能使用在這個事工的人?」他常說,不要把事工當作「個人」的事工,不要一心想著怎麼建立自己的豐功偉業,當我們願意讓越多人參與時,就會得到越大的喜悅。
問:請談談你們校園事工的現況。
答:現在我們在UCI(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服事,接觸的多是非基督徒,我們還是盡力給予所接觸到的學生最大的支持。雖然很多學生可能在畢業之前,都不會踏進教會,那麼我們就把教會帶到他們中間。不論他們來不來教會,我們都邀請他們吃午餐、持續關心他們。你知道,現在很多學生認為教會對他們好,是有目的的,甚至有學生問我們,如果他不來教會,我們會不會就消失不見了。我說,你試試啊(try)me)!我希望讓他們知道,我們關心他們,是真心誠意的,而不是有條件交換的。
Steve繼續說道:最近有個博士班學生常來參加我們的下午茶時間,後來她開放住處,邀請我們和其他學生一起到她家裡吃火鍋。她說,這樣做對國際學生的幫助很大,因為他們最缺乏的,就是真實的關係和歸屬感。感謝神,當初她從不信主,到開始慢慢的參加教會活動。
另外,由於中國越來越多離婚的問題,所以學生常問我們有關婚姻的話題,他們想知道我們的婚姻是怎麼維持的?我便告訴他們上帝如何在我們生命中工作,也把聖經裡對婚姻的教導,與他們分享。原本他們多是不婚族,但他們慢慢開始對婚姻有了希望。就是這樣,我們在生活中、在建立關係的過程中,慢慢地把福音帶給他們。
後記
Steve和Mimi雖然不是最出色的講道者,或魅力型的領袖,卻是最好的陪伴者,真心對待國際學生,建立了平起平坐的友誼,並且在生活中把好消息傳給他們。這不就是耶穌在世上所做的事嗎?他走到人群當中,成為市井小民的朋友,讓人從祂的生命中,體會自然流露的光和愛。
德雷莎修女曾說過:如果你無法餵食給一百個人,那就餵食給一個人罷!我們每一個人,不也都可以在生活的一小平方領域中,帶出這樣的影響力?
天道酬勤。也许你付出了不一定得到回报,但不付出一定得不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