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無處不教育

記得幾年前的世界日報,刊登了一篇文章,引述前一天華爾街日報的報導,指出亞裔在美國社會短期內崛起,主要得力於家庭注重教育的傳統觀念。該文大意如下:

亞裔注重教育

「加州大學所發表的統計報告顯示,如果大學入學只看學生程度來取決,美國公立學校中首屈一指的柏克萊加大,亞裔學生將佔絕大多數。

哈佛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連本世紀初猶太移民的傲人成就,與亞裔在美國崛起的深度、廣度和速度相比,也相形失色。柏克萊的統計報告,以及全美各地高中亞裔榮譽生輩出,為亞裔的卓越成就提供了佐證,在研究所的科學領域,亞裔所佔比率更為驚人。」

在知識就是力量的現代社會,這群學校英才勢必成為未來高科技業和專業界的領袖,奠定下一波亞裔勢力興起的基礎。

猶太民族和中華民族都注重教育,省吃儉用也要送兒女去大學,是難能可貴的美德。但猶太民族還比中華民族多了一項長處,他們不但重視正規學校教育,還注重人格上的宗教教育。申命記六章6-9節記載,摩西吩咐猶太人說:「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話、都要記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訓你的兒女。無論你坐在家裡、行在路上、躺下、起來、都要談論。也要繫在手上為記號、戴在額上為經文。又要寫在你房屋的門框上、並你的城門上。」猶太民族歷經亡國二千五百多年的慘痛,仍能保持其民族特性的主要原因,就是靠父母和會堂所提供的宗教教育。

幸福人生之要理

耶穌基督在地上公開服事的三年半歲月裡,祂的主要工作也是教育。教育門徒,也教育群眾,有關天國、父神、信仰的真理。馬太福音五章1-2節記載耶穌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祂就開口教訓他們有關八福的幸福人生道理。祂所教導的幾項真理,確實含著人生快樂幸福的要素:
1.父神周詳的供應帶給我們免於憂慮的自由:耶穌說,「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 ,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太6:32)
2.父神的心意是人生的意義與價值:耶穌說,「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 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6:33)
3.父神所經營的天堂是我們永恆的家園與盼望:耶穌說,「我去為你們預備了地 方,就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我在哪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14:3)
4.父神所指定信仰的道路是我們的安全感: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 ,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約14:6)
5.父神保證因著耶穌的名,祂必垂聽我們的禱告:耶穌說,「你們若向父求什麼 ,祂必因我的名賜給你們。」(約16:23)
6.父神應許,透過耶穌賞賜我們平安,這是我們內心寧靜的保證: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你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14:27)
7.父神計劃以祂愛子在十字架上所流的寶血,救贖人類,使罪得赦:耶穌說,「 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太20:28)

在這七件事上受教育,相信並持守在心中,一個人就能經驗到平安、意義、盼望、安全、滿足、寧靜、罪疚全消的美麗境界。

教會即學校

基督教深信一個基督徒的靈性有多深,和宗教教育成正比。從某個角度來看,教會活動都是教育的課室:

崇拜是學習讚美感謝神的教育機會。
禱告是學習順服神的心意來思想的教育過程。
主日學是吸收聖經神學的思想教育。
小組是學習彼此相愛和聖徒品德的互動教育。
傳福音是帶領對方認識耶穌是救主的無形教育。

因此,說「教會就是學校」這句話有某種程度上的真實性。教會領袖的主要責任,就是經營一個屬靈的學習環境,讓會友們從中受教育。

● 在真道的話語,和你向來所服從的善道上,得了教育。(提前4:6)
● 神在教會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師。(林前12:28)
● 耶穌每日在殿裡教訓人。(路21:37)
● 門徒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徒2:42)
● 提摩太啊,你要以宣讀,勸勉,教導為念,直等到我來。(提前4:13)
● 我今日曉諭你們的律例,典章,你們要聽,可以學習,謹守遵行。(申5:1)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的四大目的:第一是將父啟示顯現給世人,第二是教育,教導人類有關天國的真理,第三是訓練教育十二使徒成為天國精兵,第四是在十字架上捨身流血,成全救恩。這四個主要的目的,其中一半與教育密切相關。

無處不在的教育

廿世紀的基督徒,存謙卑的心虔誠讀聖經,父神自然會差遣聖靈做教師,引導我們明白(進入)一切的真理(約16:12)。只要我們有一顆敏銳的心,總可以感受到──
● 天地就是最佳的教室。
● 人生的風雲際遇就是教材。
● 聖經是權威最高的課本。
● 聖靈是無所不在的導師。
● 成長是教育的美麗果實。

一顆敏銳的心靈,可以在天地的舞台和晨昏的交替之間,找到聖靈做教師。

一個平凡的父親,在一個平淡的夏日清晨,盡他一份日常的義務──照顧他三歲的兒子吃早餐。誰會期待這十分鐘的例行公事,有什麼驚人的發現?
上主卻選擇在平常的機緣中顯現祂自己,將簡單的餐桌化成聖壇,將樸素的餐廳化成聖殿,將例行公事化成神學教育。

下面這篇以第一人稱書寫的短文,所記述的是一個平凡父親之非凡經歷──

我把小傑抱上高椅,順口問:「你要什麼早餐?蔥油餅還是麥片粥?」小傑要了麥片。

我量了五匙的麥片,倒上牛奶,在微波爐裡熱了一分半鐘,攪拌好了,送到小傑面前。他拿小匙在碗裡玩了一會兒,突然放下小匙:「我不要麥片,我要夾心酥。」

我滿腦子都是辦公桌上的案卷,哪有閒情逸致跟他瞎扯。板起父親的威嚴,我大喝一聲:「吃下去!」

小傑仍然嘻皮笑臉地玩他的遊戲:「我不吃,爹地吃。」

突然間在小傑頑皮的笑靨裡,我看到人類的縮影──我們把生活弄得一團糟,等到情勢失控,我們才呼求上主出面收拾殘局,命令祂把我們的麥片粥吃下去。

我把小傑的麥片粥移到我面前,起身為他預備了夾心酥。我含著感激的眼淚吃下麥片粥,敬拜這位為我吃了無數麥片粥的上主。

這位教師隨時都預備好施教,只要你說一聲:「請說,僕人靜聽。」你就可以聽見祂的微聲低語。

(作者是飛揚協會會長,著有《採擷靈韻》等七十餘本書,常應邀美、台、中及各地講道。育有長大成人之二女。現定居南加州鑽石崗。)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