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歷史中的神學爭論

歷史上,教會允許藝術家將耶穌和聖經人物作為藝術品中的人物,經歷了一番激烈的爭論,甚至是流血事件。

早期出現的耶穌圖像,顯然帶有偶像崇拜的意義。羅馬帝國時代,皇帝要人們敬拜皇帝圖像,就像敬拜皇帝本人一樣。猶斯丁年後,基督和馬利亞的聖像漸漸代替了皇帝的圖像,出現在皇宮大門上和錢幣的背後上(AD685-705),也成為人們敬拜的對象。

由於這種圖像帶有偶像敬拜的意義,利奧三世(AD717-741)起來反對使用圖像,他認為圖像敬拜如同當年以色列人的偶像崇拜,其後果必然會受到上帝的懲罰。

公元754年時,在康士坦丁堡召開了主教會議,會議認為所有使用聖像行為都是偶像崇拜。因此,耶穌、聖母馬利亞,和新約聖經中使徒的畫像均在禁止之列,只有十字架、聖經和聖餐中的餅和酒才是基督教的象徵。此會議之後,幾乎所有的聖像被毀;聖像擁護者則被開除教籍、斷肢折臂、遭到放逐的命運。史稱為破除聖像運動。

公元787年,第七次大公會議在尼西亞召開,會議譴責了破除聖像運動,會議認為圖像永遠不能和它所代表的人物同質,它只是人物的仿製品。圖像的重要性只在於它能使人們記起原來的人物,如果否認沒有任何圖像可以真正代表基督,實際上就是否認了道成肉身的可能性。因此基督徒應以尊重十字架和聖經的態度來尊重基督、馬利亞和聖徒們的畫像,但不能把畫像作為偶像來崇拜。

此後,基督教的藝術作品大都以聖經新約為主題,以耶穌為中心。比如耶穌潔淨聖殿、最後的晚餐、各各它山和耶穌升天等,都成為聞名於世的藝術珍品。

屬天與屬地之間
今年的五月份,位於洛杉磯的蓋蒂博物館(J. Paul Getty Museum)舉辦了題為《屬天與屬地之間﹕基督和聖母的形像》的畫展。展品共計有三十件,都是以耶穌和馬利亞為人物的藝術珍品。這些作品的珍貴之處是它們見證了發生在藝術歷史中的一段難於忘卻的神學爭執。

十六、十七世紀時,儘管藝術家不會因聖經人物而被放逐、殺頭,但是把耶穌、馬利亞畫成人還是畫成神,又成為爭執的焦點。

耶穌是道成了肉身,將天父的愛活在世人面前。那麼,耶穌的畫像中,耶穌應該是一個普通的人?還是一個神人呢?而在聖經中是普通人的耶穌之母親,又該是什麼樣的形像呢?

從藝術的角度看,要真實反映生活,耶穌和馬利亞都必須體現出普通人的特徵。早在1603年時,有一幅名為「聖母之死」的畫,畫中的聖母是一個普通的婦人,結果羅馬天主教拒絕接受。

從教會和基督徒的角度看,既然耶穌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僅把耶穌畫成普通人,在心理上是難於接受的,他們願意看得耶穌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神性。因此天主教拒絕把聖母畫成普通人的藝術品,不但是出於神學上的考慮,也有情感上的因素。

頭上的光環
三十六年之後的1639年,藝術家們又創作出了一幅同名的油畫,畫的也是聖母馬利亞。不過這時畫中的馬利亞,被崇拜者所包圍,臉上也透出一股神聖之氣,更有創意的是,馬利亞的頭上罩著一圈神聖的光環。從此這種光環就成為耶穌、馬利亞畫像上的特徵,也成為基督教神學和西方藝術爭執的焦點。

比如馬利亞的屬性是什麼,是否因為她是耶穌的母親,從而就有了神性,因而她的頭上就可有神聖的光環,同時也被稱為聖母?天主教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基督教卻是否認這一點,馬利亞並沒有神性。但如果要基督徒們否認頭上有神聖光環的馬利亞畫像,情感上有點過不去,畢竟她是人類救主的母親呀!

在那些表現人性的耶穌藝術品中,耶穌充分體現出人的特徵,人們可以看出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痛苦。而體現耶穌神性的作品,耶穌被美化成為有完美的體形,帶有神聖光環,且是高出群眾一頭的人。注重耶穌神性的畫像,雖然表現了耶穌屬天的性質,但卻少了屬地的意義。尤其是一些要表達耶穌原本有上帝的形像,反倒虛己,成為眾人之僕的故事的畫像。比如耶穌替門徒洗腳,當耶穌帶有神聖光環時,觀畫者心中就很難有耶穌是眾人之僕的感覺。這多少與聖經原意有些出入。由此可見,引發爭執是可想而知的。

今天,這種頭上有神聖光環的耶穌畫像還是隨處可見的。但現代人已不在耶穌的人性與神性之間作爭執了。他們更視藝術品是在表達一種信仰的內容。不過這種爭執曾在文藝復興時期成為藝術創作的焦點之一,同時這個爭執也曾給教會帶來神學上的爭辯,甚至引發起教會內部的激烈衝突。

攝影鏡頭下的基督教
2002年的年底,法國巴黎有一個歷時兩個月,題為「基督的攝影作品(AD.1855-2002)的展覽。攝影展將從攝影師的鏡頭的角度,讓參觀者認識耶穌在西方文明中的獨特地位。這個展覽的主辦者為位於耶路撒冷的以色列博物館。這種形式的展覽還是第一次,2003年時該展覽有可能巡迴到美國來舉辦。

這個展覽的特色之一是舉辦者不是基督教組織。組織這個展覽的負責人說,作為位於被基督教和回教稱為聖城的耶路撒冷的博物館,或許更有可能只從藝術品質的角度,而不是宗教的角度選擇展品,更能組織起一個反映一百五十年來的有關基督教攝影作品真正風貌的展覽來。

儘管展覽組織者從藝術的角度,而不是從宗教的角度出發選擇作品,但他們盡量避免會可能引起基督徒反感的作品。畢竟展覽是在基督教文明的歐洲舉行。

十九世紀中葉,攝影師們試圖將經典的基督教藝術作品透過攝影鏡頭,作嶄新的藝術表達。或許是經典作品猶如難於逾越的藝術高峰,或是大多數的攝影作品只是將原來的藝術作品翻拍照片而已。大多數西方人都認為當時的攝影作品缺乏靈氣,不像原作具有屬靈上的激勵作用。

不過,到了二十世紀,攝影家們開始超越傳統,他們不再簡單地模仿原作,而是用鏡頭來重新闡釋基督教。

基督教攝影史二階段
從這次展覽作品看,可以把歷時一百五十年的基督教攝影史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十九世紀重現傳統作品的階段。這個時期的作品是文藝復興時期經典基督教作品的重現,不同的是由演員來表演,再用鏡頭記錄下來。因此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以耶穌和新約故事為主。如耶穌的最後七言、十字架、聖嬰耶穌、最後的晚餐等等。

第二階段是二十世紀,這個時期的作品特點是打破傳統,攝影師們不再作傳統藝術品的模仿者,而是用鏡頭來重新闡釋基督教。這個時期的作品雖然仍有基督教的主題,但其內容和理念,融入了大量的世俗思潮,基督教的含義反而不斷減少。

比如釘在十字架上的不是耶穌而是一名婦女的作品,可以說是女權運動思潮下的產物。二十世紀的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橫掃歐洲的達達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藝術思潮,也在基督教的攝影作品中反映出來。三十年代後,德國納粹主義也使得攝影作品中滲入了政治的含意。比如有一幅作品「希特勒/十字架」,畫的就是希特勒站在雲端上,手指向背著十字架的耶穌。

二戰之後,基督教的攝影主題中又加入了社會、商業的話題。最常被使用的是「最後的晚餐」,攝影師們用這個主題來表達某一團體被出賣的現實。這時圍坐在長桌邊的不再是耶穌和十二門徒,而是不同的人,其中有一位是背叛者。這時的作品除了標題和形式與基督教有關外,已無基督教上的意義了。

此後的攝影作品,便進入了藉用基督教標題,來表達不同思想和理念的階段。例如「猶大的親吻」、「馬利亞和馬大的兄弟拉撒路」等等。

早期的攝影作品著重在用鏡頭重現經典藝術品的藝術效果,和其宗教上的意義。戰後的作品卻是藉助觀眾頭腦中對經典作品的認同,來傳達更具一般意義的宗教意識。

這個展覽給基督教文化傳播工作者的一個信息是,基督教文化的影響之深,使得世俗的文化工作者不斷借用基督教的標題,而使基督教世俗化。作為基督徒的文化工作者,能否正本清源,力圖傳達真正的基督教精神,實在是一個責任重大的任務。

1 Comment

  1. www.tongbao918.com

    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Reply

Leave a Comment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