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Archive: 李潘燕
Author: 李潘燕
June 1, 2008
創意地解決衝突,可以增進自我的成長,及相互的瞭解。 記得有一次,我參加一位大教會牧師和師母廿五周年的結婚紀念日,那牧師宣稱他和妻子從未發生過衝突,我實在難以置信。 只要有兩個人在一起,難免就有衝突、誤會,或觀點的歧異。唯一不發生任何衝突的,是遺世獨立的隱居者,或配偶一方變成像大門前踩腳墊似的,為求息事寧人,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但是這樣也並不真正算是沒有衝突,那只是壓抑或逃避衝突而已。 創意地解決衝突和意見不合,則可增進自我的成長,及彼此的相互瞭解。但是要建設性地處理不同的觀點,我們就須學習接納彼此的不同,並尊重對方的觀點。 如何作才能達成呢? 1. 要聆聽、聆聽、再聆聽。不只用我們的耳朵,也用我們的心靈來聽。我們需要聆聽出別人真正的意思,而非自己所認為的對方之意。我們不僅要聽出對方的想法,也要聽出他的感覺。好的溝通者和解決衝突者,必須聽出隱藏在別人話語底下的情緒,及未說出的需要或意願。 小心地聆聽,可以讓我們不致扭曲別人的話。這是很重要的,因為人往往會以自己的看法,來解釋對方的訊息。譬如,我們會將配偶善意的建議,當作是對自己的批評。我們的聽聞越受自己成見的扭曲,就越可能曲解別人的訊息,以期符合我們自己的看法。 2. 總要用愛心說誠實話。要記得,恩典和真理是從耶督基督而來的(約1:17)。因此我們需要以恩慈說誠實話,總要以愛心和恩慈來接納別人。有些人很善於說誠實話,但卻缺乏愛心。除非我們以關心對方的觀點來說話,否則他們不但不會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敞開地分享,反倒以隱瞞、惱羞成怒或自我防衛來回應。除非彼此能夠坦誠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否則衝突就難以化解。 3. 認知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覺。能認知自己的忿怒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找出隱藏在忿怒背後的感覺和想法。生氣往往包含著焦慮或懼怕,但我們通常不願承認自己懼怕,卻以生氣來表達,因為我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然而這卻只會使事情更糟。 例如,我們以發怒來阻止別人親近我們,因為自己害怕與人太親密。我們也會裝作若無其事地否認自己的感覺,卻不知這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毫無益處。 以上的反應對解決衝突毫無果效,而未解決的衝突漸形成憤懣,長久的憤懣則破壞了許多的關係。 作家約翰包爾(John Powell)痛切地表達:「我們不誠實的自我防衛,否定且不願分享自己真實的感覺,以為是不想傷害到別人,遂將自己的偽裝,合理化為高貴的行為,於是我們與人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化的關係。」 4. 使用「我」的信息。與其說:「你令我很生氣。」或「你讓我覺得很受傷害。」不如說:「當你這樣說或這樣作,我覺得很受傷害並生氣,我必須和你談談。」這樣可以幫助你為自己的感覺負責任,並避免怪罪別人。 怪罪別人根本就無法解決衝突。儘管多麼不容易,我還是必須承認:「若非經過我的允許,無人可以使我感覺受傷或令我生氣。」正如納拉摩爾博士(Dr. Narramore) 所說的:「別人必須為他們的行為負責,我們卻必須為自己的反應而負責。」 一個人的自我形象若很健全,就不易感到受傷,別人的話語或行為,也不易冒犯他。但如果一個人有自卑感或自我形象低落,就很容易受傷或生氣而反應過度,如此就是當事人而非別人的問題了。 我們過去若還有未解決的問題和傷痕,一旦被觸及了,便會有過度的反應。所以過去的問題解決得越徹底,負面的事情發生時,就越不易有過度的反應。這並非說我們就再也不會感到受傷,或任何時候都不會生氣,而是說我們必須學習當事情發生時,能以正確的反應和恰當的態度來面對,而非過於敏感,以致失去分寸。 5. 承擔自己的責任。過去十年我輔導了許多離婚的人,發現大部份人都將離異的責任,推到他們過去的配偶身上,卻未好好省察自己應負的責任。只有當雙方都瞭解,在彼此衝突或誤解的事上,自己也有責任,問題才有機會解決,自己也因此得以成長。的確有些人是好強、武斷的,甚至會虐待人。聖經上也說,有些人無法與人和好相處(參羅12:18)。我們也可表達:「我受夠了!」以護衛自己,不過總有些責任是我們應該承擔的。 6. 專注處理當前的問題。當人的心裡充滿消極的情緒,並壓抑自己受傷和忿怒的感覺時,可要小心!終究他們不是積壓情緒導致生病,就在生活中爆發出來,而且往往是從芝麻小事上爆發的。有些人更將幾十年前未解決的陳年舊賬都搬出來!要解決衝突,一定要只處理當前的該事件,其他的事找另外時間再談。 7. 放棄「自己永遠是對的」想法。那些總是自以為是的人,通常是缺乏安全感且不成熟的人。要樂意說:「我錯了,我很抱歉。」正如使徒保羅指出的──我們不只要用愛心說誠實話,也要在基督徒生活的所有層面上長大成熟,這包括謙卑並尊重別人和他們的觀點。 8. 聖經上教導:「生氣卻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也不可給魔鬼留地步。」(弗4:26)所以要盡快處理衝突和舒解怒氣。當我們的怒氣消除了,撒旦就無計可逞。 9. 柔聲說話。許多人在不高興時,都會提高聲調大聲說話。據研究調查指出,應付大聲嚷嚷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輕聲細語。這樣,對方就必須盡量靠近,並減低聲浪才能聽見你說的話,大聲嚷叫必引起對方也大聲嚷叫。正如麥可底芒恬(Michel De Montaigne)所說:「誰先發制人,蠻橫地挑釁,表示他比較理虧。」聖經上說:「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箴15:1) 10. 禱告。首先為你自己禱告。我學到最有能力的禱告,是當面臨看來無希望的衝突而不知所措時,在極端挫折下,我懇求上帝指示我,讓我看清自己是否也在那無望的衝突情況中火上加油。上帝常讓我看到自己在衝突中所應負的責任。 一旦看到了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我就能夠盡量改變自己,以減少衝突。我真希望自己早早學會這禱告的功課,就可省卻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挫折! 當雙方願意誠實地面對自己,承認在衝突上自己的責任,並懇切為此禱告,那就沒有什麼衝突是無法解決的了。請記得:「凡求告耶和華的,就是誠心求告祂的,耶和華便與他們相近。」(詩145:18)
Author: 李潘燕
December 1, 2007
話說那年十二月的第一個禮拜,東立在教會得知一個消息,有一個極窮苦的家庭急切需要衣服和食物。 那天上成人主日學時,主日學執事敘述前兩天和社工人員一起去訪問一個家庭的狀況。他說,這家人的單親媽媽打兩份工,努力供三個孩子的衣食。她也一直努力積蓄一點錢準備買聖誕禮物,但她所賺的錢僅僅夠全家人糊口,更甭說為孩子們買衣物了。 這時,東立的思緒轉到自己童年時的聖誕節,他依稀還能聞到廚房裡飄出媽媽預備好的各樣美食的香氣。還有,全家人一起圍在聖誕樹下,拆開彼此互贈的禮物之情景也歷歷在目。他簡直難以想像:沒有聖誕大餐、沒有禮物、沒有全家團聚、也沒有聖誕樹的聖誕節會是什麼樣子?! 執事又說,他要在教會發動為這家庭奉獻,希望一切所得可以讓這個家庭過個永難忘懷的快樂聖誕。當奉獻袋傳到東立面前時,他掏出皮夾,發現裡面只有一塊錢,他多希望能多給一點,但現在卻愛莫能助,只好將奉獻袋傳過去。當他將皮夾放回褲袋時,忽然想起感恩節前,他和妻子曾與幾個朋友一起出遊。每次出遠門,他都會藏一些錢在皮夾裡層內,以備不時之需。 東立再次打開皮夾,確定裡面的錢是否還在。果然在皮夾裡層一張照片的後面,有一張折疊的百元大鈔。他猶豫了半晌,心裡深知那個家庭比他更需要這錢,終於他下定了決心。散會後,他叫住那位執事,將這張百元大鈔放進奉獻袋。 執事愣了一下,十分驚訝地問:「你肯定不需要找錢嗎?」東立告訴理事,那個家庭比自己更需要這筆錢,請趕緊拿走,免得自己改變主意。 那個禮拜天上午接下去又有主日崇拜,東立一下子就將早上發生的事全忘懷了。中午,全家到附近的餐館用餐,巧遇岳父母也在那兒用餐,不久老人家吃完了準備離去。當他們離去前,到東立一家桌前打招呼並閒聊一會兒。 這時,岳母轉過身,伸出手將一張紙幣塞在他手裡說:「我們昨天辦了一個庭院拍賣,賣出去的東西其中有些原來是屬於你們的。」東立謝過她後,岳父母就走了。他打開手心一看,赫然就是一張百元大鈔,完全像他今早所給出去的。這時,東立全身幾乎顫抖了,心中充滿了敬畏。上帝的大能是那麼真實,那一個聖誕節,東立永遠不會忘懷。
Author: 李潘燕
October 1, 2007
愛不只是一種感覺,它更是一種委身; 愛不只是一種性關係,它也是一種心關係。 有什麼比沉浸在愛中的人更快樂呢?然而不幸的是,大多數人都知道,愛情的消失也往往和它的來臨一樣容易。既然人人都需要愛的滋潤,但為何愛情無法天長地久呢? 「戀愛」只是建立愛的關係之始,而長久的關係卻無法一蹴即成,需要不斷成長茁壯。在許多方面,經營「關係」有點像耕耘一座花圃,你疏忽了它,它就逐漸凋零枯萎,必須持續不斷地照顧和耕耘,才能維持活潑的關係,並穩定地成長。以下有幾點建議: 愛就是與對方同在 愛的主要成分之一,就是與對方在一起,缺乏同在一起,就如奧格思大衛說的,愛情絕對會枯萎。同在一起,不只是身體上花時間和對方相聚,也是心思上全神貫注在對方身上,包括敏感於他的感受,細心體察他的需要,意即不僅用耳朵聽他說話,更要用心靈傾聽他的心聲。 舉個例子,最近我去拜訪一位朋友,他在談話過程中,都是談自己有興趣和關心的話題。我想嚐試表達我有興趣的事,他卻似乎不把我的話當回事,讓我完全感受不到彼此的對等互動。其實他所忽略的,正是建立美好人際間關係的最重要基礎。 愛就是瞭解 大部份人的行為都是其來有自。我們瞭解到這一點,就比較容易接納和去愛對方。有一位父親,他有兩個孩子,一個是乖寶寶型的,另一個則是叛逆型的,他和那叛逆型的孩子常常處得水火不容。我問那位父親:「你會偏心其中一位嗎?」他尷尬地承認,他的確偏愛那乖孩子。我又問他:「你想,另外那孩子會有叛逆行徑,是否與此有關呢?」答案是很顯然的。 和孩子們一樣,許多成年人的乖舛行為,也是因為感覺得不到足夠的愛,其根源可能在於目前的關係裡或孩童時代,需要未得滿足。當一個人出現負面或偏執的行為時,可能是源自於他們情感受了傷害,而以這種笨拙的方式來求助呼喊。如果我們認識這一點,花時間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真正原因,而非以為他針對我們個人,也不以同樣方式還報他,這樣,彼此便能強化愛的關係並維持得長遠。 愛就是接受責任 有許多人是帶著過去未解決問題的包袱,進入親密的關係裡。例如一位男士,與母親相處不好,他還在生母親的氣,無可避免的,他會將這股怨氣發洩在妻子和家庭裡。或者一位女士,覺得父親或某一個男性虐待她,她就不信任男人,並會將這傷害和怒氣轉移到丈夫身上。如果我們決定維繫長久的愛,每個人都必須承擔自己的責任,去解決影響彼此關係內在衝突之原因。我們無法為過去成長的環境負責,但現在,我們責無旁貸地要負起解決因過去的背景、而產生的負面影響。 愛不只是性關係 愛不僅僅是身體的關係,它也是情感的關係,一個男人忽略了妻子情感上的需要,卻期待在床第之間有熱情的反應,無疑是緣木求魚。女性不會像機器一般,一按開關便會轉動。性關係始於傍晚六點的廚房,而非晚上九點的臥房。一個長久的身體性關係,應該是一個健全之情感關係所產生的必然結果。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妻子對丈夫在外的職場生活毫無興趣,難怪當她發現在他辦公室裡的一位年輕女士對他有興趣時,會有如晴天霹靂。許多有婚外情的男人或女人,並非全為「性」的緣故,乃是為找到知音──有人願意傾聽他/她,讓他/她覺得自己被重視和欣賞。 愛是羅曼史 我曾讀到一個故事,說一位女士結婚了廿五年,有一天,她在前院時,看到鄰居那位新婚的丈夫下班回來,他的妻子就跑出來迎接他,並給他一個長長的擁抱。這位女士得到了一個開啟,當天傍晚,丈夫回來時,她也如法炮製。這些小舉動所帶來的報償,是十分值得努力的。男士們別忘了,妻子們永遠鍾情一朵玫瑰或一些小禮物,因為這些讓她覺得自己被愛和被重視。有人建議,讓羅曼史常保鮮的小秘訣,就是再度戀愛──和你的妻子。 愛是一種委身 天長地久的愛,是一個不完全的人,委身於另一個不完全的人。意思是不論如何,我委身於你和你的成長,我會盡量滿足你的需求。如果你需要我有愛心和多情,我會全力付出我的愛和情感。若是為了你的成長,你希望我對你較嚴格而執著,我也會做到嚴格而執著。在我不完全的能力範圍內,我會盡力幫助你成長。 委身的意思,並非操控對方來符合你的理想,乃是任何時候都展現出勇氣、敞開和誠實的溝通,那雖不容易,但卻是真愛的表現。 愛是靈性上的 愛不僅是身體和情感上的,它也是靈性上的。維吉尼亞大學社會學家諾史提芬(Steven Nock)研究宗教(靈性)和家庭的關係,所得的結論是:經常去教會禮拜的夫婦,其第一次婚姻的持久性比率,較不去教會的夫婦多42%。 然而,不只是去教會的夫婦婚姻較幸福,最關鍵性的乃在於是否委身於信仰。那些真正委身於基督信仰的,他們婚姻的幸福比率比不去教會的夫婦多了23%。關鍵在於當我們回應上帝的愛,祂就賜我們在靈性方面有能力、愛心和自律,這些要素對耕耘「愛的關係」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如果你沒有經常參加教會,何妨從這禮拜開始,參加一個有愛心、友誼和熱忱的教會,必然可以大為增強你愛的生活。
Author: 李潘燕
February 1, 2007
那晚的晚崇拜唱詩似乎有點與平時不同,顯得特別感性。終於,駐堂牧師緩緩地走到台前,在講道前,簡短地介紹了一位當晚的傳道人來賓。 他告訴會眾,這位作客的傳道人是他童年時代的密友之一,他邀請他向會眾問安,並說一些勉勵的話。於是那位較為年長的傳道人來到台前與會眾分享。 「有一位父親,帶著他的兒子和兒子的朋友一同到太平洋海岸航行。忽然海上風暴大起,船隻無論如何努力都無法駛回岸邊。風浪大得連這位素來經驗老到的船員父親都無法支撐住船隻,眼看船隻即將傾覆,三人都要慘遭滅頂。」 長者停頓一下,注意到會眾中有兩個青少年似乎對他所講的故事深感興趣了。 他繼續往下講,「忽然,這位父親抓到了一根救生繩索,這位船員父親必須作出左右兩難、極為痛苦的抉擇:在幾秒鐘之內必須決定,救生繩的另一端必須拋給誰?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已是基督徒,而兒子的朋友卻尚未信主……狂風大浪的吞噬已不容他稍加猶豫。 他對兒子大喊:『我愛你!』然後將救生索奮力拋向兒子的朋友 。當這位父親將兒子的朋友拖回傾覆的船上時,自己的兒子已消失在黑夜的大海中,永不再回來了。」 這個時候,那兩位端坐在椅子上的青少年,專注好奇地聆聽這傳道人繼續講下去。 他說:「這位父親確信他的兒子已進入永恆,與主耶穌在一起。但他卻不敢想像他兒子的朋友,若是沒有得著耶穌進入永恆,將是何等可怕啊!因此,他犧牲了自己的兒子,而救了兒子的朋友。 神愛我們也是大到一個程度,祂樂意犧牲自己的獨生子讓我們得救。在今晚的崇拜中,我迫切邀請您接受神的愛,伸出手來抓住祂所拋過來的救生繩。」 講完之後,老傳道人回到他自己的座位,全場寂靜無聲。駐堂牧師走到台前,傳講了當晚簡短的信息。 幾分鐘後,崇拜結束了。那兩位青少年仍意猶未盡,走到老傳道身旁,禮貌性地說:「這真是一個感人的故事,但我很難想像世上真有這樣的事情?父親為了讓兒子的朋友成為基督徒,竟犧牲了自己兒子的生命。」 「你說得沒錯,」老傳道回答,低頭看一眼他的破舊聖經,臉上綻開了燦爛的笑容,對這兩位青少年說:「這的確很令人難以置信!但是我今天站在你們面前分享的故事,讓我稍微嚐到什麼是上帝犧牲祂的獨生子,單單是為了我。你看,我就是那位父親,你們的牧師就是我兒子的朋友啊!」 (取材自英文網站文章)
Author: 李潘燕
October 1, 2006
接受神的愛,付出神的愛,是美好生命第一要訣。 前不久有一期讀者文摘(英文),刊登了一篇文章,是一位母親刻骨銘心的經驗。 有一天,她正在教會參加活動,突然接到女兒凱蒂的電話,線路另一端傳來急促的呼吸:「媽媽,我是凱蒂,快來!我吞了安眠…安眠藥……」 接著有砰砰聲,然後線路那頭一片死寂。 父母眼中的乖寶寶 這對父母趕緊叫救護車,把女兒送去醫院,在痛苦中,他們一直有個疑問,她為什麼會這麼作?她一向不都是很可愛,受歡迎又聰明?她在各方面幾乎是完美的。」他們說。 幸虧凱蒂的雙親及時將她送去醫院,然而她復甦過來後,竟粗暴地大喊大叫,咒天罵地,在盛怒之下,還一拳打中一位實習護士的鼻子,又扭傷了一位護士的手腕。 醫生盡力安慰愣在一旁的父母:「凱蒂的愁煩極多,她完全不愛自己,難怪會服食安眠藥。」 「但她一向都是乖寶寶,」幾乎發狂的母親說:「她應該知道事情的輕重啊!」 醫生仍鎮定地說:「她知道你們怎樣教導她,她也盡力達到你們對她的期望,她不想讓你們失望,也不願讓所有認為她很好的人失望。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喜歡他、愛他,凱蒂覺得只有自己表現得好,人家才會喜歡她,連父母也是如此。她沒有看到自己的自我價值,才會任意輕生。」 凱蒂害怕如果人家知道她像凡人一樣,並不完美,人家就不會喜歡她或愛她。所以為了渴望得著別人的愛與肯定,她就一直偽裝自己,結果她深處的需要沒得著滿足,以致她幾乎毀了自己。 愛與被愛的需要 人人生來都有需要,基本的需要並不過份,但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出問題。我們需要食物、水、空氣、蔽體的衣服,和遮蔽風雨的房子,我們需要生命有意義。最重要的,人人都需要愛與被愛。 缺乏愛的給予和付出,生命就會萎縮在陰影下,身心都會出毛病,或未老先衰,英年早逝。 《時代》雜誌報導:長期健康研究追蹤結果顯示,單身、鰥寡和失婚者(他們較孤單),患病的機率遠比已婚者高。例如25-34歲之寡婦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機率,比同年齡群已婚婦女高五倍。此外,一般而言,離婚者患肺癌或中風的比率比已婚者多兩倍。 簡而言之,沒有接受愛和付出愛的關係,人是不可能生存的。 然而人類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諸如「如果你達到我期望你作到的,或變成我喜歡的樣子,我就愛你,否則我就不愛你。」 就如奧斯本博士(Dr.Cecil Oborne)在《瞭解你自己》(The Art of Understanding Yourself.)裡所寫的一位女士說道:「我希望嫁的先生,他是強壯又溫和的,他必須夠強到在我出狀況時,將我帶回到正軌。但又要夠體貼敏銳地知道,哪些方面我希望自己作主。當我有時情緒失控或發脾氣,他必須容忍,又夠聰明到瞭解我何時需要大哭一場,他只要好好拍拍我,安慰我,卻不要跟我爭執。」 當她的先生專注地聆聽時,她繼續長篇大論描述那些理想品質,最後終於講完了,她先生有點諷刺地說:「這樣的人以前曾經有過一個,但他們將他釘死在兩個強盜中間了。」 當然男士也一樣犯了對配偶存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和有條件之愛的錯。 無條件的愛,可能嗎? 有條件的愛,嚴格說來不是真正的愛,它只是掌控別人的一種手段,而不論這種掌控是以高壓手腕,或是暗中玩弄權術,對另一方而言,最終結果都是沒兩樣的。 包約翰(John Powell)在他的著作,《無條件的愛》(Unconditional Love)中解釋說:「無條件的愛從不要求對方成為一個完全配合你、討好你,或為了與你維繫友好關係,不惜付出任何代價的人。」 世上最大的力量就是愛,誤導或有條件的愛對心理和靈性危害甚大,無條件的愛是唯一能拯救人類免於自我摧毀的能力。 包博士相信,無條件的愛是一場生命的全然委身,一項全心付出的永恆禮物,也是我們能彼此相愛的唯一道路。這禮物言簡意賅:「我要將我最好的一切與你分享,世上也許有別人比你我更好,那都無所謂。重點在於,我選擇將愛給你,你也選擇愛我,這樣的沃土便是唯一能使愛成長茁壯的地方,我們可以共同努力達到它。」 無條件的愛意思是:「我不能預測自己的反應,或保證自己的長處,但有一件事我可以確定,我願意盡全力幫助你成長,並使你快樂。我會永遠接納你,永遠愛你。」 人人可得完全的愛 神也是這樣愛我們,祂對我們每一個人說:「你在母腹中,我已經認識你,我知道你的名字,你的一切(包括好的或壞的)我都知道,我永遠接納你,永遠愛你。」 神全然地愛我們每一個人,因此祂賜下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在二千年前死在十字架上,為了拯救我們脫離因犯罪而永遠的死亡。 你無法賺得神的愛、饒恕或永生,這些都是神早已為你預備的,你所要作的就是回應並接受神的召呼。 你現在就可以作一個簡單的禱告,請求神赦免你的罪,感謝耶穌為你死在十字架上,並且承認接受耶穌為你的救主和生命的主。 包約翰博士的結束禱告如此說:「神啊,在我未嘗到豐盛生命和完全之愛前,別讓我死去。」 (譯自Dick…
Read more
Author: 李潘燕
August 1, 2006
有人用忙來遮掩內心的矛盾,上帝的大愛提供完全的接納。 天天忙碌個不停是現代人的最大徵兆。在西方社會裡,多數人是以一個人的成就來衡量他成功與否。卻少有人會去關心一個人是否成長和成熟。 一個藝術家的成就,因此是以他的天份和作品來評價,而無視於他本人怎樣。一個企業家的成功,是以他公司的大小和銀行的資產來衡量,而非以他的家人如何看待他;至於他的胃潰瘍,或他與兒女間的關係如何,根本無人在乎。 忙碌的活動本身並沒什麼不對。重要的是要擁有健全的心理,我們不僅需要一個快樂的家庭,也需求一個既有意義又熱中的工作,使心靈得以滿足。自古以來最偉大的教師──耶穌基督,也曾多年在木匠舖裡工作。最偉大的書本──聖經寫道:「若有人不肯作工,他就不可吃飯。」(帖後3:10)然而一個人若總是身不由己、不眠不休地工作或活動,則可能反映出他本身問題的根源──內心積存著過去未解決的衝突。 為贏得讚許而忙 以約翰牧師為例,他多年來不斷鞭策自己拼命地服事,為的是建造一間大教會。他是一個蠻可親的人,一向給人中規中矩的印象。然而,當約翰的父親去世時,他整個人崩潰了。在一個成長小組裡,他分享自己的真實感受時,才幡然醒悟,原來自己從小就未曾得到父親足夠的愛和讚許,所以他這一生都下意識地要努力贏得父親的讚許。直到在追悼父親時,他才釐清自己要建造一間大教會的真正動機。 約翰誠實地面對自己的真實動機後,他是否不再事奉神呢?不,而是他不再下意識地鞭策自己陷於忙碌中,能更自由地對付內在的衝突,變成因愛神而甘心樂意事奉祂。另一方面,當一個人認知自己真正的動機後,他整個生活型態可能都需要有一番巨大的轉變。 不斷地忙碌於活動或工作中往往是內在痛苦的一種逃避。就像老是退縮的人,也是反映出他內心存有衝突的一個徵狀。除非他誠實地面對並解決那衝突,否則他會一生不斷地鞭策自己,不懂得放鬆。 內心的自我衝突 一個人如果無法釐清內心的衝突和真正的動機,他不可能過一個整全的生活。動機不正確的任何活動和努力,都是毫無益處的。(見林前13章) 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耶穌走訪伯大尼的故事了。你讀路加福音十章馬大和馬利亞的故事,可以看到馬大就是一個驅使自己拼命工作的人,其實她內心裡有許多事困擾著。她是一個神經質的人,多憂多慮。她關心自己的表現(或別人如何評估她),勝於她與人之間的關係。她的自我價值感是基於她所作的怎樣,而非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 許多人也同樣有這種自我衝突的掙扎。孩提時,他們的父母也許太忙碌,無暇多照顧他們,使他們感受不到充足的愛;或者他們受讚許與否是決定於他們的行為表現如何。如果一個孩子完全順應過度掌控的父母,他/她就覺得被肯定。如果達不到父母的要求,他/她就覺得被父母拒絕。久而久之,孩子愈來愈被看低。他們動不動就被罵「你是個壞孩子」;「妳真是個頑皮的女孩」;「你不乖,我不愛你了」;「好好坐著,不許動」;「閉嘴,不許講話」;「不要惹我生氣」;「你真是無可救藥」;「你真沒用、沒出息」等等。 經過多年這種型態的操控,這個孩子已習慣於對自己很不滿。結果他的一生就會耗在拼命努力工作上,以證明自己並非毫無價值。 另外,有些人奔波於過多的活動中,來逃避與「人」的親近。因為他們曾經被傷害過,不想再度被傷害了。又如一位女士在孩子們都已入學後,她可能會故意再度懷孕,以免面對自己的孤寂。 一個過度忙碌的人一旦有一段安靜、好整以暇的時間,他那種「自認為不夠好」的心底傷痛,就可能浮上意識裡,令他感覺更加空虛、乏味、孤單、疲憊、沮喪或不安。為要壓抑這些痛苦,他只好不斷地讓自己忙、忙、忙。 還有人為了逃避這痛苦而狂飲,變成酗酒者,或成為工作狂。在上帝眼裡,他們都沒什麼區別。(羅3:23) 人的價值不在表現 我們應當認知並以此教導兒女,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功課是:他的價值絕不在於他表現的好壞。每一個人都是尊貴的,因為神用祂自己的形像來創造我們,且以祂完全而無條件的愛來愛我們。 不幸的是,許多人以為如果他們的表現夠好,神才會愛他並接納他。其實並非如此,神乃是照你的本相來愛你、接受你。祂接納你進入祂的國度,是基於耶穌基督已為你的罪死在十字架上,而你已接受了這白白的赦免之恩。絕不是基於你作了什麼或沒作到什麼。(弗2:8)對神來說,人的表現是其次的。 那些落入過度忙碌的陷阱裡,對自己感覺不滿的人,需要重新肯定他的自我價值。其中一個妙方是每天大聲地禱告:「感謝神,你愛我,是無條件地接納我的本相,不需要我作什麼。因為你無條件愛我並接納我,我也要愛自己並接納自己。」你也可以將這個禱告寫在一張小卡片上,放在皮包或皮夾裡,每天唸誦一遍。 最重要的是「關係」 耶穌對馬大說:「馬大、馬大,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但不可少的只有一件事,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份,是不能奪去的。」 耶穌說的到底是哪一件事呢?也許可用一個簡單的詞來表達,那就是「關係」。耶穌的意思是說,做一個與人、與神都有美好關係的人,是人生中最首要的事。 不管一個人有多大成就,如果他與人的關係損壞了,他就不算是一個成功的人,他與神的關係也會受損。神的話告訴我們,一個基督徒必須學會去愛人,他對神的愛才是完全的。(約壹4:7) 換句話說,一個人是否真正接受神並愛神,與祂建立美好的關係,端視他愛人、接受人,並與人建立關係的程度;而一個人是否能愛人、接受人,並與人建立美好關係,也要看他是否能健康地愛自己並接納自己。 正如耶穌所說:「不可少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與自己、與他人,以及與神的關係了。 (蒙允使用,譯自”Beware of the Barrenness of a Busy Life.” by Dick Innes)
Author: 李潘燕
June 1, 2006
瓶子裡的銅板=父親的犧牲,兒子的蒙福。 十字架的寶血=耶穌的大愛,我們的蒙恩。 自曉竣有記憶已來,那罐酸黃瓜寬口瓶子就擺在他父母臥房梳妝台旁邊的地上。每當爸爸準備上床前,一定把褲袋裡的銅板掏出來,丟入酸黃瓜瓶子裡。曉竣常常會趴在地板上酸黃瓜瓶子前,欽羨地觀賞當陽光照射過臥室窗戶時,那圓圓的銅幣和銀幣閃閃發光,活像海盜們的寶藏一樣。 當酸黃瓜瓶子裝滿了銅板,送到銀行去之前,爸爸會坐在廚房的桌邊,將銅板取出,捲成一筒筒。送銅板去銀行在他們家是大事一樁。他們會小心翼翼地將它裝在一個牛皮紙盒裡,放在爸爸那部老爺卡車裡。每次車子駛往銀行的路上,爸爸都會充滿希望地看著他說:「兒子啊,這些錢將幫助你遠遠離開紡織廠的粗重工作,不再住在這個老舊的小鎮,你將來一定會比老爸有出息!」 每次當爸爸將一筒筒的硬幣拿出,交給銀行行員的時候,一定會驕傲地微笑:「這是我兒子的大學基金,他將來可不會像我一樣,一生都在紡織廠工作呢。」 每次存完錢後,父子倆都會去吃冰淇淋慶祝一下,曉竣總是點他最愛的巧克力甜筒。當店員找了銅板給爸爸後,他會將手心裡的銅板給曉竣看,說:「回家後,我們還要繼續將銅板投入空瓶裡哦。」 爸爸經常讓他投第一枚硬幣進去,然後相視一笑,爸爸會說:「你將以這些、五分、一角,二角五分的硬幣進入大學之門。我保證,上帝一定能幫助你唸完大學。」 的確,那時不論家境多麼拮据,爸爸總是不斷地將硬幣投入那瓶子裡。甚至有一年夏天,爸爸被紡織廠解僱,餐桌上媽媽只得常常讓他們吃乾豆子,但爸媽決不從那瓶子中取出一分一毫。 相反地,當爸爸瞧著曉竣將蕃茄醬倒在乾豆上,纔勉強下嚥時,更增強了他要將曉竣帶出這種境遇的決心。他總是說:「兒子啊,當你完成了大學教育,就再也不需要吃這種豆子了。」 一年年過去了,曉竣終於大學畢業,在鄰鎮找到一個工作。有一次,回去探望父母,在他們臥房用電話時,發現那酸黃瓜瓶子不見了 。可能是它已經完成任務,所以被移到別處去了。在梳妝台旁邊沒看到那瓶子,他心裡有些悵然若失。爸爸不是一個多言的人,他很少向曉竣說教,也沒有以話語訓勉他「決心」,「堅持到底」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人生功課。但那酸黃瓜瓶子已經活生生地將這些教訓刻劃在曉竣的心懷裡了。 當他結婚後,和妻子淑珊聊起年少時的故事。將那不起眼的酸黃瓜瓶子在他年少生命中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如何使他能夠完成大學教育,如何顯示父親對他的愛和期望,都描述給她聽。 女兒小潔出生後的第一個聖誕節,曉峻夫婦帶著女兒回父母家一起共渡。晚餐後,父母一起坐在沙發上享受含飴弄孫之樂。 不久,小潔開始吵鬧,淑珊從父親手中抱走她,心想她大概尿布濕了,進入父母臥房幫她換尿布。當淑珊回到客廳,眼角似乎有點濕潤。她將小潔交回給父親抱,便拉著曉峻到臥室去,「你看!」她指著梳妝台旁邊的地上。令曉峻大為驚訝的,那罐酸黃瓜瓶子,好像從未被移動過一般,仍好端端地立在那兒,底下也已裝了好些硬幣。 他走到那瓶子前,伸手進褲袋裡將所有的硬幣掏出來,以非常神聖的神情,投入那瓶子裡。這時父親也抱著小潔靜悄悄地進了臥室,父子四眼對望,都說不出話來,但他知道父親心裡的感覺和他是完全一樣的。 (取材自英文網路文章)
Author: 李潘燕
April 6, 2006
倍增、效率、成長、果效。人才、定位、配搭、授權。 「倍增效應」這個概念近年來廣被一般社會和教會運用。 在《中國教育報》上,最近報導了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培訓就業司的工作情形和成效: 「為了提高廣大勞動者的創業能力,促使其成功創業,1998年以來,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開始面對有創業意願,和具備基本創業條件的創業者,開展創業必備知識的教育和創業能力的培訓,並通過制定和落實一系列鼓勵創業的政策措施,幫助其成功創辦企業……」 「七年來,全國共組織了一百六十萬人參加創業培訓,培訓後創業成功率平均達到50%,並開發了一批新的就業崗位,發揮了積極的就業『倍增效應』,走出一條以培訓促進創業,以創業促進就業的新路。」 創業的倍增效應 另外,在《上海報線》的網站,最近刊載一個紡織廠女工如何蛻變為紡織業女泰斗的故事。 陳女士本是一位普通的紡織工,十年前下崗,賦閒在家。由於她有一技之長(毛衣編織),便買了一台編織機,為周圍的鄰舍和親友編織羊毛衣,十分受歡迎。由於她的口碑好,後來客戶越來越多,便到上海開辦加工廠,與一家知名的單位合作,成品受到了更大的肯定,被一家服飾公司指定為加工點。後來她順理成章地擔任了這家服飾公司的副總經理,主要從事生產技術管理。 有一次,陳女士到日本參觀,發現日本小學生穿的都是針織羊毛衫,她覺得這種紡織品很有特色,有彈性,可以伸縮,胖點瘦點都穿著自如,不但舒適,還很合身。她因此得到了啟發,回國後,找人投資開始經營針織羊毛衫的生意,緊緊抓住中小學生內衣外穿這個消費群,深受家長和市場的歡迎。 她的產品不斷地精益求精,信譽大增,不久即進入超市和大賣場等,市場佔有率很高。最後,她的產品引起了國際零售巨頭──沃爾瑪大型連鎖超市的重視,她又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生產技巧,努力適應沃爾瑪公司的需要,最終獲得了沃爾瑪公司的品牌,在全球銷售。現在她的事業越作越大,已成為一家有相當規模的大公司負責人,工廠生產的產品70%用於出口。 陳女士的創業史受到了當地媒體的關注,為此作了專題報導,專家對她的故事之點評說: 「陳女士創業成功的關鍵在『正確的定位』。根據自己的喜好和特長,定位在羊毛衫編織;根據市場的需求,定位在針織編織品;根據市場的需求量,定位在中小學生內衣外穿這個消費群。正確的定位產生了創業的『倍增效應』」。 聖經記載的倍增效應 在聖經裡,我們也可看到不少有關倍增效應的經文: ● 你們五個人要追趕一百人,一百人要追趕一萬人。仇敵必倒在你們刀下。(利26:8) ● 若不是他們的磐石賣了他們,若不是耶和華交出他們,一人焉能追趕他們千人,二人焉能使萬人逃跑呢。(申32:30) ● 有人攻勝孤身一人,若有二人便能敵擋他。三股合成的繩子,不容易折斷。(傳4:12) ● 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經過利非訂,亞瑪力人來和以色列人爭戰。摩西吩咐約書亞帶軍作戰,而他自己手裡拿著神的杖,站在山頂上。摩西何時舉手,以色列人就得勝,何時垂手,亞瑪力人就得勝。但摩西的手終究會發沉,於是他們就搬石頭來,放在他以下,他就坐在上面。亞倫與戶珥扶著他的手,一個在這邊,一個在那邊,他的手就穩住,直到日落的時候。因此約書亞和以色列人便節節得勝,殺了亞瑪力王和他的百姓。(出17:8-16) 另一段記載,摩西的岳父葉忒羅來到摩西在曠野安營的地方造訪。看見摩西一人坐著,處理百姓之間的訴訟,在兩造之間施行審判,又叫他們知道神的律例和法度。葉忒羅便對他說:「你和這些百姓必都疲憊,因為這事太重,你獨自一人辦理不了。」於是葉忒羅向摩西獻策,要他設立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管理百姓。叫他們隨時審判百姓,大事就呈到摩西那裡,小事則自己審判,摩西的責任便輕省許多。摩西聽從了岳父的計策,設立了這樣分層負責的制度,不但效率倍增,摩西和百姓也不致疲憊了。 倍增效應的祕訣 從以上幾個故事,我們可以歸納出產生倍增效應的幾個祕訣: 1. 人才的訓練 國家要經濟起飛,必須有許多民營企業。而創業者必須經過適當的培訓,具備了創業的知識和能力,才能滿有信心地開創事業。企業增加,就業機會也倍增,整個國家的經濟才能不斷地提升。 主耶穌在世傳道時,祂縱然大有能力和權柄,但祂的足跡,只限於當時猶太地;祂傳道的時間也只有三年半。但二千年後的今日,福音幾乎傳遍世界,千千萬萬人歸信了基督,也是由於耶穌在世時,非常注重十二門徒的訓練。門徒接受適當的訓練和裝備,在耶穌離世升天後,便分散到各地去傳福音,又影響了無數的信徒,以致基督信仰的傳播,產生了倍增的效應。 2. 正確的定位 上海的陳女士成功的祕訣,就在於她找到自己的專長,又注意到市場的需求,將自己的技術和市場的需求結合,找到了她事業的定位,盡力的發揮,終於走出一條事業的康莊大道。 一個公司或企業,有正確的定位,大家齊心往同一方向努力,公司的士氣便高昂,效率便倍增。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神所賜的天賦才能或後天接受的教育訓練,如果我們能專心地充分發揮自己的恩賜和才幹,在個別的領域上必會有傲人的成就。反之,如果一個人一直找不到自己的恩賜才幹在哪裡,無法將自己的角色正確定位,不斷地瞎摸,經常換不同的工作,到頭來便一事無成。 3. 同心的配搭 從摩西帶領以色列人與亞瑪力人爭戰的故事,我們看到摩西與亞倫和戶珥同心的配搭,使摩西的手得以高舉不垂,以色列人勇往爭戰,大大得勝。 一個家庭中,夫妻若是在價值觀、信仰、錢財支配運用,教養兒女各方面都有一致的見解和行動,並且同心配搭,這個家庭便和諧美滿,兒女也會成長得健全優秀。若是夫妻不能同心,經常爭執吵鬧,在教導兒女方面各行其道,兒女便無所適從,不知聽誰的好,或是專找漏洞鑽,在夾縫裡求生存,他們的品格和心理不可能健全發展。 一個同心配搭、彼此相愛的教會,不但會增長,而且有能力向外傳福音,成為一個增長興旺的教會。若是教會裡因為一些細微末節的事意見不同,以致大家爭執不下,許多事工無法進行,更遑論對外傳福音了。更有甚者,有些教會因此而分裂,信徒不知何去何從,教會也會更形萎縮。…
Read more
Author: 李潘燕
December 1, 2005
感恩的人比較快樂;感恩的人美化人緣。 一年四季的變化多麼奇妙!漫漫長夏終於過去,涼爽而多彩的秋天腳步近了。樹木全都換上了它的金黃或豔紅衣袍。橙黃的南瓜也展現它愉快的笑靨,迎接感恩節的來臨! 感恩節是個溫馨的節日。家人團圓相聚,共享大地的豐盛。不像其他節日令人眼花撩亂、喧囂的廣告滿天飛。 對基督徒而言,感恩節更是別具意義。我們為能自由自在地敬拜上帝而感恩;為開國先賢留傳下來的屬靈遺產感恩;也為住在美國所得的各樣祝福感恩。 感恩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它對我們全人的生活影響巨大。它不但影響我們身體正常的運作;而且滋潤我們的屬靈生命,更對我們的情緒有正面的影響,甚至也能祝福我們周遭的人。 聖經多次教導我們要有感恩的心。「要凡事謝恩,因為這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向你們所定的旨意。」(帖前5:18) 然而,對某些人而言,感恩節並沒有什麼可以感恩的。其實他們有許多事應該感恩,但卻缺乏感恩的態度。結果,自己徒然失去了許多豐富的祝福。 讓我們看看,有哪些原因使一些人無法感恩。 孩童時的經驗 從我們出生開始,孩童時代的經驗便不斷地塑造我們的態度。比如,有些孩子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裡,父母雙方或其中之一有酗酒的問題,或父母離異,或父母只偏愛其中一個孩子,或家人不斷地爭吵,甚至從小受到身體或精神方面的虐待。生長在這樣的家庭裡,孩子從小就認為這世界毫無溫暖、缺乏愛和滋潤。於是他們養成消極的態度。即使好事臨到,他們也會忽視或不願輕信它,因為在他們的經驗裡,總認為好事絕不會長久。 有些家庭雖有許多值得感恩的事,但父母完全沒有表達感恩的心,兒女也就學不會感恩。如果在他們生命中佔舉足輕重地位的人,沒有立下正面的好榜樣,孩子就難以學到感恩的態度。 結交的同伴 俗語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們的習慣和思想的確很容易受同伴的影響。最近在一個小組裡,大家彼此分享個人所蒙受的祝福。一位年輕人說:「我最感恩的是今天我還能活著。」他繼續解釋說:「我成長在一個幫派群聚的環境,周圍大部份的同伴都是憤世嫉俗且不服權威的。他們從來不對任何事心存感恩。他們強迫你一定要加入他們的幫派,否則就要你的命。你即使加入了幫派,也有可能被敵對的另一幫派殺害。所以我從未想到自己能活過十八歲。但現在我已活到廿四歲,並且信主重生得救了。」不管他過去的環境多麼惡劣,如今他心裡深深地感恩,因神已救他脫離了過去那些狐群狗黨。 然而,負面的環境或同伴不只限於某些族群。有些人在公司裡很有地位;也有些甚至是大學的教職員;或者是每天出現在電視的演員;報章雜誌的作家。但他們卻抱著消極的態度,對任何環境或事物都百般挑剔、吹毛求疵,以致無法激發人的感恩之心。 身體的狀況 一個人是否有感恩的態度常常也受身體狀況的影響。我們有一位親密的友人,經常被頭痛的毛病所困擾,他遍訪專家以尋找痊癒,但頭痛依舊。 許多學生在學校由於有行為或學習上的問題而被嘲笑、施加壓力或責難,乃因他們神經方面曾受損傷,或注意力無法集中(過動兒現象)。這些問題和態度也會持續到成年,影響到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因此也不容易有感恩的心。 成熟的基督徒像玖妮(輪椅上的畫家),身體縱然有極度的殘障,卻仍能展現出喜樂和感恩的態度,誠屬難能可貴。 生命不成熟 無可置疑的,我們最感恩的是,知道上帝救贖了我們。我們的罪得赦免,並知道寶貴的救主與我們同在,絕不離棄我們。但那些不認識主的人又怎樣呢?他沒有經歷到與基督的親密關係,得著從神賜下的豐盛祝福。有一位女士告訴我:「我一直不懂得感恩,直到我接受了基督為我的救主。」 另一個竊取我們感恩之心的罪魁禍首,就是眼光短淺。因為人的通病是容易從現實的處境來看人生,總是只想到短暫的現今,而無法透視長遠的未來。甚至連認真的基督徒也在所難免。 聖經上說:「上帝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2:9) 我們縱然需要顧及現今,但更需要將我們的眼目和心思定睛在將來死後的結局。 有一首福音詩歌表達了將眼目定睛在將來的信念:我是客旅,在世寄居者。我的家在遙遠的金色岸邊。今世我乃為主而活,願作遠方福音使者。如果我們的心思不斷地集中在現今的境遇,我們會被今世的混亂、失望和不快樂迷糊了心眼。現今的世界的確沒多大意義,但上帝對真誠的信徒所預備的未來,卻像鋪在天堂街上的黃金一般光明燦爛!沒有比這更值得我們感恩的了! 不肯饒恕 有人兒時受苦極深;有人在脆弱的青春期被傷害;也有人被朋友或親人出賣;更有些人因境遇不順而憤憤不平。 史密斯在當地教會赫赫有名,但有一次教會為某件事投票徵詢會眾意見,史密斯堅決反對那事,但是他的意見未被採納。於是他憤而離開教會,而且持續了一年、五年、十年。他永遠不能原諒那些投票贊成他認為「不對」之事的人。這事造成教會很大的困擾,更糟的是,鬧得那個小小的社區幾乎人盡皆知──連孩子們也不例外。 世上有許多人都無法饒恕人,以致感恩的心也失落了。對任何人或事都視為理所當然,不會感激。 培養感恩的心 如果你已認知自己不能感恩的原因,你就有希望可以改變。心態的改變不是一蹴即成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細心體會,才能蛻變成為一個會感恩的人。下列是一些可以採取的基本步驟: 1. 改變從省察而來。除非我們自己認知並承認自己的問題,否則永遠不懂得感恩。 2. 找出問題的原因。如果你過去有痛苦的經驗,要花一段時間誠實地面對它,並願意對付自己心中憤懣、傷害和痛苦的情緒。 3. 向可信任的好友傾訴。聖經鼓勵我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雅5:16)好朋友可以鼓勵我們,提供瞭解和誠實的回應,也可以在感恩方面成為我們的好榜樣。一位智者曾說,我們可以將自己的重擔交託於主,並與配偶及可信任的好友分享,神可使用親密的朋友幫助我們治癒內心的創傷。 4. 列出可以感恩的事項。起初也許覺得可感恩的事較少,但必定會逐漸增加。比如為神所賜的生命感謝;為罪得赦免蒙拯救感謝;為好友或親愛的家人感謝;為你的工作、健康、教育或你的兒女感謝。縱然有些事看來無法令人感恩,但可以肯定必有許多事值得感恩。每天將它記下來,並為此感謝神。當你遭遇逆境甚至經歷凶險的事情時,也要感謝神帶領你至終渡過,且從中學習到功課而得以成長。也許原本情況會更糟的,但神卻為我們開了一條出路。 要經常讀聖經,並將聖經的教訓應用在生活上。我們愈能以上帝的眼光來看生命中的事物,就愈能生發感恩的心。此外,我們也要學習感謝人。記住,每天至少向一個人表達感謝──你的配偶、同事、銀行服務員、商店櫃台員。 5….
Read more
Author: 李潘燕
August 1, 2005
苦毒,紮根在過去的傷害裡;釋放,建築在上帝的大愛裡。 有一次,我到東岸去主持一個研討會。像往常一樣,我列出一個有關個性的問卷單,以數字代表其強弱的等級,要求學員圈選自己每種個性特質的數字。在小組分享時,一位女士舉手說:「您可否解釋一下到底第十四條有關『苦毒』是什麼意思?」我看著那問卷,大聲朗讀她所提的那一段問題。 「那是什麼意思呢?」她仍堅持問。 「我估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苦毒的經驗。」我解釋道:「在過去生命中負面的事,多少令我們有些憤怒或敵意的感覺。許多人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多苦毒。」 「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苦毒啊!」那位女士立即反應。 那天接下來的課程開始更深入的探討每個人對自我的觀感。到下午時,我們討論到個人孩童時期的經驗。那位女士開始談到她童年的事。最後,終於承認:「啊!也許我真的心懷苦毒,但自己卻從未察覺。」我當時想,這的確是事實,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地心懷苦毒啊。 苦毒比其他憤怒的情緒難以捉摸。苦毒的人不會對人發怒或施暴,也不會大聲尖叫。表面上他的憤怒似乎比較平息或淡化,所以連自己也難以察覺。然而,它會令周遭的人嚐受到一種苦澀的味道。 苦毒的各種面具 苦毒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有些人是經由退縮的舉止反映出來。比如,珍就是這樣。她應該是小組的一份子,但她不願參與,認為小組活動無聊又浪費時間。她的苦毒使她與小組隔絕。湯姆也是同樣拒絕與人合作,他不屑與人來往,只顧作自己的事。 另一種表現苦毒的方式是,經常對別人作負面的評論。比如,一群人正討論哪一個人最適合某個特定的工作。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事情快要定案時,有一個人忽然提出對那候選人負面的評論,他會批評、抱怨或貶低對方。如果你仔細聆聽,你會發現他的評論並非正確或建設性的,只不過是發洩自己的怨恨或怒氣而已。他是在不知不覺地洩露出自己心裡的苦毒。 有時老是找別人的差錯,也正是暴露出自己的苦毒來。心裡有苦毒的人往往會怪罪別人。因為自己苦毒的感覺得不到舒解,就集中焦點在周遭人的缺點上。他們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只好指責別人。 不斷地怨天尤人,和極端的悲觀主義也反射出一個人的苦毒。那些從不相信有什麼好事會臨到的人,往往是乖戾和苦毒的。總而言之,苦毒的面目可說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苦毒的成因 就像其他情緒一樣,苦毒也不是湊巧發生,而是其來有自的。這種情緒通常種因於幼年時期。一個幼童的需求沒有得著滿足,可能造成苦毒的心理。因為他渴望得著愛和親密感,卻大失所望,因此認為命運對他不公平。這樣的心態會隨著他進入成年。 有些父母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有一次,一位男孩告訴我:「我父母每星期在家中帶領兩個查經班,根本沒時間陪我們。我恨不得我們家房子燒燬掉,別人就不能來我們家,父母就有時間陪我們了。」 這個孩子心裡已有苦毒的感覺,久而久之,也許會變成對上帝的怨恨,因為他覺得都是上帝搶走了他的父母。 妒嫉的根源,通常也是苦毒。一個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偏心某個兄弟姊妹,也會產生苦毒和怨懟。妒嫉是感恩的相反,苦毒的人通常是不懂得感恩的人。 苦毒有時來自家庭中嚴重的損失。失去父親或母親,或失去任何一位自己所愛的人,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我認識一位小女孩,她的哥哥因意外喪生。多年來她一直心懷苦毒。她懷恨上帝,因為她想如果上帝是愛,祂就不應該讓她的哥哥死去。她有苦無處訴,因為母親會說:「不要提到你哥哥,那是太痛苦的經驗,講些快樂的事吧。」連小女孩自己都難以察覺,她看任何事物都帶著苦毒的有色眼鏡,日積月累地已深植在她的潛意識裡了。她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安慰她,也無法以聖經信仰的觀點來解讀這樁家庭的悲劇。 有時,父母過度保護的態度也會引發兒女的苦毒。一個過度保護或霸道的母親,可能剝奪了孩子自己對生活的學習和體驗。譬如,孩子已超越自己能綁鞋帶的年齡,她還不斷地替他繫鞋帶。反覆叮嚀孩子該作什麼、不該作什麼,以致剝奪了他的自動自發和自我價值感。雖然孩子不一定察覺,但其實長久以來他對母親的愛已參雜了極端的苦毒在內。 因生活的變故而受苦的人也會責怪上帝,或對上帝心懷苦毒。我認識一個聰明又靈敏的五歲小女孩,她剛出生的小弟弟天生嚴重殘障,不久就被發現無法正常地說話和反應。這小女孩經歷一段很困惑的時期,因她的小弟不可能和她一同玩耍了,又常聽到其他孩子嘲笑弟弟。縱使她多麼希望有一天弟弟能夠變成正常,但卻永無可能。有時她會去探望放在殘障孩童機構裡的弟弟,但她的憂傷、沮喪和深沉的苦毒卻無法解脫。 上帝造人,是要人與祂建立美好的關係。但人不認識上帝,以致失去從上帝而來最寶貴的資源──能積極正面地應付人生遭遇的悲劇和困難。人生有無盡的苦難,當悲劇發生時,不認識上帝的人感覺多麼孤單無助。像幼兒的夭折、嚴重的生病或失業臨到時,他們不知要向誰求助?人生許多的苦難當如何解釋和面對?結果,他們的人生變成冷酷無情和嚴重缺乏愛。一點點的疑惑使苦毒有機會生根,年長日久,就蘊釀成嚴重的苦毒。 舒解苦毒有方 任何問題只要找出它的原因,便較容易解決。首先,要承認自己內心有苦毒。否認它就像將醫用繃帶貼在已經化膿的傷口上。只掩蓋問題,卻沒有真正解決它。承認問題的存在,就開啟了一扇健康地討論和洞見真相的門。一旦坦白地談論,就能有效地解決。 上帝往往使用人去幫助他人。如果我的車子壞了,我不會自己去修它,而會帶到鄰近的修車行。個人的問題也是如此,我們往往需要好友或專業輔導員,幫助我們舒解纏累多年的苦毒。但你也許會問:「上帝呢?難道祂不能直接幫助我們,而不必使用其他人嗎?」 是的,祂當然可以。但祂通常使用人來幫助我們減輕重擔,給予我們瞭解和鼓勵。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5:16) 追根究底,你會發現有苦毒的人,內心往往有受傷和憤怒的感覺,以及無法饒恕或拒絕饒恕。除非我們找到受傷害的原因,否則很難克服苦毒。如果我們內心有苦毒,就難以看清、欣賞並經歷背後所攜帶的正面意義。一旦除去苦毒,便能擁有截然不同的視觀。 饒恕也是克服苦毒的妙方之一。大部份人不能饒恕,是因為自己受了傷害,絕不甘心得罪他的人不受懲罰的報應,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身為基督徒,我們可以發現偉大而永恆的真理:我們不必為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神是公義的,祂的權柄統管萬有。祂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2)祂必定會按祂的時間和方式,施行祂的公義,為我們伸冤。 饒恕的功課並非一蹴即成,它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地釐清負面的感覺,漸漸在情感和靈性上成長茁壯,以致能夠將一切交託給神,讓祂以祂的方式來秉公行義的一個過程。當我們好好禱告或讀神的話語,讓自己心緒漸漸平和下來,就變成較能饒恕。因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也會有嶄新的視觀,不再認為自己是無助的犧牲品。 不論你過去經驗多少傷害,以致內心的苦毒揮之不去,上帝都能加添你力量,賜你光明的未來,讓你變成一個健康整全的人。祂在你生命中的工作,並不在於你的境遇如何。因祂是永不改變的,祂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幫助你度過傷心悲痛。所以你的未來正如上帝永恆不變的應許一樣美好。祂真的可以「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賽61:3) 苦毒,的確有許多不同的面具,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它包含了許多的痛苦,但我們可以靠主勝過它。這樣,不但自己較快樂,上帝也能夠使用我們,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 蒙允使用,譯自“The Many Faces of Bitterness “ by Dr. Clyde M….
Read more
Author: 李潘燕
July 22, 2005
仔細回顧,並非我們有什麼教養女兒的奇招,只是自從懷胎開始,就認真地為她們禱告從未間斷,一直到如今。然而,縱使是我們的禱告,也仍有許多不足和虧欠之處,她們今日成為何等人,都是蒙神的恩而成的。如果能夠從頭再來,也許我們會更有智慧,更懂得怎樣有效地為她們禱告。
Author: 李潘燕
June 1, 2005
曉博是一個八歲的孩子,不久前才開始參加童子軍活動。有一次,每人領取一張紙,一塊木料和四個小輪胎,要他們帶回家交給父親。 這可難倒了曉博,因為他老爸可不是那種和兒子打成一片,一起作些事情的典型。爸爸讀了那張說明書,對於和兒子一起用松木製作一輛賽車的主意嗤之以鼻。幾個星期過去了,那塊木料仍原封不動。 最後曉博的媽媽只好試試能否幫一點忙,於是母子倆開始合作動手製作賽車了。 媽媽對木工毫無概念,乾脆決定她只負責朗讀說明書,而讓曉博自己動手製作。 幾天後,那塊木料變成了一輛松木賽車,它雖不太平衡,有一點歪斜,但看來還差強人意。 曉博沒看過其他孩子的賽車,對自己獨力製造完成的「藍光號」賽車當然十分自豪。 重要的一天終於來臨了,曉博捧著他的傑作──藍色松木賽車,得意洋洋地和媽媽去參加小跑車大賽。 到了那裡,他開始覺得很洩氣,因為其他的賽車都是父子一同完成的傑作,有完美的油漆,和光滑亮麗且利於快速奔跑的車身型樣,他的賽車顯然相形見拙了。 有些孩子看到曉博那輛歪歪斜斜,毫不起眼的車子,就嘲笑他。尤其令曉博難堪的是,其他的孩子都有父親陪伴,即使單親的孩子,至少也有叔伯或爺爺(外公)陪伴,唯獨曉博只有媽媽陪他一起來。 賽車是以淘汰賽的方式進行,只要你是贏家,你就可以一直跑。於是一輛輛賽車跑向細沙的坡道。 最後只剩下曉博和看起來最光滑、跑得最快的一輛車。決賽要開始前,曉博怯生生地要求賽車暫停一分鐘,因為他要禱告一下,於是賽程暫停。 曉博跪下來,將他那輛松木賽車用雙手捧著,眼睛閉上,開始和他天上的父親談話。他懇切地禱告了幾分鐘,然後站起來,臉上帶著笑容宣告:「好,我準備好了!」 圍觀的群眾歡呼起來,曉博的對手湯米和他父親站在一起,得意地看著他們的車跑下坡道。曉博則和他心中的天父站在一起,盯著他的賽車搖搖晃晃地以令人驚訝的速度跑下坡道,急速向前,居然領先一秒到達終點線,勝了湯米的車。 曉博興奮地向空中飛躍起來,大聲歡呼:「感謝上帝!」,觀眾們也報以如雷掌聲。 童子軍主任手持麥克風問他:「你剛剛一定是禱告求神讓你勝利囉!」 曉博回答:「不,先生,禱告求神讓你勝過別人是不公平的。我只求神幫助我的小賽車能跑完全程,那麼即使輸了,我也不會哭。」 有時孩童似乎另有一種超乎成人的智慧,曉博沒有求神讓他贏,他只求神給他力量接受任何結果。 當曉博起初看到其他人的賽車時,也沒有向神埋怨說:「不公平啊!他們有爸爸協助。」而他只求神賜給他力量。 我們往往花很多時間祈求神幫助我們能贏得比賽、得到第一,或是讓我們脫離艱困,而不是求祂賜力量,幫助我們渡過艱困。 曉博的單純禱告,給當天的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從不懷疑神是否聽他的禱告;也不為自己能贏而禱告;他只祈求神賜下足夠恩典,讓他可以坦然面對可能的失敗。 曉博的禱告,也等於向在場觀眾見證:他的父親雖不在身旁,天上的父卻肯定與他同在,縱使他的賽車不太美觀,至終卻能反敗為勝,讓他歡欣地離開賽車場。 (取材自英文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