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緣天成
其實跟藹君能夠互相認識,雙方都很清楚是出於神的安排。雖然我們都在同一間教會事奉了好幾年,竟然都不認識對方。她在教兒童主日學,我在教成人主日學,加上我們教會弟兄姊妹很多,又有不同堂會聚會的時間。所以一到主日各自事奉都很忙,可能多少次的擦身而過卻彼此不認識對方。
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
其實跟藹君能夠互相認識,雙方都很清楚是出於神的安排。雖然我們都在同一間教會事奉了好幾年,竟然都不認識對方。她在教兒童主日學,我在教成人主日學,加上我們教會弟兄姊妹很多,又有不同堂會聚會的時間。所以一到主日各自事奉都很忙,可能多少次的擦身而過卻彼此不認識對方。
從母親的提醒,我和先生愕然發覺我們在對待三個孩子的態度上的確有差別,不是因為特別偏愛那一個孩子,而是一種習慣。和不同的孩子似乎已形成一種固定的相處與互動的模式。就在這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情況下,母親適時的提醒使我們與孩子相處時,常從他們的角度和需要來考量,而不是按自己的習慣,不加思考地做出反應。
我自己服事主卅七年,知道牧者承擔了多少心靈的壓力:教會人數有無增長的壓力、所講的道會眾領受度如何的壓力、同工間個性彼此摩擦的壓力、教會財務的壓力、同行牧者之間恩賜相比的壓力、長執領袖為教會路線爭執的壓力、購建禮拜堂決策時意見不同的壓力。
壓力是現代人無可避免的現象,如何面對它成為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每個人不分男女老少都難逃壓力的襲擊。壓力的來臨與宗教信仰或靈命高低無關,任何人都難以不為壓力所苦(stress-free),不會因為你是教會牧師、長執同工,壓力就不會來造訪。
● Knowing that I am not the one in control gives great encouragement. Knowing the One who is in control is everything. Alexander Michael 知道自己毋須掌控一切是很大的鼓勵;知道一切都在神的掌管下就大可放心了。 ● Our greatest weariness comes from work not done. Eric Hoffer 最叫人筋疲力竭的是工作未成。 ● A problem…
Read more
我們在彼此的猜疑與不信任之中,築起了層層的「危」牆;從此,婚姻成為我們每天都要面對的一種生活壓力。當時年輕氣盛的我們,誰也不服誰。在相持不下之繼,我發出一張「是你先負我」的王牌,讓「不按牌理出牌」的報復快感,成為減輕婚姻壓力的行動。
常常在教會裡,會有一些父母親傷心(或緊張)地來問我,要怎麼樣才能讓他青少年的孩子不要再「執迷不悟」下去。原來孩子開始談戀愛了!華人父母最關心孩子的學業成績,一交異性朋友,很可能學業成績就會下滑,也不聽父母的話了。若是父母親再以高壓禁止,或是責罵,孩子的反彈就更激烈,結果親子之間關係惡劣,兩敗俱傷。
親子教育中,雙親的特質、父母彼此的互動傾向,還有與親子互動型態,對兒女的人格塑造與人際關係的拓展,都有重大深遠的影響力。因此,談論親子教育,首先父母必須先瞭解自己與兒女之間的互動型態,並主動改善親子互動關係,才能有效地幫助兒女建立其良好友善的人際空間。
2005年,本身也是「過動兒」的Edward Hallowell博士,在新著《Delivered from Distraction》一書中提到:「過動兒」並非一種「疾病」或「失調」,它乃是某種特質。若讓這特質傷害了過動兒的生活,那才會形成「失調」;但若將它運用得當,同時發揮出每位過動兒特殊的天賦、潛能,那麼這種特質反而成了助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必定免不了和周圍的兄弟姊妹、同學或好友去比較,比較的結果免不了會產生自卑或羨慕,甚至嫉妒。即使成年人許多時候也很難逃脫「比較」的牢籠。因此父母們需要對自信心較弱的孩子格外的有耐心,時常透過上述的三個親子原則:觀察,傾聽,與真正的接納幫助孩子找到神所賜給他們獨特的才能,使他們能真正發揮所長,成為神所重用的人。
二十一世紀的父母仍然透過辛苦的工作來表達他們對子女的關愛,管教的方式卻因為對人的心理有更多的認識,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管與愛的拿捏就成了問題。
作為基督徒父母,都巴不得自己的孩子能夠長大成熟,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但是希望歸希望,從希望到實現,中間這段養成的過程,特別是教會生活,父母千萬不要掉以輕心,唯有父母和教會一起攜手合作,才能做得好,給子女的一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若是認為可以放手把孩子交給教會,結果很可能會出乎你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