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奔向冠軍

「只要相信自己能,你就可以做到;只要意願夠強,你就能夠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是奧林匹克冠軍理查派道克對一群高中生演講時,對年輕人所發出的挑戰。會後,一個有著一雙細長腿的少年人跑來,用極過其實其欽羡的口氣對他說,「先生啊!只要我能像你一樣,能成一位奧運冠軍,什麼代價對我都願意付出。」 真的,就因著這次談話的激勵,這位少年人的生命改變了。1936年,在德國柏林舉行的奧運會中,他捧回了四面金牌,傑西歐文斯一日之間成了世界名人。 傑西回到自己在克里夫蘭的家鄉,人們夾道歡迎這位新出爐的奧運冠軍。突然,有一位瘦小的男孩從群眾中跑出來,貼近他的座車,對傑西欽羡地說,「先生啊!只要我能像你一樣,能成一位奧運冠軍,什麼代價我都願意付出。」傑西感到一陣情緒激動,就伸手握住這個小男孩的胳臂,對他說,「你知道嗎?我的小朋友,在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我也說過一模一樣的話。只要你肯下功夫接受訓練,並且堅信你能做到,就一定能成為一位奧運冠軍。」 1948年,在英國倫敦舉辦的奧運會的田徑場上,當年的小男孩已經變成一位青年人,正么著身子,屏息等待著百米決賽的起跑槍響。「排骨」哈理遜迪拉德贏得金牌,並且平了傑西歐文斯的奧運紀錄。 每天都有許多人因著別人的榜樣被激勵,立定目標,走向自己成功的未來。那麼,誰是你心目中願意追隨的冠軍呢? 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我的世外桃源

小時候讀完陶淵明的「桃花源記」,心中十分羨慕他筆下所描繪的炊煙繚繞、老死不相往來的寧靜恬淡的風景。那時正值舉國上下被一片「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呼嘯聲所淹沒,我厭倦了那個嘈雜喧鬧的世界,開始用小豬頭積攢鋼蹦兒,希望存夠了路費去尋找老陶筆下的世外桃源。 可惜的是,錢尚未裝滿小豬頭,就被母親打碎,用不多的錢湊足了我的學費。此後,那世外桃源一直是縈繞在我心中的夢。 等到我長大後參加了工作,有機會出差到湖南,特意坐了汽車又換拖拉機,經過兩天長途跋涉,總算找到了傳說中陶淵明筆下的桃源鎮,卻讓我大失所望﹕雖然地處偏遠的山區,也有樹林和小溪環繞其間,但那斑駁的土牆上殘留的大紅標語,和大樹上有線廣播裏傳送的樣板戲的聲音,早已打破了小鎮的寧靜與詳和。我逃也似的離開了村子,也破碎了我多年的桃源夢。 我開始迷戀在書堆和音樂中,不再企盼現實中的「避難所」。經歷了辭父、婚變、離鄉種種波折,但那些書籍和音樂從沒有離開過,並帶給我無限的慰藉和平安。我歡樂時,「藍色的多瑙河」伴我一同起舞;我孤獨時,「林黛玉」陪我一同嘆息;我痛苦時,「二泉映月」為我哭泣;我失落時,雪萊的詩振奮我士氣….。那兒時夢中的仙景早已被我遺忘了。 然而,多年後,在我毫無預期之中,卻發現了另一個「世外桃源」。其實,這世界上並沒有真正的「世外桃源」,有人的地方就有罪惡、紛爭和傾軋。我們活在這個世界裏,常盼望有一個淨土,而我們人本身卻是製造這污染的源頭。 真正的世外桃源是在神的國度裡,當我們擁有從神而來的生命,當我們接受耶穌的救恩,當我們靠著聖靈的能力戰勝自己的軟弱,我們就會不為俗世的潮流所湮滅,不被富貴貧賤、成功失敗所掌控,心中常存感恩和盼望,保有一份不以環境、時間和境遇而改變的平安和喜樂,把信心和關愛傳遞給周遭的人,這世外桃源就在我們心中湧動、生長、長存!

化雲造雨有妙法

人工造雨是科學家的成就,普降甘霖卻是上帝的大愛。 廿一世紀的人類面臨不少難題,其中之一是淡水不敷應用。不錯,現代科技可以把海水淡化,但耗用能源甚大,不適宜大規模應用。有人曾異想天開,建議把從北極往南漂流的冰山融化以得到淡水,但這有不少技術的困難,何況得到的淡水也不是很多。 據說近一百年前香港政府曾出重金懸賞,徵求解決香港缺水的方法。獲獎並經採用的方法是多建貯存雨水的水塘。雖然香港政府建了十多個水塘貯水,但遇到天旱時,香港居民還是要忍受四天供水四小時之苦。最後獲得同意把車江之水翻山越嶺地引入香港,居民才鬆了一口氣。然而,這仍不是根本解決之道,因為遇到巨大旱災時,河水也是會枯乾的。 自有歷史以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一直是人類的渴望。不錯,天空常見彩雲片片,但很多時候雲層並沒有帶來甘霖。古時一位大有智慧的君王所羅門,早已留意到這個現象。他用無雨的風雲來形容空誇贈送禮物的人。(見聖經箴言廿五章14節)到今天,呼風喚雨的夢想才得到實現。人類第一次人工造雨成功是在一九四六年。 人工造雨之法 筆者在紐約州立大學的大氣科學研究院攻讀時,認識了該系的兩位教授,也是人工造雨之父,因此對人工造雨的妙法稍有認識。這兩位教授,當時都是在離校園不遠之施納德(Schenectady )市的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neral Electric) 研究中心作研究工作。值得一提的是,不久前筆者曾到該研究中心參觀,見到牆壁上懸掛了好些對該公司有特殊貢獻之僱員的照片,其中也有筆者認識之中國基督徒的照片,可見科學與宗教並不衝突,許多對人類頗有貢獻的科學家都是基督徒。 施菲並沒有高等學位,但他有敏銳的觀察力,後來成為紐約州立大學大氣科學研究中心的所長。他留意到即使把雲室內的小水滴冷卻至攝氏零下卅四度,也不能結冰。但如果把一小撮乾冰(凝固的二氧化碳)撒在雲室內的過冷雲中,雲團會變成小型的雪暴。不久,他駕駛飛機在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座大山的上空飛行,自雲層撒下乾冰作催化劑,雨雪立刻降落。這樣,人類在一九四六年首次用乾冰造雨,竟然成功了。 後來,另一位同在通用電器公司工作的同事馮奈格發,使用碘化銀或碘化鉛也可以使過冷的小水滴在其周圍積聚凝結,較重較大的水滴或冰塊便會降落地面成為雨水。碘化銀或碘化鉛能夠有此特殊的性能,顯然是因為它們的晶體結構與冰很相似。 人工造雨的進展 然而,是否每次在雲層中撒下乾冰或碘化銀便會下傾盆大雨呢?卻也不一定。許多時候沒有撒下催化劑也會下雨,故當時很多科學家堅稱無法證明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到一九六六年,美國科學院調查十八次商業性施行人工造雨的結果,發覺人工造雨可增加百分之十至二十的降雨量。 到一九七零年,由於技術改良的結果,每次催雲化雨的獲得平均降雨量,都比沒有催雲化雨的自然雨量多一倍餘。其後研究的結果,發覺人造雨的首要條件,是天空中浮動的雲塊要有適當的濕氣。如果炎陽普照,萬里無雲,造雨技術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一樣。 陽光與雨水之重要 農夫在種植農作物後,都希望有雨水下降,使農作物得到滋潤,可以生長茂盛。賣雨傘的商人當然也希望下雨。如果當天科學家用催雲化雨的技術使大雨滂沱降下,他們一定會額手稱慶。但別忘了,遊樂場的遊客可能會因此變成落湯雞或掃興地躲在室內。露天售貨的小販也會失去賺錢的機會,甚至會血本無歸。更嚴重的是,如果引起山泥傾瀉,交通意外,誰願負這個重責呢?人之常情是得到好處後,忘記感恩,遭遇損失時,便怨天尤人。如果只有科技的進展,而沒有人性的更新,也不是人類之福啊! 耶穌提醒我們,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5 ) 祂從「日照」,「降雨」這些常見的自然現象,教導我們學習重要的屬靈真理。願我們都有神的真愛和真智慧,像天父一樣完全。

心靈

心靈 Minds are like parachutes. They only function when they are open. Sir James Dewar 心靈如同降落傘。只有在打開時才有用。 Little minds are wounded too much by little things; great minds see all, and are not even hurt. Anonymous 渺小的心靈常被小事情所苦,偉大的心靈能看見大小事物,卻不受傷害。 It is not enough…
Read more

存乎一心

希特勒與德蕾莎的差別,耶穌和猶大的分界線,在於心。 一個人的心靈可塑性極高,它可以是德蕾莎修女的心,為印度街頭的窮人奉獻所有的愛;它也可以是希特勒的心,將六百萬猶太人關進煤氣室謀殺。它可以是愛因斯坦的心,有能力想像時間空間在近光速的運動中如何變化;它也可以是個阿呆的心,有意地拒絕思考,至終鈍化了自己的智力。它可以是耶穌基督的饒恕之心,在十字架上為釘祂的仇敵祈禱;它也可以是猶大的貪婪之心,為了卅兩銀子,竟然將自己的老師出賣。 人心與人生 如果你的心親近光明,而不是黑暗,思想仁愛而不是仇恨,愛慕耶穌的同在而不是鬼魔的異能,經常實踐饒恕而不是懷怨苦毒,追求事奉上帝的喜樂,而不是追逐名利財富的虛無,那麼你我所經歷的,將是喜樂、光明、有意義的人生。你我的天賦潛能,也會得著充分的開發。 如果你我的心被慾望所蒙蔽,被仇恨所焚燒,被害怕所掌控,你我就會失去安樂,潛能也被壓制,過一個可憐愁苦的生活。下列故事最能說明心思的一點變化,如何創造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鄧靈頓(Lewis Dunnington )博士所著作的一本書《蛻變的大能》(Power to Become)第176頁記載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個大一新生,因為某教授的敵意而失去自信,成績低落。經過鄧博士的輔導,他的心思改變了,這一念之差,竟然扭轉了他的心情,也扭轉了他的成績。我們姑且替這位大一的新生起名叫原凱吧── 新生與教授 原凱存興奮的心踏進大一普通科教室,開學的第一天象徵著大學生活的美好前景。X教授上了講台,目光掃過這偌大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打開他的開場白說:「你們這群大一的新生,就像我多年帶過的新生一樣,你以為你一定可以通過這科目,事實上有人將會死當。我只要看看你們的臉,我就知道那些人是當定了。」說著,X教授的目光停留在原凱的臉上,兩個人對看了就像是一世紀之久。一陣涼颼颼的恐懼感,開始進襲原凱的每一個細胞,他知道自己已經被選定為犧牲品,再怎麼努力也必然死當了。 原凱的其他幾個科目都得了A,但X教授的科目他卻不及格。不是因為他的智力低落,也不是因為他不肯努力,而是因為仇恨蒙蔽了他的心眼。原凱每次想到 X教授,胸間就燒起一股怒火。該科目的筆記和書籍碰都不碰,有什麼用呢?反正已經被選定死當了。 校方請求鄧博士給原凱一些心理輔導,當這個可愛的年輕人在鄧教授面前哭訴他的際遇,人生經驗豐富的鄧教授很有智慧地引導這顆迷茫的心:「原凱,你對X教授的仇恨,反而給了他力量來摧毀你的一生,你願意將你的一生交在X教授的掌控裡嗎?我聽見別的學生也不喜歡他。想來,該教授曾經遭遇過重大的打擊,因此把他的情緒宣洩在學生身上。很可能他有某種自卑感,所以利用這種微妙的手法來補償他的自尊。」 成見與成績 鄧博士繼續輔導原凱,:「你試試看改變你的想法和態度,不再仇恨X 教授,而是體恤他。這個星期進教室上課之前,為他作個禱告,也為自己禱告,求上帝的愛和饒恕充滿你的心,以肯定的語氣鼓勵自己說:『靠著基督,我凡事都能作。在神凡事都能。』然後微笑著走進教室。課後走近X 教授,和他講幾句友善的話說:『我想,亮光開始進入這課室中了。』過兩個星期再來看我。」 兩個星期後,原凱還未來看鄧博士之前,教務長打了電話來說:「我不知道在你的輔導室裡發生了甚麼事,但原凱整個人改變了。現在他和原來他恨之入骨的教授相處得很愉快,而且最近這科成績得了 A。」過了幾天,原凱來看鄧教授時說:「仇恨一旦消失,緊張和壓力就不見蹤影,真好玩,我現在居然蠻喜歡X 教授的。」 心境與環境 當原凱被懼怕和仇恨所控制,他就失去心靈的平靜,他的成績表現水平就大大地降低。當他心靈的思維稍微做調整與改變,並學習依靠神的大愛,以饒恕來恩待對手,講和睦的話,並應用聖經的應許來鼓勵自己,他的心情就跟著美化,環境也跟著轉變。耶穌基督稱這種美境是:「天國誕生在一個人的心裡。」 從這個故事我們更能了解,為什麼一個人的心靈能決定自己的前途──一個人的心思態度,決定了他會成為希特勒或是德蕾莎。就在一念之間,人可以淪落為仇恨X 教授,摧毀自己的前途;也可以在一念之間,飛越仇恨,進入耶穌基督仁愛饒恕美境。我們可以確定的是,當一個人的心靈越是充滿光明、喜樂、自信、仁愛,他的自我整合越好,潛能較能開發,人生也比較積極快樂。 上帝應許我們: 心靈的眼睛若注視光明,人生就明亮。(太6:22) 心中有愛,上帝就與我們同在。(約壹4:12) 有信心就有力量勝過世上的艱難。(約壹5:4) 世上雖有苦難,但在基督裡有平安。(約16:33) 一顆對耶穌基督有信心的心靈,光明、仁愛、力量、平安是他一生的杯中福份。

鏡中默想

失落了的當年意氣風發,竟然出現在兒女的眉宇。 那天從鏡前走過,突然有種異樣的感覺,好似鏡中的影像不是自己一般,等到得空,好好地站在鏡子前審視一番,竟然覺得有種說不出的陌生。 我是誰?這個從小就問過千百回的問題浮上腦海,我以為我已有確定的答案。然而,此刻所有的答案都好像肥皂泡泡一般,五彩繽紛卻一觸即破,兩手中只是空空的一把。 這一張臉既熟悉又陌生,似乎多了些什麼,又少了些什麼,左思右想,這鼻這眼是對的,就是這神情不對,多年前的意興風發、顧盼自得失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說不上來的平淡。 不是自己的選擇嗎?看著丈夫孩子們開開心心,生活順順利利,不就是當年嚮往的嗎?有什麼不對呢?我一頁一頁地翻閱著相簿,丈夫孩子們的笑臉映入眼簾,似乎找不到什麼令人不滿意的地方。然而,為什麼我卻覺得好像失落了什麼呢?啊!是了,原來是「我」不見了! 這原因令我不禁啞然,多年來總扮演著攝影師的角色,努力搶拍著一張張的「柯達片刻」(Kodak moment),竟忘了自己站在鏡外,以及自己的存在。哈!小學時讀過一則笑話:一位牧童騎在牛背上,他一共有十頭牛。到了夕陽西下要回家時,他數點牛群,左數右數總是只有九頭,急得他滿頭大汗,淚眼婆娑中對胯下老牛說:「怎麼少了一頭牛?」老牛哞的一聲,他才恍然大悟,原來忘了數這一頭了。 這些年,自己不僅是在相片中不見了,而且年少時的雄心壯志也不翼而飛,連夢都遠了。可是孩子溫馨的擁抱,甜膩膩的一句:「媽媽,我愛妳,妳是全世界最棒的!」又是多麼真實,多麼窩心! 有位朋友曾經說:「外出上班,自己快樂。全職在家,孩子幸福。」我不敢說家家都是如此,但是每當我聽見校車來到巷口,立刻打開大門,讓孩子一下車就遠遠望見家門已開,知道母親正在等待他們回來,那一剎那,我相信他們是感覺幸福的。 嗨!媽媽,妳在做什麼?」女兒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思維,她好奇地看著鏡中的我和她,忽然發現新大陸似地說:「酷!我真的很像妳耶!」不是嗎?周圍的朋友都說她長得像我,而現在她那眉宇間的神情,和那濃濃的興味,不正是我當年的模樣? 我在女兒臉上看見了自己,原來「我」並沒有不見,而是她被打碎了,片片鑲嵌在兒女的身上,他們的光環在我的平淡上,正閃閃生輝。 這算不算犧牲呢?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當丈夫孩子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時,我還是要搶拍那珍貴的鏡頭。儘管你看不到相片裡有我,我卻可在丈夫孩子充滿笑意的眼睛裡看見自己。 神看我們時,是不是也有類似的感覺呢?我們縱然悖逆,常常不順服神,祂仍以祂愛子的寶血來救贖我們的罪,而當我們回轉向祂,甚至有一點點學得祂的美善時,祂是否也會歡喜得完全忘了我們曾經如何使祂傷心? 我也想到最近讀過的經文:「耶和華遇見他在曠野荒涼野獸吼叫之地,就環繞他,看顧他,保護他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仁。」申32:10 我何必介意我是誰呢?在神的眼中,我豈不是祂所鍾愛的孩子嗎?難道這還不夠?我們的手真能抓住世上的什麼嗎? 想到這兒,我忽然感到輕鬆起來,忍不住笑自己的愚騃。當我的眼睛盯著這世界時,心裡便想著要追求世界上短暫如浮雲似的東西。然而,如果我重新對焦,把眼光轉向神身上時,才發現自己早已得著那上好的福份了。 就把夢留給年輕吧!我想,我倒是需要好的記憶力,使我常常記得我是神所愛的孩子!

走過紅毯

兒時特別鍾愛童話故事,尤其讀到「從此王子和公主就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時,心中總會產生無窮的暇思;待稍長時,國內比較開放了,從外國電影中看到著白紗的洋人踏過紅毯,我立刻會與兒時的「王子與公主」聯繫起來,甚至幻想著自己就是那如仙似玉般的公主。 直到自己真的做了新娘,走過了紅毯,才發現童話畢竟只是童話,就好比鐘聲一響,搖身一變,從「白雪公主」變回了「灰姑娘」,現實生活卻是這般的綺麗繽紛。 先生的家人──父母、哥哥、姐姐及三歲大的小外甥,為了來美國參加我們的婚禮,專程從台灣浩浩蕩蕩地飛來。婚禮的第二天,我們七人組成「蜜月旅行團」去大峽谷等風景地遊玩了三天,一路上,那個最小的「電燈泡」光度最強,簡直形影不離。等送走老老小小,只剩下我們夫妻二人時,已是累得像兩條氣喘噓噓的狗。緊接著先生開始了最後一學期的衝刺,我也開始繁忙的工作和學習。婚後的蜜月好像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愛」是一生的功課 現實與美夢產生了差距!難怪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真的是這樣嗎?雖然在婚前輔導的時候,前輩已經給了我們許多提醒,我們似乎也有足夠的心理準備,給各樣情況作了假設,以為適應不成問題的。然而當我們真正開始生活在一起的時候才發現,一切都是新的,「愛」,實在不是情人口中的一句甜言蜜語,而是一生的功課。由於篇幅有限,以下僅分享我們所領悟的兩個功課。 一、無條件的接納:就像天父接納不完全的我們一樣。我們進入婚姻的時候,都是坐三望四的年紀了,三十多年來,由於我們不同的家庭環境和文化背景,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生活方式,更由於幾十年的單身生活,養成了獨立生活的習慣,就算兩個人談戀愛時有多麼深入的瞭解,你儂我儂、纏纏綿綿,等到新婚之夜開始,才會發現許多你從未知道的真相。 生活習慣有背景 就拿洗澡這件小事來說,我生長在湖北,按當時國家規定,不屬於夠資格安裝室內取暖設備的區,卻在冬天最冷時可達攝氏零下十多度。我父母是老師,在那個年代被稱為「臭老九」,當然也沒有條件「開小灶」,就是指有錢或有權的人家自己修建的取暖設備。所以,一到冬天,洗澡就成了一件大事。 為了省錢,我們通常是一個星期才能洗一次,要在禮拜天用整個下午或晚上的時間,在屋子裡(那時還沒有衛生間)生一盆碳火,屋外還有一個煤球爐子專門燒水,一人只有一壺開水可用,全家人輪流在大木盆裡打個滾兒,就算完成了任務,因為沒法奢侈到讓你一人在那兒慢悠悠的洗,不僅那一盆火要夠一家人用,而且坐下去還淹不到屁股的水,和透著窗戶縫兒吹進來的北風也不容你動作太慢。因此,在我的記憶中洗澡是既麻煩又討厭的事。多年以後,雖然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我還是養成了一個習慣﹕夏天熱常出汗,自然常常洗澡,但冬天可能就會三兩天才洗一次(不過,洛杉磯的氣候有點奇怪,一年四季都不會出汗)。 兩岸差異需調適 這些年我一個人過也就罷了,結婚後可遇到麻煩了。我先生的母親是作醫院護理工作的,從小對他們的衛生習慣要求特別嚴,加上台灣的經濟條件比大陸好一些,所以,天天晚上睡前洗澡在他而言就好比吃飯一樣重要。開始時他發現我的習慣是在早上洗澡,我認為早上上班或出門活動,洗個澡會比較清醒、有精神。他卻認為一身髒髒的不洗澡就上床睡覺太不可思議,於是就不高興的咕囔起來。後來,待他發現我竟然有兩天早晚都不洗,就開始和我嚷嚷,然後採取強制措施,再加上連哄帶誘,卯足了勁兒折騰了一段時間,收效甚微,並且常常為了洗澡使兩人鬧得不愉快。慢慢地,他開始學習接納,接納一個全部的我──包括了我的成長歷史、我的生活習慣、我的好與不好,不再按照他自己的習慣來強求,他知道我多年的習慣需要時間來調整。如今,若是有一天我說﹕「我要洗澡,」他會高興得合不攏嘴。若是我幾天不洗澡,他還是照樣會擁抱我、親吻我。當然,我也學習接納他夜半三更如雷灌耳的鼾聲,並且已經習慣在高昂的伴奏聲中安然入眠。 彼此接納是上策 接納,是每一個基督徒建立家庭必須學習的功課。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因為神造我們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當你與別人相處時,接納對方才能和睦相處。那麼作為夫妻,比普通人在一起的時間更多,對對方的獨特之處也 就瞭解的更清楚,彼此接納就更顯 得重要了。很多時候,夫妻間的爭吵其實並不是什麼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而通常是一些生活中瑣碎的小事,由於習慣、方法不同,如果雙方都堅持要求對方改變,以適應自己的習慣,日子久了,小事變大,大事就無法收拾了。 捨己之道的落實 第二個功課﹕完全的捨己:就像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為我們的罪捨己一樣。一說到捨己,您或許會想到「英雄救美人」的畫面,很多夫妻都認為在生死關頭為對方捨命是毫不猶豫的。但在現實生活中,那種驚心動魄、性命悠關的事件並不常常發生,許多時候是日常生活中一些些芝麻蒜皮的小事。當兩人意見相左的時候,如何放下自己的意見,在為對方付出了很多時,如何還願意付出更多。 婦解觀念有差距 按照一般中國人傳統的觀念,做家事通常是太太的責任,而衡量一個妻子是否盡職,也是看她能否治家理財、相夫教子。不過到了六十年代以後的中國大陸,情況有了改變,我們提倡「婦女能頂半邊天」,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當然,女人能做的男人也能做了,於是很多女人成了職業婦女,自然也就沒有「女人應該做….」的觀念。 我是生在紅旗下,長在新中國的一代人,自然受到這樣的教育,但還不至於好逸惡勞,只是對家庭中夫妻雙方承擔家務的觀念上有自己的看法。我先生在台灣長大,這種「婦女解放」運動在台灣還不很流行,大多數人還是保有傳統的觀念,他自然也對妻子的職分有他的企望。然而,在結婚的開始,他的夢就破滅了,並且一路慘敗到底。 甘心樂意為主「夫」 兩人世界的第一天,先生早早醒來,原以為我會把咖啡、早點送到他手邊,卻轉身發現我還安然地躺在被子裡做著「公主夢」,又不忍心叫醒我,便又繼續閉上眼睛裝睡,直到裝得難以忍受,而我卻絲毫沒有要從夢中醒來的樣子,只好嘆了一口氣自己下樓煮咖啡。直到如今,先生常常感慨,他的「王子夢」和現實好像是不同的版本。我在一家電腦公司全職上班,還利用業餘時間在華神修課,每天上班、上課、作業、考試、報告,已經把我的體力和精力榨乾了,回到家裡只有床對我有吸引力,只想躺下睡覺,對於家裡的事就得過且過了。 開始的時候,看見家裡髒了亂了、衣服碗筷該洗了,他會一直等到我有空的時候,不動聲色的對我說﹕「我們一齊來收拾吧。」後來他發現有些事情是不能一直等下去的,於是只好自己動手做了。起初還有些怨言,後來,他看到我精疲力盡的樣子,也滿心疼的,於是便無怨無悔地做起了「家庭主夫」。捨己,其實並非太難,卻要有心。如果在生命悠關的時候,你會毫不猶豫地為對方付出生命,那麼,先嘗試一下,在夫妻日常生活中,把你的愛溶入捨己之中,因為這樣的愛,才是最有能力、最能持久、也是最真實的。

高瞻遠矚

世人活在同一穹蒼底下,但各人看見不同的地平線。凡人侷限肉眼視力之中,但偉人獨具心眼的透視力。 海倫凱勒,一個眼瞎心明的偉人。有一次有人問她:「有什麼比生來瞎眼更悲慘呢?」海倫不假思索的回答:「眼明心瞎」。 肉眼與心眼 肉眼的視力當然是無價之寶──史丹福大學研究報告說,人類的學習百分之八十九依靠視覺。你的眼睛可以捕捉春天花卉的五彩繽紛,可以欣喜於落日餘暉的豔麗。可以閱讀唐詩三百首,領你神遊於古中國詩人的情懷。可以助你導引座車,以六十五英哩的時速,馳騁於州際公路。心眼的視力更是寶中之寶──偉大的領袖都擁有心靈的透視力,他們知道他們的目標,也知道如何說服人一起達成目標。孫中山先生在帝制專權的朝代中,看見民主中國的可能性。瑪格烈特看見美國南北戰爭中人性的矛盾,將它化成《飄》(Gone with the Wind)的不朽文學鉅著。瓦特從蒸汽機所掀開的鍋蓋,看見了蒸汽引擎。 主教與校長 人類雖然活在同一個穹蒼之下,但各人並非擁有同一個地平線。有人只看見了物質世界,有人卻能洞察到精神界的天地。有人只捕捉到外表現象,有人卻能捕捉到現象背後的原理。有人只接受現在的事實,有人卻能想像未來的遠景。許多年前,有一位主教造訪中西部一所基督教大學,當夜住宿在大學校長家,那校長在該校兼任物理和化學教授。晚餐後,主教閒談間發表他的見地:「末世千禧年不遠了,因為幾乎所有大自然的定律都已發現,所有可能的發明都已經誕生。」年輕的校長禮貌地提出異議:「我認為將來還會有許多重大的發現。」主教生氣地向校長挑戰說:「舉一個可能的新發明說說看!」那校長回答說:「我很有把握五十年之內人類將可以飛行。」「胡說!」主教拂袖而起:「只有天使才可以飛!」那主教姓「萊特」,他有兩個兒子,後來發明了飛機,我們習慣稱呼這兩個發明家「萊特兄弟」。這兩個兒子比他們的主教父親更具心靈的透視力。這一家人雖活在同一個穹蒼底下,彼此所看見的卻是不同的地平線。 狄斯奈與福特 當「狄斯奈世界」揭幕時,狄斯奈已經去世,夫人被邀在開幕禮時致詞。主持人介紹時說:「狄斯奈夫人,我真希望華特能夠看見這些。」她站起來說:「他已經看見了。」「狄斯奈世界」先成形在華特狄斯奈心中,再成形在洛杉磯安那罕那塊遊樂園地上。世上偉大的事物,都是先成形在偉人心中的願景裡,再兌現在現實世界中。V8引擎是先誕生在福特的心中,工程師才把它製作出來。小兒痲痺的口服疫苗是先誕生在沙賓的心中,研究員才製成藥劑。民主和人權是先誕生在美國開國先祖的心中,政黨政治選舉才成為事實。人間偉大的發明,政治的理想,宗教的信念,科學的發現,企業的創立,都是從偉大心靈的願景中誕生的。偉大心靈在沙漠中看見農莊的可能──阿拉伯青年馬薩掘井,在乾旱的沙漠創造了綠洲。偉大心靈在砂粒中看見計算的可能──馬西安在矽土中,製造出電腦的晶片。偉大心靈在蘋果中看見物理的可能──牛頓在掉落的蘋果中,頓悟萬有引力定律。偉大心靈在罪惡中看見新生的可能──耶穌在十架寶血裡,看見感化罪人悔改的能力。 耶穌的心眼 救恩是先成形在耶穌基督的心靈願景裡──上帝的兒子犧牲生命在十架,可以感化罪人歸向神。十架所流寶血,可以洗清世人所有罪愆。神的獨生子為罪人而死,可以使信者得新生命。神子為世人奉獻所有,可以感動世人為祂而活。十架捨命的大愛,可以融化最剛硬的心悔改。復活的大能,可以改造人類經歷新生。天國的盼望,可以激勵人心為信仰而活的熱忱。 願景與神蹟 有了耶穌心中偉大的願景,才有歷史上的奇妙事實──一個迫害基督徒的狂人掃羅,悔改成為使徒保羅。一個沉淪罪惡深淵的浪子,回轉成為卓越的神學家奧古斯丁。一個販賣黑奴的大壞蛋,改變成寫出聖詩《奇異恩典》的約翰牛頓。一個吸食鴉片的煙鬼,蛻變成創辦「天招局」的福音使者席勝魔。無數的賭徒妓女,因著十架大愛被感召成為仁人君子。 經訓與遠見 耶穌基督心靈的眼睛所透視到的畫面,清晰到一個程度,可以用日常語言清楚表達出來──「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12:24) 祂看見了祂自己失喪生命,人類便得著生命的可能性。「天國好像麵酵,有婦人拿來藏在三斗麵裡,直等全團都發起來。」(太13:33) 祂看見了天國的福音從猶太小省,擴展到全世界的可能性。「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向我。」(約12:32)祂看見了十架代死的大愛,擁有吸引萬人歸向祂的感化力之可能性。「約拿的兒子西門,你是有福的,你要改名叫彼得(希臘文磐石的意思),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凡你在地上所釋放的,在天上也要釋放。」(太16:17-19) 祂看見了粗鄙的漁夫西門,蛻變成大使徒的可能性。「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1: 8) 祂看見了聖靈降臨以後,門徒被聖靈充滿,福音透過他們的熱忱傳播,從耶路撒冷小城,傳揚到地極最偏遠角落的可能性。這些遠見帶給耶穌力量,堅定地依循心中願景的藍圖,成全祂胸懷間的救贖大計。祂知道這是祂降世的目的,祂知道這是父神託付給祂一生的呼召。 人生與願景 如果你也能清楚看見上帝所給予你一生的呼召,依循它來構築你心中願景的藍圖,這成形在你心中的遠見,將會創造你嶄新的人生。你的人生擁有明確的目標。這願景帶動你生命的熱忱。你的遠見將吸引人來追隨你,一起完成美麗的夢想。上帝將會賜福你的願景成全。你為願景作的努力造福了人群。你的生活所需,也會得著適當的報償。願景成為你生命的主要推動力。論到心靈眼睛的透視力,世人大體上分為下列五種層次:1. 無知無覺──他們是死的活人。2. 不知不覺──他們是渾渾噩噩的浪子。3. 後知後覺──他們是跟隨者。4. 有知有覺──他們是成功者。5. 先知先覺──他們是領袖。你準備好迎接上帝來開啟你心靈的眼睛嗎?你準備好迎接上帝的呼召裡所要賜給你的遠見嗎?上帝正微笑地注視你,將以喜悅來完成這奇妙的工作。

王子與靴子

王子向國王,只求一雙鞋子,叫國王心酸。人類向上帝,只求幾筆財富,令上帝心疼。 傳道書說:「日光之下,並無新事。」所羅門看盡了人世間豐功偉業,擁有過數不盡的財富,看透了人經歷成功富有或貧窮時的喜怒與哀樂。而到頭來,歷史只不過是不厭其煩地一再重複,一再循環,從無新鮮事。人窮盡智力,費盡力氣不斷抗爭努力,結果只是歷史不斷重演,最終是「萬事令人厭煩,人不能說盡,眼看看不飽,耳聽聽不足。」(傳道書1:8)這豈不令人氣餒?然而,神不會毫無目的的驅動歷史的列車,正因為歷史不斷重複,我們更要問,神藉著歷史讓我們學到什麼?一個重要的問題是,大多數人都知道有神,但是「當『神』這個字在你腦中出現時,你想到的是什麼?」(陶恕博士A. W. Tozer,《認識神》The Knowledge of Holy一書的作者)。 拜土地公的人 幾年前,台灣流行六合彩,許多人去拜土地公,求籤卜卦,希望中獎發財。祈求的時候也許願,如果中獎,就要如何如何回報,然後才放心押下大注。報上說有人中了獎,真的去還願,中了小獎的,給土地公金身(上金漆),中了大獎的,給土地公雕新佛像,建新廟。但是也有不中的人,回去找土地公理論,輸小錢的,砍土地公的手或腳,輸大錢的砍土地公的頭,把土地公解體洩憤。所以每次六合彩開獎,有人建廟有人拆廟,倒讓進口檀香木的商人發了財。這些人為什麼這樣做呢?這也就是陶恕博士問的問題───「當『神』這個字在你腦中出現時,你想到的是什麼?」。對中獎去還願的人,土地公似乎是不反對賭博,喜歡裝飾門面,可賄賂的神。對輸錢去報復的人,土地公似乎是又聾又啞,沒有能力,不能保護自己,甚至連自己被砍殺都不會有反應的神。陶恕博士的重點是:一個人的行為處事,心中所想的,嘴裡所說的,反應出心裡認識的神(或是不認識),人所說所做的,不會超越他心中所認識的神。一個人心目中的「神」,反應出一個人是怎樣的「人」。 人心目中的神 人類漫長的歷史中,反應出人心沒有真正認識神。所以要進一步探索的問題是,「你相信有神,可是你認識祂嗎?」聖經裡的保羅,到了羅馬,被關進牢裡,支持他的人,焦急萬分,為他迫切向神禱告:「神啊,您大概弄錯了,他是您的僕人啊!請趕快行個神蹟放他出來。」反對他、嫉妒他的人,也振振有詞:「我就知道保羅有問題,要不然神怎會如此對他,神是不會錯的。」奇怪的是,保羅在他的書信裡,從未提到要別人替他禱告,求神救他出獄。保羅不想出獄嗎?當然不是,但保羅在獄中安之如貽,甚至可以說是喜樂,為什麼呢?保羅說:「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以致我受的捆鎖,在御營全軍和其他的人中,已經顯明是為基督的緣故。」 (腓立比書 4:12,13)在羅馬,奴僕可以從事很好的工作,可以當醫生,教授,律師等等。只有御林軍必須是自由人,不是奴僕。他們是特殊階級,平常不是一般人隨時可以接觸的,要向他們傳福音,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在獄中,看守保羅的全是御林軍,他們輪班看守保羅,和保羅朝夕相處。保羅喜樂,因為有難得的機會向御林軍傳福音。保羅入獄,在基督徒中就有這三種不同的反應和看法。他們都相信有神,可是反應卻大不相同,他們是否都真正認識神?保羅在牢獄裡能喜樂、能感謝神,實在因為他心裡認識的神夠大,讓他能完全信賴、完全交託。那些求神立即放保羅出獄的人,心裡的神就比保羅認識的神小多了,祂需要人的建議,需要人的指導,又要能立即解決人的困惑和煩惱,才值得信任。而反對保羅嫉妒保羅的人,心裡的神就更渺小,淪為僅是支持個人私見的神。所以相信有神還不夠,還要真正認識神。 求靴子的王子 有一個王子,從小貪玩不上進,時常闖禍。國王愛之深,責之切,為了要王子上進,廢了王子的身份,把他趕出宮門。王子開始四處遊蕩流浪,等到錢用光了,也只好去打工賺錢。因為沒有什麼技能,只能做粗活糊口。幾年過去了,他慢慢學會自食其力,適應了新的生活,幾乎忘了他王子的身份。有一年鬧饑荒,生計艱難,他窮得要赤腳在田裡工作,苦不堪言。有一天,他父親派一大臣去看他。大臣問王子,是否有什麼需要他代向國王要求的,王子說,「你是否可問問我父親,能否派人給我送一雙靴子。赤腳在田裡工作實在受不了,有一雙靴子,工作就容易得多。」王子的要求,實在令國王心酸。王子心中認識的國王是怎樣的國王,以致他只要求一雙靴子?王子若是懂國王的心意,豈不應要求回到國王的身邊,恢復王子的身份呢?同樣地,基督徒相信有神,可是對祂的認識怎樣呢?當我們有困難,要求神替我們解決困難,有委屈要求神替我們伸冤時,我常想我們是否就像王子一樣,因為不夠認識神,沒體會神的心意,以致向神要的只是「一雙靴子」,讓神心酸心痛呢? 為認識神而活 如果問你去年世界上最有錢的人是誰?去年金像獎得主是誰?去年諾貝爾獎得主是誰?不知你是否能答得出來?再問你五年前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金像獎得主,諾貝爾獎得主又是誰?不知你是否還能答得出來? 還有二十年前,五十年前呢?我想你不會記得那些人是誰,也不會在乎知不知道。換句話說,掌聲終究要停止,名聲遲早會消聲匿跡,這就是人生。但是如果問你三個最好的知心朋友是誰,三個影響你一生的良師益友是誰?我想你不但會記得,甚至會津津樂道這些人的一切。那麼對創造我們,栽植我們,愛我們的神,我們如果不認識,豈不是枉費一生嗎?你是要追求那會停止的掌聲,會消聲匿跡的名聲,還是要追求那永恆不變的神?認識祂,讓祂也成為你津津樂道的良師益友,知心朋友。「神」在你腦海出現時,是一片空白,還是親密甘甜,攙扶著你的手與你同行的伙伴?歷史一再重複,沒有新鮮事,那是因為愛人的神,像不厭其煩的父親和朋友,以無比的耐心與愛心,等待我們能多認識祂親近祂。就像認識一位知己好友一樣。認識神,需要時間,需要經歷,需要考驗。讓我們對周遭發生的事情,不論是挫敗,潦倒,不幸,成功,快樂,心酸,眼淚,都感謝神。因為每個經歷,都會帶領我們更認識神,讓我們更親近神。讓我們的一生,為認識神而活,到見主面的時候,像是知友的相會,充滿無盡甜美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