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Author: 宋弘恩
February 1, 2000
「我們詩人都是肥胖的。」享譽國際文壇的智利詩人保羅納魯達 (Pablo Neruda) 不經意的向好奇又認真的青年郵差解釋道。這一堂只有兩三句輕描淡寫的詩詞入門,卻悄然的為送信人的心靈開啟了一道永遠關不上的窗。最初打算看郵差(The Postman)這部影片,是因為想一睹這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風采 (即便是經由影劇詮釋過的)。 但出乎意料的是,在戲中納魯達的才氣、真情洋溢的十四行詩、和他對鄉土的熱愛,都只是襯托故事軸心的背景,照向靈魂人物的光束。主導著情節發展的激情與省思,竟源出於一辭彙貧瘠,思維總繞著日用物質打轉的村民馬利歐洛波羅 (Mario Ruoppolo) 。 在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生命中,所看到的不是因成就而散發的光芒,或令人悱惻的纏綿愛情。相反的,是馬利歐這隻不起眼的孤雁,在人生旅途中的振翅掙扎,叫我們迴腸盪氣。 郵差初遇詩人 浪漫的納魯達於一九五二年被放逐到地中海的一個義大利小島,雖然從他筆下所流露出的情詩,讓千萬讀者癡醉。但同時在他心中澎湃的社會主義,卻使納魯達在祖國的政商圈中成為眾矢之的。在樸實的漁島上,詩人找到了所需的寧靜,也遇著故事裡的主角。馬利歐的命運看似和島上多數的男人一般,生為漁夫的兒子,準備靠海吃一輩子。 然而,這位憨純的青年並無意踏上這條人人該走的路途。身無一技之長的馬利歐,只能在郵局找到一份卑微的差事─私人郵差。每日的工作就是騎著腳踏車,把一疊疊來自各地的信件,送到住在遙遠山頂的納魯達家,期望從文豪的手中領取一些小費為酬勞。漸漸地,馬利歐對所服務的顧客感到好奇,對其魅力更萌生景仰。納魯達最初並沒有特別注意到這位每天按時報到的窮郵差,直到馬利歐開始向他請教關於詩詞的問題,才扣啟了納魯達心靈的門扉。 學會寫詩填詞 其實郵差對詩詞的興趣是極端功利的,他只一心企圖將廣大的女詩迷們對納魯達的崇拜,複製於自己和妙齡美女貝蒂斯之間。能寫詩填詞似乎可以使自己的自信倍增,學會背誦納魯達的作品,的確為馬利歐贏得了傾心已久的美嬌娘。但嘗試自己作詩,卻更引導他奔向追求超越自我的不歸路。嚴格的說,這位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學生,只努力弄懂了一個成為詩人的竅門,就是透過隱喻來觀賞周遭的人事物。 納魯達一個簡單的定義:「詩就是隱喻。」便成了托起這年輕人升空翱翔的翅膀。馬利歐苦苦的思考這句話的意思,又練習借用不同的喻象來描述熟悉的景物。「妳的笑聲像一支唐突的銀湯匙。妳的笑容像一隻蝴蝶般的展開…」就是這些令人莞爾又不全的詩句,不知不覺的把他帶離那個湯匙是湯匙,蝴蝶是蝴蝶的舊世界,向那些完全不懂女人的微笑和湯匙或蝴蝶有什麼關係的同鄉告別。 盡情努力創新 因著郵差對詩人的崇愛,他也吸收了納魯達渴望社會公義的信念和使命感。馬利歐無法瞭解複雜的政治理論,卻也概括的懂得生產物資與使用物資間的一些矛盾。在市場上他試著批判資本家的剝削,但這位孤獨害羞的改革家並不受到感戴。畢竟,習慣生活在安穩的傳統習俗中之島民,雖甚歡迎貴客納魯達的盛名和風姿,卻不願接受他的影響。 當智利政局一有轉變,納魯達便返鄉,結束了短短的流亡生涯。詩人離去之後,馬利歐和愛妻貝蒂斯便一直熱切的等待好友的音訊,但常出現在報紙標題上的納魯達,卻未捎去隻字片語給小島上的朋友。馬利歐為自己的失望找到了解釋:他所摯愛的詩人早遺忘了自己這小郵差,因為他只是個毫無價值的失敗者,在生命中他繳了一張空蕩蕩的白卷。 頓時,馬利歐覺悟到他只有藉著盡情的創作,並賣力的服務來題醒納魯達,在這小小的島嶼上,他還擁有一群愛他的老友。只見他提著留聲機,在山谷中錄下了狂風的怒吼。在岸邊錄下了海浪拍打岩石的掌聲,以及胎兒在母腹裡的蠕動和心跳。在一場工人的政治集會中,馬利歐更被邀請上台,朗讀他自己作的一首全詩「納魯達之頌」。 生命熱情爆發 小郵差在這一切的努力中,我們看到他對生命的熱情,油然自心底爆發出來。整個宇宙都是充滿喻意的詩歌,任由馬利歐去聆聽、歌頌、分享。他完全領悟了詩的真義,賦詩不光是一種文字技巧,更是一種生活態度。大自然、人群,還有自我的內心深處,都是一觸即發的樂器,等待填寫的樂譜。 可惜的是造化作弄,馬利歐在走向司令台準備誦詩時,警察展開武力鎮壓,小郵差帶著興奮的滿足,和對納魯達的感恩,殞命於亂槍中。 傅佩榮曾提到:「卓越的人生,不在於握有一手好牌,而在於把一手壞牌打得可圈可點。」馬利歐是否飛得夠高夠遠,我們無法客觀的下結論。但不容置疑的是,這位出身卑賤的青年,在凡俗的環境中卻奮力飛得更高更遠。他走過的短暫歲月,成為提昇心靈的天空。盡心竭力的擺脫平庸、自滿、安逸的誘惑,勇敢地逼使自己面對無知的痛苦,接受失敗的事實。從不滿於既成的生活方式,到好奇地跳進全新的生存視野。又從對異性的情色慾望,走到抗議財閥欺壓的悲憫。小老百姓的尊嚴,遠遠的超越了遭時不遇,有志未伸的遺憾。 在基督裡新生 沉靜寡言的馬利歐所留給我們的挑戰,強烈得有如雷霹轟頂。在綿綿無盡的人生經歷裡,我們是把自己當作一捆換取功成名就的鈔票,不斷的累積利潤,抑或視自我為一件藝術品,用眼淚歡笑來琢磨成美成善。 然而,人生在世誰又能真正如意自在?計劃生涯時躍出市場壓力的枷鎖?在情愛牽掛裡捨棄私我利益的牽絆?若我們隨著納魯達和馬利歐的足跡行,或許仍可發現喻意再造生命的奇妙。在困絕中透過視野的再調整,意義的再組合,情境的再詮釋,使我們早感到乏味或痛苦的經驗,變得嶄新鮮活,而另成一個契機。有如脫胎換骨變成嬰孩,面對新的世界。 初代教會見證說:「若有人在基督裡,就是個嶄新的創造(他就是新造的人)。」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更應該不斷為自己的生命打破窠臼,推陳出新,像起初亞當一樣,興奮的在神恩典的眼光下,為萬物命名。真願每一個人都能靠著神賜的力量,尋見幫助我們超脫失意的「銀湯匙」,找著引領我們抬頭仰望的「蝴蝶」,讓生命裡的潮起潮落,在天地間都成為一篇篇美妙的樂章。
Author: 小玉米
February 1, 2000
孩子只要幾支彩筆在手,就可隨興塗鴉;上帝創造彩色世界,卻見處處精心設計。 神說:「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了。」(創9:13)當挪亞一家人走出方舟後,看到天空中的彩虹時,心中必定是充滿了敬畏與感謝。那麼美的彩帶,象徵著神對人類的愛與諾言,以後不再用洪水來滅絕人類了。當時他們大概不懂得為了彩虹的五彩繽紛感謝神。您會嗎? 其實,當初神創造有顏色的天地,真是替自己找麻煩,不是嗎?祂不但要製造各種不同的色彩顏料,還要使眼睛能分辨這些不同的顏色。創造一個黑白的世界,如同早期黑白的影片,不是很省事嗎?但生活在一個沒有色彩的世界,想來也單調無味。神既愛我們,就愛到底,不厭其煩地創造一個最美麗的世界,讓我們來享受。可惜的是世界上有百分之五的男人有色盲,無法充分體會到神在這方面的愛。 原來人類眼球後面,網膜上有兩種不同的視覺細胞。一種是桿形的,負責在微暗中黑白的視覺。另一種是圓錐形的,負責彩色視覺。錐形視覺細胞內含有三種色素蛋白質,分別對紅色、綠色和藍色的光波敏感。製造這紅色素和綠色素的基因,是並排在 X染色體上的。萬一這些彩色基因有缺陷時,便造成色盲。因男性只有一個 X染色體,而女性有兩個。男人得色盲的機會比女人大得多。色盲人所看到的世界並非絕對黑白,他們對顏色的分辨,是因其紅綠色素被破壞的程度來決定。一般而言,他們所看見的萬物如同褪了色的彩色照片,顏色暗淡,沒有光彩。 神既讓我們有彩色的視覺,祂又將我們週圍的一切撒上各種不同的顏色。回想小時候畫圖,塗顏色實在很簡單,只要有一盒臘筆便能隨心所欲。但神創造彩色的世界,卻沒有這麼簡單,祂先要決定不同色彩的分子構造,再將生物體內製造這些色素所需要的酵素的基因,刻在它們的染色體上。祂不但要考慮用什麼顏色,還要設計不同的圖樣。 觀看我們的四周,花朵的顏色雖多,但它樣式的複雜大概比不上蝴蝶的翼翅和鳥類的羽毛。你瞧!公孔雀最愛炫耀的那扇尾巴,神不知花了多少心機在它的上面。猶如織布機織出各種花紋的布,孔雀尾部的細胞,需要在不同的時候,製造不同的色素混入羽毛內,才能產生那像眼睛似的樣式。它對我們而言,只是美觀而已。對孔雀而言,卻是傳宗接代不可缺的道具。沒有那美麗的羽毛,公孔雀無法吸引異性,只有一輩子做光桿了。 觀看神的造物,覺得神有時很幽默。讀者是否見過非洲公狒狒臉上的花紋?牠那條血紅的長鼻子,白色面頰加上數通條紋,真像土人狂歡節日時,塗抹在臉上的花樣。另外在南美一小島上有一種鳥,全身是白的,只有兩隻腳是藍色的,不知情的人,還以為牠不小心掉在藍色的油漆罐裡呢。此外,浣熊那雙黑眼圈,看起 來實在很像夜行賊所戴的黑眼罩。無怪牠們都等到天黑以後,才出來活動覓食。 神不但賜給我們彩色視覺,來欣賞祂所創造五彩繽紛、美不勝收的世界,又將祂愛子主耶穌賜給我們,替我們除去今生的憂慮,過著多彩多姿的生活,更賜給我們有永生的盼望。倘若您所看到的世界,是灰暗枯燥,沒有盼望的。或許您可以學習當年的瞎子,懇求耶穌醫治您靈眼上的色盲,使您看到平安、喜樂、有盼望、有光彩的世界。
Author: 黃良蕙
February 1, 2000
病了多年,涉獵更廣,接觸更多,幾乎可以當個無照的協談專家了。 經歷腦瘤那段日子的事,也許因為漫長又痛苦的關係,老像是沉在箱底的記憶,不願去回想。可是醫生又說是因為腦部手術的緣故,那段日子總像是隔著一層霧,模模糊糊的,不怎麼清楚。最近,卻因著認識一個跟我當年開刀時一樣年紀的女孩,一樣大小的腫瘤,長在相同的位置,看到她面對腦瘤的掙扎與惶恐,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這些封塵多年的往事,又一點一滴的被掀開來。 這段路程走了好多年,從發病、開刀,到復健,我真不知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多少次因為復健的挫折,坐在地上痛哭;又因為復健的進步,高興的大哭一場。難過也哭,高興也哭,真像個瘋婆子。但卻是出自內心深處對生命深刻的體驗,和對神奇妙創造的一種敬畏,所流露出的真情。 這些年來,我變成一個多淚的人,但我不再為難過而哭泣,因為覺得不值得。卻常因為被神的愛感動而流淚,常向神說:「如果不曾認識你,我該怎麼辦?如果不曾有你同行,我怎麼能走下去!」其實,那樣的結局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軟弱如我,如果沒有神,必會落入痛苦的深淵裡,無法自拔。 其實,苦難對人是有益處的,是神的祝福與恩典。就因為這些經歷,使我對神創造的生命,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敬虔與熱愛。曾經讀過一段話:「珍珠是什麼?它是癒合的創傷。」同樣地,在我們生命中,苦難可以變成祝福,傷痛可以變成無價的奇珍,連人人認為不幸的殘廢與缺陷,都能成為自救救人的新力量。 病了多年,得了各種不同的病症(包括腦、癌、心臟等),倒是讓我涉獵更廣,接觸更多,幾乎可以當個無照的協談專家了。小女寧寧常常笑我是個免費的輔導員,家裡常有電話來談及他們個人病情的,我就順便作些心理輔導。 聖經上不是說嗎?「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神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 並且聖經還說:「要與哀哭的人同哭。」(羅十二15)這種發自心底的認同,只因我曾經走過,而在這過程中,我自己從神那兒得到最大最深的安慰。 一路走來,並非沒有掙扎、懷疑、或埋怨,但我確知神愛我,祂肯為我這罪人上了十字架,這就足夠了。因為祂的愛,已經深深地折服了我。 病了多年,涉獵更廣,接觸更多,幾乎可以當個無照的協談專家了。 經歷腦瘤那段日子的事,也許因為漫長又痛苦的關係,老像是沉在箱底的記憶,不願去回想。可是醫生又說是因為腦部手術的緣故,那段日子總像是隔著一層霧,模模糊糊的,不怎麼清楚。最近,卻因著認識一個跟我當年開刀時一樣年紀的女孩,一樣大小的腫瘤,長在相同的位置,看到她面對腦瘤的掙扎與惶恐,彷彿看到當年的自己,這些封塵多年的往事,又一點一滴的被掀開來。 這段路程走了好多年,從發病、開刀,到復健,我真不知自己是怎麼走過來的。多少次因為復健的挫折,坐在地上痛哭;又因為復健的進步,高興的大哭一場。難過也哭,高興也哭,真像個瘋婆子。但卻是出自內心深處對生命深刻的體驗,和對神奇妙創造的一種敬畏,所流露出的真情。 這些年來,我變成一個多淚的人,但我不再為難過而哭泣,因為覺得不值得。卻常因為被神的愛感動而流淚,常向神說:「如果不曾認識你,我該怎麼辦?如果不曾有你同行,我怎麼能走下去!」其實,那樣的結局是我想都不敢想的,軟弱如我,如果沒有神,必會落入痛苦的深淵裡,無法自拔。 其實,苦難對人是有益處的,是神的祝福與恩典。就因為這些經歷,使我對神創造的生命,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敬虔與熱愛。曾經讀過一段話:「珍珠是什麼?它是癒合的創傷。」同樣地,在我們生命中,苦難可以變成祝福,傷痛可以變成無價的奇珍,連人人認為不幸的殘廢與缺陷,都能成為自救救人的新力量。 病了多年,得了各種不同的病症(包括腦、癌、心臟等),倒是讓我涉獵更廣,接觸更多,幾乎可以當個無照的協談專家了。小女寧寧常常笑我是個免費的輔導員,家裡常有電話來談及他們個人病情的,我就順便作些心理輔導。 聖經上不是說嗎?「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神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神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林後一4) 並且聖經還說:「要與哀哭的人同哭。」(羅十二15)這種發自心底的認同,只因我曾經走過,而在這過程中,我自己從神那兒得到最大最深的安慰。 一路走來,並非沒有掙扎、懷疑、或埋怨,但我確知神愛我,祂肯為我這罪人上了十字架,這就足夠了。因為祂的愛,已經深深地折服了我。
Author: 李順長
February 1, 2000
一個小小的主意能值幾何?那得看誰擁有這主意,那得看這主意擁有多大的潛力。 比爾蓋茲心中有一個小小的主意,他覺得電腦族真可憐,自從個人電腦流行以後,每秒計算幾億次的晶片,可以把任何人的書桌變成辦公室。繁雜的資訊計算就在指尖的輕觸下完成。可惜,電腦指令不容易記得,很難上手,令大多數人望而生畏。 比爾蓋茲想到了一個小小的主意,他想把電腦的操作簡化,使人人容易使用,初學者也能幾小時就朗朗上手。他在電腦監視器上開出視窗,上面標出文字格欄,只要移動滑鼠,按一下鍵鈕,電腦就會執行指令。比爾蓋茲就靠這一個小主意,把微軟公司在幾年時間裡,送上了世界上最大公司的寶座。 一個小小的信念能值多少?那就看擁有這信念的是誰,也看這信念影響人類的潛力有多大。 耶穌基督心中有一個小小的信念。他知道人類真可憐,自從始祖亞當犯罪之後,人類的性格和文化都被污染,世界墮落成罪惡之城。罪惡的習性深深綑綁著人類的心靈。可是竟然找不到簡易的方法,能拯救人出死入生。 耶穌基督胸懷間擁有一個小小的信念,祂願意替人類的罪死在十字架,以生命和血的代價為人類換取赦罪令。這因信稱義的救恩,簡單到老幼婦孺都能接受。祂在人類心靈的深處,開啟天國的視窗,賦予信徒特權,只要人使用信心,接受救主,就能進入天國。耶穌基督就憑這信念,贏得萬千人類最高的愛戴。 一八零九年誕生的一個嬰孩,具有塑造歷史的潛力──林肯把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理念,注入歷史的主流。 紀元起點剛萌芽的基督教會,擁有創造歷史的潛能。耶穌把赦罪、十架、復活的宗教極致,引進歷史的洪流。 這十幾年才創立的微軟公司,享有導引歷史的潛力。比爾蓋茲把視窗、滑鼠結合而成的電腦科技,打進家家戶戶的PC。 別小看一個嬰孩,他可能改造歷史。別小看一顆種子,它蘊含生命的玄機。別小看一個主意,讓電腦族容易使用的視窗環境,這個小小的主意,幾年間把微軟推上全世界最大的電腦王國。 別小看自己,你的遠見可以創造未來,你的想像力可以到達最遙遠的銀河,你的話語可以治癒創傷的心靈,你的仁慈可以融化冰冷的心,你對耶穌基督的信心,可以富化生命的色彩。最大的好消息是,「你」加「無限大的神」,等於「無限的可能性」。 這一期的飛揚,探索「潛能」這主題。我們繼續秉持信仰和生活結合的理念,企圖說明這兩個主要的概念──上帝賦予我們巨大潛能,我們依靠上帝開發潛能。願意運用自己潛能來榮耀神服事人的人,是有福的。
Author: 李順長
February 1, 2000
給你一塊巨石,你把它雕刻成活生生的大衛,這是天才。 給你十二個烏合之眾,你把他們培養成教會根基,這是神的兒子。 給你一個荒野中的山洞,再加上四百個社會的邊緣人物──逃債的、憤世嫉俗的、被軍警搜捕的,你能作什麼?你要他們忠貞愛國?你要他們立正稍息?你要他們開闢天下? 亞杜蘭洞奇譚 大衛在亞杜蘭洞把這一批社會渣滓,訓練成開國功臣──帶兵是個將軍,獻策是個宰相。出征,無敵勇將;入朝,治理家國。他們輔佐大衛,把以色列王朝推入其歷史的高峰。 加利利的神蹟 給你一個窮鄉僻壤的漁村,再加上十二個烏合之眾,你能作什麼?有幾個是粗獷的漁夫,有一個是貪財如命的稅吏,有一個是瞇眼看人低的偏執狂,有一個是加入革命黨派的激進份子,有一個是「除非目睹,一切免談」的懷疑家。你要他們為天國捨命?你要他們為基督教奠基?你要他們開拓福音前途? 耶穌花三年半的時間訓練十二使徒,教導他們、修剪他們、差派他們、鼓勵他們、應許他們、責備他們,把他們雕塑成教會的根基,福音的傳人,天國的勇士。 雕刻家的妙鎚 給你一塊幾噸重的大石,再加上一把鑿子,一把鎚子,你能作什麼?一塊義大利佛羅倫斯的雕刻家安東尼奧所摒棄的大石,在亂石雜草堆中靜悄悄地躺了四十年的巨石。米開朗基羅看見的不是大而無當的石塊,他看見的是一尊萬世英雄的雕像。他把棄石運回工作室,開始把他腦海中的大衛美姿,一鑿一鎚地刻入石塊裡:右手握石,左手抓緊掛肩的甩石機弦,自信的眼珠,緊繃的肌肉。這雕像如此栩栩如生,有一天米開朗基羅情不自禁地呼喝:「你說話呀!」 給你四百個流浪漢,你把他們訓練成開國元勳,這是英雄。 給你一塊巨石,你把它雕刻成活生生的大衛,這是天才。 給你十二個烏合之眾,把他們培養成教會根基,這是神的兒子。 耶穌所看見的不是粗獷的漁夫,而是經過三年薰陶後,可能脫胎換骨的彼得。耶穌從稅吏利未記賬的細膩功夫中,看見被十架大愛完全征服後,寫作福音書的馬太。耶穌所看見的不是出言不遜的狂人,而是目睹復活的基督後,擇福音而固執的巴多羅買(拿但業)。 耶穌知道多馬的懷疑只是個過程,他只要親見釘痕的手,後來奔赴南亞宣道時,每次講到復活的基督,他會鏗鏘有聲,熱淚盈眶。 匠心獨運的耶穌 祂從木頭看見棟樑── 拿撒勒的木匠鋪,手藝一流的耶穌,師承約瑟巧技的人子,從小練就一種眼力,從幾片木板看見一張桌子,從一塊彎曲的木頭看見牛軛,從幾條木棍中看見犁。他鋸斷,他鑿榫,他鉋光,他鎚打,他磨平,他拼湊,他上漆,一切遵循他胸間的藍圖施工。最後,看哪!美麗的成品。 祂從凡人看見豪傑── 約翰脾氣暴燥到想要縱火燒滅撒瑪利亞人?沒關係,只要他聽見十字架上「父啊,赦免他們。」的真愛,他會融化成愛的使徒。 雅各拖了他母親來,幫忙搶寶座旁的左丞右相大位。不識相的傢伙?啊,只要他看見神的兒子,跪下,以王者尊貴的手,洗去凡人腳底的塵埃,他會明白謙卑的真義。 十一個使徒在急難時,腳底抹油開溜?啊,有一天他們被五旬節的聖靈充滿,他們會蛻變成赴湯蹈火的勇士。 只要他們學會祈禱,支取從天上傾下的充沛能力。 只要他們經歷過耶穌基督聖名裡,所蘊含的巨大權能。 只要他們頓悟十字架的寶血,是赦罪的唯一活泉。 只要他們目睹復活的基督。 只要他們記牢天國的真理。 他們會成為天國靈宮的棟樑。 璞玉可琢 神的兒子知道 今天的掙扎,會成為明天的祝福。 今天的撒種,會成為明天的豐收。 今天的遠見,會成為明天的事實。 你聽見剛學拉小提琴的新手所發的噪音嗎?有一天他會成為音樂家。 你看見那六歲的男孩寫的歪七扭八的醜字嗎?有一天他會成為詩人。 祂就是用這種眼光來看你我!
Author: 王夢蓓
February 1, 2000
上帝造人,天賦潛能各異。因材施教,綻放獨特風采。 有一天我去上課的時候,帶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盆栽,分給每個學生各一盆(這些學生都是有學齡孩童的家長)。有的盆栽是迷你玫瑰,有的是辛香料,有的是橘子幼苗,有的是雜草,有的是半死不活的梔子花,有的是開得茂盛的非洲紫羅蘭。每盆大小有異,植物種類也不同,生長的狀況更相去甚遠。學生們看著眼前的盆栽,張口結舌,不知老師葫蘆裡賣的什麼膏藥。 盆栽的故事 我問他們:「如果你面前擺著的是我要你帶回家培養的盆栽,你有什麼看法?」一屋子的人都開始紛紛發言: 「老師太不公平,我的已半死了,你看他的長得多好!」 「我不喜歡rosemary,它有股怪味道。」 「仙人掌有什麼用,又不能吃,又不開花,還長那麼多刺。」 「我寧可要仙人掌,多好養,又不需要常澆水。非洲紫羅蘭太嬌,水多也死,水少也死。」 「我要橘子,不喜歡…」 那天我們的課題是:「行行出狀元──認識你孩子獨特的才能」。孩子是上帝的賞賜,作父母親的像是細心的園丁,責任是盡力的澆灌、培養自己的兒女,認識他們,根據他們的特質,引導他們成為上帝計劃中最美的人。孩子小時,好像剛萌芽發旺的小樹苗。一句呀呀學話的兒語,也能博得父母的驚喜,為之鼓掌雀躍。歪歪倒倒初學步的可愛模樣,也能讓做父母的欣喜不已。好比勤勞的園丁,看到心愛的樹苗發了嫩葉。 橘子呢?蘋果呢? 但若有一天,當園丁一心一意以為他所栽種的是橘子,卻發現小樹苗原來是一株蘋果樹時,心裡頓時大失所望,又憤怒又懊惱。在埋怨受騙之餘,也許望著車房裡堆積的橘樹肥料、培養指南,心不甘情不願地照顧蘋果樹。下意識裡卻總希望有一天蘋果變黃,得以享受橘子豐收的快樂。於是我們聽到這樣的話: 「你喜歡繪畫固然好,但畫圖那能當飯吃。」 「想學音樂?你可知道音樂家都是窮光蛋?」 「什麼?你想當体能教練?那些人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你應該作律師才能賺大錢。」 「別整天跟著我在廚房混,沒出息,去唸書,作個工程師。」 「你整天就喜歡寫東西,一點也不務實,光會作白日夢,作家爬格子的日子多苦。」 「我們家親戚的孩子都是唸醫的,你成天就喜歡運動,真丟我們家的臉。」 人類才能各異 且慢,中國俗語說:「行行出狀元」。孔子也曾說:「因材施教」。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Howard Gardner 也說:「人類的才智至少可分為七種,每個人至少都擁有一項獨特的才能。若能發掘、培養這些天賦,每個孩子都可享有成功快樂的人生。」這七種才能中的兩項──語言和數理,一向較受重視,但其他五項也不可忽視。你的孩子擁有那幾項才能呢? 一.語言(Linguistic) 學話早,詞彙多,學得快,記得牢。小小年紀便喜歡閱讀,嘗試寫詩、寫故事。從報章、雜誌、電視上學到很多大人沒有教他的字。 二.音樂(Musical) 喜歡樂音,對各種聲響充滿好奇,見到鋼琴喜歡玩弄琴鍵,發出「音樂」。聽得出熟悉的曲調,兒歌一學便會唱,在嘈雜的環境中,也能被小聲而熟悉的旋律吸引。 三.數理(Logical Mathematical ) 對數字有興趣,對數字的對換特別敏感(例如發現二天也等於四十八小時)。注意到模式的異同,下得一手好棋。連幻想中也充滿了次序和條理。如愛麗絲夢遊仙境的作者也是一位數學家。 四.空間觀念(Spatial) 特別有空間感,會拼圖,喜歡搭拼模型,立體感敏銳。通常攝影家具有這方面才能。 五.體能動感(Bodily-kinesthetic) 協調掌握身體動向,運作物件(如球類)靈活正確。能跑能跳,平衡感好。一些出名的運動員、舞者便是例子。 六.自我認知(Knowledge of Self) 擁有這方面才能的孩子比較不易為星探父母發掘,通常要長大些這種才能纔顯露出來。這類孩童瞭解自己的優缺點,並能充分掌握、運用發揮自己的特長。喜歡探討內心世界,對自我的評估有興趣。 七.他人認知(Knowledge of…
Read more
Author: 劉亦文
February 1, 2000
潛能就如同一份禮物包裝在精美的盒子裏,外表的包裝或許已叫人愛不釋手,但藏在包裝內的禮物卻具有更高的價值。 初春時,大地首先復甦過來,開始召喚與它共享造物主恩惠的萬物,一同抓住春天的生機。 有兩顆大麥種子,躺在肥沃的春地裡,聽見了大地的召喚,籌思該如何面對可能的機會與變化。 第一顆種子說:「我願意化成向下紮的根,向上挺的芽,我的根要探進大地的胸懷,吸收它的豐富,轉換為我成長的機會。我的葉子要伸向藍天,輕吻早晨的霧氣,接受陽光的愛撫,傾聽雲雀歌唱,隨著春風的節拍舞蹈,品嚐春雨的甘甜,將花苞如手卷展開,我要成長!」 果然它真的開始成長! 另一顆種子說:「變化是危險的,把根探進大地,會變成地鼠的晚餐。把芽伸向天空,蝸牛絕不會口下留情。早晨的霧氣是病毒寄宿我葉子的媒介,陽光可能晒傷我的嫩芽,到處爬行的毛虫,是貪吃幼苗生命的劊子手。我還是保持現狀比較安全!」 結果它被一隻雞啄食了! 「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愛惜自己生命的,就失喪生命,在這世上恨惡自己生命的,就要保守生命到永生。」約翰福音12:24,25 潛能就如同一份禮物包裝在精美的盒子裏,外表的包裝或許已叫人愛不釋手,但藏在包裝內的禮物卻具有更高的價值。 人的外表及才幹就如同禮物的包裝,各有特色,然而外表及才幹不是人的全部。隱藏在外表及才幹裏面的是更寶貴的東西,可能是面對逆境的勇氣,可能是突破瓶頸的創意,可能是同化異己的智慧,也可能是為人所不能的愛心。 神給人最大的禮物就是耶穌,祂雖無佳形美容,臨死在十字架上時,還被人恥笑他自救無能,還談什麼拯救世人。然而,潛藏在耶穌裏的卻是神的愛與永遠的生命。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並且要作比這更大的事。」約翰福音14:12 每一個人都有潛能,然而潛能的展現需要有跨越現況的決心,像種子跨越黑暗與恐懼的決心,像得到禮物要跨越拆除包裝的決心。過程或許不易,但是結果卻會是充滿驚喜與永恆的價值。
Author: 李順長
December 1, 1999
紐約港灣裏的自由女神像,擎著火炬,以高舉的手臂題醒著曼哈頓區的金融資本家和雇員,自由是繁榮的基礎。她以欣喜的眼神,祝福著每天進出的數十艘貨輪,微聲說,自由貿易是世界與盛的命脈。 廿世紀九十年代,世人突然再次發現自由的可貴。當計劃經濟體系中的國有企業卻欣欣向榮。人類經過半個世紀的徘徊 ,又重新認定自由的價值。 當人可以自由的投資,你就擁有了企業。 當人可以自由的選擇工作,你就擁有了科學家和工程師。 當人享有言論自由,政府腐敗的機會大減。 當人享有受教育的自由,國家的人力資源得以開發。 當人可以自由地思想,你就有了發明和技術。 當人有免於被鬥爭的自由,國民自然將精力投資於積極的建設,快速提升經濟成長率。 自由與責任 當然,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伴隨這自由而來的是個人的責任。 你既享有選擇配偶的自由,你就得負起婚姻成敗的責任。 你既有選擇職業的自由,你就得擔起自己一生成就高低的責任。 你既享有行動的自由,你就很承擔觸犯法網的後果責任。 在自由世界裏,如果我們一生窮苦潦倒,我們不能怪罪國家政府,也不能怪罪上帝,唯一能怪罪的是我們自己。畢竟,我們的現狀是自己從前無數次選擇累積的後果。 在歷史上的某個階段,自由所加諸在個人身上的責任,變成沉重的擔子。自由要求每個人都得顧自己的事,人與人之間逐漸疏離,孤單寂寞的感受漸漸成為生活的特徵。情感上的孤寂成為生命的重擔,即使是活在擁擠的都市,人與人的距離卻如此遙遠,窮者無處可以求援,苦者無處可以訴懷,寒者無處可以求助。 規避自由與集權政府 許多人承受不了這孤單無助的重擔。他們的潛意識裏,渴望有人能替他們解決煩惱的擔子。這種規避自由的心理,很容易被野心的政客所利用,以美言來煽動人民。 那烏托邦似的幻想境界,吸引了群眾的支持,甘心將個人權利交付獨裁的領袖,寄望他來肩負照顧人民生活的責任。於是不滿地主的農民,不滿資本家的勞工。捧出了集權的政府。廿世紀中葉的德國納粹政府,和蘇聯共產政權,都是人民集體規避自由的悲劇。 卅年代的德國社會,比較聰慧的人民求得了個人的利益,忽略了人類的手足之愛和休戚與共的精神。希特勒抓住了機會,善用了中下階層渴望翻身的心理,將民心結合,創造了一個團結的政權——可惜基楚礎建立在仇恨和鬥爭上,以鬥爭猶太民族為目標。集體規避自由是何等悲慘啊! 工作與愛心 聖經啟示我們,解決這伴隨而來的非安全感,最好的方法一是交出權利給獨裁者,而是努力工作和愛心分享。 在努力工作中,我們創造了生產價值給社會。有愛心分享中,我們照顧了那些需要關懷幫助的人。在這個體系中,每一個人既保持了個體的自由與尊嚴,又顧及了另一個體的自由與尊嚴;既不忽略自己的責任,又能協助別人承擔個人的責任,我們稱這種人是美麗的自由人。 可惜,這求諸於己的境界,在政治理念上甚難找到一個恰當的表達形式。人人肯努力工作,又肯付出愛心照顧袍澤,這種美境只有在宗教的領域裏才能達致。帖撒羅尼迦前書四章11節說:「又要立志作安靜(自由)人,辦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這兩種品質的美麗融合,正反映出耶穌基督的榜樣—「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腓二:5) 耶穌基督以愛上帝又愛人類的熱誠胸懷,貢獻其生命為人類求最大福祉,堪稱人間第一個美麗的自由人,向祂又負責任又有愛心的信仰理念認同,就能在某一程度上傳承這真自由美境給世人。 相信耶穌基督的好處,不只在愛心和工作上達到真自由的美境,還能在習慣、品格、生活、創意上享有美麗真自由。耶穌曾應許:「你們必認識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八章32節)真理有能力釋放人類脫離迷思的轄制,使被綑綁的心靈得享自由。 心靈的自由 被自卑和低自我形像所囚禁的心靈哪,別再相信「我是一無是處」的慌言;請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聖經真理,你就能經驗到開發潛能的自由。 被吸食毒品惡習所綑綁的人哪,別再相信「我不可能戒毒成功」的慌言;請相信「靠著復活的主耶穌,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的聖經真理,你就能經驗到新生命的自由。 被罪惡感所俘虜的人哪,別再相信「我是罪無可赦」的慌言;請相信「耶穌的寶血洗淨我裏外一切的過犯」之聖經真理,你就能體會到赦罪的平安與自由。 被磋跎處月所苦的人哪,別再相信「生命毫無意義」的慌言;請相信「事奉耶穌是生命最高意義」的聖經真理,你就能享受喜樂和有意義生活的自由。 廿世紀九十年代,自由市場的經濟重顯天賦人權自由的可貴。但願市場的自由,也能催促人們注意到心靈自由的寶貴,伸出信心的手,接受耶穌基督所賜,在真理裏的自由!
Author: 蘇文安
December 1, 1999
有些抉擇無關緊要 有些抉擇影響較大 有些抉擇攸關一生 刺骨的深秋寒風,滿頭大汗的侯斯坦尼看著閘門緩緩昇起。歡呼聲如一長串巨雷般響入雲霄,數十萬東德民眾怒潮也似的湧向西柏林。時為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夜間十一時廿分。 按下東西柏林邊境波厚馬克街閘門電鈕的,是東德警衛隊長聶維侯斯坦尼。他當時做夢也想不到,就這樣小小的一個動作,竟會使東西德統一的歷史進程急轉直下,旋即引發東歐共產政權接二連三垮台的骨牌效應,使世界局勢在短短數月之間呈現出不可思議的新貌。 千鈞一髮的決定 那年四十一歲,已守衛東柏林邊境達十八年的侯斯坦尼,驟然成為媒體追逐的人民英雄,得到無數鮮花、香檳、熱吻。侯斯坦尼後來當過拆除柏林圍牆的工人,現在是怪手司機。他回憶起十年前那關鍵性的一秒鐘,仍覺如夢似幻。有時午夜夢迴,還是不敢相信一切都真的發生了。 「完全就在那一念之間!」他如此強調,八九年十一月九日那天,成千上萬東德民眾擁擠在侯斯坦尼負責把守的閘口前,吵著要到西柏林去,已持續了整整十晝夜。而在整個東德的動亂中,上級自顧不暇,邊境警衛隊早就成了自生自滅的孤軍,無從報告,無處求援,連電訊也斷絕了。換句話說,侯斯坦尼必須單獨作出決定。 扭轉乾坤的按鈕 按照十八年來所受的嚴格訓練,面對闖關者,侯斯坦尼和他的部下理當想也不想,就啟動那惡名昭彰的標準程序:大鳴警笛、打亮探照燈、開火掃射,放出狼犬。若不如此,被撒職、苦刑、甚至槍斃,都是必然的下場。 但是,這次意圖闖關的人數實在太多了,而且萬眾一心「自由!自由!」的巨大呼喊是那麼撼人心魂!更何況,一旦開了殺戒,他們這幾十名「兇手」勢必被憤怒的人潮踏成肉泥……。終於,在疲憊、焦慮、恐懼和良知的煎熬下,侯斯坦尼向指揮哨控制板中央那枚綠色按鈕伸出了右手大姆指……。 非同小可的影響 你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會遇到必須做決策的時刻。有些是無關緊要的,例如:吃什麼早餐?穿哪件上裝?買何種水果?有些是影響重大的,例如:上甚麼學校?找甚麼工作,與誰成為終身伴侶?然而,也有許多抉擇,就如侯斯坦尼的抉擇一般,看似小事一樁,影響就非同小可。例如:改搭一班飛機,結果避過空難:提早五分鐘出門,結果免遭車禍(而你自己也許永遠也不會知道);參加一次郊遊,邂逅了未來的配偶;臨時起意參與某個社團,遇見了日後最重要的事業伙伴;與朋友多聊了幾句,竟能幫助他打消秘而不宣的自殺念頭;真摯地稱讚了兒女,自此激勵他發展一生的獨特成就……。 攸關一生的抉擇 接受耶穌基督為救主和生命之主,更是「動作簡單,影響深遠」的抉擇。聖經羅馬書十章10節說:「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 這種信心與意志的決定,能使我們從那一刻起,生命中的柏林圍牆土崩瓦解,贏得為所當為,止所當止的自由,獲得享受真愛和付出真愛的喜樂,且能蓄積超越環境,戰勝苦難的能源。更特別的是,在行完充滿熱力、生命力的人生旅途之後,還可以進入永恆的歸宿。 當然,這樣的抉擇,與侯斯坦尼的抉擇有本質上的不同。當我們考慮是否要成為基督徒時,不必在焦慮恍惚中投降,更不必在前途茫茫中被迫下賭注。相反地,我們是抓住那早已向我們宣告的應許,追隨古今中外無數的見證人,朝著必然的更美境地踏出一步。 當你我做了這個最重大的抉擇,彷佛提綱契領一般,人生中任何其他抉擇也都會變得有方向,有把握了。
Author: 劉亦文
December 1, 1999
人人愛好自由,一個十八歲的大學新鮮人,更是一心響往脫離父母的管轄,在校園中盡情享受各種獨立、自由的滋味。 但是,根據康乃狄克大學醫務室的主任報告,大學學生,尤其是大一的新生,因無法適應突來的自由,學習方式的改變,有的甚至再加上一個兼差,他們生病的頻率非常之高,從感冒到心理問題,及引發其他身體的疾病等層出不窮。醫務室建議的解決之道是—這些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在自由的校園中,規劃自己的生活。註【1】 對許多第一代的北美移民而言,相信也有許多類似的經驗。自由對大多數人而言,只是在自己的崗位上抓住機會,努力地工作。雖然知道可以爭取更多的自由空間,然而因為語言的障礙,或是文化的不同,我們常感覺在一個自由的國家,卻過一個不真正自由的生活而苦惱。 反觀已為自由努力了二百年的美國人,有許多人天天卻又因擺脫不掉的壞習慣—飲食過量、酗酒、色情、賭博、和毒癮等,而過著受捆綁的日子。 為什麼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人卻依然感到失落,無奈與受捆綁?格林菲德(Meg Greenfield) 說:「現代人對生活的目標,個人的嗜好,對錯的標準,和責任的歸屬等的看法大部份仍是建立在—我是屬於那一群人,那種階層或那個團體;而非建立在個人的性向與喜好。」註【2】換言之,大多數人已熟知政府、經濟、生活的自由,但是對什麼是個人靈與思想上的自由卻不清楚。 自由靠學習而來 對一些覺得已經被父母約束了「一輩子」的青少年而言,自由的定義就是脫離父母的管轄。孩子或許如此想,然而事實的真象並非如此。為人父母都知道,若孩子不具備夠堅強的意志和獨立的思考能力,結果就如同前述康乃狄克大學的研究結果,他們雖然生活在一個自由的環境中,並不能真正的享受到所期盼的自由。正如一個人的成熟需要時間學人生的操練才能達到,真正的自由也需要靠不斷學習操練,才能被正確地運用。 學習善用自由的步驟 1.明白真自由之道 不受謬誤想法和邪靈的捆鎖就有心靈與思想的自由。因此,想要有心靈與思想的自由,最基本的就是必須要先培養辨別真理學謬論的能力。 2.積極認識真理 認識真理帶給人能力去抵抗邪說惡習。如果不主動去認識真理,就等於放棄心靈與思想的自由,任由各式各樣的說法影響自己的心靈與思想。 在聖經裏有一個故事說到,有一個人心裏被一個鬼轄制,他就想辦法把這個鬼趕了出去。本以為就此輕鬆無事了,卻沒想到,被趕出去的這個鬼找不到其他的地方可待,又碰上了其他幾個和它情況相同無家可歸的鬼,便說,還是回到原來住的地方好了。回去後,發現那個人把心裏都打掃乾淨了,卻讓它空置著,於是就把其他幾個半路碰上,比它自己更惡的鬼一起帶進去住,結果那個人後來的景況比原先更慘。(路加福音11:24-26) 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一個有關自由很重要的原則—我們若不以真理充實內心,謬論便自然乘虛而入。讓錯誤的想法來影響我們的思想的結果,就是失去正確思想的自由。 3.練習辨別謬論 明顯的謬論很容易識別,有許多似是而非的觀念卻很難分辨:譬如: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你愛老大,我就愛老二。書中自有顏如玉。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只不過高中畢業,能有什麼出息。年過三十還未婚,表示此人一定有問題。四十歲以前還沒有什麼成就,這輩子大概也沒多大希望了。五十多歲的人了,要改這些老毛病是不太可能的了。這些看似輕描淡寫的人云亦云,有時卻會奪去心靈與思想的自由。 分辨是非需要經常地練習才能做到。為人父母若希望孩子離家進入大學時,能不受錯誤想法所影響,真正自由地選擇過一個充實的大學生活,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就應當幫助孩子練習分辨正確與錯誤的思想。 4.遵循真理而行 聖經中說,「你們若常遵守我(神)的道,就真是我的門徒。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翰福音8:31-32)按著神的真理而行就會使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經歷到自由,因為當我們按著神的真理而行時,自由就會排除錯誤的想法。 有一個年輕人在感化院等候法院的判決時,心中被各種不滿、絕望和挫折感纏繞,因而想起以前曾去過的教會,心想或許他們可以幫助自己走出這團迷霧。 來探望他的牧師鼓勵這位犯人,建議他開始每天去觀察神藉著聖經告訴我們的話是否真實。將所見記錄下來,並且為此向神禱告感謝。當他真的如此去做後,他的思想和行為中逐漸浮現出一些美好的東西。他的努力使他的思想方式開始發生變化。他發現以往隨心所欲,懷恨和報復的想法不但毫毛價值,並且徒增煩惱。 一段時間後,這位犯人不但不以自由被囚禁而苦,反而看見牢獄中有寬敞的休閒室與圖書館,並且藉機結交了不少新朋友。 結語 無論我們目前的景況如何,即使身體與行動或外在環境有多少限制,如同本文開始所提的移民困景與惡習纏繞,但是當人的心靈與思想和神相遇,並按神的真理而行的時候,就可以不受時空的限制,必能得到完全的自由。因為「主的靈在那裏,那裏就得以自由。」(哥林多後書3:17)盼望我們因心靈與思想完全的自由,在生活中就能活出更豐盛的生命。 註1.USA Today Magazine,Dec.96,Vol.125 Issue2619,p6. 註2.Greenfield,Meg.,Newsweek 3/23/98, Vol.131 Issue12,p76.
Author: 莊芷
December 1, 1999
為所欲為,並非真自由; 止所當止,纔是真自由。 「媽!喬伊在車上很不乖耶!」兒子放學,才踏進家門,就忙著開始做「每日見聞」的報導。 「就是嘛!他打噴嚏時都不用手把嘴遮起來,口水亂噴的,好惡心喔!」女兒也皺著眉頭,在一旁幫腔。「剛才他在校車上大吼大叫,坐他旁邊的人問他能否小聲一點,他還態度惡劣地說:『嘿!你難道不知道美國是個自由國家嗎?』唉!大家都受不了他。」說完,兒子女兒兩人相視苦笑,似乎也沒有什麼策略可以應付這類「自由人士」。這種一手高舉自由大旗,另一手妨礙他人自由的人,並非只會發生在孩子的世界裏,我們只要開車上上馬路,或到公共場所逛逛,就可發現周遭不少專顧自己自由,而造成他人一便的情況。有時還真讓我們對自由二字又怕又愛,但也又想又怨的,因為各種不同的解釋與標準,讓我們對自由的真諦都一知半解了。 天賦的自由 傑弗遜曾說:「上帝在賦予人們生命的同時,也賦予了我們自由。」使徒保羅在加拉太書中也提到,神釋放了我們,為要我們得自由。可是為什麼我們卻感到受限制,被約束,無法享受自由呢?前陣子,一位主日學的小朋友也問起,神既要人得自由,何以當初創造亞當和夏娃時,卻不讓他們吃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這個規定不就剝奪了人類的自由了嗎? 事實上,神所賜的每條誡命,都是源由祂對人類無盡的慈愛,而最崇高的愛,即是祂對人類的尊重。因祂賜給人類自由意志,可以自由地做選擇。當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享受了神所賜的一切豐富,他們沒有選擇相信及順從,反倒選擇了懷疑與背逆,所以失去了原有的福氣,並被趕出伊甸園。 誤用的自由 我們為人父母的,似乎較能體會些許神對祂兒女的心意。我們養兒育女之時,可以百分之百地肯定我們若警告孩子不可以玩火,不可以到馬路上去玩的誡命,是出於我們對他們的關心;當我們倚老賣老地對孩子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呢。」豈不也盼望兒女們能信任我們的閱歷與眼光嗎?但是當這位創造天地的主宰,用祂的榮美與大能,呼喚我們回到羊圈時,我們卻常以懷疑的目光,不信的態度來回絕祂的慈愛帶領。 所以神並非沒有賜下自由,而是我們用自己的私慾和驕傲,把心靈禁錮在一個「自我中心」的框框裡。我們高舉自己的重要,在意的只有自己的感覺,自己的想法與自己的目標。於是放任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愛自己想愛的,也恨自己想恨的,以為這樣的為所欲為就是自由。孰不知,也就在這種人類自定的自由中,我們逐步陷在仇恨、紛爭、混亂的深淵中,無法逃脫。 自制與自由 而唯一能讓我們從這個枷鎖中釋放出來的,就是承認自己的有限與渺小,願意信靠神的信實與慈愛,像個單純的孩子,全心信賴父母的教導。 因著對神的信心,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與遭遇是出於祂無限的大愛。神所賜的聖靈也會親自在我們心裏加添我們順服的力量,使我們逐漸萌發關懷他人的心,行事為人總會考慮別人的感受與處境,而不致我行我素。於是「自制」不再是遵守嚴苛的教條,而是因著信,選擇用順服來回應神的大愛。 寫到這兒,兒子的叫聲突然打斷了我的思緒:「媽!現在可以吃甜點嗎?」 「不可以!吃完晚飯再吃甜點,你先吃點水果吧!」我用柔和但肯定的語調回答。 兒子點點頭,打開冰箱,抓了個蘋果出來啃著吃。 瞧!當孩子願意相信,我們晚飯前不讓他吃甜點,是出於父母的愛心與保護,便能生出自制的力量,克制了貪吃甜食的慾望,而選擇以順從的態度,改吃對他有益的水果,不是更能享受到健康飲食習慣的自由嗎?所以,為所欲為並非真自由,能止所當止纔是真自由。 品德與自由 英國詩人柯勒里治說過:「愈有品德,就愈有自由。」所以我們若有盼望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該如何來塑造自己高尚的品德呢?只有回到神的面前,謙卑地放下自己,順服聖靈的帶領,讓天父的榮美有我0們的心中萌芽生長,並反映出神自己的形像。 聖經加拉太書五: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當我們能自然又自在地活出如此真善美的生命,不再被仇恨、爭競、惱怒、紛爭、嫉妒的邪情私慾所纏繞時,就是個自由,也最能享受自由的人了。 (作者原專攻化學,現專心在家教養一子一女,為亞利桑那州鳳城華人教會會友)
Author: 吳黃蓮英
December 1, 1999
耶穌:自由是一種能夠為所當為的能力。 法蘭寇:自由是有能力選擇超越環境的反應。 海倫凱勒:自由是在感官的不完全中享有靈魂的整全。 一八六三年美國的南北戰爭結束,黑奴制度也正式宣告終結,一直到兩年以後,黑奴解放的條例才被正式加入美國的憲法。令人不解的是,在以後的幾年中,許多的黑奴雖已聽聞南北戰爭所付出的代價,林肯總統為此被暗殺,以及黑奴解放條例的頒佈,但他們卻仍過著為奴的生活,這不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嗎? 同樣可悲的是,神已經將獨生的愛子犧牲,作為贖罪祭,基督已戰勝了死亡及罪的權勢,聖靈也居住在信徒心中。然而,今日的基督徒卻活得像個戰敗的逃兵,甘願作罪的俘虜,浮沉於「人在江湖,身不由已」的無奈中。 自由人耶穌 「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6)自由並不是為所欲為,自由是一種能力,一種能夠為所當為的能力。基督的一生充滿自由的能力,被賣的那一夜,祂屈身為門徒洗腳,設立了愛的榜樣。秘訣是祂知道自己的來源、去處,以及一切賦予祂的能力(約13:3)。 這份對自己身份與能力的認知,帶給祂無限的歸屬感和安全感。因此,屈身為門徒洗腳無損他的尊嚴。祂的能力不是一種威嚇、操縱、和權勢等手腕的玩弄,卻是一種完全敝開與傾倒自己的能力,這是真正的釋放,是振翅高飛,獲得自由的印證。 我們若要效法基督,活出自由、透明、充滿喜樂的生命,首先要回到神的面前,從祂絕對的標準和不變的真理,去認識自己的來源、去處、及所賦予的能力。然後才能以行動來表達頭腦上對自由的理解,及內心的釋放。「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 自由人法蘭寇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法蘭寇( Victor Frank 1 )被囚禁在納粹黨的集中營。在監禁的過程中,他領略到肉身的被禁並不能剝奪內心的自由。在和外在環境的對應中,他有能力選擇自己所作的反應,這便是他的自由。這種有能力選擇的自由,才是人類最終的自由。 我們的來源,我們的被造,絕不是偶然或粗製濫造的,而是神絕頂奇妙的精心傑作,帶有祂的形像,可以反射祂的榮耀(創1:26賽43:7)。可惜這榮美的形像,因亞當夏娃背叛神的命令而扭曲了,自此,人類成為罪的奴隸,內心有了恐懼、羞恥、埋怨、人際間產生了虛偽、猜忌與鬥爭。 人類本是以神為中心,以祂的絕對標準來衡量是非善惡。伊甸園事件後,人類變得以自我為中心,以個人的觀點,感受及事情的相對,作為衡量是非對錯的標準。其中最大的影響,是自我觀的迷惑。 我們迷失了自己,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失去了神的準則,我們不是把自己看得如動物般低(如進化論),就是看得如神般高(新紀元運動)。惟有接受基督,有聖靈的內住,我們才能重新與神和好,以祂的準繩來重建自我觀,把自己看得合乎中道(羅12:3)。 始祖的犯罪,為人類帶來肉身的死亡和與神的隔絕。感謝基督,因祂的復活征服了死亡,使我們的身軀將來得著榮耀的改變 ( 腓3:21)。一旦接受了基督,我們便成為神的兒女,掌握了諸般的福氣(弗1:3)。基督已經修復了我們與神溝通的路,世上再沒有任何因素,可以阻隔我們與神的愛,這是我們自由的保障。 自由意志是神賜給人類的特權,早在伊甸園中,神只吩咐亞當夏娃不能採食分別善惡樹的果子,其他任何果子都可隨意採食。這個自由選擇的範圍是十分廣闊的,然而他們卻硬闖唯一的禁區,限制了自己自由選擇的領域,以致跌進撒旦的試探中。 同樣地,我們也常傾向於浪費對力去挑剔埋怨我們生命中的各種環境或遭遇,我們愈集中心力在這些非我們能力範圍之內的刺激上,我們愈限制了我們的自由。如果我們能善用自由意志,便能走出禁區,享受廣闊範圍的自由。 自由人海倫凱勒 海倫凱勒從小便失去視覺,聽覺和發音的能力,但她從不怨天尤人,卻十分熱愛生命,以無比的意志去克服一切的困難。她寫了一首首歌頌自由喜樂的詩章,詩中提到神容許她的感官不完全,卻使她的靈魂更加自由,她覺得自己是一個完全無缺的人。 要發揮自由能力,我們必須集中精力在我們對外界環境的反應,要採取主動,以行動實踐頭腦上的認知,選擇出最恰當的反應。如此,我們不但得到真正的自由釋放,也同時擴張了個人影響力的範圍。 在運用自由意志的時候,切記要以真理是非作為界限,以自己個人的屬性作為依據,才不致濫用自由。耶穌基督一生所作的選擇,都印證了祂懂得在真理的範圍內,有效地運用自由意志。 當祂被捕的時候,雖然可以求天父派遣十二營多的天使去解救祂,但祂卻明白自己的使命,選擇遵循天父的心意( 太 26:51—54)。肉身雖然被捉拿,心靈卻有無比的自由。在十字架上當兵丁們嘲弄祂,祂可以同本能的反應惱恨這些人,祂的選擇寬容饒恕他們(路 23:34)。 我們在基督裡既成為一個新人,擁有聖善的屬性,有能力活出神兒女的風範。我們的行動便應當符合我們的身份,達到裡外一致,思想與行動貫徹地善用自由。 朋友,你是否得著了心靈上的自由?神已經賜給你一顆添了翅膀的靈魂,可以逆流而上,不受罪的捆綁,期盼你也能展翅上騰,舞出自由生命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