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Author: 李順長
June 1, 2013
鐵必經過淬煉,才能成鋼。 廿一歲大三那年的暑假特別長,政府法令規定,大專生畢業去當預備軍官之前,必須接受基本的軍事訓練。先上了成功嶺,剃光了頭,穿上軍服,戴上軍帽,在烈日下行軍,操作立正、稍息、齊步走、向左轉、向右轉,還有把棉被折成豆腐塊狀。後來又去了花蓮,接受空軍防炮的分科教育。幾個月下來,我終於懂得軍隊注重紀律的原因,它要把你訓練、管教成一個有紀律,能順服的軍人,不但擁有戰鬥技能,必要時你得完成所託付給你的使命。 這幾個月的訓練,在我的生命史上,留下深遠的刻痕。我學會了紀律自己,養成了一生充實自己,追求提升生產力技能的習慣,做個對神國有貢獻的基督精兵;對社會負責任的公民。就像鐵礦砂必須經過提煉,除去雜質,才能成鐵。鐵又必須經過淬煉「紀律、管教」,才能百煉成鋼,成為有價值的材料,鐵礦砂若沒有經過這種淬煉的過程是發揮不出用處的。 煉盡雜質 整本舊約聖經可以說是神管教以色列民族的歷史。出埃及記記載了以色列民族的誕生,既然神施行十大神蹟,把他們帶出了埃及,脫離了為奴的苦境,神當然有權利要求他們的信仰和道德行為必須符合神所賦予的新身份:「屬神的子民 、祭司的國度、聖潔的國民。」 (出 19:5-6)可惜,以色列民族學得很慢,學得很艱苦,在神管教的大杖下始能匍匐前進。詩篇 106篇記述了整個民族的血淚史,一再地違背神的誡命,惹神發怒。他們的罪惡比較大宗的有七樁: 1. 拜偶像( v.36)、造金牛犢叩拜 (v.19) 2. 將兒女祭祀鬼魔( v.37) 3. 犯了邪淫( v.39) 4. 悖逆神( v.7) 5. 大起慾心,在曠野試探神 (v.14) 6. 發怨言( v.25) 7. 不信神的應許( v.24) 要煉盡這些雜質,像煉淨鐵礦砂一樣,神的確費了相當的苦心。接下來詩篇 107篇說,神興起四種難處來除去他們這七項罪惡,但只收到某種程度的效果。這固定的模式大致如下: ●神使他們在曠野地漂流,他們又飢又渴(詩 107:4, 5)。於是他們哀求耶和華,祂就從他們的禍患中搭救他們。( v.6) ●神用勞苦來治服他們。( v.12)於是他們哀求耶和華,祂從他們的禍患中拯救他們。( v.13)…
Read more
Author: 李順長
April 1, 2013
劉群茂新領悟‧新生活‧新能力 1979年秋季,我初抵加州,在金門浸信會神學院攻讀道學碩士。全家四口住在柏克萊「基督工人神學院」的學生宿舍,因為我的師母在該校進修,蒙于老牧師恩勛,安排我們住在一間房的校舍。當時工人神學院只有幾個學生,卻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教室、圖書館、餐廳、交誼室應有盡有。 最寶貴的是廚房裏有位林伯母,盡心竭力地照顧學生的三餐飲食,好讓學生勻出時間精力,專心學習與裝備。林伯母當時已有七十高齡,以服事學生為職事,我在她身上看見了在基督裏新生命的奇蹟。她沒有受過正式教育,不識字,報紙讀不來,卻能閱讀聖經;但那個中文字離開了聖經的位置,她就不認得了。為什麼七十高齡的老人願意服事年輕人?為什麼沒有受過教育的老人能閱讀聖經?為什麼林伯母的禱告深具內容和震撼力?我只能說,那是基督耶穌住在她裏面,一種新生命彰顯出來的奇蹟。 奇妙的新生命 二千年的教會歷史長廊,留下許多類似林伯母的奇蹟。賭徒悔改成君子、守財奴蛻變成支持天國偉業的奉獻者、妓女轉變成淑女、被鬼附的清醒過來、國會議員轉變為基督的跟隨者、撒瑪利亞婦人提升成整個村莊的見證人、漁夫蛻變成使徒、稅吏蛻變成門徒、迫害基督徒的掃羅蛻變成寫了十三卷新約聖經的使徒保羅。神蹟!生命的神蹟!新生命的神蹟! 給你十二個中下層社會的漁夫、稅吏,要求你在三年半的時間裏完成訓練;要求他們去傳揚一個釘死在十字架的死刑犯是全人類的救主;要求這些赤手空拳的小民,翻轉整個羅馬帝國;要求拿撒勒的小教黨改寫人類歷史……任何大學課堂裏的教授都會說──不可能! 事實是,這十二個漁夫、稅吏小民真的做到了!我們只能說,這是個新生命的神蹟。真實信耶穌的人擁有一個新生命: ● 生命在祂裏頭,這生命就是人的光。(約 1:4) ● 耶穌說:我來了,是要叫羊(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10:10) ● 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 約11:25) ● 但記這些事(約翰福音) ,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20:31) ● 因一次(耶穌)的義行,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羅5:18b) ● 基督是我們的生命,祂顯現的時候,你們也要與祂一同顯現在榮耀裏。(西3:4) ● 人有了神的兒子就有生命,沒有神的兒子就沒有生命。(約壹5:12) 新生命帶來的改變 每個基督徒信了耶穌,就有新生命。從經歷上來說,我們都了解這事實;但從語言上來說,我們都覺得很難說明什麼是新生命。耗盡了思想家的智慧也很難描述新生命到底是什麼東西。雖然這項挑戰確實有它的難度,我們還是嘗試用下列語言來描繪「新生命」── 1. 新生命是新的領悟力:人有了神的生命才有可能理解神的事,沒有神的生命就沒可能領悟神的事。就像猴子不能理解你所談對失業的恐懼;與男朋友分手的複雜心情,更不能同情你所說,初到異國他鄉的落寞。畢竟猴子的生命只能理解猴子的事。同樣,屬地的人只能理解屬地的事,擁有屬天生命的人,才能理解屬天的事;擁有屬神生命的人,才能了解屬神的事。 2. 新生命是新的生活:就像各種不同的動物,都有不同的性情,都過不同的生活。豬的生命就過豬的生活,貓的生命就過貓的生活,狗的生命就過狗的生活,其間的區隔是涇渭分明的。基督徒有了新生命就過新生活,不習慣在罪惡生活中打滾。 3. 新生命是新的能力:死的魚一定順流而下,只有活的魚有能力逆流向上。一顆有生命的種子,發芽時就有生命力把土塊推開。一株有生命的小樹長在石頭縫中間,廿年後它的根有能力漲裂大石。我們有神的生命就有能力,來完成神所託付幾近不可能的使命。 新生命的信仰基石 至於基督徒的生命,為什麼享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性,比如說,在患難的考驗中有平安;面臨死亡時有一份寧靜;遭遇逆境時能保持樂觀的心情。這些相似的生命品質,主要是由下列七大基督教信仰基石所奠立的。基督徒相信── 1.有一位神,神愛我,為我一生作了最好的安排。(約 3:16) 我是神所愛的這個信念,帶給我們自尊,產生健康的自我形象。從自愛衍生出對周圍的人的愛心,美化了人際關係,一種新生命的美麗表達。哲人雨果這樣說:「生命最大的快樂是,深信我們是蒙愛的 。」( The supreme…
Read more
Author: 謝建邦
April 1, 2013
劉群茂感力:身傳高過言傳;機會:婚喪喜慶都行。 剛信主不久,滿腔熱忱,迫不及待地要向家人作見證傳福音,盼望全家能立刻信主得救。然而事與願違,受到很多挫折,終於漸感心灰意冷。但每當讀到「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1) 這節聖經,信心總是為之振奮!「主阿!求你照這個應許,讓我的全家得救。」是我最大的心願。從此我就常為全家人的得救向主祈求禱告。 身傳重於言傳 帶領家人信主比帶領一般人要困難許多。光是用口頭言語向家人說理或說教式地傳福音,效果一定不彰。若改用身傳的方式,以生命的更新加上生活言行的改變,作無聲的見證,以收潛移默化的功效,結果常會有令人驚喜的收獲。 我曾很用心的邀請教會弟兄姊妹常到家裏舉行團契聚會,讓家人不排斥教會及信徒。然而真正使他們對基督信仰有好感的,是我的實際生活言行對他們的影響。 大學畢業後,我開始在中學教書,那時五個弟妹都還在學校讀書,爸媽的負擔非常沉重。身為長子的我,每個月都將薪水原封不動地交給媽媽,幫助分擔家計重擔。同時毫無保留地關心弟妹們的學業和需要,因而獲得他們的信任與敬愛,不久就帶領妹妹和兩個弟弟到教會信耶穌。 婚喪喜慶是對家人傳福音作見證的好機會,絕對不可錯過,應當妥善設計利用。爸爸就是在參加一個基督徒的喪禮後,受感動而生發「用基督教儀式為我送終」的心願。這是他第一次表明對基督教的正面觀感。 我的婚禮的設計也帶有福音性。有三位牧師參與訂婚禮,分別負責主禮司會、讀經、禱告、講述聖經婚姻觀。禮畢,一位未信主的友人驚訝地表示,原來聖經對婚姻有這麼好的教導,是他從未聽過的!別具意義的訂婚禮讓他大為感動。 婚禮是在台北南京東路禮拜堂舉行的。觀禮者除了男女雙方家屬及教會友人來賓外,我特別租用大型遊覽車,將大溪的親朋好友,專程送往禮堂現場參加婚禮。 這群從沒聽過福音、從未踏進過教會的親友,立刻被禮堂內洋溢著高雅欣喜的氣氛、優美動人的音樂、陣容盛大的詩班、莊嚴隆重的程序,及神聖美善的誓約、勉勵與祝福所吸引,個個瞪大眼睛,專注、好奇、興奮、驚喜的神情寫在他們的臉上。這是一個令親友難忘的婚禮,他們的讚美之詞,讓爸媽覺得很滿意又有面子。同時福音的種子已無聲無息地撒進他們的心中。 面對面直接向家人傳福音,很易引起口頭衝突和不悅。連用電話交談有時也無法避免。就有一位熱心的姊妹,經常從美國打電話向在台灣的姊姊傳福音,一談就是個把鐘頭,結果總是彼此對罵,關係越鬧越僵,最後姊姊索性不接電話。傳福音的機會因此中斷,很可惜。 用寫信來分享見證和福音真理,不失為好方法。這樣比較間接,容易避開爭執、傷和氣的不愉快場面,而且可以站在主動的位置,客觀而有條理的表達意見。只要對方不把你的信扔到垃圾桶,他就可能會一讀再讀,仔細揣摩思想。這樣的說服力較大,效果也好很多。 我就是用這種方法向家人傳福音。1981年我和內人一起到美國進修,一年後,廿個月大的女兒來團聚。最初的那幾年裏,我每個月至少都寫一、兩封信,向台灣的父母 、弟妹們問候報平安。幾頁信紙的內容都是有條理、有系統的論述福音真理,不斷地向他們作見證傳福音。過去家人不喜歡談福音的話題,現在因思親心切的緣故,每封信每個字他們都不放過,還再三的反覆讀著。日積月累,這影響可就大了。福音種子開始要生根發芽囉! 這期間還發生一則插曲:到美之初,我們擬了一份計劃,將時間完全分配給學校、家庭、教會。出國前我曾在中學教了七年書,同時也有很好的教會生活和服事的操練 ,所以來美一學期以後,學校的華人留學生查經班就找我當主席。以後幾年直到畢業離開,我都很熱心投入事奉,幾乎每星期都會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作探訪,少有間斷,帶領不少人信主。 你的父母在哪裏? 有一晚,一對學生夫婦要我和他們談信仰的問題。直到深夜,他們終於跪下來禱告決志信主。在單獨開車回宿舍的路上,這件使我欣喜興奮萬分的大喜事,一直盤旋在我的腦海裏,讓我得意到幾乎把不穩方向盤。 朦朧中,美麗榮耀的天堂在我的眼前顯現,我欣喜若狂地直奔天門。門口兩側有許多人列隊鼓掌相迎,還連連向我道謝。我問何故?他們答說是因為我曾探訪過他們,向他們傳福音,如今信主得救,才能到天堂美地,所以向我道謝。 聽了這些話,我更加得意,近乎忘形!這時,有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是主耶穌的聲音。祂問我:「謝弟兄,你做了很好的工,帶領這麼多人信主,但是你的父母在哪裏呢?」剎那間,我像是被一巴掌從天堂峰頂打落到地上的老爺車裏,在深夜的回家路上吃力地爬行著 ……。 回到宿舍後,我立刻跪下來痛哭流涕地認罪悔改,求主赦免我為家人的靈魂得救禱告不夠迫切的罪,並求主早日拯救我的全家人。 神的應許應驗了 此後,我的禱告更加頻繁而迫切,同時信也寫得更勤,還特別請教會牧師常到家裏向爸媽傳福音。不久,主垂聽了我的禱告,聖靈動了善工,感動爸媽願意到教會,終於決志信主,和弟妹們一同受洗歸入基督名下。 信主後的兩位老人家,蒙神特別賜福,身體平安健康,心情喜樂開朗,享受家庭和樂與兒孫孝敬的福氣。而且全家三代二十餘人都歸信基督,我也在1987年蒙召,離開電腦界的工作,開始專心傳道事奉。 媽媽在剛信主那幾年,努力學羅馬拼音,練習讀台語聖經,勤奮認真的態度,令人敬佩!而且很喜歡參加教會各種聚會與活動,還在聖誕節慶祝會上登台表演歌舞呢!如今將屆九旬的她,每天總會挪一段時間安靜禱告。十五年前,爸爸在他的八十歲生日感恩禮拜中,虔誠地作見證,感謝上帝施恩,使他和全家都蒙恩得救。他特別誠懇地邀請參加感恩禮拜的兩百位親友,快信耶穌,同享永生! 有朋友問起爸爸,為何要放棄拜了六、七十年的神明而歸信基督?他簡潔而堅定地回答:「我的大兒子信主後,凡事都禱告,一切都蒙主保守。這位神是真的,所以我要信祂!」 「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如今,神的信實已經使這個應許應驗在我的家。你盼望全家得蒙救恩嗎?請付上迫切禱告的代價。
Author: 謝建邦
April 1, 2013
做見證,三重點,反覆練,效果佳。 傳福音是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和使命。傳福音是一個需要長時間投入和多人參與的過程。包括:福音預備工作、為慕道朋友代禱、邀請與接送參加查經或聚會、參與探訪、作見證、談道、發送福音單張書刊、金錢奉獻支持福音事工……。每一個基督徒都應該參予傳福音的某部份或全部過程。其中很重要的一環和方法,就是作見證吸引人對福音發生興趣。 克服心理障礙 但是,為甚麼一般基督徒都視作見證傳福音為畏途,找許多藉口逃避呢?據我多年觀察發現,最大的關鍵並不是沒時間或不願意,而是在於不知道怎麼作見證。 通常認為,作見證需要具備恩 賜、訓練、口才等條件。所以有能力作見證傳福音的,當然就只有傳道人和極少數信徒了。其實這些是講道必備的條件,但作見證不等於講道,沒有那麼複雜和困難。若明白作見證到底是怎麼回事,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作見證不外乎將你所經驗過的事實,誠實的說出來。而作見證用在傳福音事工上,就是向人傳揚你所經驗過的救恩好消息。套一句俗話,就是作廣告宣傳,「吃好逗相報」(台語) 的意思。 如此說來,你可能每天都在作見證、報好消息,而不自知呢。不相信嗎? 君不見一大早到辦公室,會計李小姐就挨門通報大家,趁午休時間去某百貨公司搶購,因為正在清倉大減價。早堂主日崇拜,序樂剛起,張大媽就迫不及待地向王大嫂咬耳朵,某超市正在打折,特賣新鮮蔬菜水果,千萬不能錯過。李小姐和張大媽這麼做,就是「吃好逗相報」,為百貨公司和超市作見證 。如果聽到這些好消息的人再輾轉告訴其他的人,如此一傳十,十傳百,不就是有一大堆人忙著替商品免費打廣告、宣傳好消息嗎? 說到這裏,如果你會像李小姐和張大媽那樣,熱心替商品作免費的宣傳廣告,那麼你一定會講你個人的得救見證來傳福音。只要把廣告宣傳的內容,改為接受耶穌基督救恩的經歷,你就是在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了。就這麼簡單! 傳福音要訣 或許你要說:我是樂意為主作見證傳福音,但就是不知道怎麼講得救的見證。 這問題也是簡單易解。請記得,講見證不同於講道。見證的內容重點,是你自己接受耶穌救恩的經驗,只要誠實而自然的講出來,就是一篇好的見證了!以下介紹一個可行的方法,不妨一試。 首先是撰寫見證文稿。文長以十至十五分鐘為佳,太長就容易混亂交談的焦點,分散聽者的注意力,產生疲倦乏味的反效果。內容應該涵蓋三大重點:(一)信主以前,我的生命及生活的光景;(二)信主以後,我的生命及生活的改變;( 三)我是如何信主的? 見證稿的用詞盡量簡潔白話,內容力求自然真實;避免咬文嚼字,言過其實;不虛矯浮誇,高抬自己,而是傳揚基督救恩;不說教,不使用連自己都搞不清楚的屬靈術語;不與人爭辯吵架、惡意批評或論斷定罪。 其次是反複背誦練習。草稿寫成後,反覆朗讀或錄音試聽,再三斟酌修改。然後找一個基督徒對他試講,請他提出改進意見,再修改,直到見證內容自然誠懇,言之有 物,生動感人,有說服力。如此反複練習,熟記見證內容,就不至於發生舌頭打結,無話可說,或天馬行空,不知所云等尷尬現象。 現在,你已經可以披掛上陣,用你的見證當作橋樑媒介,吸引人對救恩發生興趣。恭喜!你已經參與傳福音的工作了。 接下去一步,就是對他介紹耶穌救恩,講解福音真理,帶領他決 志信主了。這是另一個階段和挑戰 ,需要再進深的學習和操練。
Author: Charles H.
April 1, 2013
要小心,不要把罪看得輕易。在悔改信主之初,我們的良心是那麼敏感,對最輕微的罪也懼怕。初信的人有一種聖潔的膽怯、敬畏,唯恐得罪神。 但是,啊!這初熟果子的美好花,很快就被這周圍世界的惡劣待遇摧殘;初信敬虔的樹木,變成輕易折腰的楊柳,太容易妥協了。很悲慘的事實是,連基督徒也會逐漸失去對罪的敏感,曾一度使他驚訝的罪,不再使他警覺。漸漸地與罪狎玩,以致後來連大砲聲響也充耳不聞了。 在最初,小小的罪也會使我們驚懼;但不久之後,我們說:「這不是小事一件嗎?」以後,大些的來了;再後,更大些;而漸漸「見怪不怪」,把罪當作小毛病而已。 這樣,我們陷入一種不聖潔的假定:「我們並沒有公開犯罪呀!不錯,我們有時失足,但大致站得正直。我們有時說了一、半句不聖潔的話,但我們的談論,大都不曾越軌。」如此,我們對罪輕描淡寫;把它用好看的外衣遮掩起來,給它起個好聽的名稱。 基督徒啊!小心你怎樣對罪輕忽視之。要當心,免得步步墜落。罪,是小事嗎?少量的毒吸收多了豈不足以致命?罪,是小事?小狐狸豈不能毀壞葡萄園?小小珊瑚蟲豈不是累積起岩礁,可使艦隻沉沒?小小的雷擊豈不能使巍然的橡樹倒下來? 罪,是小事?它使荊棘圍繞扎傷拯救者的頭,又刺透祂的心!罪使祂傷痛、憂苦、受害。 你如果能用永恆的天秤量罪,就會逃避它如蛇蠍,恨惡最微小的惡行。看到所有的罪是把救主釘十字架的,你就會對罪「深惡痛絕」了。(羅7:13)
Author: 手心
April 1, 2013
我不知明天將如何,但我知今天主恩夠。 德國隊輸了!一直以強勢進入歐冠杯最後四強的「日耳曼足球大軍」,不敵意大利隊,與決賽無緣。兩日後,意大利大戰西班牙,球迷預期意大利隊會贏,誰料最後勝利竟落入西班牙隊手中。或許這就是球賽引人入勝之處吧!本以為窮途末路,可是一個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又一村。 我們的人生道路不也是這樣嗎?只是生命的競賽比足球比賽來得更複雜,規範似是而非,當中的黑白對錯,輸贏禍福更非凡人所能預料與判定。 因禍得福 記得那年考大學入學試,一向學業表現不錯的我,以為進入好學校是十拿九穩的事,怎知慘遭「滑鐵盧」,令師長大跌眼鏡。天生好勝的我,哭過、鬧過,然後決定重讀預備班,隔年再戰。原以為和學弟妹們一起上課會十分尷尬,可是發現只有我感覺不自在。他們「無視」我的失敗,還興奮地追問我的應試經驗;班主任更不時給予鼓勵,仔細地告訴我需要改進的地方。最令我意外的是班上有幾位信主的同學,她們的勤奮友善成為全班的酵素,經常帶動和樂的氣氛。 忘不了我們一起在教會自修室禱告、唱詩、溫習,互相討教、鼓勵,她們所散發的生命氣息,令我無地自容。我不也在 16歲那年決志信主嗎?可是我的品格和生命仍和未信主前一樣!「上帝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 (彼前5:5) 在學業上,我是輸了一場考試;然而焉知神不是以此挫折來帶領我回到祂面前?祂更體貼地為我安排了一班能互相扶持的朋友,讓我有重新開始的能力。祂豈會把我不能承受的重擔往我肩上放?那一年,我由一隻驕傲的孔雀進化為一隻虛心又樂於分享和配合的小鴨,而小鴨亦帶著感恩的心進入大學。 自以為美的「烏鴉」 過了四年自由的大學生活,拿著文憑踏進社會。正所謂「初生之犢不畏虎」,在工作上兵來將擋、水來土淹,一切都靠自己的力量解決;在感情上更是囂張,恃著綺年 玉貌,以本傷人,行為放蕩。小鴨甩開神的手,變成一隻自以為美的烏鴉 … … 可悲的是社會也把烏鴉當天鵝…… 我不再信靠神,卻得了「堅強獨立」的「美名」;我污染了「聖靈的殿」,但引來其他友人艷羨目光。我像是公主般被捧到天上,好久回不了神。看著自己的小羊被世界引誘,誤入歧途,神當然不會袖手旁觀。神這次決定把我連「根」拔起,以歐洲這片大陸作為再一次培植我的園地。 遠嫁歐陸,像是童話故事般的結局,我著實享受過朋友同事們既羨且妒的恭維。可是初到異境,才發現「公主」只是虛名,「主婦」才為事實;而神所賜的「產業」在我眼中竟成了「咒詛」。內心的憤恨揮之不去,於是向神大興問罪之師。其實神可沒有威脅一定要我離開香港,所有都是自己的選擇。何況我離棄神也有多年,只是在決定嫁與不嫁、走與不走之間卻忽然「醒覺」非要求問神不可,才再次讀經禱告。我一番不分青紅皂白的抱怨,神大可不必理會,畢竟那只是無知和推卸責任的遷怒,可是神卻任我發洩,在我向祂揮拳時趁勢握緊我手,帶領我看清生活的混亂其實是來自自己的驕傲;而我的不滿是因我以世界的標準衡量自身。 主的愛召喚我歸回 神藉著我為適應新生活和身份而引起的內心衝突醫治我的陰影,並以不同的媒介引導我對生命進行反思。一本書、一齣戲、一首歌、丈夫一句無心之言、女兒一個童稚舉止,都掩映著上帝的身影。神透過不同的異象向我顯示祂的性情,親自向我展示我在祂眼中的價值。 當我在平凡的家務中打轉時,有時會不知何故深受感動或興奮異常,情感澎湃,彷彿基督就在我身邊,和我同工。忽爾發現祂是利用那安靜的環境,開拓我的心靈空間,讓我在看似「沒有選擇的選擇」中為祂留一位置。 其實我並不明白為何神視我為至寶,三番兩次出手管教,在我迷途時「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詩 23:3);在我跌倒時「叫我在水上走」(太 14:28);在我承受因犯罪而結的苦果時,祂竟也「給我力量,使我擔當得起,替我打開一條出路。」 (林前10:12) 基督在地上工作時把妓女救離猶太人之手,赦免其不貞之罪;復活後親自到海邊找三次不認主的彼得,為他預備早點,親口授命彼得餵養祂的小羊。我多次離棄神,可祂仍是溫柔地陪伴,等待我「浪子回頭」。一個受造之物,那配得享如此厚重恩典!若非神是愛,又怎能解釋?!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轉眼過了四個春夏秋冬。回顧過去,沒有在神國留下半點「豐功偉業」,只有對神的虧欠;展望將來,卻見神在遠遠的終站相迎。扶著神的手站穩,蹣跚學步,時而被動盪的環境嚇倒,亦因前景不明朗而躊躇,遲遲不敢開步;時而走不了兩步便跌倒,撒嬌撒野在地上磨,不肯前進,抱怨路上的石子把我跘倒。可是當我再一次靠著主恩站起來時,便發現所有掙扎,皆因信心不足。其實神的帶領就像「腳前的燈」,只照得見前面那一步;可是當我踏進光圈,便會看見下一步的光景。我所要做的,就是鼓起勇氣,把信心化為行動,「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 (腓3:13-14)。 我比其他未信者有指望,不只因為我有永生的盼望,亦因為有祂作為人生的導師;有明確的目標和價值觀,不用再討好「世界的王」。基督在十架上已勝過世界,祂的寶血已潔淨我,我不用再為已往所犯的罪受捆綁。縱然並非一帆風順,可是當我像孩子般尋求父神的懷抱,卸下重擔,祈求憐憫寬恕時,神總會賜下平安,讓我得享安息。當天再亮時,又是全新的一天,帶著從主而來的力量和對祂的渴慕,開始一天的工作。 「每一個運動員接受嚴格的訓練,為要爭取那會朽壞的華冠;但是我們所求的卻是那不朽的冠冕。」(林前 9:25) 在神的國度中,我只是一個「吃奶」的嬰孩,未有資格參加比賽,亦不知道神會如何帶領。不過在神的教導下,我卻開始能夠釐清真正的輸和贏,而且明白在神的愛中,永遠不會太遲。就算在生命最後一刻,只要憑著信心相信,也能反敗為勝。若然人生是一場比賽,那麼對神的追求便是人生比賽中一段最重要的旅程,值得我放棄屬世的榮華換取屬天的賞賜。 更新每一天 然而在這過程中一點也不好玩,因為要接近神,便一定要脫掉「舊我」。光靠自已的力量像剝洋蔥般把舊我脫掉常常徒勞無功;非得靠神的手和寶血才能擺脫。可是當神施行醫治和改造時,卻疼痛得想把神的手甩開,只有被醫治和改造後的自由暢快能令我忍耐。最有趣的是在追求的過程中,愈接近神多一分,便離世界遠一點,於是地上競賽相對地不再重要。 至於比賽何時開始、何時結束,以及旅途中的高低起伏,只有神才知道。我所能做的就是發掘神給予的恩賜,向呼召作出回應。既然過去與未來都不由人掌握,那何不活在當下?「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太6:34)太留戀過去,腳步會放緩,失去信心;太期望將來,又會超前,過於自高。把目光放在過去或未來,總比不上把握今天的時間與神親近般甘甜。透過與神相交,我漸漸學會努力去經營能力範圍以內的事,而把一切不能控制的因素、環境、條件等交託予神。 昨天、今天、明天……在神的恩典中,每天都是新的!只要天天與神同行,那麼昨天過得如何、明天將會怎樣,不都可以安穩無憂嗎?因此,「我們不喪膽,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 林後4:16)
Author: 劉秀慧
April 1, 2013
箴言23:7說:「因為他心怎樣思量,他為人就是怎樣。」思想會決定人的反應、態度、言語、行動。如果一個人的心常常思想神的奧祕,就會成為一個感恩的人。一個人的心常常思想神的榮耀、愛慕神的榮耀、追求神榮耀的同在,他會成為榮耀的器皿。一個充滿正面思想、積極思想的人,會成為大有信心的人,他相信在神凡事都能,「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 (腓4:13) 有信心的人看見機會,沒有信心的人看見問題。有信心的人仰望神解決問題,沒有信心的人製造問題。有信心的人找到執行的策略,沒有信心的人找到逃避的藉口。有信心的人會想:或許有困難,但仍行得通;沒有信心的人會想:困難太大,算了! 改變生命的一句話 美國著名的積極思想訓練大師金克拉 (Zig Ziglar)博士,正要過紐約的地下道時,看到有一個乞丐在樓梯的一角賣著鉛筆。金克拉博士像別人一樣,給他一塊美金,但沒有接受鉛筆就走過去了。過不久,他卻再回到乞丐面前說:「你要給我相當於我剛給了你的一塊美金的鉛筆。」 乞丐只好給了他鉛筆。博士接著說:「你和我一樣是企業家,你 不是乞丐,而是賣鉛筆的企業家。 」這位乞丐的人生,就因著金克拉博士的一句話而改變。博士告訴他 ,他不是在路邊收受一塊美金而給一枝鉛筆的乞丐,乃是堂堂正正的企業家。 因著博士的這句話,乞丐的自我形像被改變了,他得著了莫大的鼓勵與勇氣。那天晚上,他在回家的路上自言自語地說:「我不是乞丐,是企業家。我是企業家,是賣鉛筆的企業家。」 他的思想一改變,自我形像就改變了,信心也改變了,最終成為大企業家。後來他去找金克拉博士說:「您的一句話改變了我。別人一向不管我會不會給他們鉛筆,只是遞給我一塊錢,我以為那是我的全部,因此我常覺得我是乞丐。但您拿到鉛筆的時候,卻對我說:『 你和我一樣是企業家。』這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 以基督的心思為心思要留意你心中的想法,留意自己隱密處的思想,不要經常有自貶或自傲的想法在心中,以致有不健康的自我形像。也不要經常對別人批評論斷,一有機會就表達出來,不但會破壞人際關係,而且違背了愛的誡命。主說:「你們不要論斷人,免得你們被論斷。」 (太 7:1) 保羅說:「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什麼德行,若有什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 (腓4:8)我們要思想真實可敬的事,思想神公義的律例典章,不要容許不清潔的想法留在腦海中,要遠離不清潔的畫面。多思想可愛的人事物,不要注意別人不完全的地方;要效法別人有美名的言行;常常思想愛的德行,懇求天父的完全之愛、耶穌的捨命大愛與聖靈的愛更多充滿我們;當別人被稱讚時,我們要思想為何這人受稱讚,而更多向這人學習。 如果我們忙著思念神、默想聖經、思想別人身上可愛的德行和受人稱讚之處,哪有閒工夫去思想別人的惡呢?讓我們的心思保持清潔 ,以基督的心思為心思,祂如何,我們在這世上也如何。
Author: 譚德儀
April 1, 2013
五十根蠟燭點燃在好友生命的夜空。 美國國慶將至,那天也是葛潔的生日。離生日的時間還有一輪陰晴圓缺,家人開始探問她的生日願望。 今年,她可是要過大生日。從出生到結婚養兒育女,她一直居住在南加聖蓋博山腳下優美宜人,文化味濃厚的城鎮裡。 妳喜歡怎麼慶生? 新年家族聚餐時,哥哥還隨口問她:「阿潔啊!妳今年就要走向人生下半場了,喜歡怎麼慶生?」 她嘴裡邊啖著蘋果派,回望著他,含糊地說:「我還沒什麼頭緒呢!」語音未落,她腦海裡驟然浮現了摯友賈雪華憂心忡忡的臉龐。 「那你要是想到什麼就跟我們說吧!」哥哥回應著。 葛潔從小就跟著父母和外婆到教會,可說是在教會長大。高中時她只喜歡參加教會裡的活動,在信仰旅程上還停留在上帝愛世人的層次上,有如一直在吃奶的嬰孩,需要受到照顧。 雪華成長在單親家庭,父親在她剛出生時就拋棄她和母親。母親在超市作夜班倉管,工作時間是晚間十一點至早晨七時,薪資僅夠母女生活開銷。她們一直住在外婆家 。葛潔和雪華從中學英文課同班後 ,兩人就成了莫逆之交。 雪華也跟著葛潔固定到教會,參加青少年小組查經班和主日聚會 。她喜歡跟好朋友到教會,與同齡友伴聊天活動,或結夥出遊。 那時期雪華的信仰狀況,只把教會活動當成社交活動。她的心靈深處卻常質疑:天父對人的慈愛真的永遠不改變嗎?為何她來到這個世上,連生父都從沒見過,又叫她如何去信靠另一位眼睛未曾見過的天父呢? 雪華結婚後沒多久,因先生在賭城找到工作,她就隨之搬遷到這個在沙漠中繁華起來的不夜城。每年二月鳶尾花開的季節,適逢雪華的生日週,葛潔總是會開五個半小時的車程到賭城,陪伴好友共渡一個周末。 好友的「連環炮」 回想今年葛潔開車到拉斯維加斯的路上,她的心情異常沉重,心頭有如壓著一個千斤舵。 前一夜與雪華通電話時,聽到好友仍有氣無力地怨懟:「妳說上帝是滿有慈愛又有恩典,我怎麼沒法體驗呢?你知道我老大阿泰吸毒 ,變成流浪漢;老公阿良被裁員後 ,現在醫生又診斷出他得了老人癡呆症;我在髮廊打工,沒有醫療保險支付;堆積如山的醫療賬單;家裡積欠六個月房貸,現在貸款公司來信,要把房子收回。我們一家人就快要成了天涯流浪人。我的健康檢驗報告顯示,膽固醇指數也過高 ……如果換了你,你還相信上帝是慈愛、公平的嗎?」她在電話的另一頭常常是被轟得沉默以對。 那夜,獨自開車在十五號公路上,二月的夜色深黝冷冽。她內心默默對天父默禱,「天父啊!雪華信心幼小,你也知道她的處境十分艱難。懇求阿爸父指示我,該怎樣鼓勵她來信靠你。」 黑暗中星光璀璨 她轉眼仰望天上的星星,思及美國名小說家李安妮( Annie Dillard ) 說過的一句話:「除非你想看星星,不然就不需要坐在黑暗中,黑暗是必需的,但星星本身一點也不需要黑暗。」此時此刻,當她從靈魂深處呼喚天父,似乎自己對創造宇宙萬物真神的吶喊,就像夜空中一顆閃亮的明星,在深夜中閃耀。 抵達雪華家的隔天,她的老二阿俊主動提出,會待在家中照顧爸爸一整天,讓媽媽和好友到紅石峽谷(Red Rock Canyon) 爬山健行。 開車到紅石峽谷的路途中,葛潔微笑著對摯友說:「白天咱們先好好登山減肥,晚上再到“ Nero's”牛排館大快朵頤,給妳慶生。」 雪華清了一下喉嚨答道:「這可是近來聽到最振奮人心的消息哩 !妳能大老遠趕來陪伴我,已是我最期待得到的禮物了。」 早春二月,二人駕車慢慢駛入峽谷的土石小徑上,置身在赭紅色的砂岩與鐵灰色的石灰岩峽谷中,被陡峭壯麗的石山環繞在其中,令人從靈魂的深處不斷的湧現出對大自然奇觀的讚嘆! 思及詩人大衛曾在詩篇 121:1-2寫到:「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此時此刻,葛潔彷彿聽見了天地間迴響著一首敬拜讚美的樂音! 這一段山徑,時而山路寬闊,二人併肩而行,時而遇石階狹窄,葛潔就領路,雪華緊跟在後。一路上,葛潔氣喘噓噓地往上坡爬,內心裡亦默默跟天父對話:「主啊!.瞭解雪華這段人生的山路,爬得很艱苦,此時此刻,我深感到你一路與我們同行,請幫助我對她適時說一點鼓勵的話。」…
Read more
Author: 利曉清
April 1, 2013
從前,學雷鋒樂助人;現在,彰顯神的榮耀。 我來自中國湖南一個普通的教師家庭,父母都在高校任教。在我眼裏,我的父親和外公都可稱得上真正的知識分子,不僅學識淵博,還非常有社會責任感。 傳統教育下的我 由於文革的原因,母親作為知識青年在湘潭縣教書,父親又忙於工作,無暇照料我,因此自小我就在外公、外婆身邊長大,直到 9歲 才和弟弟一起與父母團聚。來自這樣的家庭,自小培養的就是樸素的人生觀:認認真真做事,清清白白做人。 我們家庭注重教育,要求嚴格,但我們不拜佛,也不信神,從小接受的就是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愛祖國愛人民;五講四美;學習雷鋒樂於助人;為實現四個現代化而奮鬥。 同時我也很欽慕中國傳統文化所講求: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 等美好的品格,這些都潛移默化到我們的靈魂深處,成為我們的行為準則和基本的道德規範,我們都努力做個好人,做個對他人有幫助的人。雖然我也從書本和名人傳記中了解到基督徒,了解一點聖經,但更多的是把基督教看作是哲學領域,或宗教信仰的一種,雖是更高標準的道德規範,卻覺得很神秘,因此缺乏真正的認識。 其實神從未遠離我,而一直在保守我。我和先生選擇 1997年在教堂結婚,這在當時親友、同事當中,是非常稀少的事情。而且非常幸運的是在信仰基督的「彌賽亞教堂」,我喜歡這樣莊重和聖潔的氛圍。也很喜歡結婚相冊上的話語:「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後來才發現,這原來是出自聖經 (林前 13: 4-8)中的話語。 實際上,我一直是很幸運的,雖然在求學和工作的道路上也並非一帆風順,但總感覺到在關鍵時刻有如神助,有一種力量幫助我度過難關,達成目標或取得進展。以往我多半會把成就歸功於是自己奮鬥得來的,經常標榜:人生最大的意義在於實現自我的價值。 隨著工作閱歷的增長,工作職責的加重,很多問題也慢慢浮現出來。才覺悟到很多工作並非能完全照自己的心願或努力就可達成。自己的困惑越來越大,也看到人性當中的各種罪污:貪慾、嫉妒、撒謊、自誇、驕傲存在於每個人及自己身上。那時的我還不認識神,對自己所有的努力卻不被別人認同感到憤懣不平;把自己所做的看得不但正確,且很重要,因此對一些事和人心生懷疑、不理解甚至怨恨,看不到甚麼希望。 生命的探索 2005年,我最親愛的外婆去世了,女兒也於那年降生。現在回想,其實都蒙受神的看顧,如果不是顧及一個小生命在腹中,我不知道要如何渡過外婆離開的日子。但那時我心中一直有個疑惑,人為什麼要來到世間,這麼辛苦地長大、工作,老了就化作灰,我們只是個普通人,對這個世界起不了什麼作用和貢獻。 尋找主的過程,其實是自然而然。由於近些年來,我一直覺得我在苦苦求索而不可得,工作中產生的跌宕起伏讓我很苦惱。即便在去年來美國之初(公司有近三千人,之前我並未在海外業務部門),我甚至夜不能寐,前途命運,事業家庭都讓我非常揪心,剛來的壓力更是讓我喘不過氣來。我從來都是屬於把笑聲留給別人,把煩惱留給自己的人,很多話即使與父母、先生及家人溝通,因他們不在其中,根本無法舒緩或解決。 現在信主後才知道,實在是因為我裡頭有很多的罪,這些罪,壓在我心頭,讓我不得釋放。真是:「耶和華從天上垂看世人,要看有明白的沒有,有尋求神的沒有。他們都偏離正路,一同變為污穢,並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詩14:2-3 ) 尋找的,就尋見神,真是一位讓人親近的神。剛來兩周,與這裏的主管談話時,他竟建議我去教會看看的話(雖然他並不親近神)。於是在一個周末,我頭一次進入附近的教堂,他們給予我這個完全陌生的人,是一個溫和的笑臉、一個善意的眼神,優美的詩歌,在在讓我感到無比溫暖和感動。我一人坐在後面的長椅上,淚流滿面,覺得好像被一個長者輕撫著肩頭,這也許就是神做的工 。後來,我自動申請當義工,每周日都去教會,但對信仰仍存有很多疑惑,甚至不知道如何去問有關神的問題。 神很奇妙地帶領我,讓我在理海大學校園跑步時不經意間看到了華文教會。這樣,我終於有機會更進一步認識神了。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 (太7:8) 在那裡我真正認識福音真理,而於 2011年 10月初的主日,鄭重決志:「我願意相信主,接受祂做我生命的救主。」我真是迫不及待要成為神的孩子,投到祂的懷抱。自那以後,得著神的諸多美意,我居然能早起鍛練,居然能一步步開展很多之前沒有做過也難以想像的工作,更奇妙的是很多祈禱都得到了應許和實現。我相信有一位真神帶領我前行的路。 很高興,我即將要迎接受洗,感謝郝弟兄,特地送來關於重生的意義的書給我,我認真閱讀、領悟了: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屬靈的生命不能離了神的道。神的道也能潔淨我們身心一切的污穢。 神活潑常存的道 受洗並不是個表面的儀式,它代表重生。一個人必須真心悔改,信靠耶穌,才能得到重生;神方能藉著真道和聖靈在他生命中更新、改變他。「你們蒙了重生,不是由於能壞的種子,乃是由於不能壞的種子,是藉著神活潑常存的道。」 (彼前 1:25) 信主後,我感到心境非常穩固 ,也有了盼望,每天都會看一段經文,我很喜歡讀馬太福音、羅馬書 、詩篇、箴言;學會了禱告,將事情交託在神的手中,求祂引領我走合適的路。我知道了不是因為我們做好事被神接納,而是如提多書 3: 5告訴我們:「並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因此,基督徒是一個由神重生(約…
Read more
Author: 星學
April 1, 2013
向死而生:身體生下來,就一步步邁向死亡。 向生而死:老我死去了,就一瞬間開啟新生。 「向死而生」與「向生而死」施洗約翰曾經指著主耶穌說過一句話:祂必興旺,我必衰微。此言亦寓意了一個信主的人「死而後生」的鐵律:人若非先死去舊我,就不能得到靈魂的新生。正如「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 12:24)基督徒「朽老」的故亡,是重生新嬰的誕辰,從此「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的天路歷程。 古人亦云:向死而生,意味著人生便是一步步逐漸成為故物的過程,很有一絲悲觀的味道。有態度積極些的後人就此別出了「面對死亡好生修行,以便更好活著」另類詮釋,圖增一抹樂觀的色彩。老莊道家則認為「出生入死」:死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存在著。基督徒卻更加徹悟:向生而死,因為靈魂的得救需要「殞後復生」;老我的歿滅並非魂魄的終結,反是靈命的起始,開啟了真生。 基督人新生命都具備哪些靈質上的生理特徵呢?依據自己蹣跚走過的這段不算短的心路歷程,粗淺體會如下── 不重人看,重神看 相由心生,信心該由相應的行動展現出來。新生命的言表是內心聖靈果子的漫溢,上呈神,下示人,將主的聖潔神性彰顯在人間,做個上帝毫無瑕疵的「透明器皿」。 縱觀芸芸眾生一世,多為虛榮心所趨使、名利慾所誘惑,追求被人「另眼相待」;往往在身不由己地活給別人看,以大眾世俗的審度來校正自我的內外狀態與裝束。由於「眾口難調」,大多出力難討好,故在各個方面活得疲累不勘。 「 新造的人」則明瞭「我必衰微」之理,不落窠臼俗套,證主傳神不求自個的益處,只求眾人的蒙恩得救。人咋樣看待自己無所謂,孬與好較之永生之道來至暫至輕,不值得縈懷心動,因此身心輕省喜樂。 說白了,天父怎樣看待每一位才是真格的。祂雖肉眼難見,卻無所不在,我們的氣息、存留都在於祂。在生活工作中我們寧可得罪人而毋冒犯神,也不介意人的聒噪「 表揚」,單單喜愛主的無息首肯。畢竟百年之後要向上帝「交賬」,而非跟同歸於盡的人「交差」。 還要自警的是,別只是「在眼前事奉,像是討人喜歡的,總要存心誠實敬畏主;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心裡做,像是給主做的,不是給人做的,因你們知道從主那裡,必得著基業為賞賜」(西 3:22) 。故不圖世人的回報,避免墜入人情世故、彈冠互悅的景況,與法利賽人同流,後者是耶穌曾嚴詞斥責的。 不重名份,重實效 要默默地於上帝在天擺設的筵席「虛位以待」之下,表裡如一、始終不渝地服侍神與眾人,為了得那將來屬靈的榮耀冠冕。 一般舊生命的載體,無不追逐官職地位、一個勁地往「高處走」,並且有勞心勞力、階級之分。一旦權力在手,或欺下媚上或中飽私囊,被名所累、權所壞。可是在天國裡的新人,生命的價值在神眼裡都是平等的,教會內無階層、品級之別,主內皆兄弟也。所做的各項事工亦不分輕重貴賤,在主的目中統統屬於聖舉,只是分工歸類有別而已。主所應許的獎賞與報答暫時是一個“ credit”(功績 ),天使都記著賬呢,未來在天上才會兌現,故沒有現世可見的實惠高回報。 服事中莫囿於「論資排輩」,能做就做,多多益善;也不在乎「 師出有名」,能成即是、神皆悅納。牧師、執事、會眾均係蒙恩的罪人,同為君尊的祭司,不存在孰高孰低,「因為只有一位是你們的夫子,就是基督;你們都是弟兄」 ( 太23:8)。傳道者不能以老闆自居,把職場「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那套搬來;資深信徒不可以老大自恃,慢怠輕視初入教的。歸主不分先後,清早進園子跟傍晚進的所得工價一樣多,還可能「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太 20:16 )。 世人多以外在身世取人,耶和華衡量人心。新生命跟從主就得丟掉沽名釣譽的幻想,無聲地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走苦路;靠著聖名去艱苦搏擊世俗老我,方能愈加近神。「耶穌本有神的形像,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式樣,卑微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 2:6),早已為我們樹立了傑出的楷模﹗ 不重經驗,重恩賜 全然由著聖靈的帶領,依靠神加給的恩賜來行事為人,不再以血氣來做天國的工,不再自詡自己的一技之長。 大凡人的老我之軀,皆是仗著 自己的本領從事,縱橫捭闔,越有資格和閱歷就越有權威和能力,越能相對把事辦得好一些。因此就順勢促成了不少人今生的驕傲,造出盲拜的假神來。主內的新生命靠的是神的靈在心裡感動,以及澆灌下的恩賜來過活、服事,非自己經營打拼來的,故能摒去可當作一己誇口的資本。這些恩賜神既能賜予,也能收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祂的名才是應當稱頌的。 在神國裡,人的區區特長與巧能屬於了了小技,微不足道,不能承受和勝任神國的事工。聖靈及恩賜能讓「初生之犢」不畏虎,在曠野闢道路、在沙漠開江河,行出人間奇事來。但事成「盛名」下應當謙卑如耶穌:祂把自己所行醫病趕鬼的神蹟之果效功勞,均歸功於卑微受者對上主的信心;故我等不可看自己過於所當看的,只照著上帝所分給各人的信心,看得合乎中道(羅 12:3)才是。可惜血肉之身極難能如此,僅以使徒為例:主尚健在他們就開始爭地位了,雅各和約翰甚至還讓母親領著來向耶穌討「座次」,但得到的回答卻是「你們中間誰願為大為首,就必作你們的用人」(太 20:26b)。聖俗天壤之別即在此顯明了。 你若有教導恩賜,就去帶查經,授人以漁;若有烹煮恩賜,就去操持飯食,授人以魚;若有唱詩彈琴的恩賜,就以天籟之音來讚美頌主……,這些均是同等份量的事奉。由於來教堂的慕道友,有的就是 因著預備愛筵的辛勤劬勞而被感動;有的因著美妙曲歌的催人淚下而 被摸著;有的因著內容豐富的兒童班吸引了孩子而被拴住……最終殊途同歸、靈魂得救了。故此,跟世間的喜在人前鏡下出風頭之情形迥異,在神眼裡「幕前幕後」皆「英雄」,合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之諧功。 配戴榮耀冠冕…
Read more
Author: 佚名
April 1, 2013
先生,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離世,您能夠去天堂嗎? 幾年前,在倫敦水晶浸信會教堂。星期日崇拜要結束的時候,後面有一個人站了起來,舉起他的手,並高聲說:「牧師,你能不能讓我講一個簡短的見證?」牧師看他的手錶並且說:「您可以有三分鐘來分享」。 你能夠去天堂嗎? 那人繼續講他的故事:「我剛剛搬到這個地區。我曾經住在澳洲的雪梨市。前幾個月我回去拜訪了幾個親戚,我沿著喬治街行走。您知道喬治街那裏,是從商業區一直延伸到早期的殖民地區域。 突然,一個矮小、白髮蒼蒼的老人從商店入口處,遞給我一張福音單張,並說:『先生,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離世,您能夠去天堂嗎?』 這些話讓我很震驚。從未有人這樣問過我,我禮貌性地謝謝他。然而直到回倫敦的家中,這問題始終揮之不去。我就打電話給一個基督徒朋友談論此事,他帶領我接受了基督,並帶我到教會。」 那些基督徒很喜歡聽到這樣的見證,每個人都鼓掌,歡迎他加入他們的教會。 下一個禮拜,這位倫敦牧師飛到澳洲的阿德萊德,十天後在一座教堂講了三天的道,一位婦女來問他一些問題,牧師想幫助這位婦女更認識主耶穌。 婦女說:「我曾經住在雪梨市,並且在兩三個月前,我拜訪一些朋友。並在喬治街買一些東西,一個矮小的白髮老人從商店入口處,給我一張福音單張,並說:『女士 ,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去世,你能夠去天堂嗎?』那些話很困擾我,當我回到阿德萊德,我知道家附近有一座教堂,找到了牧師 ,他帶領了我接受基督。因此我告訴您我現在已是個基督徒了。這位倫敦牧師現在感到非常困惑了。兩個星期內聽到兩個很相似的見證。 那個討厭的矮小老頭 後來,他在澳洲珀斯市講道,當他的系列講道結束後,教會的資深長老帶他去吃飯。他問那長老是怎樣得救的。長老說:「我從 15歲開始就在這間教會裡長大,但卻從未真正信靠主耶穌。像多數人一樣,只是這裏看看,那裡瞧瞧。後來我經商,在商界的聲譽、地位不斷提高,也有了些影響力。 三年前,我到雪梨市做生意;一個討厭的矮小老人從商店入口處 ,給我一張福音單張,並且說:『 先生,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去世,您能夠去天堂嗎?』 我一字一字地告訴他我是教會的長老,但是他不理我。從雪梨市到珀思市,我心裡充滿著憤怒,我告訴了我的牧師,以為他會同情我 ;但是他同意那個老人。多年來,他一直懷疑我與耶穌的關係。後來我的牧師帶領我接受了耶穌。」 這位倫敦牧師飛回家,很快地在大湖區的凱西大會講道,他說了這三個見證。當這個講道的系列結束時,有四位年長牧師過來,並述說他們也在 25和 30年前,在喬治街遇到同一個矮小男士給他們小冊子,及問同樣問題而得救的事。 過了一個星期,他飛行到加勒比海,在一個為宣教士辦的凱西大 會講道。他也分享了同樣的見證。當他的講道結束時,三位宣教士也來告訴他,在 15和 25年前之間,在雪梨市喬治街,同樣矮小的男士問他們同樣的問題。 後來,他在佐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城,在海軍牧師大會講道。三天裏,他向一千位海軍牧師講道。然後,主任軍中牧師請他吃飯,他問軍中牧師怎樣成為基督徒的。 他回答說:「真是奇妙得很。本來我是在一艘海軍戰艦上值班,並且過著非常腐爛的生活。當我們在南太平洋演習,在雪梨港口靠岸補充食物飲水。有一晚,我喝得爛醉,上錯了公交車,就糊里糊塗到了喬治街。 努力贏取失喪的靈魂 當我下了公交車,我好像看見了鬼,一個老頭從我眼前跳了出來 ,遞給我一張福音單張,說:『水手,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去世,您能夠去天堂嗎?』如當頭棒暍,對此問題我心裡頓時充滿了恐懼,我震驚得清醒了過來。趕忙跑回船上去找軍中牧師。他就帶領我接受了基督。在他的教導下,我很快開始準備傳道工作。我現在是負責照顧一千位軍中牧師,他們都在贏取失喪的靈魂。」 六個月後,倫敦牧師飛到印度東北偏遠地區,向五千位印度傳教士講道。結束後,首席傳教士把他帶回簡樸的家,招待他一頓可口的簡餐。牧師便問及傳教士是怎麼從印度教徒成為基督徒。 他回答說:「我在一個非常優渥的家庭中長大,後來在印度政府外交部工作,也到過世界各地旅行。如今,我很高興基督赦免了我的罪,祂的寶血遮蓋著我。(如果別人知道我原來是個甚麼樣的人,我會感到非常難為情的。) 當我在外交部工作時,被派到了雪梨市。有一天我去買孩子的玩具和衣裳,沿著喬治街走,一個矮小的白髮老人從商店入口處,遞給我一張福音單張,並且說:『先生 ,您得救了嗎,如果您今晚不幸去世,您能夠去天堂嗎?』 想不到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我。回到家鄉,我去請教我們的印度教教士,他也不能幫我解決,卻建議我或許應該去街道盡頭的宣教站 ,找傳教士談談這問題。 那真是個好建議,因為那天傳教士解除了我的困惑,並帶領我接受基督。我立刻放棄了印度教,並且開始準備作傳道工作。我辭去了外交部的工作。今天,靠著神的恩典,我負責帶領這些傳教士,他們也帶領了十萬人歸向了基督。」 八個月後,倫敦牧師來到雪梨市講道。他問當地牧師,是否知道喬治街一個矮小、白髮蒼蒼的老人 ,他常常在喬治街發福音單張。他回答說:「是,他的名字是…
Read more
Author: 編輯室
April 1, 2013
有一個年紀老邁的婦人,她的醫生告訴她可能不久於人世了。 於是這老婦人就召集她的親人來商討有關她葬禮的安排事宜。他們就討論到追思禮拜的禮儀程序、安葬的地點、採用何種棺盒。她還囑咐他們要選用哪些她喜歡的詩歌、哪些經文,及哪些要放進棺盒裡的物品。 當討論快結束時,這老婦人鄭重地叮囑說:「還有一樣很重要的東西要放進棺盒裡,就是一支叉子,要放在我身體的右手邊哦。」 她的孩子們都滿臉疑惑地面面相覷,有一個不禁好奇地問:「媽 ,您在講什麼啊?」 「記得小時候我與家人吃飯時 ,」那老婦人娓娓道來:「餐後,我們每個人都會幫忙清理的工作。那時,媽媽經常會叮嚀我們:『留下你的叉子!』一聽這話,我們這些孩子都相視而笑,知道是什麼意思。那就是媽媽已為我們預備好香甜可口的巧克力蛋糕,或厚實的蘋果派就要上桌了。 所以當她說:「留下你的叉子 !」就意謂最美好的事即將登場了。我要放一支叉子在我身邊與我同葬,是因為最美好的事即將來臨了 !」 這是一個可愛的故事,也是對「盼望」的美麗詮釋。西班牙語「 盼望」這個字也意謂著「等待」。當你等待公車,就是你盼望它的到來。同樣在聖經語言裡,我們的「 盼望」,就是期待即將到臨的事。 「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可以得著不能朽壞、不能玷污、不能衰殘,為你們存留在天上的基業。」(彼前 1:3b-4) 因此請留存你的叉子……那最美好的事即將來臨。 (取材自網路文章,作者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