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祈禱的手

名畫背後蘊含著感人肺腑的故事 德國藝術大師亞爾伯‧杜勒,畫了一幅畫「祈禱的手」,現在成為世界名畫,而這幅畫的背後有一則愛與犧牲的故事,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 亞爾伯‧杜勒 (1471-1528年),是德國中世紀末期、人文主義初期著名的畫家及藝術理論家。 這一幅長滿老繭,指甲破損、指節粗大且佈滿了皺紋的手,曾握過纖細的畫筆,也曾扛過粗重的器具;曾飽經風霜與艱辛,為人類創造了幸福。如今卻雙手合十舉向上主,作聖潔而虔誠的祈禱,這雙手的姿勢,多麼恬靜與美麗,它的構圖非常簡單,但卻十分感人。 十五世紀時,在德國的一個小村莊裏,住了一個有十八個孩子的家庭。父親是一名冶金匠為了維持一家生計,他每天工作十八個小時。生活儘管窘迫逼人,然而這個家中的兩個孩子:法蘭西斯和亞爾伯卻有個相同的夢想。兩人都希望可以發展自己在藝術方面的天份。不過他們也瞭解到父親無法供給他們倆到藝術學院進修。 晚上,兄弟倆在床上討論一番後,得到一個結論:以擲銅板來決定,勝方可到藝術學院進修,敗方則到礦場工作賺錢;四年後,在礦場工作的那一個再到藝術學院進修,由學成畢業那一個賺錢支持。結果,弟弟亞爾伯勝出。 亞爾伯在藝術學院表現很突出,他的作品甚至比教授的還要好。他畢業後,並沒有忘記他的承諾,立刻返回自己的村莊,尋找四年來一直在礦場工作,供他讀書的哥哥法蘭西斯。 法蘭西斯站起來,望著心愛的弟弟亞爾伯,握著他的手說:「看看我的雙手,四年來在礦場工作,已毀了我的手,關節動彈不得,現在我的手連舉杯為你慶賀也不可能,何況是揮動畫筆或雕刻刀呢?弟弟,太遲了……不過看到你能實現你的夢想,我十分高興。」 親友目光都轉移到亞爾伯身上,只見他兩行淚直流,垂著頭邊搖邊說:「不…不…」。 幾天後,亞爾伯不經意地看到法蘭西斯跪在地上,合起他那雙粗糙的手祈禱說:「主啊!我這雙手已無法讓我實現成為藝術家的夢想,願您將我的才華與能力加倍賜於我弟弟亞爾伯。」 原本對哥哥已十分感激的亞爾伯,見到這一幕立刻決定繪下哥哥的這一雙手,因他心想道:「我雖然無法將技巧還給他的手,但我要向整個世界表示我的摯愛與感激。我要畫下這雙正在祈禱的手,畫下它的高貴、愛與無私;當人們看到這幅畫的時候,會聯想到這世上一切做過苦工的粗糙的手,都是高貴而美麗的。」 時至五百多年後的今天,亞爾伯‧杜勒的速寫、素描、水彩畫、木刻、銅刻可以在世界各地博物館找到;不過最為人熟悉的,莫過於他的「祈禱的手」。因他畫出了兄弟間真誠奉獻的樸實心靈,和對信仰應有的赤誠。

把愛送出去

接收到愛的信息,就需要把愛送出去;正如要讓燈火燃燒,就必須繼續添油進去。 當你對人微笑時,那就是愛,是給那人的一件美麗禮物。 面容中有慈愛,目光中有慈愛,笑容中有慈愛,親切的問安中有慈愛。 愛不是一種抽象的、某些人的專利品或奢侈品,它是每一個人的責任。 用你的眼去觀看,用你的腳去行動,用你的心去愛人。 我們不可評斷別人、與人計較長短,唯一要計較的,就是我們是否去愛。

一甲子的恩愛

最初,爸爸是個皮鞋匠,手藝很好,頗有口碑。讀小學時我常有漂亮的皮鞋穿,很是神氣,羨煞了許多同學。倒不是家裡有錢,而是我有一個會做皮鞋的爸爸。等到弟妹也都上學了,開銷大,爸媽就每天清早起來炸油條,由二弟提著沿街兜售,賺點蠅頭小利,貼補家用。幾年後,爸爸拜師學藝,改行做豆腐乾。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爸媽每天必須在凌晨摸黑起床,開始磨豆煮漿、包豆乾、壓豆腐。

最強烈的力量

母親九十六歲的高齡,腳還能走段路,眼還能看得見,心智還很清楚,我這做兒子的十分感恩 。更感恩的是,我的七個兄弟姐妹都住在南台灣老家鄰近,走路幾分鐘就可以到達母親身旁照顧她。七個兄弟姐妹每星期輪流一天煮飯給母親吃,每晚也有人值班在老家看護。我這兒子在一萬公里外的太平洋彼岸服事,每星期一通電話問安。每次會話,母親一定說這幾個字:「聽見你的聲音真好,八個兒女都孝順,我做人很有價值。」 一個九十六歲的老人家,覺得「被愛」而感到很有價值。那是因為我們八個蘿蔔頭,從小就蒙受母親無微不至的愛。當時台灣剛剛從日本人手中光復,物質十分缺乏,母親背著一個,搖籃裏一個,泥巴地上又一個;既要煮三餐,又要洗全家人衣服、煮蕃薯葉、養豬,及張羅兒女上大學的學費。我們八個孩子看在眼裏,記在心裏。現在當然是反哺的時候,我們付出的任何代價,都不足以回報親恩。 付出愛與接受愛,原來對一個人的心裏健康這麼重要。能夠有機會付出愛,使人覺得生命很有意義;能夠有機會接受愛,使人覺得安全溫暖、喜悅。想來上帝付出愛給我們,接受我們對祂的愛,也有相同的感受吧! 聖經說,神的本性就是愛。愛,要求一定要有被愛的對象才算完全。所以祂創造人,做為祂愛的對象。理想的情況是,人類也能付出愛給神,神人共同經歷到價值、意義、喜悅,是何等美好的境界。 可惜,這個理想境界被人類墮落犯罪的事實所干擾,既然神的本性是愛,祂就犧牲祂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流出寶血,感化了願意信靠祂的人,心甘情願地愛神。這是救贖的大愛。 既然這些蒙恩的基督徒,為了神,在地上付出巨大的代價,神就樂意在將來的完美天國裏,預備了永不衰殘的產業,來犒賞那些愛祂的人,這是總結的大愛。 在神對待歷史時空的三個主要動作中──創造 (Creation)、救贖(Redemption)、總結(Consummation),愛的主題,從永恆(時空存在之前)貫穿直到永恆(時空結束之後)。 飛揚雜誌本期主題是「愛」,就從創造、救贖、總結三個角度,與讀者分享神卓越、完美的大愛。 有人選擇約翰福音三章16節,作為整本聖經的鑰節。這節聖經把神的心意完美地表達出來了:「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這節聖經太美麗了,請允許我用「最高級」的短詩,來解讀這節聖經── 最偉大的存在:神 最強烈的力量:愛 最慷慨的動作:賜 最珍貴的禮物:獨生子 最悲慘的結局:滅亡 最美麗的境界:永生 最簡單的條件:信 根據這節聖經,看起來人一生主要的功課是,學習接受神的愛,及付出愛給神。當然還有,學習付出愛給人,很自然你也會有機會接受人的愛。

愛就是……

上帝的大愛,彰顯在: 創造、救贖、總結,三個主要動作。 我們家後院不大,但它畢竟大到可以表達我對師母的愛情。師母喜歡香花,我為她種了兩株白玉蘭。去年就開了數百朵,採下來養在小碟裏,臥室充滿了白玉蘭的濃郁。師母偶爾提起槴子花是香花之王,我就為她種了十株,指望今年庭院裏播散甜甜的槴子花香。師母說她喜歡後院的某六株玫瑰,無論是花型、色調、耐久性都是上等。我就為她剪枝壓條,買了最好的腐殖土,希望培育出新株,因為那品種不容易買到。 你看,愛就是為對方做了最細緻的安排。 神就是愛 神就是愛,祂愛世人。當祂決定造人時,胸臆間所存的想來也是同樣的情懷。愛就是創造主無微不至地,為人類預備了最適合生物居住的地球。 我們有視覺。所以神為我們抹上西方天際的晚霞,為我們懸掛了壯麗的銀河,為我們捏出高山峻嶺間的飛瀑,為我們種植了鮮艷的鬱金香。 我們需要能源,祂為我們造了可以燃燒幾十億年的太陽。我們需要詩意,祂為我們造了月亮,給求婚的青年柔和月夜所蘊釀的靈感。我們需要保護,祂為我們預備了三百英哩厚的大氣層,燒盡高速運動的殞石。我們需要維他命,祂命令樹長出果子。我們需要愛,祂設計了父、母、兒、女,把真誠的愛栽進家庭裏。我們需要健康,祂創造出精巧奇妙的免疫系統。 我們有聽覺,所以祂指令風吹松林針葉,一定要發出呼嘯聲;祂為我們添加雨打芭蕉的音響效果。又創造海浪拍岸的匉訇聲,激發我們想像祂的權能。當然,祂感動韓德爾寫出彌賽亞聖樂,來撫平許多受傷的靈魂。 創造的大愛 愛就是,神為了創造一個適合生物居住的地球,祂無限的智慧,替人類做了數不清的考量。單從物理和天文學的角度來探索,就夠令我們感恩了 ── 原來宇宙的秩序受管於四個力量:重力、電磁力、弱核力、強核力。這四股力量各有其常數。而這些常數各有一條公式和光速相連在一起。光速恆定在每秒 299,792,458米,光速若稍快或稍慢一些,就會牽動重力、電磁力、強、弱核力的變化,使現有的宇宙存在狀態改變,不適合活物生存。 再從地球以及所在的太陽系,來看神的指紋。處處留下精巧的痕跡 ── 太陽的誕生太晚,核能燃燒尚未進入穩定狀態;太早,太陽系不會有足夠的較重元素(比如碳)來維持生命。 太陽與銀河中心的距離太遠,較重元素不夠多;太近,恆星太密,輻射能太強。 地球自轉太快,風速將會太高;自轉太慢,日夜溫差將會太大。 大氣中的氧氣比例太高,生物的新陳代謝太快;太低,新陳代謝太慢。 大氣中的臭氣太多,地表溫度將會太低;太少,地表溫度太高,紫外線幅射太強。 地震太頻繁,許多生物會被消滅 ;太少,河流沖積到海底的營養素不可能回到陸地再被使用。 根據某些科學家的計算,像地球這樣的行星,適合生物生存的環境,機遇不到萬億分之一的萬億分之一。就算宇宙有一千億個銀河,每個銀河有一千億個太陽,每個太陽平均三個行星,整個宇宙也找不到一個像地球的另一個行星,可以維持生命。一個自然的結論是,宇宙和太陽系、地球,是出於上帝大愛的精巧設計。(註) 愛就是這位創造的主,為了照顧我們的生命,做出無數的精細考量。 救贖的大愛 我出生的家庭,經濟環境並不富裕,但在我家親子,姊弟之愛卻是豐富。父親手持一把鋤頭,頭戴一頂斗笠,早出晚歸,耕種幾分薄田,竟然養出一個兒子,讀出了神學高等學位。我母親理家、買菜、洗衣,照顧三餐和八個兒女之外,還餵養十幾頭豬,所賣得的錢,竟能為我繳交了初中、高中、大學十年學雜膳宿費。 初一時,爸爸主持家庭會議,因為他需要一個種田的幫手,徵求家庭成員是否有人自願,我姊姊竟然甘心犧牲自己,給我機會專心唸書。愛就是,天未亮,姊姊早已起了床,在土製爐灶裡生了火,燒了飯,裝了便當。待我吃了早餐,姊姊便送我出門趕搭清晨六點的公車,去府城接受當時最好的教育。我在教室學代數、英文;姊姊在大太陽下的水稻田裡除草。我在樹下涼蔭裡背「之乎者也」,她肩挑百斤蕃薯藤重擔,翻過山嶺回家養豬。 四十幾年過去了,我五十六歲 ,姊姊六十歲了。當我們都趕回老家為父親慶祝九十大壽時,我找了個僻靜處表達對姊姊的感恩。我告訴她,我博士文憑上的文字,是她的鋤頭蘸著汗水寫下的最美麗語言;我在美台各地傳揚福音信息,是她數十年奉獻化成祈禱所托住的。 當我誠懇地表達我的感激時,我瞥見姊姊眼角的皺紋裡,閃爍著幾顆淚珠。 愛就是爸爸趕著水牛犁田,讓兒子上大學。愛就是媽媽辛勤賺取外快,讓孩子繳交昂貴學費。愛就是姊姊在熾熱的水稻田裡除草,讓弟弟攻讀高等文憑。 你看,愛就是為對方的最大益處,做出重大的犧牲。 當神決定差遣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為全人類的罪釘死在十字架,神的胸間所存的,想來也是同樣的情懷。愛就是救贖主甘心捨命流出寶血,為人類預備了完美的救恩。 愛就是── 這一位大醫生不肯醫自己, 這一位大救主不肯救自己, 這一位永遠不死的神,死在十字架上。 寧可受死,叫我們得生, 寧可受鞭傷,叫我們得醫治,…
Read more

世上確有無緣無故的愛

對於愛和恨的定位與取向,俺打小受教的基礎是毛主席的那句名言:「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擁護,凡是敵人擁護的我們就要反對」。當時頗覺說得有理。那會兒一切從革命立場劃線,像「階級愛、民族恨」、「愛憎分明」等,深深烙印在腦海裡。 文革中,愛恨的反轉比翻書還快,比比皆是以怨報德,就連惟餘的骨肉血緣之愛也「窩裡反」、「 反戈一擊」、「劃清界限」等友叛親離屢見不鮮,什麼報恩、愛情、友誼等通通顛倒覆滅。人人自危,活在疑防、警戒和敵視中,無法相信世間還有真愛。改革開放後,又 「一切向錢看」;「主義」換作「生意」,人際間變成唯利是圖的勢利往來,能用得著的人才值得感情、金錢投資;現用現交也來得及,「人一走茶就涼」,沒人會去愛一個一無所有的叫花子。 顛覆「愛」觀 在這類意識形態和等價交換左右下,即使有某種橄欖枝伸出,一般人都會條件反射下意識:背後是啥動機?有無「不可告人」目的?抑或是「糖衣炮彈」?沒有白吃的午餐嘛。此般習慣思維一直到了九十年代初,隨著邁出了國門才在我的世界觀中有所轉捩,誘因並非在西域踫到啥大事戲劇性地教育了俺,而是通過平常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情潛移默化,將愛源的概念在頭腦中重新定義來過。 當時我赴德做臨床科研。在北京辦理簽證的排隊時,俺就在行列中著力打聽有無也去科隆的,或可沾點社會關係光、抵埠後圖個照應。 因為頭回出洋、人地生疏兩眼一摸黑,登陸初始的安身立足著實困難。此刻好生羡慕那些公派的人員,可以有中領使館負責接待安排,不用自家操心;在下是自費遊學的「獨行俠」,空降下來得靠自己單兵作戰,搏鬥生存,前途未卜。幸虧最後一刻老闆派學生到機場迎接。並事先代租好了住處,甫讓進了大觀園的劉姥姥我鬆了落地後的第一口氣。 說起這教授老闆,我與他素昧平生,僅是在雜誌上神交:他對我發表於美英期刊上的拙文頗感興趣,來函商討,一來二往的最終成就了我去做博士後。想來德國 MD、 PhD等人才濟濟,憑什麼要從「發展中國家」聘個大夫來,又不諳德文,靠不咋地的英語溝通;他還要幫著辦各種手續、接機、找住宿等一系列麻煩事。若從俺所練成的思維角度考量,咋也搞不明白,可是人家就這麼做,事就這麼成,這當中若無夠大的愛心是不可能的。日後他邀我到他府上吃飯、過洋年除夕等,瞧見其家中掛的十字架、宗教畫等,我猜他或許是個教徒,這些人士通常樂善好施,剛好讓我給撞上了,不能不說自己挺幸運的。 異鄉的「聾子瞎漢」 之後的日子,仍是亦步亦難趨 。儘管我生長在前德國殖民地青島,對花園別墅這類外環境不陌生;又任職在前日耳曼海軍醫院(現為大學附院),時常參加全國學術會議,見過不少世面,醫教研三項都算內行。但到了歐陸才恍悟國內外的落差忒大,像是另個世界。甭說那精密儀器了,就連提款機,銀行卡、電話卡等這些基本生活用品,我以前都沒見過。語言的障礙又使得我跟聾子瞎漢差不多,指望著那蹩腳的英文度日。就這勁的,老闆還感謝我「給科裡帶來了練習英語的機會」哩。 那時旅德的華人不多,想找個同胞了解點當地內情,或「捋直了,舌頭」痛快說一通國語,都覓不到個對象。偶爾遇著了,也多躲閃迴避,「不露聲色」、守口如瓶,甚至盡發洩負面氣餒之言,叫人失望。定是中國特色的待人觀在持續發酵、影響著雖已移居海外的國民。 相形之下洋人似不太設防,單純熱情得多:老闆對我不錯,科室的同事們都有問必答,我很快地就適應了醫院環境,掌握了新技術,展開深層次的工作。生活中通過給人施治而認識的幾位患者及其家屬(後來知道是虔誠的教徒),他們予以了意想不到的幫助,解決了我諸多的實際困窘。照理說,俺給他們看病,人家都是付了診金的,並不欠我啥情,但他們待我就像回報很大人情似地盡心盡力。 我是孤身先出陽關的,怕家人同行易被懷疑「移民傾向」而簽不上證。抵達後便著手申辦家庭團聚 。在洋人的理念,夫妻長久分居是不人道的(後來才知曉因有悖於聖經教誨),但繁瑣的手續和案件積壓,讓申請如泥牛入海,急也沒轍兒,孤軍奮戰的我望眼欲穿。後來洋友問起家屬為何不來,我據實稟報正在焦慮等待,恰在此時自己又被診斷生了甲狀腺瘤需要手術,情形糟糕。 紛至沓來的援手 於是洋友們紛紛伸出援手。檢查官卡門夫人電話省城的外事局,追蹤我遞的卷宗,對方很快將壓在底下檔案抽出先審理,告知不日即傳至北京的使館。我興奮之餘暗忖 ,西域也是「朝裡有人好辦事」,想我一介唐人,根本不熟洋官衙的大門朝哪兒開,現有政府官員給內線過問,結果大不同。 又捱了兩周,國內仍未來動靜 ,另位朋友中學教師音格爾乾脆直撥了駐京使館的電話替我查詢。那時節歐洲打往中國的長話費極貴,俺很少捨得給家打,僅在除夕時分電話拜年,五十馬克的卡講不了幾分鐘便告罄。可是音格爾一點不在乎,就在自己家裡跟領事解釋了一通。有這麼個洋人自歐陸一催促蠻奏效,答覆不日便核准發證。 當她轉告我時,俺激動不已,等於遙從萬里之外預先知道了佳音,始料不及。果然妻女很快就飛來與我團聚,趕在手術之前,從此一家人周遊列國再也沒分開。不知內情的會覺得我好走運喔,若略知細節的定會更驚「手眼通天」、「走後門」都到了歐洲。 的確,擱在國內這實為了不得 的事。恁大的人情,我得怎樣酬謝人家?可洋友聽著我的感激話語只是淡淡一笑,“ It is my pleasure!” (這是我的榮幸 ),彷彿是份內的事,沒有絲毫的表功、讓人領情之意。這情形若在大陸是不可思議的,就算是事先託關係、找路子送禮打點,都拜不到碼頭,遑論人家給不給辦還成問題呢。此事的奇妙成就叫我陷入深深的思索。 小女來德正好四歲,孩子總不能老呆在家裡,可是德國入托兒園很難,孕婦未生產之前就得提前登記排隊,像我這外來戶就甭想插號了。音格爾女士便四處奔走聯繫,說服園長們看在外國客座教授的面,能否特別照顧小囡,終於有間幼兒園破例接收了,而且免費。另外,在我住的大學招待所合約滿後,得自行另租,屢覓不合適,最後還是音格爾在郊外不錯的地腳很平的價錢為我們搞定的,以至於日後連我父母來探親都能在此棲身。搬家的那天她親駕幾趟幫拉東西,面對這位年過花甲的婦人,燦爛的笑容,熱情的關懷,我們感激的不知說啥好。 就是平素的周末,她們也常車我一家外出觀光,古堡、教堂、學校、養老院等,盡多的瞭解風土民情。有時遠到北面的漢堡,南邊的慕尼黑,均住在其親戚家中,把我們奉為上賓。也時常開放家庭,輪番請我們去做客、過聖誕等,還送給我仨各一輛自行車平時騎用。當我離德後,退入息稅等事宜也是由音格爾一手代辦,反找回來的幾千馬克匯入我帳戶,大助了我初到英國的安頓。 愛的暖流融化石心 歷數這受惠的點滴,匯集起來就成了恩典的溪流,讓我不由地驚呼,亦令別人質疑:這是在以排外著稱、「傲慢與偏見」的德國嗎?可這確實是俺的親歷!我曾反複地以固有思維解析:本人乃匆匆過客,人家尚趕著與我結交,且盡是些「施」而沒有「受」,圖個啥呢?將來他們鐵定不會用著我的,等於沒有任何的交換價值,憑什麼如此示愛?「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呀,資本主義社會應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偏偏我遇到的正相反。 直到若干年後我信了主,方才恍然大悟:此乃神的安排引領,藉著這些普通信徒的關愛襄助,把始跨出國門的我的困境打開,讓飽經滄桑而變得無神、無情的冷漠心逐漸溶解;屢受「戰鬥洗禮」而鑄就的「惟有靠自己」的信念開始軟化,最終幡然覺醒。它悄悄播下的生命種子在後來我到了威爾士後,發芽長出了邁向教會的重要一步,去尋求這無緣無故愛的源頭,末了投入了上帝的懷抱。 一晃十七年過去了,我依舊與日爾曼朋友們保持著聯絡,聖誕節電話問候,友情並未隨著遠距、時過、年長而褪。音格爾退休後曾到美東旅遊,專門飛來多倫多探我,那天時值主日,她跟我們一起參加了華人教會的崇拜。始終把我一家掛在心上的她,此番在「世界上最適合於居住的城市」目睹我一家安居樂業、活在神的愛裡,徹底放心了。臨行前與我們緊緊擁抱,揮淚話別,感人場面令我終身難忘。 如今回憶這些長相交的日子,這些洋信徒們並沒直接向我傳教,但其愛心與善舉叫我看到了背後那股愛的動力與源泉。這種實際行動的間接佈道,比滔滔不絕講解福音 的直接傳教,要有效得多,起著「…
Read more

玫瑰,玫瑰,我愛妳

上帝既是這樣愛我們,我們也當彼此相愛。 1990年8月,我從台灣來到美國,成為先生的陪讀眷屬。那時,我的英文溝通能力極為有限,面對身邊接觸的人群,經常感到有口難言。但,幸運的是,短短三個月後,即結識了我的義務英文教師──葛儒思 (Rose「玫瑰 」之意Grobstein) 女士,得以稍解此困境。 到美國後,暫住小妹家。彼時,正逢她找到新工作,需要我幫忙照顧剛滿八個月大的外甥女。雖然,我每天只需在家處理家務事,卻深知,學英文是移民後的當務之急。於是,妹妹即刻帶我到鎮上的公立圖書館,報名參加社區為各族裔新移民提供的義務英語教學課程。 面談當天,和幾位亞裔及墨西哥裔移民一起先參加筆試,繳卷之後再經機構行政主管口試,最後按各人英語程度,分派給每位義務教學老師。 行政主管高凱蓉 (Carol Klauss)女士,一臉誠摯的笑容令我至今難忘。從她身上,我學到一個英文單字”charming” (嫵媚迷人),也讓我體會:內心充滿愛的基督徒,才能將嫵媚迷人的氣質顯現出來。日後,我也受洗成為上帝的兒女,我們更長久地維持了家人般的情誼。 一見如故 當時,儒思老師剛從加州史丹佛大學退休,搬到賓州兒子家住。眼前容光煥發的長者;銀白色的頭髮閃閃發光,精緻妝扮過的臉龐,搭配一襲寬鬆、色彩鮮艷有原住民風味的純棉質衣裳;木質耳環、手鐲、項鍊,一應俱全;腳上一雙咖啡色舒適平底便鞋。她,笑容祥和,儀態優雅,散發出一股寧謐溫馨,我們一見如故。 每星期兩次和儒思老師學英文,達十年之久,直到我有了一份全職工作才停止。但,我們一直都保持密切的聯繫。 儒思是位很會教新移民英文的老師。猶記第一天上課,學了一個單字“dirt” (土壤),老師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解釋,我都聽不懂,最後她把我帶到窗口,從窗臺上的花盆裡,抓起一撮土慢慢灑下,我才弄明白這個生字的意思,而且永遠都不會忘記。 吸取知識與智慧 儒思自幼跟隨父母從澳大利亞移民美國,見開雜貨店的父母親深受語言障礙之苦,她下定決心退休後要義務教新移民學英語。我跟她從發音開始學到文法;從讀新聞報導、短篇小說,到世界名著;從看電影到聽歌劇;從逛超市學蔬果名到去西餐廳學點餐。每星期兩次,一次半小時。我學到的,不僅是課本的知識,還有人生的智慧。 剛開始時,先生開車送我去老師家,外甥女在車上睡著了;大冬天裡,為讓車內保暖,不敢停車,他就在附近開車閒逛,等下課再來接我。幾次以後,老師發現這情形,即刻邀請他帶著孩子進屋裡等我。剛滿週歲的寶寶,進屋後新奇得不得了,東摸西碰,追貓騎狗,抓花撕紙,簡直失控!我們覺得很不安我們覺得很不安,直說抱歉!老師卻說:「每個人都有困難的時候,那就是人們需要互相幫助的理由。」 後來,她知道先生正在大學修教育學分,而她曾是史丹佛大學殘障教育課程的教授,就主動提出增加半小時課幫助先生寫學習報告。從此,我倆輪番上陣學功課,亦可輪流照應孩子。這在當時,的確為我們解決了很大的問題!真是打從心底裡感激不盡! 愛的天地 來美三年後,先生因罹患肝癌辭世。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再自己開車去老師家學英文,怕觸景傷情!於是,老師為我找來另外三位亞裔同學,成立了第一個小組團隊,一起上課。凱蓉還把她的辦公室劃分出一角,作為我們上課的地點。就這樣,我重新開始了另一段新的學習路程。深感:人生遭逢逆境,朋友及時伸出愛與關懷的雙臂,為我環抱一方平安和喜樂的天地,是多麼大的祝福! 來美最初幾年,對異國的風俗文化不甚明瞭,對一般美國人的個性也捉摸不定,處事為人常感挫折。儒思老師用美國初中的歷史教科書,從頭教起,讓我們能更瞭解他們的思維,進而幫助我們和鄰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兒子高中各科老師及幾位同學的家長,也都有美好的互動來往。 買房置產時,她更帶領我們一步步申請電話、安裝電視、音響、買齊傢俱等。最妙的是,有一次我們全家去加州旅遊,從進機場大門到登機,其中每個過程都跟她事先指示的一模一樣。那次,我覺得自己像電動玩具裡的小人,走在製作完善的場景之中,分毫不差!當場升起一種非常奇妙、驚喜的心情! 最感激的還有,當我們遇到有些機構的辦事人員處事不公時,心裡難受,老師會領我們爭取應有的權益,贏回該得的尊重,使我們雖然身處陌生的國度也能在大小事情上感到稱心。常思忖,在異國他鄉,得此良師處處輔導,何其有幸! 儒思老師住在兒子家附近的私立老人公寓裡。她的一兒一女都事母至孝,週間由女兒每日來陪母親聊聊,週末兒子會買食物來陪母親一塊兒吃,一對雙生孫兒女,雖在加州工作,每逢假期也都會回來探望親愛的奶奶,令她欣慰不已。 她愛貓,曾養過好幾隻。最早的一隻棕色條紋貓名叫蘇菲,常被小外甥女追得樓上樓下躲;因為,怕被她拽住尾巴,疼!後來有隻灰色小貓,養了不久即得了癌症,病危之時,儒思老師用鞋盒墊上鬆軟的毛巾,為瘦骨嶙峋的貓咪準備舒適的臥榻,和一頓營養晚餐,並靜靜地陪伴一旁,直至奄奄一息的貓兒嚥下最後一口氣。 老師對待生命的態度,讓我學會尊重每個生命!事後,外甥女曾手繪一隻打著紅領結、充滿生命氣息的灰色貓,來安慰她的儒思婆婆,這份稚子之情,也讓老師感動良久!之後,又有兩隻黑貓兄弟,每天在老人公寓裡守著她作伴。聽她對貓說話時,彷如對孩子說話一般,真為貓兒們感到慶幸。 永保年輕的心 幾年前,她還曾在老人公寓的禮品店做義工,後來已因體力不濟而停止。但每週兩次,仍有國際學生到她的公寓學英文。平日,她學電腦、學織毛衣,手不停歇。每次去探訪,見到的都是整齊漂亮的她!一如她所教給我的:若能終生不斷的學習,就能保持年輕的心,永遠享受最美好的人生! 老師的中文名字──儒思,是我代取的。因為,在我心目中,她儒雅深思、誨人不倦,是我非常景仰的一位好老師! 年初,義務英語教學課程主辦單位,特別安排頒發一份榮譽獎給儒思老師。由於她已不良於行,無法赴會,因此凱容請我代為領取這一獎項。隨著熟悉的頒獎音樂演奏聲,我步上莊嚴的講臺,代表儒思老師領取獎項,深感與有榮焉! 把獎牌送至老師住處,我和凱容及另兩位亞裔同學,與她同享最後一次的歡敘。今年二月,九四高齡的儒思老師歸回天家。當她的女兒在追思禮拜上,唸出老師的臨終心願:嚮往天堂的榮美!賓客們都含著眼淚,帶著微笑! 剎時間,溫暖的陽光自窗外流淌進入室內,遍灑在桌上盛開的玫瑰花間……儒思老師也從那些置放的相框裡,用她一貫溫馨的笑容回應我們……。 作品評論: 優雅無私的良師益友,描寫得栩栩如生。時間跨度大,細節很生動,卻不嫌冗長,筆力非凡。 文筆順暢,有內涵。將沈澱過的人生風浪、深沈的人生體驗,藉著描述恩師,以平實淡然、不落俗套的文字鋪陳出來。寫得極自然又深入感人。 得獎感言 前些日子我看了一部電影,叫《一路玩到掛》──“The Bucket…
Read more

什麼是你的生命動力﹖

只有在你全力以赴,完全忘記成功時,它才翩然來臨。 每逢新年之始,你是否有新的期望或目標呢?什麼是推動你不斷成長與努力的動力呢? 好奇心的動力 多年來我發現能讓自己活得帶勁兒,充滿熱情到願意全力以赴的,是來自於內裏的一股好奇心。這種 drive (驅使)是一種動力,會讓人不斷想一再地努力嘗試。 好奇是從何時開始?已不可考,只知多年來的閱讀習慣,在不知覺間,已從年輕時無意識地讀,漸漸轉變成有意識又積極地想從書本裏,找到生命的答案。且每次翻開書頁,都帶著興奮和激情,想了解對這一話題,作者到底能提供我什麼出路和看法。 大陸晨光書店最近慶祝社慶,提出「閱讀愈精彩」的說法。我其實也以親身實踐的檢驗,體會生命裏有許多事原來是讀得到也學得來的。初結婚時,讀婚姻輔導的書;有小孩後,又看孩子教養書、親子關係;父母年老如何照養、公公過世,死亡又要如何面對……到有關培育屬靈生命的如何禁食、禱告或安息,教會裏講道、牧養、小組模式、Mentor(輔導教師 )等,以及現在進入「創文」 (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學習如何作屬靈領袖種種,都是要面對生命裏的一個個大問號,於是我懷著深刻的興趣與好奇心去尋找答案。在涉獵相關書籍與學習中,也總是可以找出自己可以使得上勁的著力點在哪。 意外的收獲 但是好奇心不完全會成功地導引至目的,因為每次面對生命裏一道新的習題,若只是單純地想了解答案,是否會達到目的呢?就不再是第一的考量。但也因為好奇是追究事情的內裏,不以表面成敗論英雄,因此有時也會開出讓人意想不到的花朵。 這是為何在看韓劇《大長今》時,好像找到一個知音。不是因為女主角大長今背後支持的男人,和咱家那位名字中都有一個浩字。而是大長今整體生命雖然有一個動力是復仇,但真正形塑她這個人的特質,還是好奇心。她什麼都想試試,而且還會追根究底地找出答案。因此在作膳食時,她就費盡心思琢磨各類食材的特性;被打入冷宮時,就學習墾地種菜;後來被下放又有機會接觸到醫術,便努力鑽研各類藥材的用處。 她工作之始,絕對沒有抱著有一天會成為名醫甚至御醫的想法,成名完全不在她的腦海裡。但是,卻因為她的好奇與好學,一路追求醫學領域的專精,最後成為名留韓國青史的第一位女御醫。 我的好奇加上喜歡學,也讓我在寫作裏走上一條不循正軌的路。當初著手寫作是由於呼召,這個領域的豐富就像是挖掘寶藏,讓我無限嚮往。完全不顧自己的年紀已過別人創作的高峰,也忽略自己缺少文采與寫作的經驗,一頭栽入,便不斷地作多樣嘗試。建立在這好奇心上,就會不斷想要嘗試到達新的標竿。 於是規定自己多久出一篇文章,後來是寫一本書,再後來是挑戰坊間的刊物。幾乎所有臺灣所辦的各類獎項,我都試過了,也得了一連串的獎。然而在臺灣文壇裏,誠實客觀地說,我還未佔有一席之地。因為沒有文學領域裏的師長提攜,也沒有活躍地參加文化活動,人又在海外邊緣,累積的得獎進階磚,好像都沒有搭出一道穩定走入臺灣文壇的橋。但這丁點沒有減少我繼續努力創作的心,因為醉翁之意不在酒,我就是單純地喜歡寫,想學著寫。 讓神掌握筆的走向 多年前,在海外華人作家會議裏,見識到許多作家,有名作家,也有許多活躍的平庸作家。有些人會人前褒,人後貶,社交手腕變化的真讓人歎為觀止。在這個專業團體裏,勉力自己要有基督徒的同在 (Christian Presence),但碰到有些流言蜚語或者黑函橫飛時,也很怵目驚心。這豈是不問世事的我玩得過來的?那時便對自己說,我不要自己去攪和,一切都讓作品來說話 (Let the work speaks for itself.)。 結果,就結交上兩位也讓作品來說話的女作家。我們在文學裏有深度交流,也在生命裏有來往。只是這兩位比我有名的作家,都對文學或者自己作品的出路,比我還悲觀。還要不要寫?寫了又得不到迴響,寫了給誰看?成為他們每過一陣會冒出來的問號。在這方面我還輔導安慰過他們,這可能就是基督徒憑呼召來寫的最大差別了吧,不因市場也不因為眼前果效,來決定自己筆的走向。本來所謂信心,就是沙漠裏開江河的道路,只要神沒有要我停筆,就不會為任何其他原因而放下。因此,他們總覺得我對寫作有不可思議的樂觀。 這幾年因為教會牧會,以及後來的創文服事,文壇活動可以說完全絕跡,對外投稿也少得可憐。可是我的好奇心已開始轉向,即學習如何帶領創文,且學得很有興趣。但近來有兩件事,讓我領悟到許多事的發生,不是憑一意追逐就可以得到的。一個是美國 International Short Fiction (國際短篇虛擬小說 )大會的邀請,另外一個則是受邀被採訪,訪稿將被收錄到一本專訪臺灣作家的書籍上。 看到其他與會或受訪的作家名字,只覺自己斤兩還不夠,不論是知名度或寫作能力。但卻因為一位作家的推薦,把我無知覺地推上了國際舞臺。開始以為只是單純地參加一個文學性會議,後來才知還要在大會中朗讀自己作品的英文版。這是一個憑專業地位邀請的會議,我那一連串得獎的背景,此時開始發揮了作用。另外的專訪,也是美國和臺灣合資出版的一個項目。完全是因為我過去以為劣勢的海外,才讓我有了這個機會以代表海外作家來列席。這些經歷讓我體驗到神有時是很幽默的。 大於自我的學習目標 這些都是這幾年來我完全沒有思考在心的文學發展,只知這裏面或許有神的手,在幫我們更堅固創文在專業領域裏的定位。但卻很深的體會到一件事,人不能停止學習,而且學習的目標一定要大於自我,且絕對不能建立在企圖心或功利心上。 這和寫《人對意義的追求》一書作者法蘭克( Victor Frankl)的際遇,很有點類似。當初法蘭克寫此書時,並不為出名,只想匿名傳遞一個理念:「生命即使處於最痛苦不堪之時,也潛存著重要的意義。 」沒想到,書一出版不但登上暢銷榜,且以多種語言出版,售出幾百萬本,法蘭克也因此成為世界知名的作家。…
Read more

沒有臉﹖可以美麗 ﹗

隱藏在醜臉下的是一個亮麗的心靈。 「他們是沒有臉孔的人!」旁述員在紀錄片開始時,語不驚人死不休地為一張張令人震驚的臉孔作註解。紀錄片把兩位居住在美國、嚴重肉瘤患者的生活片段呈現觀眾眼前。 他們都是美國芝加哥一位名整容醫生的病人,在孩童時期發病,臉上肌肉在二至三歲時開始不正常地增生,致容貌扭曲變形。但我最感興趣的,並非他們的臉孔,而是他們的生活態度。醫生表示大部分患者都有嚴重的自卑感,不願與外界接觸,憎惡自己的容貌,認為生命一片灰暗,除了想盡辦法令自己變漂亮外,不作他想。 影片中一位患者因接受不了醜陋的容貌,長期抑鬱自閉,終在母親的支持下接受整形手術。不過,他是例外。 醜臉發出的光華 他在節目錄影時32歲,先天失明。他從不知道自己的相貌如何,只是在父母的對話、旁人的私語、以及臉上與日俱增的重量感和不尋常的手感,知道自己臉部有問題。既要克服因失明引致的不便,又要面對外界對他容貌的攻擊和排斥,他沒有灰心喪志,每天努力學習,更培養了一身幽默感。 走在街上,有時會遇到路人惡意嘲弄,他會「認真」地為自己「抱不平」:「你說得對極了!我生來一付恐怖模樣,實在得天獨厚。好萊塢導演應邀請我參與拍攝萬聖節恐怖片才對。有收視保證之餘,更可省下一大筆特技化裝費呢!」他那正面的生活態度彌補了他的身體缺憾,更獲一女子慧眼識英雄,願意在神面前承諾與他同甘共苦,他們育有一女兒。看著他摸索著替女兒穿衣、靠著手杖到巴士站接送、為玩得一身大汗的女兒送上水壺 ……難怪那小女孩驕傲地對著鏡頭說:「我的爸爸一點也不醜。他是一個好爸爸!」那一刻,他臉孔發出的光華比祭司的白袍更耀眼。 既然生活如此美滿,又不在意長得英俊與否,為何還要大灑金錢做手術?他無奈地表示,社會太著重外表,他需要一張正常的臉來獲得工作機會。 手術後的他,待傷口復原後,立刻尋找工作。他靈活地用盲人點字機打求職信,熟練地利用互聯網以視象系統面試,足見他所下的功夫。在應付生活之餘,他亦安排時間到醫院當義工,以自身的經歷鼓勵其他肉瘤患者。他無私地把內心的掙扎、困難,以及如何戰勝旁人的歧視一一與聽眾分享。雖然他的嘴巴因長期受肉瘤重壓,導致牙齒歪斜,發音不全,但他往往贏得最大掌聲。他不是「沒有臉孔的人」,他只是一個「沒有美麗臉孔」的人,而且在「醜陋」的外表下,蘊藏著一顆閃亮耀目的心。 他像是一塊「和氏璧」,美麗厚重全由心而發,永不衰老,卻不為人知,只靜靜地發出柔和光輝,照亮周遭的生命。美麗,真的只是一張漂亮英俊的臉孔?只有高挑纖瘦、雄偉壯健的身形才能悅人眼目?記得佈道家葛培理曾在他的書中說過:「神賜給人的審美觀,因人的罪而被扭曲了。」究竟甚麼東西在神眼中看為美? 神的眼光 在舊約時代,很多被神重用的僕人大多有「容貌俊美」的特點:約瑟、摩西、大衛、撒母耳、聖經中都花了點筆墨形容他們的外貌。完美的外形彷彿向眾人宣示:「我就是被神揀選的那一位!」但若細心一想,則會發現神僕是因忠於神而被揀選賜福,而非因天生貌美而被重用。當撒母耳想膏以利押為王時,耶和華曾出言阻止:「不要看他的外貌和他身材高大,我不揀選他。因為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撒上 16:7) 人的外表出於神的手,在祂眼中,高矮胖瘦沒有區別,最大的區別在於是否接受祂為救主、是否願意為祂所用。所以神會揀選美麗的以斯帖向亞哈隨魯王求情,拯救猶太人脫離哈曼殺戮之手;亦會揀選身份卑微而貌遜的人如阿摩司為先知,在耶羅波安二世時勇敢地向以色列發出警告,呼籲以色列悔改。 外在美?內在美! 到了新約時代,由於人過份著重形式和悅目的外表,法利賽人更以此作為虔誠與否的標準,為他人壓上難以負擔的重軛。故神子在開始傳道之初便攻擊虛有其表的人,高舉「內在美」。基督以卑微的身份降生,沒有英俊的外表和華麗的衣服,只以徹底順服父神之心,以無盡的智慧和不凡的氣度宣揚神的道。祂所揀選的使徒亦非出眾之輩,卻一心相信耶穌乃是基督。在新約中受表揚的婦女,也不再刻意形容她們的外貌,反而特意褒獎她們的樸實和對主的忠心。 例如,住在伯大尼的馬利亞把珍貴的純哪噠香膏倒在耶穌腳上,是她對主傾盡所有的奉獻,帶來主的祝福和讚美,而不是因她有一頭漂亮長髮而被看重。彼得亦曾勸導小亞細亞的婦女:「你們不要以外面的辮頭髮、戴金飾、穿美衣,為妝飾,只要以裡面存著長久溫柔安靜的心為妝飾。這在神面前是極寶貴的。」 (彼前 3:3-4)他又舉了亞伯拉罕的妻子撒拉作例子。那位曾因美貌而把亞比米勒陷在罪中的賢婦,蒙恩不在於她的美麗,而在於她對神和丈夫的順服。 審美觀 今日的社會以外表作為好與壞的標準,甚至把外表的完美推崇至頂峰。女士追求細緻的肌膚、窈窕的身段。為了擁有模特兒般的身形,女孩子從發育時期便開始節食,積極鑽研化妝衣飾配搭。男士則過份介懷自己是否夠高夠英俊,是否有蜜餞般的棕色皮膚和「八塊腹肌」。美容院、服裝店、首飾舖其門若市,其遮天蓋地的宣傳更進一步蠶蝕不同年齡的愛美人士。內在美?多看一兩本暢銷書,記熟作者名字內容大要,便可在同儕面前充當博士了!人的審美觀變得膚淺,本末倒置了!某市場調查的數據,更顯示較美觀的乞丐比醜陋的乞丐獲得更多同情呢!在人們汲汲營營一些沒有尺度,朝秦暮楚的「標準」時,其實神早已向我們啟示甚麼是美。那就是加拉太書 5:22-23:「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這樣的事,沒有律法禁止。」 其實神也不是要信徒們衣不蔽體,蓬頭垢面,只是不可讓愛美的心佔據了基督在我們生命的地位。「何必為衣裳憂慮呢?你想野地裡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他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你們這小信的人哪,野地裡的草,今天還在,明天就丟在爐裡,神還給他這樣的妝飾,何況你們呢?」(太 6: 28-30)今日世代的社會文化比舊社會更為複雜,偶像崇拜已不限於一尊泥偶。只要人們過度迷戀於某人某事某物,僭越神對我們生活的主權,任何一種物事都可成為偶像。 美在屬靈氣質 過度著重外在美的追求,只會讓人變得只愛自己、失去喜樂;亦會因達不到「標準」而變得煩躁而沒有節制。一個心理不平衡的人又怎會是和平、仁慈、良善、信實的人?當一位老人對自己滿頭白髮耿耿於懷時,又豈能感受到「強壯乃少年人的榮耀,白髮為老年人的尊榮」(箴 12:29)?一位愛主、以溫柔喜樂的心照顧家人的主婦,她那自然流露的屬靈氣質,實在比滿頭珠翠來得珍貴難得。 聖經不斷強調的,就是信徒在靈裡所生的美果。使徒們如司提反、保羅、彼得如果不離棄屬世的尊榮,一心尋求神的國和義,讓主的靈時刻充滿,又怎能結出纍纍果實?信徒們所結的美果將會保存在神的寶座前,歷久不衰。那些被世人忽視的果實,其價值和影響力其實勝過世上最昂貴的名牌衣飾﹗所羅門王的榮華富貴不也是從仰望神的義而來的嗎? 誰能說他不英俊 小女孩又一次在鏡頭前親吻爸爸那張「特殊」的臉,那如蜜般甜的吻,誰能說他不英俊?我走到鏡前自我端詳一番,想起約伯因榮耀主名而受撒旦攻擊,失去一切。其妻子認為他應以此不該受的苦難而棄絕神,他的朋友也認為他是犯了罪而受耶和華擊打。他雖不明白為何厄運降臨,神像是對他掩面不顧,可是他仍能以信心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伯 1:21)我還要介意臉上剛冒出來的青春痘和生產後一直減不掉的小肚腩嗎?祂,早就給我一個肯定的答案了!

磨直你袋中的箭

b>箭頭‧箭尾‧箭竿 品格‧品德‧品行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 (詩 127:3-5) 據研究統計報導,全球每年因墮胎而被殺害的胎兒數以百萬計。何等令人驚悚的新聞! 若再加上因為不在父母的生育計劃當中,或有殘疾、不健全,或是低能智障,而遭遇被拋棄悲慘命 運的孩子,為數更是不知凡幾! 殊不知「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男女結婚組成家庭,繼而生兒育女,人類生命才得以延續。這是上帝設立婚姻的目的,是上帝所祝福的。生育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本能,能不能生育不在於作父母的要或不要,乃在於上帝的美意與賞賜。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按照祂的形像和樣式造的,是上帝的精心傑作,極其尊貴,是祂所喜愛的,是祂賜給每個家庭最寶貝的禮物。 父母的天職 父母應當珍惜家中的每個孩子,善盡做父母的天職,領受神託付做好管家的職份,用心照顧這份貴重的產業,以愛澆灌這株生命的幼苗,將來還要把兒女交還給神。 父母對兒女的職責大致有三個階段: ●生育──母親懷胎十月。 ●養育──從出生到成家立業。 ●教育──接受知識教育,信仰品格的培育,乃一生之久。 提供兒女物質上的需要,給予教育的機會,妥善管教栽培他們,這只是最基本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在兒女成長過程當中,幫助他們建立堅定的基督信仰,塑造美善健全的品格,這是一生之久的工程,對兒女的一生榮辱成敗有重大的影響。父母當以身作則,樹立「身教」的榜樣,帶領他們歸信基督。常為兒女的信仰品格禱告,付出代價,流汗、流淚甚至流血。期盼能世代傳承信仰,養育敬虔的後代,成為地上的國家與神國度有用的人才。 箭頭‧箭尾‧箭竿 所羅門王把成材的兒女比喻為戰場上勇士手中克敵制勝的「箭」。箭的組成結構有三部份:箭頭、箭尾、箭竿。箭頭又稱為「矢」,是磨得尖銳帶倒勾的金屬,射中目標物深入體內,幾乎拔不出來,正中要害使人致命。箭尾部份紮上羽毛,有平衡穩定的作用,決定射程的遠近。而最重要的部份是箭竿,又叫「箭身」。箭竿一定要筆直才會射得準,不致搖擺偏離標的。 兒女若像一枝箭,那麼聰明的頭腦像是箭頭,走路的雙腳是箭尾 ,孩子的品格就是箭竿了。 華人傳統社會標舉「士、農、工、商」的階級觀念,又說「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華人注重孩子的教育,固是正確的事,但因升學主義及功利主義的推波助瀾,對教育的功能與價值產生偏頗扭曲的看法,普遍認為頭腦聰明會讀書的孩子將來必然有成就,學位越高就等同於越成功。如此一味高舉天資聰明掛帥,吹捧「會讀書就是成功」的錯誤觀念,而忽視誠信正直的人品的價值,結果教育出來的是一代又一代只知讀書(智商天才)、不知作人的書呆子來(人際關係低能)。這不啻是銳利的箭頭配上沒有羽毛的箭尾,掛在一根彎曲的箭竿上,這枝箭如何能射得遠又射得準呢?這是父母的失責,家庭的失敗,國家的損失! 智力智慧‧情緒智慧 聖經的教導卻不是這樣,乃是強調人的品德勝過一切,人當保守自己的心,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言 4:23)。聖經中提到有關聰明智慧的經文,很少是涉及只會讀書考試的「智慧商數」(IQ)。反而絕大部分是屬於「情緒商數 」(EQ)的範疇,教導信徒如何敬神愛人及作人處事的道理,成為人群中的光與鹽,榮神益人! 多年前我的女兒在高中時期曾獲選為全年級四百多位學生中「最值得信賴的人」( The Most Reliable Person),這項殊榮和個人的品格有關,比她考得優秀的成績更令做父母的我們感到自豪與安慰,如今提起來仍格外感恩。 品格‧品德‧品行 好好祝福你的兒女吧!在他們的身上有無限可能的發展與成就,端看父母今日如何管教培育他們。好好教導兒女在IQ與EQ上健全平衡的發展,塑造出有聰明的頭腦又具正直品格的人,被神所使用,今後在各行各業都能做出偉大的貢獻。 華人歷史中有孟母三遷、岳母教忠、歐母畫荻,教導她們的兒女成為社稷棟樑。聖經裡有摩西的母親、耶穌的母親、衛斯理兄弟的母親,日夜為她們的兒女守望禱告,終成神國精兵勇士。這些母親都是千古傳頌重視兒女品格教育的好榜樣。 箭不是只掛在客廳牆上供觀賞用的,這樣無法測知箭的好壞。只有當與敵人對陣把箭射出去的那一刻,才知道這枝箭的好壞。很多父母常埋怨,孩子年幼在家時表現得多麼乖巧聽話,一旦離家上大學或獨立生活去了,就步入歧途。孩子離巢後的言行表現,正是對父母管教兒女的嚴格總檢驗。 父母們,請倚靠主的幫助,用心把手中的箭琢磨得銳利又筆直吧!當箭射出去的時候,就會看見他們依循上帝畫定的航道,又高又遠地向標的紅心直飛而去!這是一枝好箭! 好箭! 有的家庭兒女成群,人丁興旺,「箭袋充滿」是幸福的象徵。現在的年輕夫妻大都是「少子化」,箭袋稀鬆。 「箭袋充滿」一方面是指箭的數量,另一方面是說箭的品質,而且質遠比量重要!大家都盼望「多子多孫多福氣」的祝福會臨到自己,但常有孩子眾多的家庭,兒女因疏於管教而誤入歧途,導致父母經常要去探監,這樣的家庭有何福氣可言呢?無論你箭袋裡的箭是多或少,都應該好好地把每枝箭磨直,使他們有一天能榮耀神,也使他們的父母親得尊榮。和我一樣只有一枝箭的人請不要氣餒,一枝筆直堪用的好箭勝過許多枝彎曲不直無用的箭,不是嗎? 我的父母沒接受過什麼高深的教育,為了養育六個兒女,所歷經的艱辛困苦實在難以形容。但他們不向惡劣的環境低頭,決心為我們六個孩子作「一代的犧牲」,奉獻出他們的愛心,吃苦耐貧,日夜操勞,把我們一個個拉拔長大,供我們完成最高教育。他們數十年如一日的犧牲付出,無怨無悔,從沒發過一句埋怨不滿的牢騷。 我的父母袋裡有六枝箭,可謂「箭袋充滿」而有福的人。然而,更可貴的是他們犧牲自己成全兒女,把我們鍛煉成筆直的箭的那份智慧與愛心。…
Read more

沒有時間恨

愛、忘記和寬恕,是一生一世要學好的功課。 有一天駕車在路口等紅綠燈時,看到前一部車的後保險槓上貼了一張貼紙,上面寫著“No Time to Hate”(沒有時間恨),心中感觸良多,一路上都在想著這句話。人生苦短,每天要做、要忙的事很多,那有時間去「恨」呢?世上不是還有更多人、更多事正等待著我們去關愛嗎? 通往自由路上的鑰匙 愛與恨都是要「付出」的,但「結果」卻大不一樣。聖經上提到愛時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吳玲瑤女士在《寬恕的胸懷》一文中說到:「原諒他人是通往自由解脫路上的鑰匙,從此可以不必為恨付出很高的代價,省卻了生氣懊惱,省卻了想去報復的精力,省卻了為要報復而去做些奇奇怪怪的事。」 我們常常計算別人虧負我們的時候,一一細數,清清楚楚,最後我們也許會說已經原諒他了。其實當我還在數,還記得的時候,表示我們還沒有原諒,並沒有寬恕。 前幾個星期,去市場買東西,女兒先進去,我停車關門時,左手用力一關,正好將右手食指夾住,當我將門拉開,食指已壓成扁扁的 ,立刻發紫瘀血,我忍痛將它揉回原形,但已整個手指腫了起來。女兒看見我舉個手指走進市場時,心疼得直問怎樣會這樣,我只好說:「媽老了,手腦不能並用了嘛!」其實,我的手被壓住的那一剎那,心裏立刻明亮起來。因為我一直分心分神在氣憤一件事,氣一個人對我撒謊,因為隱藏的事沒有不顯露出來的,當我發現這人的謊言,心中就氣憤不已,一直嘀咕這位親戚,她為什麼要這樣做?她為什麼這樣壞?「唰」的一下,手夾住了。 在「還原」的那幾個星期,都是拇指、中指夾著筆在「二指發功 」地「畫」字,每次看到它,都使我深深警惕,原諒一個人多麼不容易,真愛一個人多麼難,因為我們有太多東西不能忘記,而不能寬恕。我們是戴上手銬而丟掉鑰匙的人,怎麼會有自由呢?「恨」把我們困住了。 只有神才能復仇 近日讀畢《猶太人的父母如何教養孩子》一書,其中有一篇講到,「別人所加的危害不可忘,但要寬恕;復仇和憎恨這二件事,我們絕對不教孩子。」如眾所知,猶太人的歷史,若說是「迫害的歷史」實不為過,但這期間,猶太文獻對這種迫害卻沒有一篇以憎恨的情感記錄下來。「我們的觀念是只有神才能復仇,因此孩子在學校或家庭都受到這樣的教導:不可忘記邪惡的人對你所做的事,可是你要寬恕他。」 「忘記」報復和懷恨 猶太人的父母會將他們受迫害的歷史說給孩子們聽,並重複說絕對不可忘記,「不忘記是希望不再有這種事情發生,因為歷史是往好的方向前進,不可拘泥於過去,而要向前邁進。」猶太人的不忘記和寬恕就是「忘記」去報復和懷恨。 憎恨與復仇就是拘泥於過去,也停留在過去。不忘記對個人來說也是希望這件事不再發生,如再發生在我身上,我必不這樣待人,因為有多大的痛苦和傷害我已受過,如果我承受的也還諸於人,那就是報復不是寬恕。 有一年,全家人到黃石公園旅遊,眼見大片森林歷經大火燒毀殆盡,滿目瘡夷。據管理員說如果森林要再恢復往日蔥鬱舊觀,當在百年之後。我坐在一片焦林中拍了一張照片,想著百年之後,在同一個地方林木蒼翠茂盛,影中人卻不在其中了,人有什麼好爭好恨的呢?這和「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的道理豈不都一樣嗎? 1991年愛荷華大學的盧剛殺人事件仍猶在目,但有沒有人注意到被害的柯莉瑞博士 (Dr. T. Anne Cleary)的三個兄弟竟然發表了一封致盧剛家人的慰問信,以仁慈與愛相互勉勵,安慰遠在中國大陸的盧剛一家人,而受害教授史密斯博士的太太更在事件發生之後約四週的感恩節晚上,邀請山林華太太及許多中國留學生到她家去共享感恩節的晚餐。 當我讀到這篇報導的時候,深受感動,我才真的領略到什麼是愛、忘記和寬恕,這是我們一生一世要學好的功課。也和猶太人一樣,要教導孩子們一起學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