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不倒翁

「說你呆,你不呆,推你跌倒,你又站起來。」這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兒歌,卻是信心巨人的寫照。人在何處跌倒,將在何處站起來,才是愈挫愈勇的人生。 義人,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嗎?古時,曾為法老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埃及宰相約瑟,年少時卻被兄長賣到埃及作奴隸。靈思豐沛的詩人大衛,也是偉大的戰士,曾打敗巨人哥利亞,但在他登上王位後 ,卻犯了姦淫與謀殺罪,後來雖悔改得赦,但日後被兒子追殺。 摩西在血氣方剛時,曾是個殺人兇手,但神後來使用他帶領以色列人過紅海,脫離埃及為奴之地。保羅雖有肉中的刺,為傳福音屢經艱險與逼迫,但是新約聖經幾乎有一半是他領受聖靈默示,手寫而成的。這些人,皆是愈挫愈勇的不倒翁最佳實例。 人吃雜糧百穀難保不生病,馬前有時也會失蹄!人走路如何能不打滑?我們要尋求,雖跌倒仍站起來之道。「因為義人雖七次跌倒,仍必興起……」(箴24:16)

汽車裡遇見神

春季的一個下午,像往常一樣,五點離開辦公室。按通常的經驗,一般可以在五點三刻左右,趕到女兒的學校接她回家。開上123號公路,過每一個紅綠燈好像都比平常慢,上了喬治華盛頓風景區幹道,速度也沒有平時快。我開著電汽混合的本田汽車,進入395號高速公路中間快速道。 在快速道上,才開了一半的路程,車速開始慢下來,漸漸地幾乎停止不動了,按這速度,真不知何時才能趕到女兒的學校。望著前面緩慢蠕動,一眼望不到邊的車龍,我的心開始焦慮起來。學校規定如果過了六點,將按每一刻鐘收費十美元,而我工作一個小時才只有十幾美元,扣了稅,一小時才掙十美元。如果晚到一個小時,自己就白白辛苦半天了。想到因塞車可能蒙受的經濟損失,心裡便難以平靜。 當這種不安的情緒襲上心頭,我知道唯一的幫助從何而來──向神禱告。我求神兩件事:一方面盡快緩解塞車的狀況,一方面幫我擺脫焦慮情緒。很快地,神應允我的禱告,讓我想到祂過去一直豐豐盛盛供給我所需所用,難道我懷疑神讓我付不起這幾十美元嗎? 想到神的恩典,便不再為金錢的得失而煩心,內心開始感到平穩了,不再覺得車慢了,我開始以一個觀光客的心態,逍遙自在地欣賞路邊的風景。一些紫色和白色的花樹點綴在春天嫩綠樹叢之中,悅目怡人,我不禁感嘆神創造的奇妙。 不知不覺,開到女兒的學校,一看手錶,六點零三分。我心情輕鬆地走下車,看到負責照顧放學後留校學生的帕梅女士,我面露笑容地迎上去:「很抱歉,我來遲了,讓您費心了。」帕梅女士說沒有關係,而且表示不會為我遲到這三分鐘收費。 我心中感謝帕梅的寬宏大度,更感謝神賜我勝過焦慮的力量,讓我在開車過程中,保持平靜和愉悅的心境,經歷祂同在的甜美。 我們的神其實不是像一些人想像地那樣,單單坐在莊嚴神聖的殿堂裡,接受人的敬拜。祂柔和謙卑,只要我們願意敞開心門,神肯光臨任何卑微的處所,讓凡尋求祂的人尋見祂。

認識祢真好

患難見主恩,及肢體間真誠的愛。 幸福曾經來敲門 我出身在一個小康家庭,求學過程算平穩,生活開心自在。這樣的青少年經歷,是每學期初學校家庭查訪表上的標準答案。專科畢業後,順利進入夢魅以求的航空公司,實現當空姐的夢想。後來如願的進入婚姻生活,生育一個可愛的女兒。這一切都顯得水到渠成,並照著我心目中的人生藍圖,一步一步進行著,然而我的夢想還很多,我的欲望也愈來愈大。 在我盡情享受這一切幸福與美滿時,卻發生了一個意想不到的狀況。這件事幾乎要毀了我的美好人生!外子由於工作關係,世界各地到處跑,一個月難得在家四、五天。很多時候,我必須自行打理女兒和一切起居生活。由於住在北投山區,採買日用品都得走山坡。做事情一向講求效率的我,總是抱著女兒走路出門,省去開、收嬰兒推車的不便。沒想到這個不經意的習慣,為自己帶來了生平以來最大的恐懼。 某天半夜,起身準備幫女兒換尿布時,上半身竟不聽使喚的起不了身,且髖骨至大腿附近酸痛不已。我試著先將兩隻腳緩緩移到床邊,上半身再小心翼翼地抬起,我忍不住哭出聲來。我是怎麼了?癱瘓了嗎?怎麼可能?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有誰可以救我? 心中有太多太多的疑問,然而這樣的惡夢,並沒有隨著太陽的昇起而消失,後來我連彎下身幫女兒洗澡都舉步唯艱。由於外子短期內無法趕回家,我便撥電給外子的大姊求助。大姊一家人都是基督徒,總是客氣又樂於助人,可謂「天使家庭」。 挫折,自怨自艾 知道我的困難後,大姊和教會的朋友開車載我到住家附近賣場,添購日用品及食物。雖然是小小的舉動,對我來說,卻猶如得到沙漠中的甘泉般,使我感動得默默流下眼淚。 我的人生,正遭遇從所未有的打擊。我到會友介紹的一間中醫診所,又經X光檢驗,結果是由於尾椎骨長期受壓迫,以致脊椎側彎,進而觸及大腿神經,造成長短腿,且步行困難。雖經初步治療,但行動仍不方便。我從小到大非常注重自己的外表儀態,然而那時每走一步就牽動神經酸痛的窘態,是我無法承受的事實,內心遭受的挫折感,讓我自怨自艾。 第一次接近上帝 大姊引領我帶著女兒參與教會的活動。當女兒開心地和其他哥哥姐姐在一起時,我欣然接受牧師的教導。他幫助我學習新約中許多關於苦難的經文,強調神可以把困境改變,轉化為我們的屬靈益處──忍耐、堅毅、品德、成熟、盼望。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困境是生命成熟與完全之前必經的痛苦。我們雖然只想要舒適、安全、無憂無慮,在遭遇苦難,耶穌卻要我們積極學習,並成為他人的祝福。 的確,透過牧師的開導,我的心境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每一次在心中跟著默禱,便使我學習謙卑。藉著禱告,提醒我在這個宇宙的渺小地位。可以將自己的請求,呈現給我信靠的神,這是一種多麼神奇的力量。我的心靈是如此平靜與安舒,也深信會得到幫助。以賽亞書65:24中記載,「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正說話的時候,我就垂聽。」一位英國主教曾說,你如果想要認識上帝,就要看耶穌。我相信上帝會聆聽我的請求。 奇蹟 經過幾次中醫治療,加上硫磺溫泉水的浸泡,以及心靈上安慰,我的腰痊癒了!我恢復優美的走路儀態。不同的是內心多了一個精神支柱,那就是上帝。回想起那段神經被壓迫痛得生不如死的時刻,我就不斷禱告,祈求神醫治我的病痛。哥林多後書12:8-9:「 (主)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是的,祂最後成全了我想要被醫治的渴望。 另一次的經歷,是在女兒兩歲半時,一日下樓梯時,不慎從離地面幾個階梯高處連滾帶甩地摔下來,想當然爾地哭得淅瀝嘩啦。我驚慌地抱住她顫抖軟弱的小軀體,仔細檢察受傷情形,嚇見額頭上腫了半個拳頭大的包,我隨即從冰庫取出冰袋,輕輕蓋在腫包上。女兒仍驚魂未定的啜泣,我將女兒的頭枕在懷裏不斷禱告,求主耶穌減低女兒的疼痛,減少她的身體及心靈受到的影響,恢復像往常一樣的健康活潑。 翌日,女兒睜開眼微笑地跟我說:「媽咪,我的額頭不痛了,都好了。」雖然只是幾句話,我頓時感動不已:一來,上帝又再次聽到我的祈禱;二來,女兒心中也多了一份依靠,那就是上帝的愛。我期望此後她的生命裏,都能倚靠著上帝! 不再恐懼 現在女兒上小一了,讀的是教會學校,我希望她多接近上帝,並學到做人處事的道理。我愈來愈體認到,我的禱告不是從我而開始,而是出於神自己,是祂把對一些事情的關注放在我的心裏,我再以禱告帶到神的面前。 馬太福音17:20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做的事了。」感謝上帝讓我親身經歷這一切,也感謝那些曾經引領我認識上帝的姐妹們。往後,我的人生也許還會再遇到其他挫折,但我深信自己不會再那麼恐懼了,因為靠著上帝加給我的力量、愛與恩典,是夠我用的。

使「他們」成為「我們」

耶穌把我們團契成一個大家庭。 七十三歲的母親戴著老花眼鏡,捧著一本英文文法書,問我:「為什麼這個句子的動詞要用 “is”,那個句子的動詞用 “are”?」我放下手邊的工作,耐心地跟她解釋。母親五年前報名參加成人學校英文班,經常被文法裏的代名詞搞得暈頭轉向。 因為中文會話沒這個困擾,所有的「他」「她」「它」「祂」聽起來是同一個音。這個「人稱代名詞」的問題一直到現在,仍是我的語言障礙。儘管在美國住了廿多年,每逢開口說英文時,碰到“He”、”She” 時,還是得先腦筋急轉彎一下才說出口。代名詞顧名思義,就是代替名詞。這些名詞的「表兄妹」,乍看之下,沒有名詞與動詞來得重要。但是在聖經裏,代名詞卻傳達了一個重要的社區 (community)概念。 主裡都是一家人 在一個屬神的大家庭裡面,基督徒彼此互稱弟兄姊妹,有共同的信仰,敬拜同一位上帝,竭力追求同一個真理。在一個理想的狀態下,以基督為首的教會裏,沒有所謂的「門戶」觀念。一個大公司的CEO(執行長),旁邊坐的可能是一個水管工人;搖滾樂團歌手可以跟圖書館員一同敬拜讚美。在這個社區裏,大家長是耶穌,我們都是神的子民,都是一家人。 也可以說,在這個家庭裏,沒有「他們」,只有「我們」。 兩千年前,在當時宗教領袖與市井小民地位懸殊的社會裏,耶穌力排眾議,結交的朋友包括漁夫、文士、羅馬高官、孩童、稅吏、妓女等。祂身體力行,為天國裡「我們」的概念,做了最好的詮釋。 廣邀嘉賓的盛宴 路加福音裏有一個故事,提到一個主人有天備宴請客。宴客時間到了,他打發僕人出去散發請帖,並回來向主人報告有幾個人RSVP (“please respond”「回應」之意) 。萬萬沒想到,主人大發善舉,卻絲毫不被人領情。所有被邀請的人,紛紛藉故不來赴約。 主人一氣之下,再度差派僕人,吩咐他們「快出去,到城裏大街小巷,領那貧窮的、殘廢的、瞎眼的、瘸腿的來。」(路14:21)  這份名單,在廿一世紀的今日社會裏,可能包括大街上的流浪漢、銀行裏的辦事員、咖啡廳的服務小姐、醫院裏的護士和養老院的病患等人。 等這些人成為座上賓之後,僕人跟主人報告,宴席上還有空位。主人三度派僕人出去,「到路上和籬笆那裏,勉強人進來,坐滿我的屋子。」(路14:23) 末了,主人還撂下一句重話,「我告訴你們,先前所請的人,沒有一個得嘗我的宴席。」(路14:24) 當時的年代,在宗教領袖眼裡,他們自認為神的國度裏只有「我們」,沒有「他們」──社會地位低下的人。他們壓跟沒有想到,因為自大與自義,反而斷絕了自己與神之間的關係。於是「他們」變成了得進神國的「我們」; 而原來的「我們」(宗教領袖),反而被排除在天國以外。 在基督的大家庭裏,「他們」(不分社會階層的非信徒)應該是「我們」(被邀進入天國的人)的一部份;「我們」裏應該包含「他們」。這個道理,是一位牧師朋友教我的。 六十歲的唐凱梭牧師,十幾年前便開始向無家可歸及吸毒犯傳福音。出生自夏威夷望族家庭的他,自從委身上帝後,便如使徒保羅一樣,視世間一切名利如糞土,而以傳福音為終身職志。 唐牧師的主日講道不太旁徵博引,也不講笑話。內容除了聖經還是聖經。可是字字珠璣,把信仰的道理講到人心裏去。他關懷的對象,大都是社會的中下階層,或者一 般人眼中所謂「扶不起的阿斗」。教會成員中,也不乏曾經是作奸犯科的盜匪、殺人犯,及從事特種營業的工作者。 三年前的聖誕前夕,唐牧師誠心邀請我們到他家一同過聖誕。我必須承認,赴約前心裡是有番掙扎。一方面基於文化上的差異,另一方面,知道這些人的來歷背景之後,我捫心自問,實在沒辦法把「他們」看成是「我們」的一部份。然而,耶穌是我們的中保,凡事藉著祂,就沒有難成的事。     全部成了「我們」 那晚,當我一踏進唐牧師那充滿歡笑聲的小屋時,我發覺自己深深的被這個家庭裏的一股向心力所吸引。一位風姿綽約的中年婦女,笑容滿面地,拿著一杯飲料走來跟我打招呼。她開口便問我:“Do you know Jesus? ” (妳認識耶穌嗎?)這個問題如果早一年問我,我可能會支支吾吾地答不出來。但是那晚,我斬釘截鐵地告訴她:「當然,要不然我不會來這裡!」此時此刻,什麼種族、國籍、文化、社會地位,都變得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原本兩個素不相識,來自不同背景文化與社會階層的人,因著耶穌的緣故,生命有了連結與關係。 那晚,屋子裏坐滿了人。「他們」成了「我們」的一部份了。

一隻迷羊的告白

我獨自漂流,孤孤單單,生活在茫茫的曠野上,心頭滿是夢想,心中充滿盼望,尋找我人生幸福的方向。走過平原,踏遍山崗,喝過苦水,陷過泥潭,腳下是羅網,眼前是試探,得來的不易,擁有的短暫,一種失落讓我不安惆悵。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站,前方的道路多迷惘,我已迷失生活的方向;驀然回首,只是虛度光陰與流浪。飽受生活的摧殘,我身體疲憊不堪,我靈裏在呼喊,何處是我理想的天堂?飛鳥有窩可享,螞蟻有家可安,哪裏是我停靠的港灣? 哦!我心目中的青草地,我夢幻裏的溪水旁,如海市蜃樓般消散;人生只是夢幻一場,生命也正逐漸走向死亡。 我的好牧人你在何方?我太自以為然,我再也不敢自作主張;我揚起懺悔的風帆,因為我的好牧人還在等待我歸航。我願真心與你同行,我願實意與你作伴。請你用聖靈的寶劍,將我世界捆綁的繩索割斷;請你用真理的亮光,將我罪惡籠罩的黑暗驅散。 提比哩亞海邊深情的呼喚,還在我的腦海裡迴盪。我願將身體當作活祭獻上,用愛心為祢牧養,用信心為祢爭戰。走在永生的道路上,尋覓我渴慕的錫安山,依傍在主的十架旁。心中似乎有些憂傷:魔鬼猶如一隻隻惡狼,正四處遊蕩顯猖狂,欺騙誘惑最擅長,無數隻小羊正因此而淪亡。快把神教會興旺,還得剛強壯膽靠主加力量。 雖知前方路上還有許多險阻與艱難,然而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拯救靈魂工作尚未完,美好的福音尚待你我去傳揚。這種生活也許平淡又平凡,但卻能使你的人生尊貴又輝煌!

「美好教會」的美好團契

向神向人敞開,得醫治;生命生活充實,讚美主。 剛來的時候,一位朋友說我最多待兩個月。朋友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這是一間韓國教會,我不會說韓語,生活習慣也不一樣。說心裏話,自己也擔心不能堅持,但確定我及孩子應該和先生在同一間教會事奉。 語言不通心意通 現在我在美好教會已經近兩年了。異國他鄉,美好教會讓我找到了家的感覺。雖然語言不通,但我卻感受有如家人濃濃的愛。 在我第一次參加了主日崇拜以後,我決定留下來,因為主日崇拜的讚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好教會有一組讚美隊,在第二、第三堂禮拜時帶領會眾讚美。讚美隊的成員們都有一副好嗓子,聲音裏面帶著一種磁性,非常動聽,我的心常被他們的歌聲觸動。 在國內牧養教會時,最初是在我們家裏,信徒上下樓都要小心,怕影響周圍的鄰居,甚至連椅子都要穿上「襪子」。會眾唱詩讚美的時候,不能放聲高歌。隨著教會人數的增加,心裏又是喜、又是憂──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神的面前,接受了耶穌基督;憂的是擔心會驚動警察,取締教會。但大家在長時間的壓力下,已經習慣了。 我突然意識到,即使我現在已經在一個自由敬拜神的環境,心裡還在擔心著。原來,從前習慣壓力的生命已經有著一種慣性,不習慣現在的自由,也不能享受期盼已久的自由。 接下來的聚會裏,我盡力地放鬆自己。讚美的時候,我也很想和周圍的弟兄姐妹一樣,將手高舉著讚美神,但我的手卻是怎麼也舉不起來。最初並不以為然,以為是民族的不同,性格的不同。但後來發現我心裏非常想和他們一樣,那樣讚美的方式不止是一種形式,而是一種生命自然地流露,全身心地敬拜神、讚美神。有願意的心,卻是不能表露出來。什麼事情如此之重,使我不能舉起如此之輕的手呢? 在教會裏,我是一名傳道人,又是師母,信徒的生活有了問題,都會找牧師和師母談。但師母有了問題,卻不是很容易找到能傾訴的人。中國有句俗語:「男兒有淚不輕彈」。觀念中的韓國男人也應如此,但在教會每一年舉行的內在醫治的聚會上,我的觀念被改變。 高牧師(美好教會的主任牧師)在講道中經常強調,美好教會應該是一個敞開的團契,向神敞開,向人敞開 。生命敞開了,才能得到神的醫治。 生命得釋放與醫治 每一年內在醫治的聚會上,弟兄姊妹們自願將生命被醫治的見證與會眾分享。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弟兄們見證時,竟都淚流滿面。我坐在那裏,覺得有些難為情。 望著他們流著淚的樣子,聽著他們一聲聲的訴說,我突然意識到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幅幅場景,多麼單純、真誠,就像一個孩子在父親面前訴說著心中的委屈,不用顧及面子,放下裏面的自尊,完全地敞開在神的面前。 心靈敞開,帶來了生命的釋放和醫治,也使美好教會充滿聖靈的工作和能力。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教會,就感受到了這種屬靈的氣氛。我相信讚美隊的歌聲,是從被神恢復的生命,發出對神的感謝和讚美。這樣的歌聲怎麼能不打動人呢? 與神交往的經歷 早就聽說韓國教會有晨更禮拜,我以前從來沒有早禱的經歷。第一次參加早禱,我開始第一次用方言禱告。在與神的交往中,那是從來也沒有過的美好的體驗。彷彿一對相戀的人,沉浸在愛裏,彼此牽著對方的手,一刻也不願分離。戀人彼此未必有深切地相知,只有一起走過一段歲月,或是風雨之後,徜徉於彩虹之下的鄉間小徑。主與我彼此仍牽著手,即使不再怦然心動,卻有一份寧靜、幸福、親近,主的手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 我享受著那份親近,什麼也不想說,沒有必要再說什麼,主都知道。只因這份美好的親近,即使生命中經歷了一些風雨也值得,祂要將更豐盛的福賜給我。彷彿耶穌當年所行的以水變酒的神蹟,我的生命發生了質的改變。我的淚水一滴滴地滴下,綻放出一朵朵潔白的百合花,像石頭一樣壓在心上的痛苦裂開,彷彿一顆晶瑩剔透的鑽石展現在眼前。 今天的主日聚會,我和會眾們一起高舉雙手讚美,神在我的生命裏面做了奇妙的工作。我的生命被釋放了,享受著自由,以及與神更美好的親近。 提升生命的質量 在地上生活的人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圈子:親屬、校友、同事、娛樂等等,這些生活的圈子裏面有親情、愛情、友情。然而,人在生活中追求生活的質量,但無意中卻忽略了生命的質量。基督徒是神的兒女,他們在地上有一個屬神的家,這個家就是神的教會,教會是一個屬靈的團契,在這個團契裏面,神的孩子更加追求生命的質量。 小組聚會的時候要盡情的享受團契的美好,要準備最好的菜肴,要彼此敞開,聊聊孩子的事、工作的事、家裏的事,一起讚美、禱告。在信徒的生命得到醫治,得到改變、得到重建的過程中,你能看見聖靈的工作,你會經歷神的能力,教會也因著生命的更新而復興。 生命在神的裏面健康地長大,成熟,結果子。如果生命出現了問題,就要向神敞開,只有敞開才能得到醫治。 兩年過去了,在美好教會我已經不覺得自己是外人,因為這是神的家,裏面有神的愛和聖靈的工作。感謝神將我們全家帶到美好教會,美好教會真是一個美好團契。

燕京大學首任校長

真理、自由、服務,揭櫫燕大的精神與標的。 中國歷史上很少有像司徒雷登這樣的美國人,一位基督教的傳教士兼教育家,他豐蘊的一生,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宗教、教育、新聞、政治等領域都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 影響近代中國深遠的人物 然而曾經扮演著影響中國近代史的一位重要人物,司徒雷登隨著廿世紀下半葉的時代變遷,幾乎已被湮沒或遺忘在歷史的深處了。直到了08年末,他又重新出現在全球華人的視線中。 1949年8月任美國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共產黨軍隊攻占南京三個多月後黯然離開中國返美,懷著無奈與遺憾,告別了這個他前後整整生活了56年的國家。2008年11月17日,在他離世46年後,其骨灰終於依其遺囑,從美國運回他的出生地中國杭州下葬,這是他臨終前魂牽夢縈的國度。在他的墓碑上只是簡單地以中英文刻著這麼幾行字:「司徒雷登,1876-1962,燕京大學首任校長」。碑文雖少,或許這就是對為人謙遜、行事低調的司徒雷登一生的最好寫照。 作為傳教士和神學院教授的司徒雷登,曾以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愛人以德的精神,竭力履行光榮使命,在落後的中國盡心傳佈福音;對中國底層民眾和學生,施以愛心與關懷。身為教育家的司徒雷登,曾為創辦燕京大學奔走呼號,在中美兩國間四方募捐籌集辦學經費,終於建造了近代中國規模最大、質量最高、環境最優美的一所大學;我們才知道這位燕大首任校長,為中國培養社會有用人才殫精竭慮,在他哺育下,燕大英才輩出,成為近代中國學術水平最高的教會大學。 任職外交官的司徒雷登,曾傾心於力圖促成國共和談,希冀中國通過和平談判方式組成聯合政府;我們才知道這位戰後美國駐華大使,為建立國府敗退後的中美全新關係,盡了可稱得上是最大的努力。 可以說,司徒雷登參與了動蕩的中國近現代史的長期進程,他的成功和辛勞,曾廣泛地贏得中國人民的尊敬;他的失敗和無奈也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對應著中國社會脈動的感應和深刻的歷史背景。 傳教士兼教育家 司徒雷登一生從事過多項事業,特別是作為教育家,他是成功優秀、深具影響力的。這不僅因為他蓽路藍縷創辦了燕京大學,又主政燕大期間取得不凡成就,更在於他為中國教育,確立了一種全新、切合現代的辦學和教育理念。 司徒雷登的父母都是早期到中國的美南長老會傳教士,從血統上說,他是一位純粹的美國人,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父母主管杭州基督教天水堂,司徒雷登即出生在天水堂教士住宅。他11歲時回到美國維吉尼亞州上學,在大學期間受「學生志願國外傳教運動」的影響而轉到神學院,遂立志於傳教。 作為一個生在中國,並對中國懷有深厚感情的美國人,司徒雷登把燕京大學看作是自己畢生的事業,認同這所大學是「中國人的大學」。而他創建這樣的一所新大學,是為了可以更好地服務中國。司徒雷登與燕大,彷彿根本就已融為一體。他可謂當時燕大的靈魂人物,燕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他的個人努力之上。這位主持校務工作長達廿七年之久的大管家和主政者(1919-1945),在當時的燕大師生中受到極高的推崇,而被譽為「燕園之父」。他無愧於這一稱號,乃因為他所確立的「燕大精神」。 成為最有用的學校 他在民族危機日益深重的1933年,明確地提出辦學目標:「我們的目的,是要養成一種合作、建設、服務人群的精神,以服務社會國家……我們不是要變成世界上最有名的學校,也不要成為史上最有名的學校,而是要成為『現在中國』最有用的學校。」目的很清楚,就是強調大學教育是要服務「現在中國」。 司徒雷登主政燕京大學期間,提倡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原則,他保障燕大教職員及研究者,在教學和研究時不受校內外制度和勢力的干預,給燕大學者們一個自由教學、自由討論學術觀點的場所,以無障礙地傳播他們的專業學識。他要求燕大的學生,既要中國化,又要國際化。因此對師生的政治立場不加以干涉。 在北京淪陷期間,燕大選擇了一條最難堅持的道路,既沒有內遷到安全的地方,也沒有接受日本的奴化教育,而是堅持獨立的教學理念,為此他甘冒牢獄之災。在他的努力堅持下,燕大校園裏充滿著濃厚的學術自由、思想自由的空氣,具有很強的學術多元包容性。 司徒雷登校長以自己對中國的熱愛,作中國教育界人士都望塵莫及的工作,取得中國教育界人士都難以望其項背的成就,對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可謂功不可沒。堪稱中華民族偉大教育家蔡元培校長外,又一位傑出教育家。 在有關司徒雷登的著述裏有不少他的老照片,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到司徒雷登在燕大校園裏與學生交流討論、鼓勵他們、專注於學術的和藹可親的樣子,我的心裏總是會心一笑,覺得這才是教育家,一個生命飽滿、無比地熱情、單純、徹底的教育家。 聲譽卓著的教會大學 二十世紀的頭二十年裏,教會大學在中國的發展進入了奮興時期,越來越多的來華傳教士意識到建立教會大學的重要性。由於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震驚了中國的知識界,戊戌運動把改革教育作為革新政治的前提,中國興起了廢科舉興學堂的教育改革浪潮。來自國立高等學府的競爭壓力,促使教會大學必須增加完備的實驗室和圖書館,聘請更多更好的教師,從質量上和公立大學抗衡。 這種時代背景下,中國許多教派的大學合併。經過十幾年的談判、聯合,組建成後來的燕京大學。作為一所教會學校,其首要的目的就是傳播基督教,1916年時任校長的Lowry(燕大前身的校長)在會議上談到創辦這所大學的初衷,講到:「這所大學的建立,是為了使四萬萬人民都基督化……中國幅員遼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使它有可能維持這麼多的人口。它將有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燕大建在這個大國的首都中,有可能為中國革新做更多的工作。除了傳播福音以外,沒有其他任何方法能比。」 之後接管燕京大學的司徒雷登很清楚燕大的這個使命,便提出了允許學生宗教信仰自由的觀點。司徒雷登認為:「燕京大學的創辦,是基督教事業中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它不但能為信徒子女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更能為教會培養工人…。我要求燕大一直保持基督教的風格與影響,但同時要求它不被人看作是宣傳運動的一部分。學校不應該要求學生必須參加禮拜,也不應該強求他們參加其他宗教儀式;既不能在學業上優待信教的學生,也不能在學業上給不信基督教的學生設置障礙。燕大必須是一所經得起任何考驗的大學。」 燕大不強迫學生參加宗教活動,並不等於不為有信仰的學生創造學習和深入研究基督教的條件。事實上,司徒雷登在「保持基督教的風格與影響」方面傾註了大量的心血。這方面最為突出的,當屬燕大的宗教學院。1925年,在眾多教授的倡議下,燕京大學利用在教育部立案登記之際,將原神學科和宗教系合併,組成了宗教學院,並把招生對象擴大到在職的教會工作人員。 作為第一所基督教神學研究院,燕大宗教學院不僅在中國高等神學領域內一直處於領袖地位,而且曾被譽為遠東第一流的神學教育機構。 燕大的基督教社團辦得也有聲有色。早在1919年,燕大就存在著一個忠實履行和貫徹基督教辦學理念的機構──證道團(Apologetic Group)。他們隨即發行了一份雜誌《生命月刊》,以「闡釋基督教義之真理,並促進基督教改革運動」。證道團是燕大的一個核心組織,這個證道團是由北京的十幾位基督教學者針對新文化運動中反基督教傾向而組成的。該組織的宗旨是「一方面證明基督教與時代精神相適應,並為當時代進化的先驅;一方面要坦白的討論教會內部的各種問題,作革新教會的準備。」 燕大的基督徒團契也非常興旺。五四運動爆發後,全國興起了「非基督教運動」,主要以中國知識分子為主力,強調宗教與教育的分離,社會各界很支持。在此壓力下,中國政府頒佈外國人在華設立學校要求,禁止學校以傳播宗教為宗旨,不得以宗教為必修課。因此神學院無法正式併入燕大的組織系統。司徒雷登希望整個校園都能夠彌漫著基督信仰的氣息,於是想出變通的辦法之一,就是設立「燕大基督徒團契」,來對學生傳福音。 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 燕大校訓的由來有一個典故。司徒雷登剛到燕大工作幾個月後,他與幾位教師同工準備為學校制定一個校訓。他們都是出生在中國的外國人,都認為教會大學應該既能夠涵蓋宗教信仰,又具有科學的精神與方法,及大無畏的探索精神。有人主張採用《聖經》中的經文:「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太20:28, 可10:45,即「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做燕大的校訓。司徒雷登立刻想到第三任美國總統托馬斯•傑弗遜用希臘文鐫刻在弗吉尼亞大學校門上方的一句經節:「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8:32)。因此把這兩句話結合為一句:「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務」(Freedom Through Truth for Service)。 燕大的這一校訓很快便滲入到學校的各個方面,它不僅見諸於學校的精神生活、學生的出版物、象徵性的圖案和校歌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學生的心靈,成為大多數學生的生活準則。他們立志付諸實踐,並把它作為衡量周圍人群的標準。其中一些學生追隨政黨後,還是忠誠地履行這一校訓,為民眾做有益的事。廿世紀上半葉沒有其他任何大學的校訓,能對學生產生如此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司徒雷登奉行寬容的治校態度,提倡教授治校的理念。凡是有才學的學者,不問其個人宗教信仰、政治傾向和學術流派如何,一概誠懇聘請。他說過:「我的任務,是讓老師盡可能自由地、去從事他們的工作。」他全力邀聘當時的中國著名學者、甚至學術大師來校任教,藉以提升燕大知名度和學術地位。在他的努力下,一大批思想學術界方家名宿,紛紛奔赴燕京大學,造成燕大一時名師雲集。有大師方有高材,燕京大學為中國培養了一大批優秀人才,燕大的校友在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和學術界輩出賢才而具有深遠影響。 而真正讓燕大開拓國際學術視野的,則是1928年春成立了著名的哈佛燕京學社。並設立燕京學社北平辦事處,與世界一流大學進行各種學術交流。 到了1930年代,當時的燕大已經享譽國際,而躋身於世界一流大學之列,也成為當時中國最美麗和最有成就的大學。畢業生活躍在中國的政界、教育界、宗教界和其他領域。可以說,燕京大學在中國教育近代化過程中,起著某種程度的示範與導向作用,是中國近代教育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篇章,為中國高等教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卓越貢獻。 重振燕京大學的精神 緬懷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在我的腦海裏揮之不去的是,一個真正教育家的風範,和大學教育的真諦。這在中國逾半個世紀後已然漸趨式微了。司徒雷登和燕京大學的這種躬身力行、實踐出來的基督信仰教育思想,才是最應該被我們後人所記取的,如今當我們感受這位教育家的超拔與熱忱,感受這所教會大學的純真與執著,也希望能使當前中國的教育現狀和基督信仰狀況為之提升。…
Read more

海倫婆婆

異地他鄉不速客,天國團契同心人。 那一天剛抵達澳洲一個陌生的城市,餓著肚子把單車組裝完。騎出機場時,太陽在雲層底下玩起了「躲貓貓」,最後還飄起了細雨。我安撫著不斷嘰呱亂叫的五臟六腑,頂著風,奮力的在風雨中緩慢前行。黃色塑膠雨衣套在我的身上,不斷隨風吹動,鼓脹著像顆熱氣球,而大卡車不斷在我身旁高速的狂飆而過。 在異鄉迷路了! 循著道路指示,我還是迷路了,我不斷地穿梭在滿是丘陵陡坡的小鎮中,找不到目的地與方向。 就像有感應似的,一位女士,海倫婆婆恰好出現在她白色小屋門前,拿著水管灌溉花圃。看到停駐在她門前的我,露出了微笑。我詢問她:哪裡可以找到露營地?哪一條路才可以通往下個小鎮?哪裡可以買到食物?也許是疲憊與飢餓,我一連問了好幾個問題,想趕快找到當晚的露營地休息。 她關起了水龍頭,客氣地招呼我進屋。我將身上的雨衣披在門旁,水滴沿著髮絲滴落在我的胸前,我又濕又冷的坐在柔軟的沙發上。她遞了杯熱茶給我,戴起了老花眼鏡翻閱地圖,認真尋找前往下個小鎮與露營地的路線,試著為我找出最佳路線與住宿。與我討論與查看了三十鐘後,她遺憾地告訴我這附近沒有露營地。當時外面正在下雨,她接著說:「妳願意的話,今天要不要住我家呢?」她慈祥的目光,讓我疲憊的臉露出了笑容,馬上點頭如搗蒜。 溫馨滿滿的接待 海倫婆婆是個很虔誠的基督徒,生了四個女兒,四個女兒都已經結婚生子了。而她閒暇之餘就是養花種菜,並收看牧師講道的節目。她帶我參觀了她的花園與菜園,玫瑰、康乃馨、蕃茄、玉米、蘋果、小黃瓜、豆子、及其他花卉蔬菜。名稱其實我並不瞭解,但是,每一樣果菜都長得很茂盛,每一種花聞起來都很香。她問我喜不喜歡吃豆子,我說喜歡,她就拔了兩把要我帶走。又問我喜不喜歡花,我說很香,她又摘了兩朵給我。 室外仍然在飄著細雨,到了晚上雨勢轉大了。聽著外面轟隆隆的雨聲,我說很謝謝她,幸運的我可以留在溫暖的房內,而不是在外面搭帳篷。她問我:「知不知道妳為什麼會在這裡?」我疑惑地說,「我不知道?」,然後她認真地告訴我:「這一切都是神的旨意!」我們都笑了,這都是因為上帝的緣故。 她打開我們研究了好久才運作的電視第四台,收看牧師講道,然後翻開寫著耶穌所給的“Message ”小冊唸給我聽,又為我播放了一片描述一個基督徒被聖靈充滿的見證影片,並為我複述影片中的重點。我們吃著好像永遠吃不完的巧克力,一邊討論耶穌的話語,她說:「當妳全心全意的相信耶穌時,妳的身心靈將會被喜樂充滿。」 一個82歲的老婆婆,滿是喜悅、神采奕奕地和我分享信仰的力量,直到深夜,我的心深為所動。在神的國度裡,我們之間沒有隔閡,心也沒有距離。 因為單車旅行的緩慢,讓我因而有很多的機會接觸沿路的旅人與在地居民。上帝讓我經歷到:只是以一個友善的微笑,一個真心的問候,就被善良的當地人接待到他們家中,有能夠遮風擋雨的地方可以安穩入睡。這些真心的關懷與善良,溫暖我心懷,不用言語就能感受得到。

愛的贖價

美金十元,贖幾隻被囚的小鳥;生命鮮血,贖萬千人類的靈魂。 在新英格蘭的一個小鎮上,復活節的早晨,托馬斯牧師到教堂去主持禮拜的時候,手裡提著一個破舊、銹跡斑駁的鳥籠。他走上聖壇,把鳥籠放在講台上,弟兄姊妹們都愕然了。這時,托馬斯牧師緩緩開口講了他昨天的經歷。 昨天他穿過鎮子的時候,迎面碰上個小男孩,手中就晃蕩著這個鳥籠。幾隻小鳥瑟縮在籠子裡,寒冷和恐懼使牠們全身都在顫抖。 他攔住那個男孩問道:「孩子,你手裡拿的是什麼呀?」 「只不過是幾隻上了年紀的野鳥。」男孩回答說。 「那你要把牠們怎麼樣呢?」牧師又問。 「帶回家去找點樂子。」他說,「我要好好折騰牠們,把牠們弄得筋疲力盡,再一根根地拔掉牠們的羽毛。我想這一定挺有意思。」 「但你遲早會玩厭了的,那時你又要怎麼處理這些小鳥呢?」 「啊!我養了幾隻貓。」男孩怪笑著,「牠們可喜歡小鳥了。」 願付贖價的牧師 托馬斯牧師沉默片刻,忽然說道:「我想買下這些小鳥,你開個價吧!孩子。」 「什麼?」男孩子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得了吧!牧師,您不會喜歡這些鳥的,牠們只是些普普通通的野鳥,既老又笨又難看,叫聲也不好聽。」 「開個價吧!」牧師又重複了一遍。男孩子懷疑地打量著牧師,似乎在琢磨著他是不是瘋了。 「十美元,怎麼樣?」牧師立刻從衣袋裡掏出一張十美元的鈔票遞給他,男孩子扔下鳥籠興沖沖地跑了。 牧師小心翼翼地提起籠子,向街心公園走去──那裡有一棵大樹,樹下是綠茵茵的草坪。他把鳥籠放在草坪上,打開籠門,輕輕地拍著柵欄,柔聲哄出籠中的小鳥,把牠們放飛了。這就是鳥籠的由來。然後,托馬斯牧師又講了另一個故事。 付更高贖價的耶穌 有一天,耶穌碰上了剛剛從伊甸園回來的撒但。那魔鬼手中拎著一個以罪和死為柵欄的籠子,幸災樂禍地狂笑道 :「看哪,我把全世界的人都抓進這個籠子了!這些人都經不起我的試探和引誘,統統掉進了陷阱!整個兒世界的人都掉進去了!」 「那你打算把他們怎麼樣呢?」耶穌問道。 「拿他們找點樂子啊!我要教他們怎樣玩弄感情、背信棄義,怎樣縱情聲色、沉淪墮落;怎樣彼此詆譭侮辱、相互結怨仇恨;我還要教他們如何製造和發明各種致命的武器,訓練他們互相殘殺──這該多有意思啊!」 「然後呢?」耶穌又問。 「啊哈!」撒但狂傲地瞥了祂一眼,「然後就把他們都毀滅掉!」 「我要買下這些人,你開個價吧!」耶穌平靜地說。 「得了吧!你不會喜歡這些人的,他們都壞透了,簡直是十惡不赦,而且全都忘恩負義,你救他們,得到的報答只會是他們的仇恨!他們會對你施盡凌辱唾駡,還會把你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沒有誰會願意救贖這樣的罪人!」撒但嘲笑道。 「開個價吧!」耶穌仍舊平靜地重複道。撒但的臉上露出陰森森的冷笑:「他們的贖價就是你的鮮血、眼淚和你的全部生命,怎麼樣?」 「成交!」耶穌無懼地回答。然後,祂就付出了這贖價──這愛的贖價,祂付出了鮮血、眼淚和全部生命。 托馬斯牧師講完這個故事,沒有再說什麼。他提起那個鳥籠,默默地走下聖壇。

74飛揚通訊

信徒和慕道友同蒙益處 有沒有可能一篇信息同時適合基督徒和慕道友,兩者都能獲得益處?在基督徒聚會的場合,常有兩者同時出席的情況發生。培靈會來了一些慕道友,可能是他一生惟一的機會接觸基督教,如果講道內容能打動他的心扉,引動他歸主,多好啊! 佈道會的與會者95%是基督徒,信息內容如果是簡單的罪、信、悔改,慕道友可能會決志,但百份之九十五的基督徒並沒有新學習,太可惜了。 李順長牧師關心上述的矛盾,花了廿餘年光陰,鑽研如何同時向基督徒和慕道友講道,稍有心得,在信息內容、經文選擇、結構層次的推演、例證的引用等,下了苦功。感謝神的記念,每一次聚會都呼召人回應,許多慕道友來到台前。 謝建邦牧師現在也習慣使用這些內容的方法,所到之處引發熱烈反應。兩位牧師腳蹤所到的歐,美、亞、澳等地,會眾都很能吸收投入。效果很好,每一年都有一千多人決志歸主。 講座成功的要素 講座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下列三項: 一‧福音生活化,生活福音化 把基督教如何美化人生的大能,以生活化的語言推介出來。會眾很容易接受。這種訴求方法大體上引發很好的回應。 二‧注重應用、盼望 講道的內容,解經固然重要,應用可以說更加重要。沒有神學素養的一般人很難掌握歷史、背景、原文、字義等概念,但人人都能欣賞聖經應用,來美化人生的救恩。大部份世上的人都活在傷害、失望、破碎、挫折、焦慮、愁煩、軟弱中,聖經的信息帶來醫治、盼望、整合、得勝、平安、能力,必然是受歡迎的。 三‧個人、親子、婚姻、職場 每個人都關心的人生四大領域是:婚姻、親子、職場、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情緒)。聖經真理如何提升我們,這四方面的生活品質,這方面的教導是必然受歡迎的,也是基督徒和慕道友都關切的。 聽友迴應 今年四月份在廈門益家美舉辦的飛揚和諧人生講座。兩大主題內容是婚姻家庭和親子教育,真讓我受益匪淺。在聽課的時候,我好幾次心潮澎湃,熱血沸騰。真的很希望自己也能成為傳播福音真理的人,帶給眾多的弟兄姐妹莫大的鼓勵與祝福。也帶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及所在的城市和國家,一絲亮光,和一點改變。 但是我需要主的帶領,需要學習,需要裝備。我很喜歡飛揚人生的理念,以神的大使命為出發點,強調平衡的去看待每件事情,不偏左右極端,且很有智慧地把福音生活化,以現代人的語言向當代人傳講耶穌,同時又能把聖經的真理,活生生的應用在人們的生活裏面。 我迫切地盼望十月份的到來,好讓謝牧師及飛揚協會的和諧人生講座,再一次更新廈門教會。 會長李順長牧師六-八月行程 六月 1日-12日 馬來西亞 1日 柔佛新山真理長老會 2日 馬六甲城門教會 3日 伯特利堂神召會 4-6日 吉隆坡教會聯合特會 6日 怡寶花園浸信會 8-11日 馬來西亞浸信會神學院教課 10-11日 檳城浸信會 14-18日 培訓 24-26日 香港職場贏家講座 七月…
Read more

神奇的感染力

羅馬火車站旁,縱橫幾條街,有鞋店、童衣、成衣、食品、餐館及雜貨店。這條原本蕭條的街道,只有十幾年的時間,就被來自中國的溫州人,把它經營成為極富生氣的商業小城。 我在羅馬教神學時,聽溫州人自豪地述說奮鬥史,心中很是敬佩。後來到了巴黎、莫斯科,看的聽的也是相似的故事。溫州人精於經商賺錢,被人稱為「中國的猶太人」,我開始好奇,這到底是什麼因素造成的?經過分析整理,大體上我找到了一些答案。 原來溫州三面環山,一面近海,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加上人口眾多,農作收成無法維持一家溫飽,於是許多人被迫出外經商謀生。有些人機靈,懂得掌握機會,在外地發了財,闖出一番事業,就激起更多同鄉人紛紛跟進,便在當地形成出外打天下的浪潮。 這些在異地的新移民互相團聚成小族群,彼此幫助,形成一股勢力。年輕人耳濡目染長輩做生意的路徑、手腕,養成了敏銳的商業嗅覺,掌握了兩大優勢:右手是歐洲龐大的市場需求,左手是中國生產力強大的製造廠、廉價的工人和原材料供應鏈。這股出外奮鬥打天下的經商氛圍,時間久了,人數多了,自然產生為數不少的溫州人企業家。 溫州人互相感染,形成商業文化的過程,很像教會的團契生活。我們在團契中互相感染,彼此薰陶,逐漸增加屬靈的敏銳度。在教會團契的圈子中久了,我們的思想、態度、反應、情緒將會逐漸基督化。弟兄姊妹之間交往(fellowship ) 就有這種神奇的相互感染力:在敬拜禱告中與神靈交,接受聖靈的薰陶,人格逐漸美化。 相互支持(mutual support) 的作用力已被行為科學肯定,並且善加利用。例如無名者戒酒會、戒毒會等社會組織,一群酒癮者在成功戒酒過來人的引導下,坦白自己的問題;其他組員的接納鼓勵與交流,能增強他被醫治的療效。 近廿年的各門各科研究報告,都指出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性──人的智商(神經叢數目) ,不只取決於基因,也取決於兒童時代親子之間互動的頻繁度;抗沮喪的療程,不應只包含藥物的控制,也應包含社交支持網的建立;中老年人保持社交活躍,有助於舒緩失智症及老人癡呆症。因此有好朋友分擔重擔的人,抗壓能力比較強,患病率也較低。 這些研究成果,都見證了基督教信仰強調團契相交的重要性。根據新約聖經,教會的四大功能是:進入幔內敬拜、出到營外事奉,構成了十字架的縱軸;對內團契、相愛,對外廣傳福音,則構成十字架的橫軸,而形成一幅極美麗的平衡圖畫。 2009年夏天我去達拉斯某教會主領營會,結束後順道探訪住達拉斯的女兒、女婿和兩個小孫子。女兒告訴我,五歲的兒子安得烈自動請求父母,帶領他作決志禱告,成為基督徒。一個五歲的孩子可以明白耶穌基督的救恩,這是聖靈藉著親子間的互動,以成就偉大工作的一個活例證。 本期雜誌主題「團契」,探索人與人之間相互的作用力。善用信徒間彼此的相交,誠然可以引動個人和教會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