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外公的遺產–凡事謝恩

「阿傑,快點準備一下,外公出車禍入院了。」剛從學校回來的我,丟下書包,就和母親坐計程車往醫院去,一路上母親訴說著車禍的過程,我無法釋懷肇事者的不小心。 我們到達醫院後,便立刻趕忙往外公的病房去,推開門後,看到外公的腳已包紮起來。這時他也已經可以自己起來吃東西,這讓我和母親鬆了口氣。 接著有許多訪客來探望,其中一位是外公的律師朋友,他說願意幫外公出面索取賠償費,甚至要訴諸法律途徑。這時外公很輕鬆地說:「凡事感恩,我沒有生命危險,不要去追究了。」外公的朋友覺得外公很笨,氣得不想多說便離去。我問外公:「為什麼不索賠?我們至少要對方賠撞壞的機車啊!」外公説:「無論任何事發生,我們都要用感恩的心去面對,因為這一切都有上帝的美意。既然是上帝的美意,還有什麼可以計較的呢?」外公對肇事者的寬容,不但使他因此交到一位好朋友,也為上帝找回迷失的羊。 事後,外公常提醒我們要「凡事感恩」,他自己更是身體力行,對於每件事,他都以感恩的心去面對,即使被欺騙也感恩,被傷害也感恩。我真的覺得外公很傻,但他卻自得其樂,因他在「凡事感恩」之中,體驗到上帝的恩典。就是在他人生的最後時刻,他仍然不斷地告訴我說:「凡事感恩」。外公最後的提醒,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 工作上的瓶頸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無論在生活、工作上都會遇到困難,有時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有時則被困在瓶頸中。我也不例外,總是在生活中遇到一些問題。當學校將畢業之際,同學都會開始注意身邊是否有工作機會,無人可避免這個挑戰。我在學校的最後一年,經由學長的推薦,找到服事工場。但是因為學校的規定和身份的關係,我暫時以實習的身份來服事,他們願意給我少許的工價,來支持我的生活費。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他們並沒有照原定的承諾來做,但我仍舊盡心事奉,不過心中難免會有疙瘩,因為我需要生活。當我求問上帝時,我想起外公的提醒─「凡事感恩」,外公的見證一幕幕出現在腦海裡,我深知「凡事感恩」是我面對這樣處境的法寶。感謝上帝,因為有這樣的際遇,我學會如何控制金錢的使用,同時也經驗到上帝的供給。我發覺視野變廣了,不再拘泥小節。 凡事感恩的習慣 在我將離開校園之際,他們決定要我留下繼續工作,我抱著「凡事感恩」的心接受這邀約,雖然之後,仍然發生許多令我感到頭痛和失望的事情,但「凡事感恩」的態度讓我經歷到上帝的恩待,也學會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課程。我體驗到「凡事感恩」是奇異恩典的彰顯 ,「凡事感恩」已經跟我有分不開的關係,我也深感「凡事感恩」已經溶入我生活之中。 那天接到醫院的通知,父親洗腎的血管破裂,他流了很多血,整個人也非常虛弱。我們在病床旁十分地擔心,再加上醫生說有生命的危險。聽到這個消息,我整個人都呆了,心想事情怎麼會變成這樣,父親只是來做胃鏡檢查啊! 回到家裡,看到自己正在寫的外公的見證──「凡事感恩」,心中感慨萬分。面對這樣的景況,叫我如何「凡事感恩」?我向上帝禱告說:「面對這樣的狀況,我沒有埋怨,就算很有見證,如果要我感恩,我做不到。」 我心中整天被這樣的掙扎壓得喘不過氣,耳邊也不斷出現:「孩子,你要凡事感恩」的聲音,但是我的心中卻回應著:「我無法做到,我真的沒有辦法做到。」當我感到心情越來越沉重時,有個微小的聲音告訴我:「孩子,試著開口感恩吧!」 神啊!求你幫助 我含淚說:「上帝,求你幫助我,教導我開口感恩。」我慢慢地開口為父親所面臨的狀況感恩,我的心不再沉重,我將父親交託給上帝,我的信心隨著增添,我整個人隨之開朗。禱告之後,我回到醫院,看到父親恢復的狀況很好,使我更具信心與父親一起向上帝獻上感恩。這件事讓我再次因「凡事感恩」的態度,經歷上帝的同在。 外公的提醒,幫助我瞭解「凡事感恩」的真義;外公的見證,讓我體驗到「凡事感恩」的奇妙;而我自己的處境,更加使我經歷到「凡事感恩」的恩典。父親的病,將「凡事感恩」的真理帶入我的生命中。現在的我,已經學會在「凡事感恩」之中,數算著上帝的恩典。我的視野因此變寬廣了,也更有信心去面對各樣的人生際遇。

做個理財高手

隨著我們來美國居住的年頭逐漸增長,我們完成了學業,開始了事業和家庭,並開始投資。很多人都有買賣股票和房地產的經驗,在今天這個時代,有投資的概念和懂得如何投資當然是很好的。 您是否有理財的概念,並懂得如何實際理財?這在現代人的生活中,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課題。 安排家庭資產的順序 理財最基本的概念是合理安排家庭資產,它是投資的先決條件。如果一個人用自己的生活費去買賣股票,無異於用吃飯的錢去賭博。 這樣的投資通常都缺乏充分的分析,所帶來的結果也就不會好,不但不能夠幫助改善家庭環境,反而每況愈下。家庭理財金字塔是這樣的(請看右頁圖)。 這個金字塔的最底層是保護,即保護家人的身體、生命和財產。它之所以在金字塔的最底層,是因為只有保護好了家人和家庭財產,這個金字塔才穩固,才談得上儲蓄和投資。 能夠幫助我們達到保護目的的金融工具是保險,包括健康保險,和各類保險產品(p.17「永不課稅產品」項有說明)。 做好了保護之後,如果還有剩餘的錢,我們應拿來儲蓄。儲蓄帶給我們的是應急的能力和安全的資本回報。一個家庭至少應留4-6個月的生活費作為應急資金(Emerg-ency Fund)。 應急資金應放在最易拿到的地方(不是說家裏喲,而是銀行的儲蓄賬戶),不要將應急資金放在幾個月期或更久的CD裏。因為到用錢的時候,如果CD還沒到期,想拿出來就要支付罰款了。 此外,各類的退休基金也都屬於儲蓄,因為它們能夠帶給您相對安全的資本回報。這些都屬於合資格基金(Qualified Plan),必須遵守美國聯邦稅局在59歲半之前不能拿出來的規定。這類基金包括:傳統IRA, Roth IRA, Simple IRA,Sep IRA, Annuity, 401(K), 403(B), Pension等等。各類的教育基金如:Educational IRA, 529計劃等也在此類。 在您有了保護和應急資金及儲蓄後,在金字塔的最上層,您可以考慮投資。投資可以通過投資股票和房地產,它是高回報高風險的,是會賺也會虧的。所以一定要用餘錢來作投資,這樣即便虧錢,也不會影響正常的家庭生活。有這樣一個理財的金字塔,您的家庭就處在非常穩固的地位上。 明白你的稅賦狀況 在介紹各種金融產品之前,讓我們再從一個稅賦的角度,來查看市場上的各類金融產品的稅務後果對我們每個人的影響。 美國的稅賦很重是無可置疑的,聯邦所得最高稅率是39.1%,加上社會安全稅 (Social Security Tax) 15.3%等雜稅。若住在加州,個人所得稅率高達9.3%。 這樣算來,一個人的收入半數以上要分給「山姆大叔」(IRS)。即使您不是付最高稅率者,從下面的數字您也會驚訝地發現,原來稅賦對每個人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根據Tax Foundation的數字統計,2003年美國人平均用前74天的工作收入付聯邦所得稅,再用接下來35天的收入所得付州和地方稅,即2003年前109天,您都在為美國政府稅務部門作無償工作。 這也是為什麼4月20日(第110天)被稱為「Tax Freedom Day」(稅務自由日),即從那天起,您開始為稅賦以外的生活所需而工作。所以在您選擇購買任何一種金融產品前,都要清楚地知道它的稅務後果是什麼,以及如何合理避稅。這是個人理財計劃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考量。 把所有的金融產品按課稅與否及先後,重新歸類可分為三大類:(1)及時課稅類,(2)延遲課稅類,(3)永不課稅類。 ( 1)及時課稅類產品包括有:銀行儲蓄(Savings)及支票(Check-ing)…
Read more

用心經營

日本的一個鎮上,有一家專賣高級點心的鋪子。點心的價格相當昂貴,因此進出的客人,大都是穿著體面的中上階層人士。 一天,一個衣衫襤褸的男人推門進來,他要買一個豆沙包。這是件不尋常的事,所以店裡的店員雖已裝好了他要的包子,但仍為著是否要像對待一般顧客那樣禮貌地遞給他,而稍有猶豫。 目睹這情景的店主輕聲地對那店員說,「讓我來吧!」於是店主親自將裝好的包子,遞到那人手裡。在接收他錢時,店主又深深地向他鞠了一躬,「感謝光臨!」 待那個人出門後,店員不解地問店主說:「我記得過去店裡,不論來了什麼樣的顧客,老闆您從來沒有親自為他遞送點心,都是由我們店員或經理接待的。為什麼您今天會親自接待那個人呢?」 店主回答說:「的確,平時這些工作都是由你們來做,難怪你會感到不平常。但你要好好記住,所謂經商的技巧,就是平時來光顧商店的每一個客人,都是值得我們感謝的。而今天的那位客人,情況則有所不同。」 「有什麼不同呢?」 「平時來我們店裡光顧的客人,大多是有錢人,他們會來我們的店買東西,是一點也不希奇。可是今天的這位客人,卻只是為了要品嚐一下我們店裡的包子,而願意把自己的一毛錢、兩毛錢(可能是僅有的一點積蓄)都掏出了,恐怕再也沒有比這更難能可貴的事了。對於這樣的顧客,身為店主的我親自來接待他,是理所當然的,這可是生意人很重要的經營之道啊!」 這個小故事深深地感動在日本素有「經營之神」的松下幸之助,他是松下電器公司(Panasonic)的創始人。每當人請教他經商之道時,他會特別題起這個故事,以及他自己得到的啟發。 少年時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過四年的小學教育,後來因父親生意失敗,所以他曾離開家到大阪去當學徒。 「當我剛剛從電燈公司辭職,獨自一人開始做生意時,我完全是個門外漢,對做生意沒什麼概念。聽到這個故事,讓我深刻地銘記在心。我覺得這個店主對客人懷有的感激之情,正是生意人應有的經商態度。」松下深有感觸地說道。 1918年,23歲的松下在大阪建立了「松下電氣器具製作所」。從製作池燈、電熨斗、無故障收音機、真空管、晶體管等,一個又一個的產品成功地問世。七年之後,松下幸之助成了日本收入最高的人,松下電器也成爲世界著名的綜合型的大型電子企業。 「我自己經常在經商之餘,盡可能多體驗故事中店主所說那經商的信念,並且努力拼博,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成就。」 在勉勵年輕的後進之時,松下語重心長地說:「故事中,店主的那種態度和行為,不單是在生意職場上的人要注意,事實上,也應該是每個人在待人處事上應有的態度。」

枯樹寒枝之美

寒冬枯樹說:前面還有另一個生命! 生長於中國的北方山區,從小她就學會了和樹木做朋友,也不曾厭煩寒冷的冬季。除了那種不落葉的針葉松外,其它眾樹都蒼勁地伸展著光禿禿的臂膀。雖說那是一個百樹凋枯的季節,可是,雪霜卻把它們妝扮得更加風姿綽約。無論是春、夏、秋、冬,她都喜歡看樹。 移居此地後,在這個被家鄉人稱「關裏」(山海關以南的地帶)的地方,她仍是喜歡上山、入林、看樹。 暴風雨中飄搖的樹 如今罹患了乳腺癌的她,覺得自己就像一棵樹,在夏季正茂盛的時候,綠葉卻在暴風雨中飄落了大半,渾然不覺中秋霜又至。狂風吼叫著,彷彿要扯去枝頭的葉子。儘管她在狂風的撼動中搖擺著身軀,想著挽住枝頭上那些美麗彩葉,可仍然無濟於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葉子,從自己的身肢上剝離,又翩翩然地飄落。 在短短一個多月的時光裏,經歷了手術、化療。她覺得對付癌症的過程,也是一步步在摧殘著美麗的過程。先是手術令她的肢體殘缺,現在,又要剝去心愛的滿頭秀髮。她把髮絲托在手掌上,痛在心裏,眼淚禁不住一串串地滑過臉龐、跌落下來。 生命終極的思索 此刻,她想到《聖經》中的約伯。約伯在家境敗落、兒女夭折、親人離棄、身患奇病,在他經歷人生中最黑暗、悲苦無助的日子裏,不也想到樹木的生命景況嗎?樹木的生命力頗旺盛,即或有些樹木在人看來是死了,誰料到了春天又發芽、長出新枝了。她就是由樹的生命際遇,而思考人的生命,並詰問生命的終極問題。 「樹若被砍下,還可指望發芽,嫩枝生長不息。其根雖衰老在地裏,幹也死在土中;及至得了水氣,還要發芽,又長枝條,像新栽的樹一樣。但人死亡而消滅,他氣絕,竟在何處呢?」(伯14:7-10)這時,她內心裏生出一個聲音:「去看看冬季裏的樹吧!它們很美!」 「在這裏,樹木沒有披霜戴雪的景致,有誰會覺得寒冬的枯樹很美?」她懶得動,就自我辯駁說。 「還是去看看冬天裏的樹木吧!」內心深處的聲音催促著她。順著發自內心深處之聲音的導引,她往附近的植物園裏看樹去了。 走過繁華與凋零 園裏的樹木多半是一組組、一片片的樹林,光禿禿的、灰暗的身軀看起來是飽經滄桑的模樣。它們在夏季裏曾是茂盛過,樹與樹之間熱鬧鬧的、擠擠的伸展著身肢。那時,它們顧不得留意來來往往的人群。可是,在冬季裏的今日,當她仰目望著它們的時候,它們也願意向她袒露心扉,傾吐著所經歷的故事了。 冬季的樹,很耐讀,它們領悟了生命的過程。它們對生命的體驗深刻,因它們知道自己怎樣走過繁華,又怎樣經歷了苦寒中的凋零。不過,越是在寒冷的冬季,就越是它們蓄養和保育生命的關鍵時日。別看它們外表灰暗又乾枯,滄桑而淒楚,其實,它們不喪膽,也不失望。它們內心裏面很飽滿,灰暗的枯皮下包裹著嫩綠,蘊含著潤澤的漿汁。難怪詩人說:「義人要發旺如棕樹,生長如黎巴嫩的香柏樹。他們栽於耶和華的殿中,發旺在我們神的院裏,他們年老的時侯仍要結果子,要滿了汁漿而常發青。」(詩92:14) 那些外表沉靜、內心世界豐富的人,常常給人一種枯樹寒枝之美;那些不入濁流、獨行於世間的人,也具有枯樹寒枝之美;那些成熟內斂、柔韌堅強的人,同樣具有枯樹寒枝之美。枯樹寒枝就美在他們經歷了一輪輪的曲曲折折、跌跌宕宕。他們在春、夏、秋、冬裏走過,有著非凡的生命力,飽滿的生命經驗與感悟。那麼,如今正值冬季,還怕春季不發芽?還愁夏季不茂盛?還擔憂秋季不結果嗎? 常青不朽的生命 雖然遭遇患難罹患苦疾,但就那麼輕易被擊潰嗎?不!對於神的兒女,苦難和疾病也是通往永生的途徑之一。生命的這一過程是神所賜的,生命的支柱在神的手中啊!神的兒女外體與內心的生命是此消彼長的關係,人類肉身的衰殘和肉體死亡,不是一件無奈悲觀的事。 所以,才有「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的生命體驗。這種生命是常青的、美麗的、不朽的生命。此時,她深深的認知:悲傷和眼淚,天父都知道。無論她是斷了翅膀,還是容顏衰殘,她永是天父心目中美麗的女兒。

永遠的金蘋果

那時我高中一年級,穿著不太合身的卡其制服,左胸口袋上繡著欲蓋彌彰的校名,頭戴圓盤帽,雖然離開鄉下已近兩年,身上依然洋溢著化不開的土氣。 其實我不該走那一條路的。 鄉下窮孩子哪有資格上學,所以初級農校畢業之後,就到養雞場當小工,負責餵雞晒糞的工作。半年之後,遠征台北,在一家電子公司當作業員,上大夜班,擔任產品檢驗。當年我才十五歲。 60年代的台灣,許多鄉下孩子都走同樣的路,我也順理成章的跟上去,如果我一路走下去,前途大概可以預料。我兩個小學同窗好友,如今都命歸黃泉,一個死於酗酒,一個中風之後,夫妻相偕自殺。 誰把再度上學的意念放在我腦中?有一天在上班勞累之餘,突然想要上學。怎麼可能呢?我是考場敗將。「該生不予錄取」是在我小小心靈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誰說「失敗為成功之母」?依我考場經驗,「失敗為失敗之母」較為合理。失敗產生自卑,自卑使人沉默,沉默造成孤獨。我僅粗通文字,數學小學四年級程度,英文字母也寫不全,要考高中簡直難如登天。 當時我就讀的高中校訓為「有教無類」,果真校如其訓,我考取了。誰能為我付昂貴的學費,我一無所知。高一時大半餓肚子上學,有位同學每天便當分我一半,天天都是蛋炒飯,晚餐則全無著落,傍晚時分我經常低頭在小巷弄徘徊,盼望撿到一塊錢,買塊大餅充飢。 其實「野雞中學」也是「有教有類」,我被分到壞班,同學中有些流氓太保,在課堂裡大打出手是常事,對一個自卑、沉默、孤獨、笑不敢露齒,滿口台灣國語的「土台客」,學校也愛莫能助,任其自生自滅罷了。 「許萬常這人很有才氣。」有一天,國文老師突然在課堂上冒出這句話。魏老師國學造詣精深,為已故現代詩人覃子豪摯友,在學校兼課,賺錢貼補家用。他慈眉善目,身上時常洋溢一股馨香之氣。 我哪來的才氣呢?鄉下人的土氣未消,穿著「濫校」的制服,蠢氣頓增許多,難道魏老師慧眼識英雄,見人所未見呢? 或許他篤行孔老夫子遺訓,不假思索就把我歸類了。他教課多有創意,常帶實物到課堂上,叫學生以語文「寫生」,我一向對文字敏感,或許偶得佳句,博得老師當眾讚賞。 我開始寫現代詩。或許我從老師的一句話找到自我,化自卑為自尊,化腐朽為神奇。一年之間,我由壞班到好班,詩文從校報到小報,我搖身一變,窮學生變窮詩人,貧窮不再令我害羞,愚笨不再使我自卑,魏老師的一句話成為金蘋果,天天在我心的銀網叮噹,從台灣響到美國,從太保中學響到福克納的母校,從卡其制服的袖口,響到博士袍的末梢。 但是從世人的角度觀看,腐朽並未全然化為神奇,大學聯考我依然名落孫山,投稿也經常石沈大海,過往的時日歷經多少風暴,生命還是充滿掙扎,然而「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西人說:「生命要藉回顧方能理解」,如果我們靈眼獨具,生命每一細節都有意義,有些事餘波盪漾,歷久不息; 有些話扭轉乾坤,聲若洪鐘,落地有痕,如佛洛斯特詩中所言,「那造成極大的不同」。魏老師的一句有心之語,使我的生命撥雲見日,完全改觀。 魏老師是用「心」說話,我哪來才氣呢?然而這些都不重要,回顧以往,我心中突然起意要上學,魏老師突然說一句好話,我突然聽到福音,都不是突然的。在這些突然中,其實有個必然,認識主之後,這必然就變成理所當然了。可不是嗎?「萬事都互相效力,要叫愛 神的人得益處。」 多年來,我一直想跟老師聯繫,向他道謝,總是無法如願,深以為憾,直到近日從「孤狗搜尋」找到一則訊息:「國學大師魏子雲教授辭世,將於近日在靈糧堂舉行追思禮拜。」使我悲喜參半,靈糧堂是我在台灣的母會,我曾經在那兒敬拜事奉,是我屬靈的家。 這聲「謝謝」可要留待來日天家相會再說了。

自我期許的神奇力

自我期許擁有前導和成全的能力。 初高中時代作文課,大部分的人都作過「我希望將來作個…」之類的文章。每個人的理想,從想作個科學家、醫生、太空人、奧運金牌得主,到飛行員、航海家等,真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這種自我期許的抱負,如果配合其個性及天賦才幹,又加上高度委身操練,是有相當大的可能性會應驗。 人生的塑形力 我初高中時代的自我期許──做個工程師,只應驗了兩年,大學畢業後,作了兩年瓦斯公司管線設計工程師。之後因蒙召事奉神,離開大學本科的工作。但我的自我期許並沒有消失,它只是轉了個方向——做個神僕。我期許自己做個佈道家、基督教作家、神學思想家的美夢,經過四十年的委身鍛鍊,可以說已經有相當程度的應驗。 自我期許對人生的塑形能力,可以從下列經文看出來: 我(保羅)因此自己勉勵(期許),對神對人長存無虧的良心。(徒24:16) (保羅期許自己) 只要完成我的路程,成就我從主耶穌所領受的職事,證明神恩惠的福音。(徒20:24) (保羅期許自己,也期許提摩太)作貴重的器皿(提後2:21)、作無愧的工人(v.15)、作基督的精兵(v.3) (大衛期許自己)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享有神的同在)。(詩23:6) (保羅期許以弗所的基督徒)行事為人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 (彼得期許散住亞西亞的信徒)個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彼前4:10) 健康的自我期許 你如果胸懷間有一個健康的自我期許,它會成為你人生的導引力。如果你能激勵兒女,叫他們心中存有一種積極的自我期許,他就會有機會超越人生的挑戰,達成目標。通常,自我期許以下列三種形式展現: 1.自我形象:形象認同有一種提升氣質人格的能力,耶和華對基甸說:「大能的勇士啊!你靠著這能力,去從米甸人手裡拯救以色列人,不是我差遣你去的嗎?(士6:12, 14)基甸一旦認同「大能勇士」的形象,果然以三百勇士,大破米甸人十多萬軍隊。 2.人生目標:人生目標形成生命投資的祭壇。主耶穌向保羅顯現說:「我差你到他們那裡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旦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徒26:18)保羅將這呼召持守為人生目標,果然創造了至少六間教會,寫作了十三卷聖經書信。 3.道德價值:道德價值的自我期許,是一生品德的盾牌。詩人說:「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詩1:1-2)信徒將這道德指標與信仰結合,一生必然按時候結果子。(詩1:3) 缺乏了自我期許,一個人成了隨波逐流的浮萍,他的成敗只繫於風雲際遇,大部分以庸碌的一生收場。有了健康的自我期許,享有豐盛人生的機會大增,主要因為自我期許擁有下列兩股能力: 前導能力:自我期許提供了人生的目標,讓一個人自然而然地投入精力、時間,去追求達成該目標所需要的技能、教育、資源。如果這種努力與他的天賦、個性恩賜相配合,神必祝福他的美夢成真。因為自我期許通常走在成就前面,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它對人生擁有前導的奇異能力。 成全能力:誠懇的自我期許是內心的渴望,這種誠摯的渴望,通常以無聲的禱告呈現在神的寶座前。它也以無形的影響力,下達命令給潛意識,去執行整合創意、努力、學習等精神力量,至終達成目標。 我個人在幼年就自我期許成為一個作家,潛意識自然就指揮我的注意力,去用心觀摩好文章的佈局、思路結構、表達方法、趣味及轉折、文筆等,無意也無形的模仿,促進了我的文思、文筆、文采,為四十歲以後的作品,奠下美好根基。到了老練的五十歲,心中期許自己寫成某一本書,潛意識就作工,一幕幕把我幾十年服事、讀經、人生的歷練,組合成波濤澎湃的文思。這種自我期許引動內在潛意識能力的開發,我是屢見不鮮的。 謹防副作用 自我期許固然是個人進步的推動力,但是它也有其副作用。就像世上許多美好的事物一樣,總是帶著反向的冒險性在內。比如愛情是美好的,那種被愛的感覺,那種有人被我愛的滿足感,把人給捧進了天堂。但是愛情也是一把兩刃的利劍,它有失戀的可能,也有被嫉妒排斥的可能,所引發沮喪斷腸的滋味,會把人推進地獄。可以說,幾乎人間的美好事物,都有它的陰影存在。 自我期許也不例外,它固然提供了目標、熱誠、活力,是成就進步的催化劑,但同時也是挫折感的來源。如果一個人的自我期許太高,不容易達到,又缺乏技能將目標分解成適當步驟;或是執行不徹底,很可能引發挫折感,至終喪氣失志,對你信心反而造成嚴重打擊,降低了成功的機率。自我期許太高,也可能驅使自己成為自己的苛刻工頭,明明是一般資質,卻催逼自己達到天才的境界,一生汲汲營營,沒有快樂安息。 壓力與動力的調和 自我期許要恰到好處,必須配合自己的個性、特質、恩賜、背景、技能、訓練等要素。這些要素會隨時間而變化,所以自我期許也應該隨時間而調整,應比目前處境提高一點。一方面作個人努力的動力,一方面稍作努力就可以達成,一步一腳印,向更高的軌道攀爬。當然,邀請神來作你的夥伴,祂作董事長,我作總經理,大增蒙福的可能性。 作父母或是師長、老闆,也常會把期許投射到兒女、學生、員工的身上。長輩的期許以祝福、鼓勵、信任的形式表達出來,同樣具有非凡的前導能力和成全能力。撒母耳先知祝福(膏立)大衛為王;主耶穌期許彼得作初代教會的根基,這兩個美好的期許果然引動當事人,在意識、思想、行動上變化,蛻變成君王,崛起成領袖。這兩個例證說明了長輩對晚輩的期許,攜帶著巨大的成全能力。 上對下的期許若失去中庸,演變成過度期許 (over-Expectation),至終長輩失望,晚輩愧疚,兩造都不快樂。特別是晚輩,他們可能怨恨這種成龍成鳳的壓力,但又無顏見父老失望的眼神,可能灰心沮喪到跳樓自殺。這種悲慘的結局提醒我們,期許是進步動力,也是莫大的壓力。長輩對晚輩使用期許的前導能力時,應格外小心。 解決這矛盾的有效方法,藏在基督教奧秘的十字架裡。十字架是個加號,將公義和慈愛加在一起:耶穌的代死滿足了上帝的公義(有罪必罰)的要求,也滿足了上帝慈愛(給人類有赦罪之恩)的本性。十字架也神奇地將期許和接納加在一起;期許是進步的推動力;但是在無力達成目標時,無條件的接納為當事人提供了安全感。在期許和安全感這兩股力量下長大的孩子,必然是健康、可愛、上進又有安息的可人兒。 你看,基督教的十字架是何等的奇妙啊!

面對未來,活出期許

去年在YouTube中有一個轟動一時的短片「你知道嗎?(Did You Know?) 」由一位美國高中老師研究製作,探索現在學生未來所要面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看過他的發現結果後,立刻引發了許多人的啟思,同時不得不做些人生態度的改變。 美國前教育部長Richard Riley認為: ●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種工作,在2004年時根本不存在。 ● 對正在就讀的大學生而言,前二年所學的科技,第三年就過時。 根據美國勞工局的統計: ● 現在的學生未來在換第十四個工作時,平均的年齡是卅八歲。在 北美,四分之一的人在目前的 單位上工作不超過一年,二分之 一的人,不超過五年。 ● 根據估計,紐約時報一週所包含的資訊量,比十八世紀一個人一生可能接觸到的資訊量還要多。 ● 在2006年結婚的新人中,有八分之一是在網路上認識的(註)。 當你讀過這些資訊後反應是什麼?你的「自我期許」會有什麼改變嗎? 「自我期許」的威力 小至在一天的生活中,一個人是否能把握時間,有所成果;大至在一生中,一個人是否能掌握機會,運用自己的才幹,榮神益人,都與一個人的「自我期許」息息相關。簡言之,「自我期許」可以說是一個人對自己的要求,而每個人的自我要求,和對自我的認識與認同有直接的關係。 中國人對傳承文化的傳統,一直抱持「人人有責」的自豪與使命感,因此在每個人的「自我期許」中,都免不了設定「以天下為己任」為個人人生的終極目標。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卻是「只管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由此看來,「自我期許」多半是一種立志,一個目標,一個未來;而不是一種感受、行動和現在。 現代人對「自我認識」的重要性已有共識,對「EQ(情緒智)」的瞭解也更普及。如何使「自我期許」從單單立志擴展到行動,使我們達到榮神益人的目標,是現代人面對的挑戰。從基督徒的眼光來看,這也是神在這個世代給我們的託付與責任。 「自我要求」的智慧 一‧把握時間做該做的事 嗐!你們有話說:「今天明天我們要往某城裡去,在那裡住一年,作買賣得利。」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現少時就不見了….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4:13-17) 「眼高手低」在自我期許中常與「遠大目標」混淆,以致自我期許的事情似乎永遠是未來式。這些偉大的目標只是在安慰自己—–我有目標,我有志向。然而在今天,我需要做什麼?有哪一件事是我今天一定要做的,有哪一件事是一定要做完的? 在人生不同的階段,我們有不同的職責與重點,儘管許多時候有「身不由己」的感覺,不能做想做的,只有一大堆該做的,但把握時間好好把該做的事做好,當收割的季節來臨時,就會慶幸當時做了該做的,而如今在最美好的時候,你可以做你想做的事了。 二‧把握機會學該學的事 「你們要謹慎行事,不要像愚昧人,當像智慧人。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不要作糊塗人,要明白主的旨意如何。」(弗 5:15-17) 許多人常以逃避和忽視的態度生活,對生活周遭科技變化、全球暖化、憂鬱症的認識、用創意來解決問題等等重要議題,不願意去瞭解,或是認為這些問題太大、太複雜,即使知道了又能怎樣呢?留給專家去操心吧!這樣就會導致在時代性的課題上,毫無自我期許;在因果關係的循環下,與時代議題越來越脫節,個人也就越退縮在自己習慣的世界中,無法和周圍的人互動,做出任何的貢獻。 一個有「自我期許」的人,必然是一個願意學習與成長的人。在一個「知識正以十倍速度成長」的環境中,如何把握學習的機會,可以藉由參與講座學習 (例如飛揚協會舉辦的十二美門講座 )、網路涉取知識、加入固定小組或讀書討論等等方式,都能幫助自我成長,並與時代接軌。 三‧把握生命給予當給出的 「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所以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太6:33-34) 人生的價值觀基本上決定了我們的「自我期許」。若你認為每個人都是按著神的形像所造,有愛、尊貴、榮耀的品質,你就自然對自己的做人處世,舉止言談有更高的期許。同時,若你也認識人有自私的本能,在認知和能力上,每個人都不同也很有限,就能明白我們需要彼此包容、相互扶持。…
Read more

我力量的泉源

在我讀國小的時候,有一次和家人逛街,被眼前一棟建築物所吸引。這建築物裝潢得非常亮麗,佈告欄上也貼著吸引人的海報。我好奇地上前探頭一看,哇!裡面人山人海,耳邊也傳來了優美樂聲,原來這裡是一間教會。 我真羨慕在教堂裡的人,因為他們看起來都好快樂,氣氛也好融洽,這是我對教會的第一印象。在教會旁邊有一間很大的書房,令我大為驚嘆,書房外的牆上掛著閃爍耀眼的五彩燈泡。我推門而入之後,立刻看見琳瑯滿目的文具、禮品和圖書,它們都閃閃發亮,讓我迫不急待地想去觸摸。我那裡翻翻,這裡瞧瞧,最後停在一本寫著「聖經」的書面前。它的書皮穩重高雅,紙張柔美細膩。我忍不住翻開它,但不到五分鐘,我就放棄了,因為覺得那是一本我看不懂的有字天書。那時我大約是在小學五年級的懵懂年紀,看到聖經一大堆人名就頭痛。也因為生活過得很安逸,所以沒有動機想要瞭解聖經。 我絕不會想到,十幾年後,當我再次偶然地翻開聖經時,會立刻淚流滿面。那映入眼簾的每一字句,都深深地敲擊著我的心……「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賽40:31)當時的我正走在人生路中的荒漠和荊棘上,又累又疲憊,也是最絕望之時。感謝讚美主,是神讓我又翻開了聖經,及時得到振奮的力量,也因此讓我體會到「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 為什麼我又會翻開聖經呢?這也是神蹟。起初在我的周圍並沒有人是基督徒,但慢慢地,開始有基督徒出現,並且不斷地向我傳福音,其中一位朋友對我說:「耶穌在找你。」我很感動,直到現在,我仍常思念著耶穌在找尋我,以及祂一直要幫助我的大愛。 對我而言,聖經是一本充滿智慧的書,每次翻閱都令我有新的啟發;它是一盞鑑查善惡的燈,讓人心幽暗處得見光明;它是一條追隨真神的道路,堅守它就平平安安蒙引導。 當遇到試探時,聖經指示我:「你要保守你的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這讓我明白價值觀的重要。「若不是耶和華建造房屋,建造的人就枉然勞力;若不是耶和華看守城池,看守的人就枉然儆醒。」(詩127:1)我又被提醒避開落入第三者的陷阱。我懂得若非神所祝福的感情,我沒有勝算,也不可能保有。因此我不但領受神的話語,同時也期許自己:「開口就發智慧,舌上有仁慈的法則。」(箴31:26) 我最愛聖經中的詩篇、箴言和傳道書。可以說是百看不厭,那麼優美的文字,那麼有智慧的道理,我常在口中默唸背誦,一遍又一遍。在我的生命中,快樂、平安、幸福、自信都曾經遠離,也經歷了沮喪、痛悔,甚至絕望的日子。若不是聖經帶給我的省思,我不可能有柳暗花明的契機。靠著主耶穌,及「聖經」的字字句句,我就有智慧和力量,去重建靈性的花園。在人生路上難以為繼時,我也謙卑地承認自己沒辦法,主耶穌就會適時地帶來豐富的祝福,我才有信心、勇氣和一顆樂觀的心,去經營人生。 走過父母離婚、經濟困窘、工作挫折、愛情難題,那些頻頻流淚、心痛哀傷的歲月,我獨自走得好辛苦、好疲倦。如今,我不必再單靠自己,也不必虛弱地告訴自己:「我要堅強」。因為我已找到了力量與幫助的泉源,那就是上帝及祂的話語──聖經。

描繪神恩的七大自然奇觀

神的造物共有七大奇觀,神的恩典也有七大奇蹟。 有兩個特別的日子值得我們注意,一個是2006年6月6日,一個是2007 年7 月7 日,可以分別用06/06/06 和7/07/07 來代表。 由於聖經說到敵基督的代號是666 (參考啟示錄13:18) ,故在西方不少人以為2006年6月6日是屬魔鬼的不祥日子。幸而那天並沒有發生特別重大的天災人禍,人們才如釋重負地鬆一口氣。 根據聖經,7是一個完全的數目。神用六日造天地萬物,在第七日安息。「神賜福給第七日,定為聖日。因為在這日,神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就安息了。」(創2:3) 西方人以7 為幸運的數字。7/07/07 是三個7 合在一起,是三倍的幸運。那天又是星期六,不少準新娘和新郎很早就選擇了該日,作為結婚的吉日。 2007年7月7日是一個很特別的日子,因為在這一天公佈當選的新世界七大奇觀。這些奇觀,包括中國的萬里長城,全是人工造成的,故是人造奇觀。主辦單位打鐵趁熱,宣佈要在2008年8月8日前,接受新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觀的提名。筆者十分贊同此舉,因它們會提醒世人造物主的偉大。 您猜想哪七個自然奇觀會當選?筆者猜想美國的大峽谷會入選。有趣的是,在兩千多年前寫成的聖經裏,早就記載了早期世界的七大自然奇觀。其中的一個一直存到今天,世人仍可以常常見到。如果您仍不知道,就是失之交臂,甚為可惜了。這七大自然奇觀是從不同的角度,藉奇異的天空、樹、魚、磐石、蛇等來描繪神恩的奇異,它們能幫助讀者經歷神的奇能妙愛。現在就讓我們來仔細觀賞吧! 第一奇觀:七彩繽紛的天空 天空萬里無雲時應該是蔚藍色的,有時雨後的天空,會懸掛一道七彩繽紛的彩虹,讓人嘆為觀止。 雨後的天空,可能還有些殘留在其中的浮游小水滴。如果太陽在我們的背後,陽光經水滴折射和反射後才進入我們的眼內。陽光本來是不同光波的混合物,故呈白色。但因光波有不同的折射率,所以白光被分解成紅、橙、黃、綠、青、藍、紫這七色。它們分別從天空不同位置的水滴經折射反射後,到達我們的眼睛,讓我們看見一道美麗的彩帶。故李白作詩:「安得五彩虹,架天作長橋。」 聖經的第一卷書告訴我們,當彩虹初次出現在天空時,神向挪亞解釋說,它是神與人立約的記號,神應許不再毀滅人類。祂說:「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創9:16) 我們每次見到彩虹時,都會想到神恩浩大和神的榮耀權能。 第二奇觀:使苦水變甜的樹 以色列人渡過紅海,來到書珥的曠野。他們走了三天三夜,找到水源,可惜的是那水是苦的,不能喝。聖經說:「摩西呼求耶和華,耶和華指示他一棵樹,他把樹丟在水裏,水就變甜了…」(出15:25) 這裏的樹預表耶穌的十字架,因為聖經指著耶穌說:「祂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彼前2:24) 這木頭一字原文是樹。 聖經告訴我們有三棵重要的樹:伊甸園有兩棵樹,一棵是分別善惡樹,一棵是生命樹。我們的祖宗亞當夏娃沒有選擇生命樹,卻違背神命選擇了分別善惡樹。結果罪就入了世界,帶來痛苦和死亡。 幸而還有第三棵樹,就是耶穌的十字架。它讓罪人成為義人,使苦難的人生變得甘甜和有意義。它讓人重新找到生命樹,藉此得到豐盛和永遠的生命。 第三奇觀:從天而降的糧食 以色列人在曠野行走時,因饑餓而向摩西發怨言。「耶和華對摩西說:『我要將糧食從天降給你們,百姓可以出去每天收每天的分,我好試驗他們遵不遵守我的法度。』」(出16:4) 神果然為他們從天上降下如白霜的小圓物,它像攙了蜜糖的小薄餅那麼好吃。它被稱為嗎哪,因以色列人初見它時,彼此對問:嗎哪?意即:這是甚麼呢?嗎哪預表耶穌。耶穌親口說:「我是從天上降下來生命的糧。人若喫這糧,就必永遠活著。我所要賜的糧,就是我的肉,為世人之生命所賜的。」(約6:51) 生命的糧讓我們的屬靈生命得到餵養和成長。嗎哪外形如白霜,耶穌也是純良聖潔;嗎哪味道甘甜可口,神的恩典也是如此。「你們要嘗嘗主思滋味,便知道祂是美善,投靠祂的人有福了。」(詩34:8) 第四奇觀:擊打後流出清水的磐石 以色列人在利非訂時,向摩西埋怨說沒有水喝。神對摩西說:「『我必在何烈的磐石那裏,站在你面前。你要擊打磐石,從磐石裏必有水流出來,使百姓可以喝。』摩西就在以色列的長老眼前這樣行了。」(出17:6) 在這裏,磐石預表甚麼?為何摩西擊打磐石後,會有清水流出來呢? 保羅說:「(我們的祖宗) 也都喝了一樣的靈水。所喝的是出於隨著他們的靈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林前10:4) 耶穌也指著在祂眼前的雅各井說:「凡喝這水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直湧到永生。」(約4:13) 磐石被擊打後,有清水流出。基督在十字架被擊打後,有生命的活水流出,讓我們枯乾的心靈得到滋潤和滿足。 第五奇觀:在天空移動的火柱雲柱…
Read more

你為何不救我?

經過數日的豪雨,密西西比河氾濫成災,河水淹沒河堤,漲溢到克倫的房子前庭裡。他站在那裡,束手無策。 有一人划著小艇過來了,他叫克倫說:「快爬上我的划艇,讓我帶你到地勢較高的地方。」 克倫回答說:「不用了,上帝會救我的。」 河水繼續上漲,已漲到二層樓的窗子了,克倫望著窗外,看見一艘快艇駛近,艇上的人叫他:「快爬上來,我可以將你帶去高處。」 克倫回答:「不必,我的神會救我。」 接著水勢已經漲到房頂了,克倫坐在房頂的邊緣一角,水還是淹到他的腳邊。這時一部直升機飛過來,裡面的人用擴音器叫他:「趕緊抓住繩子爬上來,我們會帶你去安全的地方。」 克倫還是回答:「不用了,上帝一定會來救我的。」 河水還是一直上漲,終於淹過了房頂,將克倫淹沒了。到了天上後,他看見上帝,立刻忿怒地問祂:「我一直信靠你,知道你一定會來救我,為什麼你丟棄了我?」 上帝回答:「你還要我怎樣作?我已經差派過一艘划艇、一艘快艇和一部直升機去救你。」 許多人以為只有神蹟才能顯示上帝的作為。然而聖經從未告訴我們上帝的作為必以特殊方式顯明,祂的帶領也不是非有特殊的記號和奇事不可。許多時候,祂以自然、平常的方式施行祂的作為。 有些人總是要尋求特殊的記號,他們靠記號,而非靠信心行事。對他們而言,上帝必定以神奇的方式顯明祂自己。教會崇拜中要有神蹟奇事發生,才表示有上帝的同在,甚至渴望上帝親自來造訪。 難道我們不知道上帝是無所不在,而且祂絕不丟棄我們嗎?難道上帝不與每一個教會崇拜同在嗎?因為祂已制定了宇宙的自然律,你期待祂大部份按照自然律行事,還是常常超乎自然律之外?如果上帝賜你一個手錶,你會為了表示尊重祂而常常問祂現在幾點,還是簡單地看看錶就好了?

Ctrl+Alt+Delete倦怠

許多上班族或是家庭主婦,天天像陀螺般轉個不停。他們時而昏頭轉向、筋疲力盡、時而無心思考,只想昏睡不醒。 仔細酌量,生活環境照常,工作內容依舊,辦事能力也綽綽有餘。可是就在某一時期,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什麼事都不想做。在一個人旋轉的圓舞曲中,倦怠感有時來勢洶洶,著實令人無力抵擋。 何謂工作倦怠 1994年,國際勞工組織指出:全球正朝向「緊張的世界」邁進。從身心醫學的角度而言,「過度緊張」會使個體出現疲倦、焦慮、壓抑、工作能力下滑等現象。社會學者稱此一現象為「工作倦怠」。「 「工作倦怠」一詞又稱為「工作崩耗」(job burnout)。這是一種專業知識尚存但工作熱情不在的徵兆,早存在於70年代西方國家。當時工作倦怠僅限於描述以人為服務對象的工作領域,個體出現一系列的負面心理症狀。其中包含長期的情感消耗或身體疲憊、對服務對象的不人道態度、工作成就感降低等等,現今已延伸至所有的工作領域。 「工作倦怠」通常以情感衰竭、心理封閉和成就感低落等三向度劃分,簡述如下: 1.情感衰竭:認為自己所有的情感資源都被榨乾枯竭,能量也被消耗殆盡,感到工作特別累,壓力特別大,缺乏幹勁、失去活力,對工作有挫折感、緊張感,甚至出現恐懼心理。 2.心理封閉:刻意與工作本身或與工作相關的人員保持距離,對工作不如往常那般熱心與投入,喪失工作主動性,懷疑工作本身的意義,不再關心自己對工作是否有貢獻。 3.成就感低落:對自己持有負面的評價,認為自己無法勝任,或認為自己的工作對他人毫無貢獻。 工作倦怠之特徵 1990年,《上班族出走》作者廖和敏提出尋找工作與生活平衡新主張,引發「上班族出走」的風潮。當時辦公室流行互問語:「你打算什麼時候出走?」。 2007年8月,華東師範大學心理系針對上海上班族研究調查顯示,製造業、金融業、機關團體、特殊服務業和文體科技(註:指文化教育、體育運動、科學技術)等五大領域,工作倦怠者高達40%。形成工作倦怠的過程是漸近的,其生理心智和評價特徵如下: 1.生理特徵: 身體能量耗竭感,持續萎靡不振,極度疲乏虛弱,免疫系統降低,失眠、頭痛、腰酸背痛、腸胃不適等。調查研究顯示:出現上述症狀的頻率,不同的階層和性別,差異懸殊。基本上,管理階層與女性員工的生理疲憊度較高。 2.心智特徵: 顯著的空虛感,工作熱情減退,喪失理想目標,缺乏動機,自我評價低落,自我懷疑、退縮自閉,無力感與失敗感導致心理投入減弱。研究顯示:88%的員工從未或偶爾發生上述狀況,而高階主管的心智狀況,明顯高出基層員工約10%。 3.評價特徵: 對工作的意義與價值評估下降、工作機械化、效率減低、消極怠工。研究顯示,經常出現上述情況的比例,管理者約占2%,操作員工約10%。 倦怠從何而來 正如反覆的模擬考練習讓學生產生「考試倦怠」,同居情侶在一起久了也會「愛情倦怠」一樣;甲狀腺分泌不足,造成「機能倦怠」;長期失眠,內分泌失調引發的「精神倦怠」,這些都會影響內心狀況與工作表現,不容忽視。 企業管理上有一句名言:「沒有作不好的事,只有被擺錯位置的人。」例如,交際型人格工作者被要求朝九晚五守著公文卷宗。擺錯位置的人當然無法熱情擁抱工作。 工作倦怠除了與性格傾向有關,也和專業能力是否受肯定有關。《克服工作倦怠:怎麼更新工作熱情》(Overcoming Job Burnout: How to Renew Enthusiasm for Work)一書作者貝芙莉‧波特(Beverly A Potter)向企業管理人直言,主管缺乏獎勵和員工的無能感,是導致工作倦怠的兩大主因。換句話說,企業員工長期「無設計藍圖的搬磚」工作,意即「缺乏人生方向與大目標」,也是工作倦怠之病蠹。此外,增加員工「存在價值感」,也能減少職場上不必要的失落感。 對於知識型員工而言,為減少工作倦怠,應實施寬容式管理。工作之餘,學習喘口氣也是一門學問。倘若迫在眉睫、莫名的倦怠感襲擊而來,休假又遙遙無期,那麼,就試著忙裡偷閒吧!花點時間靜下來思考,自己要什麼?擅長領域在哪兒?性格傾向適合從事哪類型工作等等。 克服工作倦怠 倘若倦怠感能像電腦一樣,同時按下 Ctrl + Alt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