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三個達文西密碼

光線密碼、錢囊密碼、小刀密碼,有解嗎? 理安納都‧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花了四年的時間,從1495年 到1498 年,在義大利畫了著名的壁畫《最後的晚餐》(The Last Supper)。 《最後的晚餐》暗藏玄機? 該畫描寫耶穌在釘十字架前一天的逾越節,與門徒按例守節、同喫晚餐時的情景。在觥籌交錯、酒酣耳熱之際,耶穌作出驚人的宣佈:「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在座的十二位門徒驚愕萬分、神態各異。達文西運用他的生花妙筆和超人的想像力,把各人的表情動作,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 由於丹布朗(Dan Brown) 以該畫為故事之一環,寫了本家喻戶曉的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The Da Vinci Code) ,再加上該故事被拍成電影,引起世人對《最後的晚餐》這幅名畫再有廣泛的興趣。 達文西在繪畫該畫時,把一些密碼──也就是當時應該不在畫中,故不應放在畫中的圖形符號,放在圖中,以表達畫家的內心感受和體會。丹布朗在《達文西密碼》一書中,提出畫中坐在耶穌右邊之人及酒杯是「達文西密碼」,引起廣泛的爭議。但卻因此之故,觀眾容易忽略畫中的其他密碼,這是非常可惜的事。 本文的目的是討論《最後的晚餐》畫中的三個重要「達文西密碼」,讓我們了解其意義及學習其教訓。 光線密碼 畫中最引人觸目的密碼,該是光線密碼了。畫的正中是耶穌,祂的十二位門徒分別坐在祂的左右兩旁,每邊六位。在耶穌背後的牆壁上,是三個面積相當大的敲開窗戶,陽光從中射進屋內,照在耶穌的身上,再被反射出來,讓觀眾對該畫的自然反應是把目光聚焦在光明之耶穌的面上。 細心的觀眾會留意到,在該畫的左下角應該有盞油燈,被放在桌前的地上,因為燈光被長形餐桌的幾條檯腳阻擋而留下的投影,在圖中清楚可見。 古時的畫家在畫耶穌像時,喜歡在祂的頭上畫上光環,以表示祂是聖人,當然聖經沒有這樣的記載。在《最後的晚餐》圖中的耶穌,雖然没有光環,但作者巧妙地設計圖中的光線。換句話說,達文西在圖中留下了「光線密碼」,讓人感到耶穌的面上發出光輝,祂是一個重要的光源。 為什麼稱它為「光線密碼」呢?原因是它的出現是違反常理的,是當時不應有,而作者故意加插的圖形。 要知道耶穌與門徒是在晚上喫晚餐,三處有關的經文都指出當時是晚上。馬太福音26:20 說:「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坐席。」馬可14 :17 說:「到了晚上,耶穌和十二個門徒都來了。」約翰13:30說:「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既然是晚上,二千年前又沒有採用夏令時間的慣例,怎能有陽光透過打開的三大窗戶射進室內呢? 圖中的「光線密碼」,讓人想起耶穌說:「我是世上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 約翰論到耶穌也說:「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約1:9)先知以賽亞稱耶穌為大光:「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見了大光;住在死蔭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們。」(賽9:2) 事實上,聖經記載耶穌的臉面有兩次發出光輝。第一次是在變像山。「過了六天,耶穌帶著彼得、雅各,和雅各的兄弟約翰,暗暗的上了高山。就在他們面前變了形像,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太17:1-2 ) 第二次是在拔摩島。約翰描寫他見到之耶穌的面貌是「如同烈日放光」。(啟1:16) 錢囊密碼 《最後的晚餐》畫中猶大的手放在餐桌上,手掌仍緊抓錢囊。按情理那是喫晚飯的時候,他應暫時把錢囊放在別處,如腳前或背後,讓自己專心喫飯才對。為什麼達文西要在圖中畫上「錢囊密碼」呢? 約翰福音記載了這樣的一個故事:耶穌使拉撒路從死裏復活後,他的姊妹馬利亞來到耶穌參加的一宴會。在那裏她倒出貴重的香膏來抹耶穌的腳,又用自己的頭髮去擦,讓屋子充滿香氣。 當時猶大卻有異議,說:「這香膏為什麼不賣三十兩銀子賙濟窮人呢?」(約13:5) 聖經的作者評論說:「他說這話並不是掛念窮人,乃因他是個賊,又帶著錢囊,常取其中所存的。」(約13:6)筆者要加一句評論:他當時想到賣耶穌可得三十兩銀子,故隨口說三十兩銀子。又或者他認為耶穌僅值一瓶香膏的價錢。…
Read more

為「刺」感恩

你會買有刺無花的玫瑰?為人生的黑暗面感恩嗎? 珊慧的生活一向很平順,直到四個月前……那一場車禍,奪去了她正懷著的老二,也打破了她一向平靜的生活。 當她頂著十一月的寒風,推開一家花店的門時,心情低落到谷底。原本在感恩節這一週,她的兒子將要誕生,雪上加霜的是,她先生的公司很可能要他外調,而原本每年都在這時來訪的妹妹,又打電話說今年無法來了。 有什麼可感恩的? 更令她難過的是,她的朋友居然告訴她,她的遭遇乃是神給她的磨鍊,要讓她長大成熟,可以去幫助其他受苦難的人。 她心裡想:「她根本無法瞭解我心裡的感受啊!」「感恩節,有什麼可感恩的?」她心想,為撞她的大卡車本身毫無損傷嗎?為「氣袋」救了她的命,卻奪去了她的孩子嗎? 「歡迎光臨,妳需要什麼嗎?」店員笑容可掬地招呼,打斷了她的思緒。 「我想要一盆插花。」珊慧結結巴巴地說。 「為感恩節的嗎?妳要一般的花型,還是要深受顧客們喜歡,含有挑戰意味的感恩節特束呢?」。 「我相信花卉能代表人的心意,妳是否要一束能表達感謝的花卉呢?」店員接著解說地問道。 「我不確定,過去幾個月,一切都糟透了!」珊慧一下醒覺到自己居然在向這店員訴苦,急忙住了嘴。但那店員卻說:「我有一種花型最適合了!」 有刺無花? 這時店裡的門鈴響了,「嗨,玫娜,我去拿妳訂購的花。」店員說著,就走進一間小工作室裡,很快拿出一束繫著緞帶,有綠葉的長梗玫瑰來。長梗包紮得很好,但上面一朵玫瑰花也沒有,只有「刺」在梗上。 「妳要我裝在盒子裡嗎?」店員問。 珊慧驚異地注視那顧客的反應,難道是開玩笑?誰會要只有長梗而無花朵的玫瑰啊?她以為會聽到嘻笑聲,但卻毫無動靜。 「好的,謝謝了!」那位叫玫娜的客人面露欣賞的笑容說著。 「妳一定以為三年來都訂這種花型,我不會再因為它的含意而激動了,但我現在還是一樣很受感動耶!」玫娜邊走出去邊說。 「那位女士就這樣拿著沒花的長梗離開了!沒搞錯吧?」珊慧瞠目結舌地問。 「對,我剪掉了花,那是非常特殊的,我稱它為『感恩節刺束』。」 「喔,我可不相信真有人會付錢買它!」珊慧說。 「玫娜三年前來到我店裡時,和妳今天的心情差不多,」店員解釋:「她覺得自己沒什麼可感恩。父親剛死於癌症,家庭企業也走下坡,兒子染上了毒癮,她本身又面臨大手術。」 店員接著說:「那一年,我自己也失去丈夫,第一次一個人孤伶伶地過節,我沒有兒女,又失去丈夫,家人也不在附近,更沒有錢遠行或探訪親友。」 「那妳怎麼辦呢?」珊慧問。 「我學到要為『刺』感恩。」 負面人生的正面意義 店員靜靜地說:「我總是為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事感謝神,卻從來沒問過為何美好的事會臨到我身上,但一旦壞事發生時,卻頻頻質問神。我費了好長時間才學會人生的黑暗期也有它的意義。」 「我總是享受人生的花朵,但只有人生中的『刺』才能顯示從神而來的安慰是何等的美。妳知道嗎?聖經告訴我們,當我們遭遇患難時,神就安慰我們,從祂的安慰,我們才學會如何去安慰別人。」 珊慧吸了一口氣,想到這和她朋友嚐試說服她的話一樣。 「我想事實上是我不肯受安慰。因我失去了一個嬰兒,我對神很不諒解。」 這時有人進店裡來,「嗨,腓利!」店員向這位頭微禿、身材圓胖的男士大聲招呼。 「我太太要我來買我們每年感恩節的特別花飾……十二枝長梗玫瑰刺。」當店員從冰箱拿出一束包好的花飾時,腓利笑著說。 「什麼,這該不是妳太太要的吧!妳可否告訴我為什麼她會喜歡這樣的花型嗎?」珊慧忍不住好奇地問。 「我很高興妳問我,三年前,我和太太走過了四十年的婚姻,搞得一團糟,幾乎到了離婚的地步。但由於神的恩典和引導,我們克服了一切問題,祂拯救了我們的婚姻。這兒的店員珍珍告訴我,她有一種特別的玫瑰花型,提醒她從人生中的『刺』來學習功課,而我覺得這也很適合我們,於是就帶了幾枝這種花梗回家。太太和我決定將每一枝帶刺的花梗都貼上其中一個難題的標籤,並感謝神讓我們從每一個難題中學到人生寶貴的功課。」 雨後的彩虹 當腓利付了帳,走出門口前還向珊慧說:「我極力推薦這種玫瑰特束。」 珊慧對店員說:「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能為人生中的『刺』感謝,這一切都還記憶猶新呢。」 「不過,我的經驗是『刺』比玫瑰還要寶貴,在逆境中我們比任何時候更珍惜從神而來的看顧。要記得,是耶穌戴上荊棘冠冕,我們才能體會祂的愛。不要為『刺』而心裡憤憤不平。」 眼淚自珊慧的臉上流下來,自從車禍以來,她第一次放下了憤慨之心,「我也要十二枝長梗的玫瑰刺吧!」「好,我馬上準備好。」 「謝謝,我應付多少錢?」珊慧問。「免費。」店員說。 「但妳要答應讓神醫治妳的內心。這花飾第一年都免費贈送。」店員微笑著遞給珊慧一張卡片。「我要把它放在妳的花飾上,不過妳現在也可以誦讀它。」…
Read more

鋼索上的平衡

信仰,最怕極端的教義,生活,慎防偏頗的可能。 指望結好葡萄,反倒結了野葡萄。~以賽亞書5:2 藥就是毒?! 八五年夏天我們全家南下洛杉磯度假,第一晚在貝克鎮停腳,十多年前我在北醫擔任團契輔導時認識的一對基督徒夫婦招待我們。在思古的幽情中閒聊從前團契種種。也不知話題是怎麼轉到他們的醫學專長,男主人未曾用強調語氣加以渲染,但這句簡單的真理竟然深烙我心,永誌不忘:「藥就是毒!沒有一種藥沒有副作用的,只有大小輕重之別。」 在教會生活的每一層面,我仔細地觀察輸入和輸出之間的互動關係,印證了「藥就是毒」是宇宙性的真理。帶領信徒應不吝稱讚或偏向責備?養育子女應多加保護或給予自由?造就門徒應強調一致性或鼓勵差異性?偏頗任一面都會引發副作用。 在五十年代的臺灣興起了一個活力充沛的教會團體,福音疆土快速擴張。但該教會強調權威,並且刻意把每一個會友模成同一類形的基督徒,他們在一致性的大旗下沾沾自喜,志得意滿於大批忠心會友的向心力,花了點力氣,把非我族類的差異份子踢出主流。這一著,短期看,高明。長期看,從此教會中都是唯唯諾諾的「忠臣」,缺乏差異性,缺創意性的刺激,日子久了,不知不覺走上衰亡的終點站! 謹防副作用 ● 稱讚,可以激發人意氣昂揚,奮力向上。但也可以使人洋洋得意,墜入驕傲的陷阱。 ● 責備,可以照亮人的盲點,催化進步;也可以消滅人的志氣,摧毀自信心。 ● 保護,可以提供安全,免受危險之害;也可以養成依賴,剝奪獨立之機。 ● 自由,可以是不受干涉的自在;也可以是不受導引的放縱。 ● 統一,可以成為團結一致的向心力;也可以玩弄於獨裁者的股掌之中。 ● 差異,可以彰顯造物主的豐富;也可以是造成人間衝突的溫床。 ● 分工,可以增加效率,人才各得其所;也可以分化離間,變成官僚主義。 ● 合作,可以發揮團隊精神,實現彼此相愛;也可以干涉隱私,超越個人權限。 ● 安息,可以是凡事交托上主的一種寧靜;也可以是處驚不變的變相懶惰。 ● 爭戰,可以是據理力爭,發揚公義;也可以是競爭鬥毆,發洩血氣。 ● 捨己,可以是效法基督,放棄自我;也可以是苦待自己,虐己苦修。 ● 愛己,(可12:31說,要愛人如同愛自己,不是嗎?)可以是肯定我在神面前的兒女地位;也可以是自我中心的自私自利。 平衡的工夫 各項美德的蔭影下都有副產品,劑量過高或服用方法錯誤,都有引發副作用的危險。聖徒啊,在鋼索上保持平衡是一生工夫呢! 你贊成多給就讀高中的女兒「保護」嗎?比如絕不許在女同學家過夜。外出,十點鐘以前必須回家門。不准和男生單獨約會。父母有權搜查書包。零用錢必須說明用途。只准看指定可看的電視節目…… 誰知道父母提供的保護越多,有可能激起越強的反叛性呢…… ● 她可能一到法定成年,就以離家為快。 ● 她可能把一切規定都看成束縛。 ●…
Read more

相信上帝的時間

在北美洲有位牧師,曾經牧養了一間很大的教會,由於先前錯誤的做為而迫使他提出辭呈。不僅家庭破碎,本人也離開了服事工場,他的未來似乎是黯淡無光。後來他仍一心想要服事人,便決定前往南美洲去協助當地的宣教士。 當他去拜訪一間巴西教會時,那位巴西牧師一見到他,居然開始流淚啜泣,不但緊握著他的雙手,而且開始用葡萄牙語為他禱告。 這時候,北美牧師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彷彿有一股暖流,前所未有地潔淨了他,也安慰了他的傷痛。他覺得多年以來,第一次徹底地放下過去,得到真正的自由。接著透過翻譯,這位巴西牧師告訴他:「廿年前,當我在禱告時,你的臉孔忽然出現在我眼前。同時上帝對我說:『有一天你要幫助這個人得著醫治,並且重建他。』今天這個人,你,終於出現了!」這是多麼感人的過程啊! 據說廿年前,這位北美牧師還沒有信主,既不是牧師,更沒有服事過上帝;但是,上帝早已安排好了廿年後的人物與場景,讓他體會到上帝的愛與饒恕。 作者約爾歐斯汀牧師藉著這則故事,教導我們,當人們為夢想而禱告時,往往會渴望夢想能夠一夕成真;否則就會頓感挫折、心煩意亂,納悶著上帝為何遲遲還不「動工」?其實,上帝有祂的時間表,我們必須瞭解,上帝要回應我們的禱告和使我們夢想成真,有祂一定的時間。 聖經哈巴谷書2章3節也清楚地告訴我們:「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應驗,並不虛謊……」雖然其中曾提到「一定的日期」,卻沒有確定在什麼時候;不過我們都要相信,這日期一定是上帝所選定的最完美的時間。 這讓我想起楊正春姐妹的見證。兩年前她母親罹患肝癌後,在台中榮總住院治療。她和姊姊都是基督徒,非常期待母親能夠早日接受耶穌,成為她生命的救主,所以姐妹倆經常邀請牧者和傳道人去探訪母親。雖然她母親仍舊不願意敞開心門接納福音;不過,教會的弟兄姊妹還是持續地前往關懷,而且她和姊姊並不灰心,一直持續地為母親的靈魂得救而祈禱。 有一天,一位陳多美牧師從台北來探視正春的母親,彼此交談得非常愉快。陳牧師離去之後,楊伯母愈想愈覺得她的容貌似曾相識,最後終於讓她想起來了。 原來,早年美國政府與民間團體,曾經透過台灣的教會,對我國人民施以奶粉和麵粉等等的食物救濟。四十年前,正春的父母親也到過一間教會,經由當時牧會的丁牧師和師母,得到食物的接濟。這一段溫馨的往事,雖然歷經四十年,卻早已烙印在楊伯母的內心深處,而丁師母可能就是後來的陳多美牧師。 正春因而再度跟陳牧師聯絡,確認她果然是丁師母!陳牧師專程再來探訪楊伯母,和她細數著過往的點點滴滴,聊得不亦樂乎。後來楊伯母幾度告訴兒女們,她好喜歡聽陳牧師講話,也欣然地同意受洗,接受耶穌基督作為她的救主。楊伯母的生命因為這樣奇妙的改變而得到更新:在病情危急時,她即使被轉到安寧病房,內心依然充滿著平安,臨終時還臉帶微笑,安然地離去。 感謝上帝的恩典!祂的確早已有安排,透過這麼有淵源的牧者親自來引導,讓正春的母親終於能夠成為上帝的女兒,回到生命真正的故鄉。因此,為了活出美好的生活,我們必須學習信任上帝所安排的時間。當那個時刻臨到,祂就會以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成就一切,而且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豐盛。

邁進職場宣教

奔馳在職場的人,幾乎每天都在嘈雜、擁擠、快速、爭競中循環度日,憑信心抉擇一個正確的生活方式和態度,把真理應用在生活管理上,才是城市基督徒最嚴厲的考驗。在不斷的試探和試煉中,稍不留神可能就有閃失,除非天天穩定靈修跟隨主,時時刻刻禱告倚靠主,否則不易持守分別為聖的生活。

有口不難言

對腦說話,用邏輯語言;對心說話,用圖像語言。 在人際的溝通之中,我們偶而會有「有口難言」,「溝而不通」或「愛你在心口難開」的困擾。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語言圖像」(word picture),它能幫助你打開夫妻、親子、朋友等各種人際關係的溝通之門,使你的心意、情感可以明確地被傳達出來,而得到最好的溝通效果。 有一對夫妻已同床異夢好一段時間了,丈夫不認為在關係上能有任何改善,就另交女友,並提出了離婚的訴求。破壞他們婚姻的是因無法作有效的溝通。所以溝通的技巧會直接關係到到我們的婚姻、家庭、友誼和事業的成敗。一個人是否能突破對方習慣性的防禦,生動地表達自己,或以嶄新的方法,用更少的話卻表達出更多的意思? 語言圖畫的神奇力 上述那對夫婦,是因為小女兒的一封充滿感性語言圖像的信,而軟化了父親剛硬的心。該小女孩是以車禍的場景來比擬他們家將因離婚而面對的痛苦。 親愛的爸爸: 我們家一直都擁有一部很棒的好車,你和媽媽經常地坐在前座,我和弟弟就在後座。以前是爸爸開車,媽媽坐在你的身旁,讓我們覺得好有安全感,但現在變成媽媽開車了。 有一晚,突然一輛失控的車子向我們衝來,那巨大的衝擊力把我們從車裏彈了出來。不料,駕駛那輛車的人竟然是你,且坐在你身旁的是另一個女人。 我們都被送進了急診室,卻不清楚那時你在那裏?是否也受了傷,需要幫助呢?我們的車子被撞扁了,媽媽傷得最嚴重,她斷了幾根肋骨,其中一根刺破了她的肺,幾乎要穿透了她的心臟。弟弟渾身是被玻離碎片割破的傷口,手臂也斷了,現在他還包著石膏呢!更糟的是,他因為受驚嚇過度,直到現在還不願意跟別人說話或玩遊戲哪! 至於我,被甩出了車廂,右腿折斷了,動彈不得。現在我仍然躺在醫院裏,我知道醫生會幫助我復健,但我多麼希望那幫助我的人是你,而不是醫生。我們的疼痛固然難受,但更難受的是,我們多麼想念你啊。 你好嗎?在車禍中受傷了沒有?你是否像我們需要你那樣地需要我們?如果你需要我的話,我就在這裏。我愛你! 你的女兒敬上 動之以情 這女孩寫給父親的信,猶如送了一顆定時炸彈過去,在父親的身體裡炸開來,強迫他在生理及情感上體驗到自己對家人造成的傷害。 有時一個人情感的甦醒會改變他的思想,即使聽的人一開始拒絕聽,最終這些話還是在心裏種下一粒種子,長出改變生命的果子。 感性語言圖像是用一個故事或一件物品去觸動一個人的感情及理性的溝通工具,使人在聽見信息的同時,也有同感身受的體驗。這樣的溝通技巧將我們要表達的意思變得更鮮明生動,許多夫妻只要以這種方式交談溝通,就更能加深他們之間的親密度。 溝通高手 從聖經中可以屢見不鮮運用此溝通技術的高手。主耶穌在祂的講道中經常使用比喻,舉出如芥菜種、麵酵、撒種等鮮明的圖像,來說明天國的成長、擴張(太13:3-52);以葡萄樹與枝子的連結,說明我們與父神的親密關係(約15:4-8)。 先知拿單在進諫大衛王時就以一段生動的故事來指出大衛的罪,致使大衛幡然悔悟而俯首認罪(撒下12:1-15)。先知阿摩司則以四個具體的事象對以色列民宣佈神的審判:蝗虫吃盡青物(摩7:1-2);火燒滅深淵大地(7:4);主拿準繩審判以色列7:7);一筐夏天的果子,說明以色列的敗亡結局已到(8:1-2)。 語言圖像是如何充實溝通的能力呢?一個感性語言圖像能夠在人心裏造成一片迷霧,逼他非搞明白故事背後的含義不可,當他從迷霧裏走出來之後,就能更清楚地理解你所要表達的含意。 語言圖像的功效 語言圖像奏效的五個原因: 一、歷代偉大演說家的明證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是個激勵人士氣的能手。當英國接到意大利與納粹聯盟消息的時後,他發表了一篇演說:「墨索里尼是一個該死的走狗,他為了救自己的性命,帶領意大利全國上下臣服在希特勒帝國的手下。今天他在德國這隻老虎旁邊跳躍,且發出饑餓的吠聲,這是可以理解的,可是他居然還發出勝利的吼叫哩!一個獨裁者竟膽敢在老虎群中遊走!但不要忘了老虎總會有肚子餓的時候啊!」 二、吸引注意力 最擅長吸引人注意的要屬於廣告商了。他們會用最簡短的語言圖像來表達一個理念,即使廣告只是一閃而過,深刻的印象仍會存留在觀眾的腦海及潛意識之中,久久不消失。 三、促使溝通生動活潑 一個人一旦進入青春期,只靠說話的影響力已經不夠了。足以改變一個青少年甚至成年人的,多半是在情感上的重大變故。例如:死亡、結婚、生育、父母親去世、人際關係上的失敗,獎賞上的得失或是宗教上的皈依等等。 四、增強對信息的記憶力 別人為什麼老是記不住我們所講過的話呢?一部份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數人的教導大都是直接性的指示,這種方式有它的好處,但幾個小時之後,人們就只記得演講內容的百分之七而已。 若運用語言圖像表達的方式得當,人們將會更長久且清晰地記得所談過的內容和觀念。所用的故事或比喻越離奇,相關概念也就記得越久,印象也就愈深刻。記住!若你沒有一個物件、一份文件、一份影本或一個簡短的故事來証明你要說的話,那你最好不要開口說話! 當我們將一幅刺繡的背面給別人看的時候,都是一團亂線,看不出什麼圖案來。我們的人生有時看起來也像刺繡的背面一團糟。但當把刺繡反轉過來,顯示給群眾看的卻是一幅精美的圖案。原來上帝在每一個人身上都有一個奇妙的計劃,正如同神特別設計的圖案。儘管每一針每一線都是那麼地痛苦,但「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5:3-5)原來每一針每一線加上什麼顏色都是有理由的。朋友,不論你處於喜樂或憂傷,上帝都將為你拼出一幅美妙絕倫的圖案。 五、建立更親密的人際關係 由於男女在思維及表達方式的不同,但語言圖像卻能為夫妻提供溝通的共同基礎。透過愛的語言,通往親密關係的門路。    腦語 vs. 心語 男人談話的主要內容是「事情」,是屬於「頭腦的語言」,稱之為「事實談論」或「理性談話」。只要談話一超過事情本身的範圍,男人就無可奉告,再不就改換話題。女人說的則是「心靈的語言」,她們對事實與感覺也同感興趣,但她們更會運用想像力,願意建立更深入的人際關係。大部分男士患的是「後座症候群」那就是沈默。…
Read more

紅色彈珠

青豆換彈珠的神奇故事。 經濟大蕭條的那些年日裡,在愛達荷州的一個小鎮上,達文經常到米勒先生路旁的小攤上,看看有什麼當季的新鮮農產品。當時物資非常缺乏,以物易物是很普遍的方式。 有一天,米勒先生正為達文裝一袋新的馬鈴薯時。達文注意到一個瘦骨嶙峋的小男孩,衣衫雖破舊,但很乾淨,他正饑餓地看著籃子裡剛撿出來的青豆。達文對奶油青豆和新鮮馬鈴薯可是情有獨鍾啊! 一邊想著青豆的美味,一邊不經意地聽著米勒先生和旁邊那穿著破舊衣服的男孩對話。 「哈囉,博立,你今天可好?」 「哈囉,米勒先生,我很好,謝謝,我正在欣賞這些青豆,看來真不錯啊!」 「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 「沒什麼,我只看一下青豆。」 「難道你不想帶一些回家嗎?」 「不,先生,我沒有錢可付給你啊!」 「你總有些東西可和我交換吧? 「我所有的只是這顆彈珠!」 「真的?我可以看看嗎?」 「你看!」 「可真漂亮啊!唯一的問題是它是藍色的,我喜歡紅色的!你家裡有像這一樣紅色的嗎?」 「不完全一樣,但很相似。」 「好,把這些青豆帶回家,下次來時再帶你紅色彈珠給我看好嗎?」 「沒問題!」 站在旁邊的米勒太太走過來招呼達文。笑著說:「在我們鎮上,還有另外兩個男孩像他一樣,三家都是最貧窮的。吉米總是喜歡讓他們帶青豆、蘋果、蕃茄等等回家,等他們帶了紅色的彈珠來(他們總是不會失信的),他又說現在不喜歡紅色的了,要他們帶回去一袋新鮮農產品,下次來再帶綠色或橘色的彈珠來。」 達文帶著微笑離去,對米勒先生的善行印象深刻。後來達文雖搬到別州去,但總不會忘記米勒先生和那幾個小男孩交換物品的感人故事。幾年飛快而逝。最近達文剛好回到愛達荷家鄉小鎮訪友,在那兒聽說米勒先生去世了,鄉人們要在那天傍晚向他作最後的遺體瞻仰,達文的朋友要去,他就跟著去了。 到達停屍間後,大家排隊作遺體巡禮並慰問死者家屬。排在達文們前面的是三位年輕人,其中一個穿軍服,另外兩個頭髮修剪得端莊整潔,穿著白襯衫和黑西裝外套,顯然像是專業人士。 他們各自都與棺木旁的米勒太太擁抱、親她面頰,簡短交談了幾句,纔走近了棺木。米勒太太的眼光隨著他們,看見他們一個個用他們溫暖的手握著棺木內冰冷的手,然後揉著眼睛傷感地離開停屍間。 輪到達文和米勒太太握手時,達文告訴她自己是誰,並提及她當年告訴他紅色彈珠的故事。她的眼睛溼潤了,抓著達文的手帶他到棺木前。 「剛剛離去的那三個年輕人就是我曾告訴你的當年那三個貧困小男孩,他們剛剛告訴我,他們多麼感激米勒先生和他們的『交易』!」 「現在,吉米不再能改變他喜歡的彈珠顏色了……而這些孩子終於回來報償他。我們在這世上從未大富大貴,但現在,吉米一定認為自己是全愛達荷最富足的人。」 以輕柔充滿愛意的動作,她將死去丈夫的僵硬手指撥開,手中握著的赫然是三顆閃閃發亮的紅色彈珠呢!

認識我是誰?

「我是誰」必須以「神是誰」為座標。神曾向人類認同,人類才可能向神認同。 我養過青少年,知道美籍華裔子女青少年時期,都會經過一段時間的身份認同危機——父母開車送兒女上學,他們不想讓父母和高中同學打照面。從學校打電話回家絕不講中文(旁邊有同學在聽啊)。也不喜歡與父母為伍,免得被同學看作跟屁虫。有人用「香蕉」來形容華裔青少年,意思是說,外面是黃的,裡面是白的。 然而,這個身份認同危機大約會在大三(廿歲左右)消失,他們開始以父母為榮,珍惜華人文化,渴望學習華語,喜愛華式食物。到了卅歲時,更能了解父母努力在美國打天下的艱辛,並感激父母胼手胝足所提供給他們的求學機會。 這身份認同的危機並非只局限在美籍華裔青少年,普世每個角落都有人失落了自我——後悔自己入錯了行的中年人;尋思怎樣可以搞個婚外情的壯年人;擔心死後歸宿何方的老年人,都有某種程度的認同危機。如果把尚未找著自己的個性特質、恩賜才幹和職業性向,也當作認同危機的話,許多人在某一段時期,都難逃過這認同危機的難題。簡單地說,認同危機就是一個人在尋求「我是誰」。 「個人性」的我是誰,固然有賴自己去探索,認識自己的人格、恩賜、性向。「原則性」的我是誰,則有賴信仰和價值觀,來為「人類是誰」劃定座標。換句話說,只有在「創造主」和「受造者」的對應關係,和「神」與「人」的相對位置,才能取得「我是誰」的定位點。這種定位只能在神啟示祂自己是誰,並說明祂心中理想的人是怎樣的形象,才能獲得。也就是說,人所尋求的身份認同,必須在「神是誰」的座標下,顯出「我是誰」的真意。 當世人被身份認同的危機所壓傷時,神差祂的獨生兒子耶穌基督,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樣式,向祂所愛的勞苦大眾認同: 祂教導我們生命的真義, 祂恢復我們做神兒女的權利, 祂纏裹我們心靈的傷痕, 祂安慰我們的憂苦, 祂鼓舞我們將殘的鬥志。 耶穌基督來的時候,祂是來向這廣大的憂苦大眾認同(來2:17),來擔當我們的憂患,背負我們的痛苦(賽53:4),來代替我們所當受的刑罰(彼前3:18),來醫治我們的創傷(彼前2:24),來與愁苦的人類一掬同情之淚(約11:35)。 祂從來不是手搖芭蕉扇,遠離人間疾苦,在高天上享清福的神明,祂來觸摸罪人的感受。 奇哉,這道成肉身的奧秘! ●祂伸手摸大痲瘋病人。 ●祂坐下來和撒瑪利亞打水的婦人談道。 ●祂抱起孩子為他們祝福。 ●祂到耶利哥城稅吏撒該家去吃飯。 ●祂對婦人說,平平安安的去吧!妳的信救了妳。 奇異的奧秘,道成肉身,向人認同!

人生成敗的分水嶺

兩種人生態度任選其一,你選擇的態度決定了天堂與地獄。 九一一事件永遠地改變了世界觀,每個國家都覺悟到,對付恐怖主義是國家安全的第一要務。美國因此設立了國土安全部,加強航空的安全檢查,並將反恐的情報收集升級。這些政治動作固然是必須的,但我們如果以信仰和倫理的角度來看,九一一還有另一層的功課。 從阿拉伯極端份子的眼光來看,西方世界(以美國為代表)是個霸道的強權,支持以色列人對付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世界的困苦都是你引發的,炸毀你的國貿大廈就是仇恨的最佳表達。 西方強權在歷史上所行,確實有許多過份自私的地方。以中華民族的眼光來看,西方列強也曾經兵臨城下,強迫簽下南京條約、辛丑條約、愛暉條約等不平等條約。但中華民族不計前嫌,努力地製造球鞋、腳踏車、雨傘、電子零件,提供物美價廉的產品,供應歐美的需要,也使得美國廿年來享受了低通膨的富足穩定。 反應與結果 阿拉伯極端份子和中華民族的行為,說明了人生的兩種主要模式:一個是消極被動,一個是積極主動;一個是仇恨,一個是饒恕;一個是炸毀你的大廈,一個是供應你的需要;一個是注視過去的傷害,一個是注視將來的機會;一個是拉下別人(我沒好日子過,你也別想有好日子過),一個是改善自己(我願意做個國際社會的成員,盡我一份力量)。結果呢?一個引起更多報復(美國轟炸阿富罕,出兵伊拉克);一個創造共同的繁榮(大陸持有七千億美元的外匯,台灣持有二千億美元),中華民族所採取的積極主動態度(proactive)創造了數千年來的最繁榮時期。人生成敗的法則,在這兩種模式上彰顯得淋漓盡致。 當你遇上有人仇恨你時,你有兩個選擇:恨他,或是愛他。 當你遇上有人咒詛你時,你有兩個選擇:咒詛他,或祝福他。 當你遇上有人惡待你時,你有兩個選擇:惡待他,或恩待他。 當你遇上有人逼迫你時,你有兩個選擇:報復他,或饒恕他。 當你的人生碰到挫折時,你有兩個選擇:放棄,或更加努力。 當你的人生碰到逆境時,你有兩個選擇:沮喪,或快樂前行。 當你的人生碰到失敗時,你有兩個選擇:找尋藉口開脫自己,或是勇於負責,學習功課。 這兩種態度,一個是消極被動,一個是積極主動,是人生成敗的分水嶺。 聖經的教訓 一般人的行為反應模式,大體上採取「你對我好,我就對你好;你對我壞,我就對你壞」的原則。然而聖經教導我們說,「你們要效法天父,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5:45)一般人認為「你陷害我,我就報復你」是扳回一局的自然反應。然而主耶穌教訓我們說,「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太5:44) 一般人面對仇敵,總是採「你算計逼迫我,我會叫你的日子也難過」的報復心理。然而保羅勸勉我們說:「逼迫你們的,要給他們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詛。」(羅12:14)一般人的天然反應是「你惡待我,我也惡待你」。然而保羅教導我們說:「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羅12:21) 歷史和經驗告訴我們,採取積極主動態度的人,比較可能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夫妻兩種相處模式 夫婦相處常會有摩擦,如何反應也有兩種主要模式,這兩種模式決定了婚姻的成敗:怨偶把注意力集中在「你如何虧欠我的需要」,箭頭指向對方;鶼鰈把注意力集中在「我如何滿足你的需要」,盡自己一份力量來美化婚姻。一種是抱怨的心態(都是你害的),另一種是感恩的心態(謝謝你為我所作的犧牲)。一種是使用「冷漠、情緒爆炸」作武器,另一種善用「溝通、瞭解體恤」的方式。一種是企圖改變對方,來符合我的理想;另一種是努力改變自己,來符合對方的理想,希望自己的努力能贏取對方的善性回應。 第一種的反應模式是消極被動(reactive)式的反應、情緒化的反應。結果引發對方更多的心理防衛,產生對抗,僵化了關係,進入惡性循環。第二種的反應模式是積極主動(proactive)式的反應、也是建設性、原則性的反應,將引發更多創意性的答案,產生合作,美化了關係,進入了善性循環。 所謂積極主動(proactive)是行事為人遵照心中所持定的原則,盡自己一份力量,去創造所想望的美好結果。而消極被動(reactive)是遭遇困難時,作出情緒化的反應,奢望別人來解決難題。積極主動的好處是,主導權操之在我,相信一分耕耘總有一分收穫。消極被動的壞處是,被環境所控制,淪落為犧牲品,無力改善環境。 耶穌基督一生所示範的,就是主動積極的美好品質,祂心中持定了愛與建設的法則,去感化環境(世人)往更美的方向移動。比如,撒瑪利亞人不肯接待耶穌,使徒約翰的反應是,氣到要學以利亞從天降火,燒滅撒瑪利亞人。耶穌的反應呢?祂心中持定的原則是愛憐世人,這原則絕不受環境所左右。主耶穌平靜地說:「人子來是要救人的性命,而不是滅人的性命,約翰,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我們到別的地方去傳福音吧!」(路9:56)比如,當主耶穌被釘在十字架,全身體重掛在三根鐵釘上,肺被重力拉平,呼吸困難,鮮血流盡,極其口渴,卻聽見群眾嘲弄祂說:「你是神的兒子,你從十字架上下來啊,我們就相信你。」 凡人在這困難的時刻,大部份會做出情緒化的反應,回嘴咒罵,但主耶穌心中持定愛與饒恕的原則,竟然開口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不曉得自己在做甚麼!」(路23:34)又如,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蒙主治癒,只有一個回來感謝耶穌,一般人的情緒化反應是,從此不幹了,但主耶穌仍然堅持醫治(路17:17)。祂心中所持的信仰原則,不會隨逆境而變化。這種主導權操之在我的積極主動態度,擁有一種改造環境的奇異動力,感化兩千多年來的億萬基督徒,愛戴祂、相信祂、跟隨祂。 刺激與反應之間 在刺激(stimulus)與反應(response)之間,動物只受本能的控制。但人類被造與動物不同的地方在於,人除了本能之外,也受信仰與道德的制約,對人類來說,在環境的刺激與心理的反應之間,並無必然的關連。一個人可以透過信仰和道德的原則,對困難的環境作出美好的反應,以致建設性地改善環境,這就是積極主動的態度所擁有的創造性能力。在刺激與反應之間,上帝賜給人類高貴的自由意志,使人類有能力可以遠遠地超越環境。 你有自由選擇權。有人虧待你,你有自由選擇仇恨或饒恕。在處境艱難中,你有自由選擇愁苦抱怨或保持喜樂。遭遇敵對勢力,你有自由選擇做個犧牲品(victim),或是得勝者(victor)。被解聘失業時,你有自由選擇怪罪上司,或是學習新技能準備轉行。被歧視拒絕,你有自由選擇暴力洩恨或是力爭上游。 印度聖雄甘地曾說:「沒有人能拿走我的自尊,如果我不讓他們這樣做。」他的意思是,不管多少人侮辱我,多少人說了厲害的批評,都不能傷害我的人格自尊。這是在環境的刺激和內在的反應之間,劃清界線的最好例證。羅斯福總統夫人葉蓮娜(Eleanor)也說過「非經我的同意,無人能令我自卑。」葉蓮娜生長在惡劣的環境,從小缺乏自信。後來先生當選總統,她必須和各國政要周旋,至終葉蓮娜學會,保護內在的自尊,不受幼年逆境的影響。 自由人宣言 這些學會積極主動的勇士,至終明白每一個人都享有掌控內在態度的自由: 雖然我不能掌握外在的環境,但我可以控制內在的態度。 雖然我不能避免外來的刺激,但我可以把握個人的反應。 雖然我不能左右別人的思想,但我可以管理自己的情緒。 雖然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短,但我可以富化生命的品質。 雖然我不能預知明天的命運,但我可以善用今天的機會。 秉持上述這五句自由人宣言的智者,都明白我沒有權利要求任何人,為我一生的悲喜成敗負責。是我自己在逆境中所選擇的反應,決定了我一生的成敗悲喜。這些人都選擇了積極主動的態度來創造個人前途。所以,儘管雙目失明,密爾頓仍然寫出失樂園、復樂園。儘管耳聾,貝多芬仍然譜寫了英雄交響曲。儘管又瞎又聾,海倫凱勒仍然學會了演講。儘管風濕,雷諾瓦仍然作畫,成為印象派大師。 廿世紀的基督教界偉大思想家路易斯(C.S. Lewis),對人生觀察仔細入微,他認為一個人的人生結局,是由許多小抉擇逐漸累積而成。他說:“Every time you…
Read more

阿丹習藝記

阿丹學過的玩意兒真不少,老媽陪學的過程才是試鍊! 現代的孩子似乎個個身懷絕技:靜可琴、棋;動可踢(球)、打(拳)。捫心自問,自己並不是為了怕小孩輸在起跑線上,也不是為了趕時髦、與人比較,才讓孩子習藝。一切,只是為了「萬一」:萬一,這些學習過程真能培養孩子的毅力、耐心、定力呢?萬一,這些真能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呢?因著這萬分之一的希望,我也搭上這班現代父母的列車。 家中三個孩子,老大老二是學什麼像什麼,一點即通,領悟力比老爹老媽高多了,這讓我以為:所有的小孩都是這樣!等到老三阿丹正式習藝,我才深深體會:人類真是「生而不平等」也! 阿丹學過的玩意兒不少,游泳、棒球、籃球、空手道、喇叭、鋼琴、西洋棋、中文…。但他習藝的過程,只能以千辛萬苦來形容。(我是說我這老媽,在一旁看得千辛萬苦也!) 多年啦啦隊隊長當下來,我總也瞧出了一些苗頭,體會到技藝之外的學問。 阿丹學泳 先說游泳吧。阿丹原本不怕水,小時候常喜歡潛在水下對我們扮怪臉、或揮手。五歲開始參加社區游泳隊,隊裡並不要求這年紀的孩子會游泳才能加入,我們以為是好事,哪料卻是惡夢的開始。 阿丹當時正值最最淘氣、好奇的年齡,能同時注意身邊發生的許多「瑣碎事」,卻顧不上我們要他注意的「重要事」。要教阿丹這種「過動小子」,沒有兩把刷子是不成的:如何將指令簡化?如何耐著性子多賞些鼓勵?如何不被急於看見成果的壓力所主導?這可難為了那些青少年教練。 他的心猿意馬、「有聽沒有到」,讓他一開始就把教練教的呼吸法搞錯了。在喝了水、自覺快要淹死之後,就完全不敢到水深的地方 ,也不願意再參加任何比賽。老實說,社區間比賽,六歲以下的孩子,常常是由教練扛著、揣著游完全程,哪有什麼壓力可言?他卻可以在起跳前、哨音一鳴、掉頭就走! 整整兩個暑假,成天就哄著阿丹往水深處游,哄著他參加比賽,這讓我身心備受煎熬。當時我在他身上只看到:這孩子怎麼和別人的孩子「不一樣」!青少年教練們的沮喪、其他家長的眼光,也深深影響我。這場拉鋸戰,讓我忽略了阿丹四歲多就會認字讀書的事實;這場拉鋸戰,也使我忽略了阿丹會騎腳踏車的事實。我「看不見」每個人的學習步調,本來就有不同! 有天我在讀《耶利米哀歌》第三章時,忽然體會:我正讓阿丹取代了神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每天活在他「當下」的起起落落,難怪會陷入「茵蔯和苦膽的困苦窘迫」。 那之後,我就釋然了,不再在乎他不到水深的地方去,也不再勉強他參加比賽。阿丹八歲時,我也鬆手,允許他退出游泳隊。 兩年後,阿丹告訴我,他想試試再加入泳隊。十歲那年暑假,他學會了四種泳式,也不再視比賽為畏途。這使我看見了阿丹「不做沒把握事」的特色。去年市泳大賽,阿丹拿了十二歲種籽B隊的自由式季軍,以及蝶式第八。 回首過去八年,惡夢早已過去,阿丹完全不記得自己曾經怕水深、懼比賽的情形,提醒他時,他只覺得好笑。 阿丹習弈 三年前暑假,阿丹在社區大學學西洋棋,當時幾乎是每下必敗,偶爾在家和老爹對弈,就看他隨心所欲、亂下一通。 第二年暑假,他說還想上棋課。好啊,難得自己主動想學,就學吧!結果一個暑假下來,仍是鴉鴉烏、不得要領的亂下。 第三年,他又要求再上。老師沒變、課程相同,這錢值得花嗎?我開始猶豫,但瞧他那麼想上,我就聲明:最後一年囉! 這年終於開竅,每天下課後就要和老爹老姊挑戰,不但會佈局,還開始拿著各家棋譜研究。很快的,老姊贏不了他,老爹則勉強扯成平手,甚至投降認輸。 阿丹習藝的過程,讓我想到哈洛偉爾醫生(Edward Hallowell)寫的《不再分心》(暫譯)《Delivered from Distraction》。書中他提到,一個人真正的快樂,建立在這人內在的特質上,這些特質包括了:樂觀、具與別人自在交往的能力、擁有「我能夠做」也「願意去做」的態度……。 究竟什麼樣的生活經驗,最能激發出這些內在特質呢?哈洛偉爾從他過去廿多年的經驗,發展出一套「五步驟計劃」(five-step plan),這計劃不但能夠激發出這些特質,也能夠增強一個人的特長與潛能。 這五個步驟是:有所歸屬(connect)→自在的玩(play) →反覆練習(practice) →精通(mastery) →被人肯定(recognition)。這些步驟好似一個圓圈,可週而復始、循環不止,每一步自然就引向下一步,一旦開始,終其一生都可以繼續下去。 快樂學習的訣竅 這套理論的概要是這樣的: 1.有所歸屬:這是圓圈的起頭,也是最重要的一環。所屬的對象可能是神、是父母、老師、朋友、藝術音樂等。你在其中,感到受歡迎、被需要、被公平對待、感受到愛,建立起喜樂、信心、自尊…。 2.自在地「玩」:當你覺得有所屬,自然就會安心的走第二步,在玩中,發掘出自己的才能與特長。玩,包括任何形式的活動,你在其中,腦子好像被點燃,想像力得以發揮。 3.一旦找到能夠全然玩在其中的活動,就想一玩再玩,這就進入第三步:反覆練習。不須別人要求,自己就心甘情願的去做。持續一生的習慣、訓練,往往是這樣造成的。 4.反覆練習之後,就進入了第四步:精通、熟練。這並不是說你一定最好,而是指你會進步,比以前更好。有進步,其實就是建立自尊、自信與動機的秘訣。 5.當你精通某些事情時,別人就會注意到你,肯定你所做的、你的價值,這就進入第五步:被人肯定。得到肯定,是激發孩子行出正面行為的動力。 這五個步驟,很自然就能產生出:安全感、熱忱、謹慎自守、自信、自尊、動機、合於道德的行為……。 阿丹的習藝正是如此。神、爸爸、媽媽、姊姊、老師、朋友…是讓他有所歸屬的對象;當他主動想學,且樂在其中渾然忘我時,就會自動自發的想要一練再練;熟練之後帶出的成果,讓他被所歸屬的對象友善的肯定、接納;這又讓他繼續樂在其中,在圓圈中循環進步,也在快樂中,激起「我能夠做」也「願意去做」的態度。 要他學的,若不是出於自己情願,而是父母或其他人的勉強,那可有得瞧了,事倍功半不說,親子之間衝突頻頻,責罵、氣惱、自尊心受損…,原本可以快快樂樂的學習,弄得烏煙瘴氣,得不償失。…
Read more

耶穌Ph.D.

除罪疚,脫重擔,端賴大博士耶穌! 一位名為史大偉(Davis Stevens)的醫生,尊稱耶穌為醫學博士(Doctor of Medicine, 簡稱M.D.)。筆者非常同意,因衪醫術精湛,曾醫治好不少病人,讓他們獲得身體的健康,故曾寫了《耶穌M.D.》(該文已刊登於《飛揚》第46 期),介紹耶穌這位醫學博士 。但一個人除了身體會患病外,心靈也會罹病。事實上,去見醫生的病人中,50%-70%的疾病都是由心理的問題而引起。有一項統計顯示,有15%-18%的美國人患有心理疾病。 筆者認為耶穌也配獲得心理健康博士 (Doctor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簡稱 Ph.D.) ,因祂在世上時曾教導我們如何獲得心理上的健康,故寫此文略為介紹,讓我們的身心靈都健壯。 現在讓我們看看常見的心理疾病,及耶穌提出的預防治療方法。 去憂妙法 俗語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憂慮是免不了的事。事實上,些微的憂慮可能會幫助我們小心行事,採取預防措施,避免壞事的發生。但很多時候,我們是「杞人憂天」。一項統計告訴我們,在我們內心擔憂的事中,90%並未發生。有時候雖發生了,但並不如我們想像中那樣糟。有時我們認為的壞事,從長遠來看,反而是件好事。一次小病,會讓身體產生免疫,提醒自己放慢生活節奏,注重飲食健康,反可預防一場可能發生的大病。 但如果常常憂慮,過度消沉、頹喪,會導至憂鬱的心理疾病。憂鬱症遍及社會上的各個階層及年齡。據統計,相當高比例的憂鬱症患者會以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憂鬱的人常孤僻寡合,容易嚴厲地批評別人及自己,很難與人相處。 馬太福音六章25-34節記載耶穌提出克服憂慮的四個妙法: 1. 知道天上有一位看顧我們的神。祂既供應飛鳥每日所需,也妝飾野地之草。我們比飛鳥貴重、比野草長壽,必然更蒙神的恩眷。 2. 知道憂慮於事無補。希望長壽是人之常情,但思慮無法使人的壽數增加一刻。 3. 分清事情的優先次序,神的國和神的義應放在第一優先。尊重神的人必蒙神尊重。 4. 有智慧地分輕重緩急來處理難處;不要為尚未來臨的明天難處擔憂。 無罪心安 在世上從未作虧心事的人,恐怕是絕無僅有。捫心自問,我們在言語、心思、行為上,或多或少會有錯誤之處。我們想作善事,但無力去作;想避免作惡事,卻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保羅把這種親身經歷之心靈痛苦說得淋漓盡致。他說:「我覺得有個律,就是我願意為善的時候,便有惡與我同在。」(羅7:21) 他感嘆說:「我真是苦啊!誰能救我脫離這取死的身體呢?」(羅7:24)千萬的人成為罪惡的奴隸,無法逃脫內疚的枷鎖。 耶穌在路加福音四章18節說到,祂到世上工作的一個重要目標是要使「被擄的得釋放」。祂將被魔鬼擄掠,作牠奴隸的人釋放。耶穌說:「信衪的人,不被定罪。」(約3:18) 耶穌是天父的兒子,祂指自己說:「所以天父的兒子若叫你們自由,你們就真自由了。」(約8:36)從接受耶穌那天起,無罪一身輕,晴空萬里任我翱翔,無邊原野隨我馳騁。 解渴活水 人人通常都希望追求理想,實現抱負。到年紀漸大,青春不再時,如果知道不能達到人生的目標,固然會仰天長嘆;但如果理想實現時,才發覺它並沒有帶來預期的滿足感,更會抱憾終身。亞歷山大征服世界後竟痛哭起來,因為他的理想已達到,再沒有更高的人生目標可努力了。甚麼才是讓人真正得到滿足的人生目標呢? 約翰福音第三章記載,一位學問好道德高的人來見耶穌;第四章記載耶穌遇到一個曾結婚五次的普通女人。二人的社會地位、人生際遇雖有天淵之別,內心卻有同樣的饑渴。耶穌是位大能的心理醫生,祂充分了解他們的困境,解答了他們的難題,滿足他們心靈的需要。 今天耶穌同樣能滿足我們心靈的饑渴,幫助我們知道並達成人生在世上的目的。耶穌宣稱:「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裏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4:14) 祂又應許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太5:6) 重擔脫落…
Read more

主動出擊●築夢成真

逆境好比石頭可以把人砸碎或建立。 雖然從小就被教導要做一個積極進取、主動學習的人,然而環境中卻會遇見挫折打擊,周圍的人、事、物也常令人覺得沮喪無奈,讓我們不知不覺地掉進消極失望的漩渦裡而無法自拔。 最近在一本書中讀到,有一位當年在大陸剛從大學美術學院畢業的青年,就「趕巧」遇上了稱得上是一場中國人浩劫的文化大革命。 有人問這位日後成為國際美術史的專家說:「您是否會遺憾那年輕、寶貴的十年都徹底被文革給摧毀了,以致後來您必須花費比其他國家的學者更加倍的辛勞,來補足那十年的空缺與停頓?這在您個人的學習與研究生涯中,應該是個無法彌補的巨大損失吧?!」 這位學者卻回答說:「雖然下放勞改是一段艱苦的歲月,但我一直堅持積極的學習,以致後來能擁有許多機會。」 原來他在被下放到農村勞改的期間,因為知道沒有辦法讀書,所以離家的時候帶了一本英文字典,和一本古文字字典,當每天勞苦工作完之後,便在這兩本書的陪伴下入睡。這兩本書並非他失眠時的催眠劑,而是奠定了他在英文字彙與識別古文字上的能力。 後來他因曾就讀美術學院的經歷,就被調派到博物館去擦展示窗的玻璃,對許多人來說,擦玻璃的工作是枯燥乏味、又浪費時間精力的苦差事,但他卻在這幾年當中,每天反覆地看這些美術作品,藉著長期與這些藝術品為伍的際遇,使他對許多美術品的特點瞭若指掌,也發展出對藝術品的獨特見識。 由於他曾熟背英文字典而練就出的英文能力,讓他在中年之際有機會到美國留學,學成之後還在當地的大學任教,後來他的著作無論在量或質上都非常豐富,文化大革命雖然剝奪了他有形的學習環境,然而一顆積極進取、主動創造另一種環境的心,卻讓他在艱難中依然能夠把握住每一個機會學習。 雖然我並不「期待」自己在人生的旅程中,也會有遇到類似文化大革命般的遭遇,但我卻十分欽佩與羨慕這位學者積極的心志,因為他積極的視觀,不但帶出了主動積極的態度、也在困境裡看見了希望。「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1:2-4) 二零零三年的十月,十三歲的夏威夷衝浪女選手貝莎妮漢米爾頓被鯊魚咬斷了左臂,然而這個殘酷的事實並沒有將她擊倒,她依然以積極的態度來面對未來,當媒體訪問她何以能如此堅強時,年紀輕輕的她充滿了信心地說:「因為是神的允許,這件事才會發生在我的身上,所以我相信神必然會賜我夠用的恩典與力量來幫助我。」哥林多後書十二章九節告訴我們:「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 缺了一隻手臂的莎妮不但沒有放棄衝浪運動,甚至在十週之後又勇敢的再戰浪頭,參加了在夏威夷舉行的中學生衝浪比賽。結果莎妮在她的年齡層排名中名列第五,當記者問起她用單手參加衝浪比賽的心境時,她的語氣中沒有灰心失望、或自怨自艾,反倒用著鼓勵自己的口吻說:「現在我要平衡的站在衝浪板上,的確沒有以前那麼方便,但是只要再多一些練習,我就會有辦法了!」 她積極樂觀的信念、主動迎向挑戰的態度,真是讓身為成年人的我們自嘆不如,卻也受到極大的感動與激勵。 一顆主動積極的心,不但能讓我們充滿希望,也會在任何環境中都帶出積極主動的行動,讓我們能把握並珍惜身邊的機會,使夢想能逐步一一地實現。演講家約翰‧戴馬提尼曾說過:「環境就好比石塊,你可以用它來建築,也可以讓它把你壓得下沉。」所以積極的心思、意念會帶來主動的力量,也會成為築夢的最佳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