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甜甜圈的啟示

珍惜正面的部份,忽視負面的角度,是人生自在的祕訣。 當我們看到甜甜圈時,腦海裡看中而想吃的當然是那圈圈的部份,而不是中央的空間。同樣的道理,面對週遭的人事物時,我們應當珍惜那正面而可貴的部份,不要定睛在那負面而晦暗的角落。這是《慈繩愛索》一篇關於「甜甜圈」的比喻,所帶給我的鮮明啟發。 前年12月中旬,外子和我受邀參加於比佛利山四季飯店的聖誕節晚宴,因為外子不能出席,邀請人建議我另請朋友作陪。首先我邀請到好友A,是顧及她的赴會比較不會影響到跟家人的團聚。後來我人在台灣時,她以越洋電話告訴我,她參加的爬山隊正好要在那一天,爬南加州唯一她尚未登過的山。我因而請她就近幫我邀請好友M,一起去參加聖誕節晚宴。 才過一會兒,A又來電說M不接受她的「代邀」,我立刻給M打電話,她只是淡淡地回說不能參加,我不明就裡、未曾多問,單純地就著她的建議,直接改邀另一位好友S。她當即答允我的邀請,後來我們順利地如期赴約。 等到我3月底回洛杉磯時,在電話中問候了M,她意興闌珊地告訴我,還在生我的氣。 我嚇了一跳,忙問她什麼緣故。她說:「難道妳都不知道?」「哎呀!真是出乎意料!怎麼會那麼嚴重呢?這一百多天以來,妳就這樣生我的氣,我又不知道,那未免太傷身體吧?」我立即誠懇地表白。 她說是我邀約時的方式和態度,傷了她的心而讓她耿耿於懷的。總而言之,我想到既然跟我有關,就應該儘快地處理,也願意尊重彼此認知的差異,所以就婉轉地道歉又安撫,終於說服她同意解開心結、釋放怨氣,化解那駕馭人心的負面情緒。 後來我參加的讀書會採用曾野綾子的《中年以後》作為讀本,在探討中年以後的心態時,我跟一位讀友Y談到這個經驗。她想知道是甚麼樣的力量,讓我在這種「認知不同」的情況下,願意委婉地為對方解開心結。 我先跟她分享「甜甜圈」的啟迪,也幫助我回顧自己成長的背景,因而慶幸地瞭解:由於母親忙於診治病人,無暇全心全意地照顧我,反而擴展了我的成長空間,讓我勇於嚐試與摸索;也學會了坦然自在地與人相處,這就是我的「甜甜圈」。 而且自從在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我從聖經的教導中,領悟到「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用和平彼此聯絡。」的道理,也就是說「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4:1-2)我從中深刻地體會到「愛人如己」(太22:39)的重要;覺得人際之間的互動,要能想得開、看得遠,體貼對方的感受;採納合適的建議;欣賞對方的「特質」;顧及彼此的立場;包容無心的錯誤;坦承自己的弱點,並將功勞歸給別人。我相信給予他人寬廣的空間,其實就是為自己保留著更多的自在。 當我回想起和M將近十八年的交往,覺得她是一位正直良善的好朋友,非常的誠懇和熱情。所以,我不但要用心去呵護這份情誼,更願意尊重她的想法和表達不滿的方式。最後,我以柔和而寬容的心態,化解了她的心結。 事實上,任何親密的關係都難免會遇到衝突,唯有坦誠地面對與妥善地處理,才能夠克服彼此的差異,進而化解嫌隙,恢復珍貴的情誼。

樹下的男孩

樹下奇緣,誠摰的關心;天上佳果,永恆的祝福。 大一的暑假,克文在中西部一間大學校園舉辦的高中學生領袖營擔任輔導員。 營會的第一天,大會花了一個鐘頭作破冰遊戲,讓學員彼此認識。就在那時,他注意到站在樹下的男孩。個子瘦瘦小小,一臉怯生生很不自在的樣子,使他看起來格外脆弱。縱使其他的學員正生龍活虎地戲耍、說笑、開心地建立友誼,但樹下的男孩卻獨自站在一旁,一付置身事外,毫無興趣的樣子。 克文原本也不想去理他,但想起資深輔導員的指示,要輔導員必須對那些不太參與,似乎被忽視的學員多加關注。 克文走過去和他寒暄:「嗨!我的名字叫克文,是這營會的輔導員之一,很高興認識你,你好嗎?」他怯生生地回答:「還好。」克文試著問他是否願意參與活動,可以認識一些新朋友,他靜靜地回答:「我不想參加,我對這些沒什麼興趣。」 克文猜想,這兒對他而言是一個全新的世界,也許他從未參加過這類活動,但勉強他也不好,現在他需要的不是激勵性的說教,他需要的乃是朋友。 第二天午餐時,克文拉開嗓門,帶領這二百位新朋友歌唱,營友們都熱心地投入。忽然,他的眼神離開了吵雜的歌聲和騷動的人潮,轉向那樹下的男孩──他獨自一人孤伶伶地坐著,凝視著窗外──克文幾乎忘了正在唱的歌詞了。 領完歌後,克文又試著和他打開話匣子,問他說:「你好嗎?有沒有什麼問題?」他回答:「我還好,只是對這些活動毫無興趣。」離開餐廳後,克文發現這個男孩的情況不簡單,必須花較多的時間和耐心才能幫助他。 在傍晚的同工會上,克文將那男孩的情況和自己的感覺告訴輔導員們。希望他們儘可能找機會關心他,花時間和他在一起。 時間過得飛快,一下子到了營會的最後一天。當晚,克文負責當「閉幕舞會」的輔導員,學員們盡情地與新結交的好友們膩在一起,因為以後也許再也沒機會見面了。 忽然,一幕終身難忘的景象呈現在他眼前,那個「樹下的男孩」,那個眼睛盯著窗外的男孩,現在居然正活躍地和女孩子跳著舞呢!克文看著他和那些幾天前連一眼也不願瞧的人,親切而依依不捨地共渡美好時光,簡直是判若兩人。 大二的一個冬天夜晚,克文正專心唸他的化學課本時,接到一通電話,一個不熟悉的輕柔聲音問道:「你是克文嗎?」 「我就是,有什麼事嗎?」 「我是童明的母親,你記得暑期領袖營的童明嗎?」 就是那個「樹下的男孩」,他怎麼會不記得?他說:「我記得,他是一個很好的孩子,他現在一切都好嗎?」 不尋常的沉默了一陣,然後童太太說:「童明這星期有一天從學校回家時,被一部汽車撞倒,當場身亡。」克文嚇了一跳。 「我只是想打電話告訴你,童明常常提到你,我要讓你知道,他這個秋天回學校上課時,充滿了自信,結交了一些新朋友,功課也進步多了,而且還好幾次和女孩子約會。我要向你道謝,因為你幫助他完全改變了。最後這幾個月是他人生中最快樂、最美好的時光。」 在這時刻,克文瞭解到隨時隨刻都要盡量付出自己,你永不能想像自己的微小舉動對別人有多大的意義。而且能使人間處處充滿溫情,神的愛也能自然傳播出去,使人得以認識祂。後來他到處分享這個故事,並且鼓勵人盡力去幫助他們所遇到的「樹下男孩」。

飛揚事工最新動態

許久沒有向讀者報導飛揚事工的近況了。讓我們來談談飛揚最近的動態吧。 飛揚親子e月刊 今年四月底,我們開始發出飛揚親子e月刊。網友們反應極佳,許多人來訂閱(也許是朋友介紹的,也許是要推介給朋友的)。目前已發了五期,每個月還會繼續發行。明年度我們計劃會有幾期特別針對特殊情況孩童的話題,如過動兒、自閉症兒、唐氏症兒等,請大家告訴大家。 深願讀者網友多給我們回應或建議,讓我們能不斷進步,更符合大家的需要。如果你覺得自己獲益良多,請多多推薦給你的親朋好友,或將他們的電郵地址告知我們。 牧家關懷網站 近幾個月,飛揚牧家關懷同工、電腦技術同工及網站特約同工都積極地在建構牧家關懷的網站。這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除了硬體的設計功夫之外,內容的策劃和稿件的邀約和收集,都需要花許多的精力和時間。 這個網站分三層架構。第一層是牧師、師母共同園地,有「牧家甘泉」、「心靈菜單」等專欄。第二層區分為牧師站、師母站。牧師站有「牧師青草地」、「牧師工具箱」等。師母站有「師母溪水邊」、「師母妙錦囊」等專欄。第三層則需要password才能進入。有「論壇」和「難題解答」,是牧家們互動和互助的園地,可以在此提出牧者所遇各樣難題,除了其他牧者可提供關心與意見外,還邀請專家以語音或文字解答。 這是一個專為牧者家庭提供的網站,希望對世界各地的華人牧家都有幫助。我們希望更多有負擔的牧師、師母一起投入,共同來耕耘這個屬於您們的園地。 飛揚有聲書 近年來許多飛揚之友反應,有些人家裡或車子裡已沒有可聽卡帶的錄音機了,希望我們能將過去飛揚講座和廣播的內容,轉變為CD(光碟)。這幾個月來,飛揚有關部門已積極進行講座和廣播卅套錄音帶的電腦剪輯,目前已大致完成,再加上一些配樂,就可以燒錄成光碟了。不過,轉型的過程並非易事,有許多細節需要費心考慮和處理,如封套的選用、光碟封面的設計、講義夾頁的印製、燒錄光碟的機器選購等。請為我們禱告,希望年底以前能全部轉型完成。請拭目以待。 飛揚講座 在暑假期間,李順長會長應多處教會的邀約,在全美各地舉行了多場飛揚生活系列講座。各地聽眾都有極佳的反應,顯示聖經真理在實際生活上的應用,是當前基督徒或福音朋友刻不容緩的需要。從今秋到年底,在各處還有多場飛揚講座,請飛揚之友常為我們禱告,讓我們在擔負這項艱鉅使命的時候,有許多並肩作戰的盟友,而不感覺孤單。

訴求的藝術

訴求,喚醒人覺悟,他需要救主,這是傳揚福音。 訴求,禱告主憐憫,使別人蒙恩,這是代禱藝術。 最近在網路上一篇文章裡,讀到摩托羅拉手機公司(Motorola)敗部復活,重新搶回美國手機王座的故事,帶給我很多感觸。 摩托羅拉手機傳奇 摩托羅拉公司以創意起家,在二次大戰後,搶先推出汽車收音機,在毫無競爭的優勢下,賺進巨額利潤。手機的發明也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傑作,可隨身帶到天涯海角的手機,把通訊的便利推上了另一層樓。摩托羅拉發明的手機,確實是一項傲人的成就。 可惜摩托羅拉的成功也為自己的失敗種下遠因。在沒有對手的獨霸優勢下,摩托羅拉自滿自足,沒想到諾奇亞(Nokia)正靜悄悄地開發新機種和新功能。北歐的諾奇亞一浮出抬面,只短短幾年就超越摩托羅拉,成為手機的世界性武林盟主。摩托羅拉公司痛定思痛,聘雇了幾十名行銷專家研究現代人所喜歡的手機型式、功能、顏色和使用者心理,最後決定往輕、薄、巧、炫及多功能的方向發展,推出許多吸引人的型號,終於在2004年奪回美國手機市場的寶座。 手機對消費者的訴求,從通訊的基本功能,轉移到風潮流行,是摩托羅拉公司始料未及的。而在痛定思痛之後,找到了向消費者的有效訴求點,它就能重振聲威。這個故事引發我聯想,基督教界傳福音的方法是否抓到了向世人訴求的最佳切入點呢?我們擁有美好的產品──福音,另一端是廣大的市場──尚未歸主的世人。 在兩造之間搭橋的是訴求力──如何吸引人們的興趣?如何引動人們的需要感?如何幫助人們下定決心投入在信仰裡?要在廿一世紀廣傳福音,「訴求」是基督教界必須探索的重要議題。 「訴求」廣被運用 其實,教會裡老早就不自覺地使用訴求的技巧,比如弟兄們總會有意無意地把自己的優點表現給他所喜歡的姊妹看,正如雄孔雀把牠的尾扇展現給雌孔雀看一樣。比如教會領袖把建堂以後的美麗遠景,報告給會眾聽,也是一種訴求──你看,孩童部門的教室多麼美麗,對你的孩子將來的屬靈教育大有幫助。向會友呼籲宣教的信心認獻,也是一種訴求──在宣教大使命上忠心擺上的聖徒,天國必有永恆的獎賞。連我們的禱告也是一種向神的訴求,我們用我們的關切、我們的委身、我們的行動,來向神訴求說,懇求你成全。 有些佈道會的講員,呼召時很難邀到幾個慕道友歸主。另有些佈道家邀請人決志時,引動成群的人趨前回應。兩造之間的差異就在訴求點──信息是否觸摸到人心的需要,信息若能引發共鳴,信息若是吸引了聽眾的注意力,人們就自然做出回應。有些教會的崇拜內容安排,都經精心設計,向會眾的眼、耳、心訴求。眼睛看電腦投影字幕,耳朵聽讚美敬拜的聖樂,心裡陶醉在信息所帶動的成長氣氛裡。做到這些有效訴求的教會,會有一種牢牢吸住會眾的引力,引動了教會的成長。 從訴求的角度來看教會的活動,我們會對佈道會、崇拜、報告、信息的傳講,有一份新的理解。有效地向基督徒訴求委身奉獻,向慕道友訴求歸依基督,可成為一份美麗的藝術。這份努力必然會蒙坐寶座的耶穌基督悅納,因為祂自己就曾善用訴求的原理,向人類召喚: 空虛嗎?主說,我就是生命的糧。(約6:35) 迷失嗎?主說,我就是世界的光。(約8:12) 焦慮嗎?主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約14:27) 愁煩嗎?主說,我使你們得安息。(太11:28) 罪惡嗎?主說,你的罪赦了。(可2:5) 害怕嗎?主說,我與你同在。(太28:20) 怕死嗎?主說,信我的人必然復活。(約11:25) 孤單嗎?主說,我是你最好的朋友。(約15:15) 找出共鳴點 主耶穌以先知先覺的語氣指出,人類有八大需要,並且提供祂自己做為這八大問題的答案。我們只要找到最能引發對方共鳴的點,向他訴求,就能引動對方的反應。個人佈道或佈道會若能善用訴求的原理,必能獲致豐盛的結果。 從訴求的角度來看代禱的藝術,我們會對禱告如何蒙神垂聽成全的方法,有一份新的領悟。有些蒙垂聽的禱告,一擊中的,似乎都攜帶了一種撼神心弦的訴求力: 迦南婦人說,狗至少有權吃碎渣兒。主立刻趕出她女兒身上的鬼。(太15:21-28) 外邦百夫長說,你一句話就可以治好我僕人。主馬上答允。(太8:5-13) 四個人抬癱子來見耶穌,耶穌當場治好了癱瘓者。(可2:1-12) 這三個故事蘊含著禱求蒙允的祕訣,請讀者務必自己仔細研讀。 訴求高手 最有名的代禱訴求之案例,記載在民數記十四章。那時以色列民集體向神發怨言說,你把我們領出埃及,要使我們倒在刀下,死在曠野啊!耶和華神忍無可忍,對摩西說,這百姓藐視我,我在他們中間行了多少神蹟,他們還是不信,我要用瘟疫擊殺他們。(民14:11-12)這第十次的發怨言、試探神,是神所定下的最後極限。(民14:22)若不是摩西站在神和以色列民中間代求,以色列民很可能就此滅種。摩西挽回神忿怒的代禱,會有一股使神不能不應允的訴求能力── 摩西說:「迦南地的居民早就聽說,你帶領以色列民出了埃及,用雲柱火柱引導他們。如今你若把他們殺了,列邦必議論說,耶和華因為不能把他們領進應許美地,所以把他們殺在曠野。並且你曾說,你是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慈愛的神,你就照你的大慈愛,多赦免他們這一次吧!」這一招二式誠懇的訴求,叫神怎麼拒絕?(民14:13-19)摩西這一招最厲害的力道是,真心為神聖名的尊榮設想!真個是奇哉誠哉的代禱藝術,全本聖經訴求藝術的最高境界! 從訴求的角度來看求情的藝術,我們會對說服力的法則,有一份新的感受。你要說服一個人照你意願的方向行事,你如何提出一套有效的訴求呢? 保羅有意為阿尼西母向腓利門求情。阿尼西母原是腓利門家中的一個奴隸,偷了主人腓利門的錢,跑到羅馬去揮霍,正巧碰到保羅在羅馬為主坐軟監,聽了保羅所傳的福音,悔改信了主。 保羅本來有意留下阿尼西母來侍候坐監的自己,但想到腓利門和阿尼西母之間,有一道心結尚未解開。保羅想到基督徒兩造之間和好的重要性,就下定決心寫一封求情信,要阿尼西母帶回去見腓利門,也使腓利門家中教會的聚會,破口得以堵住。 保羅這位梯山航海的宣教鐵漢,竟然也展現他俠骨柔腸的一面,寫出委婉動人的腓利門書,字裡行間真情流露,叫收信人腓利門無法拒絕保羅的請求。保羅所運用的訴求技巧,足可做萬世的典範: 訴求的典範 1.誠懇的關懷:v.4「我禱告的時候題到你,常為你感謝我的神。」一句話就溫暖了腓利門的心。 2.肯定的話語:v.5「因聽說你的愛心,並你向主耶穌和眾聖徒的信心。」表達對腓利門人格和服事的欣賞、感激,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 3.神聖的祝福:v.6「願你與人所同有的信心顯出功效,使人知道你們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作的。」為以下訴求鋪下信仰的根基。 4.熱誠的欣賞:v.7.「兄弟阿,我為你的愛心,大有快樂,大得安慰。因眾聖徒的心從你得了暢快。」表達對腓利門美好品質的感戴。 5.軟性的訴求:v.8-9「我這有年紀的保羅,現在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寧可憑著愛心求你。」請你看在我為主勞苦犧牲的面上,恩待阿尼西母。…
Read more

琴韻情深

母親終於聽見他彈琴了…… 羅彼的媽媽把他帶來上韓老師的第一堂鋼琴課時,他已經11歲了。 韓老師向羅彼解釋,她比較希望學生(尤其是男孩)能夠在較年幼時開始學習。不過羅彼堅持說母親一直夢想能聽他演奏鋼琴,所以老師勉強收了他。 從一開始老師就覺得那像是無望的努力,不管羅彼再怎麼嘗試,他就是缺乏音感和基本的節奏感。 但是他盡本分地練習老師要求學生學習的基本曲子。 幾個月來他練了又練,但當韓老師聽他彈奏時,仍不禁驚心錯愕,只好試著找些話來鼓勵他。 在每週課程的尾聲,他總是說:「有一天,我媽媽一定要聽我演奏。」但那看來似乎是遙遙無期。他實在沒有一丁點兒音樂天份。 韓老師從未有機會和羅彼的母親談話,只有在她接送羅彼上下課時打過照面。她向來都會揮手、微笑,但從未進去拜訪過。 後來羅彼沒有再來上課,韓老師也樂得高興。他對自己的教琴聲望來說,實在是個負面的廣告。 幾個星期後,韓老師寄了演奏發表會的通知到各個學生家裡。令她吃驚的是,羅彼(收到通知後)居然問她,他是否可以參加這次演奏發表會 。老師告訴他發表會是為現在正學琴的學生辦的,因為他已經中途退出,所以並不符合參加的資格。 他說他媽媽生病了,不能載他去上琴課,但是他自己仍然持續地練琴。「韓老師……我一定要上台演奏!」他堅持著。 不知是什麼原因,老師終於同意了讓他參加這次演奏會。 演奏發表會之夜來臨了。中學體育館擠滿了學生的父母和親友。 韓老師把羅彼排在節目的最尾端….在她上台對所有學生致謝並演奏壓軸曲之前。她想,這樣一來,她還可以透過自己的「閉幕式」來搶救羅彼拙劣的演出。 這場演奏會進行得簡直是天衣無縫,學生們都展現出學琴的最佳成果。最後,羅彼上台了。 讓韓老師感到驚訝的是,他告訴大家,他選了莫札特的第21號C大調協奏曲。 他的手指輕快地在鍵盤上滑過,幾乎像是在琴鍵上敏捷的跳著舞。他從最弱音彈到最強音,從快板彈到大師級的節奏。他的延長音是那麼的雄渾華麗。 韓老師從未聽過有人在他這個年紀能將莫札特彈得這麼好! 六分半鐘後他作了一個強健有力的結尾,全場每個人都站起來瘋狂的鼓掌。淚水早已決堤的韓老師跳上台,歡喜得抱住了羅彼。 「羅彼,我從來沒有聽你像這樣地演奏!你是怎麼辦到的?」 透過麥克風羅比解釋著:「嗯……韓老師,記得我告訴過你,我母親生病了嗎?事實上,她得了癌症而且在今天早上去世了。而且……她生下來就聾了,所以今晚是她第一次能聽見我彈琴。我想要讓這場演出顯得特別些。」 當晚在場沒有一雙眼睛不被淚水浸濕的。 韓老師心裡想,因著收了羅彼這個學生,她的人生不知豐富了多少倍。韓老師說:「他讓我學到何謂堅持,何謂愛,何謂相信我們自己,以及願意在某人身上冒險一試,即使不知道為了什麼。這些對我來說顯得意義非凡。」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得到改變。每天都有數以千計的機會等著我們去實現上帝的計劃。 在人與人間許多看似微不足道的互動中都呈現出同一個抉擇:「我們是否傳出了一絲神聖的光輝?還是讓這寶貴的機會從身旁溜走,只留給世界更多的冰冷?」 「你們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

「那里亞春秋」的聯想

狄斯奈出奇招,為影片宣傳做訴求。基督徒想辦法,為福音廣傳而訴求。 在今年十二月,狄斯奈公司將推出一部比擬「魔戒」三部曲的巨片──「那里亞春秋」(The Chronicles of Narnia)。這部影片是根據基督教文學大師路易士(C.S. Lewis)所著──《那里亞春秋》一書拍攝而成。並且狄斯奈公司鎖定基督徒的市場,從今年二月開始進行十個月的廣告。這個廣告也曾在今年五月份馬鞍山教會的「教牧研討會」大會中,向將近四千位來自四十九個國家,超過二百個不同宗派的教牧人員放映廣告片斷。 狄斯奈公司一直和宗教畫清界限,在90年代又因提供健保給同性戀員工的伴侶,遭到基督教福音派的杯葛直到今天。因此拍攝「那里亞春秋」是狄斯奈公司主動改變多年來的作風,向基督徒訴求之舉。 他們如何向一群對他們不友善的對象去爭取支持,是一個值得基督徒探討與思考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一步─走出僵化的思想 訴求要能成功,第一步就是要走出僵化的思想,認識人性共同的需要。 「基督受難記」(The Passion of the Christ)一片,為獨立製片的梅爾基布森賺進六億多美元,這個數字讓娛樂界看清一項事實,就是有相當龐大的觀眾群認為人生不單有身、心方面的需要,還有靈性和信仰上的需求。 狄斯奈公司從利潤看出了人性深層的需要,雖然他們過去並不認同基督教的信仰,但既然發現這是個事實,就即刻將學到的功課付諸行動。狄斯奈公司不但聘請基督徒經營的廣告公司參與宣傳,也在基督徒的網站上做影片的預告。 反觀我們基督徒在向未信主的人傳福音時,許多時候容易犯同樣的一個錯誤,就是用基督徒之間所熟悉、所習慣的說法和做法,向不同於自己信仰、思想、文化……的人傳福音,結果往往是「雞對鴨講」,效果不彰。 耶穌在世上傳福音時,碰到最大的阻力之一,就是來自於一群思想僵化的信徒。當文士和法利賽人看到耶穌、門徒和一些稅吏、罪人一起吃飯,就很不以為然,耶穌怎麼會和一群「有問題」的人在一起?耶穌對這些只生活在自己世界裡,用自己所定的標準來衡量別人的人,祂的回答是:「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纔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可2:15-17) 使徒保羅對訴求的執行原則十分簡單:「向軟弱的人,我就作軟弱的人,為要得軟弱的人。向甚麼樣的人,我就作甚麼樣的人;無論如何,總要救些人。」(林前9:22) 如今,基督徒成為娛樂界的訴求對象。身為基督徒,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福音終究藉著大眾傳播媒體,向廣大的群眾傳遞出來;憂的是,大多數基督徒常常苦於找不出向非信徒訴求的竅門,有些基督徒甚至不認同「訴求」的需要,因此就如同法利賽人,將自己圍在越來越小的宗教圈內。 「我差你們去,如同羊進入狼群,所以你們要靈巧像蛇,馴良像鴿子。」(太10:16)基督徒如何在所處的環境發揮光和鹽的功能,不但需要有基督徒美好的生命見證,也需要有與環境應對的智慧。對現代的基督徒而言,如何跨越熟悉的傳福音方式,開拓並運用其他的管道,例如使用多媒體傳福音等等,是刻不容緩的課題。 成功訴求的第二步─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 訴求的原因很多,但訴求的成功與否,和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息息相關。特別是關係到當事人的生存與福利,在訴求的過程中自然就會運用創意,徹底地執行。 對營利機構而言,賺錢與利潤就是命脈,因此迪斯奈公司為「那里亞春秋」一片,想盡方法也要擠進基督徒的生活圈。 那麼基督徒向人傳福音,訴求的需要和急迫性在那裡?傳福音基本上是完全為了對方的好處。這種將對方的利益放在自己之前的想法與信念,大概只有在親子、夫妻的關係中或許能看到──就是愛。 基督徒的人生目標是榮神益人,因此愛神、愛己、愛人成為行事為人背後最大的動力。當使徒彼得看見一個生來就是瘸腿的,天天被人抬到聖殿尋求賙濟,彼得的憐憫之心促使他向這瘸腿的說:「金銀我都沒有,只把我所有的給你,我奉拿撒勒人耶穌基督的名,叫你起來行走。」(徒3:6)這個瘸子即刻完全恢復正常。瘸子所求的或許只是三餐的溫飽,然而彼得向他訴求的,卻是神的救恩與失去的健康。 在生活中,完全用愛心向人訴求有時候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在親子關係中,當孩子不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毫不受教,我行我素,會令父母有很深的挫折感,甚至失去教養的信心和盼望。在這種時候,聖經中對我們的鼓勵是:「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6:9) 成功訴求的第三步─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 提供所需在速食業同行一致以低卡低醣向顧客訴求時,漢堡王(Burger King)的新任執行長葛萊格布蘭尼曼(Greg renneman)(註1) 卻因一項統計報告,反而推出了一份有760卡路里的「超大煎蛋三明治」,推出後大受歡迎。那項統計報告中說明常去速食店的人口只佔全部人口的18%,但這些人的消費額卻佔速食營業的49%。因此布蘭尼曼鎖定訴求對象,提供所需(Give Our Best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 根據喬治巴納,吸引未信者去教會的主要因素: 1….
Read more

揭開苦毒的面紗

苦毒,紮根在過去的傷害裡;釋放,建築在上帝的大愛裡。 有一次,我到東岸去主持一個研討會。像往常一樣,我列出一個有關個性的問卷單,以數字代表其強弱的等級,要求學員圈選自己每種個性特質的數字。在小組分享時,一位女士舉手說:「您可否解釋一下到底第十四條有關『苦毒』是什麼意思?」我看著那問卷,大聲朗讀她所提的那一段問題。 「那是什麼意思呢?」她仍堅持問。 「我估計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一點苦毒的經驗。」我解釋道:「在過去生命中負面的事,多少令我們有些憤怒或敵意的感覺。許多人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多苦毒。」 「我覺得自己沒有任何苦毒啊!」那位女士立即反應。 那天接下來的課程開始更深入的探討每個人對自我的觀感。到下午時,我們討論到個人孩童時期的經驗。那位女士開始談到她童年的事。最後,終於承認:「啊!也許我真的心懷苦毒,但自己卻從未察覺。」我當時想,這的確是事實,我們往往不知不覺地心懷苦毒啊。 苦毒比其他憤怒的情緒難以捉摸。苦毒的人不會對人發怒或施暴,也不會大聲尖叫。表面上他的憤怒似乎比較平息或淡化,所以連自己也難以察覺。然而,它會令周遭的人嚐受到一種苦澀的味道。 苦毒的各種面具 苦毒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呈現。有些人是經由退縮的舉止反映出來。比如,珍就是這樣。她應該是小組的一份子,但她不願參與,認為小組活動無聊又浪費時間。她的苦毒使她與小組隔絕。湯姆也是同樣拒絕與人合作,他不屑與人來往,只顧作自己的事。 另一種表現苦毒的方式是,經常對別人作負面的評論。比如,一群人正討論哪一個人最適合某個特定的工作。所有人的看法都一致,事情快要定案時,有一個人忽然提出對那候選人負面的評論,他會批評、抱怨或貶低對方。如果你仔細聆聽,你會發現他的評論並非正確或建設性的,只不過是發洩自己的怨恨或怒氣而已。他是在不知不覺地洩露出自己心裡的苦毒。 有時老是找別人的差錯,也正是暴露出自己的苦毒來。心裡有苦毒的人往往會怪罪別人。因為自己苦毒的感覺得不到舒解,就集中焦點在周遭人的缺點上。他們無法誠實地面對自己,只好指責別人。 不斷地怨天尤人,和極端的悲觀主義也反射出一個人的苦毒。那些從不相信有什麼好事會臨到的人,往往是乖戾和苦毒的。總而言之,苦毒的面目可說是五花八門、琳瑯滿目。 苦毒的成因 就像其他情緒一樣,苦毒也不是湊巧發生,而是其來有自的。這種情緒通常種因於幼年時期。一個幼童的需求沒有得著滿足,可能造成苦毒的心理。因為他渴望得著愛和親密感,卻大失所望,因此認為命運對他不公平。這樣的心態會隨著他進入成年。 有些父母太忙,沒時間陪孩子。有一次,一位男孩告訴我:「我父母每星期在家中帶領兩個查經班,根本沒時間陪我們。我恨不得我們家房子燒燬掉,別人就不能來我們家,父母就有時間陪我們了。」 這個孩子心裡已有苦毒的感覺,久而久之,也許會變成對上帝的怨恨,因為他覺得都是上帝搶走了他的父母。 妒嫉的根源,通常也是苦毒。一個孩子如果覺得父母偏心某個兄弟姊妹,也會產生苦毒和怨懟。妒嫉是感恩的相反,苦毒的人通常是不懂得感恩的人。 苦毒有時來自家庭中嚴重的損失。失去父親或母親,或失去任何一位自己所愛的人,往往會產生負面的情緒。我認識一位小女孩,她的哥哥因意外喪生。多年來她一直心懷苦毒。她懷恨上帝,因為她想如果上帝是愛,祂就不應該讓她的哥哥死去。她有苦無處訴,因為母親會說:「不要提到你哥哥,那是太痛苦的經驗,講些快樂的事吧。」連小女孩自己都難以察覺,她看任何事物都帶著苦毒的有色眼鏡,日積月累地已深植在她的潛意識裡了。她的父母不懂得如何安慰她,也無法以聖經信仰的觀點來解讀這樁家庭的悲劇。 有時,父母過度保護的態度也會引發兒女的苦毒。一個過度保護或霸道的母親,可能剝奪了孩子自己對生活的學習和體驗。譬如,孩子已超越自己能綁鞋帶的年齡,她還不斷地替他繫鞋帶。反覆叮嚀孩子該作什麼、不該作什麼,以致剝奪了他的自動自發和自我價值感。雖然孩子不一定察覺,但其實長久以來他對母親的愛已參雜了極端的苦毒在內。 因生活的變故而受苦的人也會責怪上帝,或對上帝心懷苦毒。我認識一個聰明又靈敏的五歲小女孩,她剛出生的小弟弟天生嚴重殘障,不久就被發現無法正常地說話和反應。這小女孩經歷一段很困惑的時期,因她的小弟不可能和她一同玩耍了,又常聽到其他孩子嘲笑弟弟。縱使她多麼希望有一天弟弟能夠變成正常,但卻永無可能。有時她會去探望放在殘障孩童機構裡的弟弟,但她的憂傷、沮喪和深沉的苦毒卻無法解脫。 上帝造人,是要人與祂建立美好的關係。但人不認識上帝,以致失去從上帝而來最寶貴的資源──能積極正面地應付人生遭遇的悲劇和困難。人生有無盡的苦難,當悲劇發生時,不認識上帝的人感覺多麼孤單無助。像幼兒的夭折、嚴重的生病或失業臨到時,他們不知要向誰求助?人生許多的苦難當如何解釋和面對?結果,他們的人生變成冷酷無情和嚴重缺乏愛。一點點的疑惑使苦毒有機會生根,年長日久,就蘊釀成嚴重的苦毒。 舒解苦毒有方 任何問題只要找出它的原因,便較容易解決。首先,要承認自己內心有苦毒。否認它就像將醫用繃帶貼在已經化膿的傷口上。只掩蓋問題,卻沒有真正解決它。承認問題的存在,就開啟了一扇健康地討論和洞見真相的門。一旦坦白地談論,就能有效地解決。 上帝往往使用人去幫助他人。如果我的車子壞了,我不會自己去修它,而會帶到鄰近的修車行。個人的問題也是如此,我們往往需要好友或專業輔導員,幫助我們舒解纏累多年的苦毒。但你也許會問:「上帝呢?難道祂不能直接幫助我們,而不必使用其他人嗎?」 是的,祂當然可以。但祂通常使用人來幫助我們減輕重擔,給予我們瞭解和鼓勵。聖經告訴我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雅5:16) 追根究底,你會發現有苦毒的人,內心往往有受傷和憤怒的感覺,以及無法饒恕或拒絕饒恕。除非我們找到受傷害的原因,否則很難克服苦毒。如果我們內心有苦毒,就難以看清、欣賞並經歷背後所攜帶的正面意義。一旦除去苦毒,便能擁有截然不同的視觀。 饒恕也是克服苦毒的妙方之一。大部份人不能饒恕,是因為自己受了傷害,絕不甘心得罪他的人不受懲罰的報應,這是可以理解的。但身為基督徒,我們可以發現偉大而永恆的真理:我們不必為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神是公義的,祂的權柄統管萬有。祂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2)祂必定會按祂的時間和方式,施行祂的公義,為我們伸冤。 饒恕的功課並非一蹴即成,它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地釐清負面的感覺,漸漸在情感和靈性上成長茁壯,以致能夠將一切交託給神,讓祂以祂的方式來秉公行義的一個過程。當我們好好禱告或讀神的話語,讓自己心緒漸漸平和下來,就變成較能饒恕。因此我們對自己的生命也會有嶄新的視觀,不再認為自己是無助的犧牲品。 不論你過去經驗多少傷害,以致內心的苦毒揮之不去,上帝都能加添你力量,賜你光明的未來,讓你變成一個健康整全的人。祂在你生命中的工作,並不在於你的境遇如何。因祂是永不改變的,祂有足夠的能力支持幫助你度過傷心悲痛。所以你的未來正如上帝永恆不變的應許一樣美好。祂真的可以「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賽61:3) 苦毒,的確有許多不同的面具,以各種不同的面目出現。它包含了許多的痛苦,但我們可以靠主勝過它。這樣,不但自己較快樂,上帝也能夠使用我們,超乎我們所求所想的。 蒙允使用,譯自“The Many Faces of Bitterness “ by Dr. Clyde M….
Read more

三位災難預報員

災難預報員挪亞,教導人趨吉避凶。災難預報員耶穌,拯救人出死入生。 泰瑪沙魯(Smith Thammasaroj)、挪亞、耶穌是三個人的名字。他們住在不同的地方,說不同的語言。彼此從未謀面,因為他們生活的時代相隔了數千年。本文要同時介紹這三個人的事蹟,因為他們有兩個共通的地方。首先,他們都是天氣預報員,預報人們不願聽到的災難。其次,與他們同時代的人都曾對他們的警告嗤之以鼻,或無動於衷。但他們仍盡忠職守,堅持真理,毫不妥協。 他們的勇氣,值得我們學習。他們的經歷,提醒我們要聆聽警告,儘早預防災禍。更重要的是,其中一人對未來的天氣預報是針對每位說的,是否聽從他的忠告會影響我們的一生,絕不能等閒視之。 預報大海嘯的來臨 泰瑪沙魯是位現年六十八歲的泰國人。他早年留學美國,於1962年從美國的Vermont 大學畢業。後回到泰國,被委派為泰國的氣象局局長。 但他的事業並非一帆風順。他在1993年預測海嘯,但海嘯並沒有來臨。1998年他再次預測海嘯,結果海嘯真的來了,但只來到新幾內亞,讓超過二千人喪生。在泰國南部,曾有人往高山逃奔,後發覺是枉費心機,因海嘯並沒有進入泰國海岸。 憤怒的國家官員和旅遊業人士,同聲指責這位氣象局局長無能。認為他預報錯誤,讓遊客裹足不前,使他們蒙受不必要的損失。 結果近代最大的海嘯,竟然在2004年12月26日發生。泰瑪沙魯譴責他手下當日值班的氣象員,沒有盡忠職守。當日得到的資料顯示,印尼發生的地震已產生大海嘯,且會移動到泰國的海岸。但值班的官員解釋說,他們無法預測波浪的大小,故不知它對生命財產的傷害程度。他們猶豫不決,不敢發出警告,恐怕作出錯誤的預報後,會像上次那樣遭受民眾的責難。 2004年底的大海嘯,使全球近三十萬人喪生,這些人多數在印尼。比較起來,泰國的災情較輕。但也有五千餘人喪生,近四千人失蹤。 泰國人馬上從失敗中領取教訓。在大海嘯後不到一個星期,泰瑪沙魯被委派主管新成立的全國災難警告局。該局與地震學家合作,建立預報海嘯和發出警告的系統。 預報大洪水的來臨 挪亞是數千年前的歷史人物。那時地球的人口不多,且從來沒有見過傾盆大雨,難以想像洪水氾濫,哀鴻遍野的慘況。 因為人類的罪惡,神決定讓洪水淹沒全地。但挪亞是個義人,神就向他啟示得救的方法,要他造一艘大方舟,讓願意進入方舟的人,都可以逃避風雨和洪水的大災難。 挪亞盡心竭力完成他的三個使命。第一是作辛勤的造船工程師。在陸地上,在毫無下大雨的徵兆時,督工建造一隻穩固的大方舟。第二是作稱職的天氣預報員。他預報天氣將有重大的改變。傾盆大雨將從天而降,地殼遷移,火山爆發,山泥傾瀉,洪水氾濫。而且這大災難的發生將會是突如其來的,讓人措手不及。故應未雨綢繆,早作準備。第三是作苦口婆心的傳道人。彼得後書二章五節稱他為「傳義道的挪亞」。他到處傳揚好消息:神已為人類提供了一條趨吉避凶,逃避大洪水的方法。這條唯一的生路就是進入方舟。 不錯,挪亞並沒有大氣科學的學位,也沒有預報天氣的實際經驗。但他有直接從神而來的啟示,這已是大洪水一定來臨的確據了。 當時的人對待挪亞,就像2004年的泰國人對待泰瑪沙魯那樣。他們對大暴雨和大洪水的預報一笑置之。結果除挪亞一家因進入方舟而得救外,其餘的人都滅亡了。 古代中國人早就有下特大暴雨需要女媧補天的傳說,也流傳一家有八口人因進入方舟得救的故事。因為中文的「船」字,左邊是「方舟」的「舟」,右邊是表示挪亞一家八口得救的「八口」。 「船」字提醒我們不要作糊塗人,要聆聽可靠的天氣預報。如果大災難臨近,就要作逃難的準備。 預報大災難的來臨 耶穌是位家喻戶曉的人物。由於公元是以祂的出生年份作起點,故祂在二千多年前出生。全世界有十多億人相信祂是神的兒子、是救主。甚至不少不相信祂的人,也尊敬祂是位偉大的教師,因為祂的說話充滿智慧,且有高尚的道德和悲天憫人的心懷。 但有一個耶穌的重要稱謂卻沒有人提到,即耶穌是位偉大的天氣預報員。祂不單知道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有準確的天氣預報知識,更對未來的天氣作出清楚的預報和嚴厲的警告。 聖經記載有人「來試探耶穌,請祂從天上顯個神蹟給他們看。耶穌回答說:『晚上天發紅,你們就說,天必要晴。早晨天發紅,又發黑,你們就說,今日必有風雨。你們知道分辨天上的氣色,倒不能分辨這時候的神蹟。』」(太16: 1-3) 北半球的天氣狀況多數自西部逐漸移向東部。如果西部是高壓區,天氣要轉為晴朗,因為高氣壓阻礙雲層的形成,它使凝聚水氣造成小水珠的微粒難以漂浮至高空。這時西方的天空特別清潔。 傍晚時分太陽接近地平線,陽光穿過較厚的大氣層,其中光譜中的藍色易被空氣分子吸收,留下更多的紅色和橙色。故晚上天發紅可以預測天要變晴。另一方面,如果早上東方的天空發紅,則表示高氣壓已移到東部,低氣壓接踵來到。低氣壓常帶來風雨,因水氣及微粒易進入該區。至於烏雲密佈使天色變黑,當然是颳風下雨的先兆。故耶穌對天氣預報的說法是完全合乎科學原理的。 耶穌不是單停留在天氣預報的方法上,而是藉此提醒我們要分辨那一個是我們要看的神蹟。祂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它看。」(太16:4) 約拿的神蹟預表耶穌的復活,也就是說,如果要看神蹟,就要看耶穌從死裏復活的神蹟,因這是世上最大的真正神蹟,它證明了耶穌是神的兒子。 耶穌是偉大的天氣預報員,因為祂預報將要來到的天氣演變和大災難。祂說:「因為那時,必有大災難,從世界的起頭直到如今,沒有這樣的災難,後來也必沒有。」(太24:21) 祂又說:「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就惶惶不定。天勢都要震動….」(路21 :25-26) 海中波浪的響聲是來自海嘯嗎?天勢震動是來自火山爆發和狂風暴雨嗎?當然大有可能。 耶穌清楚地說明末日的大災難是祂再來的前奏。祂甚至把祂自己預言的大災難和挪亞預言的大洪水相提並論。祂說:「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降臨也要怎樣。當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覺洪水來了,把他們全都沖去。人子降臨也要這樣。」(太24 :37-39) 我們的回應 本文敘述三位天氣預報員的事蹟。泰瑪沙魯和挪亞分別預告大海嘯和大洪水的來臨。可惜人們不相信,沒有預防,結果遭受不必要的損失和滅亡。古時沒有人從事天氣預報的職業,故聖經只說耶穌是好牧人,卻沒有說祂是天氣預報員。今天情形正好相反。我們實在很難體會牧羊人的工作,但天氣預報就不同了,每天打開電視機就有可能見到他們。此時應得到提醒:耶穌是一個好的天氣預報員。祂預言有一天祂要再降臨地上,但在祂再臨前,地上必有空前絕後的大災難。這大災難可能包括海嘯、地震、火山爆發、狂風暴雨、雷電交加。 祂提醒我們不要再像挪亞時代的人那樣愚昧,只注重物質的享受和社交的生活,卻沒有為靈魂的歸宿早作打算。如果我們能聆聽祂的警告,進入「方舟」,接受耶穌為我們預備的救恩,就能逃避將要來臨的大災難。

女權、情慾、訴求

「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句在中國大陸曾經響亮近半個世紀的口號,既是對女性傳統弱勢地位的吶喊,也是女性爭取與男子享受平等權利的訴求。 在西方,女權主義、女權運動和女性主義,是近幾十年來思想文化領域裏的新鮮事。然而,這些思潮、批評和運動內涵,絕非只是名詞、概念和術語之爭,而是嚴肅的權利之爭。 近代中國女性生命呈現於廢纏足、興女學、開花榜、淑女教育、文明婚姻、女權運動等,在傳統制約下尋求生命的出路,性與革命成為女性生命中兩個重大的課題。 女權運動三波 女權運動(feminist movement)又稱為「婦解運動」或「婦女運動」,與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同列二十世紀影響世界最重要的思潮。 1998年,寫作之餘,我開始接觸到有關女權主義和女權運動的文獻,並且還大量閱讀各大專院校上網的碩士論文和博士論文。 法國知名傑出女作家「女性主義之母」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 1908-1986AD)1949年完成的八百頁鉅著《第二性》(Le deuxieme sexe / The Second Sex),是研究女權主義者必讀經典。 女權運動與反封建運動相結合的,早在法國大革命時就開始出現,到19世紀中葉規模壯大起來。就好像靈恩運動(Charismatic Movement)一樣,女權運動也經歷了三波運動:第一波:當時婦女為爭取法律保障女子,與男子一樣有平等的權利和機會。例如投票權、受教育權、就業權、同工同酬等。這一波的女權運動訴求是健康的、正確的,並且是符合《聖經》人生而平等的思想。 第二波:這一波的口號是「放下奶瓶,走出廚房」,並且認為女權不彰的罪魁禍首就是「家務」,因此大力鼓吹婦女進入職場。對已婚婦女而言,照顧丈夫、兒女和家人成為女權運動最大的累贅和阻礙。這一波帶動了「離婚浪潮」和「褓姆需求熱」。 第三波:以「身體自主」和「情慾解放」為主要訴求。除了推行避孕外,墮胎議題是另一訴求。「身體自主」此一訴求,表現於妻子有權獨立作選擇,可單獨決定腹中胎兒生命的保留權或去除權;「情慾解放」在「試婚潮」和「同居不婚」中,儼然已搶灘成功。 女權第四波 近年,女權運動第四波浪潮滾滾而來,其雛型表現是「性愛一O一活動」。華人社會中「只要性高潮,不要性騷擾」的口號還縈繞耳際,外遇、一夜情實戰接腫而來,「精神外遇」、「電話性交」、「愛」也不甘寂寞。 在西方,當全球都震驚於美國的女兵竟敢公開逗弄男俘虜的生殖器,關鍵在於事發之前,男女關係在美國軍中早已亂得昏天黑地了。 在東方,兩岸三地出現了土產的《上海寶貝》,這本有點饑不擇食的垃圾書,很快地被19位都市女性一夜情口述實錄《天亮以後說分手》擠入冷宮。 麻辣速食的一夜情,在男女共事不來電的辦公室中,端出插滿激情火花的愛情速食火花餐。零負擔、零責任的一夜情成為都會男女口乾舌燥時,隨手可得的一杯忘情水。紓壓活動的一夜情,推廣隨性做愛以解除「離婚緊張癥候」。 女權運動者心中,女性解放等同於性解放;大聲疾呼:連身體情慾都不能自主釋放,女性解放從何談起? 逆性情慾 在這個邪情私慾氾濫的年代,基督徒正面對逆性情慾的挑戰。 「逆性情慾」(counter-passion)是指一切與造物主造人時,賦予人的自然本性相互違抗、相互背逆的情慾;包括性濫交、色情思想和同性戀等。在日常生活中有六方面的表現: 一. 雖然知道上帝,卻故意表現出不認識的樣子。 二. 不按上帝的真理而行,甚至否定神的存在。 三. 不榮耀上帝,也不感謝祂。 四. 思念虛妄,心地昏暗無知。 五. 將不能朽壞之上帝的榮耀變為人、飛禽、走獸、昆蟲等必朽壞之偶像的樣式。…
Read more

暗夜中的讚歌

我僑居美國洛杉磯,2001年3月30日,女兒Bernice在比佛利山的洛杉磯兒童醫院經由開刀,被醫生診斷是罹患了罕見的腦癌,當時她只有七歲。面對著這晴天霹靂般的消息,我只好在禱告中向主耶穌祈求:「請賜給我足夠的智慧,好好照顧女兒的重病;不過主若要帶她回去,我也願意順服。」 後來主治醫師坦言Bernice這個病99%有復發的可能;我也明白後續的治療必會傷害年幼的她,就決定放棄治療,帶她回家自行照顧。當時我並不確定神是否會醫治女兒的病,因著對上帝的信仰,深信女兒即使回天家也一定好得無比。 從改變飲食著手 回家之後,我查遍各種資訊,證實Bernice得的這個病,竟然沒有一個痊癒的紀錄。縱然如此,我還是透過禱告逐一克服困難。首先從聖經的「利未記」得到靈感,體會到我們的飲食心態與習慣,嚴重地違背了天父起初的教導。 又經由探討,發現日本式的飲食比較健康,因為多偏重於食用原始的食物。因此我融會貫通後,為女兒準備的食物,就是大量的綠色蔬果,讓她的身體裡面形成弱鹼性,以抑制癌細胞的增生;然而,她的年紀實在太小,因此必須用一種高達8倍的濃縮綠色高纖,以及黃豆、昆布、冷壓處理(未經氫化)的橄欖油、未經漂白的黑糖,加上埃及醫學所重視的蘆薈,因為它含有20多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另外深海魚油的Omega 3不但對血管有益,更有益於腦細胞的修護。此外,多喝水,不吃牛奶和動物性的脂肪。 最重要的是不住地禱告、心存感恩,因此她的健康恢復得超過所求所想的好。感謝主耶穌的恩典,Bernice就這樣出乎意料地存活下來,如今已超過四年! 但是,為著雙親尚未接受福音、認識主耶穌,我的心裡總是惦記著,也迫切地祈求主的帶領。父母親世居桃園,四年前父親罹患結腸癌,病發時已經是末期了;不過他仍舊遵照醫師的安排,逐步地進行後續的治療。並且在得知外孫女罹患了重病,就趁著化療的空檔,在母親節之前,由母親陪伴,專程到洛杉磯來探望我們。在那短暫相聚的14天裡,想到父親的來日已不多,我真是心急如焚。 父親歸向主 父親回到台灣後,再度住院接受開刀,其實病情早已惡化,癌細胞全然擴散了;幸好神體貼我心裡的負擔,差遣一位姐妹主動來關心我,並介紹一對在桃園牧會的年輕牧師和師母,定期而頻繁地前往醫院關懷我的雙親。甚至於在父親出院回家以後,即使正逢颱風季節、狂風暴雨當中,他們也持之以恆,連長老和執事也一起出動,我的雙親因而都深受感動。 有一天,牧師先以電話告知將遲些到達,母親才掛上電話,就發現父親不省人事了,於是盡快連絡救護車。當救護車到達時,牧師正好也到了,就一起前往林口長庚醫院。由於父親已經陷入肝昏迷,院方就發出病危通知書。我在美國得到噩耗,難過地向神禱告哭求。 沒想到才過了一會兒,又接到弟弟的通知:「父親剛剛受洗了!」這真是令人欣慰的消息!原本父親全身已癱瘓,只剩下一隻手還能動,而且握著母親的手。 母親靈機一動對父親說:「如果你同意受洗歸入主的名下,請將手握緊表達願意。」結果父親連續緊握了三下,在牧師為他施洗後,就鬆開手、失去意識了。多麼動人的場面啊,在場的人都感動不已。 隔天的大清早我就回到桃園。進入病房後,我告訴父親:「今天是主日,原本在教會崇拜時我要司會領詩的;既然已經回到臺灣來,我就讀經給你聽,為你獻唱。」我雖瞭解父親的肉體事實上已經死了,但我雖然心酸,卻沒有流淚。因為我曾經向神祈求,讓我跟雙親將來能夠在天家再相見,所以感謝神滿足了我的願望。 不多久父親的血壓快速地下降、心跳也變慢了,我告訴他:「爸爸,賞賜在神,收取也在神,讓神的氣息自然地來,自然地去吧!」接著就把氧氣罩拿掉了,然後持續地為他唱詩,他的氣息在兩點十幾分時完全地靜止。 全家蒙福 全家族中第一個基督教式的追思禮拜是為父親舉行的。感謝神的教導,讓我能夠憑著信心這樣服事父親。父親離開時是十月,之後母親主動到教會聚會,隔年的二月也受洗,更在四月裡除去偶像。 即使母親的信仰曾經受到一些阻撓或攪擾,而女兒的腦癌也還不能確定是否可以痊癒;可是一路走來,外子親身經歷這一切過程,也深受感動,終於在2003年受洗成為基督徒。 神的愛就在我們的家裡,加添我們的信心和智慧,女兒的重病讓我們更加明白生命存留的意義,幫助我們勇於面對所有的考驗。我求神繼續賜給我剛強,不因自己的軟弱而絆倒別人的信心。我深知道「一人得救,全家蒙福」的道理,也更懂得藉禱告將一切的重擔交託給主耶穌。經由這些人生中的逆境,我的生命更加成長,即使在暗夜中仍充滿了感恩、喜樂與讚美。 黃小菱口述 林晃惠撰寫

封禪vs.獻祭

古代封禪,帝王振威工具;十架獻祭,耶穌成全救恩。 聖經利未記第一章裏提到獻給神的祭牲必須是無殘疾的,代表聖潔。無獨有偶,古代中國人所獻的祭也有類似的要求。「犧牲」的「犧」字原意就是「用作祭品的毛色純一的牲畜」。大洪水後,挪亞一家從方舟出來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築壇獻祭:「挪亞?耶和華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燔祭。」(創8:20)中國人也有築壇獻祭的習慣,其中之一就是封禪。 封禪的起源 封禪是什麼意思呢?《史記 ●封禪書》的定義是:「此泰山上築土築壇以祭天,報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報地之功,故曰禪。」也就是說,先在泰山頂上築壇祭天,以頌揚上天的功德,然後在泰山腳下的某一小山上辟場祭地,以報答大地的養育之恩。 據《管子》記載,古時的伏羲氏、神農氏、黃帝等七十二位君主都到過泰山封禪。遠古時代的中國人是一個敬畏神的民族,他們認為東方是萬物之始,所以選擇了在代表東方的泰山上,以原始簡樸的方式來向上蒼表達謝意。泰山在當時被認為是最高的山,因為「天高不可及於泰山」。 曾幾何時,泰山封禪有了別的附麗。祭奠的人必須是一統江山的有道明君,而且必須在國泰民安時才能進行泰山封禪。當然,如果天降祥瑞,也可以以封禪來答謝。在多了這些意義以後,封禪就由對上天的敬拜,蛻變為統治階級炫耀其正統地位,和政權穩固的一種政治手段。有明確史料記載參加過泰山封禪的皇帝有六人,依次是:秦始皇、漢武帝、漢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其中最貽笑大方的就是宋真宗。 事情還得從宋真宗的老爹宋太宗說起。在西元979 年宋太宗領兵在高亮河與遼軍打了一仗,大敗而回;七年以後,宋太宗又兵分三路與遼軍交戰,同樣地鎩羽而歸。看到自稱是「馬上皇帝」的老爸兩戰皆北,宋真宗在當太子的時候就開始害怕遼軍。 西元1004年,蕭太后與遼聖宗率領大軍南下,深入宋境,北宋朝廷一片恐慌,宋真宗知道以後更是心裏發毛。主逃派和主戰派之間的爭論十分激烈,最後主戰派占了上風,宋真宗只好硬著頭皮禦駕親征。當他登上澶州北城的門樓時,宋軍受到鼓舞,士氣如虹,一舉擊敗遼兵,並射死遼軍大將蕭撻凜。遼軍腹背受敵,提出議和。 膽小怕事的宋真宗居然答應,以「屈己安民」為藉口,在取勝的情況下反而簽訂了一個屈辱的和約。和約規定:宋真宗要稱蕭太后為叔母;遼宋以兄弟相稱,宋為兄,遼為弟;「兄」每年向「弟」孝敬歲幣十萬兩,絹二十萬匹。這個和約史稱「澶淵之盟」。 宋真宗知道「澶淵之盟」簽訂以後,朝廷的威信達到了最低點:老爹戰既喪師,自己和又辱國,所以終日鬱鬱不樂。大臣王欽若建議宋真宗泰山封禪,他說只有封禪才可以「鎮服四海,誇示戎狄」,挽回丟失的顏面。 封禪蒙塵落幕 有一天,宋真宗對大臣們說:「我上月睡覺時夢見有神人對我說會賜三篇天書給我,今天果然發現有黃帛曳於鴟吻之上。我想來想去,覺得那就是神人所說的天書了。」大臣們聽了都齊聲歌功頌德。「天書」打開了,原來是《大中祥符》三篇,詞句類似《尚書‧洪範》,開頭說宋真宗能以孝道繼承先帝基業,接著曉諭要簡樸節儉,最後預言國運長久,總之都是些吹捧宋真宗的話頭。王欽若等人趁勢就提出要封禪泰山。宰相王旦開頭不贊同此事,宋真宗便賜一樽酒給他,叫他回家慢慢喝。王旦回家後發現竟是滿滿一樽珍珠瑪瑙、翡翠寶石,他心裏明白,從此緘口。 西元1008年10月4日,宋真宗以謝天書為名封泰山,之後禪社首山。偽造天書雖使宋真宗實現封禪的願望,但卻落下了千古笑柄,以後歷代帝王誰也不願步其後塵,泰山封禪從此就永遠地落下帷幕。 耶穌基督獻上永遠的祭 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真正能贖罪的祭是在西元30年左右獻上的。耶穌以神兒子的身份,甘願充當贖罪羔羊,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一次性地贖了全人類所有的罪。 神造人是按著祂自己的形像來造的,祂希望人像祂一樣聖潔公義,但是人裏面總有一個傾向,就是趨向於縱慾、仇恨、背叛神的律法,這是人的罪性。至於罪性的外面表現,如偷盜、欺騙、姦淫等,則是罪行。無論是罪性還是罪行都是罪。在希伯來文中,罪原指射箭射不中紅心,達不到神的標準。 因為神是聖潔的,人有了罪以後,便於神隔絕了。在舊約時代,以色列人通過獻祭來贖自己的罪,使自己與神暫時和好。 在新約中神解決罪的方法,就是差遣祂的獨生子耶穌基督作為獨一的祭物,來頂替以往作祭牲的牛羊(來10:1-8)。祂叫耶穌為全人類而死(彼前3:18),藉著耶穌基督承受的刑罰,人的罪受到了審判,罪的問題就一次性地永遠解決了(羅8:3,來9:26)。人們無須再用舊約的獻祭方式來對付自己的罪,因為每件除罪必須做的事,神都在耶穌基督裏完成了。 耶穌基督是那完全且永遠的祭物,人不必也無法在這個祭物上添加什麼。這就是為什麼在新約中,人無須通過行善來得救,神已經為人作成了一切。新約中基督徒的好行為是得救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舊約的祭是有針對性的、是暫時的,獻了還要再獻;而新約的祭是完全的、永遠的,只要一次獻上就永遠有功效。聖經說:「若山羊和公牛的血,並母牛犢的灰灑在不潔的人身上,尚且叫人成聖,身體潔淨。何況基督藉著永遠的靈,將自己無瑕無疵獻給神,祂的血豈不更能洗淨你們的心,除去你們的死行,使你們事奉那永生神?。」(來9:13-14) 是的,要得救是不困難的,因為耶穌已經把最難的做成了。我們要得救就要承認自己是個罪人,憑信心接受耶穌基督作為我們自己的救主,並讓祂掌管我們的生命,從此按著神的話去生活。這樣我們就可以成為神的兒女,享有神所賜予的永生、愛、聖潔、公義、平安、喜樂了。 遠古時代的中國人曾經在泰山之巔,虔誠地獻上暫時的祭致謝上蒼。現代的中國人更應該在心靈深處,感謝賜予我們生命氣息的神,並接受耶穌基督作為我們永遠的祭物,及祂所成就的救贖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