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誌內容

教會增長的藍圖

兩種相對的品質之兼容並蓄,組合為成長的最佳藍圖。 三月28日,復活節之後的星期一,我把三株百合花和十二盆鳳仙花種入「飛揚」後院。這三株百合在辦公室裡吐露了一個禮拜的芳香,用來紀念復活的基督耶穌,三位一體的真神。 這三株百合在它生命的全盛期,但十二株鳳仙花仍在它的幼年時期,我指望它會成長到初冬,並且相信谷中百合,隱基底的鳳仙花,以及院中原有的(沙崙)玫瑰,全部到位,便可將基督耶穌的馨香美麗與潔白無瑕表露無遺。 生生不息的教會增長 我期待鳳仙花會成長,因為成長是生物界很自然的現象。小孩會長大成人,小樹苗會長成大樹。主耶穌也指望教會會成長。祂說:「天國好像一粒芥菜種,有人拿去種在田裡,這原是百種裡最小的,等到長起來,卻比各樣的菜都大,且成了樹,天上的飛鳥來宿在它的枝上。」(太13:31-32)照著主的預言,教會從五旬節發芽,不斷成長,從耶路撒冷擴展到撒瑪利亞、安提阿,不斷繁殖到歐洲、美洲、亞洲。這永不衰竭的成長,見證教會生命力的強韌。 到了廿世紀八十年代,華理克在加州橙縣創立了馬鞍峰教會。短短廿年,從十多人的核心,增長到二萬多人的教會。他所倡導的目標導向法則,在廿一世紀初葉,像野火一般燎原,從加州燒向美國各地,又引發亞洲眾教會的陣陣漣漪。馬鞍峰教會增長的模式,在華牧師的目標導向這本書裡,把教會生命力的增長法則,描繪得淋漓盡致。(註:基督徒個人生命的成長在第43期飛揚雜誌已經論述,本期雜誌將探索基督徒團體生命──教會的成長。) 教會的增長模式可以從很多角度來理解分析,從社會學、教育學、行為科學、動力學、領導學等角度來剖析因果,已經有不少專家著墨。我們就不去錦上添花,且從聖經一個很有趣的角度來看教會的生命力吧! 神曾經向亞伯拉罕顯現,應許說:「你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凡你所看見的一切地,我都要賜給你和你的後裔。」(創13:14-15)當亞伯拉罕遵命向東西南北觀看時,他看見的是神的應許美地,一種有形的祝福,與萬國必因亞伯拉罕的信仰而蒙福的應許,互相輝映。 奇妙的十字象限 這個簡單的動作──向東西南北觀看,事實上隱藏著非凡的奧祕,因為當一個人轉頭向東西南北觀看時,這動作所劃過的空間是十字,所看見的是十字所分割的四個象限。我們如果解開這十字四個象限所代表的靈界奧祕,我們就解開了教會生命力成長的秘訣。 這奧祕神一直保留到啟示錄才揭開,(有趣,從創世記直到啟示錄)。使徒約翰看見神的寶座周圍有四種活物,各佔住東西南北四個位置,表現出獅子、牛犢、人、鷹的臉。這獅、牛、人、鷹所要啟示的成長法則,太抽象神秘了,所以神在舊約開始預備人心來了解它。在以西結書裡,一章10-14節展現過一次,四個活物前面是人的臉,後面是鷹的臉,右邊是獅子的臉,左邊是牛的臉。我們用圖像來表達,應該是如左下的具像:這獅、牛、鷹、人所象徵的意義,可以在四福音裡找到答案──馬太福音代表獅,獅子象徵王權,馬太福音的主題圍繞在耶穌是彌賽亞的主旋律上。馬可福音代表牛,牛象徵卑僕,馬可福音的主軸展現於耶穌在地上的卑微服事上。路加福音代表人,人象徵人性,路加福音的主旨,在於向希臘哲人說,你們羨慕一個理想人的形像,看啊,耶穌就是。約翰福音代表鷹,鷹象徵神性,約翰福音的主調,在於顯示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就是神。(註:因受上網規格所限,無法圖示,請讀者自行畫十字圖形) 一個成長的教會,必須兼顧王權與卑僕的平衡;神性與人性的平衡。每間教會都有王權,因為我們擁有永恆、生命、天國、恩典、復活,是世人所沒有的。每間教會也都應該從事卑僕的服事,去洗世人腳上的塵埃,去纏裹世人心靈的創傷,去安慰受傷的靈魂。 每間教會都具有神性,因我們是從神而生,認識神,對神我們生命的源頭的敬愛,表達在敬拜裡。每間教會也都具有人性,所以我們能理解人間疾苦,了解人類需要,成立各樣事工去滿足社區的需要。 兼容並蓄的完美 成長的教會必須具備這四個質素的兼容並蓄,向東觀看,看見了王權;向西觀看,看見了卑僕;向北觀看,看見了神性;向南觀看,看見了人性。缺少任何一樣就會導致殘缺,喪失成長的活力。比如,有王權沒有卑僕,那是官僚。有卑僕而沒有王權,那是貧窮;有神性而沒有人性,那是不食人間煙火;有人性而沒有神性,那是同流合污。基督耶穌最美麗的地方,乃是祂包含了四個象限裡,兩個相對品質都兼容並蓄的完美。 從以上的推演,可以理解向東西南北觀看的主要啟示,是看見了十字架,而十字架將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在一起,這是救贖大恩的極致表達。舉例說,十字架將公義和慈愛兩個相對的品質,及聖潔的神與有罪的人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十字架又將舊約的律法與新約的恩典,及行為與信心這兩個相對的品質融合。又比如,十字架將人實存的兩個特性:靈性(spiritual)與物性(physical),以及人活在時間中的特性:來生與今生,神秘地融合。 哪一間教會越能同時兼顧這些相對品質的需要,這教會的量與質越能同時成長,神也越樂意把他們腳掌所踏之地,賜給他們為業。 當然,同時兼顧兩個品質的融合並不容易。有些教會的牧師受限制於其個性的傾向,甚難帶領教會發展出十字架所融合的品質。比如,牧師如果人格傾向於公義嚴厲,缺少仁愛恩慈;神學理解傾向於靈性來生,忽略物性今生,那麼,該教會將較難吸引那些在今生物質上仍在掙扎的人,也很難引導那些自覺罪孽深重,渴望恩慈赦免的人。 神在祂無限的智慧裡,將祂的完美表達在舊約的公義和新約的慈愛裡;在王權的尊貴和卑僕的服事裡;在律法的秩序和恩典的婉約裡;在自然的定律和超然的神蹟裡;在白天的活力和晚上的安息裡;在Already Is(祂已完成的)之安全感,和Yet to Be(我們仍須努力的)之參與感裡。 教會存在的目的 有了以上的認識,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何華理克牧師的馬鞍山教會能成長如此快速。在他所著目標導向的教會(Purpose Driven Church)裡,他提出教會主要存在的目的有下列五項: 1. 敬拜(Magnification):你們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22:37) 2. 事工(Ministry):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太22:39) 3. 宣教(Mission):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太28:19) 4. 成員(Membership):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太28:19) 5. 成熟(Maturity):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太28:20) 我們暫時只取華理克牧師所提五項品質的前四項,交叉成為十字架,來看教會成長的秘訣。(第五項品質成熟,可以和另外的三項品質,結合成另一個十字架)。 這四項品質可以用一個類似語言表達如下: 1. 愛神:整本聖經的命令可以總結成一句話:愛主你的神。…
Read more

靈命長進四F

「饒恕」有感化對手的能力,「忘記」能醫治心靈的創傷。 「向前」擁有日日精進的動力,「永恆」是生命價值的標準。 有四個以字母 F開頭的英文字:Forgive(饒恕)、Forget(忘記)、Forward(向前)、Forever(永恆),都別具意義。如果在我們的生命中不斷地操練這四項品質,你的靈命一定會長進。 Forgive 饒恕 人若沒有罪過,便不需要饒恕。神知道人永遠無法清還罪債,祂因為愛世人,所以差遣祂的獨生愛子耶穌來世,且死在十字架上,無條件赦免人的罪,代人還了罪債。 主耶穌實行自己的教訓,在十字架上為釘祂的人禱告,求神赦免他們:「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這是最偉大的代求禱告。 猶太人認為饒恕人三次已夠了,算是問心無愧。彼得則較普通人多一倍,他饒恕人七次。而主耶穌的要求則是七十個七次,就是要無限量地饒恕人(太18:21-22)。 當我們恨我們的仇人時,就等於給了他們致勝的力量。那力量足以妨礙我們的睡眠、胃口、血壓,甚至我們的健康和快樂。要是我們的仇人知道他們如何令我們煩惱,他們一定會高興得跳起來。我們心中的恨意完全不能傷害到對方,卻使自己的生活變得像地獄一般。報復的代價太高了。 寬容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營養素。饒恕敵人,乃是最美的報復。(To forgive our enemies is a charm-ing way of revenge.) 有一位信主的兵士,在軍營裡常被不信主的同伴譏誚和戲弄,但他為主的緣故,始終以寬容饒恕的心忍受了。 有一天晚上,下了很大的雨,這位兵士站崗回來,更換衣履。他雖然十分疲倦,但在未就寢之前,仍依照經常的習慣,先讀聖經,然後跪下禱告。那時恰巧另一位兵士也從外面回來,竟脫下濕淋淋的骯髒靴子,拋了過來,打到他的頭上,掉在他的身旁。可是他並不被這樣的騷擾驚動,他繼續禱告直至完畢,然後上床就寢。他一聲不吭,也沒有表示一絲兒的惱怒。 第二天清早,那不信主的兵士起床卻看見自己的靴子擦得光亮整潔,放在床前。這是他從那位基督徒兵士所得的回報。他心裡羞愧極了。從那天起,他就開始與基督徒兵士為友,並開始尋求神的真理。後來成了一個忠實、 誠摯的信徒。 ● 饒恕是全然忘記,不再記念人的惡,與他和好如初。 ● 饒恕是以基督耶穌的心寬容他、愛他。 ● 饒恕是放棄報復一個得罪你的人,愛一個冒犯你的人。 Forget 忘記 使徒保羅覺得走人生的路,有一件極重要的事,就是要忘記背後(腓3:13)。這話含有「悟既往之不駐,知來者之可追」的意思。既往之事,無論是成功或失敗,都要全然忘記。記念以往的成功,很容易令人自滿和驕傲。記念以往的失敗,則很容易令人喪膽和灰心。 阿拉伯名作家阿里,有一次和吉伯、馬沙一起旅行。三人行經一處山谷時,馬沙失足滑落。幸而吉伯拼命拉他,才將他救起。於是馬沙在附近的大石頭上刻下了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三人繼續走了幾天,來到一處河邊,吉伯和馬沙為了一件小事吵起架來,吉伯一氣之下,打了馬沙一耳光。馬沙跑到沙灘上寫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耳光。 當他們旅遊回來之後,阿里好奇地問馬沙,為什麼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頭上,而將吉伯打他的事寫在沙上?馬沙回答:「我永遠都感激吉伯救我。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乾二淨。」 羅勃布朗寧寫的一句諺語說:「能寬恕,那很好;能忘記,那就更棒了。」 Forward 向前 今日有許多信徒信主多年,仍沒有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結果像在跑步機上原地踏步,沒有向前,正如以色列人在曠野繞圈子四十年。 張先生兩年前把年僅十五歲的兒子送到德國留學,花費了七十餘萬元人民幣。咬緊牙關,東借西湊。然而,兒子只知吃喝玩樂和逃學,沉溺於網路遊戲。父親知道後,下令兒子立即回國,因他浪費父親的金錢和心血。…
Read more

逆流而上

半個孤兒的他,有機會淪落為毒販流氓。相信耶穌的他,竟選擇蛻變為名星教練。 報上一則不起眼的小新聞,讓我感慨萬千!現年三十八歲的鮑伯卡林森(Bob Callison)目前是亞利桑那州格爾伯特市(Gilbert)一所公立高中的摔角(wresting)教練。認識他的人都知道他是個親切、平和的人,到過他家的人都說他的家中有一股特別「寧靜」的氣氛。 許多人不明白,他的家中有三個年齡分別為七歲、四歲,以及一歲的子女。對一般人來說,可能常會感到頭疼、大呼吃不消,而他和妻子是如何在幼兒「環繞」的情況下,依然能營造出一個寧靜的居家環境呢? 向著陽光生長 鮑伯卡林森微笑著表示,因為多年來他一直把建立一個祥和、寧靜的家庭,當作他努力追求的目標,所以他與妻子就不斷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這就好像各種花朵因著渴望溫煦的陽光,便會一直朝著有陽光的方向而生長一般的自然。 這話說的多麼確切呀!似乎為聖經中所說:「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箴4:23)做了最好的詮釋。因為我們會隨著心中隱隱所盼、所想的,悄悄地定下了目標,然後不知不覺地逐步朝著這個目標前行,可以說心中的期盼也就決定了我們成長的方向。 事實上,鮑伯卡林森自小生長的環境,非但一點都不「寧靜」,而且是十分坎坷。在威斯康辛州長大的他,四歲時就因父母失和而被送入寄養家庭,此後的十年裡共換了三個寄養家庭。 雖然小小年紀就經歷了一家換一家「遊牧、遷移」式的生活,然而其中一位「寄養媽媽」帶領他認識了神,使他對人生的方向有了一番新的認識,他發現心中有一個最深的渴慕,就是將來自己能有一個溫暖、寧靜,與安定的家庭。十四歲以後雖然他又被送回與他長年酗酒,且有暴力傾向的父親同住,但他因為已經認識了神,所以靠著堅定的信心,使他有面對惡劣環境的勇氣。 高中時期,學校的體育老師無意間發現他頗有摔角的天份,於是引導他開始進入學校的摔角校隊。而後也是靠著這份天賦,讓他這個出生於貧窮、爭吵家庭中的孩子,能有一份獎學金進入大學的體育系。畢業後他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以及專業的摔角教練。 鮑伯卡林森說,他在高中與大學的摔角練習中,不單單是學到各種摔角比賽時所使用的方法與技巧,最重要的是他在不斷高難度的訓練中,體驗到培養堅忍不拔、突破逆勢的鬥志的重要性。 如今他希望能將這些經驗教給這些青少年孩子,他發現有好幾位校內摔角校隊中的孩子,也是來自有問題的家庭,於是他常將自己的童年經驗與這些孩子們分享,幫助並鼓勵他們用積極、正面的態度來面對眼前的困境。 出淤泥而不染 對於自年幼時就長得健壯、孔武有力的鮑伯卡林森來說,青少年時代幾乎每天都有「機會」變成毒販、流氓、或幫派份子,而他也認識不少這種自小在寄養家庭中輪流打轉的孩子,因為從小就立志要脫離貧窮,甚至不擇手段地「弄錢」,而走上了偷盜、販毒之類的歪道,最後染上一身毒癮或酒癮不說,有的還淪落為監獄裡的「常客」。 所以雖然從小生長在相似的環境,但若是所求所想的東西不同,就會朝著不同的方向成長,也將活出截然不同的生命與生活。 察驗神的旨意 這起真人真事提醒了我,在陪著孩子們長大的同時,帶領他們真實的認識神有多麼重要啊!因為不只是讓他們有個信仰、有個生活準則而已,更重要的乃是讓他們能真正的走在當行的路上,因為只有當心中的價值觀建立正確了,言語行為與生活習慣才會端正與平衡,將來努力、追求,與成長的方向也才不會有所偏差。 如今「快速致富、飛黃騰達」似乎已成為現代人共同的努力目標。放眼望去,時下還真不少胸懷大志,希望能成為「比爾蓋茲第二」的年輕人,然而許多人卻盲目地走進了一片忙碌與茫然。 聖經上教導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就如鮑伯卡林森,能從童年的惡劣困境中掙脫出來,朝著追求人生光明面的方向成長,並且把握機會幫助他人肯定自己的價值,認真的過著有目標、有理想的人生,不也是個充滿祝福的人生嗎?

相煎何太急

喫素菜彼此相愛,強如喫肥牛彼此相恨。(箴15:17) 西元589年正月,楊堅的軍隊攻入陳國首都建康,從而結束了南北割據。分裂了數世紀的中國再度獲得統一。隋文帝楊堅是一位明君,他對老百姓很寬厚。但是他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在選擇接班人時選錯了人選,從而斷送了辛苦創立的大隋朝。隋文帝和獨孤皇后生了五個兒子,他們立長子楊勇為太子,封次子楊廣為晉王。 楊勇為人忠厚,但也很任性,不會矯飾。文帝很節儉,但楊勇卻把巴蜀人製造的精細鎧甲再加雕飾。楊堅看到後大為不悅,告誡他說:「自古以來沒有奢侈而統治長久的帝王,你作為儲君,更應當以節儉為先,才能供奉祖宗廟。」但是楊勇聽不進去。有一年冬至,百官到太子東宮賀節,楊勇特別高興,高規格地接受祝賀,甚至出動樂隊。文帝聽說後更不高興,對楊勇的恩寵開始衰退,並逐漸產生猜疑。 楊勇在東宮有很多美女,當中雲昭訓尤其光彩照人,豔壓群芳。楊勇寵愛雲氏,而疏遠正妻元氏。有一天,元氏心臟病發作,沒多久就死了。獨孤皇后認為元氏死得離奇,可能是被人謀害,就對楊勇嚴加責備。後來雲氏主持東宮,並生了三個兒子,獨孤皇后就更加不高興了。原來,獨孤皇后是個出了名的妒婦,不僅不讓自己的丈夫擁有小老婆,就連兒子或臣屬的小老婆, 她也嫉恨如仇。 外貌欺人 與楊勇相反,晉王楊廣不僅摸透了父母的脾氣,而且是個超級演員。他每天只跟正妻蕭妃一人在一起,後宮美女如果懷了孕,就一律墮胎,發覺太晚不能墮胎時,則生下後扼死。於是獨孤皇后不斷稱讚楊廣愛情專一,品德賢良。 楊廣為了得到文帝的歡心,就處處投其所好,每當文帝要到他的府上來時,他就把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姬妾們鎖在屋裏,只留下幾個又老又醜的女人在身邊侍候,屏風與帳幕都改成用粗布做的,又故意把樂器的弦弄斷,不讓人拂去上面的塵灰,擺在顯眼的地方。文帝看後自然大悅,認為楊廣不好聲色。 楊廣對朝中的大臣一向禮極謙恭。凡是執掌實權的,他都用盡心思去和他們結交。皇上和皇后每次派人到他家來時,無論貴賤,他和王妃都到門外迎接,親自帶他們到客廳落座,用美味佳肴款待,臨走時還要送上一份厚禮。來人回去後無不誇他仁孝。因此,楊廣名聲大躁,更為文帝和獨孤皇后所喜愛。 楊廣擔任揚州總管,每次入朝後要回鎮,臨行前都向母后辭行。有一次,他在辭行時,跪在地上痛哭,獨孤皇后也老淚縱橫。楊廣趁機進讒說:「我本來很笨,只知兄弟間要相愛,不料哥哥總想害我。我心裏真害怕,不知哪天會被他害死。」皇后聽了,憤然道:「太子越來越猖狂,我給他娶了元家的女兒,他不以夫妻之禮對待她,把她害死了。他只寵愛阿雲,使她生下那麼多豬狗!」 楊廣叩頭,哭得嗚嗚咽咽,涕泗交流,獨孤皇后也悲痛難支。從此,獨孤皇后不斷在文帝耳邊吹枕頭風,要他罷黜楊勇,改封楊廣。 骨肉相殘的悲劇 西元600年,文帝宣布廢楊勇為庶人,立楊廣為太子。他說:「雲昭訓是她老爹雲定興跟別人通姦所生的,這個女人是淫亂的種。從前,晉朝皇帝司馬衷的太子娶了屠戶家的女兒,生的兒子就喜愛殺豬。婚配如果不能門當戶對,就一定會亂了皇家的血統。現在,我要把他罷黜,使天下得享永久和平。」 楊堅把楊勇交給楊廣看管。楊勇自認為無罪,不應受到罷黜,就不斷地請求面見老爹訴冤。楊廣從中阻攔,使楊勇的請求無法呈遞到楊堅那裏。楊勇苦不堪言,便爬到樹上,遙向皇宮呼叫哀嚎,希望聲音能傳到父皇耳裏,得蒙召見。楊堅果然詢問,楊廣卻說:「楊勇已經精神失常,不可能痊愈了。」楊勇始終都無法再見父親一面。 楊堅以為立了楊廣就可以享永久太平。然而四年後,楊堅患病臥床,楊廣入宮侍候,那時獨孤皇后已死。楊廣見楊堅的小妾陳夫人妖嬈動人,就趁她去如廁時上前調戲,陳夫人竭力抗拒,逃回楊堅處。 楊堅見其妾微腮帶怒,薄面含嗔,就加以盤問,陳夫人說:「太子欲非禮我!」楊堅不覺怒氣填胸,在御榻上敲了兩下道:「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吩咐說:「傳喚我兒!」柳述等就去傳喚楊廣,楊堅說:「我要的是楊勇!」 柳述離開寢殿去寫詔書,準備廢掉楊廣,複立楊勇。但是太遲了,楊廣已徵調太子宮的警衛包圍了大殿,把左右宮女全都逐走,並派左庶子張衡進去,猛擊楊堅的前胸,以致鮮血噴出,濺灑屏風,楊堅慘叫數聲而亡。楊堅死後,楊廣繼位,立即誅殺親兄楊勇。他就是著名的暴君隋煬帝。 所羅門的智慧 聖經裏也有類似的兄弟相殘的故事。《列王紀上》第一和第二章就記載著大衛王逝世前他的兩個兒子爭位的過程。 大衛本來是選定所羅門作為接班人,但是他的另一個兒子亞多尼雅趁著父親病重而試圖篡位。亞多尼雅找來元帥約押和祭司亞比亞他商議。他們二人認為舊的主人快要死去,應該抓緊時機迎合新主人,於是答應了下來。 亞多尼雅的做法是在約押和亞比亞他的附從下大排筵席,宴請皇親國戚和當朝權貴,與他們拉關係,好讓他們默認他的繼承權。但那時大衛在病中仍然清醒,大衛提前加冕所羅門,使之在大衛仍活著時就作王,粉碎了亞多尼雅的陰謀。 亞多尼雅自知性命難保,就逃到聖殿裏抓住祭壇的角。他知道所羅門不能在那裏殺他,否則他的血就會灑在祭壇的角上,而這是違反神的規定的,因為只有祭牲的血才可以灑在那裏(利4:7)。 所羅門當時赦免了他,並對他說如果他從此作個忠義的人,就沒有什麼可害怕的;但如果作惡,就必死亡。但是亞多尼雅不肯安分守己,過了沒多久又向所羅門要大衛生前的侍女亞比煞做老婆,他的用心是險惡的,因為他的長兄押沙龍當初謀反時就是以親近大衛的妃嬪開始的(撒下16:22)。所羅門識破了他的詭計,把他殺死。 聖經記載這段歷史至少有二目的:第一是描述所羅門的智慧。第二是說明所羅門是神所揀選的繼承人,任何人都不能改變神的選擇。 大衛的兒子們不和睦,大衛本人難辭其咎。在犯了姦淫罪以後,神就對他說過:「刀劍必不離開你的家」。(撒下12:10) 從上面的兩則故事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第一,我們要行在光明裏,不要犯罪惹動神的怒氣,以致禍延子孫;第二,要多花時間與孩子在一起,多瞭解他們,並教導他們彼此和睦相愛。

五星級的祝福

人生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五星級的困難,就是五星級的祝福。 我從小是個很平凡的孩子,因為家就住在教會隔壁,可以說是在教會長大的。每天循規蹈矩地上學、讀書,大學畢業後順利地進入旅行社服務。 由於這個行業常常需要在週日加班,或有國外出差的機會,我的生活方式因而擺脫不了交際與應酬;加上在1994年初,與幾個朋友合夥開建設公司後,更名正言順地經常沉淪於紙醉金迷的環境中,久而久之就與神漸行漸遠了! 雖然在這當中,良心偶爾還會有一絲絲的不安;但總是立即以不同的藉口安慰自己:「等以後公司業務比較穩定,經濟轉好一點時,再多作些奉獻就好了。」我以為只要靠著自己的能力比別人更努力,就可以早日出人頭地。就這樣,漸漸忘記了基督徒應有的謙卑,更忽略了聖經中上帝的寶貴教導。 一夕間風雲變色 想不到1996年底時,由於公司股東侵佔公款,捲款潛往美國,因此留下了巨額的債務。晴天霹靂地,我恍如從天堂跌到了十八層地獄。為了緊急週轉、變現,我所有的名貴轎車、豪華別墅,以及那許許多多的精心收藏全部都賤價出售。還有好多繳不出房貸的房產,也陸續地面臨被法院拍賣的窘境。那時我終於感受到「一夜之間風雲變色,兵敗如山倒」的痛苦!更嚐到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苦果。 為了克服這個巨大的難關,我急需將近美金一百萬元的龐大資金,卻不知如何籌措?甚至於爸媽辛苦一輩子打算頤養天年的老家,也因被我拿去辦抵押貸款,而面臨著法院拍賣。我擔心無法對年邁的雙親交代,不敢回去老家;更無法承受他們關心與焦急的眼光。另一方面,我的家庭也因而破裂。至此,我真是陷入了「求生不成,求死不得」的絕境。 曾經有幾度在搭乘電梯時,我都不由自主地伸手按至大樓頂樓26F,面對樓下的車水馬龍,有股力量驅使著我要往下跳,好像一切困難就可以一了百了;然而就在想要往下跳的一瞬間,腦海中總會有聲音連續地催促我:「趕快喊出『耶穌救我、耶穌救我』!」感謝上帝!直至今日我還能夠活著,我相信是因為「耶穌確實愛我。」 為了想要東山再起,我每天廢寢忘食地東奔西跑;然而,錢離我愈來愈遠,我總是徒勞無功。至此,我終於明白了傳道書一章二節的啟示:「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人一切的勞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勞碌,有什麼益處呢﹖」我也瞭解到「無論再怎麼努力打拼,如果沒有上帝的祝福,一切的掙扎都是枉然的!」 轉捩點 後來,我每天不斷地祈禱、研讀聖經;期待能夠得到上帝的憐憫。我也向上帝懺悔過去種種的不是;但是,眼看著經濟的窘況日益惡化,而上帝的回應卻不見眉目。無論是法院裡的官司、房地的處分,或是許多等待善後的事情,都無法順利完成,我的心因而都麻木了!每個夜晚都是長夜漫漫,無法入眠;到最後扶持我走過來的是《荒漠甘泉》與聖經約伯記的研讀,一遍遍仔細閱讀,又一次次懇切祈禱。 從約伯記的故事中,我領悟了神的旨意──我學習約伯不再為自己的困難煩腦,也不再每天急著想多賺錢,好東山再起;反而全心全力地為一些有需要的朋友代禱。曾經在一本教會的雜誌中,看到了兩句話語:「人的盡頭,就是神的起頭。」還有「人不謙卑,就看不到神的真理。」這幫助我體會到上帝要我做什麼,不要我做什麼。 好不容易賤價地變賣完了我所有的資產,僅剩四間位於台中市鬧區大樓的小套房;然而我已沒有餘款繳交約美金兩萬元的房屋尾款。只好在禱告中不斷地祈求:「上帝啊!如果是出於你的旨意讓我擁有這些房子,您就替我準備好這筆錢!」做了這樣的祈禱後,心情大為輕鬆、不再煩惱!我明白所有的壓力與煩惱,皆是來自於自己的貪心,只要我不再貪心想「擁有」,那些讓我喘不過氣來的壓力與煩惱就不翼而飛。 及時的幫助 2000年底我收到久未連絡的吳老師寄來的聖誕卡,她在上面寫著:「有空請與我連絡。」當我以電話向老師請安時,她問我:「最近過得好不好?」我據實回說:「不好!因為有錢買房子,沒錢交屋。」結果老師告訴我她有錢,可以給我。此時,我內心深處知道,上帝終於派人送錢給我了;可是我怎能憑白無故地拿老師的養老金呢?我絕對不能拿!以後我怎麼還呢? 然而,我實在非常需要這筆錢啊!所以求問上帝該怎麼辦?忽然浮現出一個新的想法,「何不邀老師入股成為我的股東?」但是,連自己都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裏,我能從事什麼行業?開什麼公司?資金又在那裏?竟然敢邀請老師成為股東,那不是很不合理嗎? 不過我很清楚地知道:那是上帝聽到了我的祈禱,而回應我的需求。我不僅因而順利地交屋,還繼續地把往後每個月要繳交大約美金33萬元房貸利息的問題,經由祈禱交託給天父上帝。我知道上帝是愛我的,凡事祂都會有美好的安排,我不必恐懼煩惱。 新造的人 從此我改變自己行事為人的風格,不再與人斤斤計較,也不把利益擺在當頭;而且只要有為他人服務的機會,我都願意竭盡心力。所以,在大樓管理委員會的一次選舉中,我自告奮勇地站出來,秉持著上帝的教導,為所有的住戶服務,因此而得到了許多房東朋友的信任與支持。 這棟大樓的每個單位都是套房,但是幾乎所有的套房都閒置著,要租,卻租不成;要賣,也賣不掉!簡直是「套住」了所有的購屋者。所以我又在每天的祈禱中,問神該怎麼辦?請祂引領我。有一天,忽然想到:何不請那些房東將他們所有的套房委託我,交給我來為他們經營民宿?就是這樣,我不用出錢買套房,也不用花錢購買傢俱,卻成立了一家五星級的民宿。 我既不是主修旅館管理的專業人才,又未曾從事過旅館業,更沒有創業的資金,我只知道有一個愛我的上帝。靠著上帝的引導,我現在經營著這家住房率相當不錯的五星級民宿,它就是台中市的「中港新館」。 我終於明白了,上帝給了我一個五星級的祝福,祂的恩典實在夠我用!

父職天成

我的父親沒爬過最高的山,但他教我如何攀越人生的險山峻嶺。他沒有游過洋海,但他助我游過人生的惡水急流。他不認識一個字,但他栽培我獲取高等學位。他的腳蹤只局限在一個小鄉鎮的黃土路,但他鼓勵我將足跡踏遍亞、歐、美三洲。

奇事vs.神蹟

奇事雖然鳳毛麟角,但循著自然律發生。神蹟顯現你我身邊,卻需要上帝的參與。 好奇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天性。 呱呱墜地的嬰孩,就會伸手觸摸他身旁的玩具和側耳聆聽音樂盒傳出的聲音。到他可以在地上爬動時,便會到處探索周圍的新世界。對小孩而言,每件事物都是奇事。逐漸長大後,隨著知識的增長,許多以前的「奇事」都變成「常事」,見怪不怪了。但對真正新奇的事物,仍趨之若鶩,希望探個水落石出。 雖然我們常把「神蹟」與「奇事」連在一起,而「神蹟」也可以說是「奇事」的一種。但嚴格地說,二者是有很大分別的。「奇事」雖然是鳳毛麟角,但它的發生符合自然規律,是人為或自然的現象,只是少見多怪而已。至於「神蹟」,則不單不是人為,而且常是違反自然規律之事,它一定要有一位神的參與才可以發生。這位神的智慧和能力,是任何人或大自然都無法相比的。 現在是個混淆是非、顛倒黑白的時代。不少人渴望見到神蹟,便張冠李戴,「馮京」作「馬涼」,把「奇事」當作「神蹟」,結果是自欺欺人、導人於盲,這是件很可惜的事。更可惜的是世上有些千真萬確的神蹟,是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不少人卻不知道,或雖然知道卻把它們誤作神話,一笑置之。本文的目的,是以三件發生在北美的奇事作實例,說明它們並非神蹟。然後介紹讀者認識兩件真正的神蹟。最後讓讀者知道神蹟也可以發生在我們的身上!             奇怪的三文治與魚條 有位住在佛羅里達州的人,在互聯網拍賣一塊她已吃掉一部份的乳酪三文治。賣主聲稱其上有聖母馬利亞的形像。 在2004年11月14日,主持拍賣的eBay公司發覺這奇怪的拍賣後,宣佈無效,因為公司的政策規定不容許賣主以拍賣當兒戲。但經調查証實賣主Diana Duyser真的可以送出該貨物後,收回成命,宣佈該拍賣合法。本來很少人留意的廣告立即洛陽紙貴,轟動全球。超過一百六十萬人次上網瀏灠該廣告。 賣主宣稱十年前當她在該三文治咬下一口後,發覺其上有馬利亞的形像,立刻認為這是特別祝福的零食,奇貨可居,不應把它吞入肚內,故把它貯存起來。 結果該三文治被一間互聯網賭博公司以二萬八千美元的高價買下。該公司並宣佈會把該三文治巡迴展出,讓人觀賞。 故事尚未完結。具馬利亞形像的乳酪三文治可以賺大錢的消息傳出後,立即有人東施效顰。一位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名為Fred Whan的人打開家中的冰箱,找到一條燒焦了的魚,它的形像很似耶穌。 這位四十歲的中年人說,當他為孩子預備晚餐時發生了件奇事。由於這是條燒焦了的魚,沒有人要吃它。他回憶說:「我想最好把魚扔給狗吃。」 但在他這樣做之前再多看該魚一眼,發覺它像滾石歌星。這時他的兒子說它像耶穌。他同意兒子的看法,把它放進冰箱內,以便以後有機會時再看這件寶物。 現在他也準備拍賣這條燒焦了的魚。 具馬利亞形像的三文治和像耶穌的魚條是奇事,但並非神蹟,因為它們並不違反自然律。可惜的是,真的有人以奇事為神蹟,請讀以下的故事。              以薄餅為偶像 早在1977年10月5日,一件類似的奇事發生在新墨西哥州。一位名叫Maria Rubio 的人在煮玉蜀黍薄餅時,把雞蛋、紅番椒和豆類放進煮鍋內。這時她的眼前一亮,看見的奇景改變了她的一生。 「它就像耶穌基督!」Maria 重複地對女兒說同一句話。 心靈受到極大震撼的她立即開車去見神父。神父解釋說這不外是件巧合的奇事而已,並非神蹟。但她堅持要神父祝福她手中的聖物。神父勉為其難地答應了她的請求後,她更得意忘形,相信手拿的是無價之寶,是件從神而來的聖物。 該女士手拿陳舊的早餐回到自己的小屋後,建造了一個六呎長的臨時神龕。它的外面是玻璃門,裏面是她發現的具耶穌形像的薄餅。不久這神龕成為該州一個遊客絡繹不絕的名勝。據說訪客超過三萬八千。有些遊客希望藉此得到從神而來的幫助和祝佑。 聖經本身是神蹟 馬利亞與耶穌都是聖經中的人物。如果發現某件食物像他們,便把食物當作神,且長途跋涉去觀看求福,真是愚不可及。事實上,不用捨本逐末,聖經本身就是個神蹟了。如果你尚未有機會閱讀聖經,不妨找本聖經,自己查看它是否是個神蹟。 首先,聖經是一本前後共花超過一千六百年寫成的書。這個事實已打破任何一本書籍的著書時間記錄了。該書有四十多位作者,他們的地位、學歷、性情、風俗、習慣都迥然不同。他們的職業包括君王、先知、牧人、漁夫、稅吏、醫生。寫作的地點包括王宮、監牢、矌野、海島。但聖經的六十六卷書不單沒有矛盾,而且有同一的大主題。它們天衣無縫地組合起來,成為神對人完美的啟示。唯一可能的解釋是不同的作者都是在同一之神的引導之下,寫出神要他寫之聖經的部份。 聖經不是一本科學教科書,但其內蘊含的科學知識卻遠超過當時的程度。比方近代人才知道地球是圓的,但早在二千七百年前,先知以賽亞已說:「神坐在地球大圈之上。」(40:22)二千年前寫成的路加福音,記載了耶穌說他再來時的情景:「當那日……一人在田裏……當那日……一人在床上。」(17:31, 34)這段聖經暗示當地球的一邊是白畫時,另一邊是黑夜。 很多近代考古學家新發現的証據,都証明了聖經的記載是正確的。這些証據包括發掘出倒塌的耶利哥城牆、大祭司該亞法的墓碑、西羅亞水池等。 聖經是本寫實的書,其內記載 一些猶太人可恥的罪行。若非神的引領,作者一定不願意寫下他本人或其祖先的醜事。另一方面聖經記載數千年前神頒佈的律法非常完美,是今日美國立法的基礎。 聖經記載了很多神啟示的預言,它們都已被應驗,這是神蹟。有人問基督徒:「你可以用一句話証明聖經是神默示的嗎?」他的答覆是:「不用一句話,只用一個英文字。」那人立即追問下去:「是那個字?」答覆是:「Jews 猶太人。」 是的,早在二千六百年前,聖經已記載神對耶利米預言猶太人要「在天下萬國中拋來拋去,遭遇災禍。在我趕逐他們到的各處,成為 凌辱、笑談、譏刺、咒詛。」(耶24:9-10)但又預言說:「日後我必從那裡將他們召聚出來,領他們回到此地……」(32:37) 猶太人亡國超過二千年,到處流離失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六百萬猶太人遇害,但卻於1948年5月14在巴勒斯坦復國,更是有目共睹的事實。…
Read more

一雙不會彈琴的手

她會彈琴,我會講道,妙哉!上帝創造,各有特色,奇哉! 當有人知道我有一位音樂博士太太時,常好奇地問:「你一定懂得音樂,會彈琴吧?」我的答案總是令問者啼笑皆非:「我太太彈大型的keyboard(鋼琴),我彈小型的keyboard(電腦鍵盤)!」打起電腦鍵盤來我還算熟練快速的。音樂呢?看得懂豆芽菜;會彈琴嗎?只會彈幾個音。這種水準和音樂博士太太比起來,差不多等於音樂白痴。 吾少家貧,雖喜愛音樂,卻沒有能力學琴。但我為何錯過學琴的良機,說起來還有一段秘辛呢。 大學畢業後在家鄉一所中學教書的時候,有一天,學校一位音樂女老師生產休假,不知何故,教務主任竟找我去代理一個月的音樂課。靠著過去參加大學合唱團和教會詩班的經驗與樂理知識,硬著頭皮勉強湊和應付,但因此激起我想學鋼琴的念頭。 另一個促使我學鋼琴的念頭是教會實在需要一位好的司琴。全教會中唯有師母會彈琴,但她的琴藝實在令人不敢領教(當然也不敢批評),不是掉了音,錯了拍子,就是亂了速度。每次聚會唱詩時,我總要為她緊張皺眉頭。 學琴的決心既定,我就買了幾本鋼琴練習入門的琴譜,自學自彈起來。從最基本的指法練習開始,到單手單音,再進步到雙手合音。這種土法煉鋼式的無師自學,約半年之久,雖然日有進步,但很多技巧無法突破。 有一天心血來潮,我壯著膽子去叩鎮上一位開班教琴的老師的門,她是我的小學和中學同學,收了許多鋼琴學生。我說明來意,她有些遲疑,示意要我彈一首我熟悉的曲子。她聽後帶著微笑,緩緩地說:「老同學,我看你的那雙手比較適合打籃球!」從此,我的雙手不再穿梭在黑白琴鍵上,而是抱著籃球和學生馳騁球場。這就是我為何不會彈琴的原因。 放棄學琴難免有一絲缺憾之感,於是開始把心願轉移到未來的太太身上。迫切祈求上帝為我預備一位會彈琴的太太。幾年後,上帝成全了我的心願。她自大學音樂系畢業,是教會的好司琴,曾留美獲得音樂和圖書管理兩個碩士學位,回台灣後在大學和神學院教書。婚後我們一起到美國進修,她又得到音樂博士學位,目前擔任全美規模最大的神學院的音樂圖書館館長。 十幾年來,有音樂專業訓練與恩賜的太太,始終都是我事奉中最有默契的搭檔和幫手,使我的牧會講道事奉收到紅花綠葉的美善果效。此時我才開始領會一個道理:上帝沒有把所有的恩賜集中在一個人身上,免得人驕傲自大;祂給每個人有不同的恩賜,是要人學習謙卑,去欣賞接納別人的長處,懂得如何互相配搭,彼此幫補。 每個人都可以貢獻特有的一份恩賜與力量,使事情作得更臻完美,正如哥林多前書12:12所說:「就如身子是一個,卻有許多肢體。」人體的器官組織是這個道理,家庭、教會和社會也是一樣的道理。只有發揮團隊分工合作的精神,才能達到事通人和的境界!「全身都靠祂聯絡得合式,百節各按各職,照著各體的功用,彼此相助,便叫身體漸漸增長,在愛中建立自己。」(弗4:16) 看著自己這雙不會彈琴只會打籃球的手,不禁想起唐崇榮牧師曾對我們題起頗負盛名的指揮家林望傑弟兄的琴藝說:「同樣是一雙手,林望傑的手能彈出一手好琴,我的這雙手卻像兩把香蕉!」我不再為一雙不會彈琴的手而感遺憾,反倒要驚嘆、讚美造物主那測不透的智慧、幽默與特殊恩典!因為,雖然上帝沒讓我學會彈琴,但讓我會講道、會唱歌,更為我預備了一位音樂博士的太太。

更新變化有妙招

更新十階,詩篇仔細描寫;變化四訣,聖經有跡可尋 基督徒信仰擁有一股神奇的力量,來變化信徒的人格更像耶穌基督──思想變化成基督的思想,情感變化成基督的情感,反應變化成基督的反應。用一般的語言來描寫,信仰基督的終極目標是愛主所愛、求主所求、樂主所樂,看主所看、聽主所聽,彰顯救主耶穌的榮美。 人格變化成像基督一般的美麗,需要時間,更需要個人堅強的意願,以及遵循有效的屬靈操練。缺乏意願或不按聖經法則操練,都會導致信徒的生命停滯不前,難以到達靈命登峰造極的境界──比如,幾個基督徒合夥設立一家公司,大家議定以基督徒的精神來運作。但一談到誰坐什麼位置,利潤怎麼分,老我的手段、奪利、爭權都使出來了。 又比如,青年時代經過批鬥的人,信主以後,理論上人格應該有相當程度的寬容和饒恕。但一進入長執會,竟然也會採取劇烈手段排擠異己份子。這些現象不禁令人生發一個問題:信主的不是都有主的生命住在心裡嗎,為什麼還會有這些事發生呢? 從靈命的角度也許很難解開這謎題,怎麼可能屬基督的人還會做這種事呢?但從人格裡的思想習慣、意識習慣來看,就可以解釋。原來信主是一個新生命的誕生,這新生命有極大潛力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意識、反應、價值觀,走向基督化。但如果一個人的思想習慣、意識習慣、價值習慣未曾更新變化,爭權奪利的習慣、鬥爭的習慣,一旦上了發條,所有的行為就像猛虎出閘。 更新變化更像基督,對每個信徒來說,是何等重大的課題啊!下列聖經經文涵意至為明顯: ●要脫去你們從前行為上的舊人。這舊人是因私慾的迷惑,漸漸變壞的,又要將你們的心志改換一新,並且穿上新人。這新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弗4:22-24) ●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返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3:18)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12:2) ●當脫去暗昧的行為,帶上光明的兵器……總要披戴主耶穌基督,不要為肉體安排,去放縱私慾。(羅13:12-14) 心靈更新十階 詩篇十六篇把一個人心意更新變化的歷程,用詩意化的語言靈活地表現出來,給了有心人按圖尋寶的指南針── 1.開始接觸:論到世上的聖民。(v.3)一般人接觸到基督徒,開始感受到他們內心裡有一種美麗的生命。 2.情感羨慕:他們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悅的。(v.3)從信徒內心所流露出來的平安、喜樂的生命,引發了人對這信仰的愛慕。 3.心靈認同:我的心曾對耶和華說,你是我的主,我的好處不在你以外。 (v.2)當事人踏出信心的第一步,向基督徒所信的神認同。 4. 宗教比較:以別神代替耶和華的,他們的愁苦必加增。他們所澆奠的血我不獻上,我嘴唇也不提別神的名號。(v.4)信神一段時日後 ,再回頭以從前的別神與耶和華真神相比,那種天壤之別的感受更深化了對基督信仰的委身。 5. 屬靈經歷:耶和華是我的產業,是我杯中的分。(v.5)用繩量給我的地界,坐落在佳美之處,我的產業實在美好。(v.6)蒙神賜福的經歷帶來身心靈的佳美,與信仰結合成牢靠的感恩。信仰和生活密切結合,進入意識與潛意識的深處。 6. 理念持守:我將耶和華常擺在我面前;因祂在我右邊,我便不至搖動。(v.8)當事人決心行事為人,遵照基督徒信仰的原則,與神同行,走在耶和華 的光中。將基督徒的信念內化成自己的價值觀,人格更新變化成為基督精兵。 7. 讚美敬拜:我必稱頌那指教我的耶和華;我的心腸在夜間也警戒我。(v.7)經歷和信念產生加乘的效果,每天生發出自然的讚美稱頌。 8. 信心飛升: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v.11)此時所到達的靈性境界,對神的屬性已有明確認識,基督徒已掌握了運用信心的技巧,期待前面有滿足的喜樂,有神清楚的引導,這信心必能引動神的回應,在神人互動中進入屬靈高原。 9. 盼望美境:因為你必不將我的靈魂撇在陰間,也不叫你的聖者見朽壞。(v.10) 當事人以信心歡呼,支取與神同在的美福,並遙遙盼望神以復活的大能,將永生賜下。到了心靈與神契合的層次,人格更新變化已大體完成。 10. 安舒境界:因此我的心歡喜,我的靈快樂,我的肉身也要安然居住。(v.9)意識與潛意識,理性與情感,身體與心靈的矛盾完全消失,當事人經歷到信仰整合了人生,神與我,我與神合一,所帶來的至高境界。到這地步,信仰與生活結合成第二天性,神人共喜。 詩篇十六篇把信徒的更新變化過程,以驛站的方式,一個一個的展現出來,次序上可能有稍作變動的彈性。有志追求心靈更新變化的基督徒,循序漸進,生命必能日日更新變化,更像救主基督。 靈命更新四訣 至於更新變化的機會,主要來自下列四方面: 1. 讀經:閱讀神的話,思想神的話,遵行神的話,直到它進入我們的潛意識,變化我們的思想座標,變化我們的價值取向,我們的行為模式就自然更新變化。(詩1:2) 2. 禱告:在禱告中與神靈交,讓神的靈來淨化我們的心性,引導我們的方向,加添我們的力量,我們的人格就日日更新。禱告不是我們改變神的心,而是神改變我們的心,引發我們心意更新變化。(彼前4:7)…
Read more

全人保健總結

個人注意飲食運動,必然延年益壽。加上信仰耶穌基督,強化身心健康。 你提出的「長期健康生活型式策略」很實際、中肯,我要根據這些原則為自己訂立保健計劃。本課是最後一課,可否把以前的七課作一個簡短的總結? 您已經有良好的基礎,可以自己繼續往前行了。由您來作摘要,不是更好、印象更深刻嗎? ● 好的。第一課強調「養成健康習慣」的重要性。天天作、不中斷,連續三星期,就能養成好習慣。個人的健康有些受遺傳的關連,對於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基因引起的毛病,不必自責,也無須擔憂。但是一個人的生活環境和習慣,對自身的健康有極大的影響力,這個就得自己負起責任來。 您瞭解得很清楚。第二課呢? ●「飲食營養之道」。提到每天喝八杯水可以將我們體內的廢物排掉,所以是最便宜、最重要的保健習慣。這個容量約兩公升的水份也可用其他保健飲料取代。「亞洲金字塔」以穀類、菜類、豆類為每日食物的底層基礎;肉類應佔孩子、青少年食品的重要成份。不論年齡,青菜、水果儘量每餐都吃,「秀色可餐」。 這是很好的簡單摘要。第三課呢? ●我同意你所說「固定的有氧代謝運動」(aerobic exercise)是對自己人生最有利的投資之一,所花的時間精力,必然撈回老本,而且博得優厚的利潤。休憩和運動須彼此配搭。上帝造天地時「第七日就安息了」,並不是祂須要休息,乃是給我們作榜樣。連續工作五十分鐘後,必須至少十分鐘的休息,工作二十五分鐘,休息五分鐘等,也可以。週末找機會到公園走走,星期天到教會敬拜真神,每年去一兩次國家公園或休閒中心渡假。 如果經濟能力不好,不能到遠處旅遊,我喜歡你所寫的「市區裡也有公園,街道旁也有草坪,鬧街底也有樹林。只要肯留意,在我們附近有沒有:春天的嫩葉?池塘的蜻蜓?山坡的野花?清晨的露珠?這些都表達一種奇妙、智慧的創造。美麗不美麗,神奇不神奇,和觀賞人的心目最有關係。內心不愉快、不美麗,所有看見的人、事、物,也都惡劣、醜陋。」 謝謝。第四課呢? ● 與人相處要和諧,雙贏。 對自己的心理健康是重要的。別人對我的態度如何,我無法掌握,我要對別人怎樣,則完全在於我的決定。你提創的「寒月刀」就是用冷靜的頭腦,客觀的態度;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接受挑戰的毅力,來剖析所遇難題,命中要害地解決掉。可是如果在所有的事件,尤其是人際關係的問題上,想都用寒月刀法冷劃硬砍,就有可能會弄得不可收拾。你強調必須配合「煦陽劍」有如寒夜後昇起的旭陽,用溫煦、鼓勵、和善的方式,消除別人的自卑、敵意或焦慮,經常運使煦陽劍道及善用語言圖像,是「與人和諧雙贏」的良好保健習慣。 您綜合的很好。第五課呢? ● 生氣是人的自然反應之一,沒什麼不好,但大發雷霆的暴怒,對自己、別人的心理及生理都有損傷。 你提出五項生氣時的保健習慣,內心滿有喜樂與平安,是一個人的福氣,也是應該追求的目標,快樂是在對自己有利、愉快的情形下所發生的心理反應。但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喜樂不僅是一種樂觀的情懷,而且是在面對艱難痛苦或遭遇逼害的情況下,仍然由內心唱出樂歌的一種力量,真正的平安不是萬事順遂時的產品,乃是由於對一個可信靠的對象所產生的信心而得著。 所以好好地認識這位至高,全能的造物主,是尋得「內心喜樂平安」的來源,也是最佳美容法。人生有許多大小事情要作,有「訂定事務優先次序」的保健習慣,這是對心理健康很重要的認知。 第六課呢? ● 我們有身體,有感情意志,還有靈魂,需要尋覓人生的意義和歸宿,上帝賜我們自由意志,可以選擇是否接受祂。 神是慈愛的天父,很願意親近我們,但祂也是公義聖潔的主,我們心思意念的瑕疵(sins) 或嚴重的犯罪行為(crimes)在聖經都稱為「罪」,都會使我們與神隔絕,無法和祂建立生命的關係,然而祂的愛使我們經由接受耶穌基督而罪蒙赦免,得新生命,「靈魂得癒更新」。但這個新生命也需要保健。讀經有如飲食,禱告有如呼吸,作見證有如運動,參加教會有如交友。我們要過規律的靈性生活。 從永恆性的角度來看,靈魂的健康可說是全人保健中最重要的一項,最後的第七課呢? ● 看出自己有壞習慣而願意改成好習慣,是達到健康的第一步;必須運用「長期健康生活型式的策略」(Long Term Strategies For Healthy Lifestyle)。這些策略包括: 一.我們必須承認:改變壞習慣很困難,很容易半途而廢。 二.找出一個安靜的時間,思考並列出「我有哪些壞習慣」?「我須養成哪些好習慣」? 三.至少一星期之內,每天記錄不健康行為是在自己什麼情況下發生?我如何中止有損健康的行為?在什麼情形下我會去作?那時感覺如何? 四.把經驗加以分析,並為自己訂立如何完成保健目標及計劃。 五.所訂的目標和實行的計劃必須清晰、可行、漸進、有伸縮性、有獎勵、能繼續。每三個月或半年,要復習、檢討、訂新計劃,並且經常作記錄。 謝謝您替我對每一課都作了精彩的摘要,讓我們一起謙卑學習,並持續一生的全人保健吧! 建議:…
Read more

真假君王

帝王出身,編個龍故事,好坐穩皇位;耶穌出生,選個破馬槽,好成全救恩。 古代帝王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要把自己打扮成「真龍天子」,不惜憑空捏造,弄虛作假。而偏偏又有一些寡廉鮮恥的文人,拗著良心,為虎作倀,把一些子虛烏有的事情寫入歷史裡。 劉邦憑手中三尺劍得了天下,確是十分了得。然而他知道自己出身貧寒,天下人未必服他,於是大造赤帝之子斬白帝之子的謠傳,從此開創了君王「屬龍」的先河,以後歷代帝王都爭相仿效。當中最典型的就是兩晉南北朝中的南朝,即宋、齊、梁、陳。由於每朝的開國皇帝都是前朝的重臣,在掌握了大權以後就一腳把故主踢開,自己當起皇帝來,但心中又惴惴不安,於是編出很多古古怪怪的龍瑞來。 「烏龍」滿天飛 這一套四集的「龍」連續劇在西元420年正式放映。大權在握的宋王劉裕打算要東晉恭帝司馬德文把帝位「禪讓」給自己,就開了個會,會中劉裕假惺惺地說他要把爵位退掉。當時他的手下莫明其妙,只好一味地歌功頌德,直到晚上會議散了以後,中書令傅亮回到家裏才忽然間醒悟過來,於是連夜去拍劉裕家的門。見到劉裕後,雙方都心照不宣,傅亮只說要去一趟南京,劉裕點了點頭。傅亮一出宋王府就開始造謠,說他看見流星劃破夜空,隨後就去南京逼司馬德文退位。劉裕篡位後,改國號「宋」。但他自覺心虛,於是號稱「嘗游京口竹林寺,獨臥講堂前,上有五色龍章,眾僧見之,驚以白帝」。 宋祚齊移,蕭道成當了南齊的開國皇帝。太高皇帝蕭道成相貌堂堂,英武颯爽。據說他母親陳氏生了他以後,奶水不足,夜裏夢見神人持糜粥兩瓶,要她喝。她喝完就醒了,發現乳如泉湧,不勝驚異。蕭道成有兄長二人,一名道度,一名道生。有人對陳氏說:「夫人當生貴子,只可惜不能親眼看見事情成就。」陳氏嘆道:「我有三個兒子,不知將應驗在哪個身上呢?」那人指著蕭道成說:「就是這一個!」史書裏說蕭道成「龍顙鐘聲,鱗文遍體」。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父親是龍種,兒子也不甘落後。蕭道成的兒子齊武帝蕭賾,「將之夕,孝皇后、昭皇后並夢龍據屋,故小字上為龍兒。年十三,夢人以筆畫身左右為兩翅,又著孔雀羽衣裳空中飛,舉體生毛,發長至足。」要是光是母親夢見龍,別人可能還會說三道四,現在兩個皇后同時夢見龍,看來是不會錯的了。更何況十三歲時還有人來給他畫翅膀,如虎添翼,飛翔在天,哪還有錯! 看來蕭道成父子是鐵定的龍種了,但這也難不倒梁武帝蕭衍。等到他要篡齊時是這樣描述他的出生的:「皇妣張氏嘗夢抱日,已而有娠,遂產帝。帝生而有異光,狀貌殊特,日角龍顏,重岳虎顧,舌文八字,項有浮光,身映日無影,兩骻駢骨,項上隆起。」他的意思是:「你看,我比齊朝的皇帝更有龍的特徵,他母親夢見龍,我母親夢見太陽;他身上有鱗,我的脖子會發光;他龍顙鐘聲,我日角龍顏。 而且我還多了一樣『身映日無影』,我篡他們家的大位也是天意。」 稍後他還是不放心,覺得當皇帝的預兆還是弱了一點,於是又加上一條:「行經牛渚,逢風,入泊龍瀆,有一老人謂帝曰:『君龍行虎步,相不可言,天下方亂,安之者其在君乎?』問其名氏,忽然不見。」那忽然不見的老人,定是神人無疑,既然他也說「安天下者不就是你嗎」,那我蕭衍只好篡位了,不是我犯上作亂,實乃天意,不得已而為之啊! 梁武帝龍跡鑿鑿,誰還會懷疑他蕭家的正統地位呢?但陳武帝陳霸先偏偏不信這一套,非要坐蕭家的龍椅不可。可能是先前梁武帝確實吹牛過份了點,所以陳霸先要梁敬帝蕭方智下個遜位詔書,先消消毒:「四海困窮,天祿永終,……敬從人只之願,授帝位於爾躬。」意思是蕭家王朝的「龍運」已經到了頭了,所以要讓位給陳霸先。在詔書頒下以後,陳霸先還假惺惺地不願意,半推半就,讓手下一請再請:「帝謙讓再三,群臣固請,乃許之」。不過平心而論,陳霸先比起蕭衍來確實謙虛了許多,他只編了兩樣:一是「日角龍顏,垂手過膝」,二是夢見有人捧著太陽餵給他吃:「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納之帝口,及覺,腹內猶熱」。 人的罪性──自欺欺人 除了宋、齊、梁、陳,其他朝代也不乏這些神話般的傳說。筆者曾向母親問及出生時的情形,母親說:「那天早上我到產房外看見有人鋸一棵長蟲子的老樹,樹倒時轟隆一聲嚇我一跳,還有一條蜥蜴爬到我的腳邊……到了中午你就生下來了。晚上你外婆送雞湯來,同房間的產婦都說很香…」筆者據此已擬好了一份稿子,要是有一天從天上掉下個大餡餅,當上了皇帝,就馬上發表:「太祖生時山崩地裂,巨木傾倒,有龍從內中飛出,其時異香盈室,眾皆奇之…」云云。 其實,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歷史上的這些真龍天子們,一個個匆匆而來,又匆匆而去。雖然他們盡力向人們證明他們是上天揀選的,但最終都無一例外地走進了歷史。 謙謙和和的萬王之王 而那真正為上天揀選、永遠作王的那一位,來到世上時,卻是毫無龍的跡象。他來得是那樣的卑微,那樣的不引人注目。他甚至被生在馬槽裏,連一張床都沒有。但是只要看一看他對世界的影響,就沒有人能夠否認他就是那真正的王。 現在世界各國都以耶穌降生的年份作為年號,作為計算年日的標準。例如今年是2005年,那就是指距離耶穌降生已經有2005年了。康熙當皇帝就用康熙年號,乾隆當皇帝就用乾隆年號。耶穌是萬王之王,所以全世界都用他降生的年份作為年號。 很多慈善機構及組織都是在基督教的影響下成立的,如醫院、孤兒院、養老院、濟良所、農村服務社、乞丐教養所、盲啞學校、紅十字會、難民收容所、痲瘋院等等。 耶穌基督才是那真正的王,他來了,這世界起了極大的變化:歷史、文化、政治、社會、經濟、道德、風俗、習慣都受了深遠的影響。今天凡博愛、自由、平等、人權……等等響亮的名詞無不由耶穌基督而來。 那真正的王耶穌基督為什麼要以這樣謙卑的身份來到人間呢?原因十分簡單,耶穌說:「因為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可10:45)。

生命四重奏

亞當,你在哪裡?以利亞,你在這裡作什麼?保羅,你為什麼逼迫我?門徒,有吃的沒有? 毛蟲經過一段躲藏掙扎的日子,變成了會飛的蝴蝶;葡萄經過了長期的壓榨和蘊釀,成為醇美的好酒。同樣的,全人的更新變化也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在過程中我們需要按時抽離人群,與神親近,讓心靈獲得躲藏、掙扎、壓榨和蘊釀,漸漸必然能更新成熟。因此在這裏藉用神和主耶穌在聖經中向人所作的靈命指引問題,來作為解釋四個更新的理念。 1.「你在哪裡?」 (自我分析) 每當我們處身在一個環境中,往往因文化、經濟以及關係等衝擊而失去方向感,原先以神為重的心,卻因新環境中所遭遇的事物而被影響。當心靈失去重心,便會把一些不足介意的事擴張複雜化,成為自己和別人的負荷。在這種情形下想要有改變,最重要的是回到神那裏,重新省察自己,我在哪裡? 當神問亞當:「你在哪裡?」(創3:9),目的是幫助亞當了解自己所處的位置,因為亞當已經不再喜歡聽見神的聲音,反而想逃避,並且也與夏娃失去先前那種「骨中之骨,肉中之肉」的親密感,並因為她而埋怨神,故此他已經不處於可以與神溝通、與神心交的位置。因此神對亞當所發出「你在哪裡」的問題,就好像幫助一個在購物中心走迷了路的人,在他企圖從地圖中尋獲方向之前,首先要明白自己所處的位置。 對任何在靈裏迷失了的人,我們也可以藉「你在哪裡」這問題,去幫助他們為心靈找到定位。透過自我的分析和了解,以及神人關係的省察,得以首先明白自己在神裏面所處的位置,再按這個位置去重整個人在神面前的自我觀。 最近我聽見有關丹尼斯哲尼根Dennis Jernigan(註)曾經迷失的故事。丹尼斯從生下來便有音樂的天份,在他九歲時已經可以靠著聽覺去彈奏大部份的聖詩。可惜在丹尼斯的成長中,他被誤導以為自己有同性戀的傾向,後來雖然他還在教會的詩班中服事,但卻漸漸沾染上同性戀的生活習慣;他暗暗地把自己的秘密隱藏了多年。在恐懼的日子中,他與一切人疏離,連與自己的父親也不能擁有正常的關係。直到丹尼斯在生命中再一次遇見了神的寬恕和釋放,才終於明白自己過去的迷失。今天他是美國最知名的基督徒詩歌作曲家和歌手之一,他所寫的歌曲有一千首以上,包括「讓自由響起」(Let Freedom Ring)一曲,成為了2004年國家禱告日的主題曲。人可能會迷失好一段的日子,直到他在主內找到了自己,才能有真實的更新。 2.「你在這裏作甚麼?」 (促進成長) 過去數年在神學院服事,除了策劃事工外,更期盼看見學生的靈命獲得更新。然而學生停留在神學院的時間平均是兩至三年,要在這短暫的時期中裝備學生,是個頗大的挑戰。神學生往往帶著不同的原因入學:有人是清楚聽見了神的呼召而來尋求裝備;有人在服事多年之後,需要藉神學院作為充電所;也有人以神學院作為暫時的休養所。學生若果對自己學習的目標不清楚,很容易引致錯誤的期待,致使學習方式過於消極被動。所以神學院也須幫助學生能像以利亞般反思「你在這裏作甚麼?」 當以利亞從得勝的高峰跌入憂鬱的深谷,他自己也莫名其妙,神重覆以「你在這裏作甚麼?」(王上19:9b, 13b)的問題去幫助他明白真相:當他所付出的熱忱與所獲得的遭遇不相稱的時候,內心自然出現了不平衡。在神的引領下,以利亞一次又一次地,把他期待神出現的方式放下,按神自己所選用的時候和方式去遇見祂(見王上19:11-12),在這種情況下,以利亞才能察覺出自己的不配和本相(19:13-14),而能重新回到接受和順服的位置,領受神再度委任他的新使命(19:15-18)。 同樣的,學生若能把個人的期待放下,讓神親自來帶領和裝備,在學習中務求可以遇見神,必然能夠從新得力,重燃愛火,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去從事學習和參與,致使神委託他們的使命得以更新,自己的靈命更得以成長。 3.「你為甚麼逼迫我 ? 」 (修正溝通) 當保羅自以為是,把個人所做的逼迫認為是為主而做的,主耶穌向他發出了震人心弦的問題:「你為甚麼逼迫我 ?」(徒9:4)主的目的是要保羅明白,自己行為背後的動機。同樣的,許多人也對真理非常認真,每當他們因期望與實際經驗不符合,而生出失望和不滿的時候,我們便需要幫助他們像保羅般去反省:「主啊!你是誰?」(徒9:5a)保羅的問題顯示了他對主的認識不夠,因為我們的主是真理與恩典並重的。真正認識神的人不會單顧真理而忽略恩慈,只以偏激的行為去事奉神;正如主耶穌說:「並且時候將到,凡殺你們的,就以為是事奉神,他們這樣行,是因未曾認識父,也未曾認識我。」(約16:2b-3) 所以教會不單要注重真理的教導,更要帶領信徒對神有更進一步全面的認識,以致能跨越個人狹窄的領域,在個人的觀點上不過於執著偏激,並且按著對神的認知,去與弟兄姊妹修正溝通,以信任與愛心來彼此建立。 4.「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 (建立師徒關係) 當主耶穌復活顯現給門徒看,門徒一方面感到懼怕,同時也感到驚喜(路24:37, 41),正當他們不知所措,主耶穌向他們發出這樣的問題: 「你們這裏有甚麼吃的沒有?」(路24:41)在人看來,這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出現似乎很不恰當!「吃」原不是生命中的大事,卻是喜慶的場合不可或缺的;主耶穌在這時候提及吃喝,一方面是用一個習慣性的常務,為門徒帶來熟悉感,同時也製造一個輕鬆休息的空間,作為彼此溝通交誼的橋樑。原來飯桌便是主的課堂,無論在最後晚餐,或與門徒或罪人相處的時候,我們都看見主耶穌利用吃飯的機會,帶出教導和關係的建立。因擁有師徒關係,飯後「耶穌開他們的心竅,使他們能明白聖經」(路24:45)。 我們也需要學習主的榜樣,擴大學習課堂的範圍,透過平常的生活互動,和家庭之間的交流,以吃飯交誼作為橋樑,增進弟兄姊妹彼此之間的關係,並且從中帶出靈命成長的教導。 當年基督可以觸摸門徒生命的時間也只有短短的三年半,但祂以自己的生命作見證,道成肉身與門徒生活在一起。盼望藉著以上的更新理念,我們可以與信徒一起切磋成長,如同門徒般經耶穌短短數年的觸摸後,可以把更新變化的生命活現出來。 以上四個簡單而富有深度的問題,上帝用它來探入人心靈的深處,使人有機會面對自己,面對上帝,面對人生。善用這些省思的契機,心靈就有機會更新變化了。